
清明将近,许多人会在这个时候为已故的亲友超度,祈愿他们能离苦得乐,然而超度到底需要几次呢?
“超度”是通过亲友延请僧众,为已故者诚心念佛礼忏、代为发愿往生净土、求授三皈依,从而令亡者“超生乐土,度脱苦趣”的佛事。
而已故者之所以能“离苦得乐”,仰仗于自身的修持、三宝的加持与亲友及法师的诚心召请、发愿救度。
因此若已故者生前修持佛法、对三宝能生深信心,那么在施主及法师的召请下来到道场,于三宝前念佛礼忏,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超度”一次即可。
若已故者生前未曾修持,但施主能以诚心代为礼忏、发愿、受三皈,则亦有往生净土的可能。
如《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目犍连尊者的母亲生前贪婪吝啬,因而死后堕入恶道受苦。佛陀感念目犍连尊者的孝心,便告诉超度母亲的法门,尊者随即依教奉行、设斋供僧,以僧众共修功德回向母亲,其母即刻从恶道解脱。
而若无法判断已故亲友是否经由超度获得解脱,也可多次“超度”。因为超度利济的是轮回中的每一个众生——对未投生者,令其投生善道;对已投生者,可增长福报、令其远离灾厄、早生净土。
因此,只要亡者还没有真正脱离轮回、往生净土,每一次超度都能帮助他减少痛苦,增长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