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
  佛教藏经
  藏外佛典
  佛教各宗
  佛教诗词
  图像法典
  声乐法典
  每日一偈
  佛学典故

 

18、续经疏部(xujingshu) [第21-61卷] (T2185-T2245) 乐清佛学网  >  青莲图书馆  >  18、续经疏部(xujingshu) [第21-61卷] (T2185-T2245)
(2195)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 (28卷)〖 不 详 〗
编辑:eastwin    来源:乐清佛学网   时间:2012-03-12 13:56:28   浏览:0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一

  序品竹

  1 八甚深皆行因证欤(二方)
  2 释尊于阿私仙所求经十六王子以后行欤
  3 释尊入三昧无量义经以前欤
  4 此初大相故事
  5 必说一乘事
  6 疑通三乘事
  7 今经声闻限退大应化欤
  8 根未熟故事
  9 不定种姓必退大乘欤
  10 七方便回心顿悟事
  11 今经正宗为顿悟说欤
  1(云云) 今经可摄半满二教耶
  13 今经题目白字事
  14 莲华者四色中何耶

  已上十四帖

  法华经第一卷开示抄(序品上)
  序品
  玄赞六门

  一叙经起之意 二明经之宗旨
  三解经品得名 四显经品配立
  五彰经品之次第 六释经之本文

  第一叙经起意(略由五义)

  一为酬因请(酬因有六。行愿求持相说。酬请有三。鹙子文珠弥勒)二为破疑执(破疑破执)三为彰记行(彰记彰行)四为利今后(利今利后)五为显时机(显时显机)
  问。玄赞中释行因引八甚深文。尔者八种皆为此因证欤。两方不明。若为证者。八种甚深广明因果二位功德。行因者。唯因位修行也。何以快妙事心等诸门。总为行因证据。况受持读诵甚深者。第四持因中引为诚证。若以一文并成二义。行持二因。宁不相滥乎。若依之。八深不必证者。赞主开六因。各别引证文。若不为此义证据。载有何益哉。
  (又方)问。以八种甚深俱可为行因证耶。答。准诸师意。总有三释。一云。唯以修行甚深为证。(决择记初释。镜水抄翼赞)二云。八深皆为证(决择记后释)三云。取前三(庆顺记)。
  问。三义共有疑。先就初后义。前六因各引其证中。明行因引八甚深文。若非此义证者。引之何为。次就决择记后释。行因者。因位修行也。何以八甚深皆为此因证哉。快妙事心等成道以后德也。岂为因行证哉。何况受持读诵甚深者。第四持因证也。何以一文兼成二义耶。
  今云。第二修行甚深为正证。祟俊法清。作二释之中。所为正释既云行因。不如修行甚深名义就中第一受持读诵者。持因证也。快妙事等成道以后德也。难为因行证。但玄赞广此八种文。依为一具法门引之也。问。义寂引证据存略取要。岂无故徒载繁文耶。答。此亦有要。说经起意。酬因请为随一。其酬因说经者。昔随善友修习行业。今成佛果说妙法也。而今八种甚深。兼其始末。故广引八种。令知事大意。故赞云。具行一乘种智之因方得佛果。故今酬因说甚妙法。
  后后因证。未必尽其首尾。初行因中。既显示了故欤。
  玄赞云。酬行因者。方便品中。准论释经八甚深云。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难解法者。如来能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八甚深者。一受持读诵甚深。二修行。三果行。四增长功德心。五快妙事心。六无上。七入。八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经唯有六。无第六第八。至下当知诸佛道法。既尽行之。具行一乘种智之因。方得佛果。故今酬因说斯妙法。劝修因行(云云)。
  私记一云(庆顺师)○此八甚深中。初三甚深。是显行。后五甚深。是显所得果(道荣师惠净师俱判也)今疏引意者。取初三而显行因也。决择记一云。疏方便品中。至下当知者。引文也。又云。兴八甚深。取第二修行甚深。余七种乘便故来。又云。总举八深。通明酬行。云何乃言唯取第二。今观此解。其理稍通。文义略明。前释为胜(云云)。
  水抄二云。问。此问说行。何用引教证耶。答。八甚深中。尽行诸佛等。修行甚深。正明万行。与此中行因同。故唯甚深是正引。余者相从来也(云云)。
  翼赞云。问。八甚深中。几为行因。答。疏虽引八甚深。意取第二句修行甚深。云何以证第二句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云何尽行。谓未成佛已来。六度万行。皆尽行故(云云)。
  问。玄赞中。释愿因引方便品。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云云)。尔者指何愿名满足耶。
  方便品可抄之。
  问。就求因。释尊于阿私仙所求法华经。尔者十六王子以后行欤。
  私云。决择记。大王求法为先。王子讲说为后。但此义未见文证(云云)。今推云。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者。求故弟子位也。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者。说故师位也。广为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示教利喜。令发菩提心所化数多。引摄德高定不浅位。又大通佛土报士也。其法师。岂非地上哉。
  问。付酬持因义。宗家意。四依间供几佛耶问。四依地位云何。
  如玄赞本抄并别记。
  问如来欲说今经时。入何三昧耶。答。入无量义处三昧(云云)。付之入定说经。其义必可相顺。既说法华顺入法华三昧。何入他三昧。依之唐朝人师。入法华三昧(云云)。
  会云。见经文。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表名分明也。但无量义处三昧者。即法华三昧故。为今经相因。能相顺故。玄赞先入无量义处三昧。后说法华。法华体即无量义。故法华三昧即无量义三昧。(云云)凡无量义表体。法华显用。体用互不离。彼此还一也故玄赞无量义谈体出生无量义。法华功能出二乘。体能虽异。其实无二(云云)。仍无失。
  寻云。名言既异。若体何同。设虽配体用。独不如以体望体以用望用。若尔法华瑞相故。正可名法华三昧。
  会云。为显前后二经一体不二之义。中间入一定。若名法华三昧者。恐难了此委曲。故表无量义处名欤。
  重寻云。若体用无二故。二个三昧同者。二经又诠体用。是岂一法哉。
  答。云同云异虽有二门。说法外用也。三昧内证也。对机具自。其义不同。故中间入一定。前后说别法。若依实论之者。三昧亦证体者。无量义处之德胜。解用者。法华三昧之能增欤。
  玄赞云。酬相因者。即既成佛已。将说此经。先为菩萨说无量义经。次入无量义处三昧。天雨四华。地振六种。四众瞻仰八部欢喜。放毫光以瞩烛。众见此已疑生(云云)。
  同二云○入无量义处三昧。后说法华。法华体即无量义。故法华三昧即无量义三昧。无量义经为菩萨说。法华经为声闻说。无量谈体出生无量义。法华谈功能出二乘。体能虽殊。其实无二。故将说法华。先入无量义三昧。下文亦有悟法华三昧。不言悟无量义三昧者但是随机济物之要宜。逐便近生之巧用。名虽有二体。实不异(云云)。
  问。释尊入无量义处三昧者为在无量义经已前。为当何耶。进云。玄赞。先为菩萨说无量义经。次入无量义处三昧(云云)。问。大师余处中。欲说无量义经。先入无量义处三昧。如何可会耶。私云。如来入无量义处三昧。为说法华经。说经之习。多以前现瑞相之故也。若夫属无量义经者。彼经何不说入定事。至于此经始明入定相。属后经不属前经之旨无诤。但至般若赞述者。实以难会。若以法华经名无量义经欤。十七名中二经。互得其名也。故同经会释云。如入无量义处三昧。方说法华。准彼可知。玄赞云。如次上。
  金刚般若疏上云。食时者。谓即说经差别时分也。此表欲说无相之理。如欲说无量义经。先入无量义处三昧。观无量义处之理。佛以惠为命。无相为食。欲说无相之教。先以惠观无相之妙理。后方说之。故言食时也(云云)。
  同经会释上云。如入无量义处三昧。方说法华(云云)。即内有证能。外说互相表为正与此同。
  问。玄赞中。释今经瑞相。余经无此初大相故。尔者以何相名初大相耶。答。朴扬大师有三释。一云入定名初。二云说无量义经入定等瑞相。总名初相。三云入定雨花放光动地。总名初相。问。初释不正义。不及疑难。付后二释不明。先付第二释。瑞相者。以大圣神力所现之奇瑞也。说经全非瑞应。何说无量义经摄初相。何况二经既别部也。以前经能云后经瑞相。若如此义者。宁以涅槃经名遗教经瑞相耶。付第三释。又不可然。仁王般若时。佛入大寂室三昧。后放大光明。下天华动大地。若尔入定雨华放光动地。兼四种瑞。不限今经。何云余经无此耶。
  私云。第二释加无量义经事。任经文相。先说经次入定。云经云定。同得无量义名。入定既瑞相也。彼经又可属其类。依之日月灯明佛说法华时。同有说经入定。知二经虽异体用不二。前后相即。遗教经不例。摄释会云。不例。非涅槃后定说遗教。法华经前。必说无量第三释者。于四种瑞此经悉具。余经不备。故栖覆释云。此经具足。余经或一或二。皆不具足。但于仁王般若者。罗什三藏集诸经为一部。四种瑞相。恐不必一会同时所现欤。
  付后释。重寻云。仁王经者。说时。说处。听众。得益。一部首尾所说分明也。舍诸经云事。余守不许。况玄赞处处或引或会。宗家既用之。何辄云无别本哉。
  答。唐三藏得十六会广本。比校前代所译诸部般若。皆不出十六会。至仁王一部。阙而无之。岂非奇哉。故大师释云。西方未闻有本。即以题下注云鸠摩罗什集出佛语。不可和会。与诸经论同(云云)。五天四主百三十国之间。不闻有其本。实知于东土始集出诸经云事。具如别抄。问。大般若经四种俱具云何。答。见会会瑞。虽有入定。放光。动地。不说雨花事欤。退可勘之。
  玄赞云酬相因者。○三世诸佛。将说此经。必先有此种种大相。不同余经。余经无此初大相故(云云)。
  摄释云。疏余经无此初大相故者。问。初相者何。答。有三解。一云。入定名初。此释不然。将说余经前。亦入定。何得言无。二云。说无量义经入定等瑞。总名初相。若尔者。涅槃在遗教前说。涅槃应是遗教初相。答。不例。非涅槃后定说遗教。法华经前。必说无量。无量义经所以得名初相。体用两方相因说故。又彼经者。虽为菩萨傍益二乘。作闻此渐故。三云。入定雨华放光动地。总名初相。余经不具雨华等事故。言无也。
  问。何故不取无量义经。答。虽无量后即说法华。彼经自为菩萨而说。弥勒等众。复无疑。故非其相。问。光等非初。云何说初。答。正宗前故得称初也。问。余经何故无此初相。答。自昔说二乘作佛。今经开权显斯实旨。恐有疑生故。现奇祯拂彼迷意。今谈此等悉皆成佛。与昔说别。意旨难信。是以余经无此初相(云云)。
  问。付今经说因。且三世诸佛出世成道之时。必为说一乘将云何。玄赞云。必说一乘付之诸佛说教。必待根熟。一乘根缘。若不熟者。何必说今经。是以经云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玄赞下文有佛出世。唯说一法。或不说法。就中苏扇多。多宝二佛不说此经。二万灯明佛中。最后一佛说之。以知不必说一乘云事。
  会云。玄赞解释前后似异。其中。以不必说可为实义。唯说一法或不说法者。诸经有其证据之故也。随又摄释任疏成希闻义。但必说一乘者。诣一佛始终十方诸处。于一处一段化仪。根机不必会。何定说妙法。是以玄赞成道究竟者。显遂果本怀欤。
  又案。玄赞显说因意云。必说一乘也。是则于初权后实之次第。初说权教之志者。欲必说一乘(云云)重意云。对前权教以一乘为必说。不于彼此佛通一切为必说欤。
  玄赞云。酬说因者。下云。诸佛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乃至广说无声闻弟子。但教化菩萨。究竟令得一切种智故。三世诸佛成道。究竟必说一乘。皆是因中方便趣求。修学虽满未曾演说。今时机会不可虚然故。趣宿因说斯妙法(云云)。
  同二云。下赞生利益。希有佛出世唯说一法。或不说法。今说三乘故名希有(云云)。
  镜水抄云。疏云。有佛出世等○净名经云。或有佛土。无言无说。如迦叶佛。住世七日。并不说法。意言。三乘中。随说一乘有不说者。贤劫中数佛不说于法。但作神通令诸众生发心入道。拘楼秦佛。说一法名。甘露拘那含牟尼佛。说法名。法镜多宝出世。不说一法(云云)。
  庆顺私记云。或不说法。述曰。有人云。须扇陀佛等(云云)。涅槃经第八卷见。长阿含经第二十二卷云。迦叶佛。住世二万岁。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于七日(云云)。然此经。违般若经文。故大品般若第十卷梦化六度品云。譬如须扇多佛。得阿耨菩提。为三乘转法轮。无得菩萨记者。作化佛已舍寿命入无余涅槃(云云)新译六百般若第七十八卷难法义品。亦云。苏扇多佛得菩提。转法轮度无量众。文广可见之。
  玄赞四云○如迦叶佛住寿七日。不说此经。及今释迦。成佛四十年。方说此经。故是说希(云云)。
  摄释三云。疏说法希等者。亦如日月灯明佛。从于初佛经二万佛已后。有灯明佛。方说此经。故为希有(云云)。
  问。付为破疑执说今经义。且唯云破疑不言破悔。有何故乎。进云。赞云。疑通三乘悔唯少有。以宽摄狭。但说破疑不说除悔。付之。不定性小菩萨。于大菩萨作悬崖想。总退求小果。是岂非大乘人于大行起悔耶。依之经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云云)。加之论释多事惊怖。大乘人。于菩萨行起惊怖心。生趣异乘心(云云)。如何。今云。玄赞意。今经说一乘时。所破障中。有疑无悔。说经之席。无于大乘起追悔心之人故。摄释然。法华会无有此者(云云)。其故者。久发菩提心已入菩萨位之人。正生悔心。是可退菩提心以后事。其失是重。其德既阙。岂列平等大会之席。闻一乘难解之法耶。悔唯小有者。则论当座事也。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文者。摄释会云。文约义繁。合而言也。此一释。虽不必尽理。会经之趣。以之可得。次论文者。摄释云。论无明文(云云)。
  问。今所成者。若摄释议曰意欤。若尔者起悔之事。菩萨位。可许有之故。摄释会疏云。疏意不障菩萨有悔。然法华会无有此者(云云)。既云不障菩萨有悔。乍在菩萨位可起也。若退大以后有悔者。全不菩萨。何三乘有悔之类出之耶。若如此义者。会疏须云菩萨位无悔故。既立自义会疏文。俱实于菩萨论悔有无。又设虽退大以后。其类何无。法华会舍利弗等。皆虽退大列此会耶。
  答。菩萨若发不同分心。即弃舍大菩提心。不同分心者。与最初发心不相似心也。若于无上菩提起追悔心。定可名不同分心。唯识论释悔心所云。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先恶菩萨大行。后正追悔。住菩萨位之者。谁发此心耶。惊怖疑或等。是心未决定不及改悔。故菩萨在之。于正悔心者。罪过甚重。若起之必可弃求菩提利乐他愿。犹如起下界烦恼。其念即退失上定。摄释不障菩萨有悔者。住菩萨位之身中有此事故。随本名菩萨就中议曰之起。初解释。不可悔胜方求劣也者。总不许悔大之义。对此释议曰。以至理言。有悔修大(云云)。次引信解品为证。唯为显有悔大之事也。未必正住菩萨位有此心欤。但会疏之趣。非无深故。诸佛出世之时。亲见佛闻法之众生。皆多生植德本。根机深熟而退菩萨位。退悔大行。岂以其时心可诣佛所哉。何况在开权显实座。列真实众。甚不可得也。今五乘等开为十种。除利后之一因。自余皆出现座所论也类得疑执。虽悔有无。定可当座力诸求三乘人。若疑者文等不可摄之。摄释则存此旨会。然法华会无有此者也。
  玄赞第一云。破疑中有二○此中。破疑恐虑破悔。昔悔修小不得作佛。今闻得作悔所以除。知小乃为大之因。故疑通三乘。悔唯小有。以宽摄狭。但说破疑不说除悔。摄释云。疏悔唯小有之者。问。何故经云非三乘人类悔皆断。答。有二释。一云。文约义繁。合而言也。理实菩萨无得有悔。大胜小劣。不可悔胜方求劣也。二云亦有。如不定性诸小菩萨。于大菩提起悬崖想。退求小位。斯岂非悔。虽有此理。然无显文说悔修大。问。此经论云。二者多事惊怖。以大乘众生生如是心。我无量无边劫。行菩萨行。生惊怖心。起取异乘心。此岂非悔修大耶。若非悔大。云何得言取异乘耶。答。只言取异。无悔大文。若实有悔文何不说。如第四惊怖悔实不无。文即明说。此既不说故知无也。但揣无力欲退求小。议曰。以至理言。有悔修大。故信解品云。悔来至此。窃作是命。此或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复云。何故至此。探此等文。即悔修大。若尔疏主何言无。答。疏意不障菩萨有悔。然法华会。无有此者。信解品中。叙昔事故。有余德云。菩萨有悔。引论为证。断疏主释为不尽理。此亦不可。一论无明文。二乖疏本意(云云)。
  问。今经时。为声闻与当作佛记别。尔者今此声闻。为限退大应化二类。将可通非退大不定姓耶。
  答。或云限退类。或可云通不退。问。两方。若限退类者。今经开合二乘令归入一佛乘。设虽不退类。何不与当作佛记别。况千二百声闻。其数尤多。其中岂无不退大之人耶。依之经下文。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等(云云)。是岂非不退大之不定姓耶。加之摄大乘论中。云为不定姓说一乘。不见限退大乎。若依之尔者。法华论云。为退大。应化二类与记(云云)。不云实类中。有不退之类耶。
  今云。非退类之不定姓。法华会座可有之。若不列三周之席。何时回心向大。是以玄赞非不定姓皆是退类。亦有昔日未求于大。今者但从小果趣大不定姓故者。于法华会上许有二类也。今岂专可指今经说时。于法华论者。付三周得记之正机。举退大。应化之二类。千二百声闻。世世已曾从佛受记。衣里系珠。宿缘自知。自余声闻。未必退大欤。
  问。栖复释云。法华会上。虽有此类。佛前不能回心。如来灭后。于余国遇佛发心修行。化城喻品所说是也(云云)。今如何许回心耶。答。水抄解释。未得其旨。灭后始有证小果人。经所说者可其类。但在世得圣大根未熟。灭后发菩提心之类非无。彼而于彼土求佛智惠之中。亦虽摄此类。专所指者可灭后得果人。设虽以在世人摄此类。乍闻法华不发大心者。甚难许。背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文故。若又虽信不发心者。信义如何。
  问。若此类闻法华发心而未得记别者。摄正机欤。将傍机欤。二共有难。设虽傍机。此会空过。何世更得记哉。设后佛法华会可得记别者。例又今释迦时。可有前佛时。未得记人。始预记别。经何不见耶。
  答。傍正难定。若对凡夫及定性二乘者。以直趣不定姓圣者。收正机有何过。若对三根千二百人之得授记者。恐可云傍机。但如此之人。后佛出世。可受记别。前既发大心故。后佛世为菩萨类隐前声闻相。则及任持所余之类也。是故释迦声闻众中。不列前佛弟子也。
  有别义如下。私推种种不同。
  退菩提心回心得记(法华正机)
  不退类闻法华回心而不得记。(傍正机中判属不定)
  或一类在世证果。不闻法华不回心。而灭后回心。
  或类灭后始证圣果。于分身国修行(回心在此土)
  后三类遇后佛可得记。或一类前今佛现前可有授记。
  法华论云。
  玄赞云。然瑜伽及法华论说。声闻有四。一决定种姓。亦名趣寂。二增上慢○三退已还发大菩提心。亦名不定种性。且法花会得记声闻名退菩提心。舍利弗等皆此类○鹙子亦言。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化城喻品说。十六王子所教化。众生过去结缘之始。由是故名退菩提心。非不定姓皆是退类。亦有昔日未求于大。今者但从小果趣大不定性故。四应化○法华论云。此中唯为二声闻记。谓退心应化。其趣寂者及增上慢。佛不与记。根未熟故(云云)。
  摄释云。问。何故迦名不定姓。法华论名退菩提心。答。法华一会是退心不言不定。瑜伽总谈不言退心。不定姓宽。退心言狭。有不定姓非退心故(云云)。
  同四云。法华言。大分为彼退大声闻(云云)。
  水抄三云。问。疏主何不退已还发与不定姓。两类双引来耶。答。疏主。体上下经意有三周之中。授记尽是退菩提心。所以遍引。问。法华会上。世尊说经既不被一类。唯非不定性者。岂灵山会上。无此类。岂不定姓不是退已还发之人。答。有一类众生。身中有三乘性。大性未熟。不发大乘心。直修小乘行。过去逢俱那含牟尼佛。修解脱分善根。迦叶佛边。修加行善。今逢释迦得有学无学果。问。何处经是耶。答。经文分明。述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百千万。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此文是也。问此类早晚回心。答。此一类。虽在法华会中。只缘大乘根未熟。未回心。至佛灭后方熟。问。此一类大乘根未熟时。如来已入灭。弥勒未下生。谁人教化。答。世尊道。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则教化不得。现前有佛必教化得也。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人虽生灭度之想。方便教化。令发大乘心(云云)。
  问。法华论中。趣寂上慢二类声闻。根未熟故。佛不与记(云云)。尔者趣寂人。可有当熟义耶。答。玄赞云。趣寂根不熟。故无当熟义。付之云未云不。其义不同。今既云未熟。定可待当熟之义。况增上慢。其根未熟。必可有成熟时。趣寂合一文。宁异彼相哉。是以他宗人师。依此文成趣寂成佛旨。即立量云。趣寂声闻应成佛。论说根未熟故。如增上慢。勘何处相。可立毕竟不熟义。加之。法相人师引唐三藏说。法华会趣寂暂时义也(云云)如何。
  会云。永住下乘极果。遂趣无余圆寂。名之趣寂。种性法尔有异。余类趣向大乘之根。何日得熟。论主乍释一乘妙法。犹立四类声闻。源依深密经。瑜伽论等也。决定性者示本性。趣寂者指极位。若谈暂时意乐。遂入大乘者。与回向大乘声闻。有何差别。何况如今经大意者。一会大众。皆似发心。而强分四类。于趣寂云佛不与记者。法尔五性。佛智无诤。今经文说云雨喻。破乘一执。故探深意。出不与记不成佛之相也。但未言。诚似许当熟。是合趣寂增上慢二类。用贯通词。故兼未不二义。总安未言也。若各别说之。详说之者。须云趣寂根不熟。增上慢根未熟也。故玄赞云。由趣寂者与增上慢合一处说。同言根未熟。正义应言趣寂根本不熟等。上慢例难。准之可会。余宗异见。不及始会通。恐是于五性了义教非其机故也。故枢要云。大乘有性众所共许。定性二乘。无性有情人。所不悉。于所立量者。有犹预不成过。论说根未熟故因。未决定故也。次三藏大师。以法华趣寂为暂时云事。他师谬传欤其例非一。
  别义云。玄赞第五卷为二释。初释付趣向根。趣寂者不熟也。上慢者未熟也。以不从未。总云未熟。后释付信解根。类俱未熟也。玄赞。以理准之以下为后释也。第一卷同初释。以之为本。又论梵本二类别说。趣寂不兼非未者。人师释也。同之欤。正义者。则简汉本之意也。
  若依此义者。量可付随一不成。
  法花论云。
  玄赞云。○由趣寂者与增上慢合一处说。同言根未熟。令其发心。正义应言趣寂根不熟佛不与记。菩萨与记令发信解大乘心故。增上慢者。根未熟故。佛不与记。菩萨与记。令发趣向大乘心故。若趣寂者。后亦作佛。违涅槃等处处教文(云云)。
  摄释云。疏根未熟者。论曰。毕竟未熟。亦得名未。何要后熟方名未耶。故趣寂人。亦名未熟。
  玄赞五云。声闻类异者。论云。声闻有四。一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心。四应化。如来与二授记。谓应化退菩提心者。除决定增上慢者。根未熟故。如来不与记。菩萨与记。菩萨与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常不轻记是。此言未熟者。增上慢者可尔。趣寂毕竟不。云何言未熟。未者不也。准理应言。趣寂之人。不愚于法。信根未熟。佛不与记。不分明记当来之世得作佛故。菩萨与记。奄含记别。有理佛性故。方便令发信大乘心。增上慢者。信向根未熟。佛亦不分明记别当来成佛之事。菩萨亦为奄含记别方便。令发信向之心。今合为文。言根未熟。非趣寂者当可成佛。庄严论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善根不尔(云云)。
  法华秀句云。短翮者。更破第五通云。彼第五。通法华论决定二乘佛不授记文云。方便决定暂时决定。彼土回心。汝通非通。坏教文义而强恶通故。后更改转。名方便名暂时。后不更改名决定。而汝所言方便决定。暂时决定者。不知文意。而文句杂乱。既名方便。返名决定。何知此迷乱。此说不尔。不足言故。唐朝翻经沙门神昉法师。种姓集中卷云。三藏解云。决定声闻义亦有二。一者本性决定。本来唯有二乘种姓。无菩萨姓。二者方便决定。亦有菩萨种。而于此会根未熟故。定无发心义。如来不与授记。故名决定。于后根熟。菩萨授记。亦令发心。由此道理。决定声闻。亦通不定。彼论授方便。决定亦令发心。非约本性故无违失(已上神昉法师集文)义林章第三云。然决定声闻。凡有二种。一毕竟决定○瑜伽所说○二暂时决定○法华论说○(已上义林章文)
  又义寂师义一师同○(云云)文广。可见之。
  问。三乘种姓不定人。为必退大乘行将云何。答。如先者。虽具三乘种姓。菩萨种姓最上也。若发大菩提心者。何必无直升进之类。是以佛地论中。或依大乘而得出离义。若依余乘而证涅槃今玄赞。云非不定姓皆是退类。余处非诸不定性皆退还发心(云云)。若依之尔者。法华论中。以不定姓名退菩提心。若有不退人者。何总立此名耶。是以瑜伽论。若有声闻种姓人。于无上菩提发正愿。由声闻种姓故。决定舍彼愿(云云)义决以必不能一往趣故。必中退故之释。依此意。加之。唯识义灯中。具三乘种姓者。立二乘异生性。不立菩萨异生性。若有不退之类者。何不立菩萨异生性乎。
  私云不定性中。凡位回心不退。言入大乘见道之类。有无实难知。但玄赞。释七方便回心顿渐义。虽有二释。共许不退类。付其诤顿渐义。明知可有此类也。种性既不定也。何强嫌之耶。佛地论。许种类不同。则此证也。但瑜伽论文者。论多分义欤。义决必中退故者。助释也。还知。师资本义。不必退云也。义灯又多分相欤。
  问。法尔种姓。默而止云事甚难信。次依多分会瑜伽论及灯文。似失实义。答。虽有声闻缘觉二种姓其中证随一果。有不得余之类。例又于大小乘种姓。唯入大乘不取小果之类。强不可遮欤。况至七方便。熏增无漏种子。有漏三惠。开自乘信解。是犹种姓力也。次灯释实不审。然而不如今玄赞义决。何不会释欤。
  今云。三乘种性不定人。若凡位发大心者。必可有退义。若先证小果。后趣大乘者。全无退义。法华论并玄赞上下。依多分以不定性属退菩提心。少分又有直趣二乘类故。云非不定性皆是退类(乃至)。今者但从小果趣大。付凡位发心。必可退者。义决义灯释。分明也。即依瑜伽论说欤。重案道理。大小种姓。法尔各别也。俱可生现行。二乘种姓。难默而止故。暂虽发大心。中间必退堕。先证小果。遂趣大乘。释迦一代诸大声闻。除满慈。阿难。罗□等外。多分退大人也。若虽有小性。不必退者。何云法华会上大分退大哉。但佛地论文。或依大乘而得出离文。颇似难会。若此声闻缘觉。其性不定故。不定性中摄之欤。何必三乘俱具之类哉。玄赞二处文者。先证小果为不退。如上已成。非凡位大心无退。
  寻云。义决必中退故者。助释意也。何置本释存之哉。会云。于七方便回心。论顿渐二悟事者。前二乘中。信解名悟哉否之诤也。于回心以后大乘道者。许设须有。不及诤论也。又有别义如下。爰助释探其终。遂名渐悟。必中退故者。取前释共许道理为理证也。若未定事者。先成其必退故事。而后可为证。既不尔。可知。是共许事也。但先诤。且付初一段。未及其大位中退不退也。助释不似泛尔相违释也。
  玄赞云(如次下)
  义决云(如次下)
  瑜伽论二十六云。若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或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彼是声闻种性故。后时决定还舍彼愿。必唯安住声闻乘愿。独觉乘种性。大乘种性。补特伽罗。应知亦尔。
  佛地论五云。决定种性。各依自乘而得出离。不定种性。或依大乘。或依余乘而得出离。言出离者。即是涅槃(云云)。
  问。玄赞中。于菩萨有顿渐二悟(云云)。尔者从二乘七方便回趣大乘之人。可名渐悟乎。答。疏有二释。义决以顿悟义为正。付之既修二乘行。渐趣大乘。岂非渐悟哉。加之回心后必退大行哉否。若许必退者。定必可得小果。岂非渐悟哉。若又不必退者。既具二乘种性。何不生自乘无漏现行乎。依之立量云。自二乘七方便位回心向大人可摄渐悟。具二乘种性。修二乘行回趣佛果故(因)如五果回心(喻)。
  私云。任义决意。可存顿悟义。圣位证入名悟道理稍胜。又定性大乘。地前信解二乘法。不名渐悟。能返难也。是则昔于范阳善觉寺。明堪德感对论之席。淄洲法师。问疏主之趣也。但回心已后。必可退者。义决之助释也。传灯之本义。不必尔欤。依之护命僧正。牒助释云。此释不安。次于比量者。勘相违决定云。二乘七方便回心。非渐悟。不证二乘圣果故。如顿悟菩萨无性有情。
  玄赞云。菩萨亦二。一者顿悟。二者渐悟。渐悟有二义。一者若从得二乘时发心向大。名为渐悟。由生数少或全无故。或从二凡而归于大。即顿悟摄。未曾证二乘果故。生数犹多不名渐悟。故涅槃经。但说圣人八万劫等。不说异生回心劫数。二者但说曾发二心。曾修二行来归大者。皆名渐悟。具彼性故。修彼行故。闻思悟解。亦名为悟。何必证悟。况复亦有生数少者。谓已定生即此生时(乃至)一座顺决择分等。经据劫定。但说圣人。何妨异生有生数少者(云云)。
  镜水抄云。渐悟有二者。疏主当日制疏在定州。后讲在幽州。今范阳善觉寺讲会之次。令学士明堪法师意立义。令学士德感征也。时人传云。堪心感貌。堪法师足文词。感法师端正。堪法师立此顿渐义。疏主见两师征。虽总有道理。所以书在疏中。今此先是堪法师。五果回心名渐顿。两师共许。所诤者。即是见道前资加二位凡夫。堪法师。取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回心向大。是顿悟摄。感法师。取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回心。是渐悟摄。是两师所诤。初堪法师。取得果已去初二三四及缘觉五果回心向大。六名渐悟(文广可披见)
  义决云。问。菩萨有二。谓顿渐悟。疏有二释。何者为长。答。据其证理名顿渐悟。得圣回心名渐悟胜。未得圣者。理未悟故。若以信解而名渐悟。有定性大乘人。曾未闻大。创即闻小虽不趣求。闻而信解。岂名渐悟耶。若此信解。不名渐悟故未得圣。即回心者。亦非渐悟。若尔彼类定生时等生数无多。何非渐悟。此亦不尔。若趣小果已定生等。若回趣大。生数不定○以此故知。回心得经多生故。成顿悟○又法师本意。不说若定生等虽后回心必取圣果。下引善勇猛般若云。未入正性离生者。据不受变易者。既不受变易。明即趣大非小圣果。言定生时等假叙他尔。今又助释。设是凡夫未求于小。即求大乘。但不定性。亦名渐悟。以必不能一往趣故。必中退故。若云不闻说一乘。即可有退。闻说一乘即必不退。舍利弗等。曾亦闻说妙法一乘。云何有退。以此故知。但有小性必退。取小得圣。方回始成不退。故名渐悟。
  解节记一云。又今助释至必中退故者。助后说也。此释不安。今约悟义而明顿渐不据性故。况虽不定而向大乘。亦不永退。今闻法华而不退也。云何言此彼类。
  问。今经正宗。为顿悟菩萨可说之乎。玄赞云。正宗唯为渐悟者说。付之法华正宗一佛乘也。通可被顿渐二悟。是以经文。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云云)。又云。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欲闻具足道。此等文。通顿悟见。依之天台最澄。广引上下文通顿悟。如何。
  私云。今经正宗。被渐悟人。以三根声闻为正机故。设虽有菩萨。犹是渐悟小菩萨。欲退大行之人也。故摄论云。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始所引摄者。退大应化之声闻。重所任持者。渐悟初心之菩萨也。皆是不直往故。云由不定种性说。摄入一乘其意在之。正宗者。序正流通三分中正宗也。流通分发心等益。多是顿机也。为择彼。殊表正宗。菩萨破疑者。虽通顿悟。非引摄任持之体。可言傍机。八万菩萨。八地已上大菩萨也。不始悟一乘。传教以此等文。成顿悟义。皆乖摄论法华论等。不足依用也。
  玄赞云。此经所说一乘之理。论虽言为二声闻说。谓退心应化。法华一会。正唯为退菩提心说。兼亦为应化。满慈子等。亦在会故。若准摄论。合以十义说于一乘。义兼为三。理亦无失。决定种性不愚法故。不定种性。回求大故。其应化者。为化记故。虽亦可为二菩萨说。正宗唯为渐悟者说(云云)。故经下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义以兼顿悟。于理未爽(云云)。
  决择记云。虽亦可为二菩萨至未爽者。此叙菩萨意。此经虽为顿渐二机说。然经正宗唯为渐悟。而是三根声闻等并是。若据下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然准此义。兼为顿悟。理亦未失(云云)。
  镜水抄云。言虽亦为二菩萨等者。虽亦可为二菩萨说。名菩萨宽也。正宗唯为渐悟者说。名菩萨狭。又正宗唯为渐悟者说名得。义通顿悟名失。有人向正宗之中。不见渐悟菩萨。不得便通。只声闻是渐悟菩萨。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回心向大。便是渐悟菩萨。答。此解非。前来早破声闻执。不可此间又更重破执。两处破执。决定无此理也。一者自有一类渐悟菩萨。多劫行菩萨行。性行时长。拟退入二乘也。此中言者。渐悟对顿悟名唯也。此菩萨身中。有三乘种姓。往往欲退入二乘。为彼菩萨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由是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也。二者自有一类不定性声闻。过去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边。闻法华经破执回心了。今生列法华会上。成渐悟菩萨闻法华经名正宗。唯为渐悟者说○问。既言正宗。唯为渐悟说经文在何处。答。有二解。一云。经无明文。准理则有。但说着二乘是权。菩萨执便破。二者经亦有文。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又云。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亦有唤作渐悟菩萨问。何处是兼为顿悟菩萨说经破执处。答。正宗实破渐悟。不为顿悟(上下文广可见)
  庆顺记云。文正宗。唯为渐悟者说者。正宗者。非谓三分中正说分正宗也。凡此教正本意也。正宗虽三分中正宗。虽顿悟渐悟人。而此教正本意。为引不定人故。云为渐悟人说也。文故不经言。至皆已除者。方便品比丘偈文也。引此文意者。为证顿悟渐悟人。致此教也。菩萨者。疏师云。顿悟小菩萨及不定性小菩萨故。
  法华秀句上末愍论辨或章可见之。
  问付法华论所说六记。且富楼那等五百千二百声闻授记名同记。有何故耶。同一名故(云云)付之。
  如第四卷抄。
  问。天授品龙女成道。今经现证利欤。
  问。提婆品中龙女成道时。无量众生得不退转。得授记道(云云)。尔者今此二类者。为无垢界益。将此土益欤。
  问。妙音品时。无量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云云)尔者今经现证利欤。
  问。严王品法眼净益。可通大乘耶。
  问随喜功德品中。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云云)。劝人听经益欤。
  已上云彼品可抄之。
  问。玄赞中。付显时机。且今经可通顿教耶。
  问。胜曼经所说一乘。权实中何。
  余品可抄之。
  问。今经中。可说三时教耶。
  如信解品抄。
  第二明经宗旨。
  问。以今经。通可摄半满二教乎。玄赞云。满教摄(云云)付之涅槃经中。为声闻说半字。为菩萨说满字(云云)而今经者。普为三乘说。何不通半教。即严王品法眼净益等也。况既通有作无作生法二空。例是可尔乎。私云。大乘教不得半字名。分而不全名半故。但满中兼半德。大乘经何不明小乘法门。仍不违普为乘义。生法二空等。不教总称。不可为例。若犹名半教者。岂又名小乘教哉。
  栖覆法澄等通半满二教(云云)。
  玄赞云。半满二教满字所收。生法二空通二教。摄有作无作。可贯两门。世俗胜义。随应分二。虽知通旨宗义若斯。随别所明一乘正为宗也(云云)。
  摄释云。疏满宗所收者。问。庄严远尘即是小果。被彼何非半教所收。答。经唯被小名为半教。今既不尔。故非半教。若尔亦应有作不摄。答。通明小义。何非有作(云云)。
  镜水抄云。○问。何故有作无作二类。取半满二教之中。唯取满不取半耶。既化回心声闻。何以不取半教。答。今不取者。唯说小乘。是半教即不取也。今言取者。大小双说即取也。故通半满教。故涅槃云。为声闻说半字。为菩萨说满字。大可兼小。大强小劣也(云云)。
  翼赞云○答。经唯被小名为半教。今既不尔。故满教收。问。若尔亦应有作不摄。答。通明小乘。何非有作。以解。若说流通。容言半教。既说正宗。故为满教。亦有何失(云云)。
  第三经品得名。
  问。就今经题目。且不云妙法白莲华。有何故乎。进云。玄赞云。梵本无别白字故(云云)。付之。奔荼利迦者。白莲华也者。即玄赞释也。何云无白字。依之。新翻经说四色莲华中。说白莲华云奔荼利迦(云云)。云何。
  会云。莲华梵语。种种不同之中。印度之法。奔荼利迦者。目白莲华。然而不正加白字。梵云室际多。是白字也。此经题无其字。故云无别白字。回虽显其类。不故呼白色之词今以此国风俗示之者。菊花有白黄二色。其中。近来自唐土将来菊者白色也。人若云唐菊。如晓星。其意虽显白色。其词正无白字。如此例。世俗常法也。
  玄赞云。且经题目。妙法莲华经名者。梵云萨达摩奔荼迦素呾揽。萨者正妙之义。故法护云正法华。罗什云妙法莲华。达摩法也。奔荼利迦者白莲华也。西域呼白莲为奔荼利迦。故新经说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云湿钵罗华。狗某陀花。钵特摩花。奔荼利花。如次配之。○素呾揽者经义。应云妙法白莲华经。所以下云放白毫光。驾以白牛。白是众色所依。根本一乘。乃是诸乘本故。梵本无别白字。故总云莲华(云云)。
  摄释云。疏无别白子者。奔荼者。义当白化。梵题之中。不别言白(云云)。
  问。就今经题目。以莲华喻妙法。尔者青黄等四色中何乎。答。白莲华也。付之见智度论。诸华中青莲华第一。若尔举青莲华。可喻一乘妙法。况如来眼喻青莲华。是殊胜故也。例此可尔。若依佛地论者。红莲华最胜也。如此释者。以红莲华。可显一乘殊胜义。以白色喻妙法。尤有其疑。
  会云。诸法德失。随事不定也。四色莲华中。色本是白色也。故喻一乘之为乘本。形相尚青莲华胜。如来眼。广长如彼花叶。色中可爱者。红莲化欤。
  玄赞云。(如次上)
  摄释云。疏应云妙法白莲华经者。问。知度论云。陆生花中。须曼花为第一。水生中。青莲华为最上。今者。何故取下白华喻上妙法。答。青莲华形相乃妙。故喻如来之眼。白华众色为胜故。譬于斯经欲显此经义明白故。诸法本故。余如疏辩(云云)。
  杂阿含四十一和譬如一切色中。以白色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问。玄赞中。引譬喻品衣□机案之文。尔者衣□机案者。为佛神通智惠功德将何。进云。玄赞。二乘因行也。付之。如譬喻品抄之。
  问。以法师品可摄不定名耶。彼品记之。
  第四经品废立(别可抄之。但此问题散在诸品。至彼可见。)
  第五彰品次第(略毕)
  春日社进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也。不可有余用矣。
  文安二年二月 日
  右此本者。英深增专为两人之沙汰。专无相之兴隆。劝诸人之入木。
  遂书写功。安置当室讫 一交毕。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

 

  序品中

  1 正宗二释
  2 如是我闻
  3 住王舍城
  4 上茅城俱苏摩城同异
  5 耆阇崛山者鸡足山欤
  6 今经会座可有缘觉耶
  7 跋陀婆罗菩萨经论同异

  已上六帖

  法华经第一卷开示抄(序品中)

  第六释经本文
  一部三分

  一序说分
  一正宗分
  一流通分

  自判后二分有二释。

  一云。八品为正宗(方便品下至人记品)
  赞云。次八品名正宗。正说一乘授三根记。
  根本所为皆已获益。化彼二乘出浊水故。
  此经下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云云)。
  十九品为流通(法师品以下)
  赞云。余十九品。总名流通。赞证受命。付令行故(云云)赞下云。(法师品处)虽此品及持品。征有八部比丘等授记。因言总记。非更说一乘。逗令修学而与记。故皆是流通分(云云)。
  又有别义。
  或八品半为正宗(加法师品初半。同品后半以后为流通分)
  赞云。或并法师品。八品半为正宗。以法师品初授余现座凡圣见闻随喜者当菩提记故。持品虽授现座比丘记。因请持经。佛便与记。○更不说一乘。故非正宗(云云)。
  私云。虽为别义。犹属初释。故赞总标。云今为二解(云云)。
  二云。十九品为正宗(方便品下至不轻品)
  八品为流通(神力品以下)
  就初释(八品正宗)
  正宗有三周。
  初周。
  方便品(世尊晓喻)。譬喻品初半(上根领解。如来速成。佛为授记)
  第二周。
  譬喻品后半(晓喻。我今无复疑悔下)。信解品(中根领解)。药草喻品(述成)。授记品(四人授记)
  第三周。
  化城喻品(晓喻)。弟子品(下根领解高名众授记)。人记品(下名授记)。

  流通有三

  一赞重流通(赞云。赞法赞人。可尊可重。令生喜仰)。
  法师品(显人法俱可尊重)。宝塔品(显法可重)提婆品(显人可重)劝持品(劝众令持)。
  二学行流通(赞云。次之七品学行流通。学弘此经正行助行。令无伤毁)
  安乐行品(所学行。)涌出品至不轻品(已上二品能学行人)。
  三付受流通(赞云。后之八品付受流通。示相付属禀命行故。)
  神力品。嘱累品(付属令行)药王品以下六品(受令流通)就后释(十九品正宗)
  正宗有三。
  初用一乘境。
  方便品至劝持品十二品。
  次明行(说行令知因之是非。劝应学是而除于非学者由斯从地涌出)。
  安乐行品(明所行行)。涌出品(明能行人)。
  后明果(说果令知身之真化。证之果因。劝识于化求证于真渐获因果二位胜德。菩萨知此遂便道证。)
  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已上二品已满果)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不轻品(已上三品未满果)。
  正宗分宽狭二释胜劣事。
  问玄赞科判正宗流通。大有二释。一者八品为正宗。二者十九品为正宗。(流通二释易知)以何为正。答。赞家始终并用二解。可知。二说共得经意但赞家。自以八品正宗为胜(云云)。故提婆品疏云。故知。八品正宗为胜。加之。唯述一释即八品正宗之义也。故彰品次第之中。释法师品云。三根并悟。说利已周。将使远代同规。叹人美法。令弘大义。故有法师品依之义决云。虽有二释。意取初释故知。八品正宗者。资师相承之实义也。
  问二十八品所说既广。正宗何限八品。况于一乘有境行果。安乐涌出二品。明行一乘。寿量已下五品。说果一乘。是既所修行所期之果也。专可正宗。八品。才境一乘之一分也(境有二品)一经宗旨不可限人记以前。是以久远之实成。无究之寿量。始在寿品。恒沙尘数之得益。超过诸品。若不正宗者。流通之功能。宁胜本旨乎。依之天台者名迹门本门。嘉祥者分初段后段。皆以寿量品为一部肝心。赞家所判恐不及他师乎。
  答。玄赞云。说一乘之义。正是经宗。此说依经。故经云。今经中唯说一乘(云云)。而开权显实。正说一乘。则在三周。三周所谓于三根声闻。各晓喻。领解。述成。授记之四段也。从方便品至人记品。限八品不通余品故。玄赞云。次八品名正宗。正说一乘。授三根记。根本所为。皆已获益。化彼二乘出浊水故。是以法师以下诸品。无正说一乘之文。故玄赞释十九品流通之义云。非正逗二乘退大心者。更无开权显实。正说一乘之处。此经正机。不定性声闻也。虽利顿悟。犹摄傍机。故法华论云。为诸声闻所作事故(云云)。慈尊为引摄一类之说。亦以同之。正宗逗根熟渐悟。故以成佛记别为得益至极。流通广被顿渐二悟。故寿量品等之得益。多于正宗。若以得益知正宗者。至劝发品。皆是可正宗。但得安乐行。还流通证也。故玄赞云。其有末代行法。多超轨模。今示仪方。令易宣畅(云云)寿量品远成说者。因涌出事遣众会疑。对之三周尚不本旨。为境行果之三种一乘。是十九品正宗之意也。若存八品无分三种。是故多宝涌出。在三周正说之后。若后犹可有正宗者。证明何太速乎。若为听经来者。何开显之庭不出乎。是以专证明已说之正宗。不待未说之流通云事。义决中引五个文。证八品义。披而可知。

  十九品正宗之义。

  今云。依境行果明一乘之旨。深□经意。所谓一乘法者。教理行果之四种也。教理者。是智惠之境也。三周说之。行果二种。若不详说之者。一乘体。恐似阙减。设云方便品四佛知见等明之者。犹不如别段广之。何况下正有安乐行品明行应名。更有如来寿量品辨果云穷。何置此二品。让行果于余品。就中于七种譬。前五喻有三周之中。大旨连属。第六喻。安乐行品说之。第七喻。寿量品明之。中间隔越舍行果二品。如次述明珠医师之二喻。佛意可有深故。又于六记。别记同记等四种。虽有三种之内。通行记具因记者。犹及后品。就中不轻具因记。在果一乘终品。能□此义。又三草等者。规模法门也。乘平等少分及余二平等。在法师品以下品。又十无上者。虽余残文分上残下残。其上残以寿量品为终。即菩提涅槃之二种无上者。再说开示悟入三知见。果一乘义。至此究竟之故也。如此之事。不可不奇。彼实成久远者。教主秘密也无数得益。余教无比。岂于此经不属正宗乎。天亲释论。虽释品品。才列法门名目。甚似粗略。而序方便二品之外。只于寿量一品解释委细也。方知。此品经正宗也。若尔十九品释。辄难弃舍。玄赞始终并用二释。若有实邪正者。取舍之后。何重用不正义乎。依之摄释中。弹玄赞八品正宗证据。不只嫌其证。似用十九品义。基操大德云。周法师意。以十九品正宗为胜也(云云)。若尔于玄赞二义。淄洲扑扬取舍有异欤。
  八品释者许十九品义。于其正宗中。更分轻重。以八品为正之中正欤。
  今云。八品释者。唯以渐悟为正机。十九品释者。通以渐顿二悟为正机。行果二段。即退顿悟欤。四安乐行。对初心凡夫三业伤毁。若罗汉回心人者。岂不亲近等之中。举女人等哉。依之玄赞对初机。又寿量品得益。有顿悟发心等。知是对顿机也。凡于一佛乘。望渐望顿。所明意趣。聊有差别。勘处处释深可思之。

  玄赞云

  义决云。分别本文中。一说方便品下。八品为正宗。一说(云云)不轻品为正宗。虽有二释。意取初释。何以故。下文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又云。开方便门。即是显昔权。显真实相。即今说实。又方便品既是根本正明权实。所说之乘。譬喻化城。重说前义。三根获记已下。即赞叹劝行。说法既周。即智积请去。为明流通。显经力势。化广速成。非是会权显于一实。又论释告鹙子所由云。为诸声闻所作事故。欲令声闻回趣大故。又摄大乘论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说。二乘无令舍不辄。岂说报法不令起化。应成佛已不起化故。应不令修佛恩德故。故知。不为舍于化身唯说法报故。又后三佛俱是菩提无上故。第一说善。余明方便品下乃至不轻品为经正宗。云方便品下十九品明经体。后八品明流通。序明兴教之由。体明即座之益者。若以得记为益。即说方便已下八品为正宗。若以得证。皆名为益。应遵法师善乃至普贤。何故但至不轻。准此即有太宽太狭失者。余经准前判。得失可知(云云)。
  法华论私记一云。问。此二说中。为何胜耶。答。以八品正宗为胜也。(义决师意也)周法师意。以十九品正宗为胜也。问。何师与弟子判相违耶。答。各依一义而判。然可依义决师意也。问。何故以义决师。云八品为正宗为正耶。答。今此唯说一乘故。从方便品至受学无学人记。三周说一乘。三根授记了故。此释为胜也。又云。天授品智积菩萨。自多宝可还本土。以下诸品。非正宗也(云云)。
  玄赞九云。又难初科品云。先陈寿量除根未熟。不集功德之人增上慢。何故非是法花正宗。乃是流通分摄。答。当机应时即熟。一乘正逗声闻故为正宗。示灭后化。初根未熟故。非正说故。虽说于寿量。不授记于声闻。故虽说于医师。亦无声闻授记。以此智积前者请归。不尔中途请还。何速由斯。此品但是流通。说为正宗。便无是妨(云云)。
  问。今经初文如是我闻。尔者指谁人说我闻乎。
  玄赞云。传法菩萨。自指己身(云云)付之。释尊泥洹之后。结集三藏之时。阿难尊者。结集素怛揽藏。置如是我闻等词云事。出诸教说。云何云传法菩萨哉。
  私云。诸大乘经者。文殊弥勒将阿难结集之。不独阿难。何不表胜人。何况阿难尊者应化声闻。内证既深位也。设又虽论化相。回心以后即菩萨也。为含三大士。总云传法菩萨欤。
  玄赞云。我闻者。传法菩萨。自指己身言。如是法。亲随佛闻故名我闻。非谓我者定属一人。我谓诸蕴世俗假者(云云)。
  镜水抄云。言传法菩萨者。问。阿难是小乘人。何言菩萨。答。阿难是应化声闻。实是菩萨。又云。授记以后总成渐悟菩萨。亦何相违。如迦叶等毕钵罗窟结集。阿难在中。即是声闻。文殊铁围山间。结集大乘三藏。阿难在中。即是菩萨。言非谓我者。但是传法菩萨。自指己身即言我闻。非定属阿难。如文殊菩萨。将大众于铁围山间结集大乘。即是文殊。日指己身言我闻。故非定属一人。又解。亦通诸国闻经。此阿难等。故知。非属一人(云云)。诸藏章云。又云。弥勒文殊将阿难。于铁围山间。集大乘三藏为菩萨藏(云云)。
  六门陀罗尼经疏经如是我闻○相毕胎国共议结集○请曼殊室利菩萨。而为上首。重宣佛语方书贝叶。曼殊室利者。唐言妙吉祥○妙吉祥菩萨。欲宣佛语先唱此言。如是我昔曾从佛闻。彰教述而不作○(云云。具文可见)。
  问。经文住王舍城(云云)。尔者王舍城者。为上茅城将如何。进云。寒林城也。非上茅城。付之。见法花论。王舍城胜一切城。显今经最胜义。而上茅城。殊胜之地也。尤足显一乘之胜余乘之义。寒林卑劣城也。古毁责之。或名寒林。又称恐畏林。天亲岂指此城。云胜于诸余一切城舍。就中上茅城者。古仙君王所都。专可得王舍城。是以智度论中。以上茅城为王舍城耶。
  今云。二城各别也。上茅城者。古先王之所都。周一百五十余里。多出胜上吉祥茅草。因以为名。王舍城者。频婆沙罗王独移寒林。遂立城域。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周二十余里也。中间相去十余里。名号方处。新旧大小。皆以不同。何及相滥。今经所说。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王在位之间。称新城名非上茅旧都。但表经最胜。实难舍本城。是以见玄赞上下。释王舍城之名引寒林城。解最胜之义指上茅城。爰知表新城名。兼旧知之体也。二城俱大王之所都。臣佐吏民通两处。如来游化。不限一方欤。但于智度论者。广载古来之异说也。何必为论主实义。加之。彼论释般若经时之王舍城。频婆沙罗王在世之时也。今经后时王舍城也。阿阇世王。在会座故。故玄赞引西域记用三藏正说。结文云。古人有说山城为王舍城。或云置千王于此。皆谬也。重意云。频婆沙罗王之时。始虽居上茅城。后迁新城以来。以一国新古都。总呼为王舍城欤。就中五山四周。为一墎之故也。彼震旦一国。随代立号。前后不定。所谓名隋朝之时。封唐王之人遂为天子。国号大唐。唐本虽一州。后以天下总称唐朝。周秦汉魏等。皆以如此。西域亦同欤。周王之时。王舍城者。虽呼新都名。盍通上茅地乎。常途义云。新旧二城。其体既异。推说经时节。今经所表者。定寒林新城也。大王所都。无不最胜。何不应一乘相。会智度论事。可准前义。
  玄赞云。经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赞曰○梵云矩奢揭罗补罗城。唐言上茅城。摩揭陀国之正中。古先君王所都之处。多出胜上吉祥茅草。因以为名。崇山四周以为外墎。西通狭径。北阐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宫子城周三十余里○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罗矩吒山。唐云鹫峰。亦谓鹫台。按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佛成道后向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上云耆阇崛山。乃云灵鹫山。鹫鸟于此食人尸名灵鹫山。讹而略也○山城北门。行一里余至迦兰陀竹园○竹林园北二百余步。至迦兰陀池。池西北二三里余。至揭罗阇结利呬城。唐云王舍。外墎已坏。无复遗堵。内城虽毁基趾犹存。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初频婆沙罗王都。在上茅城。编户之家。频遭火灾。一家纵逸。四邻罹灾。不安其居。众庶嗟怨。王曰。我以不德。人庶遭患。修何德业可以攘之。群臣白言。大王德化。黎庶不谨。请制先科以惩后犯。若更有犯。迁之寒林。寒林者。弃尸之处。俗谓不祥之地。人绝游往。便同弃尸。彼既耻居当自摄谨。王逐其言以施严令。乃先宫内自出火灾。大。王曰。我其迁矣。乃命太子。监摄国事。自迁寒林。吠舍厘王。闻住于野。集军来伐。边修奏闻。王遂建城而居。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焉。有云。至未生怨。嗣位已后。方筑此城。乃更为高厚。非新筑也。至无忧王。迁都波吒厘。以王舍城施婆罗门。故今城中。无复凡庶。唯婆罗门减于家矣。古人有说。山城为王舍城。或云。置千王于此。皆谬也。王都既在王舍。佛住鹫峰。城山两处。双彰自他二化俱说。利淄素故(云云)。
  义疏一云。王舍城者。第五明住处。说必有处故可信也。异彼外道。或言空中授与。或言赤鸟衔来。皆无根本○国名摩伽陀。此云不害。人虽犯罪。无形杀之诛。故称不害也。城名王舍。小国即国为城。如毗耶离国亦名毗耶离国。今是大国。所以国城为异。具足外国语。应言罗悦祇摩伽罗。罗悦祇。此翻为王舍。摩诃云大。伽罗云城。十六大国及六大城中。此城最大故。称王舍大城。智度论云。佛灭度后。阿阇世王。以人民减少。舍本大城更造一小城。于诸城中犯有大。况三本王舍城耶。善见律毗婆娑云。其城纵广三百由旬。有八亿万户。其属五舍城者。八万聚落也。问。六大城。皆有诸王之舍。何故此城独称王舍耶。答。智度论有三解。一者昔摩伽陀王生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祥。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鬼女名梨监。合其身首以乳养之。后成大力。能并兼诸国。取一万八千王。置此五岳山。以大力治阎浮提。此意明。多王在此城。故名王舍城。余二释。如论文述。更有人言。有王失正道千国共废。置此五山。追思补过。后还共治国。故名此城以为王舍也。真谛三藏。引律毗婆沙云。凡转轮王出世。相承卜居住此五山。故独名此城以为王舍。又律毗婆沙解云。昔有四天王。共揽乳海。觅得甘露未分。于此五山起舍守之。七日后。方乃分之。是故名为王舍。故前为人王起舍。依仁王经。斑足王。攻一千王。置五山内。亦从多王作名。余城无此众事。故独名此城以为王舍城。五山周匝如城。而于中起舍。两事合举。名王舍城也。
  文句第一云。王舍城者。天竺称罗阅祇伽罗。罗阅祇。此云王舍。伽罗。此云城。国名摩伽陀。此云不害。无刑杀法也。亦云摩竭提。此云天罗。天罗者。王名也。以王名国。此王即驳足之父。昔久远劫。此王主千国。王巡山值狩狮子。众人迸散仍共王交。后月满来殿上生。王知是己子。王说言。我既无儿。此乃天赐。养为太子。足上斑驳。时人号为驳足。后绍王位。喜啖肉。敕厨人无令肉少。一时遽阙。仍取城西新死小儿为膳。王言大美。敕之常辨此肉。厨人日捕一人。举国愁怨。千小国兴兵废王。置耆阇山中。诸罗刹捕之为鬼王。因与山神誓。誓取千王祭山。捕得九百九十九。唯少一普明王。后时伺执得之。大啼哭恨。生来实语。向今乖信。驳足放之还国。作大施立太子。仍就死。形悦心安。驳足问之。答。得闻圣法。因令说之。广赞慈心毁訾杀害。仍说四非常偈云云。驳足闻法得空平等地。即初地也。千王各取一渧血三条发。赛山神愿。驳足与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为大国。各以千小国付子胤。千王更迭知大国事。又百姓在五山内。七返作舍七度被烧。百姓议云。由我薄福。数数煨烬。王有福力。其舍不烧。自今已后。皆排我屋为王舍。由是免烧。故称王舍城。又驳足共千王。立舍于其地。故称王舍。又驳足得道。放赦千王。千王被赦于其地故。故名地为王赦。而经家。借音为屋舍字耳。因缘出大论及诸经(云云)。 
  智度论三云。问。云如舍婆提。迦毗罗波罗奈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为王舍城。答曰。有人言。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譬。明人以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梨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兼诸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复次有人言。摩伽陀王。先所住城之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此至七。国人疲役。王大忧怖。集诸智人问其意故。有言。宜应易处。五即更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云云)。复次往古世时。此国有王。名婆薮。心厌世法。出家作仙人○婆薮之子名曰广车。嗣位为王○见有五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细软。好花遍地。种种林木。花果茂盛。温泉浴池。皆悉清净○我应是中作舍住。即舍本城。于此山中住。是王。初始在是中住。从是已后次第止住。是王先起造立宫舍。故名王舍城(云云)。
  同下文云。复次阎浮提四方中。东方为数始。以日出故。次第南方西方北方。东方之中。摩伽陀国最胜。摩伽陀国中王舍城最胜。是中有十二亿家。佛涅槃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一小城。广长一由旬。名波罗利弗多罗。犹尚于诸城中最大。何况本王舍城(云云)。
  问。上茅城为即俱苏摩城。为将云何。两方。若同城者。上茅城在摩揭陀国之中心。周匝一百五十余里也。俱苏摩城。在彼之北畔。殑伽河之南岸。七十余里之城也。中边既异。宽狭不同。云何云同一城耶。况上茅城。是寒林之东南。□苏摩王舍城之东北也。定知。各别城都云事。若由之各别城者。玄赞中。俱苏摩城既是山城也(云云)。山城岂非上茅城乎。加之。义林章。释上茅城。即俱苏摩城也(云云)。宗轮论疏若言俱苏摩城。此翻花城。若言矩奢揭罗补罗城。此云上茅城(云云)。同城云事。此等释明也。如何。
  会云。同异不定也。若殑伽河边俱苏摩城者。与上茅城别也。若五山中俱苏摩城者。即上茅城也。俱苏摩者。翻为香花。或云名花。或俱云花。寄胜花之色香以立其名。何必限一处。云俱苏摩城既是山城者。山中之香花城。指上茅城也。欲显近王舍之义。岂殑河之南岸哉。羯尼迦树。遍诸道路。花含殊馥。色烂黄金。称香花城。岂无由乎。又出吉祥香茅。因立此名。宗轮论疏。俱苏摩城与婆吒梨子城。相连在东西。无忧王。都俱苏摩时。民犹在婆吒梨者。明迁都次第。示事由来。不二所相近欤。
  玄赞云。论云。二者示现自在功德成就故。如耆阇崛山胜余诸山。显此法胜故。俱苏摩城。既是山城。近于王舍城乃有多山。此山独胜高而显故。表法高显出过二乘。自在魏魏功德满故(云云)。
  宗轮论疏云。中印度国名摩揭陀。王大都城名俱苏摩。俱苏摩者。古旧都城。有新都城。名婆吒厘子。阿阇世王。先都王舍。其子等。以王舍地曾起恶逆。迁都于此俱苏摩。旧为无忧。王于此处都○俱苏摩者。此翻为华。华十名中此一名也。若言矩奢揭罗补罗城。此云上茅。此处多出吉祥香茅。因此名也。又云名华。此地多有诸妙香华。因以名也。又有婆吒厘子城者。与此相连次在此东○城因树现以立故。名婆吒厘子焉。然阇王之子。迁都此处。王宫在西。多在故俱苏摩地。百姓广大○悉皆在东。多在婆吒厘地。门向东开放故也。
  问。经文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者。耆阇崛山者。为即鸡足山将如何。两方。若同山者。见西域记。鹫峰鸡足。两山相去隔二百余里(云云)开元录云。法显三藏往鸡足山迦叶入定处。非鹫峰山准此等说各别山也。若由之如此者。勘成佛经。弥勒如来与四众。俱往迦叶处耆阇崛山。大师彼经疏释此文云。耆阇崛山者梵语。此翻云灵鹫。亦名鸡足(云云)。况智度论。摩诃迦叶住耆阇崛山入三昧(云云)。而迦叶入定处鸡足山者。西域记等也。勘合处处。必可同山。况大明度经大般若经第四会异译也。而第四鹫峰山说。大明度鸡足山中说之。知。非别山。是以太贤憬兴等自宗人师。及天台妙乐等。灵鹫鸡足同山也(云云)。
  私云。两山各别也。西域记开元录等为证。大明度经。若谬欤。成佛经疏。大师御制云事。难审定欤。
  今云。鹫峰山者。总名一山。鸡足者。目其一分欤。三峰高峙。似鸡足。公异相标一所别名。世俗常法也。设虽一山。何不及数百里。如唐土清凉山。一面三百余里也。况于天竺大山乎。智度论云。耆阇崛山。五山中最高大(云云)。仍以里数不可为难欤。
  西域记九云。莫诃河东入大林野。行百余里。至屈屈(居勿反)吒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窭虑播陀山(唐言鸡足)高峦峭(云云)。
  弥勒成佛经云。尔时弥勒欲往长老大迦叶所。即与四众俱就阇崛山。于山顶上见大迦叶同经疏云。俱就耆阇崛山者。此是梵语。汉地翻译。名鹫头山亦名灵鹫山。亦名鸡足山。以大迦叶。在此山中待弥勒。弥勒与众俱往此山(云云)。
  开元录二云。今谓显所涉者。是鸡足山。大迦叶波入寂之所也。非佛旧居处鹫峰山也。
  问。今经几处几会说之乎。
  玄赞云。古说此经。合居四处。初在灵山。二塔涌空中。三佛集净土。四嘱累品中。分身佛还后居秽山。今解。处三说。唯在二处。有三者无复还秽。嘱累居后。分身方还处至经终。皆唯净土。后还变秽说经事讫。净秽唯二。一初在灵山秽土。二分身佛将集。佛便变净。并塔涌空处有三也。说唯在二。初在地上灵山创会。为二乘等宣畅一乘。后塔涌空。分身佛集。释迦与多宝同座。劝信此经。迄至经末。佛令各还。说经事讫。佛方居地。以后更不说法华经。故知。说所但有唯有二。今标创会故说山城。住标化处。佛说化身。欲令三乘欣乐同故。显佛悲深乘身俱妙。能于秽处而施化故。若标报佛及显净土。恐二乘众。疑非己分不能修故。由此但显秽处化身(云云)。
  法华经肝心义云(善珠)问。此经几处几会而说。答。三处二会之说。问。三处二会说者何。答。三处者。灵山。净土。虚空也。二会者。灵山一会也。净土虚空二会也。问。何故处三而会但二。答。净土而不说此经。故但会二也。问。何故净土而不说此经。答。灵山之会处而为三根人说一乘境。而变净土而后虚空以说一乘之行果二。而净土不说。问。若净土而不说经者。何为变净土。答。为集分身佛变净土也。不为正说。问。从何至何灵山说。自何至何虚空说。答。序品下。至见宝塔品之初。是灵山之说。见宝塔品中。变净土。而从升虚空至经终。虚空说(云云)。
  私云。三处(一灵山。二净土。三虚空)二会(灵山虚空除净土)也。净土之时分身会来不为说法。故不摄会数。会者。正说经之会故也。宗家嘱累品为经终。于虚空会集会退散经讫。复秽土故。不以秽土乃今经之处数。
  问。宝塔品。半是净土说也。何不为说处乎。答。宝塔品文所载分身来集之仪式者。是结集家之词也。不正佛语。仍无过。
  问。付今经同闻众。且序品时。普贤菩萨可有乎。

  如劝发品抄

  问。今经会座。可有缘觉众乎。玄赞。无缘觉众(云云)付之。今经者。平等大会之数。普为发趣之说也。三乘五性。同可得益。何无缘觉众耶。况破二会二。归一佛乘。是经正宗也。若无独觉类者。无二亦无三之说。似无其实。加之。三乘诸子。出门外同求车。中子求车。岂非辟支佛耶。三草之中。中草又无缘觉乎。就中仁王般若经时。八万亿缘觉。列其座。况于今经乎。依之见玄赞释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等文。结成二圣相(云云)。二圣者声闻缘觉也。如何。
  会云。诸经同闻众。任文可知。今经上下总有二十五类。其中不列缘觉圣者。若正来诣者。经家有何故可除之乎。玄赞释云。独觉多分出无佛世。教虽被彼。时无果成。故不在会(云云)文相易知。普为乘者。教义普被。不必当座有其机。玄赞释。则会此难也。破二会二中子中草。皆准之可会。就中圣者虽无凡众有之。方便品云尔时大众中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法师品云。求辟支佛者。则会座听众也仁王经者。文正举之。根缘令熟欤。故玄赞仁王经中即具有之(云云)。
  寻云。余经既有来会者。何出无佛世时。无果成故。成今经无义乎。
  会云。缘觉根性。无师自悟证果之类。辄不遇佛。玄赞云。非如声闻佛处得道是也。少分又非无回心向大。由见佛故。玄赞本云多分。有纵夺二门。不可强难。
  玄赞云。此中有六门异。一三乘无独觉。独觉多分出无佛世。教虽被此。时无果成。故不在会。仁王经中。即具有之。下文亦陈有求彼者(云云)。

  仁王经上云

  义决云。问。既不为说。定性二乘。为在座否。答。辟支佛果。此会定无。经但说有求缘觉。故定性声闻。虽不正为。有亦无妨。令成不愚法故○又损惊怖。无亦何爽(云云)。
  问。法华论中。释今经众成就。跋陀婆罗等十六贤士。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尔者指今经同闻众所列跋陀婆罗菩萨欤。摄释云。非此经中所列跋陀(云云)。
  付之。法华论。释今经众成就。所出跋陀。定可同闻众中跋陀婆罗菩萨。况智度论中。跋陀婆罗等十六菩萨。王舍城旧人也。若尔。十六贤士。定可来说经会座。有何证据云非今经跋陀婆罗耶。
  会云。法华论云跋陀婆罗等十六人。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者。释今经众成就。定知。论所说跋陀婆罗序品中跋陀也。王舍城旧人也。平等大惠席来至无疑。神通难思菩萨也。宁隔灵山听法耶。但摄释非此经中者。指不轻品跋陀婆罗也。其故勘诸经。跋陀婆罗有二类。或十六人为一党。或五百人为同类。先八地已上菩萨也。后地位未及第三僧祇欤。序品跋陀论主为十六人随一。又为不可思议大菩萨。知。非今经不轻品所引。彼五百同类浅位之跋陀故。摄释意如此。
  寻云。非此经中所列跋陀者。总嫌一经。又所列者。同闻众中所列也。何云指不轻品耶。次十六。五百。随时可相伴。何必五百常五百。十六定十六乎。次不轻品跋陀。既至不退转。岂不八地已上行不退乎。
  答。释论解本经同闻众之中。称跋陀指序吕说云事。都不可及异义。文理既必然也。依彼可推摄释意故。言经者下品也。所列者。菩萨比丘优婆塞等广举故云列也。次十六人为同类。上生经。无量义经。智度论。无尽意经等皆同也。每说跋陀举十六数。岂辄去无定数乎。灌顶经不轻品。俱举五百人。是亦可一具。凡发心修行。多依宿缘。若于一佛所同时发心。世世同修业之人。设虽至深位多追本缘。即今经时。五百声闻。同得普明如来记。次第成佛。转次得记。学无学二千人。同时预宝相如来记。十方国土同时成道。自初心至究竟。久为同类。彼跋陀婆罗等十六人五百人。亦以如此欤。次威音王佛以后释迦。自四善根始至佛果上慢四众。岂其时分入八地耶。俱虽二大僧祇。浅位中余心无量故。论云。众成就者。四种义成就○(一者数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摄功德成就。四者威仪如法成就)。行成就者有四种○三者诸菩萨。神通自在力随时示现。能行众行。如□陀波罗等十六贤士。具足不可思议事。而常示现种种形相。谓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等故(云云)。
  玄赞一云。行成就中有四。一诸声闻修小乘行。二菩萨修大乘行。求觉利有情。以菩提萨埵为目。三菩萨以神通力随时示现。能修行大乘。如跋陀婆罗等十六人。具足菩萨不可思议事。由本定故。而能示现优婆塞等四众之形。说名为菩萨(云云)。
  摄释云。疏跋陀十六人者。即上生轻所说跋陀十六人也。非此经中所列跋陀。
  不轻品云。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以瞋恚意经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十劫于阿鼻地狱○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首。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云云)。
  上生经疏云。法华论云。跋陀婆罗等十六人。威仪不定。具种种行。故此别标(云云)。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也

  以写本一交了
  (写本云 金藏院本愿)
  料纸施主显定房权大僧都
  以笔劫结缘证佛果菩提利无缘众生矣

  永禄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执笔清胤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三

 

  序品下

  1 罗□罗瞿姨之子事
  2 宝光天子者日天子欤
  3 色界天主四禅配释事
  4 四众围绕事
  5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
  6 顿悟菩萨可有出水义
  7 曼陀罗华名事
  8 动地瑞相通十方世界欤
  9 依止说因成就体事
  10 放眉间白毫相光事
  11 照于东方事
  12 白毫照无色界欤事
  13 弥勒菩萨问入定相事
  14 各领四天下事 已上十四帖

  法华经第一卷开示抄(序品下)

  问。云何上上起门耶。
  私云。上上起门者。玄赞云。由上句故下句得起。或由下句上句方起。非唯一故名上上起。
  意云。上即起·上地起合二种上起。持业·依主二门可异。譬如法师品一名有三义。所谓法即师。有法之师。法之师也。于起一字有能起有所起。寻论意具开此由也。
  玄赞文广述可抄之。
  问。玄赞文罗□是瞿姨之子。尔者引何经文乎。进云。未曾有经。须达拏经。瑞应经之说也(文)。
  未曾有经说云事不可尔。正勘未曾有经。罗□罗母耶输陀罗(云云)。前后广说其因缘。何引彼经云瞿姨之子耶。
  会云。实彼经云罗□是耶输子。玄赞所引似违现文。但嘉祥义疏问云。未曾有经须达拏经云。罗□是瞿姨之子。至如法华所辨。是耶输之儿(云云)。所载三经大同玄赞。既对法华罗□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之文。为违文会之知彼世现行本。瞿夷而非耶输欤。
  又天台文句引未曾有瑞应之二经。罗□罗是瞿姨之子(云云)。三师既同随。又诸师释玄赞不出现文相违。以之推之。至末代彼经异本出来欤。
  玄赞云。经罗□罗母至亦与眷属俱。赞曰。四内眷属诸尼众也。梵云耶戍达罗。此云持誉。耶输陀罗讹也。形容美丽。近远闻知。生育罗□。天人赞咏。故云持誉。誉美称也。相传释云。是乾闼婆女。彼生儿为乐神。生女为玉女。此与佛为玉女也。若称玉女何得有子。又佛出家后。持誉父母欲得将还。明非玉女。未曾有经·须达拏经·瑞应经皆云罗□是瞿姨之子。佛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输。三鹿野。各有二万彩女。瞿姨无子。是玉女。彼经从长女为名。亦无过失。
  镜水抄·翼赞·决择记等。皆不出现文相违也。
  文句二云。未曾有及瑞应经皆云。罗□是瞿姨子。涅般及法华皆云。是耶输子。二义云何通。或可。彼经举大母。此处举所生释论劬毗陀是宝女不孕。即是瞿姨。此翻明女故知。定是耶输子也(云云)。
  义疏云。问。未曾有经。须达拏经及瑞应经皆云。罗□是瞿姨之子。至如法华所辨。是耶输之儿。经云。耶输是第二夫人。瞿姨是第一夫人。故十二游经云。太子有三夫人。第一名瞿夷。第二耶作。耶作即耶输陀罗也。第三名鹿野。三夫人各领二万辨女故太子有六万辨女。何故二说不同。答。罗□实是第二夫人瞿姨是其大母。余经举其大母。今经举所生母。故不相违等(云云)。
  问经文列同闻众。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尔者宝光天子者为日天子。为当如何。答。玄赞。宝光天子是日天子也(云云)。付之。见正法花经。列日月天子毕。别举宝光天子。知。宝光是星天子非日天子云事。况见余经。虚空藏菩萨名宝光作星天子(云云)。此事分明也。
  会云。以三天配三光。玄赞。文句。义疏。其意皆同。于名月者。既有月字无诤。宝光名设配何虽不违。日天光明三辰中最胜也。总即别名多属胜。可云日天子。况普香者。草木香气普薰十方义也。星者精也。则草木精气也。普香天子若为星天子。余二天子既有所属。知。宝光是可日天子。正法华文。以月天子似名宝光。虽不日天子不如疑难欤。推之彼经日月二天为上首。以星天子为月天眷属。故经下文云。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云云)。然者宝光者月天也。光耀者日天也。
  经云。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云云)。
  玄赞云。经复有名月天子至万天子俱。赞曰。此四王众三光乃是四王天摄。更无别天。有经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即此宝光。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则此名月。虚空藏名宝光作星天子。此名普香(云云)。
  水抄十云。言有经观音等者。辨名也。古来皆引。未审何经。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即此经中名宝光。宝者可重义。光者破闇义。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能除热恼能作清凉。与人为吉祥事也。虚空藏菩萨作星天子名普香。普者普遍。周于万物。万物名为香。香即依质而有。离质无香。天如质星如香。普者不断义。如香不断故名普香○言日宫大精作者。辨体量也。日者实也。光明成实。能生成成就万物。月者阙也。阙即是缺。有圆有缺故名月也。星者精也。万物精气。变作星也○唯疏引文即依次第如今。大例谈底。经即不依次第。先说名月名月天子也。次号普香星天子也。后名宝光日天子也(云云)。何故一经一疏次第不同。答。彼经依形量大小。分次第日月星。此经者差别不同。不依次第月星日。疏主排比。将此经以顺彼。故作此配(云云)。
  正法花一云。日天子与无数眷属俱。月天子以宝光明普有所照。宝光天子。光耀天子俱(云云)。
  义疏一云。复有名月天子者。注解云。帝释辅臣也。有人言。月天子即月天子也。普香天子谓星天也。宝光天子者。谓日天子也。既是三光故后列之。出正法华。复有经云。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虚空藏名宝香。作星天子也(云云)。
  文句一云。名月等三天子。是内臣如卿相。或云。是三光天子耳。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普香是明星天子。虚空藏应作。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此即本迹释也(云云)。
  问。经中明色界天众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尔者如何配释色界四禅王耶。答。玄赞有二释。初释云。娑婆世界主梵王者。第四禅主。尸弃光明如次初二禅。等表三主也。第二释云。尸弃第四禅光明等余禅。付初释大般若经堪忍界主持髻梵王。(云云。持髻者即尸弃也)三千界同名堪忍界。其主岂非第四禅王耶。又智度论明云三千界梵王名曰尸弃。知。非初禅梵王也。加之。有经中尔时净居诸天阿迦尼吒螺髻梵王同会一处(云云)。付后释。娑婆世界主者。举第四禅王。其外尸弃大梵者。定应非彼王。况尸弃光明第四禅第二禅王者。列四禅王似隔越耶。知。尸弃肖明如次。初二禅王也。依之无垢称经。云持髻梵王而为上首。从本无忧四大州界。涅般后分尸弃大梵天王(乃至)即从初禅飞空而下(云云)二释中以何为胜耶。
  会云。玄赞二释中。且可存初禅王云释。无垢称疏唯作一释。同今初释。凡尸弃梵语翻为持髻。髻显顶义。初释是火灾顶故。火顶尖故。名之为髻。依之无垢称经云。从本无忧四大州界等(云云)出离忧受初禅也。四州界量亦同初禅也。故知。非余禅。但大般若经还此义证也。彼经多以大梵天为此界主故。所谓第二会云。素诃界主大梵天王。领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来到其处。既于初禅四天。大梵天王为素诃界主。摄领余三天故。随又六欲天为次下。极光净等为其上。明知。中间是初静虑也。又初会中四王帝释堪忍界主。大梵王极光净天等次第列之。前后文其意同也。涅般后分亦同也。智度论等者。译家见梵本之文。以为第四禅王欤。
  寻云。初释意者。沙婆世界主为第四禅。尸弃大梵为初禅。今何依大般若。以尸弃许此界主耶。是以后释中以大般若为证乎。次第四禅超过三灾。顶髻义尤可胜。何持髻故为初禅耶。
  答。界主义自本有二门。色究竟天大千总主也。大梵四天下别主也。大般若云索诃界主堪忍界主者。其名广故其体难定。依之二释俱可得彼经意。后释总主其德胜故。以彼经入自义证。然而正见文相还顺初释。聊初释界主与尸弃相配四禅初禅。是为尽无色界诸天也。不尸弃无色界主义。云火灾顶云三灾顶。又俱不违。随文二释得义不同。仍俱无失。不初释别证欤。
  问。玄赞中释尸弃大梵。或云初禅主。或云第四禅主(云云)。尔者第四禅王云义意。引何经说成之耶。进云。依大般若经。付之见处经。初会列四大天王及天帝释。堪忍界主大梵天王。广果净居天等处处皆同第二会上列六欲天众毕。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领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众。来到其所然下文云。堪忍界主持髻梵王(云云)。准上下文。以初禅名持髻王也。何准彼经成第四禅义乎。
  经云。沙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云云)。
  玄赞云○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故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即第四禅主。栅摩云寂静清净净洁皆得。亦云梵洁也。今唯言梵。但略云尔。尸弃者火灾顶。即初禅主火灾之尖顶故。光明者二禅王。少光无量光极光净天主故。等表三禅王也。然大般若五百七十云堪忍世界主持髻机王故。尸弃者顶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界主梵王之别名。光明是余禅主(云云)。
  摄释云。疏大般若至堪忍界主。顶髻尖顶俱名尸弃。若依般若。尸弃大梵即大四梵。光明同前。等言但等诸禅诸天及第三禅。
  镜水抄云。(文广可见之)
  决择记云。又云。疏有二释。应初禅为正。故华严第一列众中。列六欲已即言。大梵俱。其名曰尸弃大梵。智光。善光等。次云。复与无量光音天子俱乐。光等。次云。复与僧祇遍净天俱。其名净智。次云。复与无量果实天子俱。名曰法华光等。乃至复与摩醯首罗净居天子。其名善光。准此次第。尸弃乃是初禅主也。次诸天偈赞佛中。从善光为首。第四方言尸弃。次列六欲。先列于上。准文上下合初禅也。又智度论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名尸弃。新翻金光明亦作此释(云云)。
  智度论云。一一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或弃及色界诸天等。
  大般若经一百一云。常为三千大千世界四大天王及天帝释。堪忍界主大梵天王。极光净天。遍净天。广果天。净居天等(云云)。
  同四百五十四曰○索诃界主大梵天王。领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众。来至其所○色究竟天与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众来到其所(云云)。
  同五百七十云。堪忍界主持髻梵王。应时便与六十八万诸梵天众。来诣佛所。
  大乘密严经中云。尔时净居诸天。与阿迦尼吒螺髻梵王同会一处(云云)。咸于此土佛及菩萨生希有心(云云)。
  涅槃经后分上云。尔时娑婆世界主尸弃大梵天王。知佛已入涅槃。与诸天众。即从初禅。飞空而下。举声大哭(云云)。
  无垢称经一云。复有万梵。持髻梵王而为上首。从本无忧四大洲界。为欲瞻礼供养世尊及听法故来在会座(云云)。
  同疏二云。持髻梵王为上首者。此乃初禅梵王。故法华云。尸弃大梵光明等○顶持肉髻似如来相。此是八地菩萨○从本无忧者。色界也。欲界有忧苦逼迫事故。上界无之。四大洲界者。初禅大小如四大洲故。以上从下。处所为来处(云云)。
  文句二云。尸弃者。此翻为顶髻又外国唤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大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然经标梵王复与举尸弃。似如两人。依释论正以尸弃为王。今经举位显名。恐目一人耳。住禅中间。内有觉观。外有言说。得主领为王。单修禅为梵民。加四无量心为王也。初禅有梵众。梵辅。大梵。今举王摄诸也。光明者二禅也。此有小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小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密身亦无挂碍。无量密亦受福。密果亦广果。无想密亦无想。又有五那含。不烦。不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亦大自在。即摩醯首罗。文存略不具出。但等等此诸天也。
  义疏一云。大梵天王名尸弃者。有人云。大梵天王即初禅梵王也。尸弃即二禅梵王。光明大梵三禅梵王。等者第四禅也(光宅所用)有人云。娑婆世界主者。是摩醯首罗第四禅梵王也。尸弃者三禅梵王也。光明者二禅梵王也。等者等初禅也。今依智度论第一卷云。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尸弃。今云。娑婆世界主。此举处以显其为主也。大梵天王出其位也。尸弃标其名也。新金光明亦作此释。尸弃此云火。有人言。此梵天王入火光定。顶有火光故言火也。有人言。余梵天皆得火灾所烧。独此天火灾不烧故云火也。又翻为顶髻。有人言。顶上有火如髻。故云顶髻也。阿含云。尸弃是初禅梵王○问。十地经言。摩醯千世界主。今云何初禅梵王为三千世界主。答。有四禅梵王。一者经言。百亿日月百亿梵王百亿非想。此下品梵王也。二智度论云。梵王千世界主。长阿含亦然。此次品也。三云。九地菩萨作梵天王。领二千世界。此上品也。四者领三千大千世界。上上品也○问。尸弃是大千之主。在何处中间禅位耶。答。百亿中间禅。今在中央住也。如佛大千中央住也。
  问。经云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云云)。尔者四众者何等乎。玄赞云比丘等四众。付之上列十五类同闻众毕。尔时世尊四众围绕。所言四众限比丘四众者。天龙等八部岂不围绕世尊耶。依之他宗人师难此义云。比丘等四众者。虽有文无义。违依义不依文故(云云)。是以天台释云。发起影向当机结缘。名为四众。此义□经意如何。
  会云。玄赞云。比丘等四众者。总同诸经常说。别吐今经处处。则是佛弟子持戒之众也。但余师解释非无一途理。依之玄赞虽引他师之义不难。又不用。有理无证故欤。
  玄赞云。经尔时世尊至尊重赞叹。赞云○四众者。古云魔梵沙门婆罗门。此说色欲二天之胜人中上首。故顗师云。一影向众。在会默然。二发起众。如鹫子与弥勒三请是。三当机众。禀教悟解。四结缘众。时未悟解结后因缘。又有四众。谓声闻菩萨并客旧二众。古人疏有多义。然此后文又亲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云云)。
  智度论四云。问云。诸菩萨二种。若出家若在家。在家菩萨总说在优婆塞优婆夷中。出家菩萨总在比丘比丘尼中。答。虽总在四众中。应当别说。何以故。是菩萨必随四众中。有四种不随菩萨中。何者是。有声闻人辟支佛人。有求生天人。有求乐自活人。此四种人不随菩萨中。何以故。是人不发心言我当作佛故(云云)。
  镜水抄云。言然此后文又观等者。问。前列十五众。色类既多。何故听法威品列四。答。非天非人皆不有。将本身听法来事。须作人形。人形之中不越四众摄尽也(云云)。
  法华义疏二云。四众者。有人云。天有二众。谓魔众梵众。举色欲天之人有二众。沙门婆罗门。智度论云。智惠人开为二分。在家云婆罗门。出家为沙门。佛既是天人师。举此四众也。顗禅师云。一影向众。谓在座默然。二发起众。谓发起佛教。如身子之与弥勒。三当机众。禀教顿悟。四结缘众。闻未即解。但结远因缘。今谓就此经文有二种四众。一者圣有二种。谓声闻菩萨凡有二众。即客旧两众为四也。就后文列者。出家及在家。各有二众也。
  文句三云。文广可见之。大意如玄赞·义疏等引之。

  又疏·记二依之义不依文等释者可见

  问。经文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云云)。尔者所言无量义经者。指昙摩伽陀耶舍三藏所翻一卷无量义经欤。为当如何。两方。若指彼经者。今经所指无量义经有十七名。一卷经中不出其异名。今经所指无量义经。以万善皆为作佛因。一卷经以无相一法为无量义。知。非同经云事。况见经文。释尊说无量义经已。不起于座方说斯经。而见行无量义经末文。大会欢喜为佛作礼。受持而去(云云)。准此可别座经。依之中兴寺印法师。今经所指无量义经不来秦朝(云云)。光宅寺法云法师所述亦如此。若由之尔者。玄赞释经名无量义文。引见行一卷经(见)依之天台。嘉祥意。皆述指一卷无量义经如何。
  私云。法华所指则见行一轴经也。玄赞意分明也。凡三世诸佛说一乘法。先为菩萨明一乘体。是出生门也。后为声闻说一乘用。是摄入义也。而昙摩耶舍所译者。云名云义皆以符合。依之译者自告云。是法华前说也(云云)。(嘉祥引之)是故嘉祥以五个故成二说同。所谓处同。数同。时节同。义同。及翻译者同也。所以此经未传之时。每临法华讲肆无不欣求。至齐永明。武当山惠表比丘。遇中天竺昙摩伽陀耶舍受本传世。举与欢喜。一两师执异乱同。不足依用。依之吉藏法师云。印师固不移(云云)。
  玄赞云。经为诸菩萨至佛所护念。赞曰。此即第三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略有三义。一依人。先为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后为声闻方说一乘。二依利○教理化根熟○行果方化初根回心声闻。三依法。先谈法体后谈功能。故未说法华已前。先说无量义。名为时至○教及所诠义皆名无量。无量义经云。以诸众生性欲无量故。其所说法亦无量。法无量故义亦无量。义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无相。无相不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云云)。
  义疏三云。名无量义者。大乘是其通名。无量义其别体。评所以标大乘者。密欲显唯有于大无有小乘。为法华序也。无量义者。解释不同。印师云。此经辨无量万品善也。以现在行无量万善故。来世成佛。问。若说万善成佛。与法华何异。彼答云。此中但覆相明万善成佛。不言万善之外无别三乘义。此但是显实未开权也。故与法华为异。译之为序也。基法师解云。无量义者。所谓空也。若是有法即有分限。名为有量。空义深广。译为无量。问。若尔与第二时大品教何异。彼答云。前教明空为三乘行本。不得为法华序。此中明空为大乘行本。故得为法华序。是故为异也。名僧传云。基云。听竺道生讲。善于法华虽有二判。无以取决。次注无量义经云。其无量义经虽法华首载。而中夏未睹其说。每临讲肆。未尝不废谈而欲见于斯文。忽有武当山比丘惠表。生自羌曹。伪帝姚略从子国破之日。为晋军河澹之所得。数岁听默。澹之字曰螟蛤。养为假子。俄放出家。便勤苦求道。南北游寻。不择夷险。以齐建元三年后。访奇搜秘。远至岭南。于广州朝亭寺。遇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手能隶书。口解齐音。言欲传此经。未知所授。慧表便殷勤至请。心形相俱到。淹历旬月。仅得一本。仍还峤北。高入武当山。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顶载。出山见授弘通。奉觌真文。欣敬兼诚。咏歌不足。手舞莫胜。遂便注解云。正以空为无量义。基览经本。但谓解与经符。而印师执固不移。云明空无量义经者别是余时说耳。非法华前辨无量义经也。法华前无量义经正明万善成佛。不来此土。乃至光宅法师犹存印师之解也。今以五义。证此无量义经是法华无量义经。一者处同。同在王舍城城鹫山所说故。二者众数大同。谓万二千声闻。八万菩萨故。三者时节同。法华云。成道以来四十余年说之。无量义经亦云。我成道以来四十余年。未说实法。四者义同。虽未彰言明开三显一。而旨趣亦开一乘也。五者翻经之人中天竺沙门。自云是法华前说。宜应用之(云云)。
  文句三云。今论众集指彼文者。彼经众集说法竟。俨然不散。即彼座席仍说法华。故知。三业供养不得有异用。彼广释此略。于义无咎○生师云。无相空理大乘之体。封三来久。顿说无三。不能取信。故说无相为法华序。观师意同。若尔净名皆应是序。何独无量义耶。彼释云。如此由五时故。后教得起。更问。若尔无量义与诸经皆通途相生。非开别序。基师云。空理无形故云无量。序意同前。难亦如是。印师云。无相善有成佛之义。故言无量。又云。彼经不说有三无三有异。大品非法华所指。指者不来秦地。今谓。此经是宋元嘉三年。惠表比丘。于南海郡朝庭寺。遇昙摩耶舍受此本。还武当山。永明三年始传于世。经既已来。岂可送还天竺。光宅云。无量义以万善同归能成佛道。法华正明无二无三。破三与归一为异故。即为序。若言万善同归。二三何不同归。二三若归正序不异。若言破二破三何不破万。破二破三则无二无三。既其破万。是则无序。取经互举意为异者不成就异也。异意不显。序义亦不成也(云云)。
  问。就无量义经十七名。且法华论中。于莲华有出水开敷二义(云云)。尔者顿悟菩萨可有出水义耶。进云。玄赞。顿悟菩萨有出水义。付之。顿悟菩萨唯具大乘种姓。何有出二乘泥水之义乎。何况无量义名对顿悟菩萨。莲华之称偏可被渐悟。依之披玄赞上下文。莲华之名正对二乘(云云)。
  会云。论释无量义经十七名之中。于第十六莲华名。有出水开敷之二义。于其出水又有二义。初出水不可尽(不尽有常义)者。体出义也。大乘理性法尔出二乘泥水。自未出前具此义。次出浊水。乃至如诸菩萨坐莲华义者。用出义也。于已出后论之。玄赞释性出义云。顿悟菩萨性出泥水(云云)。依此意者。论二义如次明顿悟渐悟二类也。而摄释意。出水二义俱约二乘会疏云。且顺古释(云云)。即吉藏释也。若尔濮阳会疏文。云限渐悟无过。
  寻云。摄释云。今助一释。疏外助释。何取助舍本哉。答。见摄释次第。上以疏为本释。以自义对疏名助释。依此者。疏下他师义。疏主实意也。又疏主本意以下之释。偏约渐悟会疏。为他师义。依此者不可云助释。亦虽名助释。遂存此义故也。是以疏中求渐悟证了。故知。疏意前叙他解。后申自义(云云)。余文可知。
  今云。任疏文可云顿悟也。但疏前后多云。莲华名约二乘者。佛为菩萨说无量义经。菩萨受之。重为二乘说之。彼所化二乘出泥水故有用出。出水二义中。用出为本。声闻为所化故疏指之也。云。然顿悟闻佛说之时。非无自分性出。玄赞第四第五义。则许彼二重也。故玄赞释为菩萨说教理。不说行果之义云。由但不知应病与药之教理故。但说教理(云云)。菩萨可知病药者。所谓化二乘时。用一乘教理故也。
  寻云。若尔。渐悟回心之后有用出之义。与论第二义有何差别。今云性出泥水者。体出义也。知。顿悟自身事也。
  答。顿悟渐悟所具真理。其体是一也。此理名出水有二义。体出用出也。其性出义通二机。用出唯在二乘。出水以用出为本故。设虽体出。二乘前犹用出义显也。是以顿悟菩萨授佛说。为二乘说之。令出浊水然而佛正说无量义经之时。顿悟菩萨闻法开悟。彼经正机顿悟也。莲华名争不摄顿悟性出。玄赞。顿悟菩萨性离浊水者。此意也。虽谈所化二乘。犹异论第二义。彼经时。舍利弗等渐信一乘。为用出方便。亦名用出。是第二义故。不同前释展转教化欤。
  问。玄赞。若为大师实义。云何摄释为古师义耶。答。议曰意。亦许顿悟边故。摄释会第二义始有声闻言云。既取真理而以为体。是独不定二乘有乎。既通菩萨。所以不得同于后义而指声闻(云云)。但顺古师者剩会释欤。
  论云。十六名妙法莲华者。有二种义。何等二种。一者出水义。以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又复有义。如彼莲华出泥水。喻诸声闻得入如来大众中座。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如来无上智惠清净境界。证得如来深密藏故。二者华开义。以诸众生于大乘中。其心怯弱不能生信。是故开示诸佛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云云)。
  玄赞云。○出水有二义。一出水不可尽。出离小乘浊泥水故。此谈华体。顿悟菩萨性离泥水。体性常故不可尽。此谈一乘理性。出二乘故名出水。二复有义。莲华出泥水。喻诸声闻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智慧清净境界。证如来密藏。此意说言。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智慧境界。能证如来甚深密义。声闻回心已去。得入大众中坐。亦菩萨坐于莲华闻说慧境。亦证密藏。前解菩萨顿悟体出。此解渐悟后时用出。正以教理化诸菩萨。傍化二乘故作此说(云云)。
  摄释云。疏前解顿悟菩萨等者。有义谈于如来法身之体出离二乘浊泥水也。问。先在水中后越名出。如来菩萨元不在中。何以名出。答。有二释。一云。菩萨等有二乘种姓。今成菩萨。永不取彼二乘之果。亦名为出。若尔元无二乘姓者。何名为出既有斯妨。故第二释云。夫言出者。不要先入后出名出。但离于彼即得出名。如言岸上。先在于岸及后出者。俱名岸上。此亦应尔。议曰。疏中上下皆云。彼经对菩萨故名无量义。对二乘故名为莲华。今不可尽既比顿悟。云何得言莲华之号。唯二乘。今即一释。初不可尽亦喻渐悟。渐悟身中。大乘法性能出彼小乘水故。后出泥水。喻彼二乘后回心已用能出彼小乘水故。是以莲华对于二乘。无量义名对彼菩萨。即无妨矣。若尔师资岂不自为鱼肉。答。依法不依人。岂以所宗曲相承党。又疏主本意。言不可尽喻大乘。体性言喻顿悟。且顺古释故。嘉祥云。前义与后义异者。而有二释。第二释云。前约直往菩萨。后就回心入大也。又疏主问答之中言。彼莲华据未出水性能出故。此据水上用能出故。若以顿悟名不可尽。云何未出。又云。彼经正对菩萨名无量义。傍被二乘名为莲华。若顿悟者。名不可尽。云何得言莲华之名不对菩萨。岂可前后自相矛盾。故知。疏主前叙他解。后申自义。以为问答。热思应悉(云云)。
  玄赞第二云。问。其无量义经第十六亦名妙法莲华。○此经亦名妙法莲花。二名何别。答有五解。一云。莲华有二时得名。如莲花未出水时性能出水故。亦名莲华。彼经亦尔。说彼智慧之性能出于水性。能开敷时。犹未化二乘趣一乘故。今者此经正化彼入大乘之位。超出二乘。如莲华出水已亦名莲华。彼经正名无量义。傍名妙法莲华。正逗菩萨。傍令声闻之信解。不愚于法后方化入。此经正名妙法莲华。亦得傍名无量义。正化声闻入一乘故。时位有殊。体性无二。故将说此经。先入无量义处三昧。二云○彼时唯教菩萨。未有二乘趣一乘。故说教理所依真如妙理。正名无量义。傍名妙法莲华。此时化彼二乘趣一乘故。说能依行果名妙法莲华。如出水故。傍亦得名无量义也(云云)。
  问。经文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尔者曼陀罗华者。大师云。何释之耶。玄赞云。曼陀罗花。此云适意花。付之见正法华经文。天雨意华大意华(云云)注经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翻如意华大如意华。若尔可翻如意花。何云适意华耶。依之涅槃经中。曼陀罗摩诃曼陀罗等四种花之外。别列适意大适意华。明知。别别华也。
  会云。玄赞云。曼陀罗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云云)。疏主殊学五天梵语。久列诸教译馆。梵汉对翻岂无相传耶。即引新译经为证。是大般若等欤。于涅槃经者。栖覆师引路府说云。是译者误也。或可云。诸天华胜总名适意。其中胜者别立此名。如摩尼如意。智度论云。天华妙者名曼陀罗。爰知。不限一类华欤。经云。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云云)。
  玄赞云。曼陀罗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曼殊沙花此云柔暖。华体柔暖。亦令见者离诸刚强矿三业故。摩诃大也。新翻经云适意花。大适意华。柔暖华。大柔暖华。如次即是此云四华。欲明悦诸人心调三业也。
  正法花云。所座立处则有瑞应。天雨意华。大意华。柔暖华。大柔暖华。散世尊上及于大会四部之众(云云)。
  涅槃经十云。尔时一切天龙鬼神○人非人等。以种种华散佛及僧。所谓天优钵罗花。□物头花。芬陀梨花。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散陀那华。摩诃散陀那华。遍照那华。摩诃遍照那华。香华。大香华。适意华。大适意华。爱见华。大爱见华。端严华。第一端严华(云云)。
  水抄云。路府云。问涅槃经何故列适意华等四华已后。言曼陀等。答。即翻译谬也(云云)。
  问。就今经动地瑞相。且为唯限释迦佛土。为当可通十方世界耶。答。玄赞有二释。一云。唯释迦国土。二云。通余佛土。付之二释共不明。先付初释。放光瑞既及万八千国土。动地何限自界。况下文述日月灯明佛往事。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释迦动地瑞。岂异彼乎。加之普贤妙音自本土来。皆动他方国土说法华。瑞相何不通他方乎。次第二释亦不明。见下偈颂。而此世界六种震动(云云)。准此不可及他方佛国。二释中以何为胜乎。
  会云。虽有二释。且可存初释。下文意同初释故。依之法澄师初释为正。经文云而此世界六种震动简他方。动地表舍权取实。正机声闻皆在此界故。不及他方欤。光明本有离质化。不同动地。何必例宽狭乎。但云一切诸佛土。下玄赞会云。唯日月灯明佛国震动非十方界(云云)意者于一佛土有多四天下。故云诸佛土也。故正法华云。于此佛土十方世界六反震动(云云)。
  玄赞云。经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赞曰。释迦所王三千大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动故言普佛世界皆动。此动处也。下颂中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故知。唯是动释迦界非十方界故。或此普动与光照同。不尔放光何故乃宽。动界乃狭。下文标近显化此界舍权就实故。若依初解。唯此界动。明舍权就实故(云云)。
  翼赞云○前二解中初解为胜。何以知然。为此界中令诸二乘舍权就实○问○令他方二乘舍权就实。答。所言他方唯是他受用土。彼无二乘权○下经云。实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他土即安不得。故知。他受用土也(云云)。
  玄赞下文云。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者。亦唯日月灯明佛国振动。非十方界。前云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故。今此灯明佛国一切皆动。化身报身下位非一可言诸佛(云云)。
  问。就今经序品明七成就法门。且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等者。是依止说因成就也。尔者依止说因成就体者。依法华论意如何释之耶。玄赞云。论有二释。一者以众会渴仰欲闻之心为说因体二者放光为说因也(云云)。付之初释不明。雨花动地等既为所依说法随顺威仪住成就体。以放光瑞直可为依止说因之体。何以渴仰心为其体。况见经下文。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云云)。此文意。取放光直为说因见。付第二释。若以放光为说因者。何不取雨华动地等以为说因哉。
  会云。初释意云。酬因说经。因先说后也。而为说此经放光明故。依经光起难为说因。因果似逆故也。所化众生起渴仰心。近可为所由偈颂云本光瑞如此者。随有举之。何必说因体乎。后释意云。经文相似放光为说经方便故取之。于动地等例者。彼器界相也。放光正佛所现也。亲疏殊故。以放光亲表内证法门欤。
  别寻云。论有二释云事。不可尔以众会渴仰之心。为依止说因之体毕。先为大众示现外事六种震动等者。前后瑞相相对辩不同也。更非别释。嘉祥释此意。云何为二释耶。
  会云。论有二段。初释说因体。后释光中所现事初中又有二段。玄赞分为二释。为诸大众乃至种种事者初释也。先为大众以下第二释也。上段大众见已生希有心渴仰欲闻者。以大众渴仰心为说因体。故名依止说因成就者结也。是故如来等指经文也。下段者为大众示现外事○微密法故者。以内证法为说因。或以放光为说因。次依器世间以下指经文也。若唯一释者。上何交经文乎。若下不释说因体者。似失要枢。故疏主能探论意欤。
  法华论云。依止说因成就者。为诸大众示现异相不可思议事。大众见已生希有心。渴仰欲闻生如是念。今者应为我说。故名依止说因成就。是故如来放大光明。示现他方诸世界中种种诸事。先为大众示现外事六种震动等。次为示现此法门中内证甚深微密法故(云云)。
  玄赞云。第五依止说因成就。论有二释。一云。彼诸大众现见异相不可思议事。如来应为我说。渴仰欲闻生希有心。名依止说因成就。是故放大光明。示现诸世界中种种事故。夫佛说法必为济生。生发希渴之心名为说因。此将说法所依止因。因生希渴而为说故。放光远照。异相难知。大众睹光遂兴正念。佛将为说。渴仰冀闻。既生希有之心。次应当为说法。是故放光能生众生渴仰心。故名为说因。二云。先示现外事六种振动等。后示现此法门内证深密法。所以先现神通外事。表佛说此法门乃是由内证深密法。又由内证深密。所以外现神变。神变既彰。表佛将说所证之门。故名说因。虽先雨花动地。未是殊绝之能。今放神光。希奇更甚。由内证深密故。外现难思。由此说因独表斯瑞(云云)。
  问。付十八变。流布变。放光变。可有差别耶(云云)。
  问。经文放眉间白毫相光。尔者十八变中放大光明变(云云)。可摄之耶。玄赞。流布变非放大光明变。付之既放眉间光明。尤可摄放大光明变。况神力品放光为放光明。例是可尔。依之唐土人师放大光明变(云云)。会云。流布变放大光明变。同虽放光渐顿有异。故玄赞云。三流布放光渐照此彼展转等○十八放大光明。能放一光顿照无量国(云云)。而序品放光云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渐及东方诸国欤。神力品云。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顿照十方。虽不分明。又非无文相旨趣欤。
  玄赞云。神境智通有十八变。一振动。二炽然。三流布。四示现。五转变。六往来。七卷。八舒。九众像入身。十同类往趣。十一隐。十二显。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忆念。十七能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雨四花者自在之变。振六种者振动之变。此放光者流布之变。见六道等示现之变。下神力品当显示(云云)。
  镜水抄云。智通中有二义。一能变。二能化。化即无而忽有。变即转换旧质。即十八变也○十八放大光明即此放光。如眉间等。问。此放光与流布何别。答。若直放光远照。但名放光不名流布。若放光兼上下傍遍。即名流布(云云)。
  同十此谓十八变○三流布放光渐照此彼展转等○十八放大光明。能放一光顿照无量国。作大利乐事。此八神力○第二放光是第十八放光明(云云)。
  问。经文照于东方万八千土(云云)尔者显何事耶。答。付之毫光照有缘国土。岂只限东方耶。是以正经中神变遍照十方耀燃。
  会云。序品放光但照东方。经文分明上下皆同。依之玄赞唯照东方。释其故云。西域以东为上。表法花经唯被佛性大乘机根不被余性。故不照余(云云)。但放毫光召有缘者。三周正机渐悟根熟也。若所照处皆所化众生之在所者不可然。得记罗汉本住此界不东方人。设广论正宗流通得益者。无数微尘数。岂限万八千土乎。故知。放光虽为表相。不曾光亘一切有缘也。次正法花十方耀燃者。于所照世界说十方也。不对沙婆而名十方。彼经或云普照东方。或云照于东方。知限东方也。故玄赞云。正法花中亦照东方。殊无照彼余方之文(云云)。
  文句云。今明东是方始。表十住是位始。入于十住开佛知见。举初即知中后故。云靡不周遍者。当知诸法亦然。诸位亦然。此释详得经旨云何。次天台意。此经正机通顿悟菩萨本门寿量得益等也。若以正机理理者。还可招重难乎。答。二宗德失。只以经文可决。古今示二佛上下及五处。未见一文而照十方。靡不周遍者。所照土中周遍义也。正机诤以法花论可知之。又难云。佛有唯向不背之德。见者皆谓向佛面。而偏照东方者。南西北方众会。岂不见光乎。
  会云。如此难者。一会八方众。各只见自方事。不知余方欤。东方众向佛坐。佛光照东方多土之时。其东方众见已后欤。东面精舍佛住之时。有一人来西坐。佛向其人背精舍正面。向后壁欤。其人所见背西域法。恐可成疑心。如此事不可思议也。以唯向不背不可难诘。(余事准之)
  经云。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云云)。
  玄赞云。经照于东方至阿迦尼吒天。赞曰。第二照境也。一世界者。一三千界。照万八千佛之世界。唯照东方者。西域以东为上。表法花经唯被佛性大乘机根不被余性。故不照余。譬如日出先照高原。佛日亦尔。先照根熟。故举东方有所表矣。正法花中亦照东方。殊无照彼余方之文(云云)。
  正法花经云。于时放面口结光明。普照东方八万千佛土。其大光明照诸佛国。靡不周遍。至无择地狱中。上彻三十三天(云云)。
  同下文云。大圣神足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诸世界自然为现。所说经法皆遥闻之。于是慈氏以颂而传首曰。文殊师利。今何以故。导利众遮。放演光明。其威曜。出于面门。神变遍照。十方耀燃(云云)。
  文句三云。在二眉之间。即表中道常也○照此土他土。表自觉觉他○从照东方万八千土下。即是他土六瑞之文。盖勘酌由人耳。旧云实照十方。照东方者。表一乘因果是诸因果之上。万是数圆。表果位满。八千数缺。表因位未足。若照东方义已。更照九方复何所表。今明东是方始。表十住是位始。迹门说法生身菩萨。朗然见理入于十住。开佛智见。举初即知中后故。云靡不周遍者。当知诸方亦然。诸位亦然(云云)。

  引诸经之放光不同可见之

  问。白毫光明可照无色界耶。玄赞不照无色(云云)付之无色界既有定果色。佛毫光何不照彼界耶。况仁王般若时。光明照三界至非想天·例可尔。会云。经文云上至阿迦尼吒天以色究竟为上方至极。若照无色何不说之。知无缘故不照也。故摄释重重征答云。应云无缘故不照也(云云)。既随时机。何以仁王经例哉。
  玄赞云。梵云阿迦抳瑟揥。此云质碍究竟。阿迦质碍义。抳瑟揥究竟义。阿迦尼讹也。色究竟天有形之顶。光可至处不照无色。彼无处故(云云)。
  摄释云。问。无色既许有定果色。光何不照。答。非是一切皆能有故。所以不照。若尔者有何不照。答。光既被彼。不可于中有照不照。若尔欲色光虽远临。中间无缘。了不知见。彼何不尔。既有此难。应言无缘故不照也(云云)。
  问。万八千世界说法可有法华经耶。
  问。弥勒菩萨问说经瑞相。尔者可问入定相耶。玄赞不问入定(云云)。付之入定既是说经瑞相也。何不问之乎。依之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此岂非问入定。是以玄赞自释此文云。标随顺威仪住。以为入三昧。加之上文明弥勒示相怀疑事云。弥勒道满当生。因成现世。岂复睹毫光而不知。观等持而不了(云云)明知。可问入定事也。加之文殊师利答成就中。答入三昧之事。若不问之何答之乎。
  私云。经文相实如疑难。所疑所问之中。可有入定事。佛入定时。外相有异常威仪。其入定以后现雨花放光动地等希奇事。尤可兼之。但玄赞意者。弥勒问词中。不举入定。释其所以。下位不测佛心。不知入何定云事。所疑不审故不牒举之故玄赞云。不牒为问(云云)。重意者。不知所入定若名若体故。今何入无量义处三昧耶等疑不起。雨花见知其曼陀罗花等形。放光见能照不照。于入定无如此识知故。众会不疑。无量义定所由。弥勒示相同众致问。故不表牒之云也。若偏不及疑者。恐不顺文理。故玄赞云。既不知入于何定。亦依何处生疑(云云)。云不知何定者。此趣欤。
  经云。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波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玄赞云。经尔时比丘至今当问谁。赞曰。众人实生心疑也。是佛光明牒说因放光。神通之相牒威仪中雨花动地。外相众人共睹。所以牒之生疑。入定非众所知。所以不牒为问。以根人地并居下故。不能测知。佛之入定。既不知入于何定。依何处以生疑。故不问之○经以何因缘至国界庄严。赞曰。此后发问。先因○弥勒挟自他以为问。睹外瑞而共同故。双牒瑞以生征。不牒入定以为问。外人不疑入定。下不颂入定故也。
  镜水抄云。○问。弥勒菩萨知佛入定。合带得一分定。向上疑为问。何不同也。答。弥勒菩萨以众生不疑入定。且随多人不疑处。亦不疑入定。经云。今当问谁者。弥勒菩萨一则示相有疑。二则知有问处也。众人疑则实疑(云云)。
  玄赞下云。经雨花曼荼罗至地皆严净。赞曰。下三颂颂威仪中三事。此颂雨花不颂入定。自知不问。众亦不疑(云云)。
  问。经文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云云)。说何事耶。答。灯明八子各领四天下云也。问。一世界中无二轮王并出。何云八子各王四洲耶。况既领四天下(云云)。是可金轮王。而金轮王出增劫中。佛出减劫者。常习也。岂灯明八子王四天下耶。
  会云。王子威德各须统领四天下。不正己为王。故玄赞云。应绍轮帝王四天下。以释迦如来事为例证。次金轮王初出增劫。寿命长故至减劫见佛也。玄赞以禳佉王见弥勒成此义。或是报佛土王也。故玄赞云。报佛未必于减劫出故。可有子得作轮王(云云)。

  经云

  玄赞云。经是八王子至各领四天下。赞曰。此明王化。无一世界有二轮王如何。今言各领四天下。今明八子相继统领。非一时也。然以义通。劫减佛兴。劫增轮王方出。如何彼佛有子而作轮王。此乃应绍轮帝王四天下。如释迦佛应为金轮王。非正己受。劫渐减故。由此劫增至八万岁。禳佉方出。第十劫初减。弥勒方出。轮王命长故见弥勒。或此报佛与化佛殊。报佛未必于减劫出。故可有子得作轮王。妙光化八子。坚固菩提得入八地。故知。报佛亦为菩萨。先说无量义竟。为声闻后说法花。如鼓音王经阿弥陀佛有妻子故(云云)。
  以写本一交了
  (写本云)
  春日社 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三
  (金藏院本愿)
  (料纸施主)显定房权大僧都
  非哉念念熏习妄想。拂何日何生之。以愿者此笔功少善。灭多劫罪障。生不退净刹。见佛闻法而证佛果菩提。
  永禄二年二月八日 清胤春信(敬白)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四

 

  方便品上

  1 所说一乘为方便故故名方便品欤
  2 摄下方便证文事
  3 后五波罗蜜多事
  4 其智慧门事
  5 新发意菩萨事
  6 谤无大乘事
  7 五千上慢还来今经会座欤
  8 为中根说火宅为下根说化城有何故耶
  9 一大事体何物耶
  10 总含体一乘事
  11 二乘所有功德皆大乘云事以何义证之耶
  12 方便教一乘证文事
  13 方便果一乘证文事
  14 简别一乘时可简别三乘耶
  15 法华论会别一乘证文事
  16 会行义引何文证之耶事
  17 简别破别一乘限不定姓欤通定姓欤事

  法华经第一卷开示抄(方便品上)

  方便品

  问。就今品题目。尔者所说一乘为方便故。名方便品欤为当云何。两方。若以一乘为方便故名方便者。今经者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所说一乘岂还为方便哉。是以勘经。或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或说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就中若指一乘名方便者。三根声闻已听此经者。谁信一乘趣向佛道乎。若由之尔者。玄赞约方便分摄下显上。引下劣极故。名摄下方便。如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显上妙之法故。名显上方便。如云我说是方便令得入佛惠也(云云)。此岂非以一乘名方便乎。依之东土德镒指一乘故。妙法华名方便品。正法华名善权品(云云)云何。
  会云。于所经义理立能经名言。今品既初周法说段也。方便题目岂不被一乘乎。凡于一乘理设三乘教。开会前后总名方便。除一乘外无余法故。其中摄下方便者。施为可则云方。善逗机宜云便。方便二字俱目昔权教。故经云正直舍方便。显上方便者。理妙可则云方。巧用能显云便。方者目实理。便者呼权门。通彰方便济人益法之轨则。兼前二义。是以虽显今经意。正所指之权教者。昔三教也。而今两方疑难恐俱非释意。其故若指今经。一乘权而非实。若目三乘全不被此经者。乖经本旨之故也。但德一义似今一边难。可有深意。辄以难决。
  寻云。佛意存五性。虽说一乘谓之权门。经家探其实义可名方便品。云雨喻说五性名别。破弃一执。即此故也。是以德一引二十余处文。此经自以一乘为方便。胜鬘经题云一乘大方便。对四乘真实显一乘方便。此经设尔有何失耶。
  答。佛说诸经之时。机有傍正。义有隐显。一部总名。品品别目。先对正机正显本义。经家悟其旨立题目。今经既会昔权显今实。方便品称总无其义。自叹二深至于三周。大意皆同。初周说法若以所说一乘名方便权门。为不了假说。谁声闻依此经回心向大耶。佛意之中。设虽存一品。犹是权门方便。题目之词争可表之哉。于药草喻品者。只显云雨药草。其喻能显昔权今实。何不为第三周述成其喻。又显种种乘。还破乘一执。为上根身子。窃令知其旨也。方便品是初周法说。上根初悟入。更对诸机可显异门耶。设有深意菩萨不此经机。虽有顿悟。犹非正机。彼云雨喻破乘一执者。释论出诚文。守圣语可信其义。方便品显一乘权云者。是何论说乎。恐任胸臆可增他嘲。于胜鬘经者。本对顿悟大机。经正有四乘真实文。以一乘对四乘名方便可然。以法花智彼经。同异任宜。至释名者。恐如胡越欤。
  德一御意。寻佛意遂以一乘可为权。
  问。玄赞中释方便品题目。有摄下·显上·通彰三种方便(云云)。尔者引今经何文证接下方便耶。答。引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文。并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文证之也。问。既云除佛方便说。云正直舍方便。显一乘非方便说。何引此文证一乘方便义耶。设以此文证方便义。是可显上方便。唯有一乘法之文说佛乘体。但说无上道之说显上妙之法故。
  会云。为入二果所用名接下方便。为显深理所说云显上方便。接下门方便俱在二乘。显上门方者一乘妙理异前教。便体虽同前。其义又云显理。巧用故。接下以方便为所舍体。显上以方便为能经门。前望自果名方便。后望实理名方便。二个证文云舍云入。其言不同。可为显上证云事未得难意。
  三乘权教名智慧门。本有二意。所谓前方便对根本果。及能诠教望所诠理也。接下者前义。显上者后义也。方便根本异故云舍方便。三教并诠一理故云入佛惠。
  玄赞释三方便云

  一摄下方便

  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之方名方便。此经下云十方佛土文○除佛方便说。又云正直舍方便。

  二显上方便

  理深可则曰方。巧用能显曰便。其义深远。其语巧妙○方之便○我设是方便令入佛惠。

  三通彰方便

  方者统情机之法轨。便者济物理之要宜○亦方亦便故名方便○何故世尊殷勤称叹方便○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
  玄赞三云。此中方便即是外六方中随顺会通。会昔三权通今一实(云云)。

  中边义镜残四云

  一乘要决下云。有人云。法花一乘是权。是密意一乘。所以得知。妙法花云方便品。正法花云善权品。此即摄下方便。显上方便是名方便。接引二乘令归一乘。是名摄下方便。为三乘者显示一乘是名显上方便。故方便品云。我说是方便令得入佛惠故。又云。此法花经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故上句是接下方便。下句即显上方便。此义云何。答。此释非也。一者不解题目。谓昔方便能为今经显实。□胤叹显实功以为品题。犹如化城。提婆品等。便取宝所以为经旨。不取化城。但取无怨记以为经旨。不取断盐等。如佛言有漏佛言非有漏。今经云方便。经云非方便。若指当教为方便者。闻者不生信。佛语非巧妙。二者不解经文。谓经指昔九部教。云我说是方便令得入佛惠。上句指昔方便。下句示今一乘。云何不了别。指法花所诠(云云)。
  问。玄赞中释当品题目。方便以后得智为性。尔者引唯识论何文证之耶。玄赞云。唯识等说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为性故(云云)。付之见唯识论。第六摄无分别智。后四皆是后得智摄(云云)。何相违耶。
  会云栖覆引章敬云。后五波罗蜜为一句。多皆后得为一句(云云)。或玄赞有或本。后四波罗蜜多(云云)。以何知有此本者。妙乐引有人云。唯识论说。后四波罗蜜皆后得智。是引玄赞也。道邃受疏记释云。有本后五者恐文误(云云)。
  玄赞云。出体性者。方便门以智慧为性。无分别智内冥真境。后得智者外利他说法。能起方便之妙用。故以后得智为性。唯识等说。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为性故(云云)。水抄十五云。唯识等说等者。对法论说十度中。后四后得智。第六根本智也。后五即般若方便愿力智。北京说。若约十度解。四唯后得。第六唯根本。若约六波罗蜜说。第六通加行。后根本行得三智。今授十波罗蜜说。方便波罗蜜在第七地。但合言后四波罗蜜。皆后得智性故。若言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滥他第六度。唯是智根本。云何通会后五。答。章敬云。今取后五波罗蜜为一句。多皆后得为一句(云云)则无妨也。以后得五中第六一个唯根本智。余四唯后得。故云多皆后得。意云。疏约多分言。云皆后得非唯后得(云云)。
  会古通今抄五云。疏后四波罗蜜等者。
  即十波罗蜜中后四。谓方便愿力者也(云云)。
  法花疏记三(湛然)云。有人问云。今方便品以何为体。答。有人云。以后得智为体。引唯识说后四波罗蜜皆后得智。我今以根本智为体。今谓为所言体者。为取所依。为用当体。若取所依即权而实。若取当体即实而权为体。此二义根本后得奚尝暂分。况唯说四则后得无体。是则本迹唯一久成而为根本。余皆后得(云云)。
  同义决三云。记手四波罗蜜皆后得智者。彼解云。十波罗蜜中。前五加行智。第六根本智。后四后得智。本后五者。恐是文误。或以后四摄第六故。我今等者。先出有义。彼后出自义。即新疏意也(云云)。
  问。经文其智惠门难解难入(云云)。论释此文。此明阿含甚深(云云)。尔者阿含甚深者。一乘真教欤。为当三乘权教欤。进云玄赞云。三乘权教。付之诸佛智惠者。明证甚深。是一乘理也。其智惠门者。阿含甚深能诠教也。所诠既一乘理也。能诠岂非一乘真教乎。既经次文。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云云)若三乘权教者。岂二乘不知乎。效之玄赞下文引此文。证根本教一乘。如何可云。
  会云。一乘真教。三乘权教。俱为阿含甚深。玄赞上下各述一边。若唯限权教者。一乘真教。二种甚深中何门摄之。难云证甚深。彼唯所诠理故。玄赞云。智惠甚深即所诠理(云云)。若二深所不摄者。叹法胜妙。岂舍根本真教耶。但二乘不知者。设虽方便教。不知佛意故无失。
  相专云。玄赞释深顺一经始末。谓诸佛智惠者。明一乘真实。则菩提涅槃也。其智惠门者。说三乘权教。此乃欲令舍二乘权取一乘实也。三周皆有此意入甚深。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云云)。至定记分。十方三世释迦五佛。皆同初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三乘妙法。但下文云。舍利弗等。昔闻三悟三。今以三悟一。佛智所为始见今经。今经佛意所为甚深意趣。证根本教一乘也。
  私寻云。若尔者一乘妙法。二深中何摄之乎。今会云。将说法花。先叹二深。此时未说法花。故以前所说对一乘理不相违。名云会二。理者法尔有也。自前有故。对彼教中三乘教前已说故可会之。一乘教法未说故。此二甚深时不论今经欤。
  经云。诸佛智惠甚深无量。其智惠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云云)。
  玄赞云。所叹之法略有二种。一者智惠。二者智惠门。故论云。有二甚深。一证甚深。谓智惠。二阿含甚深。即所诠理(云云)。
  又云。谓此智惠是一乘真理。其智惠门是三乘权教。总标实权理教二别。欲令二乘舍权取实行因证果故。胜鬘由此说。二乘等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欲令舍二权而取一实故(云云)。
  同四云。三真实体者。根本大乘教理行果。及能入大乘方便四法。皆名一乘。咸有运载之功能故。根本教者。此品初云其智惠门难解难入。本论释云。阿含甚深。花开敷义。以喻妙法。下文亦云。法花经藏牢固深密等。摄大乘云。阿毗达摩大乘经等方便教者。此品下云。成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婆提舍经。我此九部法(云云)。
  决择记五云。疏根本教者。有说。问。前释惠门三乘权教。何故此中即说为根本教也。答。论其究竟。教实唯一。逗生机故随宜说三。前据权说门遂称权。今以实论教称根本。亦不相违。或云。约性分三可云权教。今谈本意。但化故称根本(云云)。
  水抄十九云。言根本教者。问。如何将阿含甚深三乘权教。证此间根本教乘耶。答。简要云。三中大乘教顿悟菩萨所被。亦名根本教。又三中大乘一分为根本教。余二乘一分权教。将向下证方便教也(云云)。
  一乘义私记上云。问。章云根本教者。此品初其智惠门难解难入。本论释云。阿含甚深。华开敷义。以喻妙法(云云)。意何。答。教理行果各有根本方便。各于其证文。是先出根本教证文也。证有三。此第一也。问。以此文云何证根本教名一乘义。答方便品初云。诸佛智惠甚深无量。其智惠门难解难入。释智惠门○论云。阿含甚深莲华有三义中。第二开敷义。以能诠教名花。即喻妙法。妙法者即一乘故。以此文为根本教。名一乘之证也。
  问。水抄云。如何将阿含甚深三乘权教。证此间根本教一乘耶。如何答。次文云。简要云。三中大乘教顿悟菩萨所被。亦名根本教。又取三中大乘一分为根本教。余二乘一分权教。将向下证方便教也。今案。此义难信。言阿含甚深。显三乘权教者。意彰教以权说三。其实唯一之义。二乘不知其旨。故名云甚深也。章主云。非取以权说三为根本教之证。只取彰其实唯一之义。为根本教之证也。故云。释阿含甚深。以花开义喻妙法。既云花开义喻妙法。岂只彰三乘权教乎。故论释云。花开义者。以诸众生于大乘中其心怯弱不能生信。是故开示诸佛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 (云云)。既云于大乘中。何云唯权乎。玄赞云。方便品初意。彰昔日叉说三。今此会中理实唯一(云云)。是阿含甚深之正意也。今取理实唯一之义。为根本教之证也。又玄赞云。前叹智惠。智惠门即是一乘教之与理今说行果。故知。总说一乘四法名法华。既云惠门是一乘教。岂只三乘教乎。此义可秘。后人可悉之(云云)。
  今如此释者。阿含甚深过昔三乘教并今一乘教。其中证根本教一乘者。昔三中大乘及今一乘教也。昔中除二乘遇彼为方便。故不摄根本也。
  今别案。子岛御意云。一切诸教皆名阿含甚深。共为根本教一乘证也。其中昔三乘教。今始称阿含甚深。为一乘理之能诠故。此时唯名一乘教。亦云三乘教也。阿含名直为理之能诠。理即一乘佛智故。教又一乘妙法也。
  问。若亦何以九部法为方便教乎。
  答。经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既云入大乘。知。非大乘将入大乘之前方便也。
  是以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文者。不为根本教一乘之证。有方便之词故也。
  问。法华以前无方便名。至今经始名方便。故非昔意。至此经既名方便。阿含甚深又今经时呼先经之词也。何为别别门耶。答。二门差别上既成毕其趣遥殊。重意云。以今经为根本教。依之合之以前诸经同名根本。此时法华无以前余经。开敷义以阿含甚深名妙法莲华是也。对根本分方便又别门也。问。昔二乘教必名方便欤。答。又有二门。法华已前三乘名别。全无方便名。至今经始名方便。是于昔二乘有三重名。一者唯二乘教。二者大乘之方便故。以方便属根本名大乘。三者直名一乘。诠一乘理故。此时一乘别无余乘。故立阿含经名。第三门也。
  问。若尔何云以阿含甚深即昔三教耶。
  答。指教体也。不云名阿含甚深则三乘门之事也。
  问。今法华亦根本经者。阿含深中何不出之乎。
  答。阿含是教义。其教虽广。论且正欲会故。且举昔教也。会云。义对今实。会而归之。岂除其本乎。

  四无量义

  问。四无量以几法为体乎。
  四无碍解。十力。四无畏等略之。

  八解脱

  问。经文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尔者指何位名新发意耶。进云。玄赞七地以前菩萨也。付之既云新发意菩萨。定可始行初心类。何二大无数劫名新发意乎。又与后文云不退诸菩萨。有何差别。依之兴法师难七地已前义。未曾闻圣教指初地已上名初发心(云云)。又道荣师新发意者。十信中初发心也。不退菩萨者初地已上也(云云)。
  私云。玄赞有二释。初释凡位菩萨也。后释七地已前也。是则教说不退位。○或依信不退。或依行不退。初地八地随应得名。对彼不退。其已前名新发意故。地前七地二释异。但此释意者。赞云。初地已上亦名新发意。证发十种心故。摄释指华严第三十九卷。发心既有地上者。新发义有何相违。兴法师难似不顾诚文。
  经云。
  玄赞云。经新发意菩萨至不能知佛者。赞曰。不三颂半。菩萨不知中分二。初二颂半凡菩萨不知。一颂十地上圣亦不能知。此初也。○经不退诸菩萨至亦复不能知。赞云。此地上圣不知。或初二颂半七地以前不知。初地已上亦名新发意。证发十种心故。后一颂八地已上不知。亦不退故(云云)。
  述赞二云。有义。前七地证发十种心故。亦新发意后。三地永无退故名不退。此不应理。何者。新者初也。初地菩萨虽复发心。而未曾闻圣教云初发心。初发心者。地前容有故。故实义者前也(云云)。
  赞述二云。新发意者。所谓十信位中初发菩提心也。供养无数佛者。十千劫中供养诸佛也。○不退菩萨者。初地已上证法身离三退。所谓位退。行念退。故云不退。此位虽证法身。余习未尽。见性未了。所以不能知一乘之法也。故十地经云。下位菩萨不能知上位菩萨举足下足事。何况知如来境界耶(云云)。
  问。今经会座可有辟支佛乎。
  经言。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云云)。
  玄赞云。普告二乘○此会唯有声闻极果。缘觉即无。故云及求缘觉乘。声闻不尔。

  如序品抄毕

  问。就七成就中。第七随顺众生意。为说修行法成就。法华论所牒经文。说何等法等五何。什公所译经。说十如是。尔者今此十如是等文。依天亲解五何四番释意。俱可翻译之耶。答。
  问。法花论中。明损惊怖类云如所闻声以为实。谤无大乘(云云)。尔者谤无大乘者。为无学以后执。为当云何。两方。若言无学后执者。在世声闻。亲闻大乘。何起大乘非佛说之执。明知。谤无大乘。是可凡夫昔执。依之义决谤无大乘者。据昔凡夫(云云)。若依之尔者。设虽得无学果。大乘经非己分。何不起其执乎。依之玄赞中释此文云。我毕竟已取如是涅槃果已。究竟谤无大乘(云云)。既云果已究竟。岂非无学乎。
  会云。凡位所起云无学所起可有三意。若起烦恼。实谤无大乘者。其过重故在凡位。无学虽愚法。其执犹轻。非烦恼邪见故。义决云据昔凡夫者。此意也。若法执谤者。可通应果如疑悔。玄赞此意也。故玄赞释损惊怖。决定性圣者(云云)。取如是涅槃果已释。又以分明也。
  论云。此惊怖有五种。应知。一者损惊怖。谓小乘众生。如所闻声取以为实。谤无大乘而作是言。如来说言阿罗汉果究竟涅槃。我毕竟取如是涅槃。是故罗汉不入涅槃。如是惊怖(云云)。
  玄赞三云。惊怖有五。一损惊怖○此即决定种性声闻。声闻者。所闻教声。取之以证。究竟实果。我毕竟已取如是涅槃果。已究竟谤无大乘。不堪闻今为说大乘。若闻今说彼非究竟。即惊疑阿罗汉。皆毕竟无入涅槃者。返道疑生。故名为损(云云)。
  义决云。○谓闻声执实。谤无大乘者。据昔凡夫创闻小教。执为究竟。谓无大乘。未曾闻说大乘。起谤此损减。遂依修小将为究竟。我究竟取如是涅槃。今闻大乘。既信不谤。但揣无分不能进修。既闻唯一。便谓无有声闻得灭返道。疑生故名为损(云云)。
  问。当品经中。五千增上慢类。礼佛退座。
  尔者今经会座可还来耶。摄释有二释。一云。还来。二云。不还来(云云)。
  问。先付初释见经上下。说诸上慢者。闻必不敬信。嫌非一乘根机。述此鲜福德不堪受是法。永无闻法之缘。佛亦言退亦住矣。云何还来乎。若不还来者。平等大会之教。何遂嫌上慢类乎。况余经上慢比丘。虽起座而去。不久还来。例是可尔。会云。摄释二解之中。且可存后释。经文论释。皆嫌不为一乘机。玄赞又任文述其故。知。还来者一相释也。若夫暂时虽去。遂归来者。佛说既前后相违。众会可成疑。付之尤可说还来由。经既不述其旨。何及异端。宝雨经不例故。摄释云。二乘作佛。其义甚深经自明文(乃至)。
  寻云。经摄释第三释。还来云何。答。玄赞释云。何不堪说之问有二释。初依趣寂解。后依上慢解。摄释且述后释意也。疏二释中。若以初为本。全无相违。
  摄释云。经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住矣者。问。此起云。何当更还。答。按大方便宝雨经第三。善住天子问经第三云。增上慢人。退席而去。不久还来。故知。此徒亦可还也。经略不言。故亦无失。或可。此经唯明一乘二乘作佛。其义甚深。非增上慢智所忖虑。是以不还。彼经不尔。容不久还。经自明文。云还不还。不可以理会令同也。两释不同。任情取舍。
  同三云。疏我在亦得除我灭后者。问。若尔何处说增上慢重回受化。答。此虽不说。按大方广宝箧经。善住天子问经。增上慢比丘初退后来。以此而言。今增上慢。何即不返。
  水抄十八云。摄释云。大方便宝雨经并善住天子问经云。增上慢人。退席而起去。不久却来。何故不问。答。此经明一乘二乘作佛。其事难甚。所以不来。彼两经不尔。是故却来(云云)。
  问。楞伽中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尔者为同胜鬘二种如来藏。为当云何。

  如别记。又可见玄赞文集第六十八卷

  问。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可通出缠真如耶。

  唯识论第十卷寻思抄记之。

  问。今经一乘。可通理智乎。
  问。付今经中三周说一乘。且为中根说三车火宅喻。为下根说宝所化城喻。有何故乎。玄赞云中根唯迷因智。不迷因理。果智理故但说牛车。下根迷果理。不迷果智因理智。故说宝所(云云)。
  付之。中根四人唯迷因智云事不明。既知细理。何迷粗智。又既不迷果中理智。何迷因智乎。况下根人。尚不迷因智。中根何迷因智乎。次下根人根性下劣。何不迷因理智及果智乎。湛秀已讲云。今案玄赞意。中根之者迷因智故。为说三身。下根之者迷果理故说化城。三周次第可得其意。方便品预说因果理智。上根一周解悟。中根未悟。佛为此先说因智。即三车也。四大声闻闻因智。因果理智皆解之。是时下根唯解因智。不悟果理智。因此为令悟果理。说化城喻也。所以中根四人。已闻因智。重解果理智。今望此义。云迷因智不迷果理也。未说解之。故云不迷也。非本不迷。下根迷果理。其义已显。于因理智。前已悟故。故云不迷也。
  玄赞云。此方便品法说一乘。唯为上根。由此通辨若因若果菩提涅槃以为一乘。譬喻品中。为中根者但说于悟。牛车菩提智德一乘。由唯迷因智不迷因理。果智理故。化城喻品为下根者。但说于示。宝所涅槃断德一乘。由迷果理不迷果智。因理智故。各随所宜断除彼障。令其通入。偏说一乘。或为中下互说因果理智二门。影显令解。唯此一品。通明因果觉寂一乘。理义周备故。本论中。具解此品。余品但总释其大意。下异此故。若解此品。便解一部矣。然勘下文。牛车在果。即是菩提。下文但明因中之智。三乘乘此至道场故。又理虽然。诸经论中。多说涅槃理性智惠以为一乘。一乘本故(云云)。
  摄释云。疏此方便至偏说一乘者。问。何所以然。答。初时三根因果理智四皆迷故。故具说之。根性既差。迷悟不等。有于此悟。于彼便迷。有在此迷。彼法便悟。故随迷者即为说之。故下二周。随说有异。更有异释。终不离难。故摈不记(云云)。
  玄赞五云。问。何故方便品权实理智因果双彰。下之二周理智因果各互偏说。答。乘有权实。实有因果。果有理智。三种别故不知权实。取舍之事不成。不识果因。能所趣法不立。不闲理智。何有菩提涅槃。智断不圆。何成道满。所以初周化利。双尽玄宗。中根一闻渐知权实。取舍难辨。未识取因。故说三车。令识一乘之行。隐果中之觉寂。说因内之智车。秘因位之理乘。遣修生于种智。理渐解故。智未闻故。下根虽再闻权实及与因智。果理犹迷。更彰理有假真。说本令其取舍隐果中之智品。藏因位之双严。应机不同。三周不异。一乘因果。说偏备故。果中觉寂。示圆缺故。大惠法身说具阙。故(云云)。
  问。经中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云云)。尔者一大事体何物耶。答。玄赞通理智(云云)。付之序品云今佛放光明助。显第一义。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偏为显实相理出世。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云云)。故知。一大事因缘唯是实相真如理也。依之三论宗意。依佛性法身理释四佛智见。加之法花论中。多约真理明一乘。是以他宗末师。捡经论说有一百八十三之文。明真理涅槃一乘。云何可云乎。
  私云。以四佛智见名一大事。依论文。玄赞有三番释。其中且第一释意。开佛智见。双显法身报身涅槃菩提二种无上(云云)。示者别显法身涅槃。悟者别显报身菩提(云云)。此三说佛果。入佛知见能得之因。即通理智。譬喻品牛车说菩提智德。化城喻宝处明涅槃断德方便一品。通明因果觉寂一乘理义周备。勘一部始终不唯真理。说佛智惠故。诸佛出于世智。虽通相性。觉知之德有为用增。以性随相总名智惠也。岂唯无为乎。他宗意。义势大异。辄难取舍矣。
  第二释总依佛性(云云)唯依理义也。第三释依法身般若解脱三事通理智也。

  四佛知见

  第一解

  玄赞云。如为知见之性。智为知见之用。知见性相俱称知见。○或知谓正体智。见谓后得智。○此二本性即是真如。合名知见○。

  一开佛知见

  论云。一者无上义。唯除如来一切智智。更无余事。
  玄赞云○一切智者佛也。又云。智者根本后得智。此二是用。此二智性。即是真如。
  开者出生显证之义。出生菩提证涅槃故。除此二种。更无余事。胜过二法。故名无上。

  二示佛知见

  论云。二者同义。谓声闻辟支佛。法身平等。
  玄赞云○此意说言。三乘法身本来平等众生不知。不肯修证法身圆满。诸佛出世。欲示众生此佛知见之性三乘同有平等无二。令同证满以成法身。

  三悟佛知见

  论云。三者不知义。谓声闻辟支佛等不能知彼真实处故。此言不知真实处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

  四入佛知见

  论云。四者因义。为欲令证不退转地。示现欲与无量智业故。
  玄赞三云。上三总别虽显佛果无上因胜。未知。云何可能证获。今显能证能得之因。故名为入。

  略解大意

  玄赞云。此四意言。佛出世者。欲令众生断二障尽。开佛菩提涅槃知见。使证清净。叹二无上劝令欣故。示法身同有。令使证故。悟所不知唯一佛乘智。令修生故。既显佛果菩提涅槃殊胜体性。并显其因令其趣入。谓佛出世意。说一乘若果若因。令诸众生修因证果。皆作佛故。更不为余○。

  诸品说理智一乘通局

  又云。此方便品法说一乘。唯为上根。由此通辨若因若果菩提涅槃以为一乘。譬喻品中。为中根者但说于悟。牛车菩提智德一乘○唯此一品。通明因果觉寂一乘。理智周备故。本论中。具解此品。余品但总释其大意。不异此故。故若解此品。便解一部矣。

  第二解

  开(说诸众生悉有佛性。名之为开)。示(曲宣分别名之为示)。悟(种种分别令其解生名之为悟)。入(劝物起修令其入证。名之为入)。

  第三解

  开(摩诃般若)。示(法身)。悟(解脱)。入(此必有因更说入义)。

  一乘义

  问。玄赞中。于一乘体出三类不同。尔者总含体可取有漏功德耶。进云。玄赞不取有漏。付之有漏无漏善根。同成佛德。何总含体不取之耶。若唯限无漏者。岂不违名言耶。彼真实体犹通有漏。况于总含体乎。就中引经论证此体中。引辨中边论三无上。然三无上中。正行无上有六种正行之中。最胜正行。亦有十二种。其中长时最胜取三无数劫。发起最胜在上忍位。以之为总含体证。知可通有漏云事。
  会云。总含体通定性二乘。真实体限顿渐大乘人。初广后狭。为之二体差别。若初体中。犹不兼趣寂者。摄论十因中。法无我解脱等因。岂不一乘体耶。但初体不举有漏者。出正一乘体也。至下文总出有漏者。不只第三体。总出三种助伴体也。
  今云。玄赞三门见其名义。初二门相对立之。总含以广为志。随胜以增为德。第三门捡初二义尽理为一门。是故真实体。总望初二犯犹宽。况唯对第一乎。
  问。以何知初二相对第三对初二。设后二相对。以第一对后二。其理可得。答。一者名言易知。二者次第不顺。问。随胜品类总为一总含体欤。答。未必尔。随胜中诠旨对有分教理二种。第一对无教理名。问。以后二对可足。何别立第一体乎。权教门。立三含体。既不摄随一。有广说文。是故立第一体。问。第三对为尽理何等。答。望初二皆有胜。第一体虽通根本方便。未二中各开教理行果四。此义天胜。又未加有漏。第二门总取品类。犹未尽有漏阙故。况随胜名实属六类随一甚为狭。今至第三摄取初二。剩加有漏。真实之称。岂敌初二耶。三门旨趣。聊得愚案。
  别寻云。总含体可取定性二乘无漏乎。若取者。玄赞云能成佛德并名一乘。定性二乘无漏非佛果因。何取之乎。依之镜水抄并子岛意。除定性人无漏。若不取者。一乘十因中。既摄定性二乘。若非总含体者。三体中何。
  会云。摄论法同等义可摄定性。真理一故。若不成佛故除之者。何以无性理名佛性乎。佛地论。惠日论等。通无性理。其意分明也。
  或可云依镜水抄。子岛。不取定性。玄赞广虽释一乘。无取定性之文。真理虽一。自大乘方取之。不云定性理也。依此义。总含体犹异真实体。
  玄赞云。一总含体者。一切无漏若种若现。有为无为。若因若果。根本方便。能成佛德皆名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无上乘。故胜鬘云。○辨中边论无上乘品有三无上。一正行无上。谓十度。随修差别有六正行。二所缘无上。有十二种所缘。三修证无上。谓种性修证等十种修证。通摄一切菩萨所有现行果故。胜鬘又云。○又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为大乘故说。故知。一切根本方便。一切无漏若种若现。有为无为。若因若果。能成佛德。并名一乘。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云云)。
  一乘义私记云(子岛)。问。此总含体与第三真实体何宽何狭。答。水抄云。总含体名宽体狭。真实名狭体宽。一往闻言总含。此名似宽。唯取无漏不取有漏故体狭。一往闻言真实即似狭。含得有漏无漏却宽。问。若尔何其抄次云。总含体名体皆宽。于中摄得一乘大乘佛乘。出此三体所以名体皆宽。不是唯摄得无漏名体狭(云云)答。此义难信。言一乘大乘佛乘故。总含三名。其名虽宽而寻其体亦是一法。何云体宽。故先义好也。问。定性二乘无漏功德。若摄此体。答。不摄。故水抄云。总含体者。一切无漏。若是无漏。小乘方便亦取。若有漏。大乘根本亦不取。若定性。人身中无漏不在此摄。今唯取不定性人身中所有无漏。顿悟菩萨所有无漏。地前本有种子。登地已去无漏现行及果中现行功德。新熏本有。有为无为。大乘十真如。小乘见道修道品类差别所得无为理(云云)。玄赞下文云。故知。但有二种佛性。理智二因。无漏现种。有为无为。根本方便。所有教理行果。能成佛者。皆一乘体。兼取有漏地前功德及十地者。助为一乘未乖正理(云云)。
  私记云。问。章云。故知。但有○皆一乘体。意云何。答。水抄云。结前三体。更重料简。意显通取多法为体。不同古人唯取真如灭谛为一乘之体(云云)。
  问。如何结前三体。答。二种佛性者。法报二身之果。理智二因者。十地真如名理因。妙观平等二智名智因。是结随胜体也。无漏现种者十地无漏名现。本有新熏种子名种。有为法者。即此现种。言无为者。通因果理。是总含体也。根本方便所有教理行果者。是结真实体也。能成佛者皆一乘体者。总成三体之意也。○问。章云。兼取有漏地前功德及十地者。助为一乘未乖正理。意何。答。前三体出正一乘体。今出助一乘体也。水抄云。资粮加行二位所修有漏。并七地已前一分有漏。修此等有漏。助为一乘体。亦是一乘收也。唯除却二乘人见道前七方便有漏。望大乘以疏远故不取也(云云)。
  问。付总含体。且二乘所有功德。皆是大乘云事。以如何义证之耶。玄赞云。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付之变易生死二乘所具功德者。此故诚可尔。而变易生。既是回心已去所得也。如何以之成二乘功德名一乘之义乎。
  会云。摄释云。三种者。谓二乘菩萨。既云二乘受变易生得入初地(云云)。明知。二乘所有功德皆是大乘。不尔云何受变易生得入初地。意云。渐悟菩萨。地前受变易。变易又依无漏定。地前未生大乘无漏。既以二乘无漏为变易因。变易名意生身。是菩萨功德也。故知。二乘功德。为大乘方便。

  水抄有二释可见之

  玄赞云。如次上。
  摄释云。疏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等者。谓二乘菩萨。既云二乘受变易生。乃入初地。明知。二乘所有功德。皆是大乘。不尔云何受变易生。得入初地。决择记云。疏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者。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自在菩萨。名三种意生身。若二乘回心已去。受变易生得入初地。菩萨可知。然引此文者意证方便。根皆是一乘(云云)。
  水抄云。言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有二意。一结前来方便行为总含体。意取二乘人身中所有无漏功德。总是大乘。由先变易生成就身中无漏功德。后入初地也。二通结根本方便。为总含一乘体。缘三种意生身中。有自在菩萨。所以疏主引此文来三乘通结也。问。二乘人先受变易后入初地。悲增菩萨八地方入。云何疏主言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答。疏主偏约三乘人中俱时得者说。实不定(云云)私记云。
  问。就真实体。且方便教一乘引当品何文证之耶。进云。引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等文为证也。付之。见诸乘章。九部法者会行也(云云)。若尔可为方便行一乘之证。大师解释。自似相违如何。会云。九部法者。十二分教中。除三部。余九部也。既取小乘九部教。岂不教一乘证乎。诸乘章者。法花乃会教行果三。一两教也。九部行也。三车果也(云云)。一两者。教义显故。以教属两。以九部为行意者。九部法所说即二乘修行也。举教说行。犹不如玄赞欤。
  玄赞云。方便教者。此品下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婆提舍经。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随顺众生说。以故说是经。
  诸乘章云。法花乃言教行果三。一两教也。九部行也。三车果也。显唯教行果。密意有四(云云)。
  问。方便果一乘引何文证之乎。玄赞云。此经下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付之既云汝等所行。尤可为行一乘之证。云何以之证方便果一乘乎。
  会云。迦叶等声闻。自小乘应果回趣大乘。以前所作皆为大乘方便。所会之法。何限因嫌果。依之子岛先德释玄赞声闻所行成佛远困之文。二乘所修行之行。所得之果。是大乘远因(云云)。
  玄赞云。方便果者。三乘所有菩提涅槃。此经下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云云)。
  私记云。○问。以此文云何证方便果。答。法华论中。释此文云。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下灭。同后得果故。
  玄赞云。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意云。二乘所修行。所得之果。是大乘远因方便。因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能成证也(云云)。
  问。玄赞中释一乘名。出简别破别会别三义。尔者简别一乘时可简别三乘乎。答。唯可简别二乘也。付之见经文。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云)。既云亦无三。非遮三乘乎。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文亦同之。加之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云云)。既三乘外。别立大乘。知。遮以前三乘云事。依之他宗意。多简三乘(云云)。如何。
  私云。以一乘理果简二乘教行。名为简别义。大乘即一乘也。今昔所说。其体无殊。于三乘中所简者。唯二乘也。经云余二则非真。后二周皆有此意。他宗会三者。非经明文。但无三者。无第三声闻乘也。不加大乘。但以大乘文。还此宗意也。故三乘悉简者。对何云但乎。
  别寻云。玄赞云。又以果一简别三。自宗意。犹遮三欤。答。子岛会。假顺古人。然寻其义。与古甚殊也(云云)。昔说三乘总为权。今说一乘以为实。以昔说皆似为权。故云简三。他宗于大乘分权实。于菩萨更有劣根人。破之会之说一乘(云云)。玄赞全不同彼义。具如譬喻品三车四车诤。玄赞简别故云名一者。昔日说三。今时说一。故知。所诠理极一而为实。能诠之教。二即称权。无别二理以为极也。无我解脱虽悉皆等。然至佛果方名为极。故所诠理。佛智名一。非别简三。唯无二极故。论解遮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体。然经既云我设是方便令同入佛惠。又云。火宅之内许三车。出门之后。但与牛车。又云。雇其除粪。经二十年假名为子。故二乘者。是后真子付家事因。又以果一简别因三。即有二简。一理简教。二果简因。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云云)。
  问。古师意。说一乘破三乘。牛车外别立大白牛车。如何破之耶。

  如譬喻品抄

  问。于一乘有简别破别等三义。尔者引法华论何文。证会别一乘耶。进云。以彼论地前教理行果为地上不退之根本因云文为证也。付之夫会别一乘者。会二乘方便教理行果。为大乘根本之因义也。何以地前地上相对论方便根本之文。为今证乎。就中正见彼论。全无会地前行为地上不退之因之文如何。
  会云。子岛云。约方便根本有二种相对。一二乘行为方便。大乘行为根本。二地前行为方便。地上行为根本也。○非谓会菩萨地前教等亦归一乘。本来一乘故。但法华论无此文云难者。彼论释异生等菩萨云。谓诸凡夫。决定能证初地。○此言阿耨菩提者。以离三界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云云)。子岛以此文为证。
  玄赞云。会别故名一者。教理行果。皆有根本及以方便。会渐悟者先二乘中所修成得教理行果为大方便。依此本论初地已上。离分段生死。见道已前教理行果。为不退地之根本因(云云)。
  私记中云。问。章云。依此本论。○之根本因(云云)意何。答。约方便根本有二种相对。一二乘行为方便。大乘行为根本。二地前行为方便。地上行为根本也。上明会二乘教等为大乘方便名一乘了。今明说地前教等为地上方便名一乘也。即以法华论为证。成后义也。问。其法华论文如何。答。释分别功德品中云。异生乃至一生当得阿耨菩提之文云。谓诸凡夫。决定能证初地。随力随分八生乃至一生证初地故。此言阿耨菩提者。以离三界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法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云云)。
  问。以此文云何成地前名方便。地上名根本之义。答。菩萨入初地离分段生死。得变易生死。住根本一乘之位也。以此望前地前位。未离分段。未得变易。名住方便一乘之位。其前地前行为地上根本之因。故名方便行。故以此文能成其义(云云)。文广可见之。
  问。就会别一乘。且会行之义。引何文证之耶。玄赞引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云文为证也。付之今文是说舍利弗疑也何为定量证乎。若以为是所行道文为证者。又以为是究竟法文可云会行之义欤。又以鹙子疑为证者。以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体之文为魔说欤。况此约鹙子自所得极果起疑惑也。若尔可为会果之证。例如胜鬘经云声闻缘觉四智不究竟向涅槃之义。为会果之证。
  会云。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者。玄赞云。若是因者。更欲趣求因行所成果(云云)。子岛云。指自所得果。疑若是因行之意。若是因行者。欲趣求其因行所成果。其所成果者。即是指佛果。欲以二乘果为因行。趣佛果。故知。二乘行。即是菩萨行也(云云)。
  设虽身子疑窃探妙法者。何不为证据。佛者决定非魔。所疑无实。何必责齐等。玄赞云。私记中云。问。章云。三者会行。鹙子自言。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云云)。意云何。答。是第三明会行一也。即引三证文成之。是第一引定疑分中。舍利弗之词成此义也。问。以此文如何成会行一。答。鹙子具约言。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玄赞云。此颂自疑。自先得智为是果法。为是因道。若是果者。所得已满。今何所赞。若是因者。更欲趣求因所成故(云云)。既云为是所行道。若所行因道者。更欲趣求因行所成果。明知。先二乘行即是菩萨行。故以此文能成会行一也。问。为是所行道者。是自疑词。未决定解二乘行是菩萨行。何以此文成会行一义。答。指自所得果。疑若是因行之意。若是因行者。欲趣求其因行所成果其所成果者。即是指佛果。欲以二乘果为因行趣佛果。故知。二乘行是菩萨行也。以此义故。能为证也(云云)。
  问。简别破别一乘。为唯限不定性。将通定性欤。玄赞通定性(云云)。付之简二乘极果。令取一佛乘。云之简别一乘。破二乘果为至极执。令归一佛乘。是名破别一乘。定性二乘。更无得一佛乘果之义何摄之乎。
  会云。摄释有三释。一唯对不定性。二对定性。后解为胜。述其理云。夫最尊至胜。无所能逾。可名一极。定性所得理。即不尔。何名一极。非自不得他之胜法。即持己德名为一极。意云。既有他胜法。岂以自劣果可为一极乎(为言)昔未知一乘时。执三乘同生一解脱床。自果既不劣。以可为至极。今信一乘知大乘最胜。又知余声闻回心向大。故定性前可有简别破别义也。自回心故。不简之破之也。
  玄赞云。三义中初二解。通定性不定性。后一多唯依不定性。大乘无上。虽即一乘。非经所赞。故略不说(云云)。
  摄释云。疏初二解通定不定性者。问简别通二。理诚不爽。无别理故。破別云何得通定性。定性之果。自望极故。答。略为二释。一破别之一。唯对不定性。不定性人。定期大果。今于小果妄执为极。不肯进发。可须破之。而令神趣。定性所得即以为极。今亦破之。令何所往是以破别。唯对不定。二亦对定性。夫最尊至胜无所能逾。可名一极。定性所得理即不尔。何名一极。非自不得他之胜。即将已得名为一极。故后解胜(云云)。
  决择记五云。若三义之中至不说者。此料简也。问。破別云何得通定性。以定性之果自望极故。答。若二理双证。二谛并断已。可名为极。今定性人。但取证断。障执为极。故今破之。令不尽也。或可。不破不定之人。必证大乘。执二为极者。可须破之。令其趣向定性之人既不证大。何须破之。今云。前二通定性者。据前义解说(云云)。
  私记云。

  (写本云)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四
  (同 金藏院本愿)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
  (写本云)
  自永禄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百日参笼。奉祈偏灭罪生善之顿证外无他事。三月二日书之。
  清胤
  以写本一校了
  法华经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五

 

  方便品下

  1 付一乘十因第八中第一意乐大师何释耶
  2 初意乐约不定性说之欤
  3 定性二乘入涅槃后可身智还生耶
  4 今经一乘显了说欤
  5 此唯摄入彼通出生
  6 决定回心求无上觉
  7 胜鬘四乘
  8 尚无二乘
  9 蠰佉王出世与弥勒同时欤
  10 今经正宗会座有定性声闻欤
  11 今经以前可说二乘作佛欤
  12 如我昔所愿
  13 我知此众生
  14 当品时千二百声闻自可知当作佛耶

  已上十四帖

  法华经第一卷开示抄(方便品下)

  问。摄大乘论中。以十因说一乘(云云)。尔者第八因中第一意乐大师如何释给进云。二乘人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意乐也。付之法华论中。为对治声闻一向增上慢人我乘。
  与如来乘无差别执。说穷子喻。同体意乐。既是未得谓得。未证已证增上慢也。何以之明一乘耶。
  会云。第八因中。同体意乐。若依不定性言之者。法华以前。不许二乘成佛。故不能回心向大。今授记别令得与佛同体之意乐之时。发心修行能证佛果。是圣位根熟时也。穷子喻破凡夫执。彼烦恼上上慢故。尤可破之。若依定性言之者。
  问。就十因中第八因。初意乐。约不定性说之欤。为当定性欤。答。准义决可有二意。一云不定性。二云定性。付之初释不明。惠日论。释摄论十因。前偈引摄不定性令作佛。后偈定性二乘不作佛故。以秘密明一乘。后偈者。法无我解脱等一颂也。知。第八因于定性明之云事。付第二释。摄论十因释法华一乘。专于不定性可说之。既玄赞释第八因。与二乘授记别。令得同体意乐。处处解释。皆约不定性明之。如何。会云。义决初释云。计自小乘与如来等。说如穷子喻。以对治之。我乘与佛等。亦应当得此意乐。即非对治意云。于与佛等有二义。若以自下乘令齐等如来。过失甚重。以穷子喻可对治之。若当得佛果遂可等者。有德无失。故今劝令得其意乐也。惠日论。以二颂相配二机。是大旨谈也。若坚守之者。如究竟因。岂定性义乎。第二释云。定性人。终不作佛故。但令得同体意乐。不定之人。当应作佛。计与佛等。障不回心故说对治(云云)。意云。定性永不作佛。以得同体意乐为利益。不愚法故。不定须回心。以同体思还为障故对治(为言)。重案之。
  玄赞云。第八二乘于佛得同自体意乐。同名菩萨得受记别故。谓于此会佛与二乘受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云云)。
  义决云。问。穷子譬喻。对治一向增上慢。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若言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即是与如来相似。乃是摄论说。声闻作佛令得同佛。自体意乐之义。何须对治。答。有二解。一云。计自小乘。与如来等。说如穷子以对治之。我与佛等。亦应当得此之意乐。即非对治。一云。定性之人。终不作佛故。但令得同体意乐。不定性之人。当应作佛。计与佛等。障不回心故说对治。所望有别故不相违(云云)。
  同解节记四云。文问穷子譬喻至故不相违者。为一问答文显可解。二解何长乎。解云。初解为长。所以者何。彼论第十说此十义。此十义中。第七第八得二意乐。一者诸佛于诸有情。得同自体意乐。云。我即彼。彼即是我。我既成佛。彼等成佛。二者世尊法华会上。与诸声闻授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云云)。法华会上令得意乐。与当记□。而令得同自体意乐。故非对治。今执我等而不求大。说如穷子而对治之。不显定性故初解为长(云云)。
  无性摄论第十(十五丁)云。
  问。定性二乘入无余涅槃之后。可身智还生耶。
  问。付摄论十因第九化因。引楞伽经何文成之耶。答。引彼经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经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卧。后从彼起。方发大心之文成之也。今付之别可记之。
  问。今经一乘为显了说为当云何。玄赞云。故此一乘是密意说(云云)。付之凡今经者。开方便问示真实相。所说一乘。岂方便之宿意耶。是以见经文。当品中。或云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以三乘教为方便权门。或说正真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经一乘为究竟显了之说。加之药草喻品上。说三草二木喻了。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云云)五性为权门。一乘为真实之旨。一经大意也。况胜鬘经或云罗汉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有余不了说。或决定了义入一乘道(云云)。任此等说可云一乘真实耶。
  今云。一乘之教。权实难定。就机约理。二门不定。夫一乘者是大乘。大乘则无上乘。泛尔论之。可名了义。唯识本疏云。此论正是一乘所摄(云云)。自余诸教准而可知。且对今经判了不了者。宗家所立了不了义。总有四重。其第三名显了隐密门。若依此门。偏有偏空名为隐密。中道大乘。皆名了义。今经正明非空非有。方便品说遍计依圆三性。安乐行品空有二行双为行处等也。故玄赞云。为显第三时真实之教故。说此经(云云)一乘之佛惠者。中道之究竟也。岂非了义本乎。付第四言略语广门。犹有二意。若对四十余年三乘诸教。是显了也。昔未曾说二乘成佛。今至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对不定性为之究竟。一大事因缘。岂其隐密不了说乎。若对解深密等。建立五性普尽诸机者。言略之故以摄隐密。如彼经云。若不知佛此密意(乃至)故于其中立一乘也。付其五性。今经亦有可为了义。为破乘一执。说云雨喻。令知种种乘故。而古来诸师。如言取义。一而非五。以五为权者。不唯违四依。深违一代之诸经。不唯乖余教。还失此经之实意。上自天亲近及日域。一宗列祖。每释经文多称真实。皆重髻中珠。深求门外之车。而近来末学。暗称权教。恐就一偏强嫌他宗之故欤。玄赞结句云。
  以采众经要行理。略赞一乘真法义。
  片言契实施群生。愿共速证无上果。
  玄赞云。故此一乘是密意说。解深密经云。相生胜义无自性。如是我皆已显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坏正道。不能往。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于定不定性。有性无生。合说一故。涅槃亦言。一乘一道四果圣人皆得作佛。不解我意。故但应如是所说善。今此十义说于一乘。法华论中。无此具足。显扬说亦因。庄严论八义。说于一乘。不过此十故不叙之(云云)。
  深密经第二云。
  同经四云。
  涅槃经三十一云。云善男子。我于经中告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缘。如是一乘乃至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系缚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众生到于一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云。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皆得佛道。善男子。我于经中说须陀洹人。人间天上七反往来。便般涅槃。斯陀含人。一受人天。便般涅槃。阿那含人凡有五种。或有中间般涅槃者。乃至上流般涅槃者。阿罗汉人。凡有二种。一者现在。二者未来。现在亦断类烦恼五蕴。未来亦断烦恼五阴。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至阿罗汉不得佛道(云云)。
  一乘要决卷中云。三涅槃经三十五云。善男子。我于经中告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缘。如是一乘乃至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系缚愁苦及苦因。令一切众生到于一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人皆得佛道。善男子。我于经中说。须陀洹人。人间天上七反往来。便般涅槃。斯陀含人。一受人天。便般涅槃。阿那含人凡有五种。或有中间般涅槃者。乃至上流般涅槃者。阿罗汉人。凡有二种。一者现在。二者未来。现在亦断烦恼五阴。未来亦断烦恼五阴。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不得佛道。一师云。有定性二乘不作佛故。皆作佛者。是名不解佛意。不是二乘成佛道。皆不作佛者。是名不解佛意。云何解者。不定二乘作佛。定性二乘。无性有情。不作佛道。是人名解佛意。此即会法华唯一佛乘无二无三文。不会四十年前一乘文。何以知然。至法花方便品云。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此等文。四十年前未说二乘作佛。指何时教云到于一有。故是会法花一乘。非会以前经。所言一乘者。法花云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是也。一道者菩萨道。法华所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是也。一行者。六度四摄菩萨行是也。乃至一缘者。法华云。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又云为一大事因缘故是也。此义云何。答。宝公云。法华一乘唯佛乘。胜鬘一乘二乘入一乘即大乘。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大乘也。皆说大乘以为一乘。非是合三乘为一乘。此文一乘异时说同。一道者。如深密一道也。一行一缘同显扬。无差别故(乃至)能令一切众生到于一有者。同华严经。智惠行有异。解脱无差别。亦如出生菩提心经。同至一城。谓解脱。
  又山家云。初诤论。执实失权。故不解我意。后诤论。执权失实。故不解我意。今天台正义。方便之故。说三乘教。暂灭不成。故法华云除佛方便说。又真实之故说唯一乘。五性皆成。故法华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今加解云。虽言一乘一道一行一缘。若未回心。不能作佛。言皆作佛故。不解佛意。虽说七返往来。涅槃乃至永断烦恼五阴。若回心时皆得作佛。而偏执言不作佛。言不解佛意。或后入无余者。永不成佛。余者成佛。是名不解。现身皆当回心作佛。实无过者。是亦不解。理实应言。若论佛实智。一切皆究竟。既发心勤修道。无一不成佛。诸失权实教。执人灭不灭。不辨发心不发心。如是等计。皆名不解。经文虽略。义意非一。问。若尔彼此不违经文。是非难知。答。如第二门引。同经四果支佛必当成佛。不从之人名为常没。又于有智者。不作二说。于无智者作不定说等。文立一乘义。此中但择他执。不欲别立。况复十方有佛十方无佛。十二因缘有为无为。虽名诤论。不应于中一方有佛。一方无佛。一支有为。一支无为。以为正理。如是亦不应一类成佛。一类不成佛。以为正理故不可言。是非难决。

  一乘要决下去

  问。沼公云。深密告胜义生。不告诸比丘。故涅槃经不会于彼。既法华中告诸比丘。涅槃既云我等经中告诸比丘。准此即是正会法华。又法华论四义。释一乘中云。二者同义。以声闻辟支佛之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见无义别故。又解三平等中云。如来依三平等说一乘法故。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无异故。与授记。此义云何。答。虽告胜义生。亦不遮告诸比丘。如法华经法师品告药王一人。即为告八万大士。况复不可准会深密。亦会余经有此言。如般若经。佛言。我常于大众中。赞宝幢菩萨尸弃菩萨(云云)。龙树云。未知何经赞此菩萨。以彼准之。不可辄言他经无有。结比丘说。或复设是法华。亦无有失。末代众生。见法华文生异执耳。次引法身平等者。为成何义。案论意云。法身平等故。究竟成佛故与授记。此有何过。如上数论。不能烦述(云云)。
  问。解深密经中。依诸清净道。清净者。唯依第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尔者会今经一乘欤。若会今经一乘者。
  问。今经一乘。为唯摄入一乘。为当可通出生耶。两方。若通出生者。今经开会二乘归入一佛乘。唯可限摄入一乘。依之玄赞法华胜鬘一乘相对。此唯摄入。彼通出生(云云)。若依之尔者。余卷玄赞。此经虽说出生一乘。两方云何。
  今云。玄赞以经对胜鬘经云。此唯摄入。彼通出生(云云)。今经说摄入者。摄释云。破二归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言。九部法入大乘本。皆摄入也。上下非一(云云)但实亦通说出生。分别功德品玄赞。此经唯说同生一乘。体性宽备。胜鬘一乘。虽通摄入。唯无为惠者。是也。子岛和会两经及今经两边云。此经彼经俱虽说摄入。出生。然其义有正有傍。此经一乘显正隐傍。云此唯摄入。胜鬘一乘正傍并说。下分别功德品中。皆表有傍义(云云)。
  今云。如来成道证大涅槃名之佛果。后于鹿园说有声闻果。舍利弗等求彼即证涅槃。后至法华。破二归一。法华以前出生义也。法华以后摄入也。前出生约能化佛。后摄入约所化机。从末出本者。以一乘假为二乘也。摄末归本。以二乘名一乘也。能化所化。俱虽有理智。出生之门。取理为本。若论智者。佛智直不作二乘智。有为各别故。摄入之门取智为本。二乘一身之中。先起小智。以彼为方便。后发大乘智故。
  问。摄入之义。一乘道理易知。出生者。出生五乘。五乘指其所生。五而非一。何云出生一乘乎。若指本名一乘者。是摄末归本之义也。与摄入有何差别。况无量义经所说。名出生一乘。而彼经云四十余年常说不生不灭一理。是既会昔诸乘归今一乘也。不异法华摄入如何。答。先出生一乘者。不生五乘。只是于不定性令得二乘果义也。若自一乘出五性者。似一乘实而五性权之故也。无量义经说出生一乘者。无相一理名一乘。自其一法出生一代诸教无量义。皆不离一理。彼经虽会以前三乘。是对顿悟。顿悟自不证二果。故无舍权取实之义。何同摄入一乘乎。
  问。五性真实一乘权门者。何与顿悟机说一乘乎。若理虽一实。有诸乘故。所流出之诸乘。犹真实不违一乘者。犹彼经成与顿悟宣说五性。何云出生一乘被顿机乎。顿悟自无修学一乘故。
  答。佛与顿机或说五性。深密经等也。或说一乘。无量义经。胜鬘经等也。其中说五性者其义易知。能了诸宗所学之法。应机而度。自又了知群生种性。若说一乘者。不为顿机之自利。为令利彼所作渐机也。顿机随佛受无量义等一乘法毕。能解如来善巧方便。对所化渐机者。授二乘。后待根熟引摄大乘。合其初权后实。总名一乘法也。则同如来鹿园。般若。法花次第。若论此义。无量义经。一乘虽不异今经。若授顿悟之时。得出生名。顿机能知其根本为自内证。当来与化。可授据末及摄末二重化故。若直对渐悟说一乘之时。得摄入名。所作正机自回心故。

  ○出生摄入差别

  从本出末名出生。摄末归本名摄入。对顿机名出生。度渐机名摄入展转化名出生。佛与顿机授此法也。顿机受之。为渐悟说一故。直化名摄入。佛利声闻即入大乘故示理性名出生。谈智用名摄入一体上施设名出生。本末同是理故。别体中以方便随根本名摄入。三乘种子各别故。
  顿机意内存真理故。设二入一。总皆名出生一乘。不只后说一名一。彼初二亦名一。不尔何云出生一乘乎。
  玄赞云。第四彰差别。此说一乘与胜鬘。涅槃经所说一乘差别之相。此通理智。彼唯佛性。此唯摄入。彼通出生○(云云)。
  摄释云。疏此唯摄入者。破二归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言九部法入大乘本。皆摄入了。上下非一。疏彼通出生者。按胜鬘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出世间善法。如阿耨大地出八大河。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等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又云。如世尊说。六处谓正法住受具。为大乘故。说出生摄入。如文次第。问。彼理为乘。云何出世。答。如十二分教依于法界平等所流。为依名生。此亦相似。中有稍异。智者思之(云云)。
  私记下云。问。章云。此唯摄入。彼通出生意云。何。答。是第二摄入出生相对显差别也。诸乘章云。又法花一乘。唯依摄入。体用狭故为方便说。胜鬘一乘。出生摄入二皆周备。故是真实(云云)。问。先云何名摄入出生。答。摄释云。此唯摄入者。○出生摄入如文次第(云云)。此胜鬘经中。大地喻。种子喻。说出生义。六处法说摄入义也。总意云。摄入二乘引入大乘名摄入义。真理出生万法名出生义也。问。胜鬘经。以理为一乘。云何出生。答。摄释云。如十二分教。依于法界平等所流。为依名生。此亦相似。中有稍异。智者思之。意云。真理名出生者。非为种子生诸法名出生。常住不变无种子义故。然为诸法为所依止。有从诸法种子令生法之义。犹如大地长生草木。故云有出生义也。古师云。真如成诸法种子。甚于婴儿也。问。若尔法花唯有摄入义。无出生义。答。有之。故玄赞释分别功德品五度校量文云。此经虽说出生一乘。体性宽备(云云)。
  水抄云。虽者不定义。意道。此经多分是摄入有为智也。少分通出生无为理也。正名摄入有为乘。傍名出生无为乘。又此经理智俱包。体性宽备。摄释云。疏多云此经唯说出生。唯字误也。令为虽字。以此等文。明知。此经彼经俱虽说摄入出生。然其义有正有傍。处处隐显。谓此章及疏。释此经一乘。显正隐傍。云此唯摄入。释胜鬘一乘。正傍并说云彼通出生也。下分别功德品中。云此经虽说出生。云彼经虽通摄入。皆表有傍义。各唯取正义也。问。乘章云。此经体用狭下分别品中云此经宽。何相违。答。乘章意正明摄入义。此且智惠不兼真理。约此义云体用狭。下文意。傍明出生义。此通真理。约此义云体性宽。故不相违也。问。有人云。此经亦通出生。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即是出生。又药草喻品一雨普润三草二木生长不同。亦出生也。此义云何。答。水抄云。此尽是摄入非出生乎。于一乘道分出三乘。元来对四十年前根也。后大乘根熟。都会入大乘。更无别体。药草喻品天雨是一会教也。三草二木生长不同。傍破顿悟菩萨病。亦是摄入非出生也。
  玄赞第九云。
  摄释四云。
  诸乘章云。

  已上三处文。如功德品抄。

  问。不定性者。可有入无余圆寂耶。
  私云。摄释有二释。一云。必无趣灭。皆得回心。以有大乘种性排故。二云。若不遇缘。亦入无余。由此如来丁宁示勉。令回心也。议曰。初释为善。以八地已上诸佛七劝为准例事。
  问。若以种性不可默故必回心者。所知障种既无治道。不可空亡。定性二乘。何入无余。若业力尽时。第八识灭所依灭故。任运入灭。余有为法同时顿舍者。不定性人。发趣缘未至时。先业势力方尽者。何不入无余乎。
  答。大乘种性。超过二乘。不可称量。以小比大。岂□正理。故唯识论云。彼才证得有余涅般。决定回心。求无上觉表无上觉显其最胜。摄释以有大乘种性排故者。窃述论主意也。加之大乘种性。必有系属。无量有情。各有能化。无量诸佛。不独自身。岂默而止乎。不同趣寂所作已辨。
  摄释云。问。引摄一类说于一乘。设不引之。此为毕竟。实趣自乘。无余灭道。为不尔乎。答。传有两释。一云。必无趣灭。会得回心。以有大乘种性排故。二云。若不遇缘亦入无余。由此如来丁宁未勉。令回心也。不尔何假大师殷勤。议曰。初释为善。何以验之。答。虽有劝文。无文说言。不诲入灭。又如八地已至不动。如来亦劝令遣进趣。岂可畏此入寂。故诲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故十地经云。○故前说善。但说趣寂入无余依。当自难悉。况不定性而入无余。智者思之(云云)。
  瑜伽论三十五云。又诸菩萨最初发心。略有二种。一者永出。二不永出。言永出者。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永出者。谓发心已。不极随转。而后退还。此发心退后有二种。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谓退已后。数数更发求菩提心(云云)。
  释瑜伽记十二云。释中言一退已不能等者。有说。无种性人及二乘定性人。设一退已。不能复求菩提心。故云究竟。有说。无种性亦有相似发心。故言退已等。而无真实发心。故终不证菩提。有说。约一身中不还起。故言不能。非谓后后身不能。若不尔何无种性而有发心故。言退已。复数数等者。有说。菩萨种性人及不定性。设退已后复不久更发心求菩提心故。云更发求菩提心也。有说。今此身中还发故。言更发等。佛地论二云。如来圣教。本为有情出生死苦。是诸声闻位登无学。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来圣教。若尔何故复为说法。为令回向大菩提故。是诸声闻。皆住无学。尽此一报必入永灭无余涅槃。寂静安乐与佛无异。如余论说。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长时受苦。反易位中无诸苦受。斯有何过。行苦有故。此为大过。虽经此苦。令得如来三身功德大喜大乐故无有过。一切大乐不过涅槃。彼已证得。复何故少更求菩提涅槃。虽有寂静安乐而无受乐。三菩提乐断受乐等。无量功德。何用行苦行有为耶。有为无漏。犹如涅槃。是无漏故非行苦摄。又若成佛。能化无量所化有情。出生死故。已成佛者。无此能乎。无始时来众生法尔。能化所化种性相属。不相属者。即无化能。是故如来种种方便。化诸有情。令得佛果。化彼所化。
  问。玄赞中引胜鬘经说。若如来随彼意欲。而方便说(云云)。尔者指一乘为方便欤。答。玄赞意。而方便说者。指一乘就之披彼经前后。或说声闻缘觉皆入大乘。或述决定了义入一乘道。上下文明存一乘真实之旨耶。加之罗汉辟支佛四智究竟者。方便有余不了义说(云云)准此等文。而方便说者。指四乘为方便。下文云即是大乘无有二乘。以一乘为究竟也。是以立一乘佛性宗之家。得经意如此。
  会云。胜鬘夫人。顿悟大乘最上利根之人也。佛为顿机能说了义。是故宝积经云。如是摄受正法。诸善男子及善女人。堪能荷负四种重任逾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友无闻非法。诸有情类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独觉者授独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云云)。既建立四乘。同深密等经。明知。此经之中说一乘法。是方便门。经题名一乘大方便。以方便为一乘也。其方便者。顿悟之人。随佛受学此法。与不定性初设二乘权教。后入一乘真理。随彼所欲而方便说者是也。次下相邻即是大乘无有二乘者。即指其方便义也。若不尔。而方便说之文。唯表方便名。岂不出其方便体乎。就中同本经若诸如来随彼所欲而以方便说于二乘即是大乘者。以二乘以下六字。欲属说字中安于字也。解文章之人。深可知矣。但决定了义者。对二乘教以一乘名了义也。师子吼义。又以在之。若以一乘对四乘。亦以四乘可名了义师子吼也。

  胜鬘经一轴首尾大顺他宗深可思之

  玄赞云。此说一乘为实。二乘为权。彼说一乘为权。四乘为实。故胜鬘云。若如来随彼意欲。而方便说唯有一乘无有余乘等也(云云)。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云。若有众生如来调伏。归依如来得法津泽。生信乐心归依法僧。是二归依。非此二归依。是归依如来。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来。此二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三归依。何以故。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二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是第一义乘(云云)。
  实积经百十九云究竟归依者。谓如来应正等觉。法者是一乘道。僧者三乘众。此二归依非究竟依名少分依。故说一乘道证究竟法身。于后更无说一乘道。三乘众者有恐怖故。归依如来。言如来者。是真实依。此二归依以真实义。即名究竟归依如来。何以故。如来不异此二归依。是故如来即三归依。何以故。一乘道。如来最胜具四无畏。正师子若诸如来随彼所欲而以方便说于二乘。即是大乘以第一义无有二乘。二乘者同入一乘。一乘者即是胜义乘。又云。世阿罗汉及辟支佛。亲密解脱四智究竟。为苏息者。皆是如来随他意语。不了义说。次下文云。声闻独觉皆入大乘。而大乘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证一乘者令得阿耨菩提。阿耨乃至菩提者。即是涅槃。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清净法身。证法身者。即是一乘。末文云。复次憍尸迦。此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云云)。
  诸乘章云。法华一会对不定机。以二为方便。一乘为真实。○胜鬘了义师子吼说。法华隐密说于一乘。总谈声闻。虽有四种○其增上慢起已去。方为二。非由如是理。虽说一乘。不违余教(云云)。
  又云
  已上一乘义了

  问。经文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云云)。尔者所遮二乘者。可通有为无为乘果耶。玄赞唯遮理付之二乘理智。俱可遮之。可唯遮理。彼说佛智惠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文。说二乘理智俱非真极。今文又可同。
  会云。法华论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非声闻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云云)赞云。三事体义皆具足故。二乘不然。唯假择灭无大智法身。摄释引萨遮尼乾子经助成此文。
  问。设虽有为二乘菩提。非究竟故遮之。云无二无三。有何相违乎。答。今遮文言甚重。故论主依理解也。真理实无二故。于有为者。设依究竟虽说一乘。难云无二无三欤。
  经云。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云云)玄赞云。经舍利弗至何况有三。赞曰。此第六遮。尚无第二独觉乘。何况第三声闻乘也○论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证大涅槃。究竟满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三事体义皆具足故。二乘不尔。唯假择灭无大智法身。非诸声闻缘觉等有大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何体法者。谓第六遮。遮无二体。唯一乘体。即是诸佛如来平等法身也。三乘因果。观行不同。可有差别。非此所遮。今所遮者。遮无二种法身之体。三乘真如法身同故。○以此义理。推论可解。不尔论又稍隐难解(云云)。
  摄释云。疏遮无二种法身之体等者。问。经中但言无二三乘。论言遮体。体义亦得通于于有为。何以得知。经论据理云无二乎。答。此经上下非不有文。然不明着。按。萨遮尼乾子经第二云。说三乘者。示地差别。法相差别。非宗差别。而佛法中无乘差别。何以故。以法界性无差别故(乃至)。地差别者。示诸众生三乘作业。渐次令入。法相差别者。示现众生如来种智。渐次令入。又云。佛说三乘者。依世谛说。说三乘者。依第一义说。第一义者。唯是一乘。更无第二。故以斯明证。故法华言无二三乘。据法身说。理极成矣(云云)。
  义决云。问。释遮中。准论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为但无涅槃。为行果等。亦复非有。答。有云能证之智。证所证理。既无二涅槃。明亦无二智。二智既无故。亦无二行。行因缘起。亦无别教。故说一雨等。如实义者。则不如是。但无二理。一真如故。唯大涅槃故。上下诸文。但云法身无差别故。又云何体法者。唯一乘体故。一乘体者。谓诸佛如来平等法身。声闻辟支佛。非彼平等法身体。以因果行观不同故。既云因果行观不同明智行等别(云云)。

  五浊义

  问。四番檀中。以几悉檀对治五浊乎。
  问。蠰佉王出世与弥勒同时欤。玄赞。四同时释也。付之轮王出增劫。佛必在减劫云事。大小乘诸教常途说也。蠰佉既转轮王也。佛与佛同时出耶。
  答。玄赞云。问。若劫减时。佛方出世。劫增轮王。何故蠰佉与弥勒同世○答。蠰佉劫增时出。命长故逢弥勒。非弥勒佛不减时出(云云)。

  玄赞第二同之

  问。四种轮王出世为皆在增劫。将如何。玄赞。金轮王必增劫出。余三不定也(云云)。付之。
  玄赞四云。此说金轮必增劫出。银铜铁轮王出世不定。是以无忧王世。佛灭百年铁轮王也(云云)。
  问。今经正宗时。定性声闻。可在会座耶。答。义决有二释。一云在座。二云无座。问。付初释。损惊怖是定性声闻。既可起损谤之类也。在座何为。依之玄赞若以一乘为宗。唯被有菩萨性。不被唯声闻(云云)。正宗所被机。唯限大乘种姓云事。解释分明。加之诸乘章。法花初时有三声闻。唯除趣寂付第二释。经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云云)。是岂非趣寂声闻耶。是以玄赞释此文。趣寂声闻。信一乘成不愚法二释俱难思。
  私云。法花会上趣寂有无。义决虽作二释。云不如前解。取在座为胜。玄赞解释。又以分明也。凡趣寂有二类。愚法。不愚法也。如来灭后多愚法也。在世遇佛人多不愚也。故玄赞云。但是真圣而遇我者。趣寂多是不愚人也(云云)其不愚法者。闻法花经信一佛乘之类也。灭后犹有信受类。况于如来在世乎。若可有其类者。必可列平等大惠席。若漏此时者。何时闻信一乘。故经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此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云云)。闻信类者。不定性为本兼定性。既云信此法。岂不闻而信乎。但损惊怖。玄赞会云。初犹未信名损惊怖。返道疑生。后必信之成不愚法(云云)。诸乘章者。义决后释意也。对处处分明解释。难依用之。玄赞。唯被菩萨性者。明正宗之正机。定性虽信犹傍机也。无相违欤。
  寻云。若信皆成佛者。何自不回心乎。经中有此众云事。有何证乎。答。法花已前不知二乘成佛。至此经信其理。又见舍利弗等受记作佛。信之云不愚法。于自心遂不趣向。是种姓决定故也。云然不废经旨。若如此难者。灭后不愚法。如何信此法乎。次万二千声闻中。得记别千二百人也。其外。设虽加二千中无学。若虽有八千声闻得记。犹有所残。是可趣寂。在三周座不得记者。岂非毕竟不成性乎。论云。趣寂根未熟故。佛不与记者。即其类也。
  今云。义决二释中。子岛存后释。法花会座无趣寂者。所以者何。论以趣寂名损惊怖。玄赞释云。返道疑生。故名为损。既可有损谤。何名真实众。依之玄赞云。若以一乘为宗。唯被有菩萨性。不被唯有声闻。正宗之机。唯限大乘种性。适在会后严王品等也。彼流通分。还正宗可嫌之证也。故赞云。三草各别可被声闻。瑜伽等云。名法眼净。即是见谛预流果等。故知。非说一乘之处。亦被声闻。经会既有。故作此通。加之诸乘章云。总谈声闻。虽有四种。法花初时有三声闻。唯除趣寂。其增上慢后起已去方为二记(云云)。但方便品文者。如来在世。唯不定性人可闻此经。闻经者皆信。有何相违。玄赞释之。虽许二类。可当义决一释。不必正释。义决。集大师上下说。并为二释。若存一义。不可劬劳。若夫证果趣寂在会闻一乘者。谓自可成佛乎否。若有其思何不回心。若回心者。何归寂灭。若又始终不回心者。信爱相如何。若虽信受皆成佛道理。于自身全不发趣旨。法理与自身岂不违背乎。爰知。法花会上。无证果趣寂。二释互虽有一往顺违。遂不如后释欤。
  问。万二千声闻皆不定性者。趣向根可熟。若根熟者。可受记别。而才千二百人得记。万余人无受记文。四十余年根机调熟。闻三周说何不回心。此时不熟亦期何日。宗家以论根未熟文。为定性二乘永不成佛证。如今义者。恐可有相滥。依之德一释云。万二千中。除得记类。余是趣寂也(云云)。次方便品在世灭后相对。在世皆信。灭后有信不信。在世信而不发心。即不愚法定性也。若在世趣寂犹皆愚法者。灭后既无现前化主。争始有不愚人。若不许不愚法者。违诸处释文。是以义决上下。犹有二释之中。一处难会座无趣寂。云释不如前解。前损惊怖。设不回心闻亦不谤。顺此文故(云云)明判邪正。何舍正取邪耶。答。万二千声闻列名叹德。知。一乘正机也。定具大乘种性。可回心作佛。但于记别中。同别后三种记者。国劫名号分明记别。法师品总记者。虽不及三种。正犹授作佛记也。然者千二百人外。不定性记可在彼总记中。对佛前授记何以为轻。于趣寂者。佛令不与记。为永不成佛体。能□经论意。次云不愚法者。其类是广。信藏识教。于无色界入灭定等也。于趣寂可许此类。于一乘法者。义门有局。为引摄一类不定性所设方便也。定性既非机。不闻不信。尤有其理。何以之总不许趣寂信大乘之义乎。次义决二释中。以无座可为正。但不如前释者。次上所述定性无学不摄罗汉。摄增上慢云义。不尽理故。舍其一分云不如前释也。不总相取舍也。
  重寻云。法师品总记。四众八部凡类所受也。恐是记而不记。万二千罗汉。若可受记者。可如三根。既不分明。知。更无大乘种姓故。不摄授记类。正值佛世。列真实众故。闻一乘法信二乘作佛。此岂非不愚法乎。
  今云。趣向之名虽同。胜劣多重也。释迦一代。以千二百大声闻为根本所化。共发大心。皆入菩萨位。虽退大后。余薰在内。国劫名号分明。记中胜事也。自余声闻设虽退大。或又直证小果。始虽回心。其德犹不及三根。总记之中。可摄此类。若以总记不为实授记者。波提耶输二人者。尊重内眷二众也。彼既总记之中在之。岂不正记乎。劝持品记名号。以爱色观佛。故重显前记意也。故经云。我前总记。○今汝欲知等者(云云)。知正受记在前总记时。论名通行记。即指彼文也。万二千人与彼为同品。何不一乘正机乎。
  经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云云)。
  玄赞云。经所以者何至无有是处。赞曰。此结成二圣相。但是真圣。而遇我者。趣寂多是不愚法人。虽不能行。闻之亦信。不定种性理信修学。故真二圣。若不信者。必无有是处。彼非道理。故其趣寂者。不能证入。初犹未信名损惊怖。返道疑生。后必信之。成不愚法。故此结云。不信一乘无有是处。○虽真趣寂而遇我者。多不共法。皆定闻知化菩萨事。若不遇我而趣寂者。有愚于法。即不能知。但化菩萨(云云)。
  义决云。○问。既不为说。定性二乘。为在座不。答。辟支佛果。此会定无。经但说有求缘觉。故定性声闻。虽不正为。有亦无妨。令成不愚法故。又设闻虽信。既不回心。又损惊怖。无亦何爽(云云)。
  又云。问。既云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何得有损惊怖。答。今言实得。据回心者。第二云。我等今者。是真是佛子。又云。真阿罗汉。明昔未回非真佛子。非真罗汉。不定既尔。定性亦然。故名自谓非真二圣。若尔得名增上慢。不设尔何失。无文说故。虽无文说。准凡增上慢得世间定。谓得无漏名增上慢。但得得小解脱。未得全解脱。又未得法身。而自谓言与如来等同坐解脱床等。虽无烦恼。是所知障。虽不障彼。而得名慢。若不如是。初时未信。后方能信。名无有是处。增上慢亦尔除佛灭度后。在毕化得故。虽作此释。不如前解。前损惊怖。设不回心。闻亦不谤。顺此文故(云云)。
  又云。○准此诸文。法华会时。四种声闻。初俱在会。三止之后增上退席。不说真圣亦退席故。闻经令成不愚法。故论释记中。不为授记。不障在座。或可。无定性。论云有损惊怖故。不得记故。根未熟故。故不在座。取舍任意。
  一乘义私记云。问若尔。法华会座有定性人乎。答。义决云。法华会时。○故不在座。○今私谓。三周正说一乘时不在会座。可有损自道怖故。流通傍说一乘时可在会座。得益不愚法故也。故玄赞云。若以一乘为宗。唯被有菩萨姓。不被唯声闻性。一雨所润三草各别。可被声闻。瑜伽等云。无间道能远离尘。解脱道能离垢。证此胜智名法眼净。即是见谛预流果等。故知。非说一乘之处。亦被声闻。经会既有故作此通(云云)。
  又诸乘章云。总谈声闻。虽有四种。法华初时有三声闻。唯除趣寂。其增上慢后起已去。方为二记(云云)。
  问。妙庄严王品。得法眼净人。趣寂凡夫。闻彼品初得自乘初果等也。若无本得。定性圣果。在此会座得不愚法益乎。答。正宗分中无其类。至流通分可有其类也(云云)。

  玄赞第一云。
  诸乘章云。

  十二分教义

  问。
  问。经文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云云)。显何事耶。
  问。法华已前教。可说二乘作佛之旨乎。经云。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云云)。付之根机千品也。设虽法华已前。无得作佛记之类。彼提谓经第二七日说。五百价人。得齐成如来记别。其中二百人。已证须陀洹果之类也。就中。楞伽经成道初年说。为罗汉授记别。此岂非法华已前与声闻记别耶。
  会云。法华以前。对声闻无说二乘作佛。经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云云)。玄赞云。佛自成道以来。未为声闻授记(云云)。摄释第一云。自昔未说二乘作佛。今欲开权显斯实旨(云云)。声闻根机。设虽不同。高名大德众。无过舍利弗目连等。上根身子。犹欲以问世尊。况于中下二根耶。二根既隔知见。谁小圣超彼先预记别。况若不说一佛乘皆成佛者。败种悬崖之思。何忽可改变耶。若说之者。是何经乎。楞伽经授记者。示应化声闻相。胜鬘一乘对顿机凡夫人。皆不为实二乘授记别之文。但提谓经二百须陀洹者。鹿苑以前之说。通行法轮未转。现座证果。辄难有。况无回心相。受作佛记。傍以难信。恐是证果当来证果。授记者秘密授记欤。以彼一教难乱常途。
  经云。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惠。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云云)。
  玄赞云。经所以未曾说至决定说大乘。赞曰。此释前标。会于已前。汝根未熟。未悟大乘。不堪为说。汝等根热。正是其时。故为说也。同化城喻品云。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云云)。
  同一云。佛自成道未为声闻授菩提记。今为授记。故说是经。故下经云。我设是方便○(云云)。
  摄释云。问。准提谓等经。受价人等成佛之记。价人中亦有声闻。云何得云前未记彼。答。彼文言总。而意授彼提谓等记。若不尔者。云何此经云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故知。彼经文含意别(云云)。
  入楞伽经八云。尔时圣者大惠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与诸罗汉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告大惠。我为当行菩萨行。诸声闻等。依无余涅槃而授记。大惠我与声闻授记者。为怯弱众生生勇猛心。大惠。此世界中及余佛国。为诸众生行菩萨行。而后示于声闻法行。为转彼取大菩提。应化声闻授记。非报佛法身佛而取记别(云云)。
  法花疏记义决四云(天台)。疏但记菩萨不记声闻者。如经云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楞伽方等。虽有记等或为斥夺。或是秘密。○不同此经(云云)。
  问。经文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云云)。尔者指何愿说满足乎。
  答。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之愿也。付之众生根缘区。化度未究竟。设虽尽未来际。何化一切众生令入佛道乎。是以天亲论主。释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之文。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云云)。
  今云。经欲令一切众(乃至)。今者已满足者。设付一人。只令发心趣果为满足。未必于众多少亘一切为满足。故摄释一云。今正释云。愿众如我。行因趣果。生既发心。欣无上觉。证入道因。故对有缘言满无失。相传四释。虽有宽狭。皆依欲令一切众文。以满足言欲令亘一切类。失经趣也。但朴扬正释之中。故对有缘者。通伏难也。乃难云。行因趣果之义。岂通一切乎。通云。对有缘说重意云。对有缘说一切之义。相传第四释。摄释正义。分齐虽同。他师拘文故。种种虽会。皆不通难。朴扬入别义门。
  问。此事甚疏。有何所诠。因位发愿。以广可为志。今于一切人。论行因趣果者。余经皆同。至皆成佛之教。殊有此文。相传释可胜。答。若于广为满者。如来利生尽未来际。何云已满足耶。知。设付一人犹云满也。但法华经殊示成佛门不同余经故。问。二义互有德失。以何为邪正。答。他师取欲令一切众之义。朴扬就如我等无失之旨。俱虽招其难。他重自轻。思而可知。
  经云。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今如我昔所愿。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云云)。
  玄赞云。经如我昔所愿至皆令入佛道。赞曰。此一颂令入。今者果满遂昔愿心。故化众生入于佛道。道者因义。令入八地或初地以上不退转位佛之因故(云云)。
  摄释云。问。现睹四生沉溺九有。愿满无异。岂不爽欤。答。传有四释。一云。有一切有情。通言有无情。据有有性称满足。二云。就有性中。有无缘别。依有缘者故云满足。三就有缘中熟未熟差。约根熟者而云满足。四云。熟者度讫。未熟亦作度因缘。是以总云我愿满足。议云。义门渐略。理亦可通。一一甄别。旨犹蒙昧。且第一释。据有性者。有性既有。未发心与佛全差。一何云满。余思得失。今正释云。愿众如我。行因趣果。生既发心。欣无上觉。证入道同。故对有缘言满无失(云云)。
  决择记一云。○摄叙多解。已辨其非。今之所陈。唯申正说。下皆显然。不须繁述。上虽已具。今更助明。佛于因中发愿。愿令众生如我行因证果。佛今因果已圆故。故云如我昔所愿今者满足。非诸众并得成佛名为满足。既云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故知。俱劝行因证果。非皆得佛。名愿满足(云云)。
  翼赞云。瑜伽论四十八云。愿有二种。一求菩提。二利乐他。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者。即求菩提愿满也。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者。即利乐作愿。非说此亦云愿满。智周四释不然○今正释者。合前四总为一。谓约有情有无熟令其发心欣求佛果。证入道位不生退转。如我无异。故言满足。故下经云。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如今日世尊。诸释之中之王(云云)。
  问。经文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说谁人事耶。答。说舍利弗等事也。付之夫身子者。昔发大菩提心已。经六十劫修行。何云未曾修善本乎。是以经自云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何前后相违乎。
  会云。玄赞。释不善本义云。唯生得善(云云)。摄释云。若为求出世所修之善。名为方便。若不尔者。虽加功行但名生得。准此意者。约今世云未曾修善本欤。外道梵志为师。未逢佛故。义决会我本着邪见云。且据今生。赞意可同。若通前世者。既至六住位体者。加行无分别智也。岂只生得乎。知。依今世如此说也。
  玄赞云。未曾修善本。善本即是出世方便善根。无始虽起多分暗劣。唯生得善。无无漏因。由着五境坚执不舍。以此为缘。痴便发业。爱便润生。故诸生死生老死支。一切苦恼苦受增长。由无出世方便善本。有痴爱二以为其因。着五欲境(云云)。
  摄释疏未曾修善本至唯生得善者。若为求出世所修之善。名为方便。若不尔者。虽加功行。但名生得。有义。未曾修行无所得善。为菩提本○等(云云)。
  义决云。问。何经云。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云云)。此经本对退菩提人。前云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第二卷。云我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等故。答。为二解。一云。且据非退。创据小者。云未修善。一云。设曾修大非增上品。未成定位。云未修善根。非全不修。○若尔。何故云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答。且据今生。不唯今闻即得悟小。又释。此据化者。实即不尔(云云)。

  法轮义

  问。大乘意。法轮自性体云何释之乎。玄赞有二释。唯识论第一卷抄之。
  问。付三转法轮。且眼智明觉四行相。于四谛俱观去来今相欤。
  问。眼智有觉四行相。可通根本智乎。
  玄赞。摄释总料简章等。勘合可沙汰也。
  问。缘觉圣者。可有说法利生义乎。

  药王品抄可记之。
  问。经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云云)。尔者千二百声闻。自可知当作佛乎。若云然者。与舍利弗同领解。第一周可得记别。何至化城喻领解。弟子人记两品时。得记别乎。若由之自不识者。玄赞云。千二百声闻。疑不得佛。今正为说。悉亦当作佛。
  会云。义决。问。既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为自知当作佛。为不知乎。若自知者。千二百人。应同鹙子一时与记。何故说化城已。方生解心始与授记。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乐小故。闻说化城方解。舍小始与授记。二云。未知。但是佛说。彼当作佛。闻第三周方始解悟(云云)。初释可本。同玄赞故。玄赞云。现前名千二百声闻。疑不得作。今正为说悉当作佛(云云)。

  重寻云

  经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云云)。
  玄赞云。经我喜无畏至悉亦当作佛。赞曰。此明堪授。初颂明舍权就实。后颂除疑得记○现前。名高千二百声闻。疑不得作。今正为说悉当作佛(云云)。
  义决云。问。既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为自知当作佛。为不知耶。若自知者。千二百人。应同鹙子一时与记。何故说化城已。方生解心。始与授记。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乐少故。闻说化城。方解舍小。始与授记。二云。未知。但是佛说彼当作佛。闻第三周。方始领悟。问。何故菩萨闻即疑除。知得作佛。千二百人。自未能知。但是佛说。答。利钝异故。鹙子利根。一闻尚解。菩萨更胜。故即疑除。千二百钝根。故未能解(云云)。
  问付过去未来时劫现在劫量。如何释子乎。
  问。释尊出世。二十中劫中何乎。

  唯识寻思抄第九卷之处记之
  以写本一校毕
  (写本云)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五
  (写本云)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写本云)
  永禄二年三月十四日于春日社松
  屋东向房奉书写之灭罪生善灭罪生善
  清胤春信(敬白)
  (一校毕)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六

 

  譬喻品上

  1 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
  2 七喻正机谁人耶
  3 七喻十无上俱非句指何品哉
  4 以三平等对七喻可名残耶
  5 以上根授记疑为别品哉
  6 断诸疑悔
  7 我本着邪见
  8 世尊知我心
  9 我昔教如志愿佛道
  10 舍利弗遇马胜唯闻苦谛欤
  11 过无量无边
  12 华光如来名号
  13 今经舍利弗与华严第八会舍利弗同欤
  14 华光如来国土有二乘机欤
  15 末法可有行证二义哉
  16 释迦正法唯五百年
  17 华光如来正像末劫数
  18 舍利弗授记时同名菩萨同得授记欤
  19 各各脱身所著上衣
  20 火宅喻五门于三乘如何分别之耶

  已上二十帖

  法华经第二卷开示抄(譬喻品上)

  譬喻品上

  问。玄赞中。明今品来意。引法华论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譬喻之文。尔者七种人者。为通有学圣者。为当限凡夫欤。进云。虽有二释。以唯凡夫释为正。付之有学圣者。犹具烦恼。何不云具足烦恼人性乎。依之余处玄赞。此是有学及凡夫(云云)。凡夫外举有学。岂非圣者欤。
  会云。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者。唯凡夫也。摄释有二释。一云。凡夫。以具足烦恼性文为证。若有学圣者。不得说言烦恼具足。二云。亦通有学(云云)。议曰。前正。后谬。何以验之。论云。第一人者。而求人天妙境果报故云颠倒。岂有学圣而求此耶(云云)意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而求势人。颠倒求人天五欲。定可不圣位。是以义决。起慢之人。正关凡夫。摄释议曰。则任淄州解释也。但玄赞云有学及凡夫者。摄释四会云。凡夫有二。求趣名学。未求为凡。故云及(取心)无过。论云。次为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说七种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心(云云)。
  玄赞云。其七喻者。谓凡夫有学。名有烦恼。有七种增上慢。为对治此。说七譬喻(云云)。
  摄释云。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者。略有二释。一云凡夫。文言具足烦恼性故。若有学圣者。不得说云烦恼具足。二云。亦通有学。有学之人。何名具足。答。是具足有二。一约界言。二约惑数体言。若据界言。前二果人。欲界有断。不可云具。约体。言之。下界烦恼。未全除故。故亦名具。议曰。前正后谬。何以验之。论云。第一者。而求人天妙境果报故名颠倒。岂有学圣而求此耶。又前二果分别全无。第二果人俱生定缺。初果不定。或既有阙。云何说之言。约体名具。故知谬矣(云云)。
  玄赞八云。第五人者。显示过去善根令忆念。教入三昧故。此是有学及凡夫。未得定心。执二乘教以为究竟。不知过去大乘善根(云云)。
  摄释四云。问。七种染慢皆是凡夫。何以复言是有学。答。虽。言有学。亦凡夫摄。若尔。何故置及字耶。答。凡夫又有二。一学求趣得有学名。二不求趣。但得凡称。或可。修习久近不同。故云有学及凡夫也(云云)。

  义决云

  问。今经中。说火宅穷子等七喻。尔者为谁人说之乎。答。进云。论云。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喻(云云)。付之今经一乘对三根声闻说之。何云为具足烦恼性人说乎。是以见经文。由舍利弗请说火宅喻。若尔可云为无学圣者说七喻。何不然耶。
  会云。义决设问同今难势。自会之有二释。初释意。破四大声闻昔执。法华会上。虽至应果。正起此染慢之时者凡夫也。譬喻所遣。既凡夫过失故。论云具足恼恼性众生也。故义决云。谈本说权。本为凡夫。今以喻显故。云为具足烦恼性。即谈昔意故不相违摄释亦有二释。一为中根。佛叙昔为说二乘意者。则同义决今释。后释意者。有傍正二机。正机虽无学。傍被凡夫。论指傍机也。故义决云。二云。准声闻请。正为无学。傍备有学。据傍云凡夫。无学文显。论略不释。不尔此经宗明一乘。如何药草喻品云。令知乘异说种种乘。故约有学声闻令趣于大摄释云。二为现在凡夫之类。耽世乐者。说彼三界名为火宅。令厌出离。今昔两人。皆是颠倒求势力也(云云)。
  寻云。后释引药草喻品。其意如何。二释之中。以何为胜。今云。二释俱无重难。然而依经大旨。后义可胜。是以不尔。此经宗明一乘。云何药草喻品等云云。以经宗旨还责前释。则以云雨喻为其证。意云。三草二木。显种种乘者。破乘一执也。是无学声闻。既信一乘。谓无别声闻辟支佛乘故。破其执说种种乘也。现座二乘凡夫。闻法华后亦起乘一执。兼破之。虽不遮悟解一乘。后能信五性。可此喻本旨。故引彼事成被无学之旨也。重案。于无学人。昔凡位今应果。俱有乘一思。昔者前佛法中。凡位闻法华。暂有起此执。后退此修二乘行时。执实有二乘。今又闻法华。还执乘一。前执烦恼也。后法执也。此外现座傍机凡夫。又起此执。犹如无学昔日。若不辨此三重者。甚难思之。
  问。义决引药草喻品者。不证无学事。是为显有现座傍机也。一乘宗者。正机唯信一乘故。不可有乘一执。故知。云雨喻所破者。当时凡夫。谓无别二乘之人也。是则顿悟也。今于渐悟菩萨种类。甚不顺文相。答若起乘一执之体。唯顿悟者。如何义决摄释二义。俱许破昔执乎。舍利弗等。凡地起此执。岂不渐悟所起乎。以之知。今现座执。虽不遮顿悟。其中可有二乘凡夫。始信一乘之类也。次义决后释。会论云。傍机者具足烦恼性体也。许有正机无学之意者。经所破者。无学以后法执也。何必云此人昔执乎。初释唯限无学机故。具足烦恼言难会。故拄云指昔。后释者。兼二义故。会论具烦恼云现座凡夫。依经本意云无学。无学则当座信一乘破法执。何于此释。劳云昔执乎。然而昔又不嫌。故总云有三重也。
  问。若尔后释者。七喻皆以无学为正机欤。求势力人等。岂无学今事耶。答。此事难定设七喻皆被无学者。于喻有多意。三车之中。羊鹿无体义舍权取实。故正被无学。破颠倒者。以现座凡夫为本欤。

  论云

  玄赞云。七种具足烦恼众生者。第一求势力人。起第一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烦恼炽然。而求人天妙境果报。为此说火宅喻(云云)。
  又云。今为对治求势力人颠倒求功德增上慢。说此车喻(云云)。
  摄释云。疏今为对治至说此车喻者。问。经中正为中根说之岂此中根名求势力。答。此之七喻。皆有二意。一为中根。佛叙昔为说二乘意。二为现在凡夫之类。耽世乐者。说彼三界名为火宅。令厌出离。今昔两人皆是颠倒求势力也。非望中圣名求势力。故无追失。
  义决云。问。火宅譬喻舍利弗等请。为千二百人。即皆无学。何故论释。云为有学具足烦恼性众生。答。有二解。一云。谈本说权。本为凡夫。今以喻显故。云具足烦恼性。即谈昔意故不相违。二云。准声闻请。正为无学。傍备有学。据傍云凡夫无学文显论略不释。不尔此经宗明一乘。云何药草喻品。云令知乘异说种种乘。故约内。有学声闻令趣于大。文显可知。故具不引(云云)。
  问。就七喻十无上相对四句分别。俱非句者。指何品耶。进云。摄释授记。人记。法师。天授四品(云云)付之第十胜妙力无上中。持力一分法师品示现。何故以彼品为俱非句。是以见今玄赞。二十一品。明十无上中。举法师品。加之彼品玄赞。云示现持力(云云)。
  会云。俱非句。可除法师品。说持力一分故。玄赞释。如难出。况第二有无上非喻。十五品中。既有法师品。何还为俱非句哉。故俱非句五品中。误不轻为法师也。譬喻已下二十六品。四句中可悉取。不轻品。若非第四俱非。摄何句乎。故知。文误也。加之平等无上对望四句之中。第三俱句有四品。谓五百。法师。宝塔。劝持(云云)案上下意。法师品。明无上之旨分明也。
  摄释云。第二。七喻对十无上以为四句。一有喻非无上。有二品谓譬喻。信解。二有无上非喻。有十五品。谓宝塔。涌出。第十无上有十四品。除安乐一。三俱有。有五品。谓药草。化城。五百。安乐。寿量。四俱非有四品。授记。授学。法师。天授(云云)。
  又云。第三平等对无上以为四句○三俱有。有四品。谓五百。法师。宝塔劝持○第四上下二残。相对以为四句○二有下非上。有十三品。谓法师。劝持。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庄严。普贤。嘱累(云云)。
  玄赞云。余残修多罗。是第十无上。谓余十四品。并是第十无上于中有二力。一法力。二修行力○修行力中。复有七力。合十一品。一持力有三品。一法师。二安乐行。三劝持(云云)。
  问。以三平等对七喻。可名残乎。答。不名残也。
  问。尔也。论中不立残名。付之。三平等法。既在七喻后。何不名残。例如十无上。望喻名残如何。
  会云。七喻者。对治七种具足烦恼众生染慢。三平等者。对治三种无烦恼人染慢。同破所治病。授能治药。其既相似。何以三平等。为七喻残乎。十无上无别所治。七喻之文残义残故。论主名余残修多罗也。摄释云。喻与平等俱云治病。为意相似故不名残。无上意别。得名残称。翼赞同之。重意云。喻与平等。正治凡圣障。其德重故。俱以为本。无上法门。无别所治。故属七喻三平等名残欤。
  玄赞云。复十无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残。名为上残。故本论中。解七喻三平等已云。余残修多罗明无上义。第十无上。是前九种无上之残名为下残。故本论中。解第十第上云。十者胜妙力无上。余残修多罗说(云云)。
  摄释三云。问。诠平等经。亦在喻后。何不名残。答喻与平等俱言治病。为意相似故不名残。无上意。别得名残称○(云云)。
  问。付三周说。且以上根授记段。可为别品耶。答。不尔。付之不明。当成佛记别事既○郑重也。尤可为别品。例如中根四大声闻之记别名授记品。下根中。高名非高名二类授记。如次为弟子人记之二品。上根超中下。何略而不用之乎。
  会云。玄赞会此疑有二意。中根授记。文广义长。所以别开。鹙子不尔。故寄此说者初释也。第二周者。晓喻。领解。述成。授记各为一品。皆文义广博故也。初周领记。略少故不及别开。序品。玄赞。领述授记文少略故。亦此意也。第三周。例可准知。又因鹙子领记启请。方陈喻说。故在此初。寄显领记者后义也。第二周譬喻同舍利弗领记启请说之。故二周虽殊合为一品也。
  玄赞云。三问中根领记。别标信解。上根领记理应别开。何故此品之初。寄明鹙子领记等事。答。中根领记文广义长。所以别开。鹙子不然。故寄此说。又因鹙子领记启请。方陈喻况故在此初。寄明领记(云云)。
  同一云。上根领悟。佛重述成。方有授记。应有领述及授记品。良以鹙子独颖。不可孤明领述授记。文少略故。譬喻品初。寄其记述。及为授记(云云)。
  问。经云。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说谁人事乎。答。说身子事也。付之疑是分别起烦恼悔。又离欲舍法也。身子得无学果。岂始除之耶。
  会云。于疑烦恼法执其类相分。入见已去。虽无烦恼疑。异熟生疑法执之类。故二乘无学犹有起之。如罗汉之疑黑盐也。身子设虽应果何无法执疑。故玄赞云。烦恼之疑。预流即尽。法执之疑异熟生疑。云何罗汉疑黑盐之辈。于事之疑(云云)次今此悔者恶作也。离欲已后。非无厌恶不云有烦恼伴类悔故。玄赞曰。烦恼伴悔。离欲已除。岂离欲已而不厌恶(云云)。或法执之类也。
  寻云。法执疑者。烦恼同体所知障疑欤若尔渐身中。法执染污也。何云异熟生乎。
  答非烦恼同体疑。彼疑黑盐之类非实障。是障种类故名异熟生。实疑设虽法执。于诸谛理犹预为性。若不至初地。不可断其种设虽伏现行。犹可在资粮满心四善根位。今舍利弗疑自身成不成。不及于三宝四谛等之深重疑欤。
  玄赞云。问。疑生分别。入见即除悔多忧。俱离欲即舍如何。鹙子今二方除乎。答。烦恼之疑。预流即尽。烦恼伴悔。离欲已除。今法执之类。异熟生疑。如阿罗汉疑黑盐之辈。于事之疑恶作名悔。未爽于理。此恶作体。即是善愧。轻拒暴恶故。或即是厌恶惠俱无贪之一分也。亦即省察心心所故。但是悔相性必粗动故。离欲舍离欲。有悔必是恶作。以悔名说。从果为名。岂离欲已而不厌恶(云云)。
  摄释云。问。法执事疑。初地初断。八地永舍。鹙子云何言永尽乎。答。昔疑己身不作佛等。此疑永尽。非云一切事疑皆尽。又但伏尽。名之为断。非断断也。未得无漏法空智故(云云)。
  玄赞次下云。此中忧者。忧不作佛。一云。即是法执之忧。离欲不舍。如毕蔺陀筏蹉粗恶语习。法执不断舍故。同前疑悔随应亦尔。二云。实是忧者即恶作。俱厌贱舍受。以忧名说。或法执类。无记善忧。离欲不舍。忧相应烦恼。即忧悔。非悔非烦恼也。
  问。经文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云云)。说何事乎。
  答。身子昔发邪见为梵志师云也。付之夫身子者。智胜如来。当初发深固大心。至十住第六住。既得信不退。还何发邪见耶。依之玄赞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后不退生邪见故。
  况十住第四住。伏外道着我障。何第六住已后。入外道邪见家哉。
  会云。十信第六心。伏阐提不信障。于因果理永住不退心。设虽退位乘。何生拨无邪见。玄赞自后不退生邪见故。释则述其位以去决定相也。但经文者。付外相自毁责之词也。未必真实。是以或经云。舍利弗与目连本为亲友。师珊阇耶。每相语云。此非究竟之理。未能究尽苦际。应别求明道。若随彼说生邪见者。岂云非究竟之理乎。依之闵忠寺诠明法师。引此文云。以此验之。于彼邪宗尚未信伏。未起邪见。今据其相言我着邪。或依镜水抄者。身子不从佛前起邪见。会信不退云。有三品发心。上品心更不退生邪见。中下心有退也。不妨鹙子当时发中下品心。或退位乘后。既无能退治伏道。依何不起前所伏惑障。故经说舍利弗事云。退入外道。作大邪见及五逆罪。无恶不造(云云)。

  具如唯识抄

  经云。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云云)。
  玄赞云。本事珊阇耶。外道领一百门徒。后归佛出家。证人空理。得阿罗汉称梵志师。名为拔邪得证空法(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本事珊阇耶等。大抄问云。鹙子昔修大乘。已过十信得信不退。云何今说本着邪见。今为答云。余圣教说。舍利弗与目连少为亲友。相共厌世。又未遇佛。遂师珊阇耶焉。每相谓云。此非究竟之理。未能究尽苦际。应别求明道。若先尝甘露。必同其味。后时鹙子遇马胜。闻法解悟。后与目连同诣佛所。以之验之。于彼邪宗尚未信伏。未起邪见。但以尊者才辩过人。便依彼宗化门徒等。今据其相云我着邪。尔亦不违得信不退。未遇佛故。于彼邪宗。未信伏故(云云)。
  问。经云。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意何。答。此身子自说昔事也。意云。释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云也。
  付之舍利弗尊者。闻马胜说二谛偈得初果。何云佛依说涅槃证果乎。
  会云。马胜者如来弟子。三谛即佛说也。推功归本。无不佛教化。故摄释云。元是佛教。推功归本。亦无过失(云云)。或佛知身子机熟。豫敕马胜。宁不如来所度乎。或加被说也。或彼偈末云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或应果随佛故。总论始终欤。
  问。舍利弗尊者。遇马胜比丘。初证初果(云云)尔者唯闻苦谛法证果欤。将闻三谛证果欤。若唯闻苦谛证果者。见智度论。马胜比丘。为鹙子说偈云。诸法从因缘生。是法缘及尽。初句说苦谛。第二句明集灭二谛。知。闻苦集灭三谛也。是以摄释初句苦谛。第二集灭。虽有三谛。正明涅槃(云云)。若由之尔者。义林章中。既闻苦谛便得初果(云云)。两方难思。
  会云。马胜逢舍利弗。说四句偈明三谛理。所闻既广。得果何依一谛但章释者。于四谛十六行相。初虽广观。减行减缘。终至苦谛一行一行证果。故俱舍颂云。上观欲苦。一行一刹那。世第一亦然摄欲界苦谛。以空非我二行中随一断惑。仍云既闻苦谛便得初果欤。

  经云(如上)

  摄释云。经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等者。问。鹙子初因马胜入道。舍邪归正。云何今云佛知拔邪乎。答。按。智度论云。頞鞞将入王城乞食。佛语之曰。汝今日若见非常之人。勿广说法。果逢鹙子。即是世尊知其心也。时頞鞞为说偈云。诸法因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之中。而明三谛。初句苦谛。第二集灭。虽有三谛。正明涅槃。虽頞鞞说元是佛教。推功归本。亦无过失。问。何不说道。答。说所治证。显必有彼能治证道。理准可知故。不具说。故智度论十八云。此偈俱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其中。不相离故。譬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云云)。
  问。经文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释忘(云云)说何事耶。答。释尊者教身子令行大道。汝今悉忘失(为言)。
  付之方便品。身子请世尊说一乘文云。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云云)。准之。身子忆念昔受如来教化。何云汝今悉忘乎。会云。玄赞会经上下文有四释。一约大乘小乘。二约初时后时。三约他身自身。四约自力加被。言悉忘者。大乘。初时。他身。自力之四门也。言忆念者。小行。后时。自身。加被之四门也。
  经云。尔时。佛告舍利弗。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已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云云)。
  玄赞云○前卷请中。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今云忘者。此中有四解。一自忆。从佛修小。佛说教大悉忘。二佛说初教大乘。今忘自忆中途学小从化。三鹙子自忆他人不忆。今寄之说他人。故云悉忘。四前说佛加故忆。今谈自心故忘。亦不相违(云云)。
  摄释云。疏汝今悉忘至有四解者。第一释中。先小后大。有忆不忆。复不约时。第二约时。先大后小。故二别也。细思方悟(云云)。
  经一云。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稳。多所饶益(云云)。
  问。经文说花光如来因行劫数。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尔者成佛以前劫尽说之欤。进云。玄赞僧祇以前劫数付之见经文。说舍利弗尊者授记。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当作佛明知。佛以前劫数悉说之云事。况无学回心所经劫数。不过二万劫。岂云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乎。故偈颂云。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云云)知。过彼劫即至成佛时云事。
  会云。经说舍利弗授记。初明时劫。次说供佛等时。劫者依玄赞意者。劫者未入僧祇所迳也。供佛等者。入劫以去所行也。其僧祇以前。又有二位。所谓二万劫及十信也。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者。彼回心已后。僧祇以前时劫也。依昼夜等劫为无量无边。故玄赞云。未入十信。尚二万劫。况起心后时节应远故。此第一先说劫多。方遇诸佛得入大劫。持正法等(云云)。今言十信者。璎珞经所说。十住已前名字十信也。况起心后者。彼相似发心以后也。二乘回心人。不如始业初心之顿悟故。以前经二万劫。其后同顿悟初心。经十千劫等。始入僧祇。修发心住所摄之十信也。但经文可说成佛以前三祇云事。一经难势可然。摄释则存此道理。兼又依偈颂过无量劫已之文。然而玄赞依实道理。所谓宗家意。僧祇以去。正立菩萨位。四依供佛皆深固大心以后也。依之三周得记供佛多少。所作行业等。专可说入劫以去事。至于回心以后时分者。其量广大故。经文且谈僧祇以前欤。故说赞云先说劫多。述方遇诸佛也。次偈颂文者。说最初究竟之二时。略中间欤。
  寻云。回心以后六二万。正至十住之劫数也。何其后更经十千劫耶。凡宗家名十信者。是发心住所摄也。未入僧祇名字轻毛之行。既不名为位。何称十信。又非深固大心。何云况起心后。依之次下文。引涅槃经八万劫等到菩提心处之文云。故知。经尔所劫。方到十信初心。始入初地(云云)。明知。上下十信者。皆大劫初也。
  答。疑难之趣。宗家一释也。二种生死章作二释。其中广引证立理者。同玄赞也。言其证者。所前出本论。不如始业文也。证圣果者。厌苦欣寂。其心深重。设虽回心。动催熏习。起自调下劣之心。大乘指之为放逸位。岂同直往初心乎。况若缘觉回心十千劫。直至十住者。与顿悟十千劫有何差别。但玄赞次下文者若是一释意欤。或又同今玄赞。以何知之者。引菩萨地云。迂回修行。不如初心始业善(文)以之为证等。由此今云。无量劫。方始供养若干千万亿佛。行菩萨道(云云)对过字云方始。文势大同今玄赞也。若尔始入初劫者。十信后。更入初地欤。指付玄赞犹及异论。恐不顺文相。未入十信者。指发心住所摄十信。况起心后者。僧祇大心者。何云先说劫多。方过诸佛。得入大劫持正法等。指劫多云前说。对之云方遇诸佛。知。无佛后事也。得入大劫者。供佛初为入劫也。况摄释述赞意。经二万劫方至十信。况从起彼大乘心后。不迳多劫即遇佛耶。此故过无量劫后。初过诸佛方入大劫(云云)。玄赞文不分明之处。加言显义。不可异求。况表今助释所述即疑难意趣也。知。玄赞释。总无异义也。加之合僧祇以前所供佛。三十六恒及熙连河数也。尔而诸处常云三十六恒佛。是偏云僧祇以后为菩萨位。云供佛云所行。不顾未入僧祇也。今玄赞以无量劫。为供佛等前。深存此理也。而无量劫。若回心已后乃至成者。供佛持法。亦可通未入僧祇。岂自宗义乎。
  经云。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云云)。
  玄赞云。经舍利弗至所行之道。赞云○此初文有四。一时节过无量劫。二外遇良缘值若干佛。三奉持正法。四具行利生。要因行满果方成故。未入十信。尚二万劫。况起心后。时节应违故。此第一先说劫多。方遇诸佛得入大劫。持正法故(云云)。
  摄释云。疏未入十信至得入大劫等者。此意说云。罗汉发心。经二万劫方至十信。况从起大乘心后。不迳多劫。即遇佛耶。由此故过无量劫后。始遇诸佛方入大劫。今助一释。言无量劫总谈从初尽得佛时。于中而行供养等事。故下偈云供养无数佛。乃至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等。故知。通说至佛果时。若不尔者。凡夫未发大心之时。尚数逢佛。况无学圣。后发大心。经历长时。不睹诸佛。更思(云云)。
  玄赞次下文云。涅槃经言。须陀洹八万劫到。乃至阿罗汉二万劫到。辟支佛十千劫到。所云到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知。经尔所劫。方到十信初心。始入初地。菩萨地云。迂回修行。不如初心始业菩萨。耽寂灭味极深重故。由此今言过无量劫方始供养若干千万亿佛。行菩萨道等(云云)。经偈颂云。供养无数佛。具足菩萨行十力等功德。证于无上道。过无量劫已劫名大宝严(云云)。
  二种生死章云。谓回心后。经八万劫乃至十千。尔乃至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或有说言。至十信初虽已回心。而乐寂心不能舍故。经八万劫乃至十千。于修加行放逸不进。经尔许劫后方觉悟。进修加行至十信初。故瑜伽论八十卷云○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趣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槃故。不如初心始业菩萨。亲近供养佛菩萨中。及于修习菩萨资粮诸圣道中。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被觉悟已。于所修行能不放逸。解云。乐涅槃故。于遍游行及修资种。放逸时者。即是经八万劫乃至十千劫时也。彼觉悟已不放逸者。即是发心进修之时。直往菩萨。虽具烦恼○八万十千劫。至十信故。云迟钝。不如始业。上来辩回趣人(云云)。
  问。舍利弗尊者成佛时。名花光如来。有何故乎。答。玄赞云。目睹雨花放光。耳闻法花智光。付之三周得记声闻。皆有此义。若如此故者。皆可得花光称哉。
  会云。玄赞有二释。目睹雨华放光。耳闻法华智光者。初释也。寄眼见耳闻之两事。释华光二言。次外□秘法。内发智光者。依闻法发智二门。解成佛名因。俱有其理。自余名号随宜立之。何必一准。故次下文云。且如释迦弥勒。因睹彼佛以为名。鹙子最初假见闻而立称(云云)名因不同。玄赞皆所许也。
  玄赞云。目睹雨华放光。耳闻法华智光。又外□秘法。内发智光。因斯二义故名华光。夫记佛名理非一准。且如释迦弥勒。因睹彼佛以为名。鹙子最初假见闻而立称。智度论云。三百比丘。脱衣上佛。举手为相。记名大相如来。又千天子。见佛土庄严而发净意。名庄严王佛○如是等类。不可一准。或此皆最初所逢佛。后遇此缘因符往愿(云云)。
  寻云。依后释者。舍利弗。前逢华光佛发心故。今遇此瑞云欤。退大以前事。何为佛号之正因乎。
  问。今经时。得记别舍利弗者。为即华严经第八会所列舍利弗。为当云何。答。玄赞云。即此中授记者。付之入法界品所列舍利弗。闻文殊十法。既发菩提心毕。今得记别身子。在此经会座。始发大心。以知。各别人也。
  会云。花严经时。闻文殊十法。灵山会上受初周记别。俱是五百声闻之中大智舍利弗。退大声闻。实类人也。若为实人者。不可有二体。定同人也。故玄赞云。后入法界品。舍利弗将六千弟子。从自房出。文殊师利为说十法。乃发菩提心。即此中授记者。故非应化也(云云)但再发菩提心事。浅深有次。故摄释云。彼发信有菩提之心。非发求趣菩提心也。此发趣求故。与彼别。意者华严第八会。虽鹿苑后。大乘根机未及纯熟。仅信有菩提体。法华经四十余年之说。开权显实。正授成佛记。故华严发信解之心。法华发趣向之心。同虽发心。非无差别也。
  别作助释云。华严会所文殊加之。令发信心。而盖傍被。为后法华趣求之渐(云云)。此释者华严会信解。犹不自力不长时。以大圣文殊之加被暂发其心云欤。
  别寻云。华严经初说有舍利弗。是应化者。指彼经何处乎。若入法界品中。分初释欤。将前七会欤。若于入法界品指初分者。见经文。先同闻众中。列舍利弗等。佛现不思议境界时。如聋如盲。不觉不知也。其后。文殊出会往南方时。舍利弗。从自坊出。引六千弟子指文殊处任文相。初后舍利弗。是可同人。依之上生经疏云。故华严会舍利弗。如盲如聋不闻不见。文殊师利。引出会已。方始知见(云云)若尔第八会中。全无应化舍利弗。若依之指前七会名初说者。广勘经文。以前七会。全无声闻。何况前七会。是成道第二十七日之说。鹿苑法轮未转。证果声闻无有。权必引实类无世。何有应化声闻。设虽化比丘形。何舍利弗得度前。现其名体乎。加之华严香象于入法界品。分本末二会。玄赞云初后者。即可彼本末。旁不明。云何。古有二义。一云。于入法界品分初后二时。同香象释。本会者佛会也。末会者菩萨会也。如次如来文殊为其教主。舍利弗等五百声闻。初在佛所时。其身各有权实二边。以何知者。能化佛身。一时通报化。海会大众。亦在二士。故佛地论释佛地经云。受用变化二土同处也。听法从众。所闻虽同。所见各异准彼可知。爰以佛会舍利弗有权实二身故。指其报土边云初说。有舍利弗是应化也。
  问。应化二士一时虽并。地上菩萨通在二士。故其身实可有权实。地前菩萨。二乘异生。唯住化土。何有二释耶。依之华严会五百声闻。皆如聋^2□。严净国土微妙境界。都隔知见。若报土边有声闻者。何如此乎。何况文殊等菩萨。在报土在化土。皆同名同身云事者其理可尔。声闻设通二土。净土声闻是可化。菩萨所现与秽土身子等。彼此别人也。何以之为一体权实之证。名号亦可异。况报土中。某甲应化声闻。其身亦可有化土。所谓满慈阿难等也。何舍利弗。报土应现可有耶。答。疑难之旨。非无道理。尔犹异一门。大圣所作。应现无尽。有一菩萨报土中化声闻形。自称舍利弗。与实类舍利弗又即不离。一会一时。能助佛化。有何过乎。就中泛尔报化二土。其相大异。不必相属。所谓释迦出浊世阎浮提。舍那往台上华藏界。云身云土云教云众。大小胜劣。彼此不混。徒众多少。都不相似。报土设虽有应化比丘。未必名身子目连等。而化身佛说华严深密等大乘深法之时。化土为本即兼报土。所说之经。能化之众。俱通二方。名之一质异见。非常途事。如此时者。二土大众。同名一体也。身量形相。虽有胜劣。其形是一。其名亦同。今所解者后类也。
  问。若尔华严会舍利弗亦通二类。玄赞何云初说有舍利弗是应化。不许初时亦有实类乎。答。玄赞意者。他师不知实类舍利弗。以诸教所说舍利弗。皆为应化。赞主为破彼义。引法华论四类声闻。此经得记。舍利弗为实类。于他师义有纵有夺。华严经初说有舍利弗。是应化者。纵也。从入法界品舍利弗即此中授记者故非应化也者。夺也。于初时有二类时。其实边虽须夺之。有应化边故且纵之。于后时一向夺之。其意可知。
  一义云。初说者。前七会也。此义有深旨。如唯识寻思抄。玄赞云。应化声闻者。有人云。即舍利弗四大声闻上根。五百中根。学无学下根。今解不尔。华严经初说有舍利弗是应化。后入法界品。舍利弗将六千弟子。从自坊出。文殊师利。为说十法。乃发菩提心。即此中授记者。故非应化也。舍利弗。独是上根声闻。四大为中。五百等为下。准下经言富楼那等。是法华一会应化者也(云云)。
  摄释云。疏后入法界至非应化者。问。彼已发心。云何此会复云回趣。答。彼发信有菩提之心。非发求趣菩提心也。此发趣求故。与彼别。或谓。华严经非一座说。舍利弗发心。未必即是法花会前。议曰。前释理通后解不可。虽非一座。无文有说。在法花后。纵言有会。在法华后。此已发心。彼何更发今助一释。华严会所文殊加之。令发信心。而盖傍被。为后法华趣求之渐。今正为说而重令彼生决趣心。授佛位等。尔如善现。于般若会而云发心。皆今渐也(云云)。

  决择记云

  水抄云。言华严等者。如来成道后第二七日。说华严经贤首品。第一会一个舍利弗是化。彼经未化声闻故(云云)。
  问。华光如来国土。二乘机可有耶。两方。若有二乘机者。见经文。其国土中。以菩萨为大宝。故知(云云)无二乘人云事。加之经云。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云云)若对三乘机说三乘法者。何其故阙本愿乎。是以淄洲大师。余处引此文。为菩萨说三乘法(云云)。若由之尔者。今玄赞彼佛国土。有二乘如何。
  会云华光如来国土。有三乘机。以本愿故说三乘法若无机说法者。施何利益。故玄赞云。调伏二乘说三乘法(云云)。又云。虽有三乘。菩萨类多故名大宝(云云)会此显文明其实义。但以本愿说三乘法者。不同释迦五浊恶世。设虽无初权后实方便。所化皆堪得度。而以本愿力。净土犹有二乘为其说小法也。如彼极乐净土中品三生欤。或无二乘机。经不说故。若有之者。如富楼那等土。何不说之。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之文。有法无机之旨。佛自通伏难。薄德少福者。厌苦欣寂故。初设权方后开实教。净土之中。其义不应。但玄赞云调伏二乘者。为菩萨授三乘法。调伏当来所化二乘慢心也。如菩萨等立相见道。次云虽有三乘者。借彼名说欤。
  经云。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云云)。
  玄赞云。经舍利弗至说三乘法。赞云。此释所以。华光如来愿意普资。所以唯称本愿。如此欲令众生知彼佛时无恶众生发愿生彼。顺本所习。调伏二乘。说三乘法。非化恶生初权后实(云云)。
  同下文云○虽有三乘。菩萨类多故名大宝。

  水抄云

  问。玄赞于如来正像末三时。明教行证有无。尔者末法可有行证二义耶。玄赞五云。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云云)。付之安乐行品。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云云)。末法有行。又唯识疏。末法有入现观者(云云)。既有证况于行乎。
  会云。众生机根。实千品也。设虽未法。何无少分行证类。末法之中有王。闻破戒比丘说法。有证圣果。大师余处解释。即指彼等事也。行证并无者。论多分谈显相也。后五百岁。许大乘如说修行。不只此经。诸教多同。第五五百岁。则末法内也。如普贤行者五品修行。既入四善根。亦得六根净。岂不名行乎。密机证圣。亦不可遮之。
  玄赞。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禀教行行证果不同(云云)。
  问。付释迦正像末三时。且正法为五百年。将如何。
  两方。若五百年者。佛地论并智度论释迦正法一千年(云云)。若由之尔者。许女人出家。不敬比丘故。千年正法。减五百年者。是律说也。玄赞云由度女人正法减半。又此意也。
  会云。正法时分。本有二说。一云千年。一云五百年。今品并药王品玄赞五百年义也。般若赞述又同也。劝发品玄赞千年义也。其中劝发品疏。依于大乘。正法一千年。五百年者。多分可小乘余部说。依之佛地论云。而菩萨藏千载以前清净一味。千年以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是故说云如来正法但经千载(云云)龙猛提婆。开演真空。慈氏无著。弘宣中道。皆正法千年之内也。说空说中。其词似异。清净一味两宗无诤。及千一百年。护法清辨。始诤空有。是像法初也。亲光指之以为正法千年诚证。宗家用此说也。但许女人出家时。千年正法虽减五百岁。令尼众修八敬法故。更增五百载复本。法澄师引有经云。由大爱道等。能行八敬法。正法不减。遂共像法为一千年(文)。尔者今玄赞。且以初减未复之时。对华光佛国土。辨其差别欤。或又一说也。
  寻云。大乘宗意。正法千年者。唯指大乘正法欤。将小乘诸部。又犹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欤。若大小法俱千年为正法者。何佛地论。別云而菩萨藏千载已前乎。况小乘法。百年以后分二部三四百年内至二十部。彼皆诤论。可不正法。若又小乘正法早减者。俱舍论云。既知。如来正法寿。渐次沦亡。如至喉世亲造论。在九百年。彼时有部经部正法未减。知。于小乘犹千岁云事。
  今假会云。诸部学者。自以千年若五百年等。为正法时分。大乘宗。以百年为小乘正法。两部分出以后。为像法欤。或大小二乘俱任经说同定其时分。但小乘法。虽诤论。犹正法也。诸部之中。皆有教行证得四果者。分出以后。其数多故也。不同大小乘法。龙猛无著证初地等。唯有千年内。空有诤论以后。无入地人欤。是不付显相可论实。争无证入大乘。机根自在之故也。玄赞云。释迦佛正法短。像法长。不度女人。正法各一千年。由度女人。正法减半(云云)。
  金刚般若赞述云。释迦灭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未度比丘尼前。正法一千年等(云云)。
  贤劫经十云。正法存在。立至五百岁。像法存立。亦五百岁(云云)。
  问。经文说舍利弗尊者成佛事。尔者正法像法住世劫数。大师如何释之耶。玄赞云。正法时节。昼夜月时年为劫故(云云)。付之花光如来净土。唱觉正法像法所经劫数。定可长时。若以昼夜月时年为其劫数者。住世尤可短时。释迦出五浊末世。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也。华光如来。居纯净土。宁不及之乎。
  会云。华光如来正像法之劫理。虽难知。玄赞既云此颂。正法像法时节。昼夜月时年为劫故。天亲释论。依五种小劫解此经。故任论作释。非无依凭。但若三十二年等者。实不应净土相。摄释解华光寿命劫有三释。论据多分。或虽云年。非要一年即为一劫。百千亿年而为一劫。亦不失年义。或但谈今法华时事。如涌出品等。所经之劫。据月年等。栖覆取初释为正。年者同第二释。路府意。年名虽同。长短各别。如人间寿一千六百年。始当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秽土尚尔。况华光佛。居净土耳(云云)。诠明因之。
  寻云。摄释三解之中。初后二释。非今玄赞意。第二义者。若取多岁为劫者劫既无定量。昼夜月时年五类。世间本有其定时分。名劫可尔。随事以尔许年数。恣为一劫云事无道理。又非论意如何。
  今云。变化长时净土安立。对秽土可知其同异。三灾时有坏不。如何。玄赞释。由此而起欤。
  玄赞云。经佛灭度之后至像法三十二。赞曰。此颂。正像法时节。昼夜月时年为劫故(云云)。
  摄释次上文云。疏今华光至不灭正法等者。问。按法华论。断此经中所说劫者。昼夜月时年。以为其量。华光世胜。人之与法。俱合修长。三十等年。一何短促。答。论据多分。或虽云年。非要一年即为一劫。百千亿年而为一劫。亦不失年义。或但谈今法华时事。如涌出等所经之劫。据月年等(云云)。非有违也。
  文句第五云。大论四十八云。舍利弗正法三十二小劫者。三灾饥病刀。灭众生者名小劫。又直是时节名小劫。如说法华经六十小劫。亦是时节数耳。非三灾灭外物为小劫也。
  义疏三本云。是华光佛灭度之后下。第八明住持果。大论云。佛法凡有四○问。既是净土。云何有小劫耶。答。今但论净土时节分量。准当二十小劫。非谓刀兵等三灾劫也。
  问。今品中。佛为舍利弗尊者。授当作佛记别尔者同名菩萨。同可得授记耶。两方。若得记别者。见经文。鹿苑证果舍利弗。虽得当作佛记别。未见同名菩萨预成佛记。更依何文。云得授记乎。若依之尔者。天亲论主。同名菩萨。同得授记(云云)。如何。
  会云。世亲摄论云。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无性摄论云。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彼名同。得授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云云)。同名授记。论家解释分明也。今按其意。法华会上。于不定性引摄一类。任持所余。引摄者。三周得记声闻也。任持者。小菩萨也。是则先佛世。虽闻法华回心。其机劣故。当座不预授记。至后佛时。含声闻授记。待次得记。释迦一代。在会而漏记之类。待弥勒等又尔也。若不尔者。释迦所化作佛小圣。岂限千二乎。况灭后弟子中。不定性谁人授记别。知。是后佛世得记也。同名记别如此之人欤。
  问。三根外。犹有圣果回心云事。未见详释。设有其体。何不授记。设虽有余类以总记可足。何至后佛始受记乎。
  答。三根大弟子。是退大人也。先至菩萨位。大乘熏修不失。故于声闻中。其德超他。记劫国名号。殊胜事故。仅限舍利弗四大声闻及千二百对。不及余类。法师品总记广故。自余渐悟。虽生欢喜。其心未决。所谓未敢即便食之类也。若现当诸佛永不授记者。犹预心难除。又虽让余经。渐悟记。偏在法华会故。但法华得记外。无渐悟回心者。如何。玄赞云非不定性皆是退类。亦有昔日未求于大。今者但从小果趣大不定性耶乎。圣位回心。虽无永退。下劣宿习难止故。动发退心得分明记。后渐渐可遮其心。
  问。设虽有后佛授记。可随机成熟。何待同名记乎。若经同名者。岂默止乎。答。今云同名记者。且示一类也。经文包含。佛化自在。论举一隅。令知自余欤。玄赞四云。摄大乘云。为引摄一类○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此中十因○第八二乘。于佛得同自体意乐。同名菩萨。得授记别故。谓于此会。佛与二乘授佛记别。为令其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彼名同。因得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二乘者。得同佛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受记别(云云)。
  世亲摄论十云。为引摄一类此中二颂。辩诸佛说一乘意趣。○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佛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佛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云云)。

  无性摄论第十云

  问。经文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云云)。显何事乎。答。四众八部。见舍利弗尊者。受当作佛记别。脱衣供养佛说也。付之夫三衣者。三世诸佛应法之服。资身长道为之最要。出家之人常随其身。如鸟二翼不许暂离。若尔比丘比丘尼众。脱所著三衣供佛者。岂不犯离三衣戒乎。依之。龙树大士。释大品般若。三百比丘脱衣上佛云文。佛十二年前。未制戒故。虽脱衣不犯戒(云云)。今经。四十余年之后说也。专可犯戒如何。
  会云。摄释有二意。一云。既闻一乘悟解正法。故得正法戒离衣。乃是息世机嫌。故舍衣无罪(云云)。大乘之行专先德重。不顾过轻。既得正法之胜戒。何拘离衣之机嫌。二云。经文之中而有总别。心喜踊跃。四众皆尔。脱衣以奉。别属于俗(云云)。四从欢喜之中。在家二类。脱衣奉佛。文言虽总。实义随应。栖覆引此解。言总意别(云云)。更加一解。当日劫得。不经宿不犯。四众在佛前。虽脱衣各归所止。当日带三衣。既不经一宿。何及犯戒乎。
  摄释云。经各各脱身所著上衣等者。问。比丘奉衣虽成檀惠。离衣犯禁。岂不招辜。故大品经中。三百比丘。脱衣上佛。而论释云。十二年中未制戒。故不犯衣戒。今法华会。年已四十。固应成犯。答。略有二释。一云。既闻一乘悟解正法。得正法戒。离衣乃是息世讥嫌。故舍衣无罪。二云。经文之中而有总别。心喜踊跃。四众皆尔。脱衣以奉。别属于俗四分律抄批八云。离三衣宿戒第二。先明制意。所以不听离衣宿者。夫三衣者。盖是三世诸佛应法之服。资身长道为要。理须随身。如鸟二翼。许无暂离。常愿奉持。今置衣在此。身居异处。寒暑匆起。兼须难得。又阙守护。容成失衣事。恼不轻。是故圣制。人衣异处曰离。宾叙。西塔每云。人衣异碍者。好以其染。限期一日。过则犯故曰也。
  问。玄赞释火宅喻。总有五门。尔者于三乘云何分别之乎。
  答。玄赞云。五中初三。唯说中大正门。体即一乘之教行故。后之二门。中边大小。正侧之门。并名为门。体即三乘之教行故付之见经文。云是舍唯有一门。不许五种无分二类。知。前后所说之门户。其体是一云事。何况所烧之门。若大乘教行者。何云与烦恼猛火所烧。狭少之门。又不应一乘宽广之相。可谓。皆是三界火宅之门也。知。不显无漏教行云事。
  会云。火宅喻中。说门名在五个处。指说所云总有五门。未必有各别五种门。赞主分之为二。一中大正门。唯一乘教行也。二边侧门。唯二乘教行也。唯有一门。所烧之门。狭小之门。此三种说大正门。今在门外。以佛教门。此二处兼中边大小正侧之门。但说唯有一门。故不可有二门云难。实以可尔。然而今经从初叹二深。总至于三周。昔之三权。今之一实。相对明之。遂归一乘。不以为相违。其中释所烧之门云。第二佛从所烧之门。安稳而得出。不从二乘教行中出其意易知。所烧之门。
  玄赞会云。一乘教行。多诸怨嫉。诽谤不信。障难破坏。烦恼所碍。名所烧之门。则以下犹多怨嫉等文。为此义证。若偏属三界。云何为如来出离之所以。次第三狭少之门者。玄赞云。不容二乘故(云云)。述法喻云。譬如大海虽宽无量。不宿死尸。亦名为窄。一乘因行。虽广无边。不容二行。故名狭少(云云)玄赞云。经财富无量至唯有一门。赞曰。○六有一门。门者出宅之所因。此长行中。于喻及合。总有五门。一此中所说唯有一门。二所烧之门。三狭小之门。四今在门外。五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初四门在喻内。后一门在合中。门有二种。一中大正门。唯一乘教行。二边小侧门。唯二乘教行。五中初三唯说中大正门。体即一乘之教行故。能出三界变易宅故。所以初门名之为一。不名为三。第二。佛从所烧之门。安稳而得出。不从二乘教行中出。第三。而复狭小不容二乘故知。初三门。唯一乘教行。第四。三车俱在门外。岂是二乘亦出一乘教行之外。第五。见诸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乐。然后等与大车。即是二乘俱已出门。以此故知。后二通于中边大小正侧。俱名为门。与前不同。所望义别。亦不相违。余文之义。至彼文中一一当释。今说二利行圆宽容出二死处。故门称一不说余二。此说出三界之户。非入净土之门。彼以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所望别故。此以教对理。以因对果。名之为门。彼以智对境。名之为门。又此望三界。名之为出。若望净土。亦名为入。体是一故。此明出三界门。不明入三界门。入三界门。烦恼及业所望异故。亦不相违。
  同下文云。所烧门者。一乘教行。多诸怨嫉。诽谤不信。障难破坏。烦恼所碍名所烧门。故下经云。此法华经。多诸怨嫉。我昔因位。依一乘教观二空理。修二理行。证二真智。出分段生。入不退地。名于所烧门安稳得出。已乘宝乘至道场讫(云云)摄释云。疏所烧门者。一乘教行。复有义。此名三界限域为门故后文。云今此三车皆在门外。复云烧门。故知。三界以之为门○(云云)。
  经云。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云云)。
  玄赞云。是二种死。三界之舍。唯有一个大乘正门为出之处。菩萨大性。能具行之。二乘之性。现熟不能。依大经出。设为彼说。彼不能行。不容彼行。名为狭小。不容独觉者行名狭。不容声门者行名小。譬如大海虽宽无量。不宿死尸亦名为窄。一乘因行。虽广无边不容二行。故名狭小(云云)。
  摄释云

  以写本一校了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六

  (金藏院本愿)
  料纸, 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三月二十六日于松屋丑寅角房书之灭罪生善生善
  执笔清胤春信(敬白)
  (朱书云)
  宽政六岁腊月十九日
  以写本一校了
  执笔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七

 

  譬喻品下

  1 衣□机案明二乘因行欤
  2 二乘人可乘羊鹿二车耶
  3 羊鹿二车体无漏后得智欤
  4 中小二子求羊鹿车欤
  5 菩萨大子可索车
  6 牛车体理智中何耶
  7 三车四车
  8 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
  9 是杇故宅属于一人
  10 闻有人言义
  11 先因游戏来入此宅
  12 乃至不受余经一偈

  法华经第二卷开示抄(譬喻品下)

  譬喻品下

  问。经文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云云)尔者今此文。明二乘因行欤。两方。若明二乘因行者。衣□机案长者思惟也。虽思未用。若二乘因行者修得果。岂云不用乎。是以见合喻文。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免济诸子火宅之难知。非二乘因行也。依之玄赞示大不悕喻。有四喻中。此文明大乘果化喻。若由之尔者。玄赞释行妙法云。二乘之因。悲智所诱。名衣□机案。随宜出处故。无垢称疏。义林章等。其意同之。明知。二乘因行云事。
  会云。衣□机案者。佛果神通智惠之德也。非二乘因行。故玄赞于示大不悕喻。分四种之中。初思大乘果化。二念大乘因化。其中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若以机案。从舍出之者。大乘果化也。故玄赞云。佛作是思惟。我悉具足此二胜德。二乘种性众生。虽无修行大乘。求出宅意。当以智惠之用机案。顿授中根众生圆觉。以神通之用衣□。顿拔下品众生众苦。抑逼众生。从三界舍出而救度之耶(云云)。以机案○为智惠之用。以衣□为神通之用。机案者。智身之力。顿出缘觉中子。衣□者。通手能速拔声闻小果。皆是如来长者威力也非二乘自行。是以经云。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若舍利弗等。自乘因行者。正说三乘喻争。出火宅文所说也。岂不用而止乎。但行妙法中云。二乘之因悲智所诱者。朴扬会云。此叙古释。非疏主意疏主解彼衣□等文。云果化喻。故知。此处非疏主意。又复本师。亲承疏主。相传不谬(云云)栖覆云。淄洲云。此不是疏主解。叙古人义唯识章表有说载此义。则光宅寺云法师也。处处解释。皆准可会。
  光宅意云。门外三车者。三乘果位也。大子从门出。中子乘机案出。小子以衣□出。三乘因行在界内故无喻门外三车。若不用衣□机案者。以何为三乘因行乎赞主御意。门外唯有牛车。无羊鹿体。三子求车出门外。大乘凡位。二乘有学凡圣。皆属宅内。经争出火宅文。摄二乘因行故。玄赞云。心各勇锐。心精进也○争修行业名竞驰走。齐希免苦。亦争出宅。前二思惟。不正用之。故衣□机案。不喻二乘因行。佛果智惠神通之功力也。于此亦有二义。子岛意者。设若用衣□须为二乘因行。或可云偏果德也。设虽用。何是二乘因行乎。疏主因行释者。古人义也。不可混滥。
  经云。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云云)。
  玄赞云。经舍利弗至从舍出之。赞曰。第二示大。不悕喻有四。初思大乘果化。二复更思惟下。念大乘因化。三作是念已下。随示大乘行化。四父虽怜愍下。无悕取大之化此初也。诸佛智惠神通。名大乘果。教所诠故。佛果德故。○身有力者。谓二真智佛以智为体。故手有力者。谓六神通外作用故。佛作是思惟。我悉具足此二胜德。二乘种性众生。虽无修行大乘求出宅意。当以智惠之用机案。顿授中根众生圆觉。以神通之用衣□。顿拔下品众生众苦。抑逼众生。从三界舍出而救度之耶(云云)。同一云。行妙法者○譬喻品云。我身手有力。当以衣□机案从舍出之○二乘之因。悲智所诱。名衣□机案。随宜出处故(云云)。
  摄释一云。疏悲智所诱名衣□等者。问。譬喻品。云当以衣□从舍出之。复更思惟。乃至当设方便等。准彼经文。不以衣□。衣□若是二乘因行何○不用乎。答。此叙古释。非疏主意(乃至)。此亦不尔。岂有过者便指古人。答。疏主解彼衣□等文云果化喻。故知。此处非疏主意。又复本师。亲承疏主。相传不谬(云云)。
  水抄五云。章敬明云○诸抄(云云)多解。淄洲云。此不疏主解。叙古人义(云云)。摄释亦云。若是疏主解。即合前后相承。今既前后相违。故知。不是也。又淄洲。亲承疏主之后。相传不谬(云云)。
  决权实论云。又我日本国元兴寺摄释未来时。或师偏见疏。以衣□机案为二乘同乘。后摄释来时。诸寺古德等。改先未了。皆顺摄释义。
  诸乘章云。法花经中。果为三乘。一乘因称门。唯有一门。复狭少故。二乘因。称衣□机案。随宜而出。非依门故(云云)。
  无垢称经疏云。法华经中。衣□机案。唯有一门。出处虽殊(三乘因行)离诸灾难及取牛车之因是故(等文)。
  唯识章云。法花有说。唯依果智但说三车在门外。故宅中者。名衣□机案及门。不与乘名。理亦不然。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乘此宝车。直至道场。故通因位(云云)。唯识义私记四云。
  问。二乘人可乘羊鹿二车乎。玄赞不乘(云云)。付之为息疲倦设化城。二乘既入彼城。为出三界设二车。二乘宁不乘彼乎。此中。二乘既得生空无漏智见。是岂非乘干鹿二车乎。例如彼菩萨以后得种智为车。以根本智为牛。
  会云。羊鹿二车乘否之义。经论相违。文理纷纭。但劝学寺上纲。会此事。若依经者。不乘羊鹿。若依论及玄赞者。二乘乘二车。经隐不说(云云)是以见论文云。第一人者。以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玄赞云。说此世间三昧善根。与令游戏故。二乘执此以为二车。实非车体(云云)既云方便令戏。云与令游戏。得车乘之旨分明也。然而以种智。数可为实车。二乘虽游三昧。未得一切种智。故云实非车体所以经亦不云乘车也。义决解其意同之。
  问。论及玄赞乘车者。若是二子。从父索车之时。与之令乘欤。答。不然未回心前。自乘三昧等成就云乘车。此虽得凡位所求之果。非无学以后所求车。故义决云。此世间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臾修。义云索牛(云云)自乘所得世间定心。嫌非车云出门不得了。更云索车。明知。所求之车者。非以前所得功德乎。问。今求车者。未回心前欤。将回心以后欤。若未回心前者。自分既乘车。何更求。若回心后者。岂求羊鹿乎。所求大行是牛车故。答。未回心时。索羊鹿二车也。所求车者。若惠解脱罗汉者。求入根本定得胜神通。若俱解脱者。更求种智。于黑盐等。犹怀疑心。况于四谛无量相。不能广知。故云索车。或二乘自心。虽求羊鹿。不知所求。自当牛车也。
  经云。而告之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争出火宅○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云云)。
  玄赞云。羊鹿二车。有名施设。不见不登故。此乃以二乘小中种智为体○有名不见。亦不名登游。不能分别证诸法故。又显彼有假涅槃。说云已入。隐彼有生空菩提智。不分别法。不与车号。不与登名。惑苦已灭故。智障未断故。彼所证得世间禅定。虚指为车。名得出门。为渐入大乘因。证大涅槃位故。本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
  同上文云。
  决择记上文云。疏此中不说至应解者○然大意云。说异种智。名为二车。所以虚指世间三昧假解。名之为车。为引彼故。如来示黄叶。以为其金。诱于小儿黄叶实非是金。以彼二乘无种智故。二车不上故。曰也(云云)。
  水抄二十二云。问。二乘者既有三智。云何不许登羊鹿车。答。虽有三智。不能了一切法故。既无种智。故不登车。加行后得。虽缘于事。过未只知八万。现在不越三千事。有黑盐之疑喻。违燋谷之青。故非种智也。
  义决云。若定性人。羊鹿二车。即彼生智。所说化城。即二涅槃。彼究竟故非暂息。彼不趣大。故不同不定(云云)。

  摄释同之。如次下。

  问。羊鹿二车体。为无漏后得智。将如何。若取无漏后得智为体者。论说二车体。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云云)。知取有智云事。况对二车。说化城。羊鹿二车。若无漏智者。化城是可真理。何云诸禅三昧城。若如此者。三车出火宅在门外。而有漏智三界所系也。何云门外。是以经法喻合文云。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云云)。明知取无漏智。
  会云。羊鹿二车体者。二乘有漏后得智也。二乘无漏后得。多缘谛理。于事相中无胜功能。今车云者。自分种智也。可施广缘用。知。非无漏智也。故义决云。又复二乘无漏后得。不能起通了知诸法。何名令戏。但经文者。义决会云。彼是此乘庄严具故。又无漏身中所证诸法。亦名无漏(云云)。
  玄赞云。羊鹿二车。有名施设。不见不登故。此乃以二乘小中种智为体。○若以二乘所得生空无漏智为车体。彼亦已登。云何言不得。故知。虚指二乘所得。有漏后得智世间三昧。名为种智。称二车体有名不见。亦不名登游。不能分别应诸法故。又显彼有假涅槃。说云已入。隐彼有生空菩提智。不分别法。不与车号。不与登名(云云)。
  摄释云。疏若以二乘所得生空等者。问。且不定性必能回趣得于种智。自生空智。可不名车。定性人。竟不趣向。亦无种智。岂全无车。若尔。无者。何名自运名声闻乘。答。今此偏依不定性说。若对定性。自生空智。亦得为车。不尔即有前之过矣。
  玄赞上文云。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此中不说解脱道中。正证生空择灭真智。名为世间三昧假解。此是羊鹿非是车体。何彼观后入世间定。观前所证。以心粗故。不见正智及生空如。乃见惑业后苦不生。心便变作涅槃想解。正智所证根本观中。所得择灭。不名化城。不说假观所变为城不息苦故。今说后时后得智位能变想解。名为世间善根三昧。经安喜乐种种功德。假名羊鹿车。假名种智。与之游戏。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故。实非种智。说羊鹿车有名不见登。说此世间三昧善根。与令游戏故。二乘执此以为二车。实非车体。如二乘者。所起四颠倒。正观不然。后方想解。缘此起执。化城亦尔(云云)。
  摄释云。疏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者。略为二释。一加行后得。如次前后。二根本后得。以为前后(云云)。
  义决云。问。羊鹿车体。正取何法。答。准疏家释。取二乘无学解脱道后世间定心。虚指此为种智之车。引子令出此世间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臾修。义言索车。故论云。第一人者。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故。若尔云何下。合喻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等。而自娱乐。答。彼是此乘庄严具故。又无漏身中。所有诸法。亦名无漏。若尔。牛车亦应如是。答。彼究竟故。是实德故。此虚指故。非究竟故。问。若尔有漏岂名出宅。答。出分段故为出宅。又释。即指无学果位所得无漏生智。为羊鹿车。下言自在无系无所依求无漏根等故。若尔。云何出门索车。以得智故。答。以指此智假为种智。此不能了一切法故。当更修故。义云索车。若尔。云何名为世间。答。缘俗事故。以劣智故名为世间。若尔。对车说城。应取真理。云何论云涅槃城者。初禅三昧城涅槃。既取禅三昧城。菩萨何故取后世间智。又后二乘无漏后得。不能起通了知诸法。何名令戏。故前说善(云云)。
  一乘义私记上云。问。如论及玄赞者。二乘有漏后得智。假名羊鹿车。与之令游戏(云云)。而何经中。不说与羊鹿车。答。此义可设劬劳。谓二乘人。离分段生死名为出宅。专于佛所。求证种智。名求羊鹿。其所得种智。实非种智。有名无体。不见不登故。故经中不说与羊鹿也。谈其实者。二乘有漏后得智中。心便变作涅槃想解。是名世间三昧善根。执此善根以为二车。故云方便。与之游戏。是未回心之前事也。然经中隐不说。与二车以名施设。无其体故。若实亦与。故论中说方便令喜也。故玄赞云。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化城亦尔(云云)○然经下。云各赐诸子若一大车。非本所望等者。是明已回心之后也。问。三子出宅。请与三车。其父亦与等一大车。二子何时得羊鹿车乎。答。经中隐不说此事故。论中显出此义。法华论旨。多分如此。细以可悉。
  问。中小二子。可求车耶。
  问。付中小二子索车义。尔者求羊鹿二车欤。将索牛车欤。若求羊鹿者。羊鹿二车体。是二乘所得有漏定心。俱解脱人已得之。而舍利弗及四大声闻。皆俱解脱圣者。如序品叹其德。何更求已得德乎。依之。义决索牛车见。若由之尔者。中小二子。欣羊鹿出门外。出已所求。岂非羊鹿乎。是以经文羊车鹿车愿时赐与明知。小子求羊车。中子求鹿车也。依之玄赞释此文。诸子索三(云云)下文云。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父各索其车(云云)。
  会云。求车之义实以难知。但二乘人回心以后。未入初地之前。定可求牛车。义决下文。则此意也。于未回心前。又可有求车义。玄赞所述。即当其时欤。
  重案。未回心时。求羊鹿者。法华以前大乘经座。舍利弗等信解大乘轻自乘故。前虽谓我得种智。今闻大乘。知己所得非实种智指此时云求车。不直求牛车。又不正求羊鹿。然羊鹿位故。玄赞云求羊鹿也。以义言之。又求羊鹿也。若夫自乘中。有种智。其望虽可足。其体不可得故。求而不得。于羊鹿上求故。分齐是虽似二车。其体既超过故。自当牛车故。义决云。世间定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更修。义言。索车者。深显此意。此义决上段文也。又下段云求牛车者。是已回心后也。
  又案。未回心前。实求自乘羊鹿。得果之后。惠解脱人求根本定神通等。疏指此义云。三子各求自乘妙智也。次已回心后。前所得定心等。不实种智。故更求车。义决上下。此意也。经求车文。兼彼两种。论及疏。与令游戏者。前所求羊鹿二车也。经文。且求车之中兼羊鹿。乘北车之中。偏说牛车。影略互显。其意可知。
  经云。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云云)。
  玄赞云。经时诸子等至愿时赐与。赞曰○初中有四。初诸子索三。二父但与一○此初也○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父各索其车。二乘之人。离分段死已。得解脱证于四谛。入于化城已名出宅。专于佛所。闻思修习种智。了达求证诸法。名索羊鹿(云云)。摄释云。疏随三乘至索其车者。问。此中二乘为回趣者。为未回心。若已回心。但令趣牛。何求羊鹿。若未回心。自界已漏。云何疏云皆于佛所专意希求。答。为二释。一云。未回心者。练根修定。及余功德亦名希求。故疏次云。求证诸法名索羊鹿诸法师。即彼禅定等也。二云。佛指种智名之为车。出宅不得故。专意求先所许智。名为希求。希求种智。冀证诸法。议曰。顺疏上下。此后释善(云云)。
  水抄云○问。二乘之人。既出宅了。无学果满。更索何车。答。惠解脱罗汉求断定障入根本定。求胜神通。义同索车。若俱解脱。虽得神通。更求种智。广分法。以彼俱解脱罗汉黑盐之事疑。犹自带迷。但总知四谛。不能广知四谛有无量相。亦索车。辩云。定是未回心前。顺如来。听闻法教。欣求种智。义同索车。疏意佛在鹿苑说二乘法。令各修行。得自乘果名父先许。二子得果。居教行外。各出分段宅门。而于诸法犹不能知。名不见车。故于佛所三惠修习。求所未悟名愿时赐与。意言。二乘自心。求自羊鹿。不知所求但牛车。牛车即是父先许者。意说二乘不断智障。智障不断不知诸法。即名无车。令求了达诸法故。但是索牛车也。是此中意(云云)。
  义决云。
  问。就诸子求车之义。菩萨大子可求车乎。义决有二释。一云。三乘俱索。二云。菩萨不求。先付初释。离分段名出宅。出宅已后可求车。而一切菩萨。入初地皆得种智车。何索车。地前菩萨。虽求种智。未出宅内。不可名求车。若尔。菩萨索车。其义难思。若依后释者。违经及玄赞。经云。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玄赞云。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父各索其牛车(云云)又云。已伏烦恼出分段死○求佛妙智。亦名于父索其牛车(云云)。此等文。菩萨大子亦求车。
  会云。义决云索云不索。虽有二释。初释中。云旧德说故。引他师义。随又述文理甚略。于后释者。广成道理。往复研寻。似为自义。而玄赞。分明云菩萨索车颇以相违。今见其大意。义决于因位种智。论得不得。云初地已上得种智车故不须索。云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萨不索是也。玄赞求佛果种智。故云索。述求佛妙智亦名于父索其牛车是也。若尔。经云愿时赐与者。求佛智也。义决不会经。以不说求因位宝车。无相违故不及会释也。
  寻云。义决全不许求车。何同玄赞耶。答。义决亦许菩萨求车。文云若以修学。即名索车。十地皆修。故恒常索(云云)。问。若尔。何故云唯二乘索。非菩萨耶。答。二乘出宅。未得大乘无漏种智故。以不乘车实求之。菩萨者。顿悟渐悟智增非增。出宅之位。无不乘车。故作此释。但虽分得。未得后后胜车。以之许求也。义决二释意趣。全不得故。求车义。通菩萨否之二释也。初释。古师四车义欤。或嘉祥三车中异义欤。
  重寻云。义决云若以修学等者。返诘词也。此释。自本菩萨已乘车。不求车故。以后后修学不名求索。若以之名求者。岂经云乘车耶何以此文云义决许索乎。答。义决若引玄赞外别释者。如今难。料简亦无失。若实不违玄赞者。可知。玄赞举求佛果车。实兼因位求车。义决则此意也。若玄赞意。愿时赐与文。唯限佛果者。不可然。背经文故。所谓经先求车时。长者与之。遂乘车也。爰知。地地皆先求后乘也。若尔。义决不违玄赞者。必可许此。意也。是以玄赞。分明于牛车分因果二位。于四智论其体。云乘云求之二问。玄赞义决互皆可许之也。但他师。出宅之初。未乘车。宗家。大不许此义。地上自最初必得分种智故也经云。
  玄赞云○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已上。虽离分段。未证解脱。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死。纵名入城。未乖道理。若尔。亦应许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为善。已伏烦恼出分段死。亦证四谛。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于父索其牛车(云云)。义决云。问。门外索车。为三乘人并悉索车。为唯二乘。答。有二解。一云。通三乘索。文无简故。旧德说故。说诸子故。二云。唯二乘索非菩萨。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为出宅。三乘出宅得无学果。菩萨出宅在于初地。二乘无学。未得种智。当能修学。名为索车。初地已上得种智车。故不须索。若以修学。即名索车。十地皆修故恒索。若尔。即应菩萨无不上车。何得说言乘车游戏。又论云。为令入不退地。示与无量智业。初地已上。即得智业。虽知修业。经不云索说游戏。故二乘出宅。未得种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学。义名索车。又论云。其第一人。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城。以与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须去索。菩萨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萨不索。或者说云。初机虚指故。车须索。或云。宅内闻三。门外见一。不知谁一。是故须索等。皆非实说(云云)。
  水抄云。问。菩萨种智。已得之。应即登车。何要云索。答。菩萨虽然分得。尚未成满。望其足位。索之无爽。据实十地每地皆有欣求果智义。从初出宅以索标名也。出分须死。亦证四谛。即是依三性三无性。观四谛道行法轮名索也(云云)。

  七喻义私记云

  问。付当品中说火宅三车譬喻。且牛车体者。理智之中何耶。答。玄赞云。一切种智。无漏五蕴为此车相(云云)。付之大乘万德。名之牛车。因果理智。何物不其体。彼不根宝所。既取大涅槃。中根牛车。何可嫌真理乎。依之释论中。后令入大涅槃故(云云)。
  会云。初周。对上根鹙子。广说因果理智一乘。第二周。为中根述因智说牛车。第三周。为下根迷果理示宝所。体用单重三段不同故。玄赞云。前一大事。虽取理智。本智后智。总为一乘。今者唯取后智名车。本智名牛。不说于理以为车体(云云)。义决中。对古师取涅槃。取智为正释。论本经引多文为证。所谓正指法体。究竟令得一切种智(云云)。显功能云其疾如风。叹庄严云根力觉道。明教云其教无量。何况我今为汝造作此车之文。显殊化城。故义决云。理喻宝所。先有非作。有为修生。说造作等(云云)。但于论文者。初乘种智车游戏。后入涅槃。不车体直为涅槃。故论云。第一人者。以此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游戏。后令入大涅槃(云云)。云种种善根。云方便游戏牛车体者。有为也。后令入涅槃者。白牛所至也。不牛车体也。牛车以因智虽为本。实兼果智。故玄赞云。佛果牛车。以四智中一切种智为性。即后得智因车。以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二智中种智为体(云云)。
  又七喻私记云。言索车者。约不定性。具三种性故。一人名三子。皆各索自乘果种智。渐大乘根熟。思疑大乘。约己无分。名为索大车。然义决云。不索者。约顿悟大乘。初地即得不乞车。义决乖今疏。故二说并可取(云云)。玄赞云。佛果牛车。以四智中一切种智为性。即后得智因车。以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二智中种智为体。虽五智惠皆是一乘。今此但取菩提相中种智为体○前一大事。虽取理智本智后智。总为一乘。今者唯取后智名车。本智名牛。不说于理以为车体。后化城中。以真对化。乃说假择灭以为化城。说大涅槃真如妙理。而为宝所。各据一义名为一乘。事乘理乘有为乘无为乘别故○若同涅槃及胜鬘说。唯取真如以为车体。如何各赐诸子一车。又宁说有别德严相。如何牛驾。其疾如风。如何可言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云云)。
  义决云。问。三车门外出此车体。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槃。今说即取后得正智。取涅槃为车体。经论明文。经合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论云。后入涅槃故。取后智而为三车。复何文据。答。亦经论明文。羊鹿说为后得智。论云。第一人者以此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既云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明非涅槃。合牛车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愍念安乐等。明非涅槃。问俱有诚文。云何取正。答。取慧为正。若尔。前文云何会释。答。涅槃相故名为涅槃。又求羊鹿为涅槃。故不以涅槃合于羊鹿若尔。他亦释云。知见性故。三昧性故。名知见等。理实涅槃。此复何爽。答曰。违多文故。合鹿车云。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合牛车云。殷发安乐度脱天人。又云。我以无漏根力乐而自娱乐又云。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若是涅槃。岂言无数各各与之。若云。真如虽一。然说七种。或十四等。据能诠说。云有无量及各各等。此即何过者不然。说智为车。理为宝处。此有何违。总说为理。若唯取理即阙菩提。今者取智。智断具足。况复前第一云。究竟令传一切种智。又论令入不退地。亦与无量智业故。又经云。如其所得法。定惠力庄严。又云。佛种从缘起。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又云。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又说根力等诸功德法故。又云。我今为汝造作此车。故理喻宝处。先有非作。有为修生。说造作等。不可说言化城。虽理亦说造作。彼但造名无实体。故牛车同彼子应舍之。若取实理。不说造作。广有多证。繁不具引。故以宝所喻理。车喻智胜(云云)。

  摄释云

  问。当品中。说羊鹿牛三车。尔者。宅内门外牛车。其体为别将何。答。自宗意。其体一也。付之披一品上下。思牛车同异。宅内所许。只云牛车。露地所与。更名大白。知。宅内牛车。诱引方便。门外白牛。真实所乘云事。是以见经文。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云云)。门外不与别牛车者。何云非本所望乎。加之。广见三周说。皆顺四车旨。如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述于一乘道随宜说三也。何况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文。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说。三乘俱为方便见。自宗所立。似背一经大旨。如何乎。
  会云。今经者。于三乘中简二。破二。会二以为一乘。三周之中。皆会二乘。无会三文。所谓初周。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第二周。云密遣二人(云云)。第三周。云息处故说二乘既三乘也。车何四车哉。是以譬喻品云。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宅内所示牛车者。则门外大白牛车也。若露地所与。异宅内所许有四车者。经何云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乎。于初三车。羊鹿有名无体。但与牛车故。云但以大乘也。若不尔者。但字对何。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者。不三乘皆权。是二权一实之意也。若执此文者。前所出三周。皆以一对二之文。如何得会。但大白牛车者。词广也。不体异。宅内对三子。总许所好之车故。仅示羊鹿牛三名。无别叹牛车。若具分胜劣者。中小二子。何求羊鹿至门外。正与一车之时。庄严相状。一一显之。宅内略示。门外广说。实有深故。非本所望文。准之可会。地前在火宅。想观犹幽。地上于露无证入惟新。初得地漏种智。是乘微妙清净第一。遥超凡位所期故。云非本所望也。或言总言别也。言总虽举诸子。意别表中小欢喜。或不定性声闻身中。具有三乘种姓故。名三子。声闻人非本所望。名三子非本所望也。或示欢喜想。云得未曾有非本所望。非别体义。次无二亦无三者。赞主。正勘梵本无第二第三(云云)。既有第字。知。无第二独觉。言无第三声闻还是自宗诚证也。凡天台花严四车宗者。于菩萨机犹分权实。实胜权劣。譬如天地。法相大乘。不许此义。一切菩萨。皆具大乘二种性。法尔种性。都无胜劣。顿悟渐悟。同期无上大果。智增悲增。俱有广大之意乐。僧祇已去三贤十地所修之行。所断之障。能证之理。同位相望。实无差别。依之大乘诸教。说菩萨地位。名义多同。四依诸论。决判性相。其意。不背。而天台立四教。华严开五教。辄会教文。犹如反掌。义解虽似自在。恐多违圣教。故起信论云。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迳三阿僧祇劫。马鸣龙树者诸宗通祖。尚背彼说。况于深密等经。瑜伽等论耶。
  羊乘象乘。日月神通乘。如来乘四乘既异。如来成道时。或见坐草座。或见座莲花。或见坐天衣。或见坐虚空。皆是四教差别也。大品说干惠等十地。有宗执三十四念成觉佛。是通教三藏教也。楞伽三乘外别立一乘。梁摄论等其意亦同加之瑜伽论说四车。此等相违如别抄。
  经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尔时诸子闻父所说○争出火宅○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严○驾以白牛(云云)。
  又云。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云云)。
  又云。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云云)。
  偈颂云。告诸子等○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汝等出来(云云)。
  方便品云。说佛智惠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云云)。
  信解品云。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者(云云)。
  化城喻品云。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云云)。
  方便品云。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云云)。
  又云。舍利弗十方世界中无我二乘。何况有三(云云)。
  又偈颂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云云)。
  信解品云。于一乘道随宜说三(云云)。
  化城喻品云。但是如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云云)。
  法华论云。与授记者。有六种应知。一者未闻令闻。二者说○说者○所谓三乘。彼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说。非有实义(云云)。
  又云。遮者。如经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无二乘者。谓无二乘所得涅槃。唯佛如来证大菩提○究意满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云云)。
  又云。第二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云云)。
  玄赞四云。破别故名一者○本论末后亦云。方便品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不说破三等。或有说言。破三执故。非唯破二。如萨婆多执佛化身以为真佛。今说为化故破三执。此亦不尔。法花但以自修所得一乘为宗。会破彼乘令入于一。非以所知一身为宗会破彼身令入一身。又无执彼化身为极趣求至彼。更不趣余身。今破彼执令求一身故。但破执二乘为极。不破执彼二身极也(云云)。
  一乘义私记中卷云。章云。或有说言○故破三执心何○答。是叙故师义也。即天台等师义也。文广可见之。
  又玄赞四云。亦有解云。闻昔说三。执三皆极。今说一极故破三执。此乃地前菩萨起故。若破执大极。还为说一乘。更增其病。何名为破。又未出宅。许以牛车。既亦破大。后出宅与是何等车。若言与白牛车弃本黄牛故。既尔即应舍顿学渐。黄白牛相因行何殊。既还本牛。明不破大。若执一极不违趣大。何须破之。执二为极不趣大故。可须破也。若随位得即执为极。未见趣大乘。因中有此执。设尔许亦破。即应破无究。由此但破执二为极○由此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言得四智及涅槃者。是佛方便。此亦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云云)。密遣二人息所说二。羊鹿非真不说三言。从胜至劣。数佛第一。独觉第二。声闻第三。无第二独觉。无第三声闻。非无三乘之中大乘体极。勘梵本云无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无二亦无三也(云云)。
  一乘义私记中卷。云。问。章云。亦有解○地前菩萨智故(云云)意何。答。是亦叙古师义也。嘉祥师等义也(云云)。可披见。
  诸乘章云。问。经自说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即是破二破三而明一乘。何故乃言三五乘别。答。依梵本说。经颂应言无第二第三。数三乘中。独觉为第二。声闻为第三。为引不定任持余故。方便言第二第三非真故也。法华自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若破三者。何故乃言余二非真不以小济。亦应云不以大乘济度。经既但言余二非真不以小济。明知。大乘非所破也。彼经又言。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二谓第二。三谓第三非谓二乘三乘名为二三。胜鬘经云。声闻辟支佛乘者。即是大乘。又云。大乘即是一乘故。但会二不定性乘。亦非会彼定性二乘。何况大乘。又无三乘显即一故。非破大乘别有一乘。斯理何爽。若会破三者。三之中大即火宅内所许牛车。出门等赐皆亦牛乘。若破前牛后别与牛。二牛何别。又三中之大即是顿悟。会令入一。岂令顿悟成渐悟乎。又大乘一乘解行何别。而言舍三而趣于一。新发意菩萨疑网除者。即十义中任持所余。未说一乘。恐于精进且坏起疑将退。今闻一乘除其疑意。此乃舍下位而趣上阶。非舍大乘而入于一乘不尔十地舍下趣上阶。应亦名破三归一。又亦应云余三非真。何独言二。胜鬘又言。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故。会二乘入于一乘者。方便说非真。实理。经虽说云开方便门显真实相故。说有不定性二乘者。是方便门。还令入真故。今说一乘令趣极果。名为真实。非谓都无二唯有一名真故。法华言。密遣二人眇目矬陋。不言三人。又云息处故说二不云三故。若云迂回入于大乘位。名为大乘。若直往者所入大位名为一乘。经论一乘实为不定。今此所释未为典据。未见诚文。法华一乘同由直往。今二行位有何差别。故知。方便隐无二乘而说一乘。化一会中所宜闻故(云云)。
  一乘义私记下卷云。
  诸乘章云。有说。执佛三劫满已犹是凡夫三十四念成菩提位。今破此执故说一乘。亦是破三者不尔。此乃佛灭已后小乘曲见。岂是佛在世有作此佛执以为真。而说破故但破二(云云)。
  周记云。此乃佛灭已后小乘曲见等者。问。如佛在世诸小乘等咸云。王宫是最后身。执丈六身以为真佛。又发智等佛在世时作。亦说三十四念成佛。此即佛在世有此执。何得云佛灭已后小乘曲见乎。又佛自说。于无常色获得常色。余蕴亦尔。据此一边能执之者。说破于大亦何失乎。答。彼本意昔学大乘者。执大为极。今破于彼名为破三。今佛在世无大乘人执化身以为极者。理实佛在世小乘亦执化身以为极。然广建立施设差别。今佛灭后据增相谈亦无失。应捡发智。阿含等经。有明三十四念文不。
  智度论云。
  必定不必定入印经云。
  大般若云。
  瑜伽论四十六云。
  同遁伦记云。鹿牛马象者。有释。鹿居山薮故喻独觉。牛迟马疾。喻彼声闻有钝有利。象喻菩萨。基师云。喻四涅槃。象喻无无住。无余三无道。今方以义准。谓鹿始终常在山静。喻本来净。牛有角故喻有余依。马无角故喻无余依(云云)。
  问。经文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云云)。尔者此四智赞主如何释给乎。玄赞云。一切智者观空智也。三乘同有。佛智者观有事智。唯佛独成。由自觉生此二智。故名自然智。不待他缘名无师智。付之一切智名。唯可在佛。何云三乘同有乎。大般若经说一切智。知蕴处界三科名一切智○何云观空乎。又佛果智三祇间历仕诸佛所得也。如何名自然智无师智乎。
  会云。观空名一切智。空遍诸法故名一切。三乘同得生空智。不是后得一切智智。但大般若者摄释会云。此一切智诸教不同。疏举一边亦不违也。次由自觉生此二智故名自然智者。内证自觉对觉他云自然智欤。或虽从因生不因分齐。故云自然。如自然得戒。不待他缘名无师智者。佛果圆极待谁教诫。不同因位菩萨二乘小果。彼以佛教化成悟解故。
  玄赞云。或智性名自然智。智相名无师智(云云)。
  摄释云。疏一切智至三乘同者。问。三乘同有理即无违。言观空者。有亏圣教。大般若三百六十三云。佛言。善现。一切智者是共声闻及独觉智。何以故。一切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亦能了知。准此三科名为一切。能知之智名一切智。岂缘三科名观空乎。答。此一切智诸教不同。疏举一边亦不违也。
  问。经文是朽故宅属于一人(云云)。一人者谁人乎。玄赞云。喻佛菩萨也(云云)。付之三界火宅者。众生为主。何以分段秽土属大圣乎。加之佛与菩萨因果既异。何云一人乎。
  会云。三界为火宅。如来为长者。今云。一人者则长者慈父也。众生是诸子也。岂以凡愚称宅主一人乎。属者摄属。智悲摄受义也。故玄赞云。属谓摄属。三界皆是佛之所有。说佛为主。并属佛故(云云)。以佛菩萨为一人者。水抄云大乘人故或因位菩萨果位如来即一人也。又玄赞云。不由外道。唯由佛法故云一人(云云)以佛法对外道总云一也。
  经云。是朽故宅属于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间。于后宅舍忽然火起。四面一时其焰俱炽(云云)。
  玄赞云○属谓由属。意说○亦犹主在宅中严治修炽勖励子息。灾难不生。主若离家无人修饰。既无勖励。子息放逸。灾起宅崩故。三界宅由佛若在灾难不生。由佛若无灾难斯起。故云属于一人。喻佛菩萨也。不由外道唯由佛法。故云一人。又○属谓摄属。三界皆是佛之所有。说佛为主并属佛故。其人近出入涅槃。隐离三界生。名为近出。如宅无主忽然火起。喻诸烦恼损败身器如火损舍(云云)。
  问。见苦悲生喻中。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尔者闻有人言义。大师何释乎。玄赞云。亦闻他三世佛所传说(云云)。付之如来道眼亲知见三有苦患。何云传闻。是以当品长行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方便品偈颂述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何至此文假他佛传说耶。
  会云。玄赞引二文对此文。会相违有二义。一自他影彰。不但自见众生没苦。亦闻他三世佛所传说。亲疏相显。二眼睹苦生亲故名见。法待机济疏与闻名。初文影略互显也。实自见传闻兼二边也。后义眼见耳闻之中。各说一边。闻者不寄他佛传说。只待机说法。疏故云闻也。后义若释迦为他说教义者。不□经文。若先佛说法令悟释迦义者。与前何异。尤不审。镜水抄若为他说法。事须待根熟方而说此。为停留故却疏也(云云)。似前义欤。
  经云。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娱乐着。长者闻已惊入火宅。
  玄赞云。闻有人言至欢娱乐着。赞云。此喻闻众生处难。前长行云长者见是大火。方便品云我 以佛眼观。今言闻者有二义。一自他影彰。不但自见众生没苦。亦闻他三世佛所传说。亲疏相显。二眼睹苦生亲故名见。法待机济故与闻名(云云)。
  水抄云。经言闻有人言等者。安国云。即是释迦过去二万佛时。闻二万佛说。诸子入宅名闻。有人言。纪国云。于三七日思惟时。闻十方佛时。即是闻有人言也。方便品经云。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文广可见。
  问。经文先因游戏来入此宅说谁人来入乎。
  答。说三乘诸子来入火宅也。付之。无始以来本在宅内。前未出何初云来入乎。
  会云。三根诸子。往昔依王子教化。修解脱分善。以为出义。舍大乘行退流五道名为来入。因惑业感苦果。背理乖真。以义名来入。入者处之义也。非先出后今始入。镜水抄有三义。第三正说假此意欤。
  今云。玄赞有三义欤。受三界苦果。名来入此宅(乃至)。义名来入者。初释也。因果相对。依因至果云来入。次入者处义非先出故今始名入者。第二释也。此意者不例来入义。长时住处云入。次彼修解脱分即名为出良为不修故名为入者。第三释也。于舍利弗等修行为出。退流云入。文虽幽义非无欤。
  经云(如次上)。
  玄赞云。无始已来放纵驰流。起烦恼分别。名先因游戏。受三界苦果。名来入此宅。从无始来。因惑业故感于识等。背理乖真义名来入。入者处义。非先出故。今始名入。彼修解脱分即名为出。良为不修。故名为入(云云)。
  水抄云。问。本来何处去来。今云来入答有多说。一相国云。诸三根子等。于大通时发大乘心。后二万佛时。持法华修大乘行。求种智车娱乐己情。故名游戏。游戏者即是求牛车。经云。得如是乘。令诸子等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只缘因此游戏后即却大乘心。却求人天妙境。故名先因游戏。来入此宅。因者因由之义。二云。约无始来最初一念来有情时。身中法尔有无漏种子。有漏种子。当时初发菩菩提心时。修行即得无漏种子为因也。只缘当初一念。背教违理。有漏种子生现行。只此有漏种子名先因。起惑造业名游戏。背正违真。名来入此宅也。已后无漏种子。初地门中生起现行。有端现行不名游戏。游戏者闲行也(云云)。
  问。经文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显何事乎。答。为但乐大乘不受小乘经一偈之人。可说今经云此文意也。问。见经上文。为一切智四方求法(云云)。若不受小乘经者。何得一切种智乎。是以余大乘经菩萨于日日中一分学大乘。一分学小乘经文有何意乎。
  会云。玄赞引善戒经云。此中全不许学余经一偈。依初学者令专求故。久学兼修(云云)。
  经云。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云云)。
  玄赞云。经若有比丘至乃可为说。赞曰。下有五颂。复能求法。重法分二。初二颂半。专求大乘。后二颂半。谛求大乘。此初有二。初一颂求法顶受。后一颂半不求余经。余经者小乘经也。善戒经说。内学大乘未究竟。不得学余乘余四明论。若内究竟。于日日中二分。一分学大乘内明。一分学余经。此中全不许学余经一偈。依初学者令专求故。久学兼修。
  义疏六云。问。既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复云不受余经一偈。云何成一切智乎。答。如大品经云。虽遍学诸道。而不取证。以遍学诸道故。成一切智。而不取证。如不受余经一偈也(云云)。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七

  (金藏院本愿)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以写本一交毕
  永禄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松屋百日参笼之间书之奉祈断迷开悟者也
  (春信)(朱书云) 清胤
  宽政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戌克子克迄以写本一交毕
  (笔主)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八

 

  信解品

  1 为对治何执说穷子喻耶
  2 亦信亦解
  3 须菩提等四人中根欤
  4 于菩萨法
  5 不生一念好乐之心
  6 中还见佛喻
  7 退流生死喻
  8 并会亲族国王大臣
  9 以四大声闻领解可为三时证文耶
  10 一切诸法皆悉空寂
  11 令得无漏无上大果

  以上十帖

  法华经第二卷开示抄(信解品)

  信解品

  问。法花论中为对治七种增上慢。说七譬喻(云云)尔者为对治何执。说穷子喻乎。玄赞引论对治我乘与如来乘无异一向增上慢。付之闻法譬一乘已悟初权后实旨之人。云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何是颠倒增上慢乎。是以摄大乘论中。以十因说一乘之中。不定性授记别令起与佛同体意乐。为第八一分。今何为增上慢乎。加之见经文。今我与汝便为不异(云云)。父子遂不异。何以此喻破乘同执耶。
  会云。等无差别慢者。二乘凡夫闻说三乘同座一解脱床。以自小乘对佛。谓等无差别。其过重故说穷子喻。二乘如穷子。如来如长者云也。令得同自体意乐者。不定性身中有佛种性。因行果德遂可同诸佛。而三根圣者于大乘生悬崖想。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与其授成佛记别。令得与佛同意乐。是故进趣大乘。付长者家族。则其根熟无学也。起等无差别慢者。具足烦恼性众生。是二乘凡夫根未熟时也。若尔下乘上乘。凡位圣位。未熟已熟。其相遥异。不足为疑。
  论云。二者声闻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自言。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穷子譬喻。应知(云云)。
  玄赞云。二云。论解。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有七增上慢。为对治此说七譬喻中○此品为第二求声闻解脱人一向增上慢。云我乘与如来乘无别。以如是颠倒取。对治专求声闻解脱。为此说穷子喻(云云)。
  摄释云○问。求二乘者。岂不知佛与二乘异。答。据断烦恼。解脱生空而为同也。便执总同。其实不同。不同谓同。故名颠倒(云云)。
  义决云。问。穷子譬喻对治一向增上慢。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若言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即是与如来相似。乃是摄论说声闻作佛令得同佛自体意乐之义。何须对治。答。有二解。一云。计自小乘与如来等。说如穷子以对治之。我与佛等亦应当得此之意乐。即非对治。一云。定性之人终不作佛故。但令得同体意乐。不定之人当应作佛。计与佛等。障不回心故说对治。所望有别故不相违(云云)。
  无性摄论十云。得二意乐故者。谓得二种意乐○二者世尊法华会上。与诸声闻舍利弗等受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彼名同得受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诸声闻摄得同佛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受记别。由此道理故说一乘(云云)。
  问。就当品题目。信解相对可有持业释义耶。
  答。玄赞云。亦信亦解。持业为名(云云)。付之信者。善位心所。解者。别境惠数。既举各别二法为一名。可云相违释。何为持业释乎。
  会云。须菩提等一人身中。有信解德。正论法体。信与解虽异。一人假者所具故。以为持业。信即解。解即信也。故摄释云须菩提等有能信解二种之德。名为持业引摄大乘论释大乘名。亦乘亦大名为大乘。亦同解彼菩萨之号亦菩提亦萨埵并持业释也(云云)。
  寻云。信解各一德也。以何为体。以何为业。答。以增拟体。以劣拟用欤。或于前后时。以前为本。从此起后如次为体业欤。拟宜也。不可坚难。
  问。摄释以假者为体。以二德为业。何信解二相望乎。
  答。既解。疏亦信亦解持业为名。岂不信解相对乎。
  会云。须菩提等中根声闻身中。具信解二德。假者人是总体也。信解者别德也。以别归总。其体无异故。持业释也。摄释正释云。须菩提等。有能信解二种之德。名为持业。意者。假者之上。立信解名。且以所有信望能有解持业释也。以解对信亦尔也。重引例云。亦如摄论释大乘名亦乘亦大名为大乘。亦同解彼菩萨之号亦菩提亦萨埵并持业也(云云)。重意者。信者信解。解者解信也。依摄释第五释者。大智大悲属能度人。是所有法也。以此悲智属能依假者。亦菩提亦萨埵是持业释也。假者菩提边与所有萨埵边相望无绮。为体业欤。
  寻云。今摄释第二义者。假者为能有体。信解为所有业。能所相望为持业释也。全无信解二种相望义故。议曰。体持业用。而信解互绮为体业云事非释意。相例菩提萨埵。又菩提者所有法。萨埵者假者也。法与人相望为持业乎。
  答。摄释既释疏亦信亦解之文定可有信解相望义。若偏以人法为体用者。岂当疏心乎。但体持二用者。还此义证也。云二用。云二名。信解二种相对意故也。次菩提萨埵释名。玄赞有四释之中。第一释者。自利大智。利他大悲。如次配菩提萨埵。于此义中初为有财释。后为持业释。摄释依彼持业意。大悲大智属能度人(云云)。明知。从所度有情而起立此名。寄大悲者此义也。
  玄赞云○随增义者。解教权实之趣。信归一乘之旨。于理未证故不说解。以义通论。俱缘教理。亦信亦解。持业为名。
  摄释云。疏亦信解持业为名者。略有两释。一云。约彼信解所缘教理。而是同故名为持业。若约能缘。信即解者所成持业。以解是智即别境惠。信即是善。十一中一体既不同。云何得云信即解耶。二云。须菩提等有能信解二种之德。名为持业。亦如摄论释大乘亦乘亦大名为大乘。亦同解彼菩萨之号。亦菩提亦萨埵并持业也。议曰。后释善矣。前释难悟。诸处皆无此之势故。又体能持用名为持业一体持二用故置二名。今既信解。同缘教理。将何为体。以何为用。故以理推。前解便谬(云云)。
  玄赞二云。又菩提即般若。萨埵谓方便。如是二法能利乐一切有情故名菩萨。亦菩提亦萨埵。或及初解皆持业释。
  问。经文出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四人。尔者共根中声闻欤。答。尔也付之婆沙论中。以舍利弗为上根。目连为中根。所余皆下根也。今何迦叶等为中根耶。
  会云。解一乘法回心向大有三根。则三周开解故也。舍利弗。四大声闻。千二百人于法华会为上中下。婆沙论于声闻自乘解。独以目连为中根品也。如此之相。于事不定也。如十大弟子各为一德第一等也。故玄赞云。
  玄赞云。解妨者。依毗婆沙说。声闻有三品。上根唯一。谓舍利弗。独六十劫曾练根故。中根亦一。谓大目连。所余声闻皆属下性。何故今时四人领解并为中品。答。鹙子先悟。未爽彼宗。四人中根何乖此理。望声闻以此况。中根独觉是目连。发向大性以归心。兼四人而何爽。且如悟空善现。辩说满慈。持律婆离。头陀迦叶。各有一胜。何必齐能。故四皆中。未乖真趣(云云)。
  问。经文于菩萨法游戏神通等尔者指何法说菩萨法乎。答。玄赞三十七菩提分法(云云)问。七科道品三乘通观之法也。何别名菩萨法乎。况经次文心不喜乐。若念住断等法者。二乘岂不欣乐乎。依之有大乘论为求小乘人。说菩提分法。若尔者指六度四摄等法。寻思如实等观可云菩萨法。会云。七地所修四菩萨行者。瑜伽论说也。所谓波罗蜜行。菩提分法行。神通行。成就有情行也。今经所明四种行。大旨相当。故玄赞相摄二经。以今菩萨法为彼菩提分法行也。镜水抄云。菩萨之行略有二门。一降伏行。二二利行。降伏有二。一降伏声闻。谓三十七品。二降伏外道。谓六神通。二利行中有二。一自利行。净佛国土。二利他行。谓成就有情故。今据降伏二顺心向大。三十七分名菩萨法三十七品三乘虽通修。菩萨所修超过二乘故。降伏彼心也。故玄赞云。菩萨所修与声闻异故。菩提分法名菩萨法(云云)四寻思。四如实智不共菩萨法也。今殊说通修中菩萨法。以何知者。庄严论说四菩萨行中云。说波罗蜜行。为求大乘众生。说菩提分。行为求小乘众生(云云)。水抄云。降伏声闻者。则同彼还伏彼义也。
  私云。菩萨法者。菩提分法行。游戏神通者。神通行。净佛国土者。波罗蜜行。成就众生者。成就有情行欤。而玄赞云诸神通行。波罗蜜行。此名净佛国土。成就有情。如次相配欤。若尔以今经成就。何不配彼成就有情乎。彼论成就有情此经游戏神通。略不出之云何。
  经云。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云云)。
  玄赞云。于菩萨法。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略为七位○菩萨所修与声闻异故。菩提分法名菩萨法。第二游戏神通者。花严经说。菩萨有十法。名游戏神通○第三净佛国土者。无垢称经第一有十八种因。合为八类○第四成就众生者。外化利物。诸利他行。此中即是七地四菩萨行。谓菩提分行。此名菩萨法。诸神通行。波罗蜜行。此名净佛国土。成就有情行。于此四种大乘之中。不生一念好乐之意。无堪趣故(云云)。
  水抄云。言于菩萨法者。总分七类也。疏问。三十七菩提分。正是声闻所修行法。如何今言于菩萨法等。答。菩萨之行略有二门。一降伏行。二云。利他行。降伏有二。一降伏声闻。谓三十七品。二降伏外道。谓六神通。二利行中有二。一自利行。净佛国土。二利他行。谓成就有情行故。今据降伏二乘回心向大故。三十七分名菩萨法。亦无有失也(云云)。庄严论云。
  问。经云。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显何事耶。答。迦叶等四大声闻。般若经时。摄阿耨菩提不生一念好乐心。此文意也。付之。
  问。玄赞中以年既长大加复穷困之文。为中还见佛喻。尔者风佛者。为退菩提心后将何。进云。玄赞云。即是未退大菩萨心前。付之披经文。初云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者。最初发心喻也。指十六王子昔发心。舍父逃逝久住他国等者。退流生死喻也。是则退大心驰流五道位也。次云年既长大加复穷困等者。退大之后见佛也。何云未退菩提心前乎。
  私云。中还见佛者。未退大心已前也。凡穷子喻为二。初喻昔不悕。后喻今获得。初文有六一最初发心喻。经云年既幼稚。赞云初为十六王子时发大心。二退流生死喻。经云舍父逃逝久住他国。赞云心未坚固。不专乐佛。名为舍父。他国者生死也。久不可乐故。佛法为自国。久令安乐(云云)。三中还见佛喻。经云年既长大(乃至)还向本国等。赞云即是未退大菩提心前。更重见佛。世世已曾从佛受化故。此前逢佛皆化大乘(云云)○根性渐成年既长大习种姓也○闻思慧心由种性逼。日日善生渐渐游行。四不肯修大。经文广云悔未至此等也。赞曰此乃未退大前作此思念(云云)五化以二乘喻。经云父遥见之○先取其价寻与除粪等。赞云子遂依行先取其价。初发二乘之心等。尔则前四喻者皆在大乘。智胜如来十六王子时为最初发心。二万亿佛所为中还见佛。自发心幼稚至闻思长大。大心相续无有中绝。第四不肯修大肯修大渐作悔来至此思。至第五化以二乘发异乘心。正退大乘。知。中还见佛未退前也。赞主遮其疑。殊云即是未退大菩提心前。云此是逢佛皆化大乘也。但退流生死者。初心始行其心未坚固。流转五道云退流。不望大乘立退名。若不尔何云年既长大。长大者习种性也。闻思善心日日生长故。
  问。玄赞中。○于穷子喻分六种喻。尔者第二退流生死喻。为退菩提心已后将何。两方。若退菩提心已去者。见玄赞释第三中还见佛喻。即是未退大菩提心前(乃至)。此前逢佛皆化大乘以知。第二退流生死喻非退大。云事。若依之尔者。既云舍父逃逝久住他国。舍佛法住生死。岂非退大义乎。况或十二十至五十岁者。明驰流五道之义。若非退位者。何堕恶趣乎。依之玄赞背教违理常行恶行。喻如逃逝(云云)加之余处引今经文。同身子退位云何。
  私云。退流生死喻者。发大心后。虽流转五道。未及退大。玄赞解释分明也(如上)。但舍父逃逝者。赞云。心未坚固不专乐佛。名为舍父既云不专。还显不一向弃背。是则于二万亿佛处。世世受化之时也。内法异生放逸人。作非福业有生恶趣。何不云驰流五道。背教违理亦可准之。但同身子退位者。此文所包含也不今经正意欤。
  寻云。见今经发心有三重。退位有二重。退流生死者。其初段退大也。中还见佛者。第二段还发心也。是以勘璎珞经。舍利弗等退大之事。非只一度。至初重退发心。至二住如是度度退。若尔者于二万亿佛等所。或发或退。今经显其理种种相也。故玄赞释退流云。他国者生死也。久不可乐佛法。为自国久令安乐(云云)。既舍佛法自国久住生死他国。既住大乘犹行二利位也。同身子退位者。今经所包含者。异玄赞未退释云何。
  答。千二百人退大还发。不只一般。经意窃虽不遮之。显文犹智胜以后。世世受化。其后退大心。今经初还发得记之旨。此经大意也。依实言之。前四段中广说大通以后释迦出世中间诸事也。故镜水抄云。一回逢佛发大乘已后。时还退之。后又逢佛发大乘心。如是经千万回。发心还退玄赞云。
  经文。玄赞甚广。大旨答中载之。前后诸文委可见之。
  问。经文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云云)是譬喻也。若显法国王大臣体何物乎。答。玄赞有二释。国王等四喻四众也。或如自名即实彼类(云云)。付初释不明。如来长者付属财宝于声闻穷子之时。集亲属王臣。而比丘比丘尼者则声闻也。既当穷子之体。何为证者。是以古师释此文。多宝分身为国王。十地菩萨为大臣(云云)。付后释。譬喻之中说王臣。定可有所说法体。何以国王大臣喻。直为世间王臣乎。
  会云。对四众八部说三根记别。四众是广。得记犹狭。以余比丘比丘尼为证者。与四大声闻等授记别也。迦叶授记云告诸比丘我以佛眼见是迦叶于未来世。须菩提授记云诸比丘众今告汝等是也。证者方显四众德。喻国王大臣刹利居士。得记体指小果失。喻穷子欤。或四众通三乘之中。以菩萨四众为证者。以声闻比丘比丘尼为穷子欤。
  玄赞云。经临欲终时至皆悉已集。赞曰。下集众付有二。一命集。二正告。此初也。今法华会去涅槃时。才有五年。名将临终命。昔退大声闻之子。会菩萨之亲族。国王等四喻四众也。或如自名。即实彼类(云云)。
  义疏七云。○并会亲族者。谓佛同行之人。为亲族国王者。多宝分身也。大臣者。诸菩萨众也。刹利者诸天等众也。居士者。人王显众也。不列声闻众者。而命其子即声闻众也(云云)。
  文句(云云)。
  问。当品中。明四大声闻领解。尔者宗家可为有空中道三时证文乎答。尔也。两方不明。若为三时证文者。声闻领解也。非佛所说。何为诚证。况一类。前分随宜次第。岂广摄一代诸教乎。若不说者。玄赞。惠日论同引此品。备三时证如何。
  会云。序品玄赞显时机中。引今品偈颂证三时毕。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者。初时教也。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者。第二时教也。佛亦如是(乃至)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者第三时教(云云)也惠日论引长行初。我等居僧之首。自谓已得涅槃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俱念无相无作。于菩萨法心无喜乐(第二时)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法王大宝不求自得等文。谓已得涅槃。更无余事者。唯闻小教时也。但念空无相。于菩萨法。心无喜乐者。般若空教会座。未发趣时也。得法王大宝者。一乘中道会。授记作佛时也。有空中道以为三时。既同深密。尤可为宗家证据。但虽声闻领解。能得佛意。至乐草喻品。如来述成云。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云云)叹仰既详。何不为教证。初自鹿园今及鹙岭。四十余年。久随佛所。总领一代。岂不尽诸教乎。
  玄赞云。法花亦云。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初时教也。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第二时教也。佛亦如是现希有事。知乐小者。以方便力调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第三时教也。即同金光明。解深密等三时教也。若以偏圆机宜渐次。教但三时非一五等(云云)。
  惠日论一云。又如法花第二信解品中。广立三时。初云。我等居僧之首。自谓已得涅槃。初时教也。又云。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俱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心无喜乐。此第二时。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法王大宝不求自得。此第三时。偈颂之中。三时更显准同深密。云何违教别立五时。故为大惠(云云)。
  问。经文明四大声闻领解一代之旨。尔者唯为有空中道三时欤。答。唯三时者。四十余年之前。已说有空中之诸教毕。至于今经。初云我等今日得未曾有。知。不限三时云事。设虽中道教。若说诸教差别。犹可为法花之方便。何云对昔有空叹今中道。依之天台依涅槃经立五时教。信解品即领彼五时。自宗仅分三时者。恐难□开权显实之妙旨。若依之不限二时者。玄赞上卷引证三时。淄州惠日论。同述其旨。如何。
  会云。宗家立三时。天台分五时。今所问者。若以他夺自欤。将付自加时欤。若依我宗。从逾遮之演说。及日域之传灯。三时决判。都无异义。至于法花。何加别时。会二归一。诚虽超已前诸教。犹是一门之权实也。未必诸义之浅深矣。中道之教。虽不限此法。且举我等内灭自谓为足教化起众生都无欣乐之二时。以今经为中道本也。次对五时论是非者。事既深广。辄难一决。但淄州大师判而有言。一二四五时教。圣教无文(云云)。玄赞。教但三时。非一五等之解释。其意亦同也。就经比证。彼隐此明也。于论寻文。无五有三。祖师凡圣血脉胜劣。一一校量。可知浅深。但付今品。譬喻之前。总陈领解。唯有三时。都无五时。何任自所解。加其委细哉。
  此事具如别抄。
  玄赞。惠日论等次上书之。
  文句六云。远近始终。合论五味。何者即遣傍人。傍人所说乃譬花严圆顿。此为最初。傍人譬牛。所说譬乳初味也○次明密遣二人说除粪法。此譬息大之后。鹿苑说三。于小即信隔凡成圣。如转乳为酪。内合从十二部出修多罗。即第二味也。次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譬三藏之后说方等。净名○从酪出生苏。内合从修多罗出方等经。第三时也。次明长者自知时将不久下。譬方等心相体信入出无难已后委以家业。使共领教。为大菩萨说摩诃般若。○如似生苏出熟苏。是从方等出摩诃般若。第四味也。次临欲终时。而命其子者。以譬般若后判天性定父子。会三归一。付财与记。法花之教。开佛知见示真实相。如从熟苏出醍醐。是从摩诃般若出大涅槃。即第五味也(云云)。文广可见之。
  守护国界章。
  问。经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尔者二空观门欤。两方。若二空观者。此文说四大声闻所观。何言二空乎。若由之尔者。玄赞云。二我既无知。二空观门也。
  会云。四大声闻在般若座。闻二空说。住三解脱门。虽欣乐佛菩提。第二时既大乘也。何不知生法二空。故玄赞云。由闻般若密意所说空无相愿。遂错悟解作此三观。不实能悟解。故云遂错悟解也。
  经云。我等若闻。○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相。如是思惟。不生喜乐(云云)。
  玄赞云。经所以者。何至谓是究竟。赞曰。○初二颂。空无相观后一颂半是无愿。观诸法皆空空观也。二我既无。何有生等。故次下说无生灭等六种所无。并无相观。舍离贪着。不贪一切。遂于佛智亦不贪求。是无愿观。由闻般若密意所说空无相愿。遂错悟解。作此三观自得涅槃。后作此解。谓是究竟故不悕大(云云)。
  问。经文。今得无漏无上大果。说何事耶。答(如文)问。四大声闻闻今经。才改小行。虽趣向大乘。犹未入十信位。何忽云得无上大果乎。
  会云。明先得果非真。今得是实道也。赞曰。梵行满得大果。皆以胜昔且对昔显胜。不实已得圆满大果也。云我等今者真阿罗汉。皆此义也。摄释会云。既能回心依大教行。必得名得。或即大教亦名果体。如前乘车游四方义(云云)。
  经云。世尊。我今得道得果。于无漏法得清净眼。我等长夜持佛净戒。始于今日得其果报。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
  玄赞云。经。世尊我今至无上大果。赞曰。二始于今日。方名得果体。初一颂。总辩先得果非真。今得是实。道谓证智。果谓无为。后二颂。今得果是实。由前因证。于中初颂持戒因得报。后颂梵行满得大果。皆以胜昔(云云)。
  摄释云。疏始于今日方得果体者。问。虽后回心。犹未逮信位。岂果此时而已得耶。答。既能回心依大教行必得名得。或即大教。亦名果体。如前乘车游四方义(云云)。

  (写本云)
  以写本令校毕 一校了
  (写本云)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八
  (写本云 金藏院本愿)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写本云)
  永禄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书之
  (春信房)清 胤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九

 

  药草喻品

  1 药草喻题今经意欤
  2 今品种子无上者文残欤
  3 三草二木喻破何执耶
  4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
  5 以二乘凡位为小草欤
  6 三乘共十地
  7 以无性有情可取小草耶
  8 中意体
  9 渐悟菩萨受变易身已去三草中何
  10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11 汝等所行
  12 今此文说种子无上欤
  13 声闻小行
  14 前所修行善根不灭
  15 正法华日光喻

  以上十五帖

  法华经第三卷开示抄(药草喻品)

  药草喻品

  问。玄赞中。当品来意有四。第一来意云何释之耶。答。佛为中根以喻述成(云云)。(云云)付之当品所明三草二木喻。显乘差别旨。何为第二周述成段乎。
  问。当品中。说三草二木生长不同譬喻。尔者。为今经意。将指法花以前事欤。答。两方。若显今经实意者。凡今经者。会昔三乘为方便权门。以一乘为真实素意。一经正宗三周四段。皆是开权显实道理也。何当第二周述成。忽显乘性各别旨乎。明知。三草二木喻。显以前教意云事。是以见经文。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者。以云雨喻(云云)。开以前方便教。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者。以一佛乘为今经实意也。若指已前教意者。玄赞引法花论。为对治乘一执说云雨喻。处处引此譬喻。为法花实意。两方难思乎。
  会云。云雨喻中。说三草二木差别。今经正意也。不指以前方便。七喻所治七种增上慢者。或三根声闻昔执。或现坐凡夫所起也。俱在法花会上或重净前。或初除其执既当坐机。依喻开悟。何关四十余年昔事。若法花以后。佛唯说一乘不许五性者。违深密。庄严等经论。设后时虽说五性。今经犹不说诸乘差别者。犹违法花论。但违一乘述成云难。实可尔。窃案品意。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者。一乘义也。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者。五性义也。总论一切有情。虽有五性。别谈不定性是一乘也。一乘五性本有二门。佛意并存。犹如水水不同。他宗不知五性。偏执一乘天亲论主。能得经意。为之我宗至机矣。
  今述成事有别案。
  玄赞云。来意有四。一者。前为上根。初周法说鹙子法领。佛法述成。后方授记今第二周。既为中说。四人喻领。今佛。还为以喻述成后方授记。故此品来(云云)。
  同一云虽少信解。尚未深知。为破疑情。重成其意。故有药草喻品(文)。
  摄释云问。二乘昔执乘有差别。为除斯病说于此经。故方便品。云唯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今说药草生长不同。显乘有异。二乘在席岂不疑乎。答。略有四释。一破求大者疾。非为二乘。唯应度声闻故无疑也。二品有二意。为声闻类说能资之雨。为小菩萨明所润草木。二乘领雨亦不疑生。三二乘闻此还执乘异。为斯下说授记除之。显乘平等。四上根等类。虽闻此喻不疑。良以回心领解真旨。少袪法障。于理不愚。故无疑执。议曰。第四解善。若据初解。二乘不闻。云何得言为中根者而述成乎。第二解中分同此过。若第三解有无穷失。说乘平等还执乘同。乘同既痼。亦应更破。便破无穷。故前三非。若尔。论云破执乘异。为而授记显乘平等。岂不相违。
  答。论中但言固执乘异说乘平等。不言此执因闻药草。后而度生也。或二乘利钝不等。钝闻药草。其病因生为说授记。准此理者。后二解善(云云)。
  论二处文。
  问。今品示现种子无上(云云)。尔者文残欤。义残欤。答。玄赞有二释。一云义残。二云文残。(云云)付第二释不明。七喻三平等外。有别文。明无上义名文残。其义虽别无别文为义残。而种子无上。在云雨喻内。既无别文。何云文残乎。依之法华论示现种子无上故。说云雨喻(云云)以知。说云雨喻中。明种子无上云事若尔设虽一释。何云文残乎。
  会云。玄赞虽有二释。初释为义残。似顺文相。后释为文残。不必尽理欤。但赞述后释云。或是文残。谓小中大草文云雨喻。破乘同病。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此雨喻是种子无上。前后文别。故是文残(云云)。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乃至)。大枝大叶者。正喻云雨喻。诸树大小随上中下者。别重于大草。说大树小树既别文故为文残。镜水抄意者。大草约种子。二木现行也(云云)。此义依玄赞。文云此大种子得雨滋润。体用弘广后得果殊故名无上(云云)意云。三草种子。在地中之时。其形未必有大中小差别。生芽茎枝叶之时。树别广大。不同中小草。今无上中说彼树之胜余草义(为言)玄赞云。四者十无上中云。第一为显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十无上者。并是七喻三平等残然于其中有是文残。有是义残者。此是义残。非是文残也。七喻之中。已有雨喻。十无上内又重说。仍名为残。前说雨喻。普润三草。三草既别令知乘异。今说雨喻所润三草之中。形于二草。佛种名大草。自位相形加名二木。所望义别名为义残。或是文残。谓小中大草文。是雨喻。破乘同病。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此雨喻是种子无上。前后文别故。是文残。此大种子。得雨滋润。体用弘广后。得果殊。故名无上(云云)。
  水抄云。言或是文等者。大草文属七喻之中。雨喻文二木文属十无上中种子无上文。问。大草与二木何别。答。大草约种子。二木约现行也。其前后文别者。依法华论中。前文明雨喻后文云树大小。随上中下。解无上。前后文别。故是文残。是彼雨喻破病之残文也(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或是文残等者。此中二意。若约三草相形破乘同病。是其雨喻。其中大草。即名无上。同一文故。即是义残。若约三草相形。但归雨喻破乘同病。但论二木之文。方属种子无上。即是文残非义残也(云云)。
  问经文说三草二木喻。尔者破何执乎。玄赞破乘同执(云云)付之上信解品说穷子喻。既破乘同执毕。何至此品。重除此执乎。况见法华论。说云雨喻。对治大乘增上慢之无别墅一乘准之可云破乘一执乎。
  会云。第二第三人所起上慢。其相大异也。第二名声闻人。第三名大乘人。第二慢云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以声闻下乘。谓齐等如来上乘第三慢云无别声闻辟支佛乘。执唯有大乘。无别二乘也。故为破此执说云雨喻。令知乘性差别。故论云。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云云)。但玄赞破乘同病者。以无别称同有何过。依实具论者。前名等无差别慢。第三云无别声闻辟支佛慢。或先德。会玄赞云。书写误也。可云乘一(云云)。是以赞一处文云。破彼执一之病(云云)。
  论云。三者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应知(云云)。
  又云。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根种子。而生芽故(云云)。
  玄赞云。或是文残。谓小中大草文。是雨喻。破乘同病下文云。但以正法之设。本破生病。生有乘同之疾故。以草异故破之(云云)。
  又云。但可总言。此以所润机殊。破彼执一之病故。唯以药草为喻(云云)。
  同一云。又彼经药草喻品。加其后半。论释雨喻破执乘一。彼说乘同。日光为喻。正法妙法两经俱无。论又不解(云云)。
  问。经文破有法王出现世间。初句于三身明何身耶。玄赞法身(云云)付之今文颂法王出世喻。尤可云化身。况次下文。随众生欲种种说法。法身岂有此义哉。依之勘正法华。吾兴于世间。仁和为法王。为众生说法。随其所信乐。准之非法身乎。
  会云。经云。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者。玄赞相配法报化三身。初句显法身。有者三有等也。破者破灭。灭有与有具。是法身断德也。次句说报身。出者超出于有漏。现者显现。有为生起之义也。后句化身。对机说法故。虽显三身皆寄化身。化身内证德故。化身释迦处说法报二身也。仍诸难皆不违。
  玄赞破有者。能破一有。谓三界为一业有之所有故。或破二有。本有中有。○或此颂中。初句法身。次句报身。下半化身(云云)。
  水抄云。言初句法等者。此四句经文。总配三身三德。不得别配三德三身。但于化身上配即得。初句法身者。破生死有显法身故。次句报身者。生长为出现。有为称世间。此有二解。一云。由自受用身出三界生死故。名报身。三界生死即世间故。故名出现世间。二云。约他受用身。利众生故。现于世间名报身。二说俱得下。二句随众生欲等。配释大小化身(云云)。
  问。经中。说三草譬喻。尔者。以二乘凡位可为小草耶。若为小草者。玄赞上下。小草无性也。若由之尔者。经云。百谷苗稼。甘蔗蒲萄干地普洽药木并茂(云云)。苗稼等三。显三乘有性。干地普洽者。别说无性也。既以三草喻三乘有性。若非二乘凡位者。以何为小草体乎。是以摄释。小草即是声闻之人议云。指此释。后解为优(云云)。
  会云。以三草喻诸乘。玄赞有二释。一者无种性人与人乐为小草。或七方便亦名小草(云云)。摄释判正否。唯取无性为正。舍或七方便释。云此释不正(云云)。故见经文。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胜鬘经云。无闻非法众生。但以人天善根成就。此同此经。故知。小草者无性也。但者地普洽者。摄释云。干地喻彼三草二木所依心王。昔乏法水名为干地。今得名洽。由心受教。五乘种增名为并茂(云云)以心王喻地。三草于其上生长。未受教润时名干地。但以三草喻三乘。以无性喻乾者。疏一释也。故疏结文。此依别义以配其喻(云云)。
  次摄释云。后解为优者。付疏无种性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无出世种故之文。作二释之中。小草喻声闻为优也。疏自本一别义也。不正释故。摄释又不自正义者也。
  重寻云。传列慈谬之中。以七方便为小草。为其一云何。
  今云。玄赞上下有二释之中。以七方便为小草者。是一释也。朴扬以之为不正义。而传教解义意无偏党。今何隐正举傍。为赞主谬哉。
  经云。
  玄赞云。山川溪谷至药木并茂。赞曰。○百谷甘蔗蒲萄三事。以喻中大小二草三乘。有种性故。○此是小草无种性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无出世种故。总结上云三乘药草大小二木有种子者。因此雨故普得滋茂。此依别义以配其喻(云云)。
  摄释云。疏此是小草者。此有二释。一黑蒲桃者。喻无性人。指前蒲桃名此是也。二三乘有性名之为草。禀润能生无漏芽故。此前蒲桃总喻小草。小草即是声闻之人。议曰。后解为优者。若尔。何故疏言百谷甘蔗蒲桃以喻中大二草。答。前对无性而且总陈。今据无性委曲而说。无性之人。配干地故。疏此依别义以配喻者。前后小草皆喻人天。中比二圣。今百谷等对于圣。以明三草。干地乃明人天之类。又若生自果人天不名干地。望无漏芽故名干地。问。经论不言。何要斯释。答。理应尔也。若以桃喻无性人。名为小草。干地言。复喻何类。由此多途故。疏说云。依于别义以配喻也。议曰。百谷等三别喻三草。干地喻彼三草二木所依心王。昔乏法水名为干地。今得名洽由心受教。五乘种性增名为并茂。故长行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地即心王也。以此释者。颇顺经旨。问。如菩萨等。恒听佛说。云何得言二木三草所依之心名为干地。答。此通言尔。又菩萨等不闻之顷。即名为干地。如云收已地名干也。非元无雨方名干也。
  玄赞下文云。
  摄释下云。疏或七方便亦名小草等者。准疏上下。此释不正。何以尔者。疏断小草以为无性。是七方便。是无性乎。又疏主意言。涅槃中第三病人。胜鬘经中非法众生亦唯无性。云何小乘七方便者。亦彼摄耶。故知。此中且据未得圣位一边。判属小草非尽理也。故解下言前解善。且不取之。以为正义(云云)。
  玄赞下云。即于大草分为此二。地前为小木。伏疑决定知作佛故。十地名大木。得二利故。证不退故。非行不退义。准二乘未成无学。亦名中草。三意生身。据决定者。唯说无学回心已后。受变易生位决定故。不同有学。故此不论。未入圣位。及无种性。可名小草。准此。地前不名小木。若尔何摄。故前解善(云云)。
  摄释下云。疏准二乘至亦名中草者。之于菩萨虽在地前。得名小木大草中收。二乘有学。何非中草。
  疏三意生身至故此不论者。此会经中。不说有学为中草。所以经中但云。起六神通。及得三明。不明有学。会意可知。议曰。经中所言知无漏法。亦兼有学。有学亦能分知无漏。准此。斯理无诸妨矣。疏前解为善者。释前长行。诸树大小坚长之处。二乘亦便名中草下品。地前菩萨名大草下品。以为正义。今指彼也。寻之可悉(云云)。
  法花去惑二云。○惑七方便小草谬。如是等类。其数繁多。
  问。玄赞释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文。干惠等十地(云云)尔者。今此十地。为一一皆三乘俱行。将云何。
  两方。若三乘俱行者。三四五六七五地。声闻所行地也。独觉地者如名。菩萨岂行之乎。菩萨如来两地。又非二乘所行乎。若依之尔者。般若经。先说声闻独觉。次明三乘共十地。若非三乘共行十地者。何别废立之乎。依之玄赞。云此前说三乘共行十地。智度论。八人地乃至已辨地菩萨声闻俱行(云云)。
  会云。三乘名位互不相滥。而般若经智度论说干惠等十地。他宗或一类菩萨。其行实共二乘。故合三乘立此十地(云云)。我宗异此。初二地声闻凡位也。或通菩萨地前。虽有异义。三地以上三乘圣位也。其中。自第三至第七合五地。唯声闻位也。第八独觉地。唯中乘也。第九第十。大乘因果两位也。名言无诤。行相何滥。况后二地。若不通二乘者。总以十地难云共行。若又通者。二乘岂有菩萨如来德乎。爰知。如其名言。入见及四果。唯声闻也。后三地。其名亦明也。但智度论者。德一会云。智度论初七地声闻菩萨共行者。约断惑行相稍相似说。故不相似(云云)。意者。初入见道。似声闻见道十五心。乃至佛果无学故。似声闻罗汉。故彼五个地。相寄说菩萨行。不大乘行实共声闻。而云一类菩萨下劣同声闻者。恐依智度论等之隐文。乖了义经论欤。次玄赞者。共行语不越常相。亦是一类十地。合说三乘之义也。以干惠等十地。谓菩萨共二乘者。犹少似有证据。于欢喜等十地亦义通者。文理俱难立。德一所破即其意也。凡于菩萨根性种类不同云事。违起信论之旨。如余处抄。但他宗又覆之如掌。自宗末学。勿偏执矣。
  玄赞云。住诸地者。谓三乘十地。谓干惠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辨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既下别说三草故。此前说三乘共行十地。智度论七十五云。干惠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槃故。殷勤精进持戒心清净。堪任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惠。不得禅定分。则不能得道。故名干惠地。菩萨则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性地者。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分。八人地者。从苦法忍至道法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须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于菩萨是阿等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气亦薄。离欲界等贪欲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无著阿罗汉。于菩萨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小因缘初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云云)。
  中边义镜残一云。
  天台云。约通教判位。即是干惠共行十地。一干惠地。○十佛地。初干惠地是十信位。此外凡夫种性地。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八人地见地即初极喜地。薄地向即离垢地。果即发光地。离欲向地即炎惠地。果即难胜地。已辨向地即现前地即远行地。独觉地即第八不动地。菩萨地即第九善惠地。第十法云地佛地。即佛果位。此十地中前之七地三乘共行。后之三地。唯自乘行。不通余乘。今谓不尔所以者何。违经论文。加妄语故。智度论七十八云。干惠地者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菩萨地者。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佛地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案此诸论意。菩萨断惑。稍似声闻。假声闻名立共行地。非谓三乘共行地。而汝不知此义意。以二乘向果。配菩萨十地。是甚愚痴也。论文既云初七地声闻菩萨共行。不言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声闻菩萨共行。云何。以小乘向果。配菩萨十地。又彼云。第八不动地以还八地。配二乘向果。菩萨地即是第九善惠地。第十法云地者。此大妄语。论文既云菩萨地者。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云何违论臆说妄语。又大般若四百六十五说云。佛告善现。诸菩萨从初发心。勇猛精进修六波罗密。以胜智见超过八地。谓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辨地。独觉地。准此经文。彼菩萨。若渐悟。若顿悟。从地前三十心位。超二乘方入菩萨见道正性离生位。而能修行菩萨六度如何以二乘向果配菩萨十地。然般若经云超过八地者。据实义说。智度论初七地声闻菩萨共行者。约断惑行稍相似论。故不相违(出四教义也云云)。
  问。经文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云云)。尔者唯说无性欤。将兼说有性未入七方便之类欤。两方。若如前者。经文无所简。何唯限无性乎。释梵诸天果报有性无性同感之故也。是以玄赞。于七方便以去虽作二释。于外凡位。不嫌之乎。若依之尔者。玄赞摄释上下。唯以无性为小草。两方不明云何。
  以镜水抄可会之。无别事故。
  玄赞云。经或处人天至是上药草。赞曰。此初有三。一颂小草。二颂中草。三颂大草。无种性人与人天乐名为小草。善戒经云。无种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或七方便。亦名小草。二乘名中草。菩萨名上草(云云)。镜水抄云。言无种性人等者○问。岂一切释梵之王。皆是无种性乎。答。于中亦有有种性人。作释梵轮王者。今说。无种性人极头。是释梵轮王果。约极处说。问。争知无种性人不定作人天身耶。答。经自云或处等。或者不定义(云云)。
  问。付三草二木喻。中草体。可取声闻及部行独觉耶。
  两方。若取者。经云。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云云)正法花同之。既云得缘觉证。明知非声闻。又说独处山林。唯可限独一类。若由尔者广可取之。有何由不取乎。
  任经下文并玄赞可会之。
  经云。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昧。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云云)。
  又云。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声闻缘觉。处于山林。住最后身闻法得果。是名药草各得增长(云云)。
  玄赞云。经渐次修行至各得增长。赞曰。明中草也。因人天生渐得道果。二乘满也(云云)。
  镜水抄二十七云。经言名色各异者○法中论菩萨之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地二地。声闻初果二果(云云)缘觉之中。麟角部行。人天释梵轮王。名各异也(云云)。
  问。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后。受变易身已去。三草中何。进云。玄赞摄中草。(云云)付之既发大心受变易生。是大乘菩萨也。尤可摄大草。如地前菩萨摄大草。会云。依先德意。回心以后。未入僧祇之间。若成就二乘功德故摄中草。若以彼大乘种性。亦可名大草(云云)。既兼二边。玄赞其一门欤。抑以玄赞定为中草释。颇未定也。见文前后以不定性有学。为中草时通伏难也。难云。胜鬘经明三种意生身。唯举无学。今何通有学乎。通云。位决定故。经举无学。实又通有学而释彼胜鬘经之中。虽有变易事。上正释中草。全不云变易以后。胜鬘经阿罗汉辟支佛。得意成身之文。又罗汉等。显回主以前名也。仍玄赞释。忽不疑难。
  玄赞云。义准二乘未成无学。亦名中草。三意生身据决定者。唯说无学回心已后。可受变易生位。决定故。不同有学故此不论(云云)。
  法华私云。记云。疏云义准二乘○故此不论(云云)寻此文意。知。不定性二乘亦中草摄。非唯定性二乘。意无学位回心。定得变易生故。约此位定人且经说无学为中草。其有学受变易生之位不定故。且不显理实二乘有学亦为中草。此疏。亦说不定性无学为中草。云回心向大以前以后位。通取之。答可尔。受变易生之无学为中草故。问。未回心前为中草耳。回心以后。既成菩萨。可名大草。何故中草摄乎。答。以发大乘心名菩萨。然此人于僧祇外。尚成就二乘功德法故喻中草耳。问寻种性时。既成就大种性。云何一向中草摄耶。答。随种性可然。一人身中所有大乘种性相随大草摄故。论说名种子无上。然疏云不定性罗汉等中草摄者。舍利弗等随声闻种性。发心修行。成就声闻功德果法。约此义边故。中草摄也(云云)。
  问。当品玄赞中。引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大师云何会之乎。答。有二释。一云证发心。二云种性发心。(云云)付之二释俱有疑。若如初释者。不可云初发心时。初地证发心。非最初发心故。如后释者。违便成正觉之文。岂种性发心时。即取正觉乎。若尔。他宗即身顿悟义。能□经意。自宗二释。皆违文相云何。
  会云。初释意。于十地证位最初故。名初发心。后释意者。习种性初入十信时。八相作佛。云便成正觉。宗家二释。以道理及余教为证。会此文也。他宗顿成。虽似顺一两文。相违非一。彼此对而可思之。
  玄赞云。诸经论中。说得菩提。理不一准。○复有教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经下言八生乃至一生当得菩提。亦有说言。三大劫修。方登正觉。诸师于此众义不同。瑜伽论说。劫有二种。一日月岁数。即此论说。昼夜月时年。二阿僧祇劫。诸能超者。唯超前劫无超后者。故依此义。○初地菩提发心便证。此证发心。非必种性发心。与此经同。八生乃至一生当得。或此经中。据证发心。论解证得初地菩提故。其初发心。即登正觉者。种性发心。菩提因故三大劫修。得菩提者。无上菩提。果满菩萨大劫修故。亦不相违。佛果广大。非小因成。若更异思。深乖正道。故涅槃言。说佛难成。与速授记。说佛易成。与迟授记。
  水抄云。言初地菩提发心者。会伽耶山顶经。章敬云。彼经前解。后解种性发心菩提与此经别也。○言与此经同者。会法华经。同此经。一生八生得初地菩提。名证发心。将佛顶经中证发心。同此经证发心也。言或此经中等者。与佛顶经后义不同。言其初发心等者。会佛顶经中后义。即是种性发心也。○言若更异思者。端坐成佛。更不肯修行。名异思也。
  问。经文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云云)。指谁人何行说菩萨道耶。答。进云。玄赞。声闻小行。(云云)付之声闻期有余无余果。修自调自度行。既非广大利他心。何指之为菩萨道乎。是以庄严论。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云云)。既为大菩提障。何剩为成佛之因乎。依之法花论释此文云。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云云)。此文明见指昔大心。如何。
  会云。汝等所行者。迦叶等渐悟声闻小乘行也。故玄赞释。今为汝等已下文云。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重引论文毕结云。故二乘修是大乘之远方便因。名菩萨道等。是以见经文。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云云)。指法花已前声闻所得。为大乘方便之旨分明也。但庄严论文者。渐悟小行。稽留难进。不疾证大菩提故。对顿悟直往。渐悟大行。云菩提障。若望三乘心。全未发之凡夫。二乘既对治烦恼。悟证生空。岂不大乘远因乎。就中三乘种姓俱具人者。先证小果。后入菩萨不退位。若不尔。可有退义。四大声闻。退大得小之后。受记作佛。是方便义也。次法花论前所修行之文。即指法花已前二乘所修。玄赞释。如上已出之。
  经云。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云云)。
  论云。无上义者。略此义有十种应知。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云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云云)。玄赞云。经今为汝等至悉当成佛。赞曰。此第三段结成。说实为授记之渐。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论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二乘修是大乘之远方便因名菩萨道(云云)。
  同四云。方便果者。二乘所有菩提涅槃。此经下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云云)。
  义决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意说。二乘身中。有菩萨种子。但能还修皆得作佛。已发心者。令坚固故。未发心者。令闻无上亦发心故。既云退已还发心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明为不定(云云)。
  又云(如下)。
  惠日论四云。此不定人所修善根。是大方便。亦同菩萨善根。无尽故。法花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云云)。
  灯六云。回心已前既名菩萨。所起无漏何非此根。法华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据不定者。皆是此根(云云)。
  庄严经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
  摄论云。非障诸恶趣。极障大菩提。如住于声闻及以独觉地(云云)。
  问。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文说种子无上欤。若说种子无上者。论明种子无上。说云雨喻(云云)。此文非说云雨喻之文。何云明种子无上乎。况玄赞释今文。声闻所行成佛远因(云云)。既指二乘小行。岂种子无上乎。况于种子无上。有文残义残二释。皆就云雨喻论之。此文。若说种子无上者。何作义残释乎。又文残释。何云雨喻中。分文为二乎。若依之尔者。论明种子无上引此文。义决又尔也。
  会云。汝等所行文。不正说种子无上。是指声闻小行故也。但总结成上喻故。此文。显有种子无上之人少行故。论说种子无上中。引此文无过。是以义一师。虽为正种子无上文。常腾僧者不用之。疏意。此偈文者。是总结成非说种子无上之文(云云)。但义决释者。实似难会。然而昔发大心之人。所修小行也。未必趣论意。
  问。玄赞解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云。声闻所行成佛远因也(云云)。尔者引法华论何文成此义乎。进云。引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心者文成此义也。付之准上论议可疑之。
  论云。
  义决云。问。此十无上有何次第。答。以义准之。令劝发心须凭因力。说其曾种大因。今顺修行。当得佛果。故说种子无上。即为明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明昔发心善根不灭。今闻此法。还同为因后得果故(云云)。
  法华论注云。○一法师云。今准此文。唯是文残。非义残。基法师云。此是义残非是文残者。论文相违。今正释云。云雨所说三草二木喻。破乘同病。偈末中。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二句者。示现种子无上。论示如是。不用曲说(云云)。他破如是。今基师意。此文者。属于何理。答。案基疏意。此偈文者。是总结成。非说种子无上之文。故案疏云经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第三段结成。说实为授记之渐。声闻所行成佛道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论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同后得果故。二乘修是大乘之方便因(云云)。明种子无上经文。如前已述(云云)玄赞上文云。经诸树大小至各有所受。赞曰。此竖。长也。论唯说大木。不离我身。是种子无上义。大草中分大小树。不退位前名为小树。不退位后名为大树(云云)。
  问。法华论中。引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文。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前所修行者。昔大行欤。二乘小行欤。两方。若指大行者。汝等所行文。既是声闻小行也。论释此文云前所所修行。何忽指大行乎。是以玄赞引此文毕。故二乘修是大乘之远方便因。若依之尔者。论明种子无上。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定可昔大行。是以义决。明昔发心善根不灭。今闻佛法。还同为因。后得果故(云云)。
  会云。以二乘小行云汝等所行也。玄赞上下。其意分明也。但于义决释者。曾种大因。今顺修行当得佛果故。说种子无上正文者。明四大声闻发心退大还发得果次第。次云明昔发心善根不灭等者。昔发心之人。所修小乘善根不灭。还为大乘远因。后得佛果云也。发心与善根二句。不可连续欤。
  別云。汝等所行者。总言迦叶等。往昔以来所有行业也。大心小行。广说无嫌。是以论文云。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云云)。先明发已还发次第。云前所修行。云善根不灭。此中。必有大行。况论者。本解种子无上引经文。无上者大乘种子。以大行所熏发之无漏种子也。或兼能增有漏善种经文。若唯限小行者。论主何为证无上引此文乎义决。则深存此义也。虽会不顺文。不如任文取义。但经显文。品大意。会小归大。玄赞亦此意也。实虽兼二边。玄赞义决。各随要举之。披文前后。可知其意。若依此义。上三题皆无其难。
  诸文如上。
  法华论注云。藏法师云。彰声闻人有三时。一者过去本发菩提心时。二者中间退大菩提心时。三者闻法华经。还发菩提心时。今即取前后菩提心为种子无上故。取此文而释也。先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者。过去发菩提心行。菩提行中间虽退。而菩提心种子不灭。如摄大乘论云。并附着梨耶。同后得果故者。初发菩提心。同后熏发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也。案义决云。此意说云。二乘身中有菩萨种子。俱能还修皆得作佛。已发心者令坚固故。未发心者。令闻无上发心故。既云退还发前。所修行同后得果。故明为不定。问。若尔。何故十无上不在正宗。答。非独为显一乘之理。并赞劝持。故通二分(云云)。
  问。正法华经今品中。可说日光喻乎。若说者。玄赞余卷。彼说乘同。日光为喻。正法妙法两经俱无(云云)若由之尔者。彼经今品初。说云雨喻。后明日光喻。长行云。譬如日明广照天下。又云。以智惠光。普照一切五道生死菩萨声闻(云云)。偈颂云。譬如日光曜遍照于天下等(云云)既同添品法花。说日光喻。何云不说乎。依之添品法花序。出法护罗什所译互有所阙。云什公译阙日光喻。不云法护译无此喻。加之。范法师法花疏云。正法花药草品。明日光明照喻。其笈多本亦尔。
  答。人师义解非无谬错。互斥其非。虽不可惊。妙乐传教。俱以此一事永示末代。欲令人知慈恩谬。其词实甚。其志尤深。两家末学各以实心可案之。先如妙乐者。疏主仅传闻彼经。自未见其文(云云)。此事可然否。凡上代高僧者。不谓自他宗。皆广学多闻无不通。况于义学之祖师乎。况于翻经之笔受乎。就中制法花大疏之时。于此经异译。当代流布。闻于耳隔于眼乎。况玄赞一部上下。处处引彼文。对其义。不知几许。皆是传闻欤。将又暗作此文欤。若又非湛么之实语。只是为嘲弄之戏言欤。谈他过失。其殃在谁乎。又如专教者。不案经意致此谬云欤。疏主谬案其趣云何。虽见喻文。谓不是喻欤。非一偈。非一句。又不微隐深细之诤。岂乍对一品后半尔许法喻。谓阙而无喻乎。况如现行者。正法日光。全同添品。赞主。何故以正法同妙法经。独以添品可难四从三逆乎。抑传教以玄赞之批证疏主之愚。盖吹毛之论也。补处犹示不知之相。觉母亦有自嫌之词。赞家之推上。岂足怪乎。且止傍论。推本不同之所以者。淄洲朴扬已下。至崇俊。法清。法澄。栖覆。诠明等。资嫡孙弟。依疏作释之人。虽有玄赞之明文。可疑者疑之。可乱者乱之。至此事曾无。若见行经文。违赞说者。争不会乎。争不载乎。方知。唐朝多分本无此喻欤。
  玄赞一云。又彼经药草喻品。加其后半。论释两喻。破执乘一。彼说乘同。日光为喻。正法妙法两经俱无。论又不解。四从三逆。有爽通途。无顺成理(云云)。
  摄释第一云。疏四从三逆者。若从第四。随时所添。违前二经一论三本(云云)。
  法华去惑二云其玄赞第一云。又彼药草喻品。加其后半。○论文不解。敬案。正法华经第三卷药草喻品。现有日光喻二纸余。经文品题无喻字。谬加喻字。云又彼经药草喻品。又经文。现有日光之喻。赞师不案经文。除日光喻。云正法妙法两经俱无。论文又不解。实哉。博陵之恐。既有明验。夕制嗟。岂可不信哉。犹恐旨谬言疏者。此言不空。宁辄拄为援据者。深有道理。慈恩既有恐嗟。明诫末学辄为援据。谤人谤法学者深衅耳。鉴斯近谬。照彼远迷。何足援据黄纸墨字。虽有眼前。不免脱落。况乎非色非心。越思量境。而色而心。开一念心。非佛前听。传释无由。又二乘因乘衣□机案谬。或七方便小草谬。如是等类。其数繁多濮阳摄释。杭州决择。翼赞。弘赞所救所舍。其文非一。用此愚眼披阅赞文。错谬不少。况用彼智眼决择文义。岂为援据。粗食所引玄赞随制无用。上下所引。不足为据。
  守护国界章。全以同之。
  正法妙法两经俱无问答云(定庆)。
  诸文繁多如别文集。
  (写本云)
  以写本一校之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九
  (写本云 金藏院本愿)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七月十五日执笔(春信)清胤
  一校毕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

 

  授记品

  1 无学圣者起乘异执依闻药草喻欤
  2 授记品名有体性是有等三义欤
  3 可有他知自不知授记耶
  4 可有自他俱不知授记耶
  5 故知作成立有前后
  6 四大声闻所供养佛不云恒河沙有何故耶
  7 五果回心所经必八六四二万等劫欤
  8 虽有魔及魔民
  9 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
  10 当供无数万亿诸佛
  11 迦旃延授记
  12 其最后身得佛智慧
  13 多摩罗跋栴檀香佛名号何释之耶
  14 多诸天人
  15 大目揵连舍是身已(已上十五帖)

  法华经第三卷开示抄(授记品)

  授记品

  问。玄赞引法华论。为对治乘异执。说乘平等(云云)尔者无学圣者。起乘异执者。为依闻前品三草二木喻。为当如何。若得药草喻起此执者。濮阳大师作此释。自破付无穷过。知。云雨喻者。不增此执云事。若依之尔者。玄赞云。上来佛说乘体有异。便有无学执乘定异。为此记别显乘平等(云云)。如何。
  会云。三周一乘。皆破二乘执令入一乘。何依此经还起乘异执。若更起更破及多重者。可有展转无穷失。摄释难一义即此意也。但于玄赞释者。指法华以前说。云上来佛说欤。是以玄赞次下文。为此记别显乘平等。故此品来。如譬喻品已释(云云)。此则四十余年前。依三乘教。舍利弗起乘异执○故。初周一乘破之。及花光记别。以乘平等遣执之义究竟也。后后品乘平等。准之应知。
  寻云。言上来者。付此经指已前文也。玄赞之例。处处非一。依之水抄新抄。皆依药草喻品起此执。初起执后遣之事。随机各异也。依依总相付无穷过乎。会云。大旨如前。况药草喻。第二周述成段也。喻说。后中根生领解。止昔乘异执。述成段重净其执。至记永尽其执。而中间起乘异执者。次第乖角。若又起执人。非中根者。自不得授记。难破执欤。水抄等释。实难知。又上来之言。多虽指此经。不必可尔。
  古抄无上来两字。若或本欤。可寻。
  玄赞云。二论云。为三种无烦恼人染慢。说三平等。初说乘平等。故与授记上来佛说乘体有异便有无学执乘定异。为此记别。显乘平等。故此品来如譬喻品已释。
  镜水抄云。言上来佛说等者。起执处所也。指药草喻中。破顿悟菩萨病也。傍边有声闻无学执乘定异也。由四十年前执乘有别故。说一乘。无二无三。初周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便有一类顿悟菩萨乘病。同病生故。说药草喻品以破之。顿悟菩萨。定知乘有差别。更有无学见。前品说乘体有异故。有异病生。执种种乘异故。此品与授记以破之。言显乘平等者。潞府问。既授记了。莫乘同病却生否。答。无学之人。已知乘有权实乘同病。法尔不起。又云。正为四大声闻授记。傍破灵山会一类见道声闻凡夫执乘定异者。故说授记品(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上来佛说等者。此等上下文意。盖除其执。若指一向大乘。无别声闻辟支佛乘。故说两喻。以破其执如前。若以前文故执乘定异。后增过失故。与声闻授记作佛。显乘平等。后破此执也(云云)。
  摄释上文云。问二乘昔执有差别。为除斯病说于此经。故方便云。唯一乘法无二无三。今说草木生长不同。显乘有异。二乘在席。岂不疑耶。答。有四释○三二乘闻此还乘异。为斯下说授记除之。显乘平等○议曰。第三解有无穷失。说乘平等还执乘同。乘同既病。亦应更破。更破无穷故。前三非。若尔。论云破执乘异。为而授记显乘平等。岂不相违。答。论中。但言因执乘异说乘平等。不言此执因闻药草后而复生也。或二乘利钝不等。钝闻药草。其病因生。为说授记。准此理者。后二解善(云云)。
  问。玄赞明授记差别。可记法。有体性是有等三义(云云)。尔者。当品题目。立授记名者。为通三义。将如何。玄赞云。第三中。大因大果。非前二全后一少分(云云)。付之当果其体非无。可初体性是有义。又记当来胜果。岂非第二胜有当果乎。作佛授记。当胜人胜果。何又云取第三少分乎。
  会云。玄赞意者。可记法有三。一体性是有。二胜有当果。三胜人胜理。大因大果者。义门分三类。彼此不相滥。而今记当成佛者。是大因大果也。非取余义。故玄赞。今此乃是此第三中。大因大果故为之记。非前二全后一少分而释举三为难。自答之不约佛事故。望义别。摄不摄异(云云)。意今记别者。唯取当成佛果及因位大行。是记大因大果也。余三义者。非今授记正意。故不取之也。强命之非无余义欤。重意云。第一义者。论法体有无。而佛果虽有体。今授记意。不欲显其有体性。又善恶业。随因势力感果报。为第二义。成佛虽果。今不对因论有果。又胜人者。弟子体也。胜理者。深密义道也。成佛授记是佛事。而不弟子事。佛德而不法义理。故望义别者。即此意欤。
  玄赞云。差别者可记法有三。一体性是有。二胜有当果。三胜人胜理。大因大果体性。有者可记。无者不可记。如十四不可记。理事本无。故不可记。问。有体者。可为之记○胜有当果者可记。无者不可记○胜人胜果大因大果者可记。非者不可记。即记别经。记弟子生死者胜人故。记深密义者胜理故。记当成佛者。大因大果故。其劣人劣理小因小果者。名不可记。今此乃是第三中大因大果故。为之记。非前二全后一少分(云云)。
  摄释云。疏非前二全后一少人者。经今授记望三记中。前之二种。全不相摄○三中大因大果之一分也。问。当成于佛。岂非殊胜有果体耶。何故不摄前之二种成佛。既是胜人胜理。何不摄第三全耶。答。所问之法。有体义故名为有体。望因能有当来胜果。说彼弟子名为胜人。不约佛事。故望义。别摄不摄异(云云)。
  水抄云。
  问。付玄赞中出授记不同。且可有他知自不知授记乎。答。玄赞引智度论有此句。付之佛授记别者。为令所化决了当果。岂乍得记别。自不知之乎。
  以水抄可会之。如下。
  玄赞云。智度论有三。一自知他不知。为利自故不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为利他故。三自他俱知。行二利故(云云)。
  水抄云。二他知自不知。即是身不在会。今迦叶传记等是也。传记名他知也。身不在会者。名自不知也。即以身不在会。得授记者。亦名他利也(云云)。
  问。○可有自他俱不知授记乎。两方。若有之者。玄赞出授记不同中无此句。况自不知他不觉者。授记何为。若由之尔者。璎珞经出自他俱不知句。两方难思。
  会云。自他俱不知记者。佛智自照。不及演说欤。经说其体云。未在七住不退转地。虽有善根方便然未得如来无著之行等。既入菩萨位。故有当成佛相。未得不退转故。不能正闻记别言欤。智度论三类者。于自他利单重。随应现可有其益。故出言记之。故无俱不知句。玄赞引彼论也。璎珞经依授记。不及自他得益。犹佛智明记故。以为一类欤。小果回心。虽不至七住。早得记别。似胜顿悟。推之有二故。一者圣位已去发心永无退义。故回心了。即受记。顿悟发心大旨。虽无退。犹不如圣果回心不退义欤。二者二乘其性下劣。若不得记别。心常可畏退堕。故为任持。殊速与记欤。顿悟异此。可知。
  菩萨璎珞经第八云○佛复告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己身不觉。余人不知。如斯等人。未在七位不退转地。虽有善根方便。信乐三尊。供养承事。诸佛世尊。然未得如来无著之行。未能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是故受决。自不觉知。余者不见(云云)。
  次上文中。出自知他不知等三句。可披见之。
  问。当品中。说四大声闻授记。尔者成佛为同时将云何。玄赞作佛前后(云云)。付之夫寻四大声闻者。其性同中根。至第二周等预授记。其位。俱无学经二万劫。到十信位。若尔。因行齐满。作佛可同时。
  会云。四大声闻成佛前后。玄赞未出其故。解释颇似必然。知其次第。可守授记前后。付之有伏难云。同中根俱无学一品授记。定同时可成佛。今通难云。供养诸佛。多少不同。以不同准知。成佛不必可同时。此解释意也。若尔者今种种难皆易会。
  寻云。难言。以授记次第。为作佛前后。解释中全不见故。若尔多少中。随应可取随一。
  答。若不授记次第者。玄赞必以别教。可示其次第。何佛前何佛后云事。经文之外。略不述之。爰知。让经文玄赞不云也。至此事不可异求。
  问。玄赞迦叶等四大声闻作佛前后有何故哉。玄赞。供养诸佛。多少不同故。付之菩萨四依间。供养二十六恒佛者。涅槃经说也。供养佛实有多少者。岂不违经说乎。又诸佛因行。可有胜劣。若又经所举数多少者。一地一位所供养佛也。实无多少不同者。何以之为作佛前后故乎。
  会云。二十六恒供佛者。宗家所依用也。诸教之中。正随四依地位。定增减故也。于四大声闻供佛者。玄赞会云。且就一位。遇佛多少而与授记。非但尔所(云云)。若论始终。同可二十六恒。且就一位之故。玄赞云。今说少者。退心之人。非乐广行(云云)若说彼此供佛有不同者。以之可知。不依同根同果。作佛虽前后无过。
  水抄意者。供养佛多者。返显长时成佛在后等。新抄有二释中。后义云。缘多者。行胜故先成随此二义。可得其旨。
  玄赞云○今此四人。不依根性。论位次者。在小无胜劣。同无学故。在大有胜劣。迦叶。观三百万亿佛。须菩提。观三百万亿那由他佛。迦旃延。初观八千亿佛。复二万亿佛。大目揵连。初观八千诸佛。后值二百万亿佛。供养诸佛。多少不同。故知。作佛亦有前后。
  涅槃经说。第四依菩萨。供养八恒河沙佛。今说少者。退心之人。非乐广行。亦就一地位遇佛多少。而与授记。非但尔所。亦不相违(云云)。
  兴疏同之。
  水抄云。问。云何四人不约根性利钝耶。答。疏言。今此四人者。若依根性辨位次者。则令供养佛多少者。齐等则应一时成佛既供养佛。多少不等。成佛前后亦别。不约根性也。又在小同是中根。同无学故。无胜劣也。在大即有胜劣。未成佛前。有供养佛多少者。返显长时成佛。在后名劣。未成佛前。有供佛少者。为显时节不多。成佛在前故胜。供养佛既云不同。明知。成佛亦有前后。故在小无胜劣。在大有胜劣也(云云)。
  义疏云。今既以四句释之。一者同时得记成佛前后。如五百阿罗汉是也。二者同时得记同时成佛。如学无学二千人是也。三者前后得记前后成佛。如四大声闻是也。四者前后得记同时成佛。义应有之(云云)。
  疏记义决七云。今此四人。不依根性论位次者。在小无胜劣。同无学故。在大有胜劣。迦叶。观三百万亿佛。须菩提。观三百万亿那由陀佛。迦旃延。初观八千亿佛。后二万亿佛。大目揵连。初观八千诸佛。后二万亿。供养诸佛。多少不同。故知。作佛亦有前后。今谓。此义未必尔。然若供多佛。应在后者。如身子。得记过无数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应在最后。何在前。又满愿。阿罗汉。云何不云供养诸佛多少不同。作佛亦有前后。但是限四人。当知。我众成佛前后。并由与物于结缘致多少。未必供养佛多少(云云)。
  会古通今抄八云。疏亦有前后者。供养佛少者。成佛时短促故。供养佛多者。后成佛时长故。或复翻此。遇良缘多者。行胜故先成。遇缘少者。行劣故后成。今从初释。又下文说。且约一位。非但尔。所以此验之。虽非说尽所供佛数。然此四人。皆就一位。故知。供佛多少者。拟之说多。供佛少者。拟之说少。故不相违。
  问。经文说四大声闻所供养佛。云三百万亿等。不云恒沙佛(云云)。有何故乎。答。玄赞释此事。退心人。不乐广行故。不云供养恒沙佛。付之一切菩萨发心以来。皆期大果。必乐广行。设虽渐悟菩萨。舍小趣大后。岂不改狭劣意乐乎。若回心类。犹异直往者。顿渐二悟菩萨因行。实可有胜劣。解释有何意乎。
  会云。初心之时意乐。实不同也。今得记人回心即时故。难欣广行欤。实又有乐广行之者。学无学二千人。五十世界尘共佛等也。今释谈大旨欤。
  释谈大旨欤。
  玄赞云(云云)。
  经四云。尔时佛告罗□罗。汝于来世自得作佛。当供养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云云)。
  又云。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恭敬尊重。护持法藏(云云)。
  问。玄赞引涅槃经。明五果圣者回心劫数。尔者诸四果支佛所经劫数者。为必八万劫等。将可有增减不同乎。玄赞。经说一类根性齐修行相似者。非一切(云云)。
  付之涅槃经文。总说四果支佛所经劫数。更无所简。何云说一类圣者所经劫。若有增减者。何圣教有其证乎。若无明证者。解释恐难信。是以玄赞上卷。经二万劫到十信故。此释。限二万劫。不增减。如何耶。
  会云。今经授记。涅槃所说。似有相违。而玄赞。以此经会涅槃。仍可成解释意。凡于今经授记有四句不同之中。学无学二千人。同时成佛。所经劫数不同四果之旨分明也。彼有学人。若未入十信之前。八六四二万等劫数决定。僧祇已去修行。彼此各可决定。既有学无学同时成佛。知。此有学人。其根利故。遂齐无学也。或无学根钝故。稽留与有学同时成佛欤。若许有利钝同果中利钝。到菩提心所之时。何决定限八六四二万乎。玄赞依此意。涅槃说大旨推也。其大旨者。即根性等。修行迟速相似之类说也。彼璎珞经等顿悟菩萨。十住前所经劫。或一劫二劫十劫。或又十千劫种类不同也。极速一劫。极迟十干劫。其中间种种不定也。渐悟五品。亦以可准之。加之。二乘凡位修行。声闻三生六十劫。独觉四生百劫也。极速极迟。虽说其时。中间种类。略不明之。准知。涅槃经八六四二不同。说极迟分欤。设又虽说极速。于其外不同。必可许之也。玄赞解释。尤有其理欤。
  玄赞云。然观上下授记之人。应为四句。一在小无胜劣。在大即是有之。如五百弟子。同是无学故。小无胜劣。前后成佛。转次授记故。大乘有胜劣。二在小有胜劣。在大无胜劣。如学无学人。在小学与无学胜劣有殊。同时成佛故。在大无胜劣。三少劣而大胜。如阿难在学地得预流果。在罗□罗前成佛。四小胜而大劣。如罗□是无学。在阿难后成佛○今以此准涅槃经说。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阿罗汉二万劫到者。以根性齐修行迟速相似者说。不约根异行殊者说。今以根行利钝迟速故成四句。不尔。义旨极为相违(云云)。
  水抄云。问。今法华经四大声闻回心劫数迟速多少不定。何故涅槃经声闻回心。八六四二万劫定乎。答。彼涅槃经约根性胜劣齐等者。说之不妨。猛精进者。不满二万劫。至十信位。不妨根钝懈怠。修行过二万者。劫数不定者。此经不约根性齐等者。利钝胜者相似论故。劫数供养多少亦不定也。
  问。经文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说何事乎。
  答付之障佛法坏善事。是名为魔。若护持佛法者。何得魔称哉。就中。今文说迦叶成佛土。而彼土无瓦砾荆棘等。定可净土若尔。何魔王及魔民乎。
  会云。摄释云。处居魔位。以得其名。佛因所感。能护佛法(云云)。其位未超魔分。故虽须作魔事。依佛威力不能致障碍故。二边强无相违。但迦叶出世可净土云难者。于净秽二土。对望多重也。设虽无瓦砾等。不一向纯净。何废有魔众弥勒弥陀等土。皆在魔王。仍无过欤。
  重案云。释迦成道。魔王现种种形。欲作障碍。迦叶等土不尔。虽有魔体。不及施障碍。归伏佛欤。世世中作魔业人难至深位。犹依本缘示现魔相。彼土中多有其类欤。次摄释所引有义。分别三类土似嘉祥释。朴扬不破之。义势无过欤。但委论之。犹彼此宗义。不必同欤。
  经云。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玄赞云。迦叶性行调顺。头陀学戒不慢于人。不坏善事。故虽有魔。皆护佛法。
  摄释云。经虽有魔人。皆护佛法者。问。坏善事故可名为魔。既护佛法。魔义何立。答。处居○魔位以得其名。佛因所感。能护佛法。有义。秽土之中。一向有魔。能为留难。纯净土内。一向无魔。中容之土。亦有亦无。不同余方。示现为魔。故护佛法(云云)。
  问。经云。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惠。显何事乎。
  答。如文。付之四大声闻闻火宅喻已信一乘故。信解品自领解云。我等昔来真是佛子又云。今得无无上大果(云云)上品如来。重述成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何今于漏无上佛惠。还生疑惧哉。私云。四大声闻中。迦叶先受记之后三人未蒙记之前。所述言也。何及疑问乎。故下文云。心尚怀忧苦。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记。而乃快安乐(云云)。其意易知。但以前信解故。非无随分决了。虽向王膳。未正受用。喜惧二思。相半者欤。
  经云。尔时大目揵连。须菩提。摩诃迦旃延等○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膳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惠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玄赞云。闻佛音声。说一乘理。总言我作佛。如见王食。未蒙别记。受领修行。欣当佛果。名未敢食。蒙别授记。如蒙王教。即望修行。欣当作佛。名之为食(云云)。
  摄释一云。问。三根声闻各至何处而断疑乎。答。鹙子初闻法华一乘。疑心已尽。故方便品末后之偈。告鹙子云无复疑惑等。譬喻品初。广叙疑尽。须菩提等中下根之人。得记已去。疑心方尽。故授记品请记偈云。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又云。虽蒙佛音声。言我等作佛。心常怀忧惧。如未敢便食。○问。何故上根疑除方记。中下不尔耶。答。根胜劣异。劣假闻记迷情乃息。中望下胜。对上不如。故亦得记后始疑尽(云云)。
  问。经云。当供无数万亿诸佛(云云)显何事乎。答。须菩提供养无数佛云也。付之长行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云云)。何至偈颂云无数万亿乎。
  会云。以三百万亿那由多。对少数云无数欤。初周记别长行云。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偈颂供养无数如此例诸教非一欤。
  水抄云。问。长行云。于当来世。奉观三百万亿等。此间偈中。宁云无数。答长行但约自国业力说。偈中兼说他国遍通供养(云云)。
  问。迦旃延授记。可说国劫名号乎。经不说之。付之庄严论说授记相要记别六事。所谓国土。佛名。劫名。眷属。法住等也。若尔。至迦旃延授记。何不记国劫名字乎。况迦叶等二声闻成佛皆记之。独何不然乎。
  答。此事。实可然。佛语广略。皆有深由。至迦旃延记别。何无故略国劫名字乎。爰勘玄范师释。与前名相如来劫土相似。劫名有宝。土名宝生。故于此中不别表举(云云)。此释尤可依用欤。他宗末师云。有人勘梵本。同善吉国劫。今略不云也。
  少抄云。果记九段文中。不述劫名国名等(云云)。玄范疏五云。言多有至其国者。后显善趣声闻菩萨以为庄严。由以菩萨闻庄严佛世故。土名宝生。此土上假立时劫。故名有琁。与前名相如来劫土相似。亦劫名有宝。土名宝生。故知。于此中。不别标举劫土二名(云云)。
  疏记义决上云。次迦旃延中。用长行偈颂。长行有五行。因得果国净佛寿及正像久近。此中亦记八相。必须劫国名字。而无者。亦是阙略。有人检梵本。同善吉劫国。今略不言也(云云)。
  道荣疏云。庄严论云。记别即有六种果。一如是刹土。二如是名号。三如是时节。四如是劫名。五如是眷属。六如是法住(云云)。可勘正文。
  西室。玄赞讲。政高问之。
  问。经文其最后身得佛智惠。成等正觉。记国土相欤。进云。玄赞颂土相(云云)。付之既云得佛智惠成等正觉。何云显土相乎。是以余师。此三句。显得果(云云)。如何。
  会云。任玄赞文。可云说土相欤。第四句国土清净(云云)。若此颂明自体者。下佛之光明等。须可重言。余师解释。又得其理。各述一义。玄赞意。得果总故。且属国土欤。经云。其最后身得佛智惠。成等正觉。国土清净。度脱无量万亿众生。皆为十方之所供养。佛之光明。无能胜者。其佛号曰阎浮金光○(云云)。
  玄赞云。经其最后身至之所供养。赞曰。四颂果记为四。此中有二。初一颂土相。后一颂福田。经佛之光明至庄严其国。赞曰。此中有二。初一颂自体。后一颂眷属(云云)。
  水抄云。言初一颂土相者。经言其最后身三句经。似述果记自体。然举成佛时国土佛严净。故是土相也(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初一颂土相者。太抄云。详初三句。以颂记自体。第四句举成佛时国土严净。故是土相(云云)。
  疏记七云。旃延中。长行如文。偈中初一行诫听。次二行行因。次三句得果。次三行一句国净佛寿正像(云云)。
  问。目连尊者成佛时。名多摩罗跋栴檀香佛。尔者。大师如何释耶。玄赞云。烦恼轻微。名性无垢(云云)付之诸声闻在自乘无学。已断三界一切烦恼。目连尊者当作佛时。何独以之为其别德。次云多摩罗。不云阿末罗。何翻云无垢。又不云跋陀罗。岂是贤义乎。
  会云。目连等神通第一也。神通依静虑。静虑必离下地染故。云烦恼轻微欤。次阿字虽略实多字下含之。故玄赞云。声势合故遂略去阿字(云云)贤字。汉语中可有之。跋者即跋陀罗是贤义故。彼跋陀婆罗。翻为贤护。准彼可知。
  玄赞云。多摩罗跋栴檀香者。多是性义故阿摩罗者无垢义。声势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陀罗是贤义。略但云跋。栴檀香是唐音。即是性无垢贤。栴檀香佛由大目连。烦恼轻微名性无垢。仁德如香可熏。名贤栴檀香佛(云云)。
  问。经文说目连尊者成佛士相。多诸天人。明眷属果欤。玄赞非眷属(云云)。付之经云多诸天人(云云)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云云)。是皆明眷属见。况余经以天人八部等。皆为眷属圆满。是何不尔。加之偈颂云。常为天人演说佛道。声闻无量如恒河沙等(云云)。准之说眷属果也。依之吉藏师说眷属(云云)如何。
  会云。玄赞云。此中有三。一多善趣。二眷属。三寿量(云云)以多诸天人为别义。故菩萨声闻为眷属也。义疏为眷属。于中开凡夫声闻菩萨。为三品眷属。兴法师难不用。玄赞即同兴法师欤。于趣明相。不举有情体。又是凡类也。难摄眷属欤。
  经云。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云云)。
  玄赞云。经多诸天人至四十小劫。赞曰。此中有三。一者善根。二眷属。三寿量(云云)。
  义疏云。眷属果中。前从劣至胜。故菩萨在后。从胜至劣。故菩萨在前。今示菩萨行。于中道故在中间。又天人形心俱劣故在初。菩萨心胜。形无定方。故在第二。声闻心形俱胜故第三也(云云)。
  兴疏云。有言。人天亦是眷属。身心俱劣故在初非也。应如前人天是大庄严故。人天既同前。即云庄严。此即眷属因不可得故(云云)。
  经偈颂曰。常为天人演说佛道。声闻无量如恒河沙。三明六通有大威德。菩萨无数。志固精进。于佛智惠皆不退转(云云)。
  于颂文。赞分科段事。意同长行也。则常为天人演说佛道二句为善趣。声闻无量以下为眷属。
  问。经文大目揵连舍是身已。得见八千二百万亿诸佛世尊(云云)。尔者说何事乎。答(云云)。付之余声闻无舍是身已之词。目连一人。何如此说乎。
  私云。若论实身。无学回心。皆受变易。不可有舍义若论化身。舍利弗。目连。憍梵波提。阿难等。皆已入灭。至目连独说舍是身已。实以有疑若神通自在故。殊令人广知其德欤。如此事。依当座听众及系属众生。说不说差别。皆有其益欤。可勘释。
  水抄云。经言舍是身已者。问。既无学后有已无若舍此身。更以何身而得成佛。答。牟云。依变易身见诸佛。而修供养也。若尔。变易依分段身。云何舍分段身而受变易。答。此据舍化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也。如诸弟子见佛化火梵身皆是此类。经依此说。言舍是身已也(云云)。
  以写本一校之
  (写本云)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卷
  (写本云)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写本云)
  永禄二年八月十日
  笔主 清胤(三十七藏)
  一校毕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一

 

  化城喻品上

  1 化城体何物耶(二方)
  2 化城者唯解脱所证有余涅槃欤
  3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
  4 释迦修行不越三祇
  5 破魔军已垂得阿耨菩提
  6 智胜如来他受身证文
  7 大通智胜佛他受用变化中何耶
  8 一座十小劫
  9 十方梵王请转法轮
  10 梵王所居宫殿供养智胜如来佛纳受之欤
  11 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
  12 忍善者增益
  13 智胜如来说缘起法时现座有缘觉众欤
  14 而于诸漏心得解脱
  15 释迦说法唯一会何
  16 智胜如来成道二万劫
  17 智胜如来可说第二时

  以上十七帖

  法华经第三卷开示抄(化城喻品上)

  化城喻品上

  问。当品中。付说化城喻。尔者化城者。其体何物乎。进云。玄赞。二乘无学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云云)付之经云。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云云)若择灭理者。何云化作乎。例如彼说牛车云造作此车故。其体非无为。依之法华论。城者诸禅三昧城(云云)。以知。非择灭真涅槃云事。
  会云。二乘无学所证生空理为化城体。于生空理。依如识变二类有异。依如无为根本智内证之境界也。识变无为。无漏有漏二种后得智境也。于彼三种无漏根本后得二智所缘。总名涅槃。是其化城体也。今疏述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余处判正智所证根本观中所得择灭下名化城。加之重成其故云。所说假视所变为城不息苦故(云云)。但化作一城者。对佛果大涅槃宝所。暂时所得。故立化作名。然而犹不同牛车体。彼专以有为种智为其体。故次于法华论说者。颇与上义异也以异生假解智。名诸禅三昧城。彼智所变。且从自所解。假摄涅槃类。又名化城。此则闻无学人说有自所证涅槃之时。所化凡夫闻之。欣求当果。豫所变作也。既凡夫有漏后解智所变也。全非涅槃体。然而为破当座执。佛语窃合之。论主且举之。实全非化城体欤。
  寻云。根本智境。设虽二乘所证。真而非假。何名化城。如之。涅槃之多名目于后得智境。即四胜义中。第二第三胜义。三种胜义中。第二得胜义也。皆是后得境。心变理也。大乘涅槃。犹以尔也。况于二乘涅槃乎。设又涅槃中。虽兼依如真理。名化城之本意。专当假涅槃。经文论意。全不亘实理。而玄赞意。剩假限根本智境。如何耶。
  今推云。圣教中。说真如说涅槃。其体实虽同。其义少可异。真如门者废诠谈旨为本。兼取心变理。涅槃门者依诠谈旨为本。兼通二空一实理废诠即根本智所证。依诠门大旨。虽后得智。犹通根本智境欤。证得胜义一分是也。其中。二乘涅槃。实以生空真理为体。解脱道根本所证是也。尔而小乘诸论。无学圣者。依自所证所安立也。二乘智力。才知尽无生智分齐。有漏心中。还安立前事。以为自所证至极。彼弟子凡位依学信解所欣求者。其所说涅槃也。然犹异生假解智。作此思惟之时。正所缘自心所变有漏相分也。法华论所说即是也。小乘经所说。虽同论藏。佛意甚深故。密许生空真如。何况大乘教中。谈二乘相全无所。所残二谛章声闻缘觉四胜义中。第四胜义。即废诠谈旨生空真如也(云云)玄赞上下解化城体。皆此意, 也。总言之可有四重。一者解脱道所证。二者尽无生智所缘。三者尽无生智以后所观。四者异生假解智所观。从细出粗次第。如此经论意。虽许四类。初二无漏故可为涅槃。后二有漏。假观所变也。苦集二谛所摄也。岂名涅槃果乎。何况第四凡夫心变也。何摄无学果欤。
  问。今品中。明化城喻。尔者以解脱道所证有余涅槃。名化城欤。将兼取解脱道以后有漏心所变涅槃欤。
  两方。若唯限解脱道所证者。法华论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也(云云)。知。取有漏定所变解脱云事。依之玄赞余卷。如执化城以为真灭。即是所求世间三摩跋提。将为真灭。若由之尔者。今疏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余处正智所证根本观中。所得择灭下名化城。不说假观所变为城。不息苦故唯取解脱道所证理之旨分明也。准上可会之。
  论云。四者实无谓有。增上慢心人。已有世间有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例取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谓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然后令入大般涅槃城故(云云)。
  玄赞云。二者论解。为对治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有七种增上慢中。第四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喻。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诸有学凡夫人。今说住事令忆念故。此所起慢。或欲界分别。或上界烦恼。三昧城者。谓有学凡夫。专心所求在无学身。尽无生智。后世间禅定所变解脱。离能变无总名三昧。此定有漏名为世间。此中意说。佛说三事名大般涅槃。三乘同得择灭解脱。即是无学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由此后时惑苦不生。名为解脱。佛说此解名为化城。生空智证。名为暂入。以息众苦故。言方便入涅槃城。后引至宝所方至大般涅槃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变作此故。至于无学解脱道中。正证解脱。都无分别种种之想。于解脱道。后世间定心重缘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证之法。但见加行所求涅槃解脱相状。便谓涅槃谓有实灭。岂非假解。是世间定故。言以有世间三昧。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凡夫有学闻此假解。不识知故。谓有实涅槃。起坚执心。作意欣趣。故今略破之。说彼所证犹如化城。尚为不实不应趣求。况在无学假所变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正智证生空时。犹未起执。后时观前正智行相。不亲得故。乃见加行所求行相便谓为真。遂起四倒。此亦如此。非无漏心及世间定皆是法执。出彼心后。方起执故。此护法义(云云)。水抄云。问。论释城即诸禅三昧。疏解三昧城。即是无学假所变。今此又云。以正智所证涅槃城。一何乖反。答。论说涅槃城。通二种正智证者。御烦恼寇安正智神。烦恼到此已无。正智之后。方起有漏。所变之城假似于真有。御安义。如疏所缘缘。皆是城摄。方便之言。文通二处。彼真化城。对不定性。是佛方便。令入真城。后至宝处。况所变城。而是实耶。如来依此方便说之。为入涅槃(云云)。上下文具可见之。
  义决云。问。化城以何为体乎。答。如疏释。又助释云。无学后心世间三昧。说为化城。如二车体。以根本智不作解故。后得智作涅槃想解。将为究竟。经化作故。论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者。诸禅三昧故。若尔。云何能息诸苦。答。离障碍故。出三界故。二车故。彼既得云出宅。此不能息苦。若尔二车云何不得所设化城。即言得入。答。不能了知一切法故。非种智故。故不得车。何以故。以未离智障故。如何得化城。以三界苦息故。得于解脱故。或障已离故。若尔。何名为涅槃。答。假名涅槃。故第二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又云。尔时心自谓得至于涅槃。如谓增上慢。自谓得果。其实不得。此亦如是。若尔者。无学岂不得有余耶。答。如彼无漏智隐而不彰。但说世间智名之为车。此亦如是。虽有有余。非究竟故隐而不彰。令取大故。所以论云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故。若尔。师指有余。云何名诸禅三昧城故(云云)。
  玄赞五云。论云。第一人者。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涅槃。故此中不说解脱道中。正证生空理。择灭真智名为世间三昧假解。此是羊鹿非是车体。从彼观后入世间定。观前所证。以心粗故不见正智及生空如。乃见惑业后苦不生。心便变作涅槃想解。正智所证根本观中。所得择灭下名化城。不说假观所变为城。不息苦故。今说后时后得智位能变相解。名为世间善根三昧。轻安喜乐种种功德假名羊鹿车。假名种智。与之游戏后说一乘。方令入于佛大涅槃。至佛位中。能入牛车。即是二智。即是菩提。所入涅槃。即是宝处。后化城喻。二乘执彼惑苦不生。故为涅槃。理实涅槃解脱道中是正智证。故说入化城众。尚皆倦息。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故。实非种智。说羊鹿车有名不见登。说此世间三昧善根。与令游戏故。二乘执此以为二车。实非车体。如二乘者所起四颠倒。正观不尔。后方想解。缘此起执。化城亦尔(云云)。
  同八云。作一城者。本论云。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佛言。施设本无实体。故言化作。彼证灭心相应禅定。俱轻安不能息粗重。佛教之得名。化作灭理无二对。种智车故名为一等(云云)。玄赞上下诸抄等文。甚繁广也委可披见。
  问。经文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见者五眼中何。玄赞云。以惠眼见故(云云)。付之见经次文。观彼久远。犹如今日(云云)惠眼岂缘过去事乎。惠眼缘真理故也。若尔。可法眼佛眼等。如何耶。
  会云。依赞意者。以宿命智知。以惠眼见。是名知见。若是宿命智知过去相。惠眼证其性欤。若不证空性者。知过去可不明了故。兼说惠眼。不云惠眼直缘过去欤。或以智惠照见故名惠眼。即是缘俗惠也。非五眼废立。彼别开惠法二眼故。以空有境各别相当玄赞。总云惠眼。何必限真智耶。
  经云。
  玄赞云。经我以如来乃至犹如今日。赞曰。此显已能见。宿命智知。以惠眼见故。水抄云。言宿命智知者。疏意。本后智名知。佛五眼名见。又宿命智名智。惠眼名见。路云。疏释经从胜而说。理实佛眼亦见(云云)。
  问。玄赞问云。释迦修行。不越三祇。何故云劫极多。彼时犹称王子(云云)。如何答之乎。答。有三释。一云。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说余佛事。即是我身。二云。善心相续。劫满三祇。诸心通论。何妨尔劫。三云。依昼夜月时年。何妨许时(云云)。问。三释共有疑。先对初释。凡今经者。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至第三周显往昔缘。岂依平等意趣而说耶。此若非真实者。弟子结缘。亦应非实。若尔。系宝珠喻。便为虚设。付第二释。释迦大智增上菩萨。上上勇猛。独异余圣。设虽起余心希而非多时。岂及三千尘点劫耶。如后释者。三祇呆短时。如何乎。会云。赞家三释。各得一理。文无取舍。宜任意乐。而新罗憬兴。难初释云。若说余佛名释迦者。结缘既异。今会佛事应非实。故佛事若非实。结缘弟子事虚弃其劫(云云)。遂述第三昼夜月时年小劫之义。决又出第二善心相续之释。准之。后释胜欤。且成初释者。于僧祇以去余心易起。正行难修。七最胜所摄受之无相妙行。时分不久。积之至三无数劫。总经尘点劫数欤。依起信论者。一切菩萨发心即等。根性亦等。其中设虽有少分增减。大都可同。彼释迦对弥勒。才超四十劫等也。若尔者。以释迦精进不可为重难。次付第三释会难者。一大千界微尘数。犹以不可称计。况过千国土才下一点。彼点不点世界抹为微尘。阿惟越致菩萨。辄难了达。设依年月等论之。何不足三大劫。难答俱虽暗。不忽相违欤。
  问。第一释。实不遁难欤。若有深旨者。何辄舍之乎。此释意者。若对大通佛。云平等意趣欤。将于王子会之欤。若约佛者。王子及舍利弗所值佛。无大通智胜名。亦不出尘点劫前欤。若尔。三根声闻。自忆念昔事时。既相违今佛说。岂不生疑惑乎。若又于王子指他为此者。其相违弥重。加之。玄赞云。说余佛事。即是我身(云云)知。佛与佛相望。于昔上可立后名。
  答。试成初释意云。同体意趣者。于王子身论之。但今既成佛故。云佛事无过。又所说相者。是后佛事也。释尊及身子等所经事故。忆念时无疑心。但以后事名前时。说其劫数。声闻等。若许知时节。虽须疑佛说。极久远故。不及算计欤。譬如世人忆念往事不必记年岁。退可案之。
  经云。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诸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万千万阿僧祇劫(云云)。
  玄赞云。问。释迦修行不越三祇。何故尘劫极多。彼时犹如称王子。答。意趣有四。一平等意趣。谓佛说言。我于尔时曾名胜观。法身平等故。○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说余佛事。即是我身身平等故。若不尔者。何乃言尔许劫数。又善心相续。劫满三祇。诸心通论何妨。尔劫在彼佛时犹称王子。又依昼夜月时年何妨。许时释迦自身三祇劫内(云云)。
  摄释云。疏释迦修行至犹称王子者。此难意云。设大通世初始发心。迨于今时已逾三劫。况大通时。早为王子。王子行位非是初心。云何许时今方得佛。犹为尚也。义意可知。○疏善心相续至犹称王子者。言三劫者。据求菩提方便善心。果那积数相续而说。若起余无记不善等时。不取为数。今者三性所有时节。总合而言故经尔许。问。准寿量品明成佛时。已在十六王子前矣。○纵有多会岂不相违。答。彼据实成。此依示相。或复彼依平等意趣。此据实成。如下疏(云云)。
  兴疏云。问。释迦修行不过三劫。尘劫极多。犹称王子。岂不相违。答。有说。如平等意趣中说。我于尔时曾名胜观。法身等故。今依彼意说余佛事。即释迦身。身平等故。此必不尔。若说余佛名释迦者。结缘既异。今会佛事。应非实故。佛事若非实。结缘弟子事唐弃其功。故今即依日夜岁数以显时远。故尘劫虽无数。还在三劫之内。不尔便违论云示显五种劫故。又善心相续劫三无数。诸心通论。虽复尘劫犹称王子。义亦无过(云云)。
  问。经文说智胜如来事。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菩提(云云)。显何事耶。答。如文。
  付之佛德最胜故。堪能破魔军。因位不尔。何成道前破之。依之涅槃等经中。释迦成道之后有降魔事(云云)。如何。
  会云。诸佛成道降魔二相前后。随缘可不定。故玄赞云。此事不定。随示现故。释迦智胜。设虽不同。不可难。何况于释尊。亦先降魔。后成道之说非无。次智胜佛。设先降魔。何不堪其力。等觉菩萨。威德强胜故。
  玄赞云。又释迦破魔军。诸部不同。有说。成道后方破魔军。依涅槃经亦作此说。有说。破魔后方成道。此事不定。随示现故(云云)。
  水抄云。言此事不定者。若先成道后破魔。魔与佛竞力。若先破魔后成道。魔与菩萨竞力也。随根应情。各异故。不须和会。
  问。智胜如来他受用身云事。以何文证之乎。玄赞云。华积如须弥。明知。他受用身也。付之设说华积如须弥。何以之忽为他受用身。彼般若经时。所散华如须弥山。般若教主。岂他受用身乎。况佛临泥洹之时。宝幡至梵天(云云)。宁非变化身乎。
  会云。凡化身佛者居南洲。一洲之量不几须弥山者横竖皆八万由旬也。岂如须弥之华。聚得容受一洲化土之中乎。爰知。经所显者。他受用土也。说般若经之时。通可有报化二身。若尔。所散华如迷卢山者。云说报土。有何相违。余文不同。
  问。当品中。说大通智胜佛事。尔者他受用变化中何乎。答。他受用身也。付之披经文思智胜如来相。忉利诸天。菩提树下设宝座。梵天四王。雨众华作天乐。破魔军得阿耨菩提。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以知。八相作佛化身。二乘凡夫能化云事。加之转三转十二行法轮。说四谛缘起等法门。若台上报身者。何说小乘浅近法乎。况未出家前具十六王子。成道时。祖父转轮王。共一百大臣至道场。此等事。皆非他受用身乎。
  会云。三佛身土不一不异也。智胜如来出世之时。十地菩萨。在会座者。何不现报佛身土。释迦丈六身。虽出浊世。华严经等时。即称卢舍那佛。居华藏世界。佛地论。受用变化二土同处者。此意也。故摄释此中化土及受用。境合而说之。大即报境。小即化土随应释之。余皆准此(云云)。是以说智胜如来事之中。或显报土边云所散之华如须弥山。雨众天华。面百由旬等也。或说化土相。退类声闻。正在其会等也。随文可知。不可定执。
  重寻云。诸佛出世。必可有地上菩萨。何佛不通报身。殊于智胜佛。释他受用身。有何故乎。又安养世界为唯报土。释报土之中。许现父母王国等之义。若尔。玄赞意。今经所说智胜佛相。偏属报身欤。今何兼化土边乎。答。十六王子。既至地上。为显其德。殊他爱用身云欤。次父母王国事。论大旨化土相也。若论暂时化现。七地以前分段身菩萨。于报土又有见之。然而智胜佛本缘。专说舍利弗等往事。轮王王子等相。以化土可为本。何强及会释乎。然而其事。又玄赞通许报土边。仍旁无过。
  经云。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云云)。
  又云。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云云)。
  又云。所散之华。如须弥山(云云)。
  玄赞云。经适坐时至常雨此华。赞曰。三散华。华积如须弥山。明知。他受用身也(云云)。
  兴疏云。经适坐此座至常雨此华者。述曰。此次梵王雨华。即为净道场也。有说华积如须弥即受用身非也。鹄林之幡虽至梵天。尚变化身说如须弥。亦何可证受用身(云云)。
  摄释下文云。经其所散华如须弥山等者。问。十方梵众。皆悉献花。一一华积并若须弥。此界云何容多须弥答。此中他土及受用境。合而说之。大即报境。小即化土。随应释之。余皆准此(云云)。
  决择记云。问。菩提树高十由旬。云何华积如须弥山。又复世界云何得容。答。此经报佛。合说亦不相违。所散华如须弥山者。约报土说。声闻等据化土。若不作此解。理甚为难。
  水抄下文云。○章敬云。报佛宽广容亦不妨。纵阎浮地狭。神力包含。亦复何失。问。经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积如须弥。云何相摄。答。一云。须弥山以四宝所成。华色亦作四宝。故如须弥山。二云。亦是假设。所散华多。设使槌着若须弥山相似。非实有也。三者。华槌○实如须弥山。如七月十五日。简架高亦不妨。纪国云。华散佛身显人尊。华散佛树显处胜(云云)。
  经云。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云云)。
  玄赞云。经其佛未出家时至名曰智积。赞曰。他受用身在父母等。鼓音王经。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有子有魔等。化七地已前有分段死故。有父母等。化八地已上有变易生。理无此事不死生。故他受用身。得与金轮俱出故。此佛祖转轮圣王(云云)。
  问。经文一坐十小劫一坐者。华严经十种坐中何乎。玄赞。今此乃是坚固三昧金刚坐故付之见经下下。或云敷师子座。或述坐师子座。准前后思之。今一坐可师子座。
  会云。玄赞。依华严经。略释十种坐名义之中。七坚固三昧坐。究竟大菩提故。十金刚坐。降伏众魔外道故(云云)。而见今经。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云)破魔军故金刚坐也。得大菩提故坚固三昧座也。玄赞解。深□二经意。但师子坐正法坐等义。实又可有之。经依常相表师子座名欤。
  玄赞云。一坐十小劫者。华严经说有十种坐。一转轮王坐。与十善故。二四大天王坐。欲于一切世界诸佛正法行自在故。三帝释坐。于一切众生行自在故。四梵天王坐。自心他心得自在故。五师子坐。分别演说甚深义故。六正法坐。欲明总持诸力辨故。七坚固三昧坐。究竟大菩提故。八大慈坐。令恶心者悉欢喜故。九大悲坐。能忍一切诸苦恼故。十金刚坐。降伏众魔诸外道故。今此乃坚固三昧金刚坐故(云云)。
  水抄云。言华严经说等者。潞云。所明十坐。行住亦得。从胜为坐。前五个坐。皆佛菩萨等。心所游履。心住其中义说彼坐之名。非轮王等坐。即是彼身。其正法等。亦以义为名。心住为坐。不同前五从人立名。有云。威仪一定。但所为事有十。故分十坐也。应捡彼疏也(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
  问。经文。十方梵王。请转法轮(云云)尔者为唯初禅梵王。将如何。玄赞有二释。一云。通四禅梵王。二云。唯初禅王(云云)付初释。二禅已上既无语业。请转法轮。何通四禅。是以佛成道声至色究竟。转法轮声极至梵世。四禅梵王。皆请法轮者。转法轮声。何唯限初禅。依之见经文。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云云)。第四禅无乐受。知。不通四禅云事。况依请转法轮感梵福量。而阿含经。唯以初禅为梵福量乎。付次释。经云大光普照遍满世界(云云)。若限初禅者。何云遍满世界乎。又次下文。时彼众中有一大梵王。名曰尸弃。准大般若者。尸弃者。第四禅王也。如何。
  会云。初释梵王名既广。其力皆堪。故通四禅。但语业界地诸处合有多释。何以一义为难乎。设限初禅释意。于上三禅许借起初禅语业。何不请法轮。次转法轮声至梵世者。梵名通四禅。何必以初禅称梵世乎。次深禅定乐者。人师释云。轻安安乐也(云云)。次依请转法轮感梵福量者。旦举其初况胜欤。次释意者。以前难趣可为其证。就中。小化身领一四天下。初禅等四天下。初禅梵王。尤当劝请体。但大光普照难。甚以迂回也。光设虽照无边世界转法轮分齐。何以彼为定量乎。次尸弃梵王。或云初禅王。或云第四禅王有二释。大般若文随二义聊简可异。彼经。如明诸天来会者。见上下次第。当初禅王若尔。还可为此释证。况大般若所说。释迦世尸弃梵王也。此品所明。智胜时尸弃也。其名虽同。何必同天王乎。
  经云。
  玄赞云。○此皆通四禅梵王。或唯初禅请转法轮。梵福量故(云云)。
  摄释云。疏或初禅至梵福量者。请转法轮感梵福量。梵福量报即初禅故(云云)。
  水抄云。言此皆通四禅者。准下。既云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既言舍乐宁通四禅答。彼此定中轻安乐也。言或唯初禅等者。菩萨藏经譬如水灾。下至金轮上究梵世。满中皆水遍三千界。假使有人。以一牛毛假立分三分。取一分点水中拭干。又点水中。水尽。梵禅终不尽。潞云。请转法轮所感。即初禅福量。若尔二禅已上何非梵福。答。阿含经中但以欲界人天之福。校量初禅一梵福故。二禅已上不可比故。所以不说(云云)。
  玄赞四云。经尔时诸梵王至请我转法轮。赞曰。初二颂诸天请说○大自在天色界天也。今对三乘法尔说法。皆待请故。智度论云。净居天劝出家。四天王献钵。帝释献宝座。梵王请转法轮。佛初不许。梵王说有三根。重请恳勤。佛方许之。初说三乘○然下大通智胜唯梵王请。此说通诸天者此举胜类。非无余天请彼佛也(云云)。
  兴疏云。梵王虽通四禅。皆居初禅。故亦名初禅。由此梵福唯在初定(云云)。
  水抄云。经言我等所从来二颂者。四禅根本定名深禅定也。乐者即轻安乐也。问。何以不是乐受之乐。答。以乐受不通四禅故。章敬云。所谓舍深禅定之至乐。明供养之极忻也(云云)。
  问。十方梵王以所居宫殿供养智胜如来(云云)。
  尔者佛可纳受所献宫殿乎。若纳受者。见经文默然许之(云云)。若纳受供养者。何无咒愿词乎。加之若以宫殿奉上佛了者。梵王更居何处乎。下地器界不持上身故。若不受者。忉利诸天敷师子座。如来既坐上界梵王所献宫殿。岂不受之乎。依之唐土人师受宫殿(云云)如何乎。
  会云。人师释此事有受不受二义。俱无重难。梵王既以深心奉施。佛何不受之。见经文先请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次请唯愿世尊转于法轮。佛默然许之。于所请二事。似无取舍诸佛法许他请。多默然无言。无垢妙光婆罗门请来家之时。默然许之设虽受宫殿。何必咒愿。设虽咒愿经不必说乎。次梵王施宫殿毕。设坐露地何不依持其身。以定通力变似下相。其境细故。能可持上身。彼云必变上器者。不必宫殿故。
  经云。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至默然许之。赞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许问。何故涅槃时。默然不受他供。今者默然遂许他说。古解。以佛颜有舒敛。请者觉许不许。又云以佛身光表知受与不受。又云。佛初成道时。自虽号言。凡时默然受请。涅槃时默然是不受请。又受食理须咒愿。默然知佛不许。许说默已顺请。不假出言而许(云云)。
  水抄云。问。梵王所献宫殿佛受否。答。二说。一佛不受。若受即令咒愿。佛既默然。故不受。二云。受已却施与梵王也。纳而安处也。然前所解不受为正。以文不说。佛亦不居故。
  问。经文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云云)。显何事乎。答。智胜如来成道前百八十劫。佛不出世云也。付之见一品前后。十六王子赞佛颂。云于无量亿岁尔乃得成佛。上方梵王赞叹偈。说于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东南方梵王文。何违上下乎。
  答。此事决择记出三品不同。过百三十者。上品之人。百八十者。中品之人。于昔无量者。下品之人。以彼可会也。
  决择记出三品不同。以彼可会。
  决择记云。经过百三十劫者。问。东方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南方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上方云于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藏云。寻佛应世感见不同者。由之众生行厚薄之异。故睹接致有久近之差。过百三十者上品之人。百八十者中品之人。于昔无量劫者。下品之人。略举三品不同。则总摄感应之义尽(云云)水抄并义疏同之。
  问。经文忍善者增益(云云)。大师何释之乎。玄赞云。谓入圣道(云云)。付之见具文。众生闻此法。得道若生天。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上云得道。既是得圣果义也。此文得圣果者。岂非重言耶。以知。下二句如次减恶道增善趣义也。由之人师难玄赞如此。如何乎。
  会云。水抄以得道配忍善者增益。以生天配诸恶道减少(云云)。意者。上二句表二类。下二句逆次重说前事也。易知。
  玄赞云。经尔时诸梵天王至忍善者增益。赞曰。此请转也。叹佛生益。忍善者增益。谓入圣道。其义可知(云云)。
  水抄云。言叹佛生等者。经言得道若生天者。得道二字配忍善者增益。若生天三字配诸恶道减少。忍即证忍信忍也。见道无漏智名忍。入圣者多名忍善者增益也者。即假者。所谓得忍之有情。以经文言众生闻此法。即凡圣通证。得道生天。分为两类。生天故恶道减少。得道故忍善意者多(云云)。
  兴疏云。经曰尔时诸梵天王至忍善者增益者。述云。此次请转法轮也。诸法相者即二乘之法。得道者出世之益。生天者世间之益。忍善者即善趣也。有人言即入圣道义既有得道。故前者胜也(云云)。
  问。大通智胜佛依十六沙弥及十方梵王请说十二缘起。尔者见坐可有缘觉众乎。答。玄赞云。虽无现前成独觉者。付之见经文。智胜如来初说四谛。次说缘起。四谛既被声闻。缘起何不对缘觉机乎。是以佛说十二缘起时。六百万亿那由多人。心得解脱。具三明六通(云云)。此中定可有缘觉。加之经下文若声闻辟支佛及诸菩萨。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毁者。是人皆当得阿耨菩提。明知。彼时有独觉机乎。
  会云。见经文。前说四谛。次说十二因缘。终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等。知于四谛缘起通悟解故。证果也。所谓设虽十二因缘。入四谛门观之。四十四智等也。若声闻闻四谛。缘觉闻缘起。各证其果者。何别别不出之。是以下文云。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云云)。唯举声闻不云缘觉。玄赞云。虽无现前成独觉者。令证声闻亦说此缘。依之说缘亦成三周十二行相。摄释云。此伏释违(云云)其伏难者。即似今疑问。摄释云。故疏答云。今声闻人闻缘起教。因兹亦得悟于自乘。如因外典得悟内乘。犹得小乘趣归大运(云云)。若尔玄赞摄释能通伏难。有何相违。但玄赞虽无现前成独觉者者现座证独觉灵果者定遮之。于凡夫类者。其义不分明。若许之者。下文不及会释。若又玄赞总嫌凡圣二类者。下文后时有辟支佛机。传闻王子说之得益也。
  寻云。摄释议曰。其意如何。若彼座许证缘觉圣果欤。若尔何名独觉。又违诸处释。部行独觉得果后虽有见佛。正证果时全不住师处故。若又此释于凡夫解者。何引经那由陀人不受一切法等文为证。云通有辟支乎。随又下问答中。会经声闻无量文虽及二释。不云无圣者故。知。议曰云少分有缘觉证果也。
  私云。议曰意似许圣者。尤以不审。况议曰重加疏之下尽处。玄赞岂遂许证果义乎。可思之。
  又寻云。兴法师引玄赞难云。虽无现前得独觉果证。必有闻之发缘觉故等(云云)。准之。玄赞凡圣二类皆无会座云欤答。释尊一代。既有求辟支佛者。智胜佛时何嫌其类。尔者玄赞意。云无现前证果欤。摄释疏未论凡夫有无故加之也。但引经文故会违也。非引证欤。意云。证果人有数。凡夫类可无数。尔者经唯那由多人不受一切法云。其外通有辟支有何过(为言)而兴法师任玄赞显文。不知议曰意破之欤。兴法师释遂可当玄赞意欤。
  玄赞云○虽无现前成独觉者。令证声闻亦说此缘。依之说谛。亦成三周十二行相(云云)。
  摄释云。疏虽无现前至十二行相者。此伏释违。违云。十二因缘本被缘觉。下明得益元无辟支。所为既不会筵。甘露岂无徒降。故疏答云。令声闻人闻缘起教。因兹亦得悟于自乘。如因外典得悟内宗。赖彼小乘趣归大运。议曰。亦有缘觉。经中但云说法时那由多人不受一切法等。通有辟支。斯亦何失。若尔何故经次说云从是已后声闻无量。答。有二种。一从多言。二从通说。声闻之名通辟支故。若不尔者有相例失。云何佛说四谛。大乘之法即有所被声闻菩萨。说十二支何无所化。故通说无爽(云云)。
  水抄云。言虽无现前等者。问。十二缘起本被缘觉下明得益。宁无辟支所为之人。既不在会中。十二缘生应成妄。设诸抄云以不受一切法。即是辟支虽有此说。此是声闻无学果文。法华会中无缘觉得果者。又准疏意。尽不说缘觉。言令证声闻亦说者。问。若无缘觉何要说十二行相乎。答。疏令证声闻等意说。会下无独觉。将十二缘起生为声闻说故。名亦说此缘也。言依之说谛等者。问。与声闻说十二支。何成三转十二行相耶。答。疏主依之说谛等。意言。依十二支观四谛。将此四谛三遍说。成三周十二行相也。
  玄赞五云。求自然惠者。辟支与佛同时出世。非见佛已方得果故。如有经言。释迦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出来至佛处。故仁王经中有独觉众。先成道讫后遇世尊。非如声闻佛所得道故。名精进求自然惠等(云云)。
  仁经私记上云。问。缘觉出无佛世。今云何列为同闻众。答。缘觉佛在世亦有。只有声闻中摄。言出无佛世言此对声闻。非但佛世总无缘觉也(云云)。
  智度论疏一云。问。若缘觉始假终不假者。何故大集经世间目品云。说是法时。六万众生得辟支佛果。是则辟支终亦假教。答。以少从多。是故无妨(云云)。
  问。经文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云云)。心解脱者。其体何物乎。玄赞云。禅定名心(云云)付之见经具文。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等(云云)。
  別云深妙禅定。知心解脱者。非禅定云事。
  会云。玄赞有二释。初释云成惠解脱。断无明等烦恼故。相应之心不缘境。起烦恼名心解脱。后释禅定名心。能住心故。付此释会难。上二句明除障。下二句显定德欤。何有重言欤。
  经云。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云云)。
  玄赞云。经佛于天人至具八解脱。赞云○受者着也。不贪着一切法故。得心解脱。心解脱者。由无明等烦恼解脱故。成惠解脱相应之心。不后缘境起于烦恼。名心解脱。或禅定名心。能住心故。得俱解脱名心解脱(云云)同一云○以离定障名心解脱。离性障故名惠解脱。又离无明贪爱等体名惠解脱。彼相应心得离缚故名心解脱(云云)。
  问。释尊说法者。为唯一会将如何。玄赞云。释迦不说会(云云)。付之诸佛出世之时。所化机根品类不同也。必设别时会可化之。释迦说法岂只一时乎。是以或大乘经中。释迦别三会。初会度十二亿人。第二会二十四亿。第三会三十六亿随大师释迦弥勒各三会(云云)。
  会云。释迦如来。一会度千二百五十人者。长阿含经等说也。玄赞弥勒三会释迦不说会者。即对弥勒三会。释迦无别会说故。不说会云也。但所化机根不同故。可有别时会云事。自本所许也。故摄释以有空中道三时。名释迦三会。彼通大乘教总说之也。今于度声闻小圣。诸佛时会多少不同也。如弥勒三会。智胜四会。皆明声闻得度。其后别说大乘经。故总论一代。释迦又非无别会。但处胎经文。可别机所感。以何知之者。释尊以千二百五十声闻为根本大弟子。诸经同闻众多举之。彼得度阿含经一会悉不摄。而处胎经于七十二亿人。分初中后三会。既不似常途说。强不可和舍欤。
  玄赞云。弥勒三会说。释迦不说会。利益生机各不同故(云云)。
  摄释云。疏释迦不说会者。或说有空非空非有三时说法。即名三会(云云)。
  水抄云。弥勒三会说法。释迦随一人便与说法。不分会数。谓五浊恶众生难化也。虽华严经七处八会。非一期之会也。
  七佛父母姓字经云。谁卫佛前后三会。第一会十万比丘得阿罗汉。第二会九万万比丘得阿罗汉。第三会八万比丘得阿罗汉。式佛亦三会说经乃至随叶佛再会乃至拘楼孙佛一会说经。四万比丘阿罗汉。□那含牟尼佛一会说法。三万比丘阿罗汉。迦叶佛一会说法。二万比丘阿罗汉。今我释迦牟尼佛一会。千二百五十比丘阿罗汉。(云云。取意抄之)
  佛本行经四云。
  长阿含经第一云。毗婆尸佛三会说法。初十六万八千人。次十万人。后八万人。尸弃佛亦三会说初十万人。次八万人。后七万人。毗婆尸佛二会说法。初七万人。次六万人。拘搂孙佛一会说法。有四万人。拘那含佛一会说法。有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有二万人。释迦一会说。千二百五十人(云云)。
  下生经兴疏引之。可勘本文。
  问。当品中。智胜如来过二万劫已说法华经尔者二万劫间全不说法欤。若说法者。十六王子偏请一乘。智胜如来何说余法。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文。焉见说余法。依之大师等机熟故经二万劫(云云)。其机未熟者。何说法耶。若依之尔者。不说法空送二万劫者。宁出世素意乎。是以偈颂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云云)。此岂非二万劫间说法乎。
  会云。见经文。先说小教。次过二万劫已。受沙弥请说大乘经。故二万劫间不说法也。故玄赞云待机熟故过二万劫(云云)。若机未熟时说法者。还可有过失。佛说法离四非无非时者。所谓此等也。凡彼佛坐道场经十劫。说小教已过二万劫。入禅定及八万四千劫。是知。所化机希闻法。故还有利益欤。此则机根异余也。但说六波罗蜜等者。受沙弥请已后事也。至请既有二万劫后。不可为难。
  问。智胜如来可说第二时空教乎。若说者。经文云二万劫前说四谛十二缘起。二万劫后说法华。不见说第二时教。若由之尔者。对一类渐机。必有三时次第。岂不闻般若直悟一乘乎。
  会云。前佛说教时机难量。然而准释迦推之。以道理探之。为渐悟入可说空教。不定性人归于佛法。智解浅深三时悟异者。约机约理。其义必然也。若不然者。第四会所度若干声闻。未闻法华前。岂不入大乘权门耶。但经文实不分明。然而偈颂云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以无量因缘种种诸譬喻。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者。其相既广。可大乘诸教。分别真实法菩萨所行道。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者。正说一乘实法也。对彼云无量因缘种种譬喻等。宁非三乘权教乎。以方便品文可知其次第。不可云小乘教。依菩萨沙弥请说故。况上皆共请彼佛演说大乘法云。不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云故。此中定可有般若等经欤。
  经云。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等(云云)。
  同偈云。时十六王时。出家作沙弥。皆共请彼佛演说大乘法○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以无量因缘种种诸譬喻。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分别真实法菩萨所行道。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
  玄赞云。经尔时彼佛至佛所护念。赞曰。初将说法时。待机熟故过二万劫(云云)。
  摄释云。疏待机熟故过二万劫者。或令于法生希有难遇心故。
  水抄云。经言彼佛受沙弥者。问。云何彼佛受请已。过二万劫方说此经耶。答。疏言时彼机熟等意。其王子根熟理在不疑。缘待会下。余人大乘根未熟。佛观过二万劫方熟。所以受经二万劫也。亦令王子生希有难逢心故(云云)。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中之内第十一卷
  (金藏院本愿)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八月十五日
  执笔(春信)清胤
  (朱书云)宽政第六天腊月十五日以写本一交毕灭罪生
  善得证菩提 (笔主)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二

 

  化城喻品下

  1 智胜成道二万劫间全不说法欤
  2 智胜如来可说第二时教耶
  3 其余众生千万亿众
  4 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
  5 是人虽生灭度之想
  6 灭度想
  7 涅槃经八六四万回心
  8 信解坚固了达空法
  9 譬如五百由旬
  10 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
  11 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

  以上十一帖

  法华经第三卷开示抄(化城喻品下)

  化城喻品下

  问。经文其余众生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云云)。显何事欤。答。智胜如来说法华时。千万亿众生生疑惑也。付之诸佛说法皆待根熟。其机若未熟者。何说难解妙法乎。况乍受沙弥请遥送二万劫者。待根熟故也。以知。说法时其根已熟云事。况释尊说今经却五千上慢。唯止贞实众。知胜所化中。有疑惑类者。佛力何不去会座乎。
  会云。玄赞云。上根菩萨闻之信受。中根声闻亦有信解。下根余类皆生疑惑(云云)。
  镜水抄云。凡夫为下(云云)意云。准释迦说法华。智胜法华亦以不定性证果声闻可为正机。自余凡夫不正机故不能正悟。故名疑惑。非诽谤之疑惑。故水抄云。生疑不信。行相有殊(云云)。意者生疑其过轻故。其众犹在会座。闻法不信其过重。故去座不闻。所谓五千上慢类也。彼时闻法。即值今佛悟一乘因也。故玄赞云。下根众生机未熟故。为今时渐。故说彼时有疑惑者(云云)。
  经云。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云云)。
  玄赞云。经说是经时至未曾休废○赞云。上根菩萨闻之信受。中根声闻亦有信解。下根余类皆生疑惑。是法华经难信解故。不根众生机未熟故。为今时渐。故说彼时有疑惑者(云云)。
  水抄云。问五千根未熟。今佛不令闻。彼万亿众生皆疑惑。大通如来宁为说法华。
  答。生疑不信行相有殊。有去有闻。诱他之别不应生疑。即十六王子为上。声闻为中。凡夫为下。问。何故凡夫皆生疑惑。答。有二意。一表经力难思故。下根生疑。二根未熟故。为今时渐。所以疑惑也。问。当时何不待根熟了与说。未熟何要与说经。答。今时渐故。当时若不为说因。何今为有回心也(云云)。
  兴疏云。十六沙弥既上根。悉解文义故皆信受。中根声闻于佛有缘故。亦有信解。余下根类。皆于十六沙弥结其缘故。皆生疑惑。如其次第菩萨声闻及以凡夫。有有行有信无信行无也。不应难言。智胜如来既有覆讲今释迦佛亦应有之者。三根之人。皆于释迦有法华缘。佛自度故(云云)。
  问。智胜如来十六王子于十方世界成正觉。尔者第十六王子。为东北方佛将云何。两方若东北方佛者。见经文。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菩提以知。释迦非东北方佛云事。况指欢喜国名东方。以安乐国为西方。可知娑婆世界中央国土云事。若依之尔者。十六王子唱觉于八方。于一一方各有二佛。释尊为中央佛者。东北方阙一佛。是以正法华。东北二佛号除世曜念吾能人。加之不思议功德经列东北方六十三佛之中。出坏一切世间怖畏如来及释迦牟尼佛(云云)。
  会云。释迦者中央佛也。见经文。大通佛十六王子。于十方国土成佛者。对大通土可定十方也。而说大通事。不表何方处云事。知。大通此娑婆世界佛也。释迦既于娑婆成正觉。与智胜可同国。是以见经文。始东方四方三维先表二佛。列一名二名。而至东北方无总表二字。又无别列词。只说东北方中坏一切世间怖畏。知。彼方限一佛云事。况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等者。别举自名自国。此即对前诸方为中央故也。添品法华亦以同之。但正法华经者。译者于梵本生异解也。不思议功德经准之可会。或此东北方佛也。以正法华及不思议功德经为证。但今经说末彼方佛事。异余方故者。教主释尊自为结会今古别说之。故文相少异也。
  寻云。对智胜土可分八方。其土为娑婆世界者。对何论余方乎。答。此难旁未定也。设智胜佛居中央土。娑婆望彼在东北方无相违。不云智胜佛出此界故。设又智虽娑婆佛。十六佛土在国实有八方者。何不说如此哉。
  经言。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东北方佛名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菩提(云云)。
  添品法华全同之。
  正法华经云。佛言今皆成无上正真之道。今悉现在处于十方说法救护○东北方现在二佛。号除世惧今吾能人。于忍世界得成如来至真等正觉。合十六尊(云云)。
  水抄云。言沙弥八世界者。娑婆世界在大通佛东北方也。此言智胜如来东北方者。一妙法添品二经中。释迦告众会。指十方世界故非智胜与此界别处也。二者智胜如来则此界佛也。故经云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尊名大通智胜。不言何方佛。但说乃往过去故。此界也。若余方佛者。可言何方故(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经第十六我释迦者。前言十方但举总数。今十五佛尽八方。其有东北方但一佛故。释迦牟尼现居此土。依于此土指彼八方会古。同今说今时故(云云)。
  佛说不思议功德经下云。
  问。经文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尔者。大师云何释此文乎。玄赞有二释。一云。无学人求入于无余涅槃义也。二云。凡夫及有学圣者。求入有余涅槃义也(云云)。
  问既云入于涅槃。可实入涅槃义。何文外云求涅槃之义乎。是以见智度论。问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于是国土佛处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准此文实入无余涅槃。已生界外土。遇余佛闻此经说也。是以天台等诸师得经意如此。次智度论明云阿罗汉。第二释何云凡夫有学乎。又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之文。唯指无余涅槃。何云有余无余涅槃乎。
  会云。无余回心者。东土大诤也。法华经智度论之文。随二宗意得旨可异。其中我宗意者。定性二乘归圆寂时。身智都尽唯有法性。如虚空界非有情数。不只尽分段生。亦不受变易报。岂生他方见佛闻法哉。解深密经。瑜伽论等了义诸教。遮而不许。会而不用。法华经者说一佛乘须示成佛一门之处。犹说云雨喻遮乘一执。三草二木生长不同。定性无性未成余乘。千部论主作法华释论之时。立四种声闻。三类之外别开趣寂。授记之中不摄其类。即是守深密瑜伽文也。若尔者至今品初不可说趣寂回心。其文设虽隐。佛意犹可探。何况此文说不定性有余地之相状。非决定性入无余之回心。是以见上文。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云云)当入涅槃。以上案下。当入而非已入。心想而非真实。遂往他方闻法华经发心修行。一段之趣大概如此。次智度论文者。全不越经文。以余经明文。深可知其意也。
  他宗依此文。以为是佛意矣但此经之习。大有表里。当座众会各取一门。非十地大圣者不能究尽。非四依真论谁判正理乎。玄赞有多重释。今述一义。今问。天台可言依法华经立无余回心。其入无余相者。同楞伽经等哉否。若同者。楞伽等四十余年方便大乘也。彼经岂说究竟回心乎。既无法华秀句楞伽云心灭尽。云譬如皆醉人。今经于余国见佛闻法。其相不同也。楞伽经无量劫初回心。今经不云经多时若二经说不同者。楞伽云如昏醉。瑜伽云如虚空。是指何人之何时乎。都无实义岂非虚言乎。彼设虽有会释种种可征。其难难遁欤。依之可言法华经不说无余回心之教也。设皆成佛义为彼经正宗。虽乖自宗。犹至无余回心者不许不说。若强欲嫌定姓者。不如只此经都不许入无余人。乍许令生界外士者。总非今经意欤。其故且置五性教。付经显旨言之。法华已前。一切二乘皆无成佛性。须悉入无余涅槃。然实有佛性故。一人无入涅槃。三世十方诸佛弟子。都无声闻入涅槃。即三根声闻等。皆须归无余。而内具佛性。外有佛力。故悉皆回心向大。乃至灭度一切弟子同舍利弗等爰灭后无导师。如何得回心。佛释此疑云。我于余国作佛。乃至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得闻是经也。然者自宗他宗设虽异。经现文所说大旨。除此义之外。亦不顺。经意。依之玄赞以佛神通引摄。令往他方者。经自本无入无余文故也。
  重意云。今经意者。诸声闻显只如舍利弗等。隐有别类之旨不显。自宗有五性故。会经现文。依法华论等。虽开出定性无性。他宗如文直得其心。可言一切声闻皆成佛。剩此经令说无余回心。恐文外义也。又问他宗可言。若许灭后声闻不入无余。往他方回心者耶否。有者经可说之。说者即当此文。一乘要决等。须以入于涅槃文责我宗之处。总无其词。若有深故欤。他宗若不分定不定性二类回心差别者。入于涅槃文可无秀句。所以不乘胜欤。天台近来学者异义欤。
  有云。入无余后身想渐生经多时回心。如净影等也。有云。生界外土即受变易。其变易身者。色相庄严皆悉具足。即时闻法华发心修行。或又舍利弗等。即一身中有定不定性之二门。有余回心不定性边也。尽此身入无余也。是定性边也。非别体名定不定性。或证有余涅槃之时。实即受变易为界外人。是未回心时也。同宝法师等欤。闻法华后即入十住。生实报土。而于彼土者。未回心前先生方便土也。生已闻法华回心。可入十住。此等异义未闻正说。闲可寻习欤。先所加愚案者。于此诸义纵夺可随宜。然总付入于涅槃文。天台若证已入降自宗者。不□经文之旨如前可难。若他宗意。于彼文难为已入。既无经现证。以何可难法相乎。他宗依智度论文。谓入无余已后事。而是既非今经大纲。若尔如自宗。智度论。回心已后遂受变易身。常听受法华。永修大行义也。依之论具足佛道。重意云。依佛神通先往他方秽土。遇佛闻法发菩提心受变易之后。遂生净土也。论略初事显终相。经兼其初后。他宗末学以论为尽理。经意从此界即时生净土者。不□文欤。医师喻玄赞具引合。可聊简之。
  间。经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尔者灭度想者。于能化佛生此想欤。玄赞云。是人于我生灭度之想。付之见上文。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云云)于自所得功德生灭想云也次文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何云于佛生此想乎。依之正法华云。或有发意。学弟子乘。为声闻不行菩萨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云云)。如何。
  会云。声闻弟子。以化身佛为真实。故于双林涅槃生实灭度之想。谓佛永入无余涅槃。不知当蒙引摄。而佛于余国现身说法。于彼国土是人闻法华经。回心作佛。此文意也。故玄赞云。我从此余国作佛。是人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云云)经有二段。上弟子于自生灭度想。下于能化佛又生灭度想。于自者云当入涅槃。于佛者云入于涅槃。其意在之。中间我于余国作佛者。是教主自称我也。知。下文说佛灭度也。正法华经者。译家取一义。不可相违。
  寻云。玄赞作种种释。恐似探象。末学难生决智。况皆乖文相如何。
  答。种种义。皆一文中所苞含也。望上下文互有傍正疑者执一边。坚加其难欤。
  经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云云)。
  正法华经云。当来末世我有发意。学弟子乘成为声闻。后不肯听受菩萨之教。不解佛意不行菩萨。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他佛世界。顺殊异行生异佛国。当求道惠志听启受。尔乃解知如来之法。有一灭度无有二乘也。皆是如来善权方便。说三乘耳(云云)。
  玄赞云。经我灭度后至当入涅槃。赞曰。下释疑难。谓有难言。其若诸声闻皆当作佛。其遇佛者。蒙佛教化可当作佛。佛灭度后有求声闻。不闻是经。不觉不知菩萨行广大弘远。于自所证有为无为二功德中。作有余涅槃灭度想。求当入无余涅槃。是人云何当得作佛。故下释之文有其三。初牒所疑之人。次释彼亦作佛。后解所由。此标所疑声闻也。经我等余国至得闻是经。赞曰。此释彼亦作佛。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者。菩萨处胎经说。从此灭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诸佛国土。而后复成佛教化众生。下医师喻中具显此义。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求入无余涅槃。于我有缘。我以神通接引于彼。遇我得闻是经。或是凡夫。若是有学求有无余涅槃。将此涅槃谓实灭度之想。求入证此二种涅槃。修二乘行种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惠我或从此余国作佛。是人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说于我遇有缘者。或虽于我无此因缘。亦蒙他佛及菩萨等接引教化。闻是经典当得作佛。亦有潜化成就此人。说法化导令向大乘。今说显化。于我有缘。故说于彼求佛智惠。或虽于余佛有缘往彼。平等意趣故。亦说是我(云云)。
  义疏(吉藏)云。我灭度后下第四段。明未来相值。即出下根人也。此是佛灭度后。修道成阿罗汉。此人命终生于净土。释迦于净土中作佛。更有异名。为此人说法华经。方乃得悟。所以说此事者。明无有毕竟永住二乘。会须闻法华彼当成佛。励下根人令及时信受。问。何故言更有异名。答。释迦是秽土佛名。今于净土化物故。更有异名(云云)。
  文句(天台)云。二我灭度后复有下。释疑。疑者云。现在者。得闻佛说法华得入一道。可是结缘之流。未来者不闻法华而入灭度。此岂能舍小得入一乘。释云。虽灭度之后。终会得闻。我于余国作佛。得闻是经。余国者。三乘通教有余国也。除诸如来方便说者。断疑也。三是方便说。其实无三也(云云)。
  守护国界(下)章。云○大荐宾云。准化城喻。有法喻合。于法文局定性。非曾退大。极分明相。辨入无余寂觉成佛。便得意讫方说喻文。乃后正据退大定性之人。以兼法中非退定性。今且应叙法说之中。据极定性分明之相。即是涅槃第十所照之文。如下文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其法华文。正当与涅槃第十卷中。义味一同。亦与楞伽两节经文。其相符会。一者为趣入无所有处。二者自觉灭等。而今经文。云生灭度想。当入涅槃者。西明法师会云。准正法华。当故入灭。非是已入。故文云。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今释不然。如正法华经第四卷中云。当未来世。或有发意学弟子乘。不肯听受○无为之想。谓当灭度。当甫往至他佛世界顺殊异行。生异佛国。当求佛道惠者听启受。尔时乃解知如来之法。有一灭度无有二乘也。三苍云。甫我也。尔雅云。释诠云。甫余。言义也。佛自称我。云当往至他佛世界顺殊异行。正法花文上云。缀父母。用训字。此即用妙法花文。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异名即是无余之中成妙觉佛。顺彼二乘无余之中殊异之行。以佛顺故显二乘生。是故。经文生异佛国已下。即当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虽生灭想。不免意生。而于彼土更求佛智慧。即正法花生异佛国土等也。又云。入于涅槃而于彼土。并置于字。表在无余。何待浪用当字谬会。故知。两经文相无异也(云云)。
  上下文广。委可见之。
  一乘要决上云。问。玄赞第七。释化城喻品是人虽生灭度之想等云。菩萨处胎经说。从此灭度。于十方面○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义云何。答。此释违经并大论。彼二文同云得阿罗汉。何言或是凡夫。若是有学耶。又论云更不复生三界。何言生十方国土。又经云。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槃。何言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乎。经论二文相望不违。不应于中更生异觉。智度论九十三云。问曰。若为菩萨皆毕定佛。何以故。种种呵二乘。不听菩萨取二乘证。答曰。求佛道者应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于法性少分取证。便自于舍佛道不度众生。诸佛菩萨之所呵责。汝欲舍去会不得离。得阿罗汉时。不求诸菩萨深三昧。又不广教化众生。是则迂回。于佛道稽留。问。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罗汉时三界诸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于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花经。具足佛道如法花经说有阿罗汉。若不闻法花经。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此事。汝当作佛。问曰。若阿罗汉。往净佛国土受法性身。如是应疾得作佛。何以言迂回稽留。答曰。是人作小乘因缘。舍众生舍佛道。又复虚言得道。以是因缘故。虽不受生死苦恼。于菩萨根钝。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萨(云云)。
  妙经一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其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云云)。
  正经下文(合说处)云。其导师者。谓如来也○众商贾人。谓诸学者。将行求宝。谓说道惠菩萨法。中路厌玩不肯进者。谓佛难得。累劫积劫不可卒成。诱以声闻缘觉易行。化作城者。谓罗汉泥洹。设城不现。谓临灭度。佛在前立劝发无上正真道意。其罗汉事。限碍不至大道。若至他方。与佛相见。得不退转无所众生。乃为大宝究竟事(云云)。
  守护国界章云。
  遮异见集下(德一)云。彼云违教失者。如法华化城喻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方便说法。依此经文。小乘之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惠。汝今乃言二乘之人。入无余灭。永不向大。岂非邪执不了之义也。今谓不尔。汝由不知已今当之三字差别。而如是迷执。经唯言当入涅槃。不言已入。不言今入。故知。未入涅槃。当知。彼法华经。约不定性声闻。住有余涅槃。求入无余。而说当入涅槃。不说已入无余涅槃。后从彼。起而回心向大。何以知然。正法花第四卷云。声闻缘觉。生死已断。度于三界。临终灭度。但佛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萨意。不在生死不住灭度。既云临欲灭度佛在前住。明知。未入灭度。若已入无余已无身智。佛在谁前住。讲何等法(云云)。
  正法华三云○声闻缘觉。生死已断。度于三界。劣练五道。自以通畅。莫能喻者。临欲灭度。彼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萨意。不在生死不住灭度。解三界空等(云云)。
  问涅槃经中。过八六四万劫。当得阿耨菩提(云云)尔者。大师如何释之乎。玄赞。有学者。回心已去所经劫数也。付之见其文。须陀洹人。永尽诸苦入于涅槃。是人未来过八万劫。当得成阿耨菩提(云云)。既云永尽诸苦。定可无学圣者。又云入于涅槃。岂非入无余人乎。从昔名虽说须陀洹等。实无学圣者。入无余劫数见。况罗汉支佛。云入涅槃。实入无余义也。前三果。何不然。高贵德王品。八六四二万劫所经名涅槃(云云)。明知。入涅槃间所经数云事。加之淄州大师释此文。说无学圣者(云云)。如何。
  会云。见涅槃经。说五果回心分八六四二万十千之劫数。云所得果。云所经劫。俱有五品。胜劣义分明也。任文取义。须陀洹果者。实是其果也。斯陀含(乃至)辟支佛。各皆如名指位。二乘回心。此文说尽。若如他宗者。定性二乘无学果后。入无余涅槃回心向大之相也。阙无前三果。虽名须陀洹乃至阿那含。既非其果。唯罗汉一果也。不只乖经文。又违道理。可不说前三果回心故。若又有学不回心者。违法华等。故玄赞难云。若彼经意。但总说阿罗汉人。实有学人。发心向大。复经几时。应涅槃经无有学中而回心者。由此应以涅槃等经同瑜伽等最为善说(云云)。又惠日论云。云何经说罗汉辟支佛。即许依文。说前三果即执不许。一经所说。而致爱憎。取舍诸文。寔为多谬(云云)但付自宗会入于涅槃文者。惠日论云。此谈彼果有此功能。非要无学始得趣大(云云)意且须陀洹人。若依自宗者。须人天七反入于涅槃而发大心故。此人。未来过八万劫。即成菩提云也。次八六等住处为涅槃者。玄赞彼于俱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者。名为涅槃(云云)其意同病行品文意欤。次淄州解释者。若是或据一类取无学者。理实初果亦得回心即受变易之释欤。彼本义之外一释也。况有深意所谓须陀洹等名广故。经意含二类。一类者。从初果回心。一类者。至无学可回心。言永断诸苦者。其中一类也。实必可有初果回心之类。或高贵德王品文者。含定性不定性二类。入于涅槃者。定性无学。入无余之类也(为言)。此义。具如文集。
  玄赞云。其涅槃经高贵德王品。云何涅槃。云何云大涅槃。声闻缘觉八万劫。六万劫。四万劫。二万劫。一万劫。所住名为涅槃。无上法王圣主住处名大涅槃古人解云。二乘诸果。经尔所时入彼无余涅槃。后起回心。便引楞伽菩萨佛等化作文。经尔处时耽三昧酒醉。然从彼起回向大乘。今解不尔。彼二乘位。经尔所时。修行向大者。彼于先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者。名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非二乘者诸有学位。已经八万劫四万。已入涅槃。亦非无学入无余依身并无。入涅槃已。便起身智经二万劫等。修行大行。信解品云。我等长夜修习空法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则为已得报佛之恩。庄严论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不尔其二乘者。入无余涅槃。善根若尽。同庄严论云。何经一万劫修行。始入十信。后经三无数劫。方得菩萨本识既无。无识持种。其身都尽。将何修行。谁得菩提。入无余已。若有善极。非但违教。亦违正理。身智既在。云何名为无余。依涅槃。不同如来无漏依在。名有余依。有漏依尽。名无余依。殊鬘亦言。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成唯识云。不得无住中方便。或住有余。回心向大不得无余名得方便。涅槃经病行品云。须陀洹人天。七反断结入于涅槃。是人未来过八万劫。当得成阿耨菩提。斯陀含人。一往来。断结入于涅槃。未来过六万劫得阿耨菩提。阿那含人不还。未来过四万劫。当得菩提。阿罗汉人。过二万劫。当得菩提。辟支佛人过十千劫。当得菩提。彼经又云。过八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成正觉名得菩提。古师解云。阿罗汉。曾经七生者。以须陀洹名说。曾经二生者。以斯陀含名说。曾经上界生者。以阿那含名说。不经生而藉教者。以阿罗汉名说。不经生而得独觉。以辟支佛名说。此前三人。凡身得果。圣身涅槃。彼之二人。凡身得果。凡身涅槃。迳多生者钝所以经寂时多。迳生少者利。所以经寂时小。所经八万劫。引菩提留支解。仍以非想八万劫为一日夜。积此岁数成为大劫。彼寿无量大劫。过此已后方始发心。验之释之。未为典据。经释须陀洹者。七生断结得入涅槃。是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谁言。八万劫住于涅槃。此阿罗汉名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发心。甚成可笑。又若入无余身依永尽。云何无因而后起乎。不尔无余说是何义。若如佛入无余涅槃。有漏永尽更得无漏。无漏既圆。何不名佛。若断缚尽名入无余。身智不亡。无余何在。有依身故。无余有余二种何别。种种推征义。难符信然涅槃经。须陀洹人。八万劫等义如前说。实是彼果非阿罗汉。以彼名说。亦非阿罗汉有经生者。若彼经意。但总说阿罗汉人。实有学人发心向大。复经几时。应涅槃经无有学中而回心者。由此应以涅槃等经同瑜伽等。最为善说(云云)。
  涅槃经十一云。迦叶有五种人。于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者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反。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缚贪恚痴。得斯陀含果。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病行处。非如来也(云云)。
  同经二十三云。复次善男子。随有小王之所住处。名曰小城转轮圣王之所住处。乃名大城。声闻缘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槃。以是故名大般涅槃(云云)。
  一乘要决上云五大经十一云。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如文引之)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下三结○(如文引之)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菩提。此文意显。入无余界。经若干劫。当得作佛。然仍本名须陀洹等。此例非一。具如天台三论所释若入无余涅槃二乘。不成佛者。即违此文。问。慈恩意云。须陀洹人。七反生已。永断诸苦入涅槃者。是说彼果当所有事。非回心后入于无余。亦非无余界中回心。余部准知。答。此释虽巧妙。犹不顺经意。所以然者。若此等人。实不入灭。入涅槃言。于此无用。回心向大。增寿变易。如是等义。于此至要。岂略要义存非要耶。然经既言入于涅槃。经若干劫。当得菩提。于此文中。何处有彼未灭之前。回心向大。增寿变易。经多劫义。文外加词。难可信受。亦不可言例余处知。始于此中说此义故。况复经文八六等所住之处。名为涅槃。不名增寿。如次所引。亦同经三十三云。若凡夫人及以声闻。或因世俗。或因圣道。断欲界结。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不得名为大涅槃也。能断初禅。乃至能断非想非非想处结。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不得名为大涅槃也。何以故。还生烦恼有习气故。云何名为烦恼习气(乃至)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所谓我身。我衣。我去。我来。我说。我听。诸佛如来。入于涅槃。涅槃之性。无我无乐。唯有常净。是则名为烦恼习气善男子。随有小王之所住处。名曰小城。转轮圣王所住之处。乃名大城。声闻缘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名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处乃得名为大涅槃(三十本第二十一)准此文。知。多劫入灭不可妨彼增寿经劫也。问。玄赞第七。引此文云。古人解云。二乘诸经尔所时入彼无余涅槃。后起回心。便引楞伽菩萨佛等化作文。经尔所时。三昧酒醉然后彼起回向大乘。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经尔所时。修行向大者。彼于先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者。名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此义云何。答。彼释仿□意趣难了。大途案之。不顺经意。经意云。八万等劫正所住处。名为涅槃彼法相意。初三果人回心以增寿变易。经八六四。不至无学。彼所住。何名有余涅槃耶。何未至处以为住处。经多劫乎。又经云。乃至能断非想处结。如是安乐名为涅槃。此文即当有余涅槃。经本意显大小涅槃差别。何再取有余。全不说无余。是故今文现当无余。问。一师云。回心二乘闻法者。前示现入于无余涅槃。然其实身。于瞻部洲。远离而住。一切诸天。不能尚见。彼经依此所现涅槃。言八万等劫住处名涅槃此义云何。答。宝公难云。实身住处。不名涅槃。示现涅槃。不经多劫。云何经说八万劫等住处。名为涅槃。今加难云。一者如前所难。此中何故不说实无余与大涅槃异。二者同梵行者。设不了知彼所化现。妄谓涅槃。如来何说为涅槃耶。三者瑜伽但说无学方便化现入灭不言有学。故八六等劫义犹未了(云云)。
  文广可见之。
  惠日论一云○又云。若预流等位。定愿留身八万劫等。及分段有余不应道埋。何以故。涅槃十一。病行中云。有五种人。第一人者。断三结故得须陀洹。不落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反。永尽诸苦入于涅槃。乃至是人。未来过八万劫。得阿耨菩提等准此。故知。非预流位分段有余依。人天七反。永尽诸苦。后八百劫。故亦非留身。自谓为涅槃。故预流等位。未尽诸苦入涅槃故者。此亦不尔。此谈彼果有此功能。非要无学始得趣大。若执经说人天七反。永尽诸苦。入于涅槃。岂不许彼得灭七生永尽诸苦乎。又若得涅槃。永尽诸苦。无学得涅槃应不受变易。变易之身。亦行苦故。虽入涅槃。岂诸苦尽。不废无学受变易身。虽言预流极七反生。亦许灭七得无学果。故知。此文据功能说。或据一类取无学者。理实初果亦得。回心即受变易。佛地论中。有诚说故。法花有学并回心故。既许法花为了义说。何不信受有学回心。又涅槃第十九。直云须陀洹八万劫(云云)辟支十千劫。得菩提心。云何经说罗汉辟支。即许依文。说前三果。即执不许。一经所说尚致爱憎。取舍诸文是为多谬(云云)。
  问。经文。信解坚固。了达空法(云云)空法者。但生空欤。
  玄赞云。空法有二。生空法空(云云)。付之今文说下根辈。未闻一乘。前根机渐熟也。何有了达法空之义乎。是以上文。云众又可清净。赞主自判烦恼轻微。怜之言了达空法。定可限生空分齐耶。
  会云。经意。三根声闻。法华已前说根机熟义之中。了达空法者。生空为所证。法空为所知。证生空者。阿含时也。知法空者。般若时也。穷子喻等。广陈其相。不云实证法空。全无相违。但众又清净文者。清净词重故。约明自分离染信解文。其词广故。又不嫌法空信解欤。或烦恼者。通二障。何必限我执乎。若不通法执者。二乘无学。全断烦恼。何云轻微乎。仍无过。
  经云。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云云)。
  玄赞云。经诸比丘至深入禅定。赞曰。机熟有五。一涅槃时到○二众又清净。烦恼轻微。渐离染故初说三乘出浊世。众生垢重。今久化之渐令离垢故名清净。三信解坚固。证解证信二皆坚固故。非可阻坏。四了达空法。空法有二。一生空。二法空。生空为所证。法空为所知。已证生空。复闻般若。知法空故(云云)。
  水抄云。疏众又清净者。如来未出世时。众生烦恼厚重。鹿园转四谛法轮。其中声闻菩萨。皆得烦恼障尽。名清净也○言烦恼轻微等者。疏云。二障但名烦恼○烦恼障者。除智障在故名轻微。安国云。若是有学烦恼分除。若是无学人。少分智障名轻微。言今久化之者。今闻般若等经。名久化之。令离垢故云清也○言法空为所知者。已证生空。令知法空。渐修行故(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烦恼轻微等者。此约但以此经所化。当时在会三乘凡圣总相说之。又正被二乘无学。即所知障。亦以烦烦名说。道德已高。余障未尽。故云轻微。随所应释(云云)。
  问。经文。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云云)。五百由旬者。为喻五道。将如何。玄赞分段生死。有惑业苦为三百。变易有无明苦为二百(云云)付之见正法花。五百由旬大旷野者。五道生死也(云云)。准之今经五百由旬。可是五道。既火宅穷子两喻。云五百人。五百牛。皆喻五道。此何不尔。况玄赞下文。用古师说。成五道义。如何耶。
  会云。五百由旬文。玄赞有二释。初依正法花配五道生死。后分段为三变易为二。结云。若以五道数即为五。过三恶道。始入见谛。未见化城。云何称入。故○应依应后释(云云)。难初释取后释也。意若以分段五道为五百由旬者。说过三百由旬者。是超三恶道之义也。然入见时。既得恶趣不生。初果人。岂过三百由旬耶。此文。既说无学有余涅槃。知。分段为三。惑业苦也。变易为后二。略无漏业故也。此释。能□经文。故为正义也。但玄赞。自会正法华云。正法华中。出险道体非释彼数(云云)下玄赞。又有二释。何出彼一义。难他释乎。正法华者。且依初分段五道欤不尔者。玄赞会释。犹不遁难。彼经不显变易之边故。
  玄赞云。五百由旬者。正法华云。五道生死名险难恶道○今又解者。正法华中。出险道体。非○释彼数。言五百者。分段生死。有惑业苦为三百。变易生死。有无明苦为二百。十烦恼十业道所感十品类果。皆互相资故言五百。下言过三百由旬。设化城故。若以五道数即为五。过三恶道始入见谛。未见化城。云何称入。故应依后释(云云)。
  玄赞下文云。过三百由旬者。若言五趣为五百者。此过分段生死三界故或今永出三恶趣为三百。如五下分结身见等三。后时说故。实初已断分段。虽亦出于人天。变易犹为人天趣摄。不名为出。若依正说分段生死有惑业苦。离此三故。名过三百由旬。涅槃在于无学位故(云云)。
  正法华经云。假喻旷野五百里。路迥绝无人。亦无国君。有一导师○其导师者。谓如来也。大旷野者。谓五道生死也众商贾人。谓诸学者(云云)。
  问。经文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显何事乎。答。如文付之声闻缘觉利钝相分。所证解脱。非无差异。何以一化城类二乘果证耶。何况宅内许三车。羊鹿既殊。中路设化城。其体何一乎。是以见经文。长行云为止息故说二涅槃。偈颂息处说二(云云)如何。
  会云。玄赞释化城一义述二故云。灭理无二。对种智车故名一。又虽是假人各有殊。以假义同故名为一(云云)。初释意者。三乘所得择灭无为。其体是一也。寄能证智谈。虽有差别。所证理体平等不异。设虽识变无为。不同有为。依之云化作一城。羊鹿有为。二乘智品。实是别体也。不可为例。后释意者。人各有殊别者。许说二涅槃之义。以假义同者。显化作一城之旨。
  玄赞云。化作一城者。本论云。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佛言施设。本无实体故言化作。彼证灭心相应禅定。俱轻安乐能息粗重。佛教之得名为化作。灭理无二。对种智车故名为一。又虽是假人。各有殊。以假义同故名为一。又以机学二乘证殊故。下偈云息处故说二。以假体真真既不二。假宁不一(云云)。
  摄释云。疏对种智车故名为一者。约为无为异。种智有为既有三种。灭理无为故称一也。或可。种智而体一。故对之名一。若尔车三云何言一。答据名虽三。论体但一。羊鹿两运。本无体故。问。灭理无二自然是一。何假对智。方名为一。答。灭理无二。是一一义。对种智故。复是一义。二文别也。乍看似同(云云)。
  水抄云○言又虽是假人等者。声闻缘觉别故。城亦合分二种。二种城中。一种是假之义。同故总言一城。言又以机学等者。若约根有二乘根智证有二城。亦合分二。以假对真。真是宝所。宝所是一。真城故一。又以似城对真城故。复说其一。即有两重真对。两重假也(云云)。
  经下文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云云)。
  玄赞云。怯弱大乘下劣乐小故。于中道说二涅槃。二机所学。二智所证。名二涅槃。二涅槃体。俱是有余。非说有余无余为二。前言一城。以假对真。化是一故。以理对事。理无异故。今对根机修因证智。名二涅槃。亦不相违。
  问。经文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云云)显何事耶。答付之久调根机。已坐道场。何空经十劫。不成正觉乎。次因位所修万行。皆是可佛法。何云佛法不现前乎。
  会云。后身菩萨。出家之后。所迳时分长短不定也。释加六年苦行。弥勒朝出夕成等也。坐道场之时分。又可无定相。智胜如来。十劫安坐。可随时机。何生疑惑。次佛法不现前者。成道之前。有别所表欤。非内证法。实未具足欤。依或处者。诸佛成道之时。文殊菩萨。授般若梵箧。名之佛法现前欤。
  经长行文云。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同。而诸佛法。犹不在前(云云)。同玄赞云。又弥勒佛。于出家日。即得成道。释迦苦行。先经七年。今此成道十劫空坐。皆是示相不同。不可一其所以(云云)。
  水抄。二十八云。五法不一名诸佛法。或可。三世佛所有法。名诸佛法也。亦即所得菩提。所证涅槃。是诸佛之法。菩提于现前示现。未圆明故。名不现前也(文)。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二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书终之(春信)
  笔主 清胤
  (朱书云)以写本一交毕 玉手国枝谨一交之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三

 

  弟子品

  1 唯凡非圣
  2 忆昔大善根事者得定后欤
  3 五百千二百授记名同记
  4 富楼那陈如等为高名众欤
  5 五百声闻授记领解后欤
  6 满慈领解
  7 富楼那权化证文
  8 过去七佛取释尊耶
  9 于昔千亿佛
  10 满慈授记记化身成道欤
  11 憍陈如者五百弟子内欤
  12 五百罗汉千二百声闻内欤
  13 其不在此会
  14 系其衣裹
  15 其人醉卧
  16 起已游行到于他国

  已上十六帖

  法华经第四卷开示抄(弟子品)

  弟子品

  问。玄赞解当品来意引法华论。为对治无定人。于下劣心生虚妄解增上慢。说系宝珠喻(云云)无定人者。通凡圣欤。进云。朴扬大师。唯凡非圣(云云)付之勘法华论。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喻。为三种无烦恼人说三平等无烦恼人者。无学圣者也。具足烦恼性众生。不摄有学者。岂不对治前三果圣者染慢乎。是以玄赞。此是有学及凡夫(云云)。凡夫外云有学。岂非圣者乎。依之人师。有学文兼圣者(云云)。
  如譬喻品抄。
  问。法华论中。佛为无定人说系宝珠喻。令忆领导之去所有大乘善根(云云)尔者得定后忆之欤。玄赞。今令入定忆念彼时大乘善根付之论云。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云云)。忆念过去毕。后令入定。
  会云。无定人者其心散乱故。虽不知昔心。佛说宿世因缘。并加被令忆念过去善根。闻思修三惠中。俱有忆念之义。其中论文者。先令忆念已。教令入三昧。玄赞。入定之后。能令忆念。散心之中。难忆故。为显次第。续论隐处。修惠之中。说忆念之义也。然而依佛加被故。闻思散心非无忆念。仍论文无过。
  寻云。论并玄赞。唯明自忆念义。未云佛加被。何今加此义耶。答。无学宿住智所知。犹至极不过八万劫。何况凡夫。岂以自力。忆念三千尘点劫之事耶定心犹不能。况又于无定人乎。而论。未入三昧之前。许忆念。知。是非自力。佛内垂加被。外说宿缘之力也。
  论云。第五人者。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云云。上文同玄赞之文)。
  玄赞云。二者论云。为除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有七种增上慢中。第五无定人。于下劣心生虚妄解。起增上慢。为此说系宝珠喻。谓彼散乱心。实无有定。过去虽有大乘善根。而不自觉知。彼不求大乘。于下劣心生虚妄解。以为第一乘。对治此故。说系宝珠喻。故论文云。第五人者。显示过去善根。令忆念教入三昧故。此是有学及凡夫。未得定心。执二乘道以为究竟。不知过去大乘善根。今令入定忆念彼时大乘善根。如醉酒卧。密系宝珠。故此品来(云云)。
  私记云。问。何故论云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疏云。今令入定忆念彼时大乘善根。答。初意。彼闻佛说。闻思中。忆念过去事已故。云令忆念已。更作修惠观令知故。教令入定也。疏意。且说入定修惠忆念故。云令入定忆念。彼时等故不相违也(云云)。
  问。玄赞出别记同记等六记。尔者以谁人授记名同记耶。玄赞云。富楼那等五百及千二百。共同一号(云云)。
  付之满慈名法明。陈如等名普明。其名既不同也。何称同记耶。
  会云。此品与记满慈及五百千二百。总名同记。名号同故。其中才满慈一人虽不同。从多分名同记。其满慈名法一字虽异。明言亦同故。总名同记也。玄赞云。然满慈名法明。余名普明。明义同故。多同名故为同记。摄释法普虽异。明名同故。故名同记(云云)。
  论云。言授记者。六处亦现。○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学无学等。俱同一号。又复非是众所知识故。一时与记(云云)。
  玄赞云。四者论解授记。有六处示现。○二同记富楼那五百及千二百。共同一号。非众所知俱时与记故此品来。然满慈名法明。余名普明。明义同故。多同名故。名为同记。
  水抄二云。同记者。金云。同有三义。一者同时与记。不前不后故。二者多分同名故名同记。所以疏言五百千二百人。○三者明名共同。满慈五百明名同故。满慈名法明。五百人名普明。义同故与同记。问。明名虽同。法普全别。如何。答以少从多。故名同也(云云)。
  摄释一云。疏别记等者。问。法明普明二种不同。何名同耶。答。法普虽异。明名同故。故名同记。○若尔。善现名为我相。学无学等名为宝相。相名同故。应名同记。答。经品不同。根性亦异。不可为例。问。品同性等。即名同记。庆喜罗□罗。性等品同。应名同记。答。性品虽同名不同故。或庆喜等名同无失。为别于前。故名后记。随举一边不可齐责。不如前释(云云)。
  问。富楼那陈如等。为高名众。净将如何。两方。若高名众者。玄赞举富楼那等五百千二百。非众所知(云云)。知。非高名众云事。若非高名众者。序品列同闻众中。指此等类。如是众所知识(云云)。加之下品玄赞。上品高名众与记(云云)。
  会云。名称高下。形待随宜。鹙子目连等上中二根者。其德秀世。名高之义无诤。三根外。经不举名数之类。下名之义可知。于富楼那等五百千二百人者。高下二边不定也。若望上中者非高也。若对杂众者高名也。玄赞前后。各依一边。或定是高名众所摄也。经正说如是众所知识故。今品。玄赞随多分云非众所知(已上二义天竺寺崇俊师会疏之意也)。
  决择记云。○答。二解。一云。下根辈。皆不如鹙子四大声闻。言非众知识。二云。前列名者。实皆众所知识。今从多分故言非也(云云)。
  玄赞云(如以上)。
  同下文(人记品)云。一者下根之徒。复略有二类。名高之辈与记。名非高辈。此品与记。故此品来(云云)。
  问。就于三周说各有说法领解等四段。下根中。陈如等五百声闻。得授记者。为在领解后。将何。两方。若领解后授记者。见经文五百声闻。得普明如来记别。后说系宝珠喻。且陈领解。未见授记前有领解。若依之尔者。法譬二周说。授记以前必有领解。下根五百。何授记后申领解。况于下根中。满慈记别。既有领解后。陈如等何不尔耶。
  会云。赞有二释。初释云。上中不待授记。闻说而便领解。下根禀性既迟。因记方生喜意。喜意既发。方申领悟。故与前二领解不同。此释。依文立义也。见经文。初述满慈心念领解。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云云)。佛因之授法明如来记别。次述千二百心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云云)。虽生欢喜欣授记。未陈领解相。次先记陈如。次记五百。后记千二百。其后始五百罗汉。欢喜余。悔过自责。说系宝珠喻。明知。陈如等五百人。授记前未及领解。根性迟钝故。因闻记别生欢喜。喜心既发。方申领解也。后释云。又下根满慈。已前领悟。五百下品记讫。更申。重明本意。领悟深重。非时始领。先已领故(云云)。此释依理会文也。
  会意云。五百领解。实满慈同时也。至下述领解词者。是重显前意。领悟深重故。摄释云。满慈领际。五百之徒亦同领讫(云云)意者指领解时节同满慈也。疏领悟深重者。初领解犹浅。授记后领解深重故。别重说譬喻。申领解志云欤。会经文。释趣分明也。不能委细。
  玄赞云。问。上根等解领。并在地前。何因五百领悟在授记后。谓系宝珠。是五百弟子之领悟也。答。上中不待授记。闻说而便领解。下根禀性既迟钝因记方生喜意。喜意既发。方申领悟。故与前二领解不同。又下根满慈已前解悟。五百下品记讫更申。重明本意。领悟深重。非时始领。先已领故(云云)。
  摄释云。疏又下根至先已领故者。满慈领际。五百之徒。亦同领讫。余如文(云云)。
  水抄云。疏有二解。○二云。又下根满慈子等。第二解只满慈领解之时。已申五百人意总领解了。此亦是领解了。授记品如多人于大众中拜岁。一人申言。余皆准也。五百人记了。重更领解者。喜领深故(云云)。
  问。玄赞中。于满慈心念领解。出四种不同。尔者。远领授记时。可领解方便品所说声闻总记耶。玄赞不领见。付之方便品中。或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或声闻。若菩萨(乃至)皆成佛无疑。满慈领解。何不远及彼总记耶。况领解说法及宿世因缘。皆指方便品说。至授记远领。岂隔初周总说耶。就中。舍利弗既领解彼品说满慈何不尔乎。
  会云。满慈领解。所领有四。四种各有远近。领授记中。所远领者。上中二根授记也。故玄赞云。远领鹙子已下授记。但方便品云声闻若菩萨皆成佛无疑。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虽解显成佛。未及正授记故。以之不为所领授记也。次于例难者。领说法者。方便品初权后实也。既初周正晓喻段也。若除之者。以何为所领说法。又领神通。广可及一会。何除雨花放光。重意云。三周各有说法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于其正说法授记。可论所领义而方便品开权显实者。皆正说法段也。无可舍处故皆名所领。于授记段。至譬喻品。授花光如来国劫名号等记别。以之为授记初。依之释论六处示现授记。其中舍利弗为初。未指以前总说文。故摄释云。方便品中。虽总言成。未见别与二乘记别。当怀犹预。授记品前。已鹙子等得记别方生决定。所以领义(云云)。
  重寻云。玄赞释舍利弗领解云。今闻。得作所以疑除。闻可作佛者。是方便品皆成佛无疑等记别也。若譬喻品已前。无正记别故者。鹙子何领前乎。舍利弗上根也。异中下二根相。其事几许。故摄释云。不同舍利弗是上根人。而能领解方便品也(云云)。况若不领方便品者。于鹙子者。可无所领授记。
  付摄释寻云。尚怀犹预者。五百声闻犹预欤。若尔。初二周说法亦五百未悟。可有犹预。何预之乎。又方生决定者。谁决定乎。又所以预之者。领鹙子记別云欤。答。犹预者。中下根犹预欤。舍利弗者领彼除疑。无犹预义欤。方生决定者。下根决定也。次所以领之者。授记品末。我诸弟子咸得成佛词领解也。问中。授记与方便品。总记之文相对。为例难故。答之虽不预方便品说。领授记品意(为言)。
  问。上举授记品前鹙子等记别。云所以领之。知。上中二根授记。皆领之云也如何。答。今摄释问答意趣如上。上中二根授记。非不许领之。依玄赞意。皆虽许之。摄释别设例难。答其所例举事也。其答意云。譬喻品以后。声闻授记既分明故。授记品末五百声闻。可成佛云事五百自生信不疑故。虽第三周记别前事。领之无过。不似方便品。
  此事定有学者异义欤。但此义顺文欤。
  玄赞云。所领者四。一领说法。近领化城宝所。远领方便品下初权后实。二领授记。近领授记品末。云我诸弟子威德具足。五百皆当授记。于未来世咸得作佛。远领鹙子已下授记。三领宿世因缘。近领十六王子近事。远领鹙子方便品云世世已曾从佛授记。譬喻品言我昔教汝志愿佛道。四领神通。近领前品中设化城。是神境智证通中路能化设之。大通佛十劫坐于道场。振动十方。放光远照十方。梵王睹光来集等事。远领释迦初时召集。动地雨华放光。远照。方便品云作此思惟时。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等。皆是诸佛之神通也(云云)。
  摄释云。疏二领授记等者。问。授记品末。总言弟子皆当授记。今即领之。方便品末。亦言声闻今说一偈。皆成于佛。何不领之。答。方便品中。虽总言成。未见别与二乘记别。尚怀犹预。授记品前。已说鹙子得别记别。方生决定所以领之。不同舍利弗是上根人。而能领解方便品也。疏鹙子已下授记者。通取四大声闻之事。故言已下(云云)。
  水抄云。问。何不领方便品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答。彼但是总相说授记。声未敢准拟。未是别授记。所以下根人不敢领(云云)。
  问。富楼那尊者权化声闻云事。引楞伽经何文证之耶。玄赞引楞伽经。云经于多劫耽三昧酒。醉后从彼起。方发大心之文为证。付之楞伽经文。忽不见应化声闻。何引之耶。他宗许无余还生。以此文为规模。赞主证应化声闻。岂不招嘲乎。何况准彼经余卷文者。是可说第八寂灭乐门。依之淄州大师述此旨给。若尔楞伽经文。依自他两宗。俱难为应化声闻乎。
  今云。勘十卷伽始终。第四卷无量劫不觉(乃至)得佛无上身(云云)。似说入无余声闻回心向大。第七卷说寂灭乐门声闻。是不定性回心后。住第八地也。第八卷说应化声闻。其中应化声闻者。昔证声闻果。回心之后至深位。宿习相催。常现声闻形。引摄同类。富楼那即其人也。楞伽经第七卷所说寂灭乐门声闻。亦是不定性回心向大。入八地相也。设应化与寂灭乐门声闻。亦其体虽有何过。何况玄赞指第八卷应化声闻。释满慈相。设彼经中。虽有寂灭乐门。何疑应化边乎。但无余回心者。不圣教正说。他宗设虽致一往聊简。赞主。何怖彼不述自宗正义乎。次惠日论者。玄赞之外别释也。不可和会。
  寻云。玄赞意者。先引摄论化故说一乘文。次亦即楞伽云。经于多劫。耽三昧酒醉后从彼起。方发大心(云云)以第四卷文为应化声闻。会无余回心也。而今第七卷寂灭乐门声闻。与应化声闻同体者。第四卷所说入无余耽三昧酒者。即第八卷寂灭之乐欤。若尔者。惠日论云。得灭尽定。名堕三昧乐门(云云)。设虽示现。无余涅槃是真如也。又身智悉灭。灭定与彼大异也。何相即乎。
  答。渐悟菩萨。至深位后二利所作。种种不同也。化现入无余。是利他行也。实住灭定者。是自身所乐也。两事虽异。一身俱行。尔者依人体者。俱渐悟大菩萨也。若论二利所作。彼此差别也。就中无余寂减。与灭定寂灭。其相大异也。
  玄赞云。故摄论云。化故说一乘。即佛菩萨。化作声闻引摄同类令发大心。次亦即楞伽云。经于他劫耽三昧酒。醉后从彼起。方发大心。劝余声闻。我无量劫曾于声闻无余依涅槃而般涅槃。以彼非真灭。我从彼起故。于今者还发大心。汝等云何今犹住小。如是等义。如前一乘章(云云)。
  同四云。九化故○广如楞伽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经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卧。后从彼起方发大心。皆是佛菩萨之所化作。若不尔者。实入无余涅槃。身智都尽。后从彼起。法从何生。故知是化(云云)。
  十卷楞伽第七云。大惠声闻有三种。言入八地寂灭门者。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同入八地寂灭乐门。非增上慢寂灭声闻。以彼不能入善菩萨行。未曾觉知三界唯心等(云云)同经八云○大惠。此世界中及余佛国。有诸众生行菩萨行。复示于声闻法行。为转彼取大菩提。应化佛。为应化声闻授记。非报佛法身而授记别。
  问经四云。
  问。经文叹富楼那尊者德。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云云)。尔者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耶。答。玄赞取之(云云)。付之释尊是现在佛也。何过去七佛取之乎。
  依之次文。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云云)上七佛中。取释迦者。何别举之乎。加之有经叹迦叶童子德。即与第七佛同。共一名号(云云)。若以释尊为第七佛者。可云第六佛同一名号。如何。
  会云。七佛者。毗婆尸为第一。释迦牟尼为第七。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陀罗尼经。涅槃经。灌顶经等。所说皆同也。玄赞解释。既有证据。自他宗人师。解释皆同也。但过去七佛者。栖覆会云。对彼来世。现在亦是过去。或以少从多(云云)次今经文者。玄赞会云。此为总陈过去七佛。今于我者。现在别陈意者上七佛之中。虽摄释迦。教主德重故。别重举之也。次即与第七佛者。太贤璟兴会云。迦叶童子。当来作佛具足十号。与今释迦所具十号同故。说同其一名号(云云)净影释云。释迦牟尼。此翻能满。众生心中充满法。与释迦牟尼尊德同也。天台释云佛义同也。诸师会释非一。若以迦叶佛为第七佛者。即违涅槃经文。彼经云。天人大众所不知。唯有瞿昙。乃能了。世尊久已舍病苦。故得名为第七佛。彼经意。既以释尊为第七佛。至叹童子德。何乱本旨哉。
  又难云。智度论破迦旃延子十方无佛义。引长阿含。稽首去来现在诸佛。亦复归命释迦文佛之文。难云。既三世外。别列释迦。故知。现在十方有多佛也。今总别而举释尊者。彼文亦可尔。迦旃延子。岂不会阿含哉。
  答。如此之事。以实理为先。大小二乘立自破他。相例虽难遁。遂所归唯在正理欤。
  经云。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
  玄赞云。七佛者。即过去七佛。前劫有三。谓毗婆尸佛。尸弃佛。毗湿缚浮佛贤劫有四。谓迦路迦忖陀佛迦路牟尼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此为总陈。过去七佛。今于我者。现在别陈(云云)。
  摄释云。疏七佛等者。问。佛实恒数。何唯言七。答。传云。佛之施化。本利群惑。或俗而立七庙之事。今随于彼故立七佛。欲渐化之归真实故。○问。七佛之中。已兼释迦。云何复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第一耶。答。七佛据总。今于我所说者。依别而说。是今化主。故更独明。下言贤劫总别准知(云云)。
  水抄云。问云佛如恒沙。何故唯言有七。答。沼云。佛所施化本利群生。意顺人门七世及七庙之事也。问。若尔顺七庙。总是已过去。何七中六个佛。属已过去。释迦唯现在耶。答。只释迦虽是现在。将现在对彼未来。现在佛亦是过去摄。二者以少从多。亦名过去。若据疏意。但是总说过去七佛。不必事顺过去七佛数。是以释迦是现在。所以别陈也。疏总指云即过去七佛也。若准章敬云。只是相好劫初。逢胜观佛。自兹厥后总遇六尊。兼已而论故陈七佛。诸师言同七庙。于理今乖现在释迦。已入七佛数摄。岂现在佛亦入七庙耶。故依此说。可顺正理也(云云)。
  仁王经西明疏云。言过去七佛者。一毗婆尸佛前。更说一佛如次。第二毗婆尸。第三式佛。第四尸弃佛第五毗舍。第六□那含。第七迦叶。又解。毗婆尸第一。释迦文第七。从多为论故云过去七佛。据实释迦二佛。即是现在。涅槃经八云。迦叶。汝当知。○今当至心听。汝于诸菩萨。则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云云)。
  涅槃义疏八云。言与第七佛同名号者。第七即是释迦。汝今身中有佛性。即有者宝性。即与释迦同。愿定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也。次宗法师云。此言第七佛。即是贤劫中第七佛。贤劫中佛释迦第四。弥勒第五教主第七者。与此佛同。此意者。第七佛。当名迦叶。而未见文中也。迦叶与第七佛同有佛性。同有真归性(云云)。疏五云。○有说。牟尼者满。众生身中法身充满。与牟尼尊德满不殊。故与第七佛同其名也。此恐不然。既云同其名。不可以满义例。故今一往答。唯迦叶已备无漏业。得果义定。与余人异。可言汝当果具足十号。即同现佛释迦斯即一切众生。皆有正因佛种必有当起妙果种获。无差别故。以义通答此难也(云云)。
  古迹云○谓释迦文佛名为第七。汝于诸菩萨。独请得闻重。则与释迦文。当共同十号(云云)。
  涅槃经第十一(现病品)云。尔时一切天龙鬼神○人非人等○而说偈言。

  我今稽首大精进 无上正觉两足尊
  天人大众所不知 唯有瞿昙乃能了○
  世尊久已舍病苦 故得名为第七佛
  智度论第九云。

  问。经文于昔千亿佛。勤修所行道等。说何事乎。答。说富楼那尊者事也(如文)。付之长行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说法第一(云云)。今何云千亿佛所乎。
  会云。富楼那者。八地以上大菩萨也。过现供佛之数。可及若干恒沙。长行偈颂。各举别地别位所供养欤。上下文。影略互显常习也。或又于亿数有三重。是九十个千亿也。长行以大亿数只云亿。偈颂以小亿。开出云千亿欤。
  经云。尔时富楼那。于昔千亿勤修所行道。宣护诸佛法(云云)。
  长行云。只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云云)。
  问。就明满慈授记。尔者记变化身成佛欤。将授报土记别欤。玄赞授八地已上报佛土记(云云)。付之见经文。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其声闻众。算数挍计所不能知(云云)又云。佛灭度后。起七宝塔准此等文。授变化记别。设虽会此等文。以何知八地已上报佛土记云事。
  会云。玄赞意者。富楼那者。八地已上大菩萨故。于报佛土受记別云也。非指当成佛土相。云八地已上居报上。
  寻云。以何知满慈者八地已上菩萨。答玄赞云。住善惠地知。第九地菩萨也。问。设虽然。何于化土不得记。现声闻形随化身释迦故。答。设于他土受记。又不可遮。但八地以上决定受变易身。实身必在报上。不同七地以前。为显其德殊。如此释欤。加之八地以上名大授记位。常于诸佛所得记别之位也。满慈内德。超余声闻故也。释功德悉成满文。赞主叹彼胜德也。或可云。明当相云报土也。
  经云。
  玄赞云。经富楼那比丘至我今但略说。赞曰。结略也。观此文意。授八地○上报佛土记(云云)。
  水抄三十一云。经云。纯一变化生者。七地以前报土。悲增菩萨犹在父母生。今纯一变化生。即是八地已上报土也。
  问。憍陈如者为五百弟子之内。为当云何。两方。若五百内者。经初与陈如记。何其五百阿罗汉等。依之玄赞初。陈如后五百若由之尔者。论释同记不举憍陈如。玄赞释题目妨。又不举陈如为问耶。会云。陈如者五百之内也。五百又千二百之内也。陈如其外数者。何授记初云是千二百阿罗汉。即授陈如耶。但陈如最初出家。最前悟解。其德胜故。于五百中先别与记自余类总云五百。单重总别也。全非疑。玄赞释不出此意。况释题目妨。不举陈如。还此义证也。
  别问云。富楼那者五百之外欤。若外者。何以此品名五百弟子授记品耶。若内者。先记满慈已下。初标千二百。别举五百。知满慈非此类云事。
  今案。五百之内也。同记类故。任品题故但应化人也。其德大故。为五百中上首。先与其记也。
  又案。五百之外也。经与记前后为别段故。但题目者。付多分立之欤。若强疑此者。七百声闻不现前授记。又有此品。岂不违题目耶。若会彼云且现前授记边立其名者。会满慈事。可云不顾少分也。
  问。付后义寻云。依花严经等者。舍利弗。目连。迦叶等。皆五百声闻随一也。满慈何不摄之耶。
  答。实虽五百之内。今经依三根差别。三周与记。故上中五人。别别举其名。至下根记。初以总数云五百。其时。于满慈摄不摄不摄义难知。然而今经未举千二百名之前。说一人故。为别类也。
  经云。
  玄赞云。长行有二。初陈如。后五百。
  下文云。初九颂半。颂现前记中。六颂颂陈如记。后三颂半颂五百记(云云)。
  水抄云。问。何故五百人中。别与陈如记耶。答。最初出家。最初悟解。故佛别标记。
  问。经文其五百阿罗汉等。尔者五百阿罗汉者为千二百声闻内将何。答。玄赞有二释。千二百内为正。付之会座罗汉。既及万二千。谁知五百千二百非别类云事。依之见经前后。五百千二百别别举之。况法花论五百千二百。俱时与记(云云)。玄赞上文。五百现前授记。千二百不现前记(云云)。
  会云。玄赞云。一云。即千二百中五百。二云。别也。前解为正(云云)。判为正故者。见经文。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授记。此品所可记。既以千二百为大数。知。五百外。只七百人也。若夫云五百云千二百为别类者。先授现前授记之时。可云五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岂置现前五百。表不现前千二百耶。重案其理。释尊一代根本所化大声闻众。千二百五十人也。三周所化三段授记。专可彼众。若除五百更有千二百者。千二百数。既当余教所说。是可高名大德众。其外云五百。岂三迦叶。离婆多。薄□罗等哉。
  经云。
  玄赞云。经其五百至名曰普明。赞曰。此记五百有二解。一云。即千二百中五百。二云。别也。前解为正。水抄云。言即千二百中等者。问。题品既言五百阿罗汉。何故经云作念。即言千二百人。答。此有两解。一云。五百人与干一百人各别。五百是千二百外也。二云。正义云。五百是干一百人中数也。此千二百人有二类。一五百人在会。佛亲与记。二者余七百人不在会。佛令传记。若在会不在会。总说经文。有千二百人。若唯据在会。佛亲与故题五百人。问。若尔在会唯五百者。何故经云千二百人各作是念耶。答。如世众人共所求事。一人先往众心亦同。此亦如是虽不在会。亦有作念意(云云)。
  兴疏六云。经曰其五百阿罗汉至名曰普明者。此五百人虽后千二百之数。即得二乘道之初数。于中五百。即述领解之略言故别标。千二百及五百人意在此也(云云)。
  问。经文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云云)。说何事耶。答。千二百声闻中。五百在会座者。现在授记。余无会座者。迦叶当传记云也。付之千二百声闻者。释尊一代根本所化也。四十余年渐调根机。法华会上与作佛记。至下根授记时。七百声闻。何去会座。不直受佛记别乎。况迦叶尊者声闻等侣。岂为传记体耶。阁多大士独预佛敕。有何由耶。是以见长行文。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千二声闻。俱可受现前授记。
  会云。千二百人同记之中。五百现前授记也。其人在会故。释尊直与其记。七百不现前授记也。其时无座故。佛为不现前人。犹与记别。其体正闻事者。在迦叶传记时。经文。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二类不同。经文分明也。但七百声闻虽闻三周法。漏授记会座。闻迦叶传记。直不闻佛说。定可有因缘凡智难量。彼须达之之者婢。乖如来教化。随罗云之之引摄。如此机缘。宿习所催云。人师释云。彼传记众。迦叶弟子虽有此释。难未遣疑。舍利弗等弟子。虽有其中。佛直授记不寄其师故。不如只任佛意不生推求。次是千二百者。举总数。我今当现前等者。限○别类。以现前言。还显不现前。其五百阿罗汉等已下。列其现前体故。全无相违。或佛意者。为千二百人。皆虽欲与现前记。五百者在会。七百者机缘少劣。不堪现前记欤。彼成道之后。佛思惟最前欲度郁头蓝子。空中有声告去。郁头既死。如此次第思惟。其机多云。鹿苑五人。现在受化。此亦可然欤。经云。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云云)。
  玄赞云。迦叶汝已知至汝当为定说。赞曰。此第二段不现前记。授千二百人中不在会者(云云)。
  水抄上文云。问。余七百人。既不在会。云何得知。佛与授记而领受耶。答。展转令转亦名得记。经许可言次第与授阿耨菩提记等。世尊既言次第授记。既初富楼那。次千二百人。后五百人记。据此取五百人向千二百中摄为正(云云)。
  义疏八云。迦叶汝已知下。第三须。今迦叶令宣说。以无有二乘唯有一乘。一切声闻皆当作佛。令之宣记意。在于此(云云)。
  会古通今抄上文云。经尔时千二百等者。准此作是念等。文势千二百人俱总在会。而现前也疏云。千二百人中。不在会者。据容有说。经文但言余诸声闻。意中总指不定种性一切声闻。或复在会不在会者。至文当悉(云云)。
  问。当品中说系宝珠喻。以无价宝珠系其衣裹(云云)。尔者。其衣者。合法者其体何物耶。答。进云。衣谓意识识(云云)。付之无价宝珠者。菩提心种子也。定可系第八衣。转识非所熏处。岂系宝珠不失耶。况既云系汝衣裹今故现在(云云)。知。非间断识云事。
  会云。摄释云释衣谓意识文有二解。初解云。发菩提心而在意识。故以喻衣(云云)亦云。菩提心者意识信等五根也。以心王为所依故。以信等为宝珠。以意识为衣。能依珠。所依意识。俱有种子现行。现行虽间断。种子犹相续。隐第八依六识虽论。实不遮持种识。是故不违犹在不失文。后释云。或第八识名为意识。在意处故。立意识名。是处熏处以喻衣也。若不尔者。第六意识体非能持。云何得言汝所衣珠。今故现在(云云)其心易知。
  重寻云。付初释。违疏系谓熏习文。所熏第八能熏意识相对。以种子熏第八处。为系衣义。故付后释。在意处故立意识名云事不可然。既在意处。何名意识。十二处废立○无识名。十八界废立虽有意识。与意别体也。又不名意处云何。
  答。初释意。言熏习者。与意识相应。信等熏种之义也。若无所根心王者。不可有熏习义故。以后释义势不可为难。次第二释心者。第八识名意识者。意十二处也。意体自识故名意识。不云处中立识名第八立意名。无始法尔六处殊胜文。六处中第六意处。意处中第八识能持无漏种子。云六处殊胜。准彼可知。
  经云。
  玄赞云。经世尊至之而去。赞曰。○即十六王子等所最初相逢。○以无价宝珠。谓大菩提心○如意喻大意菩提心。随求皆满故。今取此为喻。衣谓意识。系谓重习。教之发心已。他方行化名与而去(云云)。
  摄释云。疏衣谓意识者。发菩提心而在意识故以喻衣。或第八识名为意识。在意处故立意识名。是处熏以喻衣也。若不尔者。第六意识体非能持。云何得言汝衣裹珠今故现在(云云)。
  决择记云。疏衣谓意识者。据熏种子。含在本识中。今约正能熏菩提心亲依。即是第六识。其菩提心虽取同时心心所。然克实第六相应惠。是故取所依识为衣。又言衣是第八识。以第六意处摄故。亦如六处殊胜(云云)。
  问。经文其人醉卧都不觉知。醉者六七二识中何识相应无明耶。玄赞云。今以第六不共无明(云云)付之见经文。醉中系菩提心宝珠(云云)菩提心者。第六善心也。若以第六无明为醉体者。岂一心中。痴与无痴得并起耶。是以护法论主。引契经惛醉缠心之文。证第七无明。今经说亦可尔欤。
  会云。玄赞意。以第六无明为醉体者。经说起已游行故也。所谓第七无明者。异生位全无间断。既惛醉不止。岂二乘凡位发心。云从醉卧而起耶。是知。此文于第六无明有间断。显醉起两位也。故玄赞云。今以第六不共无明正为醉体。在异生位。起游行故。摄释云。若第七识在异生位。一类染污。云何可言起已游行。第六可有起于善心求证法时。名起无失(云云)。但醉中系宝珠者。多分起烦恼位。暂时发菩提心故。总为醉位欤。不云善染之王所相应也。
  寻云。摄释议曰。第七识痴为醉体(云云)。不似疏意云何。加之以二乘发心云起已游行。若第七者。全无间断。岂云起已游行耶。
  答。议曰者。疏外义欤。其例非一。或疏第六识上。更加第七欤。但付摄释醉心虽未止。依别缘。六识之中发善心故。有起义云欤。可寻之。
  玄赞云。经其人醉卧至都不觉知。赞曰。第二领中途方退。当时犹为烦恼惛醉。虽卧大乘亲友之舍。不自觉知有菩提心珠。唯识引经惛醉缠心。曾无醒觉故。以末那相应无明。名为醉体。今以第六不共无明。正为醉体。在异生位。起已游行故(云云)。
  摄释云。疏今以第六不共无明等者。若第七识在异生位。一类染污。云何可云起已游行。第六可有起于善于善心求胜法时。名起无失。议曰。菩提心珠。第六意识发之时。不得与无明俱。云何得言醉时而系由此理故。取第七识痴为醉体。亦应无失。后言游行。据第六善。然亦而是醉中行也。真无漏智方名醒故(云云)。
  决择记云。疏今第六至游行故者。既言起已游行在异生位。明知。醉醒无明断。若取第七相应无明为醉体。入圣方。暂不行故。此不取。问。菩提心珠第六意发之时。不得与无明俱。云何得言醉时与系。答。若据此理。通取六七八识。俱是十二处意处摄故。正发心时。即是第六。正迷醉时即是第七。任持珠体即是第八。相随而取亦不相违(云云)。
  镜水抄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今以第六等者。不共有二。一恒行不共。在第七识。独行不共。在第六识。疏意正取第六。兼取第七。故置正言。起已游行。似有醒觉。第七恒行醉中故。无漏真智现在前时。乃名真觉(云云)。
  演秘前后两本抄(善珠)云。演秘第六引对法云。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真实义者。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缚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由此文知。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中。菩提心中所起无明。由之醉卧。即痴种子名为无明。非是现行。若不尔者。现行心中。解惑二心。不得并起。无明种中。现行善心并得起故。由彼无明种子势力。菩提善心于三界苦。不如实知故。云醉卧。义灯文中。亦引彼论第七。以述此义。具如彼明(云云)。
  问。经文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他国者何耶。进云。佛法为他国(云云)。付之至大乘亲友之家。系大菩提心之珠以来。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今云到于他国。定可指生死。况中根之人。退流生死喻中。云久住他国五十余年。既生死为他国。此何不尔。是以玄赞。发心已去。以佛法为自国。以生死为他国此既发心人也。尤以生死可为他国耶。
  会云。玄赞云。遂至二乘佛法之中名为他国。非曾生长故。昔在生死名自国故(云云)意云。五百声闻昔久在生死名之为自国。虽发大心不离生死故也。二乘佛法为他国。初入其地前未生长故也。但发心已去义故。若以佛法为自国时。以生死为他国也。穷子喻者对父长者家。论自他所故。以为他国也。所望既异也不可为难。
  玄赞云。经起已游行至便以为足。赞曰。第三领为设化城既退大心起睹胜法。名为游行。遂至二乘佛法之中。名为他国。非曾生长故。昔在生死或自国故。处大乘中名亲友舍。若发心已去。佛法内人。以生死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故。前说言久住他国五十余年。未发心前佛法外人。以生死为自国。佛法为他国。即此文。是亦同涅槃经所说也。或以大乘为父舍。小乘为他国。求正法味名为衣食。励己精进勤以规正法。名勤力。求寻大艰辛。此在二乘因位。舍五欲乐。放逸具故。少有所得。二乘菩萨更不进求。但以为足生已度想安稳想故(云云)。
  镜水抄云。言既退大心等者。问。既退大心规求何法。答。喻上说欲求衣食法中。论退却大乘求小乘也。○言遂至二乘等者。解经到他国也。他国自国相对不同。总有二说。一云。大乘为自国。二乘为他国。喻上说从亲友舍醉卧卧处起。便入他国衣食。法中论闻大乘教名亲友舍。退却大乘心入二乘中名他国。他国者。非曾生长。二乘之中。不曾生长大乘智等。名非生长处也。言昔大生死。第三解也。生死为自国。大乘为亲友舍。二乘涅槃为他国也。言若发心已等者。总三乘佛法名自国。生死为他国。言未发心前等者。结当唱经文也。若发心已后。二乘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问。二乘既曾发大乘心。云何言佛法外人。答。由退在心。却住生死。更未发心。是故名佛法。外人以生死为自国。二乘佛法名他国。贫人缘醉向生死中。地上是凡夫。寝卧生死。然从醉处地上起。向地求衣食。即是从生死入二乘也。所以疏言。即此文。是解上二句。经云。起已游行到于他国。○言或以大乘者。结前大乘名自国。二乘为他国。或大乘为父舍。小乘为他国也(云云)。会古通今抄云。疏未发心前等者前虽已发大心。却退生死之地。望未发小心名佛法外。疏或以大乘等者。此第二义。以穷子喻文为例释。此文中。即以小乘。对前亲友之舍名为他国(云云)。

  以写本一交了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三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
  永禄二年年九月六日 清胤
  宽政第七年年二月朔日夜以写本
  一校了 玉手国枝
  法华经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四

 

  人记品

  1 阿难罗云名高众欤
  2 名高之记一异二同
  3 罗□罗尊者权化欤
  4 寿命无有量
  5 新发意菩萨八千人
  6 于空王佛所
  7 我为太子时罗□为长子
  8 学无学二千人供养佛数
  9 二千人同时成欤
  10 分身国土净土欤
  11 净土可有诸山等耶

  已上十一帖

  法华经第四卷开示抄

  人记品

  问。经文尔时阿难罗□罗(云云)尔者阿难罗云为名高众。将名非高之类欤。两方。若高名众者。法华论中。明六记中。后记者非众所知识而(云云)阿难罗云。既后记中所摄。岂名名高众哉。是以玄赞释当品来意。名高之辈前品与记。名非高类此品与记(云云)准之。此品所与记阿难罗云。可名非高类。若依之如此者。阿难者。常随侍者。罗云者。如来长子也。四众八部。谁不见知。是以序品云阿难罗□罗如是众所知识。今品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云云)。
  会云阿难罗云名高人也。序品。同闻众分为十五类之中。高名大德众。正列阿难结。如是众所知识(云云)。彼犹总相设可及异义。至今品阿难自白佛言。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罗。是佛之子(云云)上表所见知识。下述其故。显侍者佛子二人德。加之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云云)自犹称众望亦足。况于余人思乎。但论明后记云。非是众所知识者。是学无学二千人事也。非阿难罗云也故论具文。学无学等俱同一号。有复非是所知识。故一时与记(云云)。二人若为下名者。同类之中。无可举上首。何指学无学哉。次玄赞释者下名之辈者。举所化众也。阿难为化者。指能化人也。意者于下名辈。阿难尊者能作教化非以阿难属下名。化言不权化之化。仍无过。
  寻云。阿难罗云若非下名者。何前品不与记。至人记品始授记哉。若但教化义者。能化德高所化机劣同品同时授记。不应道理。何况今为化者。是应化义。实类之中。独为权化故。别说之也高名之中。满慈为化亦以此义也。次论文者。依多分略有举二人。若如文限学无学者。岂后记中。嫌二人哉。
  答经前后其证分明诸教诸说。亦以一同。何况玄赞下名词。偏守论意。论既指学无学。不表阿难罗云。以论见疏。会释甚易。但摄后记故。依多分者。会论之旨。虽有其理。犹非论意。虽摄后记。犹不下名也。故摄释引有人云。庆喜罗□非众所识。得后记名(云云)即同今难。议曰。破云。此释违经。而亦乖论(乃至)论中但云学无学等非众识故(云云)重问云。若尔。庆喜等应非后记。论不言故答之举多摄少。后记何违。根性多品。而并同故(云云)。次应化之义。今说无由。下名类举高名事有疑故。以能化义通伏难欤。
  论云。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学无学等俱同一号。又复非是众所识故。一时与记(云云)玄赞云。来意有二。一者下根之徒。略有二类。名高之辈。前品与记。名非高辈。此品与记。故此品来(云云)。
  水抄云。言名高之辈等者。○章敬问。庆喜执日。岂非名高哉。答。此之二人。其实名高。约能诱所诱。此二尊者。是化声闻。引实声闻但说所诱。不说能诱。二千即是非名高也。如前品满慈亦尔。不令向下根收。亦是约所诱说也。亦有二人庆喜执日。虽众所知识。亦是高名。经就多人。名非高名也(云云)。
  玄赞云(如次下)。
  又云。高名之中。满慈为化。下名之辈。阿难为化故也(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满慈为化等者。此意由化主别故分二品(云云)。
  摄释一云。然有释云。庆喜罗□非众所识。后记名。而经中。言众望亦足者。罗□自言。非佛说故不可信也。议曰。此释违经。而亦乖论序品叹德。而总结云众所知识。论中。但云学无学等非众识故。若尔者。庆记等应非后记。论不言故。答举多摄少。后记何违。根性与品而并同故(云云)。
  问。玄赞中。付明三周授记不同。且于下根授记分二品事。大师如何释耶。释云。名高辈记别。一异二同。非高名。一同二异。故分为二品(云云)。付之一异二同。一同二异。虽有差别。何必为别品哉。况。
  问。玄赞释下根授记分二品。名高之记。一异二同(云云)。朴扬大师。何释之耶。进云。摄释云。陈如五百得记前后有差别故。名为二异(云云)。付之疏既云二同。何解二异义耶。况陈如五百。俱是普明也。尤可二同耶。是以人师释云。前品总有三类。满慈如五百也。初一人。别名法明。故云一异后二类共名普明。名为二同(云云)此释□玄赞。如何。
  会云。玄赞高名之记。一异二同(云云)。二同文分明也摄释。何云名为二异哉。依之或本。故名为二以之可为正。凡见摄释文。释高名众总有三段。初释疏一异。第二释二字也。陈如五百以下文。若释二异者。不只违玄赞。摄释有相违。上既依佛号等同之义。判为同故。爰知。上释同字。下释二字也名异二异者传写误也。
  名为二异者。华藏坊本。故名为二者。东门房本。香云房勘之。
  玄赞云。问。何故为中根记合为一品。为下根记分二品耶。答。高名之记。一异二同。满慈陈如二类别故。非高名辈。一同二异。二千阿难等两类别故。由此两类分成二品。中性不然(文)。
  摄释云。疏高名之记等者。满慈一人授佛名号时节等。别名为一异。陈如五百佛号等同。故名为同。故陈如五百得记。前后有差别故。名为一异。疏非高名等者。二千得记。佛名号同。名为一同。庆喜罗□得佛各别。名为二异(云云)。
  决择记云。疏高至两类别故者。一异二同者。谓前品中。总有三类。一满慈。二陈如。三五百。初之一人别名法明。名为一异。后之二人。同名普明。名为二同。一同二异者。谓此品中。亦有三类。一阿难。二罗□。三二千声闻。后之一类。同名宝相。名一同。前二人名字各异。名二异。由此不同分为二品(云云)。
  镜水抄同之。
  会古通今新抄云。疏一异二同等者。大抄云。满慈一人。佛等名号时节等别。名为一异。陈如五百佛号等同名为二同。二千得记名号皆同。名为一同。庆喜罗□得佛各别。名为二异。此依人以辨。今解。应依记辨谓高名非高名。各有三记。高名三记。一记异。谓法明。二记同谓普明。非高名三记。一记同谓宝相。二千人同记故。二记异。谓山海惠。蹈七宝花(云云)。
  问。罗□罗尊者。为权化类。将何。若权化者。玄赞云。下名之辈阿难为化既不云罗云。知。非权化云事。若由之尔者。经云。经云。于未来世中。见无量亿佛。皆为其长子。一心求佛道(云云)。若非权化者。何得作佛记别之后。犹为无量亿佛之长子哉。加之罗□罗密行。唯我能知之(云云)密行者。可内秘密菩萨行之义。
  会云。罗云者权人也。经文如出难。凡诸佛父母妻子侍者。调达魔王等。于顺于违。其缘殊重之者。皆大圣权化。下凡所不堪也。但阿难为化者。胜之中举犹胜欤。或罗云者。阿难弟子故。属所化类。且不云之欤。玄赞云。高名之中。满慈为化。下名之辈。阿难为化故也(云云)。
  镜水抄云。据真实富楼那。阿难。罗□罗。总合向别记中收。以总是化声闻。为引下根实声闻故。所以不向同记后记中收也。○又罗□罗是佛之子。亦于未来诸佛。而作长子故知是化也(云云)。
  入大乘论下云。问曰。罗□罗为是应化。为是真实乎。答曰。二俱无过。菩萨身者。即是天身。如本起经说。佛告阿难。如来为众生故。出现于世。不以天身转于法轮。何以故。欲令众生不懈怠故。佛以天身得成正觉。非我凡夫所能成。以是故天中天。为怜愍众生故。示现世间有其父母妻子眷属。若是约化现。有罗□罗此亦无过。若是实人。亦无有过。菩萨方便。得不思议解脱住。于大地成就众生。互为化生父母兄弟妻子。问曰。罗□罗是菩萨耶。答曰。不但罗□罗独是菩萨。住迦毗罗卫城诸释种童子。阿难。难陀。提婆达多。阿冤楼陀等。皆是大力不退转菩萨欤。又云。问曰。若罗□罗实是菩萨者。云何复言声闻阿罗汉乎。答曰。○为化众生故。现作声闻阿罗汉。问曰。诸余声闻。亦是菩萨也。答曰。诸余声闻。亦有是菩萨者。如法华经中舍利弗等五百弟子。悉是菩萨。皆当作佛。一切声闻。皆是阿鞞跋致菩萨。如不退转法轮经中广说。以是故。当知。菩萨皆现为声闻(云云)。
  此文诸释种。犹皆为权化。诚可信。但宗家。经分明不说之类。且处实类。其相同实人故也。法华论退大应化。别分之。仍权人犹有两类欤。或亦不可用入大乘论欤。
  问。经云。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云云)。显何事耶。答。说山海惠自在通王佛事也(云云)。付之若如此故者。寿量短促。佛不哀愍众生欤。至阿难成佛。何独用此故耶。
  会云。表寿命无有量。结以愍众生故。佛说既分明也。何及难诘哉。设虽通相功德。依本愿不同。有属别德。所谓以慈悲理智等。随应为各各名号等也。山海惠。佛哀愍众生故。寿命及无量阿僧祇劫。此可别愿。设又虽通相功德。此者尤□道理。若尔。佛之中有寿命短促佛者。须疑其事。何剩问此佛事耶。可疑余佛者。所谓妙幢疑释迦寿命短促等也。
  经云。号曰山海惠自在通王佛。○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如恒河沙等。无数诸众生。于此佛法中。种佛道因缘(云云)。
  玄赞云。经号曰山海惠至种佛道因缘。赞曰。果记有六。初半颂名。○二颂住寿。利益众生。修佛因行。
  水抄云。言二颂住寿者。长行经言。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若人于无量千万亿劫中。算数校计不得知。据此报佛寿命。所以新发意。于此生疑也。今颂云。寿命无量。二颂等是(云云)。
  疏记义决七云。经以愍众生故者。应佛随缘。彼佛出世。所化众生寿命无量。佛愍彼等。其寿无量。此是本愿。具如阿难本愿经说(云云)。
  问。经文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显何事耶。答(如文)问。前来列众之中。未见举八千菩萨。今何初列此数耶。次正法华。尔时新发意八万菩萨。两本何相违耶。
  会云。栖覆意者。后来众也。仍不列之。或师云。万二千声闻中。列有八千人发大心人也(云云)正法华文者。其数既倍。若梵本不同欤。设虽何本。其疑可同之。
  经云。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云云)。感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云云)。
  水抄云。经言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等妆发心菩萨。顿悟凡夫。小菩萨也。问。列众处不说。此从何来。
  答。是列众了向后来。灵山说法。听众不一。先来先听。后来者后闻。亦是阿难授记。便作此疑。文扬云。是前来列众处万二千人中。更有八千人无学。初发大乘心名新发意菩萨(云云)。
  正法华五云。尔时新发意八万菩萨。各自念言(云云)。
  问。经云。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云)。说何事耶(如文)。付之见天亲之解释。释迦于释迦佛所始发心(云云)何云于空王佛所发心耶。例如弥勒于弥勒佛所初发菩提心。
  赞云。俱舍论说。释迦初逢释迦发心。今说中途随一所逢之佛。非最初也。会意易知。
  赞具文决择记等可见之。
  问。经文释迦于空王佛所发菩提心(云云)。说最初发心欤。答。玄赞非最初发心。中途发心也(云云)付之见经文。释迦昔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虽发菩提心。释迦精进勇猛故。速成佛。阿难乐多闻故。于今犹住声闻地(云云)。若非初发心者。何依勤惰差别。定成道前后哉。明。释尊阿难。初发心虽同时。依精进多闻不同。作佛前后云事。加之阿□无量寿者。于空王佛所。初发心云事。出契经说。彼既现在佛也。准知。今释尊又于空王佛所。初发心云事。
  会云。玄赞释释迦逢空王佛发心者。说中途佛。非最初者。赞自引俱舍初释迦牟尼文。初者初僧祇。初是发心最初也。既以释迦为本师。知。空王后时能化也。但对阿难。以勤惰差别。显成佛迟速事者。只是为劝当座机。示本愿不同。依实。初地已往德力皆齐。因位所作。无有差别。若尔。阿难不只多闻。释迦不只精进。两人各备众德。岂以精进多闻。定实迟速哉。然者今出空王佛事之所以者。令人知阿难德殊称同时发心也。设释迦中途发心。阿难最初发心。虽在同时。有何过。弥陀等逢空王佛。又中途者。还可同释迦。何必以彼为最初发心。疑释迦事耶。
  经云。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菩提(云云)。
  水抄云。言等者。彼空王佛所余发心人。新抄云。经等空王佛所等者。表昔时齐等遇佛同时发心(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世尊至三菩提心。赞云。○俱舍论说释迦初逢释迦发心。如彼颂曰。于三无数劫。逆次逢胜观。燃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今说中途随一所逢之佛。非最初也。经阿难常乐至故获斯记。赞云。此陈后行。及结得记。故华严云。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然诸佛因行。初地已往德力皆齐。成佛之相。亦复如是。但以本愿有异。宜见不同故。有差别故。结言本愿如是(云云)。
  决择记云。疏俱舍论说至非最初也者。此通释所以。若准俱舍。释迦初发心。还逢释迦。何故此经云我等阿难于空王佛所发菩提心。故今释云中途随一所逢之佛。非最初也(云云)。
  水抄云。言逆次逢者。从果向因论也。相好劫初。逢胜观佛。第三劫初。入八地。逢然灯佛。第二劫初。初地逢宝髻佛。最初第一劫初。初作凡夫。逢释迦牟尼佛。○言然诸佛因行等者。解经中其本愿。如是意言。发心既等。成佛应齐。但以愿力不同故。令授记(云云)。
  兴疏云。○今说中途所逢之佛故。不相违。智论云。性空菩萨所行毕竟空。是佛所行。若通论之。佛菩萨同行毕竟空。如华严经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由此中途所逢之佛。虽复众多。欲显释迦庆喜同以毕竟空为本故。且云俱于空王佛所发菩提心(云云)。
  上生经疏上云。
  问。经文我为太子时。罗□罗为长子说何事耶。答。佛为太子时。以罗云为长子云也。付之夫罗云尊者者。悉达太子出家之夜。初入胎内。成道之时。初出生者也。何云太子时长子哉。次佛子有三人。善星。忧婆摩耶。罗□罗也。其中善星者。是长子也。今何云罗□罗为长子耶。
  会云。逾城之夜。既托母胎。岂非成长子哉。先德训为字为作。作者成义。即生王家故也。或须为长子太子若久居王宫者。以此人宜为长子故也。次于三子以罗□为长者。不年岁次第。堪嗣其家故也(水抄意)。
  经云。我为太子时。罗□为长子。我今成佛道。受法为法师。于未来世中。见无量亿佛。皆为其长子。一心求佛道(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世尊至一心求佛道。赞云。四颂为四。一常为我子。二为诸佛子。○此初二也。诸有三子。此大云长(云云)。
  水抄言。佛有三子者。第一善星。第二优婆摩耶。第三罗□。若望善星为长。罗云即小。今云长子者。若不出家。堪承的继嗣。立长子也。若以智惠论。即舍利子为长子。前经言。我佛长子。唯垂分别说。若以出家在前。陈如言长子也(云云)。
  新抄云。○今言大者。前第一疏末云。佛有三子。罗□第三。以是嫡子堪绍王位故。名长子(云云)。
  翼赞云。问。罗□太子出家以六年方生。此子即合最少。何故下经言我为太子时。罗□为长子。答。若据子中大小。为罗□即是第三。若据正绍世尊为次。罗□即是长子。以正绍生。合绍父位。从母称名。亦不相违。决择记三云。问。罗□太子出家已后六年方生。此子即最少。何故此经下文。罗□为长子。据子中大小为次第。罗□为第三。此据母尊卑次第。耶输为长子。正妃故子合绍位从母长。若尔。何故次上疏。云瞿夷为长。答。瞿夷虽长。以是王女不生子故。此以生子中耶。输为长。亦不相违(云云)。
  水抄云。问。涅槃经说。善星是长子。如何法华经说罗□为长子。涅槃经。鹿生故。善星为长。法华经言。长约长夫人所生承嫡绍位言长也(云云)。
  问。学无学二千声闻。供养几佛成佛耶。经云。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付之见余经教之说。菩萨四依间。供养二十六恒佛。二千声闻。如何供若干诸佛耶。况见玄赞上文。解四大声闻所供养佛。云三百万亿等。不云恒沙之故。退心人。不乐广行也。准之二千声闻。又是退类也。何云供养若干尘数佛耶。
  会云。对二十六恒会多少。朴扬作三释。一云。供养自国佛二十六恒。若约他方。数乃尘界。二起通供佛世界五十。若依业力二十六恒。三云。四依一一入住出言五恒等。且约三中之一心也(云云)。初二释者。二十六恒为本会尘数多。后释者。以尘数为实。会四依供养也。其中初释自国者。以娑婆等一世界为自国。以文殊善住惠等。名久住娑婆菩萨等也。于一国三世者。一人所供。不过二十六恒。若往他方时。供养尘数佛。次释意者。设虽兼他方。随地位有其分齐。为当位自分。任运所到世界出世佛。二十六恒也。若起通力。借功用所值佛者。可及尘数云也。次于渐悟退类。大旨虽不欣广行。或又改悔先过。反乐广行之类。可有也。
  有学回心之中。有成悲增之人。以彼可为例。第三释者。摄释自难之。仍不及问答。
  经云。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恭敬尊重护持法藏(云云)。
  摄释一云。问。准下学无学人。供五十世界微尘佛方成正觉。二十六恒。一何少耶。答。有三释。一供养自国佛。二十六恒。若约地方数乃尘界。二起通供佛世界五十。若依业力二十六恒。三四依一一有入住出言。五恒等。且约三中之一心也。初两释好。若依后解。四依三心总计。祇有七十八恒。望五十界亦全少也。故不取之(云云)。
  翼赞有三释。初释同摄释第三义。第二即同第二。第三释云。若依他土。即供二十六恒。若约报土即供五十世界微尘数等佛。此之三释。后二解胜(云云)。
  镜水抄云。○又糅云。若舍身四事。供养二十六恒。若一花一果。则五十界。今准经文尊重赞叹护持法藏。乃是化身。潞云。虽说四依供养二十六恒。不言只供示许便得成佛不妨。更亦供养也(云云)。玄赞七(授记品处)云。迦叶觐三百万亿佛。须菩提觐一百万亿那由他。迦旃延。初觐八千亿佛。后二万亿佛。大目揵连。初勤八千诸佛。, 后值二百万亿佛。○涅槃经说。第四依菩萨。供养八恒河沙佛。今说少者。退心之人。非乐广行。且就一地位遇佛多少而令授记。非但尔所。亦不相违(云云)。
  问。学无学二千声闻。同时可成佛耶。进云。同时(云云)付之学无学声闻。回心向大后。至菩提心所。八六四二万等劫数。遥不同也。以之思之。后后修行亦可尔。如何云同时成佛耶。彼中根四人。同至无学作佛。犹前后也。况学无学数及二千。成佛宁同时哉。
  经云。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云云)。
  偈颂曰。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惠

  会释并赞文如授记品抄

  赞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十四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九月十五日 (春信)清胤
  宽政七(乙卯)岁二月二日夜以写本一交之毕灭罪生善即证菩提
  玉手 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五

 

  法师品

  1 当品并持品为正宗分耶
  2 当品中可说法力耶
  3 持力者摄修行力欤(二方)
  4 法师品得名
  5 一念随喜
  6 不说施他等四行
  7 受持为二读诵为一义可有哉
  8 谤人谤法罪轻重
  9 须臾闻之即得究竟
  10 成就自然智
  11 药王今告汝
  12 法华最第一
  13 必知得近阿耨菩提
  14 大慈悲为室

  已上十四帖

  法华经第四卷开示抄(法师品)

  法师品

  问。以当品并持品可为正宗分乎。答。不尔。付之。玄赞云。虽此品及持品渐有八部比丘比丘尼等授记。因言总记。非更说一乘。逗令修学而与记故。皆是流通分(云云)。
  问。当品中。可说法力乎。两方。若说者。玄赞云发别。随喜。法师三品法力示现。不出今品。若不说者。法华论云如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等。广说法力乎。引当品其心决定知水必近文。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云)。
  会云。修行力有七种之中。法力法师品中不说之。是以论示现法力。五品中不举之。持力有三品之举之。故知。此品不示现法力。玄赞解释。深任论文。但论广说法力等者。此以持力说法力云也。故见论具文。持力有三种法门示现。如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等上既表持力。名义无诤。何忽持力中明多法力乎。是以于法能持今云广说法力。非三种中法力之名言也。故嘉祥作二释之中云。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实是持力也(云云)玄赞又有此心。释持力三品云。初法师品。总持能持人之与法(云云)取能持边。虽名持力。又有所持边故。云广说法力欤。嘉祥后释并兴法师释。可思之。
  论云。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应知。法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证门。二者信门。三者供养门。四者闻法门。五者读诵持说门。四种法门。弥勒品中示现。一法门者。常精进菩萨品中示现。○持力者。有三种法门示现。如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等广说。法力如经应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授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云云)。
  问。疏下云。广说法力者。问。应云广说持力。云何乃言法力耶。答。有二义。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实是持力也。二者此是三品中。指法师品为法力。何以知之。以次此文即释法师品经故也。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此第二别释。法师品中语也(云云)。
  玄赞云。第十示现胜妙力无上故。余残修多罗说。即是论云已下。示现二种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法力有五。一证。二信。三供养。四闻法。五读诵持说。初四俱弥勒品。即分别功德品及随喜功德品。是俱告弥勒故。后一常精进品。即法师功德品。是告常精进故。修行力有七。一持力。二说力。三行苦行力。四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五护众生诸难力。六功德胜力。七护法力。持力有三品。法师。安乐行。持品。初法师品。总明能所持人之与法(云云)。
  问。今品中持力示现。尔者持力者。为修行力所摄将何。若修行力所摄者。见法华论。列法力。持力。修行力云。持力有三种法门。修行力五门示现(云云)。明知。持力修行力外云事。若由之尔者。玄赞表修行力有七。出持力说力等。如何。
  会云。玄赞引论表二种力。一法力。二修行力(文)修行力七种中。持力为第一。见行论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云云)随标别举持力有三种法门。修行力示现五门。其中不说持力。两本各别。犹总标别释首尾相应。方知。古来或本也。但玄赞主。既如文作释。处处亦同也。学者须成其意。法力者。正法功力。修行力者。胜人行业功力也。不过法与人二种故。先分为二门。持力即修行初门也。故为第一。说力以下。其德渐胜是皆修行力所摄也。但修行力为七种者。见行五种之外。加行力为一。行苦行力中。分行苦行力及教化众生得苦行力为二。初自行门苦行。后教化门苦行。二种虽异。俱是苦行也。是故见行论合为一种。依实言之。两说无相违。
  问玄赞违论。何辄为或本耶。答。赞文正标论云。引其文不只义释。载文分明也。依之摄释以下。诸师未会此相违。就中。荆溪妙乐。虽引慈恩释。未云违论。明知。唐土流行本。多分同大师所览欤。
  问。就十无上中第十胜妙力无上。且修行力有几不同乎。进云。修行力有七种(云云)。付之见法华论。修行力五门示现。说力。行苦行力。护众生诸难力。功德胜力。护法力也(云云)。若尔者赞主判修行力有七。似违论现文。
  如上会。
  论云○(如次)修行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众生诸难力。四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云云)玄赞云如次上)。
  问。就当品题目。且法师者。唯限人法师欤。将通法法师欤。进云。玄赞义通为胜。付之法师者。行法之人。可轨可范之义也。法不师何摄之。是以余卷玄赞一义名中。从人为名。出法师提婆等四品。若通人法者。何不入决定名中乎。随摄释中。然观经意。取人法师。故不入彼不定数内(云云)。
  会云。法师品题目。唯依人可立之。故摄释虽有二义。尔经意者。取人法师故。不入彼不定数内但经中为二段。人法法师并说之。尔而人法师其义分明。经文专欲说之。其故者正宗八品。所说皆法也。今为彼流通。欲劝人修行。知。此品意。以人为先。摄释云虽有二义。虽许所明广。正立题目事。取法师云也。次玄赞义通为胜者。此品中通说义为胜也。非题目六种种。
  问。经既说二种者。题目何不兼之。依之玄赞。此法为法师。此人法师。此品广明名法师品解释意。明以二举名。结言义通为胜者。嫌狭意也。答。若如此难者。一名言。一时通有财持业二释欤。上例未闻。摄释取人法师。即六种释。不亘二故也。若尔。此品广明名法师品者。只如前会。
  问。不定名者。一名通。二不定一义故也。彼安乐行品者。安乐即行。即安乐之行。经俱有其意通二为不定名也。见宝塔品。亦以如此。若尔。如经文令通二义。可为不定名。何唯限二义耶。答。不定名者。二义难定。故或释为持业。或释为依主等也。若此品可为不定名者。舍人法师。偏取法之法师释可有欤。此义既无道理。依之疏为一义名。不摄不定名也。安乐行品。以果为安乐。以因为安乐者。其道理齐等。互无胜劣。见宝塔品。名亦以如此。法师异彼。不可为例。
  玄赞云。释品名者。可轨可持名之为法。可习可范目之为师。此数可轨。此理可持。双名为法。此法可习名为法师。故涅槃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遗教经言。波罗提木叉。是汝大师。此品之中。赞经可重。法即是师故名法师。此法为法师。此人法师。此品广明名法师品。品下双说法及学者。并名法师。能学法者。可为模范。训近群物。有法之师。名为法师。义通为胜(云云)。
  水抄云。言义通为胜者。破故人唯取人法师。不取法为师。疏主不同故人故。言义通为胜也(云云)。
  玄赞一云。于诸品总为四例。一义名有十五。二义名有十。二义名有一。不定名有二。一义名有十五中。复为四例。○从人为名有四。法师品。提婆达多品。常不轻菩萨品。妙音菩萨品。其法师品有法之师。从人名中。法即是师。以法为师。依法名中。随应可悉。○不定为名有二。一安乐行品。二见宝塔品。安乐之义通因果。其故其见之义。通见现故。安乐在因。见者现也。即一义名中。若安乐在果。见者见也。即二义名中。思准可悉(云云)。
  摄释一云。疏其法师品等者。问。既通依主持业二义。何不入彼不定名乎。答。虽有二义。然观经意。取人法师故。不入彼不定数内。
  决择记云。○引摄释或云。虽依人法。然论其体。皆是一义。故可但在一义名中。彼安乐等二义。或一二故名不定。此不如是故。一义中摄(云云)。
  问。经文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今此随喜者。中边论自作劝他等四行中何乎。玄赞赞叹(云云)付之随喜者欣悦义。赞叹者称美义也。其行既殊。何相即乎。况四行中有庆慰。其义当今随喜。何不同彼行首。
  会云。以今经随喜义。对中边论四种行。自作劝他庆慰三种。其义不相当。于赞叹足相摄。其中今所疑。可摄庆慰云事。不可然庆慰者。对他人可有之。彼人若有庆者。感荷令称庆。若有忧者。慰诱休其心。是皆对人事也。而今经云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会随喜者。闻经随喜法也。不对人故。不相摄庆慰也。次于若人若法。心欣喜言有赞叹。赞叹既能法。故今经相摄也。
  经云。
  玄赞云。辨中边论有十法行。于一一行。皆有四行。一自作。二劝他。三赞叹。四庆慰。今随喜者。即是赞叹。举一例余。
  水抄云。言辨中边论等者。一一行中。皆有四行。一自作。二教化。三赞叹。四庆慰。庆者庆荷。慰者慰喻。有喜即贺。有感即慰喻也。言今随者。随喜即赞也(云云)。
  问。随喜今经一字。得授记者可有乎。
  如随喜功德品抄。
  问。今品明人法师。唯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六行。不说施他听闻思惟修习四行。有何故乎。玄赞云。受持等六行。易故说之。施他等四。难故不说之(云云)。付之经所举六行中。解说者开演也。尤可云难修行。所不举之四行中施他。听闻。其行易修。何云难乎。是以余处开演为上品行。施他听闻易行。
  会云。今赞意云。十法行中。前八闻惠。第九思惠。第十修惠也。思修二惠胜闻惠。多故为难修。闻惠行中。更有难易。听闻难得好师故为难。旋他难发利他心故为难。余六种对之易。但以解说为上品释。必具智惠辨才。能逗机可解说。故尤为难。今赞自分解难尤易。其意可思。开演难易。既有二边。仍下玄赞不相违。
  法师功德品并普贤品可见合之。
  经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花。香。璎珞。抹香。涂香。烧香。幡盖。幢幡。衣服。妓乐。乃至合掌恭敬(云云)。
  玄赞云。经若复有人至合掌恭敬。赞曰。下明正行六地师。○六法师者。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疏写。六供养○十法行者。谓书写。供养。施他。听闻。披读。受持。正。开演。读诵及思惟。此举易行且说。六种。其余四种。施他。听闻。思惟修习。应皆行之。难故不说。于经卷云供养。余五于一偈者。互影彰故。轻重异故。易难别故(云云)。
  水抄云。言此举易等者。通妨。问。既十种皆法师。何故经文但言六种耶。答。疏言此举易行等。章敬云。但是六例显余四。不尔施他听闻岂难于开演讽诵耶(云云)。
  玄赞十云。据实法师总有十种。此略说五。一持。二读。三诵。四说。五写。例余供养。施他。听闻。思惟。修习亦皆法师。初三易而不论。后二难而不说。举中五种。例难易故(云云)。
  三身章云。虽十法行皆能为因。受持自利。演说利他据十行胜。略不说余。
  问。经文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尔者受持为二。读诵为一义可有乎。进云。玄赞一受持。二读。三诵(云云)付之大乘论从他得名受。自清净心修名持。开受持为二。况天亲论主受持为二。读诵为一。有三种法行。随大师如此释乎。
  会云。今品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玄赞意。为六种法师。受持为一。读诵分二。余三易知。此据中边论。故彼偈颂云。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既披读为第五。讽诵为第八。若开受持为二者。可成十一。慈尊偈颂既以分明也。玄赞解释实为龟镜。但开合义道随宜。设开受持合读诵。非无其理。天亲解释即述彼一门也。摄论智度论又分受持。依信力受。依念力持故也。然而其列十法行。废立分明者。不如中边论。若不受又不可持故。以受属持为一欤。读诵又虽以似之。或有披读而不诵。或有闻时即诵。得而不披读。其义既异也。何不云二行。兴法师释同玄赞。引他破之可勘。
  玄赞云(如次上)。
  兴疏云。有说。旧云五种法师。合受持为一故。然智度论解受持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即受为其初。持为其后。久而不失乃是持义故。今分受持为二有六法师。若加忆念者。即七法师。多少适时无定数也。虽有此解。恐未尽理。何以故。若言受持。各有异义。故非一。法师者。供之与养义亦有异。不应合一。若许尔者。不可言加忆念者即七法师。应成八故。又若分持有六法师者。亦可十法行中开受持为二法行。并即违中边论合为一行故既受持读诵为十法行。定知。彼解理教相违。故今解六法师者。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六供养(云云)。
  道荣疏云○此文中有七。一受。二持。三读。四诵。五解说。六书写。七供养(云云)。
  广引文释之。须见也。
  问付当品中明人法法师。且以谤人对谤佛。如何判罪障轻重乎。进云。谤人法师胜谤佛业。付之如来已到果满。持经者才居四善根。因果凡圣等。其德犹如云泥。设妙经受持威力虽难思。须臾加恶言之罪。何胜诽谤诸佛之业乎。
  玄赞释彼轻重有多故(如文)。
  经云。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切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花经者。其罪甚重(云云)。
  玄赞云。经药王至其罪甚重。赞曰。二毁者罪过佛。恶世损多故。大集经云。毁骂犯戒比丘过出万亿佛身血。大般若胜天王会云。杀大千界极微尘数佛得罪尚轻。毁谤此经罪过于彼。永入地狱无有出期。今毁读诵者亦复如是若损害佛不损二利行。佛不生恼故。损读诵者。损二利行生烦恼故。又虽毁佛。佛无爱憎。不废说经。利益弥广。若毁读诵者。为有怨亲。废其习修。又骂佛甚为难。骂读诵者甚以为易诫其易尔故作是说。又佛在时。众生根胜。虽有骂佛不退善心虽自损深损他浅故。佛无已后。众生垢重毁持经者。一切闻已多退道心。自他损重。故作是说○又佛灭后。依法读诵甚为难有。能为恶世众生善友故。毁骂者罪过骂佛(云云)。
  问。经文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菩提。说何事乎。付之万行辄难备。遥经三祇旷劫。大果顿不证。必酬地位修因。何依须臾听闻之力。忽证阿耨菩提之果乎。
  会云。菩萨因行必经僧祇。性相近定。诸论皆同也。设虽一乘妙力。何乱五位阶级。爰以玄赞会经云。故说此时须臾得闻。当得究竟大菩提也(云云)。于得有二。当得已得也。今文指当得事云得菩提也。但即言难会。一当得之义。须臾即定故云即得。或因果相望。因即得果。即者便也。不离之义为即。非即时义欤。
  寻云。先玄赞改经即言置当字。今何并成即当之二字意乎。答。经既云即。疏主争可弃之。故许即义。即得二字中间加当言也。
  问。会即二义俱不明。若于时许即。犹听闻即时可成菩提。若当得者。即言显何义乎。次非时节云义。大不顺文。何况玄赞此法华经最深密故(云云)。此经胜余教故。有速疾功能云也。若因果不离之义者。为佛果因之德。岂皆云即得究竟乎。
  答。初义意。须臾闻经。其功力即时决定成菩提因以即言属须臾故。即时义也。然而得果别时也。玄赞此会释若别时意趣欤。次义意者。以听闻因望所得菩提。不即不离也。不离边即此因能得无上佛果。能得所得相即不同各别法。是亦妙经大功力也。若非妙法者暂时触耳。何必为佛果正因乎。
  问。依此文立即身成佛义者。有何过强会之乎。
  答。即身成佛者。诸宗各异也。可当何宗意哉。天台。华严。真言等之所立之即身成佛不当之欤。
  追可寻之。
  问。自宗意。今文所说者。何位人听闻耶。答。或僧祇以后欤。或未入僧祇十信欤。或最下凡类欤。三义皆有由。问。初二义者既非希奇似失经功力。第三义者极难信。依之法华论释乃至童子戏文。谓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者。所作善根能证菩提。非诸凡夫及决定声闻(云云)准之知。未发心凡夫须臾听闻。无即得究竟义欤。
  答。且对第三义会云。一乘妙法能发智惠。聚沙为塔等事相之少善也。不同闻此经。依之释一句随喜当得菩提义。智景创晖遂有断痴之势。慈悲肇兴带荫群生之气。(日光云雨)
  玄赞云。经所以者何至三菩提故。赞曰。此释所以。由此法华最深密故。不付阿难。唯付药王等。极秘密故。譬如用毒为药大医所堪。小师不能。故付菩萨不付声闻。化声闻故。故说此时。须臾得闻。当得究竟大菩提也。言契真故。自得果故。令他得故(云云)。
  同第十卷可注之意同此义之。
  智度论三十四云。问曰。此经言闻诸佛名即时得道。不云闻已修道乃得。答曰。今言即时不言一心中。但言更无异事闻之故言即时。譬如经中说修慈心时即修七觉意。难者言。慈三昧有漏。是缘众生法。云何即时修七觉。答者言。从慈起已修七觉。更无余法故言即时。即时有二种。一者同时。二者虽久更无异法。即是心而得修七觉。亦名即时(云云)以之可例之。
  问。经文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自然智者。其体何物乎。玄赞二空真理。付之既云自然智。定可有为智。况余品云自然智。既有为智也。此何不尔。依之余师意。有为智也(云云)。
  会云。初颂中云成就自然智。次颂云一切种智惠。上下所说既异也。是可显各别智。然下一切种智者。后得也。及智惠者根本智也。知说智性云自然智也。而自然者任运义。即不待因缘。自然常住智也。故玄赞余卷文者。说有为智无重言失。何同此文乎。经云。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世尊至并供养持者。赞曰。初一颂得任运智。即真智性。二空真理。后一颂得真智相。一切种即后得智及智惠。即根本智分为二故(云云)。
  水抄云。言自然智者。即二空真理智也。智之性故名自然智。理性本有。不从修生。今由持经及供养任运得。名自然智也。言后一得真等者。经言。一切种智慧。即智相。此分二智。一切种智后得智。慧之一字是根本智○糅云。前行自然智。是根一智后行一切种智慧。是后得智。前解善(云云)。
  玄赞十云。能与佛智种智也。如来智一切智也。此二任运无师而得名自然智。或前二有为智。后一无为智。名自然得。
  问。经文赞叹持经者。其福复过彼显何事乎。
  准上可问答之。
  问经文乐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说法法师欤。
  玄赞说人法师(云云)。付之既云我所说诸经。说法花最第一。尤可云说法法师乎。  
  玄赞云。经药王今告汝至法华最第一。赞曰。第三大观显法胜故人成可尊(云云)。
  问。经言。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云云)。说何事乎。
  答。释尊所说诸经中。法华为最第一云也。付之释尊所说中。以最胜王经可为最第一。不尔何立最胜王名言乎。
  法华游意曰。问。般若但明菩萨作佛。未明二乘作佛。则般若教劣。法华明菩萨作佛。复明二乘作佛。法华为胜。何以得知。智度论释问业品引十种大经。法云经。大云经。法华经。如是等经中。而般若若最大。既称最大。则法华为劣。前后相违。云何会通。答。法华波若互有胜劣。若为声闻人明二乘作佛。则法华胜波若为劣。若为菩萨明实慧方便慧。则般若胜法华劣。所以尔者。般若六十六品辨于实慧。无尽意品已去二十四品明方便慧。此二惠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身父母。故乃净名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初诸导师无不由是生。既广明法身父母。故于一切方等经中。最为深大。余经不正明此二义。故不及波若。又波若广明实相。故于众经中最为深大。所以然者。三乘得道及以断惑并忏悔重罪。以之三义悉依实相。而波若正广明实相。故三义得成。余经不正明实相。故有劣波若。是以两经互有优劣。故龙树前后有于二文(云云)。
  私云。诸大乘经各称第一。不独法华经。又不限最胜王经。花严。深密。般若。涅槃等各有其言。可云互为主伴。又一体而无二。又无相而离一异胜劣等之相。但且依此经者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一大事因缘都无比类。最胜王名者。自门之中对他所立欤。
  问。经文必知得近阿耨菩提。佛果菩提欤。玄赞云。初地菩提(云云)付之阿耨菩提者。无上正等觉也。尤可云佛果菩提。强云初地菩提有何由。是以见偈颂。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惠(云云)。准之长行云阿耨菩提。定可指佛果菩提。玄赞云。经药王譬如至知水必近。赞曰○水者。论云。喻佛性水。成大菩提故。即教所诠之理性。初地菩提(云云)。
  法华论释一生八生菩提。初地菩提也。准彼可会。如第六卷抄。
  问。经文大慈悲为室(云云)有空观中何。进云。玄赞有观。付之起平等慈悲者。住空观不见自他爱憎故也。若尔者今云大慈悲为室。定可空观。是以玄赞上文慈悲空观。随淄洲大师余处引今经文空观(云云)加之无垢称经以空为室(云云)例此可尔。
  会云。佛菩萨之慈悲总有三种所谓不情缘。法缘。无缘也。前二者缘有为事相。后一者证法性真理。如次有空二行也。然而以拔苦与乐为慈悲相。多是有之中所作也。何况今品者。说衣座室三种。衣座二者。如次生法二空观也。以慈悲尤可配有观。慈悲犹空观者。诸法空为座文。岂不繁重耶。故玄赞云。大慈悲有观也。衣座二空观也(云云)。维摩经意者。说自利究竟处故。以空寂为舍。今经者说利陀舍。与彼异也。如玄赞会之。玄赞上文者。释与如来共如来宿文。于慈悲于胜义并释共宿义也。不慈悲即胜义。故彼文云。六佛共宿。同住慈悲心思空胜义舍故(云云)。设又虽摄空观。不同此文。空有不相对故。最胜疏者。室衣座三如次结之中。慈悲说法他害不嗔者。释慈悲室也。遭苦能受深理能印者。如来衣也。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也。方能相续观三事空者。诸法空为座也。此释还有观证也。何为难乎。
  玄赞云。恒常安处。寝息身心于慈悲故名为室。维摩以空为舍。理究竟处。自利舍故。此明于事。说法利陀舍故。前第二卷渐次游行。遂到父舍。以中道大乘为舍。以中外相形名之为舍。彼是教舍。此是行舍。彼用自利舍。此明利他舍。亦不相违。心行调顺堪耐心劳苦。名柔和忍辱衣。外物不假故。耐怨害安受苦。如次配之。崇贤善拒恶法。三乘通行。以惭愧为上服今说恶人苦境不挠大乘别行。故说和忍为衣。亦不相违。又柔和之体即惭愧故。安身心于空境观三事以漭然。名空为座。维摩以四静虑为床。彼据智所生依。以静虑空为床。今据智所缘依。以法空为床。亦不相违。大慈悲有观也。衣座二空观也。谓生空法空。衣座如次依十住毗婆沙说。法处师子座有四法。一先应恭敬礼拜大众。然后升座。二众有女人。应观不净。三威仪瞻视。有大人相。颜色和悦。人皆信受。不说外道经书。心无怯畏。四于恶言问难尚行忍辱。复有四法。一不轻自身。二不轻听者。三不轻所说。四不为利养对法。显扬。瑜伽等中。皆有问难说法等相。应广如彼(云云)。
  决择记云。疏大慈悲至如次者。若作慈悲要观众生为方便。与乐拔苦故。是有观。衣为空观者。若执彼身为实为我。于苦于怨则不能忍。今既能忍。明即能为无我观也。此空观法空即座可知故。室衣座三合成三观(云云)。
  玄赞上文云。其人法师复成七胜德○六佛共宿同住慈悲心思空胜义舍故(云云)。
  最胜疏五云。如法华经第四法师品。有三种。一入如来室。二者如来衣。三坐如来座。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取法之心。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起慈悲。慈悲说法他害不嗔。遭苦能受深理能印。方能相续观三事空。无染无著方能实益(云云)。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五
  (金藏院本愿)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十月七日
  执笔(春信)清胤
  (朱书云)宽政七年二月五日以写本一交之毕
  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六

 

  宝塔品

  1 今品示现身平等(云云)如何释之耶
  2 清净国土无上文残欤
  3 多宝如来说今经欤
  4 见言有现见二义欤
  5 未回心二乘生变化净土欤
  6 宝塔涌现者始在此品欤
  7 平等大惠今经别名欤
  8 其佛本行菩萨道时
  9 初权后实所作同故
  10 分身来时变净土故
  11 分身诸佛三度可坐耶
  12 欲令三变至于道故
  13 各将一大菩萨
  14 白银黄金世界分身来集欤
  15 十方分身国土净土欤
  16 净土中可有诸山耶
  17 身出妙香遍十方国
  18 对比说难中初一类者说神通事欤

  法华经第四卷开示抄

  宝塔品

  问。今品中示现身平等(云云)。尔者如何释之耶。玄赞引经云。示现多宝一身摄诸佛身身平等故(云云)付之经虽说宝塔偏现证明一乘三变净土召请分身。未见多宝一身摄诸佛身之事。论主依何文释身平等义耶。
  会云。释身平等。论有二意。玄赞成其二义。初义意者。多宝一佛身摄余诸佛身。故玄赞云。显多宝佛摄一切佛身(云云)。论云。略者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诸佛真法身后释意者。此界释迦身。与十方分身无差别故。名身平等。故玄赞云。又显自他身无差别(云云)故论云。示现无量佛者。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云云)重意者。初义以诸佛望多宝归一体故为平等。以论略言为证。后义教主身中。彼此相望无差别故名平等。以论无差别故文为证。但经中虽无明文。以道理成之也。三世十方诸佛之中。岂多宝一佛证明此经。余佛全不证明乎。故知。一切诸佛形状相似。总称多宝。法身平等故也。此初释意也。又诸佛出世事业皆同也。十方释迦初权后实所作。必可同故。彼此平等而差别。后释意如此。二释所立道理。具如玄赞。
  二义俱出论文。非相违释欤。
  玄赞云。三为破彼此身异。显多宝佛摄一切佛身。于云。略者多宝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佛身故。由身平等但说一身摄诸佛身。又显自他身无差别。故十方分身佛集身无异。故彼身即我身(云云)。
  水抄云。言三为除彼此身等者。此中两义。初约多宝望分身。且粗依多宝佛解身平等。问。何故不多佛证经。多宝佛证耶。答。多宝佛一身即摄一切佛身。以法性真如同故。此佛他佛。若法身理别。不妨多宝与诸佛别。所依法性平等无二故。多宝一佛摄一切佛来时。十方佛总来。论云。略者一佛证经摄一切佛名略。此论文不是此间解身平等文。乃是清净国土。十义中第一义也(上论文)。言又显自他等者。第二解。望分身解。既言分身。即是释迦佛。一佛分出十方分身。即是释迦身平等。自他无异(云云)。
  法华论云。三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云云)。
  又云。多宝如来塔显示一切佛土清净者○有八种。一者塔。二者量。三者略○略者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诸佛真法身故(云云)。
  问。当品中。示现清净国土无上(云云)尔者文残欤。义残欤。玄赞此为义残(云云)付之此品说二平等。生死涅槃平等及身平等也。此约佛身明平等义。而清净国土无上。以国土清净为无上。若尔能居所居其义既异也。何不为义残耶。
  会云。以清净国土我上。望身平等为义残。悯忠寺诠明师释此事。放光变土为集分身佛故。于此文中说净国土无上。故是义残也(云云)。意者。示现他方净国。变自界土田。皆是为分身来会也。能居所居虽似异。还又相属故。分身住净土之一段。为平等及无上义。故名为义残欤。
  玄赞云。二者论云。十无上中。第五示现清净国土无上。示现多宝如来塔。多宝塔涌。分身佛集。佛放一光见于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颇梨为地。又佛变八方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为净。示现佛国净显今法胜不唯秽土以化生亦于净佛国土以施化。佛国由来清净故。此品来。此为义残(云云)。
  水抄云。言此为义残者。若望生死涅槃平等说。此清净国土无上。是文残也。若望身平等说。此清净国土无上。即是义残也。本来破身异。以分身佛总释迦一身。为显身平等。所以召分身佛。不可交他方佛。向秽处座。事须变清净土。变土只为座佛。座佛方变净土。所以变净土摄属能变佛身。故向身平等中收。但知座劫客佛。便是变土家事了。于中文摄属身平等。向下显得一分清净国土。形对二乘得名无上。身平等家收不着故名义残。问。变土为复属分身。复属释迦本来。答。若变土只为延宾。延宾变清土。清土自是主人之礼。所以变土摄属主变收。望释迦佛身属身平等也。或可。望生死涅槃平等说。清净国土又是义残也。宝塔向上众宝庄严。名清净国土。唯是义残。塔涌住空文。是生死涅槃平等。望此生死涅槃平等文。说清净国土无上。即是义残。本来执生死涅槃不平等。是病。塔涌住空。即是生死涅槃平等。塔涌住空经文。生死涅槃平等收。向下有一分清净国土无上义。但显法体尊高。不能破病。故名义残也。若准第五疏药草喻第七品。通或文义重说之故。唯望身平等。此间若将清净国土无上。对生死涅槃平等说。唯是文残。若望身平等无别文故。即义残。若望身平等无别文故。即义残。问。此既义残。文非属此。纵望全身不散无文。何以称残。答。清净国土与身平等。此文是同。自望不别名义残。彼望文别名文残。如和尚弟子同居一坊。弟子望和尚房非己房。犹如义残。若望余僧。弟子即有房分。同用此房故。即如文残也。如毬杖。若论经文。属他塔涌住空。破病处用劫也(云云)。
  会古通今新抄十云。疏此为义残者。即是无上。是前身平等残。放光变土为集分身佛故。于此文中说净国土无上故。故是义残。或说国土净。非说佛身。是文残摄。理亦可通。
  问。多宝如来出世成道时。可说今经乎。答。说者。玄赞引智度论。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摄释云。□□□□□□□□□□□□□□若依之如此者。诸佛出世本怀。只为说今经也。多宝如来出世成道。何不说今经乎。是以正法华为诸十方讲说此经(云云)。
  会云。玄寺述四来意之中。引智度论。如法华经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后佛化身及七宝塔。证法华故。一时出现(云云)。意者。多宝如来出世之时。不说法华故。后佛说此经时。宝塔证明云也。既依龙树说释此经来意。知。彼佛不说法华云事。余处玄赞同此意欤。但一大事因缘者。诸佛本意谈也。若机根不□者。何必说此乎。犹有全不说法佛。况于法华一经乎。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者。即是故也。次正法华者。译者加增欤。
  传释意者。引智度论。似谓全不说法。无人请故者。总无请转法轮之人玄赞意旨难知。多宝既诫作塔无请。如何有众者。于传释有缘夺。虽不说余经可说法华。若全无所化机。而不请法轮者。何诫众令作塔婆。若许有机者。何不说法(为言)摄释重加难云。若多宝不说诸经者。余佛时于诸经皆来可证证明。何唯证法华不证余经是知。法华经自未说。本怀不遂故。明余佛说。余经自既证已故。不及证明(为言)。
  玄赞云。四者智度论云。有佛出世无人请说便入涅槃者。如法华经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佛化身及七宝塔。证法华故。一时出现。阿难传经以同闻为证。佛说此经。以佛为证。故此品来。虽传此解。意旨难知。多宝既诫作塔无请。云何有众(云云)。
  摄释云。疏智度论至如何有众者。问。按论第七诚文如疏。疏云何断传解难知。答。论云无衣。无请多宝说法华故。非言多宝全不说经名为无请。若不尔者。无人请。说法华经故。塔现为证。亦不说余余经宝塔何不现证。证不证殊。故知。有说不说异也。论言无请不说法者。言总意别。非古难知。故无过失(云云)。
  决择记云。
  水抄云。言智度论云有佛等者。章敬云。智度论是龙树菩萨造。彼论中言总意别。古师嘉祥不会论意。传道德不说法。疏主破云。无请云何有众。既有四众八部相随。必是说法度得也。论意言总不说者。不说法华经。只缘不说法华经。今日证法华。若当日兼不说余经。余经合总证。余经既不说。不妨已曾说余经。说余经时。方度得众生也。言阿难传经以同者。即十五类人也。言虽传此解等者。正破古师也。汝古师虽传此论文来。不如是何意。故名意旨难知。必若解论意。多宝无人请说者。破云。无请云何有众。彼临灭度时告四众云。应造一大塔。既有人造塔。即是布众。有众即是说请。有说必是有请。无请云何有众。故不可也。但是如来本愿。有重此经。意劝众人亦应须听。言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所。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诵现其前。为作证明。赞云善哉。又言圣主世尊等。意说。智度论文总。古人取意别。故言难言知非。行论文言无请下经言。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故知。而有说法。不可言无。但是愿证法华也。
  新抄云。疏无人请说等者。有解。都不说法。有解但不说法华。尔下文云。意旨难知。其义皆得。若望初解可解。既有机必应说法。若依后解。其佛本愿。我成佛后。为证法华塔涌经处。后自成佛。既诫造塔为后证。经当时无人请说法华。如何有造证经塔疏今引彼文助此后释。非正用也。
  问。付当品题目。且见言可有现见二义乎。答。有二义者。经文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云云)。一品之中。此事奇异也。故立可为品名何烦云通现见乎。况依主持业其义大异。岂一名中兼二义乎。若由之尔者。今玄赞通二义。况余处释当品题目为不定名。其见之义通见现相(云云)。
  会云。凡于见一字自本有二义。随反依音其义不同。仍于今品题作二释。若见现义者所现即宝塔也。若见现义者。宝塔之见也。设以一义虽表其名。兼自示所对义。尔者众会能见宝塔者。宝塔自显现故也。仍所出文。全不相违。况经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现义既有经文。不可疑之。
  玄赞云。见音。户练反。显现也。所现即宝塔。名现宝塔。见音又古电反。见睹也。由塔上升。众人皆睹。所见即宝塔。宝塔之见。故名见宝塔品(云云)。
  同一云。不定名有二。一安乐行品。二见塔品。安乐之义通因果故。其见之义通见现故。安乐在因。见者现也。即一义名中。若安乐在果。见者见也。即二义名中。思准可悉。
  问。二乘圣者未回心前。可生变化净土乎。两方。若生者。以菩萨心为净土业因者。无垢称经说也。大师受彼文。通说他受用变化净土(云云)。若尔未回心二乘。何生净土乎。是以玄赞上下正宗八品之时。不变净土。二乘未回心向大故(云云)。若由之如此者。变化身土本为二乘异生也。设虽未回心人。何不生净土耶。由之朴扬大师述二乘异生生变化净土之义。以观经为证。而观经中品三辈。未回心二乘。会云。未回心二乘难生净土。因果共清净。是名净土。发菩提心证法空观。于杂秽业或断或伏所感之土。出过三界。而二乘人未回心前。未发如幻观。不伏所知障。争生净土对治杂秽业事者。大乘不共德故。处处解释皆此意也。但变化土逗二乘异生者。望台上叶上之义所论也。小化身居一四天下。其身上必有共秽之边。一质异见也。兼二门故。随应说之。西方中品下品之类。即有其委曲欤。朴扬解释亦不出此意。

  此事如别抄

  玄赞云。问。何故不于净土。为二乘说。说已证法。方有净土。欲显二乘后回趣大。初在秽方。后居净土(云云)。
  镜水抄云。言答欲显二乘者。欲显二乘未回心前。令见秽土。所以唯秽土说。回已名菩萨。所以居乎净土说也。合居净土故现净也(云云)。
  玄赞下文云。问。何故多宝塔升不变净土。分身佛集始变净土。答。多宝示顺二乘现居秽土之相。分身为顺菩萨。所以始变净土。又多宝顺二乘往位故居秽土。分身顺二乘之后成故。居净刹(云云)。
  下文云。又以净覆秽。名之为秽。未发心见秽。发心已见净。隐秽彰净。名之为移。
  佛地论一云。如实义者。释迦牟尼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云云)。
  同二云。以虽不觉如是净妙。而见秽土化身说故。虽同一会自业力故所见各异。如见真金谓为水等。如于一处四种众生各别见等(等云云)。
  可见上文。
  佛土章云。无垢称经言发起无上菩提心土(乃至)十善业道。是为净修佛土者。通说有漏无漏二因相资生他受用土。亦可通说生变化净土(云云)。
  惠日论三云。准深密经于净土说。说净土相。列众叹德皆同佛地。佛地论释。如实义者。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已趣大菩提。名为大。若非回心不睹净土。
  胜鬘经疏云问。为要无上四住随灭。为有不由无明断四住自灭。若要由无明者。二乘既不断无明。四住应不灭。若不由无明故灭。即不得言皆随法执灭也。答。无明是本。四住为末。末若断时皆须依本。二乘虽断。唯灭种子。习气未亡。无学果中犹有障碍。若依附性。不谓柔性。不安稳性。硬涩无堪任性。净土无别清净也。若已回心断无明已。习气随灭。受余染。得言四住随灭也(云云)。
  疏三本云。
  问。多宝世尊涌现事者。为始在此品时。为当云何。两方。若始在此品者。依证明本愿。临说经之砌。何及流通。初来此土乎。况证明未闻之说。云皆是页实者。会岂生信乎。是以经文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既以听经为涌现之由。以知。正宗之时来云事。若由之如此者。经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从地涌出住在空中(云云)。当品时始涌现之旨分明也。会云。今品之中。说宝塔涌现之事。知。三周正说之后。为证明始所来至也。经文分明也。不可异求。在本土遥闻正宗。如普贤等。何云证未闻乎。但为听是经故者。为是以义。涌现之前。于彼土闻故。涌现此界云也。况流通又经也。何无听闻事乎。
  别寻云。天台释云(文句)。说迹门近事。未用古说。若说本门远事。必须先证。此师意。以寿量品名为本门。开迹显本。究竟在之。多宝涌现。为证本门。今案此义意。证明人必在其会。始终见闻印可证明。说毕后后者。非证本意。难除他疑类故。经意顺他宗。犹乖我宗。
  今云。先遮他义。次成自宗。若寿量品为本门。为证彼来者。多宝如来涌出品时可来。何三周毕后速出现。隔多品之后始说本门乎。善哉之叹。如是之言不相称如先三周一乘为经正宗。岂不证正宗哉。若云正宗中后段为胜。深违释论设虽分本迹。迹门犹正宗也。何不用证明。二乘回心。其事既难。除疑取信宜假证明。深位菩萨信解此本。对先犹易。何超前用证。若欲证明在座正闻者。听法未毕。必须安住。智积何请当还本土乎。当知。多宝证先说故。证明大事既毕。宜还本土(为言)若证本门者。寿量品毕之时。始可出证明声。设内心证明。自本门初至说终。正证明事。必可有后时。是印可词故。若不先印虽闻法难信者。正生信者。若悟道理故欤。将他佛来会故欤。其深妙理以智究玄。依惠生信。此其实事也。更用证明。只是信解之上剩净疑心。其拂疑缘须在说听之后。诸教常相皆以如是。即于此经三周先晓喻。依说领解。解后述成。述了授记。后后段皆于前前印可决定。彼弥陀经六方恒沙证明在正说后。如此例不可胜计次述自宗者。
  经云。
  玄赞云。经尔时佛前至住虚空中。赞曰。下文初长行中有二。初塔涌闻法证经胜妙。后将至颂云。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下。募众说经。陈方付属。初文复二。初塔涌印说。证经之可信。故塔未开。多宝便叹。如前所说者。皆真实故。后塔开听说。证经之可重。尔时四众见大宝塔住在空中又同塔中下。是初塔为证。后身为证。证教证理。次第证故。初文有三。一支提应现。二灵祇敬奉等(云云)。
  水抄云。言初塔涌印说等者。问。为复证已说了八品经。为复证未说中流通分十九品经。若言证已说经文。又多宝不闻。若证未说之经。如何宝塔亦来。便言。如所说者皆是真实。答。将知。八品正宗本国早已闻已。故疏主通二势料也(云云)。
  决择记八云。经尔时佛前有七宝塔者。问。塔何时出。答。人云。既为证经。应在广说前出。乃至普贤妙音亦并前来不可中间。即列其中。是以流通方始列之。或云。三根授记之后方出。何以知然。答。夫论证说。要待事竟。且如华严及普贤。观音等经在后证。若在前者。证义不成(云云)。
  水抄云。经言如是。如是者。指前八品正宗虽说了。本国之中听了。今只证前八品也。经言如所说者。指前十品中所说也。故知。为证非是听来(云云)。
  经云。今多宝如来塔。闻说法华经故。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云云)。
  问。经文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云云)。尔者以平等大惠。可为今经别名乎。两方。若为别名者。法华论中。列今经众名举十七名。其中无平等大慧名。若由之尔者。既云能以平等大慧。非标别名乎。况一乘开演之时。三乘同得大智。尤可为别名。是以人师有平等大慧名(云云)。
  会云。教理行果四种一乘为法华体。其中十七名。大都目能诠教。而平等大慧者所诠理教。菩萨法等能诠教也。能诠平等大慧之教菩萨法也。所以十七中不别举之欤。平等者一义。大者大乘。所谓佛乘也。惠者佛慧。经所云诸佛智慧也。他师作三释可思之。
  经云。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云云)。
  新抄云。经平等大慧者。目此经也。大慧者。理通因果性相即是一乘。一乘平等故。云平等大慧。平等大慧此经所诠。今总指云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等。举 经四名。以如是经为大众说。或是平等大慧未见显是此以之目。又十七名中亦无此名。今言平等大慧者。举佛为众说法之慧解也。能以如是平等大慧。为大众说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今顺印文故。后置于为大众说。次便印言如是是是等故。应依后义(云云)。
  玄赞二云。论牒经有十七名。正合论文。应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最胜经典。大乘方广。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诸佛秘法。德藏。密处。能生。诸佛道场。法轮坚固舍利。善巧方便。宣说一乘。第一义处。妙法莲华。最上法门(云云)。
  法华疏记义决三云。问。若十七正宗亦有者。多宝唱言。平等大慧。云何不立。答。平等即是法华。法华中理人士一切众生同得佛慧。大慧即是诸智慧。此是诸佛甚深妙境界故。无量义名所显示故○(云云)。
  问。多宝如来证明法华愿者。为因位所发愿将何。若因位愿者。玄赞引智度论。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后佛化身及七宝塔证明法华准之至果位始发此愿。若由之尔者。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明知。本行菩萨道时。发证明愿云事。
  会云。因位愿也。经文分明说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等故。智度论者。成佛时又无人请故。不果出世本怀。立当来证明愿。同位果位俱虽有发愿。因位者实事也。果位者示现也。无请不说。此即答因位愿。诸佛说法华必可证明故。为事发端因缘令然。自不说之也。
  经云。乃注过去东方○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为作证明(云云)。
  玄赞上文云(如上)。
  兴疏云。
  智度论七云。
  问。法华论中。释今品示现清净国土无上。出八义中。第八示现无量佛者。彼此佛所作业无差别故。尔者诸佛所作业。大师如何释乎。进云。彼此诸佛智。初权后实故。付之初权后实之说法。秽土诸佛仪式也。十方分身净土佛也。何用初权后实之轨则乎。是以兴法师难玄赞释如此。
  会云。诸佛身土互无增减。何佛偏现净土。全无秽上。智度论中弥陀亦同释迦。有不严净土云等也。若居秽土者。可有三乘众。若有二乘者。岂无初权后实次第耶。兴法师难似失实义。何况玄赞意者。显诸佛皆说一乘云事。其一乘者。净土佛多直说。或又说三乘。秽土多初权后实也。合此云所作同故也。初权后实者。且举秽土边。释有疑处也。
  寻云。分身国土者。皆净土也。论所说其净土分身。与此土释迦其身平等义也。强求秽土边。答难无用也。
  答。放光时。且令见净土边也。释迦分身何必限净土。设虽净土。何必颇梨土乎。方知。于自他世界。同示现清净国土无上故。殊现一相欤。娑婆世界常虽秽恶。暂时成净土。他方众若见之。可思长时净土。准此推之。实又种种土可不同。
  论云。多宝如来塔显示一切佛土清净者○示现有八种○五者示现无量佛○示现无量佛者。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云云)。
  玄赞云。问。何故须现无量佛乎。论云。示现彼此佛所作业。无差别故。彼此佛业教化众生。初权后实。所作同故(云云)。
  法华论注云。基云○藏法师云。十方分身目之为彼。释迦之身称之为此。十方分身佛同住净土。同说一乘。同化菩萨即是显诸佛道同故。名所作业无有差别。诸佛道既同。当知今日释迦亦同诸佛(云云)。
  兴疏云。论云。示现无量佛者○无差别故。彼即十方分身。此即释迦。十方互望彼此亦无妨也○分身诸佛皆住净土说于一乘。以化菩萨即诸佛普同之事故。云所作差别。分身所作既无差别。今日释迦必同诸佛故。尔无量佛有此意也有说。彼此佛业教化众生。初权后实所作同故。此恐非也。净土诸佛未必先说三乘法故。不尔便违论。何时说一乘。故前解名胜(云云)。
  水抄云。问。何要示现无量佛身乎。答。表一切佛所作事业先权后实为一大事因缘皆同也。问所见国土颇梨为地。即是上位净土。云何言先权后实也。答。华光如来亦说三乘故(云云)。
  问。宝塔涌现时不变净土。分身来集时始变净土有何故乎。进云。玄赞有二故。一者多宝顺二乘示居秽土。分身顺菩萨始变净土。二者多宝顺二乘往位。分身顺二乘后成(云云)付之玄赞二释。多宝报身也。可云顺菩萨及二乘后成。分身化佛也。何不顺二乘及二乘往位乎。
  会云。为证明多宝塔先现。为开塔分身后来。是多宝本愿妙经常相也。今付其事。玄赞释故。尔者付初秽后净可论之。而如今难者。先来多宝报身者。岂居秽土乎。知。今多宝化身也。何定报身及疑问耶。
  玄赞云。问。何故多宝塔升不变净土。分身佛集始变净土。答。多宝示顺二乘现居秽土之相。分身为顺菩萨所以始变净土。又多宝顺二乘之往位故居秽土。分身顺二乘之后成故居净土(云云)。
  水抄云。言多宝示顺二乘者。现苦秽相。如从地出出生死地住空折涅槃也。言分身为顺菩萨者。即同菩萨不舍生死。何论净与不净。故唯一相唯净故也。意云。本不说净。何复言净也。或世尊从初说法但为声闻。今流通分中。为化菩萨故。变净土也。言又多宝顺二乘等者。即四十年前未回心已后名为菩萨。当时二乘之往位也。言分身顺二乘之后成者。即回心已后名为菩萨。当得成佛故言后成也。
  问。经文释迦为集十方分身。三变净土(云云)。尔者分身诸佛。三度可坐乎。进云。两坐(云云)付之既为分身。三变净土。如何不三坐乎。
  会云。见经文初变娑婆世界成宝地。次八方各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后又变同数。其中初变及第三变有分身坐文。第二度虽说土变。不云佛坐。故玄赞主变有三时。客坐有二位。玄赞问答此不同。欲令三变至于道故者。主佛三变故也。再证法华文义深故者。客佛再坐理也。各有所表。强不可疑。
  问。玄赞中。主变有三时。客坐有二位(云云)。有何故乎。玄赞云。欲令三变至于道故(云云)。付之可为三变净土所以。何以之成再坐之义乎。
  会云。疑问是摄释难也。答云。客佛再坐。为主三变故。举三变所由为答(云云)。意者。主若不变者。客何得座。先举所由以为一重答。重问云。若尔何故不三坐耶(云云)。答之。再证法华文义深故(云云)。此文能遣难。文义者。阿含甚深证甚深欤。
  私云。虽有摄释问答。恐未尽疑。倩案玄赞文。可有深意。主尊三变客佛再坐。其事互违。故疏初问何须再坐者。虽举再其疑从三变发故。遮其源欲令三变至于道故答也。后问不三坐耶者。虽举三意以二坐为难故。再证法华文义深故答也。
  玄赞云。主变有三时。客坐有二位。问。何故主人须三变土。答。欲显分身佛数多故。又显次第至三极者。显此一乘三乘极故。又显本秽土凡夫位也。初变大千表至声闻。次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长至独觉。后更变二百。表出二乘至一乘位极满足故。问。客佛世尊何须再坐。答。欲令三变至至于道故。若尔何故不三坐乎。答。再证法华文义深故。又并多宝。即是三坐三证三变(云云)。
  摄释云。疏客佛世尊何须再坐等者。问。问于再坐何故乃答三变所由。答。客佛再坐为主三变。故举三变所由为答。言三至道似同儒典。按论语云。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郑康成云。言齐鲁有太公周公之余化。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其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齐可使如鲁。鲁可使如大道行之时(云云)。
  水抄云。言主变有三时者。初释迦放光召分身佛。分身佛未来之间。便作准凝。又唯变一三千界作净土。乃至分身来便坐座。十方中方分身佛。犹自不尽。第二遍火急更八方各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第二遍变方坐。得第一变来底佛足。第三变八方便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方坐。得第二遍来之佛。由此客佛只两遍坐满名二位。主人变土方有三时。只缘第一座准凝小。两度始坐得第一遍佛尽。所以主人有三变土也(云云)。
  问。经文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待者说何事乎。答。可训。付之分身国土各有无量菩萨。来此界时。何限一侍者乎。彼妙音来诣之时。八万四千菩萨所围绕。普贤菩萨来此土。亦以无量无边大士为眷属。况无上觉者分身来集侍者。何不几乎。次黄金白银世界佛者。以罗汉支佛为弟子。彼皆释尊分身也。何又不云声闻独觉为侍者乎。
  会云。大觉化仪必应机根。十方分身皆将一人来。岂无故乎。玄赞释云。证经开塔不假侍人之能。传讯轨仪一人足辨勘有经云。忆念法华经如说修行。十方佛身各有一生补处菩萨。一人为侍。依此经者。唯具补处菩萨。一世界中补处唯一人。余众不及故。不可例难。即是大会之宾客。来他方佛国之时。所将侍者须撰胜人故欤。唯限一人亦有所表故。兴法师释云。显佛法身因果无二故(云云)。重案道理。一一诸佛各各具众多眷属者。设虽广博净土。难以容受。妙音普贤上首各一人也。设卒众多眷属。不同无数分身乎。次黄金白银二世界分身来云难者。准次下可会之。
  经云。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云云)。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云云)。
  玄赞云。经是时诸佛至而交饰之。赞云。第二化佛便坐有三。初佛侍俱来○问。何故诸佛各唯一侍。答。证经开塔不假侍人之能。传讯轨仪一人足辨(云云)问。侍者何处坐。答。何须坐。问。何故净名待客座假灯王。释迦延宾。侍者先坐。答。彼欲此佛故事不同(云云)。
  兴疏云。所以诸佛各一侍者。证经开塔不假侍人之能。传讯轨仪。一人足辨故。显佛法身因果无二故(云云)。
  思惟略要法经云(法华三昧法。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三七日一心精进。如说修行正忆念法华经者。当念释迦牟尼于耆阇崛山者多宝佛在七宝塔共坐。十方分身化佛。遍满移众生国土之中。一切诸佛各有一生补处菩萨一人为侍。如释迦牟尼佛以弥勒为侍。一切诸佛现神通力。光明遍照无量国土。欲证实法出其舌相。音声满于十方世界。所说法华经者。所谓十方三世众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惟一大乘无二无三。一切诸佛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惟有此大乘。无有二也(云云)。
  (长承三年四月六日观禅院三十讲藏俟问之。)
  问。当品经文多宝涌现之后。分身诸佛来(云云)尔者白银世界黄金世界分身诸佛为悉来集。为当如何。
  两方。若来者。披当品现文。寻分身国土。所居者即颇梨色之土。所化者皆大菩萨之类也。来此界时。一大菩萨为侍者。然黄金世界者。黄金之地。以声闻为所化。白银世界者。白银之土。以缘觉为侍者。若尔所化非大菩萨。国土非颇梨色。以知。彼世界诸佛不来云事。若由之尔者。或云尽还集一处。或说悉已来集。若有不来之佛者。如何可消经文乎。
  会云。金银等世界分身。可来集也。广指十方。说尽还集一处故也。但彼土唯有声闻辟支佛者。若是于渐悟大菩萨。借本名说二乘欤。若不尔者。如何佛出世之时。都无菩萨乎。补处不继位。佛家可断绝。种种疑难不可称计。然者可有菩萨之义者必然也。付之案之。借彼名说之。会释依佛地论等。或又彼佛本愿殊度二乘故。随增举之欤。或隐少随多欤。黄金白银世界者。本土相也。颇梨为地者。此经时暂时现其相欤。不尔者。若干世界何唯一类一相耶。
  别寻云。白金黄银世界者。净土欤。秽土欤。若云净土者。有经中。黄金世界辟支佛入无余涅槃。白银世界得支佛果(云云)净土岂有此等事乎。若秽土者。说国土相非秽土分。况目连尊者不见彼国土。若秽土者。岂不见乎。是以人师净土(云云)如何。
  会云。净土也。其净土者。三界之中好世也。如弥勒出世土。二乘入灭无失。若又菩萨示现者。弥非疑。或黄金白银庄严者。暂变所现也。二乘等事者。其土实事也。次目连尊者初不知事者。以佛神通力隐覆故也。后遂见之者。是自力欤。
  日本法师所赍到。当宗相违疑问二十七条目。凭教理答与释之具列于左。皆先举彼疑。次陈其答。诸有未当专误刊正耳。
  四明天台教沙门智礼上。
  第四问云。宝塔品依多宝本愿分身悉来集(云云)疑者云。大论明释迦分身土云。白银世界纯有支佛。黄金世界纯有罗汉(云云)彼土诸佛皆悉来耶。若来者。佛光所照分身国土。皆以颇梨为地。不云白银黄金。又分身土有诸菩萨。分身来时。将一菩萨而彼二土不言有菩萨乎。若云不来者。即违尽还集一处之愿。又违悉已来集之文。有遮难云。约多分云尽集悉来。或云颇梨为地。有诸菩萨。如置缘豆为乌头聚中。以少从多。名乌头聚。重难云。若约多分还招巨害。彼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文。声闻菩萨皆成佛道之言。亦应从多。若尔即同五性宗意。答曰。经论相违。其例不少故。不须和会也。今若强会者。此经独云皆以颇梨为地。何妨树木宫殿。或纯黄金白银。亦得名黄金世界也。又本居之土虽无菩萨。欲来集时。为同诸佛故。将化菩萨来为侍者。应无妨也。又诸佛土唯云菩萨充满者。盖约今经开显意说。但化菩萨不为二乘。直名二乘而为菩萨。有何不可乎(云云)。
  问。十方分身国土。为是净土。为当云何。答。若净土者。一大千界百亿国土。化境同故。净秽不殊。释迦既在秽土。分身何居净土。况千界尘数菩萨。请弘经于分身国土。彼土若净土者。何烦请弘经乎。若由之尔者。分身来集之时。三变土田。令成净土。分身本在秽土者。何必变净土乎。依之先德分身国土。皆净土也(云云)。
  会云。此事虽难量。可通净秽二土。所化机根无数也。何唯秽唯净乎。况他方皆净土者。娑婆世界亦可非释尊所化。就中本愿深济秽土。多分专可浊世。今经时相者。不必定量。抑来会之分身。是他方能化也。何于娑婆世界百亿四天下为疑乎。
  经云。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多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颇梨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诸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云云)。
  法华玄论九云。又有四句。一者土净而乘一。如七宝世界。但化菩萨。二土秽乘三。如五浊刹。三土净乘三。如身子成佛及中下根人净土成佛有三乘教。四土秽乘。一未见别文。阿输阇国七岁已上皆学大乘。亦其事也。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下云。目揵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东方。去是四天下万二千四天下。其四天下世界名无尽○复次目连。彼世界人在一座皆得六通之证○在虚空中去地七仞。坐于虚空便般泥洹。身中出火还自烧身○其地皆黄金○彼土如来则我身是。复次目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南方。去是万八千四天下世界○其世界有三宝。黄金。白银。水精○于彼刹土没。生于空无佛处○皆当得辟支佛。则是我身是○(云云)可见下文。
  问。净土中可有诸山等乎。若有者。诸教明净土相。地平如掌。无有高下(云云)。何有诸山等乎。况见经文。三变土田净土无大小诸山等是以今玄赞破古人义。云据实山处亦变令无。余处难属累经中义。付净秽有殊难。若由之尔者。玄赞引大般若经大苏迷卢山大输围山文。即成上位佛土可有摄释四善根所见土。或他受用土有诸山加之见经上下。今品云汝往诣耆阇崛山。提婆品诣灵鹫山寿量妙音等亦有此文。
  会云。诸佛净土者。坦然平正也。论多分诸山不可有。但若以佛本愿可有其相。或又暂时可现之。玄赞摄释即其证也。然犹三变土田之时无此事。经正遮之故。就中本有山川○溪谷。变为琉璃地。还又有其愿者。可非希奇。但宝塔以下品言灵山者。义决云诸山者据本相说(云云)玄赞意亦同之。
  寻云。上位土有山者。若同所秽土有山故。即之而现欤。答。设尔有何过。且于灵山说法时。地上菩萨一身通在报化二土。如此时。多能化佛身所居器界本质一。其相大小胜劣随二土遥异也。然而本是山窟等故。报土边犹为殊胜广大山窟山现欤。设又净土边虽无其相无失。今少分可有此事示其相也。大苏迷卢山等又此类也。若全不即秽土者。虽有大山。何呼苏迷卢山名乎。
  问。依分别烦恼。地有高下。报土中何现其相乎。答。推云。为七地以前分段身菩萨。暂时现此相欤。如彼报身佛暂现少年童子等形。
  经云。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莲次第严饰○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怜陀山。摩诃目真怜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云云)。
  玄赞云。经亦无大海至诸山王。赞曰。变恶土也。亦有解云。下言。令菩萨于鹫峰山。散华者。不变会处故。所以上言唯留此会。此理不尔。上言。唯留此会。众堪闻法故。五趣皆移。岂复待客。变土为净。独留山处杂秽。以示于客。必无此事。据实山处亦变令无。下言令于山中散华者。说灵山处故。又以净覆秽名之为秽。未发心见秽。已发心见净。隐秽净彰名之为移。移相移心故。但言移诸天人置于他土。不言移恶处置他土故。设诸人天亦似移故。又下文。珠龙宫涌出。华现山中。何处有山已移之。故大般若经第三卷。云三千大千世界苏迷卢山。大苏迷卢山。轮围山。大轮围山。大苏迷卢即成上位佛土中有(文)。
  摄释云。疏上位佛土中有者。为四善根位所现土有此山也。对余凡等名为上位。又上位者。即他受用土亦有山也。所以经云摩诃迷卢。若不尔者。何假复致摩诃之言。又寿量品云在灵鹫山。故知。他受用土有山也。若尔者。何故经云移山。答。移彼化土诸山也。又解。他受未必有山。言摩诃者。亦是多议。如言大比丘众。多得大名。此亦尔(云云)。
  镜水抄云。言大般若经第三等者。问。须弥四宝所成。何须变乎。答。众秽土众生所居处故。亦须变也。问。如何净土而得有山。答。或是四加行位。大化土中有此土。对余凡夫名上位。或是初地他受用土中有。所以疏言上位佛土中有也。意道。大化净土及报土有山。尚自约本处。何妨此间小化土中说山。亦依本处说乎。又寿量品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等(云云)。
  问。经文身出妙香遍十方国。尔者说分身佛事欤。进云。玄赞释迦自出(云云)。付之见经文。其宝树下。诸师子座。佛坐其上。光明严饰○身出妙香遍十方国等(云云)分身诸佛从身出香。况正法华云。诸导师众座师子床○柔软美香薰于十方(云云)此文明分身出香。是以兴法师难此释。
  会云。玄赞有二释。或释迦自出。或分身出香初释者。此土主故叹其胜德云欤。次下文。告诸大众我灭度后(云云)。此释尊语也。上文似连续。后释者。我分身以下。广明分身事。光明○饰严身出妙香。皆从上句无中绝故也。然而赞主取前释欤。文云。乍长读文似分身出香。长行但有释迦烧香以待客。非客出香以设主。故此应知。非定客出(云云)以上文为难事。玄赞一注许之。还遂不为重过。长行中烧大宝香者。此界教主待客佛之相也。准彼思此。身出妙香。亦本土世尊所现云欤。
  玄赞云。经身出妙香至令法久住。赞曰。显身出香利生说法。或释迦自出。或分身出香。乍长读文。似分身出香。长行但有释迦烧香以待客。非客出香以设主。故此应知。非定客出(云云)。
  水抄云。言显身出妙香者。经言身出妙香。准疏主意。释迦出香也。准前长行。释迦烧香待客。主人之礼如此。不同长行。长行释迦烧大宝香。此颂中身上出香。准此分身出香道理长也。佛所行所座处。自合有香言。非定客出者。通两势文分身出五分法身香薰。灵山会众生。总皆喜悦。此事不难(云云)。
  兴疏云。经自身出妙香至令法久住者。述云○有说。释迦身出香。非客出香。以延宾主故。不尔便违长行。但有释迦烧香以待客故。此恐非也。既叹佛座之德。应分身佛出香利生故(云云)。
  问。今品中对比胜劣出六对。尔者对比说难中初一颂者。为说神通事将何。玄赞神通事也。对比说难初颂者。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以说余经。何忽为神通所作耶。会云。玄赞云。不同前四神通可得者。总指四行颂四个事。其语颇广。随宜可得其心。故镜水抄会云。初颂非神通约多分说(云云)。或可云。第一句佛神通力所加被也。若不尔者。谁人以自力。说恒沙经典乎。佛力自力虽异。皆是神通力也。故水抄云。或可。说余经如说般若。佛加故。故言神通(云云)。仍无失。
  经言。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若摄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若立有须。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若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云云)。
  玄赞云。经诸余经典至是则为难。赞曰○初五颂对比说难○此初也。初四句举易。后一对比。此经难信。难解难入。理智深妙故。陶练难成。不同前四神通可得(云云)。
  水抄云。言前四神通等者。第一诸余经典数如恒沙。二若接须弥如一个人以神通力摄。得须弥掷置他方。亦未为难。三若一个人以神通力。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若四一个人得神通。若立有顶三有之顶。说二乘法。于理未极。亦未为难○初颂非神通。约多分说。或可。说余经如说般若。佛加被故。故言神通。今说。灭后故言难也(云云)。

  以写本一校了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六
  (金藏院本愿)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十月十三日(春信) 清胤
  (朱书云)宽政第七春二月初六以写本一校了
  玉手国枝
  法华经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七

 

  提婆品

  1 提婆品罗什译欤事
  2 四本违三事
  3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事
  4 天王如来记别事
  5 今品可说乘平等耶事
  6 启多宝佛当还本土事
  7 文殊往龙宫时分事
  8 忽有华现事
  9 文殊礼多宝欤事
  10 文殊礼分身耶事
  11 以龙及女可为德耶事
  12 十信八相龙女成道证欤
  13 可许速疾成道耶事
  14 龙女成道现证利欤事
  15 龙女成道四类益事

  以上十五帖

  法华经第五卷开示抄(提婆品)

  提婆品

  问。宗家意。见行提婆品为罗什所译将如何。答。玄赞非什公所译(云云)付之传印度之正本。翻贝叶之真文。译家有何故。辄可除一品哉。就中云仙人弘经。云龙女成佛。胜妙速疾力。专在此品。设略余舍品谁此品。是以宝唱录中。什公具译二十八品。僧睿开为九辙也(云云)天台智者禅师依用彼说若尔玄赞解释有何证据乎。
  私云。鸠摩罗什所翻唯二十七品。阙无提婆达多品者。玄赞引道惠宋齐录。详明其始末。法意真谛两译此品之中。正所安宝塔品后者。则彼梁朝家依之所翻也。草堂流布之时。无此品之事者。古来无诤。若实有所译者。何故不行于世。而宝唱录有二十八品者。无指诚说欤。天台守一说。何必及会释。但什公不翻之故。嘉祥虽作三释。赞主不许。自释云。但是什公梵本脱差脱。边国讹鄙多脱错故(云云)若尔。梵汉圣教本多乱脱。自致谬错。非译家故意。何拘所说要不哉。重寻云。天台依宝唱录。大师用道惠说。二家录中宝唱说者。次第委悉遮表分明也。道惠只付见行二十七品。谓都不翻。而至宝唱者。长安宫人请此品。淹留在内意者。三藏虽翻。宫人有别故。别留此一品。秘在禁中。不传于世也。其故虽不分明推之大王求法顾世机嫌欤。或又达多授记龙女成道者。超余经胜他品。贵重之余。宫人淹留欤。此说既有由来。何况文句云见长安旧本(云云)天台正见罗什之真本。现有此品欤。谁诤之耶。
  会云。传灯之道。弘济为怀。岂依少缘空忘大利哉。翻经馆之席。八百学徒受旨。逍遥园之庭。三千大众呗赞。什师在高放光讲经。其时隐天授一品者。一部科文可失首尾。若又其席虽讲。后时除之者。来会大众普皆听受。利根听慧之人。诵而可传。设虽不及全文。宁不闻大旨乎。不记品题耶。秘而淹留似婴儿戏但天台所用。定可有深旨。今只依玄赞。聊述一隅。次见长安旧本者。南岳禅师在宝塔品后。次第相应。如翻出草本(为言)不云直见其本欤。自后秦至大隋数百年。国亡时移。其几许。译寮最初之本。恐难传顗师之室欤。
  重寻云。法护三藏在前译之。其本既有天授品。罗什所持本。若无此品者。何不疑耶。爰以。非本脱落欤。
  答。法护在晋。罗什在秦。晋国所译何必传姚秦乎。设又虽知自本差脱。辄难改易。东域得梵本。甚希有之故也。况如此难者。法护经既有此品。世知大王求法等事耶。设虽淹留新翻之一品。无秘藏之益欤。
  九辙之事。宝唱似为二十八品证。然而其意未详。无指天授品所说故也。具如属累品。文集等闲可记之。
  玄赞一云。案此经根本。秦姚兴时。鸠摩罗什所翻二十七品。无提婆达多品。沙门道惠宋齐录云。上定林寺释法献。于于阗国得此经梵本。有此一品。瓦官寺沙门法意。以齐永明八年十二月译出此品。犹未安置法华经内。至梁末有西天竺优禅尼国沙门拘罗那陀。此云家依。亦云婆罗末陀。此云真谛。又翻此品。始安见宝塔后。有炖煌沙门法护。于恶武之世译正法华。其提婆达多品亦安在见宝塔品后。什公本无之者。古传解云○但知。梵本有之。而什公本阙。随本翻译故无此品。既非以东西判定。亦不可义越删之但是什公梵本差脱。边国讹鄙多脱错故(云云)。
  文句八云。宝唱经目录云。法华凡四译两存两没○鸠摩罗什。此云童寿。是龟兹国人以姚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长安道遥园。译大品竟。至八年夏。于草堂寺译此妙法莲华经命僧睿讲之。睿开为九辙。当时二十八品。长安宫人请此品。淹留在内。江东所传。此得二十七品。梁有满法师。讲经一百遍。于长沙郡烧身。仍以此品安持品之前。后自私案。闻天下。陈有南岳禅师。以此品在宝塔之后。脱以正法华勘之。甚相应。今四渎混和。见长安旧本。故知。二师深得经意(云云)。疏记八云。诸新旧章皆云。什译元无此品。并准齐宋录云。上定林寺释法献。于于阗国得梵本。瓦官寺沙门释法意。齐永明八年十二月译讫。仍自别行。至梁初有满法师。讲经百遍。于寺烧身。乃以此品置持品前。若未行天下。至梁末有西天竺沙门拘罗那陀。此云真谛。重译此品置宝塔品后。今谓。若准正法华。西晋译时。已有此品。则梵本不无。若观所译。全以似什公文体。若准嘉祥。三藏度量。一者外国相传。流沙已东多无此品。什公未见。今谓。什公亲游五竺。岂独流沙。二者译经多好存略。如智度论百论之流。此亦不然。西方好广。但略其重。岂可令除正文一品。三云。与宝塔命持品应命。以提婆间者。全成剩经。何以安之。今文不云真谛重译。复云。南岳私案。若必真谛。重译不虚。何妨本译。江东未有。以此验之。乃成三人俱契经理。望嘉祥三藏。全不可依(云云)。
  贞元录云。什七岁亦复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诵毗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通解。无幽不畅。年九岁。进到罽宾。遇名德法师繁头达多。○遂诵杂藏中长二阿含。凡四百万言○至年十二。其母携什还龟兹。○又从须利耶苏摩咨禀大乘。叹曰。昔学小乘。譬人不识金。以□石为妙矣。于是广求义要。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论等○后往罽宾。为其师繁头达多。具说一乘妙义。师感悟心服。即礼什为师言。我是和上小乘师。和上是我大乘师矣。西域诸国。服什神俊。咸共崇仰。每至讲说。诸王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云云)。
  属累义问答云(定庆)问。文句释提婆品。引宝唱目录云。○文句记云。○答而于文句当有五疑。一若罗什译者。何非其笔。若罗什者。何诸家录。他三藏译云。三圣德太子。是求世观音权化身也。而所造疏。专不解释提婆品。岂观音大智。不知罗什所译耶。四隐士刘虬注法华经。不注解提婆品。五嘉祥疏云什公不译。三义释之所以。明知。非罗什译。问。以何得知非其笔乎。答。是其文体。更非其笔。略有三证。一第八卷云。调达破僧罪(云云)。略言调达。至于此品。提婆达多二第一卷云。娑伽罗龙王(云云)至于此品。娑竭罗龙王(云云)三第一卷云。六种震动至于此品。六反震动(云云)。诸唐本等文句疏记。以言全似。弥得明知非罗什译。若什公译。何云似耶。问。诸家目录。云他三藏译者。谁三藏耶。答。玄赞○如文。亦开元录云。法意译○又玄赞引宋齐录言真谛译也。各有诚证。所以明知。而罗什译。淹留塔天内未流布间。既隐没也(云云)。
  问。法护所译经中。以宝塔天授二品。合为一品欤。两方。若合为一品者。大师余处中。难添品法华中。合宝塔天授二品为一品义。四本违三(云云)。正经若以宝塔天授。合为一品者。何不云违二哉。若由之尔者。正见正法华。一品中。明宝塔涌现事。及大王求法。龙女成道等事。合为一品之旨见文分明也。依之淄州大师。以宝在授二品。合为一品(云云)。
  会云。正法华经。说宝塔涌现。达多弘经事。依大师解释者。各别二品也(云云)。故玄赞经品废立门云。复有炖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其提婆达多品。亦安在见宝塔品后(云云)四本违三文其意又同。依之栖覆师释云。正法妙法本论名是为三。然者大师所览本有二十八品。分彼两本云事全无疑。是以勘新渡唐本正法华经。七宝塔品第十一。梵志品第十二七宝塔品云。七宝之塔。从地涌出(云云)梵志品云。吾往无数难称限劫。求法华经(云云)即同玄赞所判。但淄州解释。恐同见行多分本。不可为怪矣。
  玄赞一云。复有炖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其提婆达多品。亦安在见宝塔品后。
  镜水抄云。言晋武之世者。唐录云。○译正法华其提婆达多品。今安见宝塔品后。又至隋朝。○译出添品法华经。其提婆品。亦安在塔品后也(云云)。
  同玄赞云。又云合有二十七品。以天授品与宝塔同品。四本违三。寔为未可(云云)。
  义决云。明经品得中有二。○正法华云。光瑞品。方便品。○七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入宝塔品内)劝悦品○(云云)。
  问。释尊奉仕阿私仙。求今经者。为成劫时。将住劫欤。若成劫者。成劫佛未出世。何随仙人闻法华耶若住劫者。经说大王求法相。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云云)。既云无量岁。岂非成劫耶。
  会云。大王求法。可在住劫。谁能为我说大乘者等者。知有大乘法求其师。成劫无佛世者。争知佛法名字哉。但寿命无量者。对今人寿命百岁时。以八万岁等总云无量欤。或又成劫时也。正像末三时者。于世间共同谈多分也。先佛世闻法不忘之类。设虽成劫等。窃皆受持修习。若不尔者。岂得闻持陀罗尼等之人。默而不行哉。是以大王。世世受持妙法。实虽读诵。假示不知。就他求重也。
  镜水抄云。经云。言寿命无量者。只是指八万岁时。以当时人寿命长故。故言无量(云云)。
  问。当品中。提婆达多。授天王如来记别。尔者在今经会座。得记别欤。答。经文不说在会座得记也。付之凡四十余年间。渐调根机。至法华会上。授作佛记别。天授与记。何独非现前记别耶。
  会云。调达在奈梨者。诸教常说也。今经记别之时。来会座云事。既无诚文。乍在地狱受记有何过。依之人师天授正在地狱。不得闻经。但三根声闻中。犹有不现前授记。何况于无怨记者。其相颇异也。寻往昔因缘。与违缘善友记之。何必疑之耶。
  玄赞一云。经于六处示现授记。一者别记。○二者同记。○三者后记。○四无怨记。示现如来无怨恶故。与提婆达多记。五通行记○六具因记○初三及第五利。闻法华记。余之二种。非由闻此说。
  玄赞五云。授记若别者。○瑜伽四十六说。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于无上正等菩提与记别。何等为六。一安住种性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位。三现在前位。四不现前位。○五有定时限。○六无定时限。○。
  问。今品可说乘平等耶。两方。若说者。法华论中。释乘平等。谓与声闻授菩提记。今品不授声闻记别。何云说乘平等耶。若由之如此者。大师余处说乘平等(云云)。
  私云。此品说乘平等无疑。玄赞第五。平等有九品提婆达多品等。又摄释七喻平等相对四句之中。平等非喻句举此品。三平等中生死。与身平等唯在宝塔品。今所明者。皆乘平等也。但提婆达多修二乘行。至暖善根。授佛记别故。为乘平等欤。虽未入圣位。下乘方便也。有破乘异执之义。有何过。
  调达虽大菩萨。依示现为声闻如满慈等。
  论云。一者乘平等。谓与声闻授菩提记(云云)。唯有大乘无二乘故。是乘平等无差别故(云云)。文广可见。
  玄赞五云。三平等有九品。一譬喻。二授记。三五百弟子授记。四授有学无学人记。五法师品。六持品。七提婆达多品。八常不轻。九见宝塔。初之八品。皆有授记。说初乘平等(云云)。
  摄释云。第一七喻三平等为四句者。○二有平等非喻有七品。谓授记。授学。法师。宝塔。天授。劝持。不轻○(云云)平等无上相对四句中。亦同取天授品(文)。
  问。宗家意。以当品何文。证八品正宗义耶。
  问。经文启多宝佛。当还本土(云云)尔者以此文。可证八品正宗义耶。玄赞以此请证八品正宗义胜也。就之依玄赞解释。思多宝来归。智积进请当还本土。释尊留唱旦待须臾。是则智积在下位不测大圣施为故也。何忽以此文为八品正宗证耶。就中多宝来此土。是为听经也。如云为听是经故。云常为听法也。宝塔涌现之时。正宗事讫者。多宝来诣何为哉。若尔以此文为八品正宗证难思。如何可会耶。
  会云。多宝如来踊出灵山。证明佛说。唱善哉善哉。云如所说者。皆指已说。印可之词也侍者大士。请还本土。来至之本意事。已究竟之故也。若正宗犹残。所作未毕。何乖佛意猥请还归。爰知。一乘正宗。不及后品云事。但下位不测上圣者。摄释会经之一相义也。智积菩萨者。随从塔娑独临一乘之座席。圣扬文殊。秀施本土眉目岂无故请还。有谬招嘲哉。下位不测上者。是可初心始行。至智积者。何及轻贱乎。但为听是经者。流通亦是经也。何不听闻。或依为为章。今为字以义也。是于本土听经故。涌现此处云也。不期正宗闻法之义欤。
  寻云。摄释议曰。朴扬实义也。而于玄赞帝被征难。结云。然但不得引请还事证八为正(云云)若尔。疏是一相释也。摄释以禀承实说。难疏不用欤。例如衣□机安体会疏一处。为古师久等也。
  答。摄释实难会。殆似师资御意相违。但为学者研心。道理所至。坚设征难也。于疏主者。全无异义。第一卷云。智积菩萨。白多宝佛可还本土。故知。事了方始请还。明知。说一乘处正是经宗○又事既未了。如何智积中路请还(云云)上下之文其意皆同也。返覆之征。其理实穷。依之义决云。虽有二释。意取初释初释者。八品正宗义也。但摄释云然但不得引请还事。证八为正者。付八品释。犹此事不证云者。代末世疑者。未难势不遁也。然而智积无故请还者。既失大圣深意。仍不如疏释欤。衣□机案体。玄赞上下有二意。故开一义。于古师不同此事者也。天台分经为二段也。迹门本门。各有序正流通。实虽微妙。玄赞深□法华论。若又付自宗。中路请还。弥无所由。仍为证可然欤。经云。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启多宝佛当还本土(云云)。
  玄赞云。验此文意。智积请归。明说经讫。故知。八品正宗为胜。问。何故白多宝释迦唱待。答。侍者请还故白多宝。宾主之道。释迦留之(云云)。
  水抄云。言智积请归者。○问。何故智积请归答。智积菩萨。见说正宗。经云。将谓更无事。所以请归。问。此品已前既有十品。何言八品。
  答。法师授记为后之由。塔品问答。未容请归。今此一品语及身劝已竟。所以远结前义。故言八品为正宗也。问。既说正宗了。多宝何以不归耶。答。多宝佛不言归者。意既欲听问。下流通经文。智积下位菩萨。不知上位意。所以请归也(云云)。
  决择记云。疏验此文至为胜者。问。若证八品为胜。何故此品方始言归塔。既现时说经毕。故应以塔现证说经讫。塔现请归。皆证说讫。前来次第未合请故。故此品明。于理何失(云云)。
  玄赞一云。今为二解。初一品名序。次八品名正宗。正说一乘授三根记。根本所为。皆已获益。化彼二乘出浊水故。此经下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又提婆达多品。智积菩萨白多宝佛。可还本土。故知。事了方始请还。明知。说一乘处正是经宗。○又事既未了。如何智积中路请还(云云)。
  义决云。分别本文中。一说。方便品下一品为正宗。一说。乃至不轻菩萨品为正宗。虽有二释。意取初释(云云)。
  摄释一云。疏智积还等者。议曰。引此证彼八品为正宗。恐成返唾。所以然者。多宝本意。来听法华及至出时说经已讫出何所益。若言本来祇为劝证。不言听经者。若尔请归亦为不可。劝证之事而未毕故。又违经文经自说云。为听法故塔诵其前。准此经文证十九品为正宗也。若尔智积何事请归听未说故。斯亦无失。智积下根。不测上圣。随自心请。亦何违理。更熟思之。
  问。塔品既云为听法故而涌现前。即前八品。定不得名以为正宗。云何疏断初解为胜。答。夫言经者。序正流通。并总名经。虽后不闻序正两分。听于流通名为听经。亦复何失。由斯之理。疏断初解以为正也。然但不得引请还事。证八为正。过如前辨(云云)。
  文句八云。○智积谓多宝为证经故出。劝物流通既讫。是故请还释迦止者。虽迹门事讫本门未彰。故托在文殊以留多宝。佛之密意。非菩萨所知(云云)。
  经四云。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云云)。
  问。文殊往龙宫者。为正宗前将何。两方。若正宗前者。夫文殊者释尊之辅翼。说教之对扬也。三周正说之时。何忽入海中耶。就中见经文。正宗以前。无往龙宫之文。依之他宗意。正说一乘之后入海若依之尔者。海会所化。其数无量也。以知。久在龙宫。多时化之云事。是以当品玄赞。佛创说一乘。即隐而不现水抄释此文云。序品之终。正宗之前。
  会云。文殊入海相。犹无经文。况于其时分乎。但玄赞创字。似指初分。任镜水抄。可云序品之后正宗之前。八万大士之中。文殊施为超过余圣。如来入定之间。先说灯明本缘。灵山开演之和。独化龙宫大会。补处之推仁。妙音之请见。殆近教主。为彼觉母之故也。若尔不专闻法之志。何必居正宗之席哉或可云。对流通。以正宗总称创说也。以说字案之。正说之后入龙宫欤。
  寻云。妙乐云。不起此会。于海化物义亦何事(云云)嘉祥云。虽去而住。不往而来也。大师即隐而不现释。恐似不及余师。况全不闻正宗者。经文不见。如何。
  答。多宝分身妙音等。他方大圣皆说来去相。何至文殊。不起灵山亦住海中乎。但自在神通不所遮欤。水抄云圣人感应神变难思。不可以相求。不可以事取疏主慧解岂不及末弟乎。
  玄赞云。问。初标经首及答弥勒。并在会中。何故此言龙宫涌出。答。利益多端。去住成益。佛创说一乘。便即隐而不现。今为证验。方于龙宫。此亦何失。从海涌出。傍诣灵山(云云)。
  镜水抄云。言住去成益者。问。来时菩萨无数可言其益。去时众人不知。何成利益。答。今言者即益彼。来则益此故也。言佛创说一乘等者。序品末颂言诸人今当知等。诸人专住之。皆便隐而往龙宫也(云云)。
  新撰疏五云○据理而谈者。文殊本停鹫岭。而忽在龙宫可谓。虽去而住。不往而来也。
  问。文殊从海会诣灵山时。为瑞花现。为当如何。两方。若现者。经云从海涌出诣灵鹫山。更不云瑞花现耶。若不现者。赞主处处中。文殊从海会诣灵山时。瑞花现(云云)。旁难思。如何。
  会云。见经现文。灵山预现花座云事。妙音来诣之时。虽有其瑞。文殊出海之庭。全无其相。知。疏文误妙音而为文殊也。故摄释云。此引文误。误引妙音来此之文(云云)。
  玄赞一云。又文殊海会。将至此间。预在灵山。忽有花现(云云)。
  摄释一云。疏文殊海会至花现者。此引文误。误引妙音来此之文。文殊释云。尔时文殊师利至诣灵鹫山。意取诣山以为证也。设取妙音。何非为证。答。他说妙音来此之时。此已成秽土。合有山何故得为证。不取也(云云)。
  决择记二云。疏又文殊海会至花现者。摄云○引余文。又云。妙音来日。有花显现。海会将至。经中不说有花先现。应云预者入也至也。海会于灵山所乘花座即为花。非要预前花至随从身来方名为预。若作此解。文不谬矣此解与上抄有别(云云)。
  问。文殊从海会来灵山时。为礼多宝世尊将何。两方若不礼者。释迦多宝。同在塔中。何礼释迦不礼多宝。是以经文头面敬礼二世尊足。若由之尔者。淄州大师。文殊不礼多宝(云云)如何。
  会云。文殊礼多宝也。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之文无诤。但义决云多宝者。恐是可分身。文殊虽礼释迦多宝。不礼十方分身。其时分身非无。以之难他也。是以义决妙音阙敬证不可之中云。妙音不礼。即证已去。亦应文殊不礼。分身已去(云云)。二分不齐中所引者。彼事也。若传写误欤。
  经云。尔时文殊师利。从于大海娑竭罗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云云)。
  义决云。九二分不齐证不可。若以多宝但为二分。不奉化佛。明无化佛。亦应龙女。但奉释迦多宝。亦应以去。又文殊不礼多宝。多宝不无。观音不奉分身。何即得云以去。同次文云(如次下)。
  问。文殊诣灵山时。可礼分身诸佛耶。答。玄赞不礼(云云)。付之树下分身现在八方。文殊诣灵山时。何不礼之耶。况释迦多宝二佛既礼之。何不礼分身诸佛耶。
  会云。释迦多宝塔中同坐。礼教主时。争不敬多宝。分身散住诸方。遥远也无数也。不同近处多宝独居。故玄赞会此事云。逐近偏归。未必要须普礼(乃至)又现前易礼。远处难归(云云)。二义俱以近远为差别。其中初义。意业发归依事。近处胜云欤。后义付身业礼拜现前易礼。远处难作云欤。若不许之强难者。妙音何偏礼二圣。观音何但为两分。彼既不及分身。此亦有何过。故玄赞云。东土上人。偏礼二圣。观音奉珠。但为两分。分身独在亦复何愆(云云)。
  玄赞云。问。分身既在不独两尊。何故文殊独礼二圣。答。逐近偏归。未以要须普礼。相邻致敬。不假普礼分身。又现前易礼远处难归。故知。东土上人偏礼二圣。观音奉殊。但为两分。分身独在。亦复何愆(云云)。
  镜水抄云。言逐近偏归等者。此显礼多宝释迦二佛。意不必事须礼分身也。言又现前易者。二同坐近处即礼分身。佛在于八方远。故不礼也(云云)。
  义决云。三妙音阙敬证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不礼。即证已去。亦应文殊不礼分身已去。提婆多品亦云。二世尊所修敬已毕。往智积所。不言遍礼。岂化佛去。故为不可(云云)。
  问。当品中就叹龙女德。且以龙及女可为听耶。答。玄赞为德。付之龙者畜趣随一。其报尤下劣也。女者垢秽依身。全非大法器。何立别德耶。依之兴法师。难赞主。唯立智慧利根事十三德耶。
  会云。人师释赞意云。初之三德表难事。故立以德名(云云)意者。傍生女身。幼少皆非法器。而娑竭小女能成胜法。欲叹其希奇。虽立德名。实龙等不正德云欤。重意者。为龙成胜法。为女成胜法。其成胜边为德也。
  玄赞云。文殊答有十六德。一龙。二女。三小。四慧利。五知根○十六和雅(云云)。
  会古通今抄云。疏有十六德等者。初之三德。以是傍生女身幼小。能成胜法。表难事故。立以德名(云云)。
  问。玄赞中引华严十信菩萨八相成道文。尔者为证何事引之耶。进云。为证龙女之成道也。付之无垢界成道。妙经难思胜用也。说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定可妙觉成道。若十信位示现八相者。经文所说。似无其实。就中众会见彼成道。或发菩提心。或至不退转。若漏位化现成道者。何得不退转胜益耶。
  会云。龙女成道化现。非实其故非一。今举一二者。果满成道。设虽化身。其相不辄。其方其界旧住菩萨。补处前佛。上生下生一国普知。而龙女者。俄从他方来。非彼土旧住。何时听前佛受补处记哉。又因位调机。果地施益。于娑婆龙宫。初发菩提心。须臾唱觉。无垢界众生。设善根虽熟。是可余佛余圣之引摄。新成佛已前。未曾调化。岂无自功。偏度他众哉。思此等道理。定可因位示现。况速疾成道。深违教理(如下)。
  玄赞云○华严经说十信菩萨八相成道。今或说此劝示众人。伽耶山顶经净光天子问有几发心。文殊答有四。一证发心。谓入初地。二行发心。次六地。三不退发心。八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今此龙女。或即第四发心。化为龙女。小而能学法华。速得菩提。劝奖众人。非为实尔(云云)。
  新撰疏云。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成佛者。伽耶山顶经明有四种发心。一初发心。谓入初地。二行发心。二地至七地。三不退发心。谓八九地。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龙女发心成佛。是第四义也。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位不可知也。
  问。当品中说龙女德。于刹那顷。发菩提心(云云)尔者伽耶山顶经四种发心中何。玄赞第四。一生补处发心(云云)。付之玄赞次上付之。
  问。宗家意。菩萨修行。必为经三无数劫。将可许速疾成道义耶。答。不许也。付之菩萨机根。其类非一。若有最上利根之机。闻至极甚深之法者。何无即疾成道。依之见今经文。智积对文殊。问修行此经速得佛否之时。龙女忽现。唱正觉于南方。问答始终。互许其类。现证又以分明也。加之。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大品般若。述从初发心即坐道场。宗家何限历劫一门。不许顿成之要路耶。
  私云。成道时量。诸宗大诤也。今依宗家者。都无异义。凡无上菩提者。广大深远也。不虚感其果。不辄满其因。位则历四十二位。劫必送三无数劫。所修之行。所化之生。皆以无边也。谁人刹那须臾之间。忽得成就。诸大乘经。并述其旨。四依论师。都无异说。就中解深密经瑜伽论等。决判性相。建立阶位。他宗恣虽遣之于权门。补处真宗相承无暗。但提婆品说者。玄赞或云显此经妙用利益无边成道亦疾。或述经威速疾(云云)龙女道成。若任法力。须有速成。若寻机根。实无其义。龙女示现劝众会。若寻机根。实无二体欤。无垢成道者。依玄赞意者。是十信菩萨人相作佛也。或一生补处菩萨示现为龙女。华严者十信最初发心。或初地证发心也。大品文其趣亦同。天台玄义引华严大品龙女事云。此诸大乘。悉明圆初发住位也(云云)。立即身成佛之家。犹非为究竟成道。何况于自宗哉。
  重寻云天台立四教法相。彼名别义通也。华严立五教。唯识其始教大乘也。随四教五教。菩萨根性。有劣有胜。何为一类可齐行位耶。必定不必定入印经说菩萨行。出羊乘。象乘。日月神通乘。如来乘四类行。今守羊乘象乘之迟钝。疑日月如来之速疾。譬如小乘诸部之轻大乘。次诸论无异说者。龙树菩提心论云。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如何可会。
  起信论云。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迳三阿僧祇(云云)。
  私云。此文会诸经超地顿成之说。遂显实义。云无有云一切云皆迳。遮表二门。决判分明。诸宗皆依凭马鸣龙树。会释此文。如何。又法华经上下。多有历劫文。既称纯圆教。如何交权门乎。设本迹二门异者。不轻品者。本门已后说也。教主所化何其经无量阿僧祇劫耶。抑妙乐以不轻品四十亿佛。证速疾义。其意如何。天台即身成佛者。传教云。初住分真之位也(云云)。此义□本书。而一生入妙觉之有无。彼宗学者有诤。寻而可决。又华严经善财知识者。闻圆经之后。多经旷劫。普贤机成道。不必三生欤。若以二门会之者。圆融门一念。即无量劫义。法相亦许。文理炳然也。而谓因位实三祇佛果始摄一刹那者。恐未寻中宗实义欤。一念多劫俱虽实义。修行阶位性相所诤。不如三祇欤。菩提心论者。真言门意也。显密二宗。自门他门。古来多兼学。未及立破欤。但依常义者。可有纵集二门。纵则可同华严经。夺亦彼论不龙树真说(云云)。
  经云。
  玄赞上文云。三者显此经妙用利益无边成道亦疾。即是海会大众龙女成道故此品来(云云)。
  同七云。复有教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经下言。八生乃至一生当得菩提。亦有说言。三大劫修方登正觉。诸师于此众议不同也○初地菩提发心便证。此证发心也。非如种性发心。与此经同人生乃至一生当得。或此经中据证发心。论解证得初地菩提故。其初发心即登正觉者。种性发心菩提因故。三大劫修得菩提者。无上菩提果满菩提。大劫修故亦不相违。佛果广非少因成。若更异想。深乖正道。故涅槃言。证佛难成。与速授记。说佛易成与迟授记(云云)。
  同一云。佛果不可虚成。必由业行方得。行不孤记。必愿资生。行愿虽复自兴。无缘不能独会。虽逢缘以求重。非率尔而果成。要由持学。始能得果(云云)。

  法华经速疾功能有无事

  问。见今经。多说速疾成道。所谓法师品云须臾闻之速得究竟。今品说于须臾顷便成正觉(此文虽智积难词。准前后实许此义。)方知。经力实有速疾成道。若会之为假说者。文殊何答智积之修行此经速得不之问。云有娑竭罗龙。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遂有现证唱南方成道哉。若经德异余者。如文可信。何玄赞作二释。拄会经文哉。
  答。若谈法功能。须速成佛。若寻人根机。实无此类。而他宗意。许即身成佛故。破彼会经文也。若又自宗末学。见祖师会释。令无经胜能者。此亦不称佛意。然者他宗于人有增益执。末学于法有损减谤。并存二门。是我宗实义也。
  问。于经有速疾功力者。若有宗家释哉。答。处处非一。玄赞释今品来意。显此经妙用利益无边成道亦疾。经品废立云。经威速疾(云云)义决以十胜赞今经。第十速得成成佛胜。如提婆及不轻品说(云云)。此其证也。
  问。若尔修行此法之人。实速可成佛。随病授药。必应机故。何不许之。答。此经说释尊本生并本事。昔发大心。久在因位。所经劫数无量无边。若行此经者速疾成佛者。药王妙音弥勒华德等。今何居因位。大通之五子。送三十尘点之劫威王之遗弟过无量无边之僧祇。今经贤劫始唱正觉。是皆虽一乘功力。尚迳多劫地位故。不轻品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皆得阿耨菩提(云云)加之智积对文殊。疑龙女成佛。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然后得成菩提道。则三千世界舍身命处。无芥子隙。非他方佛。非过未尊。正指教主。详出现证。不可会言余经意。后不轻品。以多劫后成佛。为今经速疾力故。方知。此经功能虽殊胜。不废长劫行云事。然者自宗所存者。以教主为其体。以此经为诚证。他宗设立四教五时。虽舍余经。一乘圆教中违文难遁。依之天台文句云。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道。此岂权巧之力彼宗犹以龙女成道为八相化现。自宗会之有何过哉。但以法定机。一往虽然。依实论之。亦有二门。如定性二乘闻大乘法。法是虽成佛之道。机无正觉之期。其例非一。
  问。谈经功力者。可速成佛者。其意如何。答。须臾用之即得究竟。是其法力证也。玄赞会云当得究竟大菩提也者。是实论机前相也。重意云。若任法功力。虽顿速究竟。其机不堪故。实不然(云云)。
  问。诸经皆有此功能哉。答。大乘功能。有通有别。若云通德。诸经皆同也。若论别德。未必齐等。诸经所说依之不同也。而正法华经。有速疾成道文。秘密神咒亦有此能。于余法。多以无之。方知。一乘有胜余法欤。问。若尔者。华严天台二宗。可胜法相。以二经为依凭故。答。谁言。华严经非我宗依凭。法界唯心为之中宗。六经中。华严为始。世亲菩萨。回小入大。依闻华严十地品。无著授经。始令造释。依之护法菩萨。答外人唯识所因难。如契经说。三界唯心者。最先引华严经也。然者彼经初发心时但成正觉之文。谈唯识行者速疾成道也。又一乘妙法。天亲造论。三祖制疏。若非自宗者。徒数邻财哉。华严天台以属自乘。后人忘源皆轻我宗。可悲(云云)。
  问。以龙女成道。可摄今经现证利耶。两方。若不摄者。改五障女身。唱无垢成道。实是今经胜事也。何非现证利。若由之尔者。赞主余处列今经二十五现证利之中。不举龙女成道。知。不取现证利云事。
  会云。现证利中出二十五种。龙女成道不摄其数。故非现证利。灵山亲闻佛说。现前即得利益名现证利。龙女者。于海中虽蒙文殊教化。不直闻释尊说法。往他方虽唱速疾成道。非是灵山会上得益。只是妙经威力也。非现证利类。故玄赞云。虽龙女涌出。龙女成道。皆由法华。非灵山会益。略而不说。镜水法师。成赞意云。当在会中闻于法华。现得益故。名现证利。虽龙宫涌出无量菩萨亦得道成。然皆文殊下方教化。亦得证利。不由灵山闻法得益(云云)。
  寻云。略而不说者。实虽现证利。略而不举之云欤。
  今寻云。变成男子。具菩萨道者。于灵山会上闻法华。具菩萨行云欤若云尔者。可摄现证利。在今经会。现得此益故。若于无垢界具菩萨道者。既云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界。以知。先在灵山具菩萨行之后。往无垢界唱觉云事。
  私云。变成男子者。灵山见佛后也。具菩萨道者。总指海中闻法以后也。后段举之故者。将成佛时。因行满不难知故。殊云菩萨行具足欤。诣灵山之后。住南方之前。佛全无说。闻何得益哉。但虽改色身。不内悟证。仍不名现证利欤。
  玄赞一云。现证利者。复有多种。如提婆达多品。虽龙宫涌出现女成道皆由法华。非灵山会益。略而不说。镜水抄云。言虽龙宫涌出等者。简非益也。当在会中闻于法华。现得益故名现证利。虽龙宫涌出无量菩萨。亦得道成。然文殊下方教化。亦得现证利。不由灵山闻法得益故○此间现证利。更狭果记利。果记利尚自许当来始得果。此中现证利。如来亦说法未散席中间。闻法所得利益。是此门收也。散席已得利后也(云云)。
  问。当品经文。龙女成道时。有闻法悟解得不退转等四类益(云云)。尔者初二益者。为此土得益。将如何。两方。若此界众生得益者。既于无垢界唱成道。尤可有彼土得益。而后二益虽表娑婆世界。自余二种。无娑婆言。知。他界益云事况以初二益犹属此土者。宁出世成道之土全无得益之者耶。是以当玄赞中。彼界得益也。若依之彼土益者。大师余处。以四类益。同为今经现证利。若非此界得益者。何为现证利哉。况此土众生。见无垢界动地相。已得发心授记益。例又可有闻法悟解益耶。会云。玄寺上下各设别释。经文难定故也。然而属此土。犹顺文相。若彼土益者。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之下。可案无量众生闻法悟解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授道记文。中间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乃至)心大欢喜者。似隔越。是故悉遥敬礼与无量众生闻法悟解者。文句相怜。又自得授道记返于敬礼者。娑婆菩萨声闻。何敬无垢界初心耶。若悉遥敬礼。与无量众生别段。上明此界众敬礼。下出他方悟解。移他界阙表词。无垢世界六反震动下。更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大众敬礼之下。岂不表异界耶。但彼土益者。必然也。非希奇故略不举之欤。
  经云。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悟解。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授记(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娑婆至悉遥敬礼。赞曰。下时众获益有四。一喜悦。二得益。三无垢界动。四众会信受。此初也。经无量众生至得受道记。赞曰。彼土众生得益也(云云)。
  同一云。
  摄释一云。疏如提婆品至合四位益者。问。前二位为是此界。为彼方耶。若是彼方。何关此经现益之事。若此界者。经无明文。以何为准。又复疏主下释彼文云。前二位彼土得益。一何鉾楯。答。准下上疏。疏有二意。一者四位总此界益。故判四位总名利今。二者。前二彼界之益。经文形势有此难准。故为二释(云云)。
  镜水抄四云。言唯有龙女等者。科疏为六段。此文获益。彼此合四位益。若准经文。奄含进退不定。除却弥勒佛下生来即定得。余人定不得。疏主尚自不敢定断○从无垢世界六反等。向后两位益。决定是此方利。今中收前前两位是此方。或彼方益则不定(云云。文广可披见之)。

  文安元年七月十三日书功讫
  文安元年七月十四日一交了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也
  不可有余用矣
  文安二年(乙丑)二月日
  (朱书云)宽政七年二月初七以写本一交了
  玉手 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八

 

  劝持品

  1 劝持安乐行品前后
  2 二万大士请他土弘经耶
  3 八千声闻授记(二方)
  4 何故忧色而视如来
  5 总记摄学无学圣者欤

  安乐行品

  1 闻大乘经
  2 明珠喻文残欤
  3 前说明殊是后文故
  4 今品说无上
  5 四安乐行与不轻行同欤
  6 亦不行不分别
  7 不以小乘法答
  8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
  9 生大慈心
  10 于非菩萨人中
  11 譬如强力转轮圣王

  已上两品十六帖

  法华经第五卷开示抄(劝持品安乐行品)

  劝持品

  问。付诸品废立。且劝持品为有安乐行品后。为当何。两方。若有安乐行品后者。正见经文。劝持安乐为其次乎。况正法华。添品法华者。皆同妙经。加之赞重学行二流通异也。何乱次列之乎。若由之尔者。法华论中。明修行力中持力。法师安乐劝持三品示现。任论可定品次第。若夫不依论任经现文。何难属累经中义。付经论相违难乎。
  会云。劝持品为前安乐行安后云事。三代所译。皆无相违。玄赞彰品次第门。如文立理。就中八品正宗释者。三种流通之中。劝持品者。赞重四品终。安乐行品者学行七品初也。若持品在后者。岂无杂乱乎。又十九品正宗释者。劝持已上为境一乘。安乐行以后者说行一乘。安乐在前者。宁说境非行乎。事已炳然。不可及疑问。但论持力三品次第稍违。实难知深旨。法师品明能学行。安乐行品明所学行。劝持品。劝彼能所受持。若以此意。论主皆列三品欤。此文假说也。法师品实属赞重故也。或又虽无别故。小事故不顾之欤。于论经相违难者非例。彼者论正云普贤品及后品。此者无别安前后字。又彼者诸经本中。有相违。两守诤其邪正之中。以论牒为自宗证。此者全代代译无异说。何以论未分明之文。辄可乱尔许诸本之次乎。论云。持力者有三种法门示现。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等如说。
  玄赞云(云云)。
  同一云。虽他佛说。证信此经。未显自尊劝人归依故。显身作国主。为重此经于彼怨家。为状求法。○故有提婆达多品。既现自他俱为宝重。威弘用速。殷勤劝励闻经。菩萨皆受教愿持。故有持品。其有末代行法。多越轨模。今示仪方。令易宣畅。法既易行。自难伤毁。故有安乐行品○(云云)。
  问。今品中。付明菩萨声闻发誓弘经义。且药王等二万大士。可请他土弘经乎。答。唯请此土弘经也。付之夫药王等大士者。教化众生。弘誓力势尤大也。一乘弘通之力。何不及他方乎。彼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请弘经。既通自界他方。药王等二万大士。何狭限此界乎。
  会云。玄赞明此品弘经分三。初二万菩萨。请此方持。次四类声闻。请他方持。后愿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此界他方有单句有俱句。单重合有三类之中。药王等二万菩萨。于此界弘经类也。故经文云。后恶世众生(乃至)虽难可教化。偏限释尊灭后娑婆世界。至八十万亿。初兼自界他方。凡见彼三类。四类声闻者。虽向大乘。初心下劣故不堪恶世护持。唯请他方土流通。次二万菩萨之中。药王大乐说者上首也。自余其眷属也。故与二万菩萨眷属俱。既为眷属从上首。不必深位欤。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云皆是阿惟越致。又加摩诃萨字。皆可深位大菩萨。故玄赞云。此彼俱持力势大故(云云)。若尔二万者胜声闻故。虽化刚强之浊世。非极位故。不兼他方弘经欤。
  今云。依镜水抄者。二万菩萨。亦位齐药王等(云云)暗为浅位。甚可恐之。同虽深位。机缘殊厚于此土。意业专哀于浊世故。唯请此土弘经欤。堪忍世界诸菩萨者。悲愿熏心。摄度恶世之旨。多见于大般若等诸经。二万别愿。殆可谓超余。虽云眷属。何必下劣乎。彼魃陀婆罗等十六人者。皆虽具足菩萨不思议事。对魃陀有名眷属。亦是同类也。未必尊卑欤。
  经云。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药王至说此经典。赞云。此品大文分三。初二万菩萨请此方持。此众生等多诸恶故。次四类声闻。请他方持。不能堪故。后愿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此彼俱持力势大故(云云)。
  问。经文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授记者。显何事乎。
  答。是菩萨灭后弘经中。八千人声闻。得授记者。请他土弘经云此文意也。问。三周得记声闻。其数未及八千。初周第二周。舍利弗及四大声闻也。第三周五百千二百及学无学二千声闻也。八千得记声闻。一经都无其文。是以法华论中。明今经授记。虽出别记同记等六种。更无八千声闻记别如何。
  会云。摄释有三解。一准涅槃经文。有八千人。千字应谬。二即法师品中提授记。三八字疑错。应为二字。是前授学无学人二千人各有深意。临义可思。其中第二释任经文。又同玄赞。天台嘉祥。皆不为文误。仍法华经会上可有八千声闻得记之人。若非法师品总记者。指何处乎。
  问。○(如前)朴扬大师。如何释之乎。有三释。一云。千字误。准涅槃经。可云八十。二云。法师品总记有八千。三云。八字误可作二字。付之三释俱有难。先付初后释。见涅槃经。如法华经中八千声闻。得授记别准彼经。能□八千数。况见正法华。八千比丘是亦错乎。依之玄辟释今经文。此八千请付第二释。当品八千声闻学无学证果人也。而法师品总记。云来声闻者求辟支佛者。偏举来证果类。若尔。此八干人。岂有彼总记中耶。
  私云。付初释。朴扬既引涅槃经。有八十八。千字应误。若不见十字本者。争为证据。随文。义疏中涅槃云八十。今云八千。嘉祥所览。即同朴扬所引。第二释法师品总记中虽无分明文。对佛前授记。其类既广。其中八千。至此品请弘经。有何失。但求声闻者云者。显下乘中志愿。下至凡类。上摄贤圣欤。是以今品云。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若不通圣者。难云一切声闻。第三释八字误可作二字者学无学二千人记。经有明文。故作此释也。正法华云八千比丘。虽违后释。今述义处当。不必尽理欤。第二释无重难者。可为依凭欤。
  别寻云。今此八千声闻他土声闻欤。将又此界圣者欤。若他土声闻者。八千声闻。其数虽不相当。多是三周得记类也。而身子迦叶等学无学圣者。同是自乘声闻也。八千记类。定可非他方声闻(云云)。若是他方会类者。明可云他土声闻。如彼药王品说他方众。云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若又此界声闻者。正经中他方声闻(云云)。准之非此土众。
  经云。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授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云云)。玄赞云。经复有学无学至心不实故。赞曰。此八千请。摄释云。经复有学无学八千人等。问。准前授记。无八千人。此何而来。答。有三释。一准涅槃文有八十人。千字应误。二即法师品中得授记。三八字疑错。应为二字。是前授学无学人二千人(云云)。
  涅槃经九云○能令众生见于佛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受记别。成大乘果实(云云)。
  义疏十云。复有学无学第三文。涅槃云八十。今云八千。或云。千字少点。误成十耳。或可别有八十也。
  正法华经云。尔时会中。五百比丘学不学者○又复大圣他方世界如来。不可说学不学○八千比丘复白佛言。
  问。经文何故忧色而视如来。尔者说谁人何行相乎。进云。说憍昙弥以忧色视如来之行相也。付之憍昙弥。无学比丘尼也。忧根离欲时已断之毕。有何忧根。以忧色视如来乎。
  会云。上卷玄赞有三义。一云。即是法执之忧(云云)则引毕蔺之粗恶语余习为例。同前断诸疑悔(云云)二云。实是忧者。即恶作俱厌贱舍。受以忧名说(云云)。非实忧受。于恶作相应舍受。假立执名也。三者或法执类。无记善忧(云云)非烦恼。又非实法执。善无记性忧法执类故。虽无学有忧恼。离欲舍者。烦恼相应忧也(为言)。
  寻云。法执类者。若习气欤。若尔者与初释无差别。若初释烦恼相应同体忧受。我执已断后犹行者。何以粗恶语习气为例乎。
  经云。尔时佛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比丘尼○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云云)。
  玄赞五云。经昔来蒙佛教至闻亦除忧恼。赞云○此中忧者。忧不作佛。一云。即是法执之忧。离欲不舍。如毕蔺陀筏蹉粗恶语习。法执不断舍故。同前疑悔。随应亦尔。二云。实是忧者。即恶作俱厌贱舍授。以忧名说。或法执类。无记善忧。离欲不舍。忧相应总。总即忧悔。非烦恼也(云云)。
  问。今经总记中。可摄学无学圣者乎。若取者。见法师品总记文。求声闻者。求譬支佛者(云云)。明知。限未证果类云事。若由之尔者。当品经文。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云云)。准此文。法师品总记中。摄学无学声闻授记。随当品摄释。八千声闻得记。法师品总记中在之(云云)。明知。总取当无学授记云事。
  会云。法师品总记。可摄圣者也。别记同记后记者。分明记劫国名号。其外可成佛之类。法师品总授记。何嫌四果圣人。是以今品一切声闻皆以授记之文。所指甚广。若夫依求声闻言。偏限凡夫者。比丘尼学无学。何处与记耶。彼已在总记中。总记者法师品也。知。于比丘众。犹可通凡圣也。但求者欣求。欣求成满。犹是求也。
  寻云。比丘尼记在法师品者。何至此品初为彼提耶轮授记耶。答。见当品文相。憍昙弥。先已虽得总记。以不说别名现忧色。佛先指总记。次正记别名。能遮其忧也。云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云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总别两度重说云事。无诤者也。故水抄云。法师品初。已授记毕。若欲得别说名号国土。亦更与汝说(云云)。
  经云。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云云)同四(法师品)云。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人与非人等及比丘比丘尼○求声闻者。求譬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说。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云)。

  安乐行品

  问。三乘种性不定者。闻大乘经。即取小果之义可有乎。两方。若有取小果之类者。既具大乘种性。闻大乘经之时。必可发菩提心是以般若经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云云)。若由之尔者。今摄释然实亦有闻于大乘。即求小者(云云)。
  会云。三乘种性不定人者。闻大乘经。时。必发菩提心。不可取小果。见佛闻法。根缘相扣。若具佛性闻大乘教。有何故其席剩退大行住小果乎。善勇猛般若于四种性。分明简别。云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般若第二时。犹以尔。况于中道教乎。但朴扬释者。引大品般若六十菩萨罗汉成为其证。而彼六十人者。昔于五百佛所。虽修有相五波罗蜜。不能修习无相般若。闻般若经。即成罗汉。是可定性性二乘。若有大乘种性。何逢尔许诸佛。多时修前五度。于般若波罗蜜。曾不得修。爰知。定性声闻相似发心。假名菩萨。取小果则究竟退类也。
  今云。摄释于不定性分二类也。法华论。明第六集功德人。闻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玄赞释此类云。退趣二乘。而将为胜取非大乘(云云)摄释付此文。法华会所大分为彼退大声闻故。闻大后退求小果。然实亦有闻于大乘。即求小果者(云云)。退取小果类者。法华会上舍利弗等也。不唯退取小果。实亦有大乘心人闻大乘。故不退求小者云也。大品般若六十菩萨即其体也。若是定性者。非集功德人。在大乘善根。可名功德故(释第七无功德人不集善根云云)。况然实亦有者。有不退而取小果云也。若定性者。永退大行。全不复释本意。一义云不定性中。可有此类也。三乘种性俱具之中。先证小果后成大觉。而此人先虽发大心。不能直进。佛为之说大乘。欲令至不退故。先取小果。小果则可入大之方便也。其中有二类。或退大行毕。经多时后。别趣向类。如三周声闻也。或不退大取小果。速修大行类。六十菩萨等也。此人若不证圣位者。多时退堕。还发可难故。佛彼见取小果之期直授大乘欤。但依淄洲释者。证小果必退大心欤。其退者止大心义也。不必舍大。譬如犯戒舍戒差别。摄释问答者。于不舍分二类欤。极乐中品三生取小果。而净土全无退。知。彼类本发菩提心之人。若又有二乘宿习。今闻苦空等法。自然证小果毕。速至大乘不退。六十菩萨即其类也。

  唯识论寻思抄种性义记之

  玄赞云。第六集功德人。谓有功德人。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增上慢。为此说髻中明殊与之。求三乘果者。名集功德人。昔虽总相为说大乘。彼心未定。退趣二乘。而将为胜。取非大乘。说功勋小。但赐余物(云云)。
  摄释云。疏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者○问。为闻说大乘。趣小果。为退大后方趣小果。答。法华会所。大分为彼退大声闻故。闻大后退求小果。然实亦有闻于大乘。即求小者。何以明之。故大品经云。六十菩萨闻说般若。成阿罗汉。问。岂不根法有差异耶。答。一雨所润生长不同。从多所为名为大乘。故未爽矣(云云)。
  同一云○何故判是定性声闻。答。然法华经是第三时普发之教。分别品等。有发大心。故远尘言。明得小果。由此义。须发一切乘。亦复不违远尘之说。疏依斯义判是声闻。不言远尘。不通大有。设尔何知是定性乎。答。按善勇猛般若说云。若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发正觉心。今既不言发正觉心。故知。定性。余妨准思(云云)。同三云。问。引摄一类说于一乘。设不引之。此为毕竟实趣自乘无余灭度。不尔乎。答。传有两释。一云。必无趣灭会。得回心以有大乘种性排故。二云。若不遇缘。亦入无余。○议曰。初释为善(云云)。
  问。当品中。明四安乐行。尔者可云明珠喻之文残乎。进云。玄赞明珠喻文残也。付之十无上者。七喻三平等后说故。名七喻三平等之残。如云后十无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残名为上残(玄赞)而当品中。前说四安乐行。后说明珠喻。何云四安乐是明珠喻残乎。
  会云。说七喻三平等之中。说十无上者。定彼喻或平等之残也。今品有明珠喻。四安乐行者。胜妙力无上也。岂不明珠喻残乎。依之玄赞明珠安乐对望成残义。但于前后相违者。多分虽如次第。少分有不次第有何过。或是义前后也。不文次第。七喻三平等。是根本法门。十无上。其支末故。设虽在前。犹得残名。如人主伴。虽有前犹得从名欤。
  决择记云。据排次第故。云前说。非谓此品前说。于珠者。若义次第欤。
  问。四安乐行。是第十无上中。持力一分也。是名文残有何故乎。玄赞云。前说明珠。是后文故(云云)。付之见当品上下。前说四安乐行。后说明珠喻。何背见文定前后乎。
  会云。凡文残义残。其类相分。七喻或平等之中。更说十无上名义残。为别文段前后明者名文残。今玄赞明珠喻胜妙力无上相对名文残之中。先显名文之义。不正释残义。是以栖覆释云。若读疏之时。此是文残。前说为一句。明珠是后文故为一句(云云)。尔者前说者无上也。后文者喻既有前后故。文残而非义残。是疏本意也。不明珠为先无上为后欤。或疏正释残义。所谓义前后也读文云。前说明珠。是后文故(为言)。
  玄赞云。四者论解第十无上。七力中持力者。谓法师安乐行持品。此安乐行。是所持行。前持品既明能持。必有所持之行故。此品来。即。四安乐行文是。此是文残。前说明珠。是后文故(云云)。
  决择记云。疏此是文残至是后文故者。问。明珠后陈。何言前说。七喻后说无上。据排次第故言前说。非谓此品前说。于珠今持力者。即胜妙力无上故。言是后文也。不尔难解(云云)。
  镜水抄云。此是文残。前说为一句。明珠是后文故为一句。即无妨难。若言此是文残为一句。前说明珠为一句。是后文为一句。即有妨难也(云云)。
  摄释三云。○问。无上居后可名为残。亦有在于喻亦前说。何得言残。答。论以七喻平等无上。排为其次。纵有一二无上在前而明。从多类其总名残也。下残准此。
  问。今品中示现说无上。尔者说无上离明珠喻为有别文。将如何。若有别文者。见经文。明珠喻中。正与髻中明珠。名为说无上。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是也。何云离喻有别文乎。况若有别文者。可为文残。何名义残乎。若由之尔者。玄赞虽文有异(云云)。知有别文云事。
  会云。明珠喻中。有说无上。不别文段。故经云。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而敷演之所诠之理。能诠之教。俱为说无上皆以明珠为喻。离明珠喻无别文。故为义残也。但虽文有异者。摄释云。第六无上与第六喻。皆说明珠。虽前后异明珠同故是义残。明珠喻广。从前说来。至末后加说无上故。云虽文有异欤。实又其说无上。犹明珠喻所摄故。不同持力等在别者也。今云。玄赞释文义二残云。一者文残。曾未说故。二者义残。前虽已说。义犹未尽。所望别故。今复说之意云。喻中已虽说体。至无上重显其义名义残。若体若义。喻中曾未说。至无上初说名文残。若尔者文残义残。俱对喻虽有前后重说单说以为差别也。虽文有异者。望上广说明珠喻之文。云文异也。
  玄赞云。五者论云。六者示现说无上。故说髻中明珠。与之。以此法赐。如解珠与。所说之法。更无上故。虽文有异。俱说珠故。是前义残故此品来(云云)。
  经云。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为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而敷演之。
  玄赞云。经文殊师利至今乃与之。赞曰。此喻合与第一。即说无上有二。初所诠理。最先故得无上。经文殊师利至而敷演之。赞曰。此能诠教。最先故无上(云云)。
  摄释云。疏虽文有异至是前义残者。第六无上与第六喻。皆说明珠。虽前后异明珠同。故是义残(云云)。
  问。当品中明四安乐行。尔者与不轻行为同。将如何。若同者。四安乐行举十种不亲近。嫌恶缘亲近。常不轻行专四众之结缘。致作佛礼拜。其行大异。何云彼此同争。加之安乐品常好坐禅于闲处云。不轻品远见四众亦复故往云。岂同一之行乎。若异者赞主余卷。明释尊因行。我为不轻大士。行安乐行知。二行同也。会云。不轻行者。即安乐行也。故玄赞释不轻品来意云。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乐行。修忍辱等。流通此经常得安乐(云云)。彼此同云事分明也。凡一乘修行。皆名安乐行。分三业为四种。常行礼拜。是正身行也。唱当得作佛。即正语行也。虽被骂詈不生慎恚。意离诸恶自利行也。○哀愍四众欲令成佛。心修诸善利他行也。忍辱坚固。既离伤毁。是因安乐也。二利成辨。今至大觉。又果安乐也。此岂不安乐行之本乎。何况四行通因。有空二行也。何行离有空。若不住无所住。不观如实相者。岂得六根清净乎。妙乐疏记。虽出十个不同。赞主御意。皆名安乐。经多虽说初心相。实可摄凡圣一切一乘修行也。
  玄赞下文(涌出品处)云。常不轻品。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乐行。修忍辱等。流通此经。今得佛果。劝诸众生。应勤修学。不轻品玄赞同之。
  玄赞云。经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赞曰。常离阓闹。独处闲居。诫初学者。应自静住。诫久学者。身虽处闹。心常静故(云云)。
  问。经文说行处。修有空二行。大师云何释之乎。
  答。玄赞有多释。一云。
  问。经文说行处。亦不行不分别。尔者今此文。唯说空行乎。玄赞双说空有。付之见经文。住忍辱地柔和善顺等者。明有行。又复于法无所行等者。说空行。亦不行不分别文。亦即空行也。何为双显空有二行之文乎。是以偈颂颂行处。又复不行上中下法等者。颂法空。亦不分别是男女者。颂生空也。准之长行中不行不分别者。如次说法空生空也。云行云分别。文势同故。加之亲近处中。说空有境。未分单重文段。于行处。何劳为三段乎。
  会云。亦不行不分别者。双观空有也。若不尔。无所行文其义已足。何重云亦不行不分别。安二个不字。则对前有空也。故玄赞云。谓虽观空。而亦不行滞着空中。谓虽观有。而不分别滞著有中等(云云)但下颂偈者略也。虽双观。皆无所得故。无所行外。不别颂之。故玄赞会云。虽依人法二空。解此二执。总是于法。而无所行摄。于理无违(云云)亲近处文。不必同无过。
  又案。经唯说有空二行。此文其空行段也。于前有空重遮执也。所治虽有空二行中滞着。能治俱真空观也。前后俱中道空观也。但疏有空双观方成中道者。合明二观也。文相分明也。若有单重三段者。何疏初科判云下释有二。初修有行。后修空行。此初也乎。至下亦不行不分别故今双拂(云云)于上有行空行。双指其执。不云今双兼空有。偈颂唯有有空二段。为能证矣。
  玄赞上下。俱虽有或本不如此本。随何本不违之也。
  经云。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云云)。
  玄赞云。经若菩萨至心亦不惊。赞云。下释有二。初修有行。后修空行此初也。○有空以双观。方成中道。即是此之行处也。○经又复于法至如实相。赞曰。此明空行也。○经亦不行不分别。赞云。上来所观空有。恐滞空有之中。故今双拂。谓虽观空。而亦不行滞着空中。谓虽观有。而不分别滞著有中。应俱无住而明观法。若有所住者。则为非住故。下颂虽依人法二空解此二种。总是于法而无所行摄于理无违(云云)。
  摄释云。疏下颂虽依人至于理无违者。即下颂云又复不行。一颂颂前长行又复于法无所行等。颂云亦不分别等颂。颂此一唱亦不行不分别等。然观颂文。虽寄人法解于二空。总明于法无所行摄。言解二种者。即前云又复不行等。及此云亦不行不分别等。两唱文也(云云)。
  经下文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云云)。
  玄赞下云。经又复不行至菩萨行处。赞曰。此颂有空法行处。初颂法空。后一颂半生空。前说二处。即有观故颂。更不颂住忍辱等。
  问。经文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云云)。说何事乎。答。(如文)付之如来设教随根机宜。以小法为问难者。以小乘可答之。若偏以大乘答问者。问答宁不乖角乎。是以偈颂中。或云若有难问随宜而答。或述安处法座随问为说。若尔长行偈颂。似相违。云何。
  会云。大小鉴机应病授药。是实义也。但今经者。一乘为宗。隐有余乘。依此义势。且如此, 说欤。或菩萨意乐。不顾种性。皆欲令成佛故谈意乐。如阐提悲愿。或设现虽授小法。开权显实故皆名大乘欤。或遮为大机谬答小法。如满慈之被净名呵。或依多分说。或奇初机者须广大故。或于三乘。若根熟人。随应可说。若极未熟之辈。直说大乘。令结逆缘矣。
  已上七义皆可得矣。
  经云。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问难。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安处法座。随问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云云)。
  镜水抄云。问根性若一准答大乘。根性既异。云何唯答大乘乎。答。且顺经宗。作如是说。约正悟行故不言小。若说小乘为傍行(云云)。
  问。经中除懒惰意及懈怠想尔者懒惰懈怠。各别法欤。玄赞各别释也。付之唯识论释懈怠心所。懒惰为性。知。一体法云事。
  会云。经文既云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置及言。定可别法。故疏主懒惰是放逸。与懈怠别。其放逸以懈怠及三不善根为体。四法之上。假立一放逸所依一分。既懈怠也。说懒惰有何过。若懒惰犹直取懈怠者。前后重说。似无差别。故作此释欤。
  问。经云。○尔者懒惰者。百法中何。玄赞放逸心所(云云)心所付之。准上可寻之。
  玄赞云。懒惰是放逸与懈怠别(云云)。
  镜水抄云。言懒惰是放逸等者。问。懒惰与懈怠何别。答。王所别。经言除懒惰意。云。即心王也。懈怠想。云。即心所也。问。放逸兴懈怠何别。答。放逸故驰流六境。懈怠所行不增长。是二别也(云云)。
  决择记八云。疏懒惰者。宝云经云。懒惰是则精进障。懈怠者精进垢。懒惰者一向不行。懈怠者有时废息故为轻。由不行故为重(云云)。
  唯识论云。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行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二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谓由懈怠及贪嗔痴。不能防修染净品法。总名放逸非别有体(文)。
  问。经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云云)。可过有情缘慈乎。进云。玄赞法缘慈释也。付之既云于在家出家人生慈心。定可通有情缘慈。例如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文通众生缘悲。就中今文四安乐行中。第四心修诸善利他行也。尤可云有情缘慈。玄赞解释不明。
  会云。经文有二段。先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次云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于所化人初胜后劣也。故上释于菩萨种性中。下释谓一阐提二乘等身。又初生大慈心。后生大悲心。能化德中。与乐拔苦。先胜后劣也。今欲显彼差别。同虽慈心。举胜充法缘慈。同虽悲心。示劣云有情缘悲欤。但于人中起故。可有情缘云难不可然。三种慈悲。皆于有情行利乐故。若如此难者。法缘无缘慈悲。不利众生欤。其德次第深可胜有情缘慈悲利益乎。仍第四利他行。全不相违欤。
  重寻云。法缘慈悲。观五蕴等法。无缘观真如。此时云何得慈悲想拔苦与乐。必可缘假者有情故。
  答。先缘有情。次于其有情止总假者想。观别别法数。复止其分别。证有情实性真如欤。三种缘不离有情境。依其法缘缘无缘观解力。深施利益也若如此难者。根本智等可不与慈悲相应。而加行之时。托有情起慈悲来故。虽舍假者想。不室无瞋上。有拔苦与乐能。布施安忍等行。通根本后得理观皆此类也。
  经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悲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云云)。
  玄赞云。行法缘慈。欲与法乐故。于在家出家起慈心。此于菩萨种性中起。不怖生死苦故。于非菩萨谓一阐提二乘等身。多怖众苦故起悲心行众生缘悲及法缘悲。其实慈悲二类双运。今据增上亦不相违(云云)。
  镜水抄云(如次下)。
  问。经文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尔者非菩萨者。谁人乎。答。玄赞一阐提二乘等。付之见经次下文。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惠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云云)。既云引非菩萨人令住一乘法中。知。非阐提及二乘云事。
  会云。菩萨意业。广大平等故。设于阐提定性。欲令住是法中有何过。普贤行愿。皆有其志。若不尔者。何以无性有情不成佛故。云大悲菩萨无成佛期乎。或玄赞者。于经所说二类。以大旨相配也。未必限一阐提二乘故。玄赞配二类毕结云。其实慈悲二类双运。今据增上。亦不相违(云云)不只慈悲差别。分所化胜劣。又且举增上。实俱通云欤。经并玄赞如次上。
  境水抄云。行法缘慈等者。观众生当情。作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想。与说法华令得乐名法缘慈也。言于非菩萨谓等者。章敬云。此是有种性者。非无种性一阐提及定性声闻也。但是暂时断善根。及声闻未发大心。名非菩萨(云云)。
  上文云。经言非菩萨者。即是阐提众生及声闻人。虽有大乘种性。未发心前。名为非菩萨○(云云)。
  问。当品经文。譬如强力转轮圣王。尔者轮王所具七宝。依三善修因感之欤。摄释依无瞋一善(云云)。付之依十善修因感轮王果报。所具七宝。何唯由无瞋一善乎。是以仁王经上品十善铁轮王。珞璎经同之。
  会云。轮王七宝。广依十善因。若有阙者。王德难备。仁王经等。十善以上为轮王位。则此义也。但摄释云依离瞋不善业者。且述萨遮尼乾子经意也。会仁王萨遮二经相违云。彼经具言此据增胜(文)增胜者。于欲界无瞋增胜也。所治瞋恚。唯限欲界故也。或可。云忍者。无瞋为性。能感大眷属。轮王威德。四洲归伏。是眷属成就力也仍云增胜欤。
  摄释云○问。所感七宝何因而致。答。依离瞋心不善业道之所得也。若尔何故仁王经。言上品十善铁轮王等。答。彼经具言。此据增胜故无过失(云云)。

  以写本一交了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八
  宽政七年二月十八日以写本一交了愿以此功德离瞋不善业能感大福增胜果矣南无大悲观自在菩萨十反
  玉手国枝(谨曰)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九

 

  涌出品

  1 过八恒河沙数
  2 经五十小劫
  3 池涌菩萨乘莲华欤
  4 除前修习学小乘者
  5 乃不识一人
  6 我于伽耶城
  7 出释氏宫去伽耶城
  8 释尊出家成道年岁

  以上八帖

  法华经第五卷开示抄(涌出品)

  涌出品

  问。当品经文。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云云)。尔者此菩萨。何时来乎。摄释有三释。一云。塔品命持经人。二云。无量义经会中菩萨。三云。妙音普贤二士所从问。先付初释。宝塔品时。命持经。忽不见他方来菩萨。付次释。无量义经虽云八万菩萨。不说八恒沙数菩萨在会座。付后释。妙音普贤等菩萨。后品始来。何云二士所从乎。
  会云。凡二十一类同闻众中。十五类者序品列。六类者余品。说其来至事。而今品虽有他方来菩萨过八恒河沙数之文。何时来会云事。前品无所见。朴扬推之设三释。初释云。有义。塔品命持经人故。诸菩萨。应命欲持至此矣者。见宝塔品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云云)偈云。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云云)教主既劝护持。大众何无应命之人。爰知。过八恒河沙数他方菩萨。各于本土闻此语毕。为从佛敕。须臾从他方来欤。自界他方默而无应者。恐成佛语虚唱。故以今品文。知前品事也。第二释云。又释。即无量义经会中菩萨。经家举胜。是以经首而不列叹者。此会不见故让他经。二经一处故。前众至后故作此释。但彼经云。八万者。摄释预会。云经家举胜不足重疑。第三释云。或是妙音普贤二士所从之众者。妙音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普贤与大菩萨无量无边。过八恒沙可在其中。但云前来事者。摄释会云。理实妙音等涌出前至。而集经者。排是次第。安在于后(云云)虽有三释。议曰。初释者省非。后二不如(云云)仍后二释。不可强劬劳之。
  摄释云。经他方国土诸来菩萨等者。问。此等菩萨。何时而至。经之上下无文辨故。答。有义塔品命持经人。故诸菩萨。应命欲持。至此方矣。又释。即无量义经会中菩萨。经家举胜。是以经首而不列叹。或是妙音普贤二士所从之众问涌出品后。妙音等方至。云何八恒是彼从耶。答。理实妙音等涌出前至。而集经者。排其次第。安在于后。若不尔者。妙音等大旨。欲听法华。及至此方。说经宗已讫。来作何为。以此故知涌出之前。早已来矣。议曰。初释省非。后二不如。思之(云云)。
  镜水抄云。经言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至说之者。摄释问曰。答。三解。一是塔品命持。持品应命。以大音声告四众故。诸菩萨应命而至。应命菩萨堕堕。而来。初持品中来由未尽。至涌出品中来数方足故有八位菩萨也。二云。无量义经会中○三云。或是妙音普贤文殊海会等所从之众。摄自断取○塔品命持。持品应为正也(云云)。
  决择抄八云。疏他土请持者。问。此过八恒菩萨。从何而来。答。即无量义经会诸菩萨也○又解。即是妙音普贤。他方所将诸菩萨众○。
  问。经文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云云)。说何事乎。答。上行等菩萨。从地涌出。种种赞佛之间。经五十小劫云。此文意也。付之一经一品时分。可不几。何经尔许劫乎。况释迦一代。仅八十年也。云何及五十劫乎。
  会云。今经所说劫者。论主出五种劫。所谓昼夜月时年也。今品所说。即可其小劫。故玄赞云。本论说此经所说劫。昼夜月时年。此以昼夜合数不废。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或复五十日夜。五十月及时年(云云)于五种劫。初释合昼夜二劫为二十五日。后三释如应可知。
  寻云。初释合二劫为二十五。不□经五十数。又兴法师难之。后五十年释不明。七十余年时(三十五成道后四十余年)。更经五十年者。在世岂及百二十五年哉。
  会云。法华论既云。又复示现五种劫故。所谓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于此品说。虽不正相配。文无所遮。疏先付最初二劫分齐同作释。兴法师依何云无证乎。次五十年释者。唯神力品现神力时。满百千岁可会之。
  经云。是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云云)。
  玄赞云。经是诸菩萨至谓如半日。赞曰。第三神力促时。本论说此经所说劫。昼夜月时年。此以昼夜合数不废。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或复五十日。五十月及时年。水抄云。或五十昼。五十夜。五十年。若昼夜合数二十五昼。或二十五夜。合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化度云。取二十五日为正也(云云)。
  正法华云。从始以来。假使具足五十中劫。不能究畅(云云)。
  问。地涌菩萨来此界时。可乘莲花乎。玄赞乘莲花付之。经云各谓虚空七宝妙塔。更不云乘莲花。解释依何文云尔乎。
  会云。崇俊师释云。十地菩萨行必乘花经虽不言。理必应尔。故论云。亦如菩萨当坐莲花(云云)初地已上入佛知见。妙行开敷。必坐莲花。涌出菩萨。皆深位也。经虽不说下花相。疏主以必然理。云下花赞礼也。
  经云。如是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云云)。
  玄赞云。此方涌出有八。一从地涌出。二下花赞礼。三神力促时○(云云)。
  决择记云。疏下花赞礼者。问。海中菩萨。自说乘花下方菩萨。只言涌出不说乘花。云何言。答。十地菩萨。行必乘花。经虽不言。理必应尔。故论云。亦如菩萨当坐莲花(云云)。
  镜水抄云。有言。下花赞礼者。谬也(云云)。
  又云。第二言升空赞礼者。亦言。下花赞礼。理合乘花而来也。又准同海会菩萨下花礼佛(云云)。
  问。经文除前修习学小乘者(云云)。尔者学小乘者。定性二乘欤。进云。玄赞定性也。付之见经具文。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既云闻经证入佛慧。何云趣寂二乘乎。
  会云。玄赞有二释。初释云。初二赞菩萨。后一说声闻。声闻渐悟也。故上文云。三迂会亦从等。后释云。或初二说迂会。后一说趣寂。初释可本义。今所疑者后释也。但此释即趣寂之人。成不愚法信解一乘。故云入于佛慧。不如渐悟证入故。玄赞云。不愚法者。入解佛慧非入证也(云云)。
  经云。尔时世尊。于诸大众中而作是言○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养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会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玄赞云。经尔时世尊至入于佛慧。赞曰○释中有三。一见佛树善。二即便受化。三迂会亦从。初虽不从。后亦从也。初二赞菩萨。后一说声闻。或初二说迂会。后一说趣寂。不愚法者。入解佛慧非入证也(云云)。
  镜水抄云○路府云。经中除字错。应作余字也。小乘是大乘之余。牟云。疏既重科。经含两势。不可定非也。若依初科。此是迂会渐悟者。可是余字。声闻是菩萨之余也。若是后科属彼趣寂。即是除字。定性人无后可回心。不名先修习。即是所除趣寂声闻也(云云)。
  文句九云。始见我身。即禀华严入如来慧。果熟易零。是众生易度。二根钝德薄。世世已来不受大化。为是人。故须开顿说渐。三藏方等般若而调伏之。亦令此人今闻法华。入于佛慧(云云)。
  问。经云。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云云)。说何事乎。
  答。弥勒大士。于地涌诸菩萨不识一人云。此文意也。付之弥勒者当来导师。位邻妙觉。地涌菩萨。设位深德高。补处智力。岂隔知见乎。就中彼等大士住此界下方虚空中。久受释迦教化。既同界菩萨也。一佛所化也。若干大士中。何不识一人乎。
  会云。朴扬有三释。一云据真实理而无彼此相。彼此相无故。不得言我识于彼也者。意云。彼者他我相此者自我相也。能悟无我。不分别自他相。故云乃不识一人。第二释云。或诸法离言。未可语之识与不识者。有为无为诸法。其性皆离言。岂说识不识乎。初释约我。此释约法。第三释云或依示相者。弥勒等大菩萨。示不知相。序品疑问等。皆此类也。
  经云。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千恒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问曰○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忽然从地涌出。愿说其因缘(云云)。
  摄释云。经乃不识一人者。问。弥勒妙觉当成熏习已远。云何此众不识一人。答。据真实理无彼此相。彼此相无故。不得言我识于彼也。或诸法离言。未可悟之。识与不识。或依示相故。下经云。新发意菩萨。或不信受。明已信知。亦兼识矣○(云云)。
  决择云。经乃不识一人者。问。弥勒果刻当来。足识此众。今言不识。岂不犯妄语乎。答云。不识者示相而说。或一切法而性离言故云不识(云云)。
  文句九云(文广可见之)。
  疏记九云。今见皆不识者。此有二义。一约权教。虽于十方横竖游履。教权时浅。不测本人。二约实道。虽居补处犹在迹中。是可云知○后不知前是为人者。前进人。有所证善。弥勒不知彼之内善○(云云)。
  问。当品中。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云云)。指现在伽耶城欤进云。玄赞昔伽耶城也。非现在伽耶城(云云)。
  付之见经次下文。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既云成正觉转法轮。明知。现在伽耶也。若夫说昔成道者。弥勒何起疑。云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于此少时。大作佛事耶。释尊已显昔成道。故又何至后品。始说久远实成之旨耶。
  会云。释尊常在娑婆世界。说法教化。南州之中。伽耶者。中国胜处也。过现未来出世成道。不舍此处。是以佛指昔住处。众会谓之伽耶。发问遣疑。皆有所由。若实云于今伽耶城菩提树下。教化涌出者。佛语可虚妄。但昔伽耶者。玄赞意。指其处所。不必昔有此城。摄释疏。外更加云或伽耶名往已有矣。各有道理欤。
  经云。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尔乃教化之。令初发道心。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云云)。
  玄赞云。经在娑婆世界至悉当得成佛。赞曰。初一颂半住处深智。后二颂结成我化。于此伽耶处所。昔来所化非今现在伽耶。如云常在灵山。非山常在。在山处故此城亦尔(云云)。
  摄释云。疏于此伽耶处至此城亦尔者。或佛耶名往已有矣。久已在此。成道化生。下弥勒疑。为言今世。居伽耶城成道化也。故牒为问(云云)。
  经下文云。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云云)。
  镜水抄云。言结成我化等者。世尊言陈之中。说现在伽耶城。意许之中。说无量劫前伽耶城处所。弥勒亦知言陈。不知意许。将谓世尊现在伽耶城。有抄说。伽耶城虽经劫坏。名字常存。与恒河一种。此亦不然。但是说伽耶城处为正。往昔未必有城。设有。未必名伽耶。如言常在灵鹫山。非净土中有灵山。但是净土。向其灵山处。所以说灵山也(文)。
  玄赞九云。于灵山处。现或。现有灵山(云云)。
  问。经云。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云云)。尔者此城在何处乎。玄赞云。是迦维罗国之都城(云云)付之勘西域记。此城在摩诃陀国(云云)云何相违乎。
  会云。依玄赞者。今经所指伽耶城者。是可迦毗罗城。邻上释氏宫。说伽耶城故。若摩诃陀国伽毗罗城者。不如来生处。又不成佛道场。经举其处有何由乎。依之玄赞云。伽耶是佛生处。是迦维罗国之都城。佛于摩诃陀国菩提树下成道。俱中天竺相去极近。故言不远。得大菩提(云云)。但于名号殊者。玄范师释云。伽耶城即迦毗罗城。其言讹略故云伽耶。即是世尊生处都城(云云)毗罗二字速呼滥耶声欤。摩揭陀迦耶城者。正音所传也。西域记说。疏主岂不存乎。
  或玄赞或本云。伽耶城者。乃至即在摩揭提国之内境。佛菩提树次南极近。故言不远。又于伽耶。是佛生处。既有二释。所进者后释意欤。依初解者。广引西域记。正为摩揭陀国。是如名指体。释氏宫者。生处也。迦耶域者。成道树邻近也。后释授体会名。其旨如上。
  玄赞云。伽耶是佛生处。是迦维罗国之都城。佛于摩揭陀国菩提树下成道。俱中天竺相去极近故。言不远。得大菩提(云云)。
  西域记八云。戒贤伽蓝西南行四十五里。渡尼连禅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余家。本仙人之祚胤也。王所不臣。众咸崇敬。城北三十余里在清泉。印度相传谓之圣水。凡有饮濯。罪垢消灭。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岩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伽耶东南有窣堵婆。迦□本生邑也。其南有二窣堵婆。则迦耶迦□。波捺地迦□波事火之处。伽耶迦□波事火东渡大河。至钵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自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处不远。有卑钵罗树。下有金刚座。去来诸佛。咸于此座而成正觉此卷题下去。一国○摩揭陀国上(云云)。
  镜水抄引西域记云。准此与疏不同。未详所以(云云)。
  会古通今抄引西域记毕云。准此之疏。而不同也。未详其旨。相去极近者。若依疏意。迦维罗国都城去摩揭陀国极近。然准西域记。随三藏大师行至之处。却计约之。即迦维罗卫国东南。望摩揭陀国。去约九百里。虽俱中印度境。然言极近。亦难扶顺(云云)。
  玄赞或本云。伽耶城者。极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减有千家。此并仙人之祚胤也。不事公主。贵庶崇仰。城居胜族。举国咸忌。即在摩竭提国之内境佛菩提树次南极近。故言不远。又云。伽耶是佛生处(以下同前)子岛僧都点本也心地观经云。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拘沙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云云)。
  问。释尊出家成道年岁。云何释之乎。玄赞有二释。一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二云。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云云)。
  问。先付初释。增一阿含。中阿含。来住阿含。出曜经。和须密论。俱说二十九出家。悲华经。善见论三十五成道(云云)。加之见本起经。佛出家后六年苦行间。罗□处胎内。第六年成道时。罗□始生(云云)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者。罗□岂十一年间处胎内乎。次释亦不明。本起。因果经。智度论等。说十九出家。思惟三昧经。三十成道(云云)。
  会云。如来出家成道之事。年齿。诸部小乘有二说。一者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云云)。本起因果经说十九出家。思惟三昧经说三十成道等也。二者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增一中杂三部阿含。出曜经。和须密论说二十九出家。善见论说三十五成道。依玄赞者。大乘中同后说。悲华经三十五成道等也。六年苦行罗□住胎。今四十余年之文。皆以符合。依之菩提留支三藏。引经偈云。六年行苦行。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教化诸众生。真谛三藏。西域记等。并说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二说皆虽随机感。大乘所传可以为通途矣。
  寻云。苦行六年外。可有乐行时分。故玄赞引有解云。十九出家后。五年事仙人行乐行。六年行苦行。三十成道(云云)。次三十五成道后四十余年者。仅尚七十五年。云何云佛寿八十乎。
  答。玄赞释初难云。六年之内。兼修乐行(云云)。乐行者将诣道树。于牧牛女边受乳摩事也。时分甚短故属六年内。会彼难云。说法华之初分云。过四十余年。若终一部。在七十九岁。
  别寻云。二类机见不同者。若于太子诞生有迟速欤。将又二类同时在宫。随太子时。或人知十九岁。或人知二十九欤。若如前义者。沙罗林涅槃。又随机见在前后欤此事无证。又涅槃决定。诸机同时见于诞生出家。前后不同者佛寿命成长短。若如后义者。年月日时。一国普同。如何或人前经十九年。或机前送二十九岁乎。
  答。二义俱得。先诞生等有迟速者。百亿四天下出世不同(天人告道宣)。可为例。一处一时。知年龄不同。以延促劫智可为证。入涅槃时不同者。以像法决疑经。可说证。大圣境界。自在无碍。不堪疑惑。
  问。
  玄赞云。言不远得大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者。于此义中略有二说。一者诸部说。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本起因果经说十九出家。思惟三昧经说三十成道。即智度论说。佛临涅槃告须跋陀罗。我十九出家。已求佛道。出家已来过五十岁。不说成道之时。佛实年八十年矣。此有解云。十九出家后五年。事仙人行乐行。六年行苦行。三十成道。故告须跋陀罗。过五十岁。智度论中用于此义。即依此说。今言成道四十年者。才年七十矣。二者亦有诸部及大乘中。说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增一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出曜经。和须密论。并说二十九出家。悲华经。喜见论。并说三十五成道。本起经云。佛欲出家指耶输腹云。却后六年。汝当生男。遂怀罗□佛六年苦行成道之夜罗□始生。但言罗□六年在胎。不说十一年在母腹。故知。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六年之内。兼修乐行○菩提留文法师。引经偈云。八年作婴孩。七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五欲。六年行苦行。三十五成道四十五年中。教化诸众生。真谛三藏。及和上西域记等。并说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金光明经说佛寿八十年。今云成道过四十余年。即七十有五。并初成道年。合四十一年名过四十(云云)。
  镜水抄云。言于此义中略有等者。且第一诸经不正义。言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又智度论。佛临涅槃时。告须跋陀罗言。我年十九出家。出家来过五十岁。俱计六十九。此解佛不满八十。便入涅槃。章敬云。智度论文随小乘。不正说也。言本起因果经等者。疏主和会智度论等文。智度论文错。遗却十一年。只说出家已前年岁。及成道已后年岁。计六十九也。遗却出家已后成道已前。五年修乐行。六年苦行。计十一年。后六十九年成八十。佛实年八十矣。言此有解云等者。正是疏主和会初标也。言智度论用者释也。用十九出家义。并五年事仙人行乐行。六年行苦行义。计成三十成道。今言成道已来。始过四十余年。即才年七十矣。即法华会后更经十年。至涅槃会也。取成道年。兼帖成道后四十年。共有四十一年。故言四十余年(上依智论)。言二者亦有诸部等者。申正义也。言佛欲出家等者。六年成道。罗□始生。却算出家。帖二十五。故知。成道三十五年也。若言十九出家。更帖六年。即二十五成道。便违圣说。言不说十一年者。若十一年在胎。可说帖十九为三十成道。今既不尔。故十九非也。言六年之内等者。彼部问云。若言二十九出家六年行苦行。即菩萨于何时中修乐行。更添乐行。即非是三十五也。答。疏言六年之内等。言菩提留支等引何经请捡也。言金光明等者。经言。妙幢疑云。释迦如来寿命短促。唯八十年(云云)。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十九
  (金藏院本愿)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己未)十二月二日执笔清胤
  (朱书云)宽政七年二月二十日以写本一交之
  玉手国枝
  法华经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

 

  寿量品

  1 三身成道
  2 树下成道
  3 今昔二时
  4 不集功德人体
  5 菩提无上文殊
  6 弥勒四请
  7 除轻法请(第二方)
  8 应化非真佛
  9 化身说有为如幻
  10 我常在此
  11 远成近成
  12 我本行菩萨道
  13 身子从迦叶世至释迦世经几生耶
  14 总名一生
  15 复至他国遣使还苦
  16 虽近而不见
  17 时我及众僧
  18 常在灵鹫山
  19 大化身土可有成坏

  已上十八帖

  法华经第六卷开示抄(寿量品)

  寿量品

  问。宗家意。三身如来成道。为必同时。将如何。两方。若必同时者。自利功德圆满之位。成自受用法身正觉。利他行愿究竟之时。现他受用变化二身。而自行化他二门既异。何必同时证其果。是以释此品来意。法身本无起灭。化佛近成。报身久证(云云)明知。释迦如来。往昔证实身菩提。贤劫唱应化成道云事。若由之如此者。见佛地论文。弥勒自善根虽熟。所化善根不熟故。在后成佛。释迦所化。善根先熟故。令超九劫。在前成佛(云云)。若三身不必同时者。弥勒先成智处城正觉。释迦速可唱菩提树下成道。既以不尔。知。三身无不具足云事。
  会云。三身成道者必同时也。因行果满。自然感赴内证外用。法尔不背。若自受法身未成者。是因位菩萨也。设虽有外现色身不实佛。若实身必圆满者。平等性智。必现十重报身。成所作智。定唱八相成道。不减不增之释。即此故也。
  寻云。大悲阐提。菩萨利他善根。永不圆满。若成道云意者。唯成自受用道欤。
  答。成不成佛二义。古来未决。若付成佛义。自受用成道时。必可有他受用变化二身。地前地上。必可有成就熟根机故。即观音文殊。过去作佛。其证也。若不尔者。阐提菩萨。不共所化。永可无出离期。凡不及疑者欤。
  问。释迦弥勒所化。熟不熟事者。可为同时证耶。
  答。超劫地位有多释。相好九劫大旨化现也。设在其前位者。至百劫中。自善根未熟云事可不实。又弥勒者自善根虽熟。待所化抑成道云事。佛地论不分明。设虽说其旨。是一化一向不共师。随教显文为证也。仍此事付难付答。恐不决定证欤。
  问。付三身成道。且八相中。树下成道。与智处城作佛为同时。将后时欤。两方不明。若同时者。入胎等八相。皆是成所作智所现也。成事智现起者。自受用成道时也。知。八相第五成道。定可在自在宫正觉之后。依之大师解释中。释弥勒兜卒上生事。道圆上果。迹履下因(乃至)假称菩萨(云云)在天犹佛位也。何况于下生诸相乎。若在后时者。权实虽异。一佛成道也内证外现。定可同时。是以瑜伽论中。坐道场以前。皆摄菩萨身。分别因果二位依实身。知。实身成佛刹那。唱树下正觉云事。
  会云。化身事五相。与自受用成道同时也。内备真实德。外示权化事。俱有因果二位。何不相顺。彼释化身超劫。皆论地位行相。准知。权实成道。是同念云事。但成所作智现八相。若初度者。现我道已后四相。若后后通现八相。分全初后。总合云彼事智所现欤。上生疏释实以难会。但余经中。弥勒是他方久成如来也(云云)。若指其实。如此判欤。或以金刚心加行云果道。犹如小乘胜果道非已成果。
  玄赞云。○今辨。法身本无起灭。化佛近成。报身久证。化于此众。何所疑耶(云云)。
  同三云。瑜伽论三十五说十二中。○为成后四。彼修六种方便善巧。○六究竟清净果道满已。住知足天。乃至下生成等正觉。令生欣乐。往生随下。请转法轮广为饶益(云云)。
  上生经疏上云道圆上果。迹履下因。祈觉运生。假称菩萨(云云)。
  三身章周记云。章无住至后方下生者。先在菩萨十地满位。欲成正觉。先作一身在都史多天。变身往彼自在宫中。自在宫中。成正觉已。知足化身。即下阎浮。亦成正觉。法尔菩萨。要如是也。然未见文(云云)。
  问。玄赞引法华论。为不集善根无功德人说医师喻尔者不集善根者。约过去说。摄释云。今昔二时皆未集故(云云)。付之。
  会云。今昔二时皆未集故者。值佛世名今。其以前名昔。是退大以后时分也。此二时俱不集大乘若违论。智胜等世。非无大乘功德。或依镜水抄第二释者。约
  今生法华会上未回心前(云云)。
  问。○尔者不集功德人者。三周得记声闻欤。将见座凡夫欤。两方。若三周得记声闻者。既云不集善根。云根未熟人。知。说凡夫云事。三周得记声闻十六王子之时。已集善根。何云不集善根。根机已熟。今闻法华。不可为未熟人。是以摄释释不集善根人。成颠倒增上慢之所以云。今昔体二时皆未集故以知。起颠倒增上慢凡夫也。若由之凡夫者。说七喻对治七慢。尤可法华正机。是以栖覆等意。三周得记人也(云云)。
  会云。七种增上慢者。或三根声闻昔执也。或现坐凡夫所起也。义决等本有二释。先依罗汉昔执云义者。迦叶等。法华以前或前佛等时。未集大乘功德故。虽闻大乘。不取为第一有增上慢。佛今说医师喻时。还除昔执也(实见谛得果时已虽断。彼总断也。今重净其执)。不云法华以后犹根未熟。若又凡夫执云意者。如来涅槃后。至弥勒世。三生或四生等修小行。遇慈尊证圣果。回心向大受变易。后大乘善根渐熟。知。非千二百声闻。是一乘傍机也。破执有何失。
  玄赞云。三者论说对治七慢之中。第七无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善根。而不取为第一增上慢。为对治此说医师喻。论又云。第七人者。根未熟为令熟故。示现涅槃量。现在未集善根者。名根未熟。令集诸善根。希取第一乘。示现佛入涅槃。分限名量。令集善根后方调化。医师既在此品。故此品来(云云)。
  摄释云。疏于第一乘至增上慢者。不集善者。不集大乘善根故。论云。于第一乘不集善根故。言不取为第一者。释于此人成颠倒增上慢之所以。今昔二时。皆未集故。名为不集(云云)。
  镜水抄云。诸抄皆说。今昔二时。皆不集故。不修大乘。名不集功德。此等众生。一即身中本来有四智菩萨心种。二乃过去十六王子时。闻法华经。薰得大乘菩提心种。自彼土至今生已前。前世中。更不曾修行大乘。名不集功德。此等众生。过去世中。见佛出世则起慢心。见佛入灭则生恋慕。佛若在世。虽尔逢佛。不肯修行。经云。时诸子等。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于此三界火宅。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二者约今生。法华会上未回心前。大乘根未熟故。于第一乘。而不回心。为对治此说医师喻。然后唱灭。问。今此七喻。正明声闻三根。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岂得言今昔二时悉皆不集答。论约未会行前。作如是说。七喻乃回心已去。经依后说论。约先论故也(云云)。
  问。当品中明菩提无上涅槃无上。尔者以菩提无上名文残者。何释之乎。玄赞云。七喻中。准说后文医师。不说前文三佛菩提故。付之七喻三平等后说故。以十无上名残。如云后十无上是初七喻三平等残。何以医师喻前说菩提无上为其故。云医师喻文残。玄赞释难思。如何(摄释第三卷委释此事。准彼可会)。
  玄赞云。四者论云。八者示现成菩提无上故。示现三种佛菩提。三身在此故此品来。此为文残。七喻之中。唯说后文医师。不说初文三佛故(云云)。
  摄释三云。问。无上居后可名为残。亦有在喻等前说。何一得言残。答。论以七喻平等无上。排为其次。假有一二无上在前。而明从多类言总名残也(云云)。
  私记云。○问。彼喻凡显非生现生非灭现灭。若以非灭现灭。方为涅槃无上。以非生现生。应为菩提无上。
  答。纵虽现生为菩提无上。唯显应化。未显法报。岂非文残。若以此义细而论之。应言文残及以义残。今举一边名文残(云云)。
  问。今品中。弥勒等菩萨。请说三身寿量。尔者三请欤。四请欤。玄赞云。弥勒四请。付之经举弥勒等请毕。如是三白已如来正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云云)随余处玄赞云。弥勒三请。若以复言唯愿说之为数者。佛敕又有而告之言。汝等谛听文。何云三告耶。
  会云。三告四请。经文分明也。故见正文。如是三白已。复言唯愿说之(云云)三白既已后乞唯愿。岂不四重请乎。依之如来牒之三请不止。若限三请何云不止。但佛告敕唯三返也。而告之言汝等谛听者。正说之表也。与前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之文。增减遥异。不可为例玄赞云。佛既慈悲三告大众。何得虚然故加四请(云云)。赞家所判如此。何及疑难乎。
  经云。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向佛言。世尊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云云)。
  玄赞云。此弥勒四请。佛既慈悲三告大众。何得虚然。故加四请表悕法心重○四请三身各四。祈四德。希四智济四生。是此意(云云)。
  同一云。寿量品中亦复如是。弥勒三请。佛言。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三遍劝信方说身之真应(云云)。
  问。付以对治秘密除八障之义。且说毗婆尸佛即我身。除何障耶。玄赞除轻法障付之凡轻法障者。于粗文浅义生解之人。轻甚深文义故。说多劫修因方生解对治之也。庄严对法等说如此。何说他身即我身。除轻法障乎。
  会云。摄释释赞文有二意。摄疏写误者初释也。误佛字作法字也。或疏意云。胜观如来既即我身明所有法亦为秘妙者。后释也。举能说佛听显所说法义。其意易知(云云)。
  问。玄赞中说毗婆尼佛即是我身。除轻法障尔者朴扬大师云何释给乎。答。摄释云。应疏写误(云云)。付之说他身即我身除轻法障云事。非今玄赞。上生疏等亦以同也。宁诸文皆书写误乎。况思道理说胜观佛等即是我身。以彼所说为我所说之时。岂不除轻法障云乎。
  会云。摄释虽设二解。云不如初释。存应疏写误义。云佛云法恒时唱其名。相滥实有便。但上生经疏又可准之。况比校彼此文字。互改其词末学常习也。一处谬为其源欤。
  玄赞云。又对法等说有四秘密○三对除秘密。佛为对除诸过失故说种种教。且除八障说最上乘。一除轻佛。二除轻法。故说我曾名胜观如来。法身无别故。摄释云。问。疏列八障。第二与庄严等行相。何故不同。答。应疏写误。或疏意云胜观如来既即我身。明所有法亦为秘妙。不如初释(云云)。
  问。玄赞引最胜王经于三身分别四句。尔者他非应句可取佛身耶。
  问。以地前菩萨所见佛身。为应非化句有何故耶。
  问。资粮加行能化佛身可有大小不同乎。
  问。四善根位见一大千界一应身(云云)。可有教文乎。
  问。四十心能化可有大小不同乎。
  问。佛地论中于三身分别四句。尔者亦受用亦变化句。可取八地已上能化他受用身乎。
  玄赞。最胜疏三等可勘合之。
  问。付华严十佛。身三业异熟佛。三身中何玄赞。三身及佛土章演秘化身也。摄释第三受用身也。
  问。第七心佛三身中何
  玄赞。摄释(一义)三身章。演秘无漏第八名心佛。佛土章。摄释法身也。
  问第九本性佛三身中何。
  佛土章。摄释。演秘。自受用也。三身章。摄释(第三义)法身也。今玄赞兼二身欤。
  问。楞伽经法身说法(云云)朴扬大师如何释之乎摄释云。法佛为境。令菩萨等根本智生故名说法(云云)。付之。
  唯识寻思抄别要记之。
  问。玄赞引般若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云云)。以自受用身可摄真佛耶。两方。若摄者。经本说真法身。论家何以自受用身摄真佛乎。是以大师处处不摄。若由之不摄者真非真二佛摄三身尽非真佛是应化也。(云云)以自受用不摄真佛是何乎。况佛地论生法二身中。以有为实佛为法身。例此可尔。依之玄赞引此文毕。报法二身名为真身。(云云)依之镜水抄以法身。自受用身名真佛。
  会云。般若论意。真佛者唯法身也。大师今玄赞引彼论毕。推功归本唯法身故。彼经宗说真法身故(云云)。余处亦同。但佛地论者别意也。玄赞下文释佛地论意也。或依水抄等意者。真身摄有为无为实佛。以佛地论为知其旨。但玄赞上下聊异也。上唯释般若论虽限法身。下文今以类论。莫过二种。一真二化(乃至)法报二身。名为真身(云云)。以佛地论显文探般若论隐意。大分真化。处处推功归本者。释彼二身中一边欤。
  玄赞云。般若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等。推功归本唯法身故。彼经宗说真法身故○今以类论莫过二种。一真二化。地前菩萨及二乘见名为化身。法报二身名为真身。由此理故。明三佛菩萨中分二。初明三乘所见其所疑身。后明三乘所不知真身。此初也。
  镜水抄云。言又般若论等者。一真佛。法身自受用身名真佛。二非真佛。他受用及化身名非真佛(云云)。
  问。就楞伽经所说三身说法。且化身佛可说有为如幻道理乎。
  摄释不说有为如幻(云云)。付之一代半满教皆是化身说。而有为九譬。依他八喻诸大乘经常途说也。何云化身不说有为如幻道理。华严般若等其说分明故如何。
  会云。楞伽经三佛所说各别举之。朴扬任文作释。其中化身不说如幻如化者。随增论之。地上菩萨能证依他如幻。故限报佛。他受用身也。对彼胜义广说幻理也。化身三乘同见身。多说隐入界或说六度等。设虽说如幻。是为当来将证也。不现在证入。仍配属二身。经意本异也。
  摄释云○问。化佛说于六度等法。云何名粗。答。虽言六度。不言有为皆如幻化。是故名粗。
  问。经文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三身中说何身耶。进云。玄赞说自受用。付之自受用身周遍法界。何云在此娑婆。唯佛与佛境界。不可云说法教化。就中玄赞下文及余处中。释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偈颂。说他受用身(云云)。以重颂思长行。同可他受用。加之他师释此文。说应化二身(云云)如何。
  会云。释我常在此娑婆世界文。玄赞有二意。初释者说自受用身。后释者明他受用身。今所进者初释欤。此释意者。当品明三佛菩提。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得阿耨菩提者。三乘所见所疑身。是应化菩提也。我成佛已来(云云)阿僧祇劫等者。三乘所不知真身。报佛菩提也。其中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等者。明恒所住也。真身既自受用身。住所岂应化耶。若此一段说应化耶。若此一段说应化者。争遮父少子老之疑乎。但在此娑婆者。举用显体。其用起之处。其体不离故。玄赞自受用身实遍法界。相状难见。仍随小情以释自体。举用显之云别所在。有起用处身即在故(云云)。次说法教化者。以用归体。犹自受用德也。次所出长行在上段。偈颂在下段。上正明三佛菩提之中。报佛菩提也。偈颂即颂之。自我得佛来(乃至)。常住此说法等文也。常在灵鹫山以下者。明报身报土有缘得见之义中。说报土也。我常在此者。实身所在故。自受用身土也。得见有缘者。机见身土故他受用也。设又虽相当。长行自受用为本。影显他受用。偈颂他受用为本。影显自受用。有何过乎。
  玄赞云。经自从是来至导利众生。赞曰。恒所住处也。自受用身实遍法界。相状难见。仍随小情以释自体。举用显之云别所在。有起用处身即在故。亦如虚空广遍无碍之处相彰。实报法体俱圆用证之处便显故。自报身举用别显。又说导利十地菩萨他受身。举他所知明成久。非自报也(云云)。
  镜水抄云。言仍随小情者。问。今者欲令众生见法身报身体。云何得见。答。疏言仍随少情以释自体等。菩萨二乘凡夫名小情。随彼小乘举化身用。显法身报身体。有用之处则有体。有体之处则有用也。举用显之也○言又说导利十地等者。解经中言。亦于余处百千等净土中起用也○若论实报遍不可说。前解为正(云云)。
  私记云。问。天台难云今谓他受用身尚非情见。况自受用随情能知。法身义显。何论云密。难情见也。亦如虚空广遍无碍。今谓此中意明。本迹土用。用即属事。虚空属理。不当本迹得引理而证于事。若无达事方可论理。理无本迹不思议同(云云)。此难法师。自宗何释。答。自宗遮云。仍随小乘以释自体。举用显之。非谓自受用身而说情见。自受用身实遍法界。相状难见。今但举用即显体也。举小化用显大化身体。举大化身用显他受用。举他受用显自受用。举用显体。岂非明耶。本迹二门大用事理。开权是事。显实是理。近成是事。远成是理。何云事理不当本迹耶。问。就后释若云他受用身。举他所知以明成久者。随十地皆仍应久近不定。岂可尔耶。答。不定何妨。问。此明劫数。报身寿命自他受用同在此中。若他受用。随他所知有不定者。所举劫数云何释之。答。言总意别也(云云)。
  兴疏云○故今即娑婆说法者。变化身也。余处导利者。他受用身也。我者释迦实德也。自受用身既遍法界。相不可见处不可示。故以现化之用而显自成之久。起化用之处。实报即在其中故(云云)。
  问。释迦成道为远成真实。将近成真实欤。答。玄赞作二释。一云。远成真实。二云。近成为实。俱不可尔。
  问。经文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云云)。尔者为说释尊实成道为当如何。答。玄赞解此文作二释。一云。说久远实成道。二云。四意趣中平等意趣。四秘密中对治秘密(云云)问。先付初释。夫寻释尊因行者。于释迦文佛所发菩提心已来。至于值燃灯佛得成佛记别。经三大劫历仕诸佛。超四十劫速成正觉。发心修行授记作佛。诸教所明其说非一。若以久远成道为真实者。一代所说皆成虚设。就中今经上下多说近成之旨。譬喻云其人近出未久之间。化城喻品说十六王子往昔结缘。加之大王求法。不轻因行等。岂皆说化相化现事耶。付次释。凡今品者为除父小子老之疑说久远实成之旨。若平等意趣对治秘密说者。何实遣众疑耶。是以法华论中。示现成大菩提无上说三佛菩提(云云)经文若带意趣秘密者。论家岂不显其实意乎。何况华严。涅槃梵网。处胎等诸经盛说远成真实旨。以余教说推当品意。久远成道真实非权。加之佛地论以释迦六年苦行为成事智现业果化。不许久远成道者。如何可会之乎。
  私云。当品玄赞虽作二释。依先远成义。还会后近成证。知。赞主御意以远为正(子岛意也)凡远成近成诚文俱多。然而法华经详会近为方便。显远为真实。余教之中无会法华之文。二说相对不如今经。况依大般若者。或见菩萨今得菩提。或见菩萨久已成佛(云云)。机感不同也。其二类中悟久远根本。定可胜机依之分别功德品列十二类得益之中。无生忍等十一位。皆是地上也。如清净法轮在第十地。其机既大圣也。其教岂不了乎。诸教所说释迦因行者。付贤劫成道示一段修因也。故玄赞会燃灯佛前摩纳受记之事云。此亦化现何所相违(云云)自余诸文准之可知。次付今经出违文。恐可不重难。一经本旨。深归远成故也。
  重寻云。摄论平等意趣。庄严对治秘密会他佛即我身之说也。则可法华经我说燃灯佛等文。若尔。四依菩萨能会经密意。何无会法华之文乎。就中一代诸教。明发心修行超劫成佛三祇次第。悉遣假说如覆天地。若如此者。谁信圣教。爰知。论家立四意趣四秘密等。专为会此等相违也。若以法华经为决定证者。初成之佛者。说寿量品否。若说之者。何知释尊又不近成。若不说者。三世诸佛说法华相可有定式。争不说郑重胜事。若说不说不定者。可不必至极实说。付中下文云。我等未来世一切所尊敬。坐于道场时。说寿亦如是(云云)千界地涌过八恒沙八行等菩萨。当来各可说此事。岂皆久成佛而无新成人乎。爰知。今经有所可会。次所说真实故。得益众多。机根深远者。华严。处胎。般若。涅槃等经。亦说远成得益殊胜皆同欤。彼既不尔。今品说寿量长远故有此德。不必依成道久远也。次玄赞余处。上生经疏等唯述一释。皆近成义也。知。今品二释中。后释可正。答。三世诸佛八相道之中。或近或久其类不同。其远成佛显真实耶否。若有显实者。过释尊今说以何词得显其实。若又新旧俱说远成。无令弟子知其实者。佛教恨有所不穷。故知。新成佛不如此说欤。同虽说远成此经超余经。余经多示化身相。梵网经八千往来等也。此经说自受用真实菩提(是一)余经不说劫数。此经明指时节。故余经未显其本。此经正说源也(是二)。余经说者来意不必深重。此经尤深重也赞曰。前明涌出皆言。佛化位高众大时会生疑。今辨法身本无起灭。化佛近成。报身久证。化于此众何所疑哉。故一一事皆有轻重。次摄论庄严会说胜观如来。亦名毗婆尸佛。即我身之文。不似今经燃灯佛名。何必云指此经乎(云云)。次新成佛说不说者。天台一家大疑也。嘉祥意。日月灯明佛。大通智胜佛。不说后段经(云云)。自宗远成释无分别判。但可说寿量品诸菩萨说寿亦如是者。寿量长远义也。此品本名寿量品。一品本义说三身二转之果德故也。至于成道近远者。随教主说远说近可不定欤。次上生疏等依常途教相。同今后释欤。抑诸教违文。实以不容易。然而此品玄赞述不废释迦实成道久。不废之发端悉会文理。下重云。何所相违。末学不及强劬劳。设虽今经文。一乘之义者。深密自会。慈氏详解四意趣四秘密。不云会久远成佛之文。只指他身即我身。其不分明。何辄可疑郑重经文乎(二释料简各有故贤云云。又有愚案。委旨如余抄)。
  玄赞云。此文二释。一者不废。释迦实成道久化现新成。二者何废四意趣中平等意趣。四秘密中对治秘密。除轻佛法障。并破慢行。说他为自。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不尔燃灯佛前谁受记别。此亦化现。何所相违(云云)。
  法华论云。八者示现大菩提无上故。示三种佛菩提○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如经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百亿那由他劫故(云云)。
  玄赞七云。问。释迦修行不越三祇。何故尘劫极多。彼时犹称王子。答。意趣有四。一平等意趣。谓佛说言。我于尔时曾名胜观。法身平等故。二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四众生意乐意趣○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说余佛事。即是我身身平等故。若不尔者。云何乃言尔许劫数。又善心相续劫满三祇。诸心通论何妨尔劫在彼佛时。犹称王子。又依昼夜月时年。何妨许时释迦自身三僧祇内(云云)。
  摄释四云○问。准寿量品明成佛时。已在十六王子前矣。纵有多会岂不相违。答。彼据实成此依示相。或复彼依平等意趣。此据实成。如广下释(云云)。
  上生疏上云。又云。对治秘密者。一治轻佛。二治轻法。故说我于尔时曾名胜观如来等。与彼法身等无差别故。法华经云。我成道以来无量无数劫等皆是(云云)。
  一乘义私记上(子岛)云。问。且付报身佛。释迦成佛若实久远。若是以方便说。答。玄赞有二释○记别问。此二释中以何为正。答。古德多用平等意趣释。今谓不尔。初释为正。故玄赞通第二释中。难初释之难云。此亦化现何所相违(云云)意云。为释迦菩萨于燃灯佛前受记亦是化现。其实往昔早成佛毕况捡涅槃等余处文。初释是正也。问。若尔何玄赞释大通佛十六王子之处。亦用平等意趣释答。可受口传之(云云)。
  涅槃经四云。又示现阎浮提中。出于世间众生皆谓我始成佛。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所作已辨。复随顺世间故。示现于阎浮提初出成佛(云云)。
  同七云。是魔波旬坏正法时。当作是言。菩萨昔于兜卒天上没。来在此迦毗罗城白净王宫。依自父母爱欲和合生育是身。若言有人生于人中为诸世间天人大众所恭敬者。无有是处。又复次言。往昔苦行种种。布施头目髓脑国城妻子。是故今言得成佛道。以是因缘为诸天人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之所恭敬。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悉是魔之所说。善男子。若有经律作如是言。如来正觉久已成佛。今方示现成佛道者。为欲度脱诸众生故。示有父母依自爱欲和合而生。随顺世间作是示现。如是经律当知。真是如来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说经律即是菩萨(云云)。
  梵网经下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反(云云)。
  智度论一云。复次菩萨初生时。放大光明普遍十方。行七步观察四方作○狮子吼而说偈言。我生胎分尽。是最末后身。我已得解脱。当复度众生○(云云)。
  佛地论六云。经曰。又如众生领受身业。由是众生领受所作善恶业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领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就解脱。论曰。此中显示现业果化。云化身业相。身即世业故名身业○成所作智现似化身领受化业。由此业故示一切本事本生难修行。先世相应所有余事。名为本事。先世所受生死差别。名为本生。如毗湿饭怛罗等一切本生事。依此本生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云云)。
  菩萨处胎经一云。昔来无数劫成佛身无数。分欲度诸众生(云云)。
  问。经文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尔者说阐提愿欤。两方。若说阐提愿者。凡释迦上上精进菩萨。大智增上大士也。何发大悲阐提愿乎。是以玄赞下卷。释不轻大士得常六根净之文。证入初地。由此定知。非四十心水抄解此。是变易身上六根净故。初地名常(云云)准之释迦既于初地得变易生。以知。非悲增菩萨云事。若由之尔者。天亲论主释今经文。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云云)。此释明发尽生界愿。加之玄赞中本行菩萨道时。愿度众生尽方入无余。以众生界无尽时故。今得果圆愿行无萎。故寿不尽(云云)。云何乎。
  会云。此文非说大悲阐提愿也。释迦者极上勇猛难行苦行。超四十劫弥勒前成佛。智增虽超悲增。悲增无超劫义。为利众生故留生死故也。是以愿非究竟者。利众生总愿也。非阐提别愿。阐提愿者。尽一切众生令成佛毕。然后我方成佛。众生不尽故。菩萨又无成佛期。今尽未来际报身常住不入无余者。是一切菩萨通相也。成佛不成佛入灭不入灭其相不同。何及相滥。若释迦发阐提愿者。为宝海大臣立五百愿之时。岂贤劫五浊中。愿我出世耶。
  有别案如余抄。
  经云。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后倍上数(云云)。
  玄赞云。本行菩萨道时。愿度众生尽而入无余。以众生界无尽期故。今得果圆愿行无萎。故寿命不尽。复倍上数(云云)。
  法华论云。我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非谓菩提不满足故。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此文示现如来常命巧方便。显多数过上数量。不可数知故(云云)。
  问。舍利弗尊者从迦叶佛出世至今释迦经几生乎。进云。三生付之从二万岁减至百岁。所经时分尤长远也。何唯经三生耶。
  会云。朴扬有二释。初释意云。若住此界可有多生寿命短促故。若生他界及天上长寿之处。何废只三生。后释意云。若他界逢佛后。至此界合为三生。有何相违(如文无别事)。舍利弗等六十劫练根人也。玄赞二佛中间拟宜为四生。或为三生。旁不难欤(如次下)。
  摄释云。
  问。玄赞中释迦所化声闻。至值弥勒总名一生(云云)尔者所化声闻唯经一生欤。进云。虽经多生。从释迦至弥勒总名一生(云云)。付之所化实经多生。何总名一生乎。彼迦叶所化声闻至于释迦。所经生数云三生。实三生也。何今云一生。实多生乎。或生他方或生天上。释迦弥勒中间。唯经一生。何强为难乎。
  会云。凡四生释者。初生见佛发心。第二生逢缘起惑。第三生逢释迦佛。第四生逢弥勒佛。皆于其机相分生。未必实受生。释迦涅槃后至后佛济度。须为一段故。以为一生也。迦叶释迦中间大旨可同。摄释问答者。设虽实三生。亦不违云许也。玄赞意。何必约实生乎。仍例难旁无过。
  玄赞云。喻有十二。一善达机宜喻。二者慈矜起化喻。三观机道隐喻。四逢缘惑起喻。五济生成道喻。六见佛感欣喻。七应机说法喻。八根熟道成喻。九未熟不证喻。十令怖示灭喻。十一恋佛爱法喻。十二得圣见佛喻○只如二乘练根相对生少得者为钝生多得者为利。勤堕相对。生少得者为利。生多得者为钝。今说后对。此初二喻合是初生。见佛俱教发心。第三四喻合是第二生。根熟勤修者不失本心。而渐修未熟。懒惰者失本心而复退。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喻合。是第三生。根熟勤修者见释迦佛。而无学满即发大心。受变易生。未熟懒惰者。虽见今佛而犹未证住凡夫位。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喻。合是第四生。昔根未熟懒惰者值弥勒佛。并皆得道亦发大心。先受变易生。根熟勤得道者亦得见彼佛故。言并令得见。弥勒即我异名说故。或总说三生。初四喻是初生佛。初现涅槃彼不见佛。便起烦恼。次五喻是第二生。是释迦佛中现涅般。根熟勤得道者。住有学位渐断烦恼。名为除愈。非皆断尽成无学道。其根未熟堕者犹住凡位而犹未证。后三喻是第三生。根熟勤者并得无学。未熟堕者亦得有学。此二未后俱见释迦。并发大心。故授记中无学有学并皆双有。为此等类示有涅槃。是此中喻之大意也(云云)。
  摄释云。疏合是生至四生根熟等者。取初见佛所受之身名为初生。第二生者不约见佛。三四亦见。即此喻中有此四生。思配可悉。问。观疏之意。即舍利弗等今见释迦为第三生○纵舍利弗逢迦叶佛已为初生至今释迦。岂唯三生。若尔云何独乃长寿。甚成可怪。若不尔者。云何从初逢佛至今释迦名三生耶。答。略为二释。一云。初逢迦叶佛还生此界。迨逢释迦合有多生。此界命促故。若生他界及无上长寿之处。至遇释迦。何废只三。二云。但言从初至释迦佛。总有三生。何必要逢此界佛也。他界逢佛后至此界。更逢释迦。合为三生。于理何爽。其第二生或此他界受皆无失。疏是第四生值弥勒佛者。问。弥勒出世望去释迦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是人云何但受一生即逢弥勒。若更经生。云何得言是第四生逢弥勒佛耶。答。约三生后。至逢弥勒总名一生。不言此后唯更一生名第四生。逢弥勒也。不障此人有多生故。问。何故三生即约行人。自经生说。是第四生。即不尔耶。答。利根极速限至三生故唯约自。钝根之人极迟六十劫。生即不定。故且对前三生云。后至逢弥勒名第四生。议曰。经之中既不定生。论复不说。纵不约生而明其喻。斯亦何过。若法归分别。假生赞成经之深旨。所有妨难当如前会。亦何不通(云云)。
  镜水抄云○又诸抄云。疏至解三生义不尽。疏中觅三生不得。第一见他佛。第二生第三生俱见释迦。若约能化佛身说。无三个化佛。若依所化众生说。又无三生行相。如何说有三生。答。经云。其父闻子○咸使见之。便第三生见佛。即是释迦入涅槃去。弥勒下生来。便第三生见佛也○法性真如同故。约平等意趣说弥勒即我身也○第三依诸抄解。第一生逢迦叶佛。第二生已后于跋提河边唱灭。却后三月入涅槃。第八相为第三生。此一类众生。从来总未发心。今见释迦入涅槃发心故。是第三生也。第一生虚过。第二见释迦。前七相不发心。第三见释迦佛入涅槃。所以疏主配后二生俱见释迦也(云云。文广可见之)。
  又云。正配生数数。诸抄多解。相国且解四生者。约所逢四个化佛以辨四生。第一最初发心逢俱那含牟尼佛为第一生也。第二生逢迦叶佛为第二生。第三生逢释迦牟尼佛为第三生也。第四生当来见弥勒佛为第四生。此泛配四生如此。若准疏中配喻文处。第一生逢佛。第二生不逢佛。遗教灭后修行。第三生第四生皆逢佛也○问。既言生逢四个佛为四。此第二生不逢佛。云何言生耶。答。若泛指则四个佛四生若依经文配处。即四个佛不足。此第二生不逢佛也。问。争知不逢佛。答。经云。以有事缘远至他国○若根熟已发心者。遇佛见在世时名为见佛。若根未熟者遇佛入灭者名不见佛。经言远至余国是也。非全不见佛。隐却在世行化时不说。偏举灭后之事故。云有事缘远至余国。根熟发心者。佛在世时以有事缘与度○问。争知隐却耶。答。准后第三生逢释迦佛。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毒药一时总服。于中服毒深者失本心。服毒浅者不失本心。第三生既有两类人。推知。第三生隐也。有遇佛不遇佛者。此解甚善(云云)。
  问。付贤劫千佛出世。且□留那含二佛。人寿几许时出世耶。此有二说。一者如次四万三万。长阿含五浊。佛本行集。悲华。贤劫。七佛父母性字经善见律等。上生疏。金刚般若疏。今摄释等意也。二者如次六万四万劫。章颂意也。西域记释迦方志。四天王经等有此意也。
  问。释迦出世二十住劫中何乎。如别抄之。
  问。释迦弥勒中间经几岁数乎。
  摄释云。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云云)。
  贤劫经云。五亿七千六万亿岁(云云)。
  双卷泥洹经云。一亿四千岁(云云)。
  上生经云。五十六亿万岁(云云)。一切智光明仙人经同之。
  此外可勘善见律五。婆沙百七十八等。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
  问。当品中复至他国遣使还告(云云)尔者使者合法是何物耶。进云。玄赞云。遣言教使(云云)。
  付之案法喻。慈父者如来。诸子者三乘人。良药者正法。使者是可菩萨等。若以言教为使者。是谁所说乎。若释迦所说者。何云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乎。是以他师意。虽作多释。以四依菩萨为使为正释。其理可然如何。
  吉藏云。遣形舍利起塔等事即是使也天台一释同之惠净行贺亦同○范师作二释。初释同嘉祥。后释同慈恩。文句有五释欤。
  会云。合法喻事。诸师各回惠解。至于委细不必可是非。赞主御意。教法有言。似使者能唱故。云遣言教使唱言入灭也。教体虽同义味喻药。教言况使。四依菩萨者别人而疏也。不如正取佛教欤。次他国者。赞曰。还隐前化名至他国不(云云)指实他方。
  经云。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云云)。
  玄赞云。经作是教已至汝父已死。赞曰。示言入灭。还隐前化。名至他国。遣言教使唱言入灭。云汝父死。实不灭。暂息化故(云云)。
  问。付得圣见佛喻。二乘无学圣者。回趣大乘受变易生之后。可居化身净土乎。玄赞云。见佛化身净土久住(云云)付之。
  问。经文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云云)。说何事乎。答。训文可知。付之颠倒众生本非见佛器。设虽非佛神通。自不堪见佛身。何劳假神通力乎。彼盲者不见日光非日天子之通力。众生不瞻佛。何佛神通力乎。若可见众生不令见者。岂又慈悲济度本意耶。
  会云。下劣众生不见报身有二故。一自业过失。二如来通力也。令颠倒众生者。即表二故。自身既颠倒。罪障隐覆。岂得见佛乎。是自业过失也。其心又颠倒。设虽见佛或起疑惑。或生诽谤。依其过堕在恶趣。还可为出离妨。是故佛知机隐身令不见。虽近而不见者。依上二义不见故总述也。故玄赞众生颠倒自不见佛。况加神通隐令不见。恐见生过神通蔽之(云云)乍见自不见佛释。何致此难哉。
  问。且置初故付后故若可见者。何必生疑谤。设暂虽疑谤。遂必可为出离缘。如云初难暂谤毕竟乘此以为出要先损后益。尔者见生罪者。犹可胜不见而无益。于菩萨戒受而有犯胜不受而无犯者。皆此意也。何以神通故遮见佛耶。
  答。佛说法离四非。现身亦以可同。先损后益之类。犹可有后益。故可令见闻。若都不相应不及现身说法欤。况若机中生谤久可沈。渐胜进虽迟犹自谤罪速可进者。不如不见欤。
  问。报身相海殊胜可爱也。见者何生诽谤乎。
  答。可爱者是应心故也。若不其机者。何可敬重乎。四州形。方圆半月等不同也。若见他州形。大可轻哢。如此报身相好难称凡夫之心欤。或又谓。是约化所作等。可生疑惑欤。
  别寻云。颠倒众生者。凡圣中何。若凡夫者。既云他受用身弊身令不见。知。地上菩萨云事。若是凡夫者。本非所化。何不见佛是神通力哉。若地上菩萨者。不可云颠倒众生。
  私云。玄赞释此品之习。以化身对报佛故。所明之义。一往似乖角。一佛体故随应显一边。若尔不见方凡夫也。
  玄赞云。众生颠倒自不见佛。况加神通隐令不见。恐见生过神通蔽之。亦如日月自明盲者不睹。是盲者过非日月咎(云云)。
  镜水抄云。言一偈无缘不见者○若佛久住于世。令众生见佛。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等五种过失○言恐见生过者。金云。此明报佛。二乘地前自然不见。何得更言恐见生过。答。若望本位。即不令见之。若望神力加之。何妨得见。如日见东方等。今谓不尔者。恐穷子惊走也(云云)。
  问。经文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说他受用土欤。进云。玄赞说。报身有缘得见(云云)。付之设虽化身众生一心欲见佛者。何无暂时出灵鹫山之义乎。何唯限报身乎。是以玄赞释灵鹫山言。于灵山处现。或现有灵山(云云)如次释报化二身土也。不尔者岂报土中有灵山乎。是以镜水抄云。上句显报土无山。下句显化土有灵山也(云云)。若尔玄赞解释上下似相违如何。
  会云。此文大旨虽说报身。佛意不遮兼许他身欤。彼如来涅槃后。阿阇世王诣灵山。捧宝华时。佛居座上即受其华。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之词。岂不是等事哉。况法华行者。常见释迦多宝诸大声闻之在耆阇崛山(此经第六卷及普贤经说也)四善根位既有此感应。岂报土乎。爰知。玄赞云报土者。依常在不毁文。谈胜边也○但于灵山处者。报土无山之释也。或现有灵山者。净土中实有山云释也。余处有此释同彼欤。今品疏始依报土解。实虽不遮化土显不示。仍或现有灵山等。不如问中聊简欤。
  阇王事者。阿阇世受决经文也。可见之。
  玄赞云。经我常住于此至虽近而不见。赞曰。下六颂明报身佛无缘不见。有缘得见○经众见我灭度至不自惜身命。赞曰。下五颂有缘得见为二。初二颂待生根熟有缘。后三颂现身说法○经时我及众僧至但谓我灭度。赞曰。现身说法者二。初半颂现身。后二半说法○于灵山处现。或现有灵山(云云)。
  镜水抄云。时我及众僧俱出云鹫山。是化土且随小情指别所在。言说身在此者。以用显体。报身常在灵山。化身现有入灭。报之与化皆不离本处。摄化身用归报身体○此中疏主但说报身者。以化用及化。显彼自受用身。违弥勒菩萨疑也。疏主顺经文但言报佛也(云云)。前后文可见也。
  问。经文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说自受用身欤。进云。玄赞说他受用。佛土章。无垢称疏。上生经疏等同之付之见经文。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等(云云)。若说他受用土何云尘劫以来在此处。是故偈颂云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者。长行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之意也。及余诸住处者。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之意也。若尔长行既说自受用身。偈颂可同。是以论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知。自受用真实净土也。

  会释如前我常在此题

  问。经云。常在灵鹫山(云云)。通说化身净土欤。玄赞唯说他受用土(云云)付之。勘唯识疏可寻之。
  问。大化身土可有成坏乎。两方。若有成坏者。大化身土。一三千界通为一佛土。既不混秽土安立何有成坏哉况有成坏者。可非长时净土。依之唐土人师。皆无成坏。若由之尔者。玄赞劫尽者化土。安稳者报土也又瑜伽论。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最胜疏云。一大千界有一大化身(云云)准之可有成坏。如何乎。
  私云。坏与不坏虽有二门。不坏为本。凡秽土器界者。泛尔异生所变也。云成云坏。皆共业所感也。资粮菩萨。二乘圣者。虽超泛尔异生。业力犹共。依之能化佛身三乘同见。居一州中王四天下。至加行以去者。大千界通为一佛土。百亿山海。全无隔历。资粮已下不临其土。不见其佛。共业三灾。何坏其土。但化土必随三界处所。虽严净相不离秽器。若坏劫空劫时。其土依何得住。故今经云净土不毁者说报佛土。若论此门。可云有成坏欤。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
  料纸显定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二年(己未)极月十日
  执笔清胤春信
  以笔功结缘必得安养不退之善生矣
  (朱书云)宽政七(乙卯)春如月十四日以写本一交之毕
  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经二十一

 

  分别功德品

  1 今品说已满果欤
  2 今品中可说受持读诵益
  3 无生忍者初地益欤
  4 无碍辩才何地益耶
  5 八生当得阿耨菩提
  6 摩尼如意
  7 其一乘体即有为慧
  8 于阿耨菩提无有是处
  9 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

  随喜功德品

  1 如是展转至第五十(云云)
  2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3 与满阎浮提
  4 三十二相有胜劣欤
  5 一字随喜得益
  6 何况最初于会中闻
  7 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陀

  已上两品十六帖

  法华经第六卷开示抄(分别功德品随喜功德品)

  分别功德品

  问。就十九品正宗义。且今品可说已满果耶。答。玄赞云。明已满果(云云)付之今品时所获十一位证得。一位发心皆是因位得益也。何云已满果耶。
  会云。玄赞云。果五品分二中。初二品。明已满果。由前品正明已满果。此品辨时众因此证获不同(云云)。正明果体。因述其益。连续生起故为一段。随喜以下直明傍修正修之果。未满义显。故以此品离后属前。实有所以。
  玄赞云。二者果五品分二中。初二品明已满果。因前品正明已满果。此品辨时众。因此证获不同。故此品来(云云)镜水抄云。前寿量品。正明已满果。后分别品。因闻已满之功德。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已满之家果。亦名已满果(云云)。
  问。今品中可说受持读诵益耶。玄赞无付之见经文。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云云)。况下玄赞有之(云云)。如何。会云。依论意。以法力五门分别三品。读诵持说谓法师功德品者。说六根清净故也。泛尔持读益此品非不说。故论云。后一常精进品示现(云云)。常精进品者。对常精进菩萨。所说法师功德品也。
  玄赞云。法力者五门。一证。二信。三供养。四闻法。五读诵持说○此上三门。皆在此品初。闻法谓此品中后二长行偈并随喜品中闻法随喜者。读诵持说谓法师功德品。明读诵持说等入所获功德。至文当解。论自解云。初四门弥勒品示现。皆告弥勒故。后一常精进品示现。唯告常精进故(云云)。下文云。
  问。经文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菩萨。得无生法忍尔者初地无生忍欤。答若初地无生忍者。余卷玄赞云。圣者菩萨。得无生法忍(云云)。若初地无生忍者。是可凡夫菩萨所得。何云圣者所得耶。是以摄释云。今所明者。非初地也(云云)。若由之尔者。见经列得益次第。无生忍。闻持陀罗尼。乐说无碍辩才旋陀罗尼等以为其次。闻持等如次。三地五地七地等也。准知。无生忍初地所得益也。是以论中。此言无生法忍者。所谓初地证智也(云云)如何。会云。无生忍者。名义其宽。玄赞云。初得在初地。长地在七地。相续在八地。圆满在八地。常设初地八地二位也。今品得益之中。前六位益。如次自浅至深。最初列无生忍。大旨可初地。依之论意在初地。赞文云。无生法忍。本论据初得位(云云)。
  余处玄赞。云圣者所得。摄释任文解。是说胜位欤。
  论云。
  玄赞云。无生法忍。本论说。初地据初得位。长时在七地。相续在八地。圆满在佛地(云云)。
  摄释一云。分别功德品云。众生得无生法忍。天亲释云。初地即是第三增上意乐地(云云)。
  问。经云。得乐说无碍辩才(云云)何地得益耶。进云。玄赞云。第五地得益(云云)付之乐说辩才者。是可四无碍解。若尔可第九地所得。有何所见。云第五地得益耶。依之朴扬余所第九地所得(云云)如何。
  会云。依玄赞释见得益相。前六类于十地中。如次初三五七八十之六个地得益也。若乐说辨才第九地者。宁超七地旋陀罗尼。八地不退法轮。在前列之乎。爰以。玄赞释第五地义云。乐说辩才在五地。解五明论。辨才具故(云云)。第五地证类无别真如。真俗二谛合观故。于内外五明自在通达。乐说辩才德自此成就。但第九地得辩才者。是成满位也。不遮五地已上有分得之义。故玄赞唯识等说。在第九地据成满故(云云)。次摄释据满位配属九地欤。或疏外别义也。
  玄赞云。乐说辩才在五地。解五明论辩才具故。唯识等说。在第九地据成满故又此是功德法但随义说证。不须次第配地(云云)。
  摄释一云。又云。菩萨得乐说辩才。即属第六决定行地。○彼等经文下疏自具故不缕说(云云)。
  镜水抄云。纪国云。随分得在五六地。殊胜在第九地佛位圆满(云云)。
  问。经文八生当得阿耨菩提。说佛果菩提欤。进云。初地菩提(云云)。付之阿耨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初地非无上。何云阿耨菩提。况上举无生忍等。既是十地得益也。八行乃至一生。得阿耨菩提。定可佛果菩提。不尔者。既出无生忍益毕。何再说初地益耶。是以偈颂余。各八生在。当得成佛道(云云)。准偈颂。可佛果菩提。
  会云。八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非果满成道。是初地菩提也。故论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故。八生一生者。谓诸凡夫决定。能证初地。随力随分八生乃至一生证初地故。玄范师释。非果满之故。云若约上果。不得言八生至一生。以变易身终无舍身重受生故意云。八地已上。定受变易生。七地已前。亦依智增悕烦恼等意乐。随应受变易。变易已后。全无经生之义。近佛果不可论生死。爰知。于地前分段身。分别此类也。但于阿耨菩提名者。论自释云。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云云)。于菩提分得全得有异。分得亦无上觉也。何嫌初地哉。次无生忍之外。重初地名菩提故者。现座证表当时之德。后时可得。为令生欣乐。举胜名称无上菩提欤。
  论云。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故。八生一生者。谓诸凡夫决定。能经初地。随力随分八生乃至一生证初地故。言阿耨○菩提者。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请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云云)。
  玄赞云。经复有小千至三菩提。赞曰。此之五依生证得。论云。此得初地菩提。离分段死。随分得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得果满佛位菩提(云云)。
  镜水抄云。未闻法花经者。初地菩萨。不知生数。今闻经已后望初地。决定知生数多少也。牟云。此即加行位中已定生菩萨。若尔任运依生。亦入初地。何假闻法。答。由闻法故得入已定生。非先已得也。玄赞云。初地菩萨。离分段死者。正据智增菩萨说。若悲增智悲平等。离分段死即不定也(云云)。
  同四云。问。宁知不是佛果菩提。答。此在地前。望于初地分段生死。论生数多小。若以初地望佛果菩提。纵是悲增生数。若何时定智增生数即无。于二人云何更论一生二生耶○(云云)。
  梁摄论七云。论曰。故得无上觉。释云。由不分别故。就无分别智得入初地。即初地以上为无上觉(云云)。唐三藏所译云。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云云)。
  嘉祥法华论疏下云○吾初读此论释。天亲八生一生得三菩提言。从初得无生(乃至)八生一生。并是增数。自浅至深。不知三品之益。称数百遍。始乃解之○(云云)。
  问。经文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摩尼如意各别珠欤。答。若各别珠者。摩尼者梵语。此云如意。既是梵汉不同也。何云其体各别。是以赞主余处。梵云摩尼。此云如意。若非各别珠者。经既各别列之。知。别体珠云事。
  会云。最胜疏意。末尼此云宝珠。若云震多末尼。云如意宝珠。摩尼是珠总名也。如意宝珠其中随一欤。若依理趣分疏者。梵云末尼。此云如意。一切末尼皆如意也。如意之外无末尼欤。摄释胜劣有殊分为二种者。初释也。末尼总名通胜劣。如意别名。唯名胜珠。或经说言末尼如意。唐梵双说。由此珠有品类不同。唐梵双言。为彰胜劣者。后释也。末尼如意。其体虽一。翻译者为令知有二类。劣云摩尼。胜云如意。初释同最胜疏。后释同理趣分疏欤。今玄赞似初释。第二卷同后释欤。同摄释二释俱显胜劣。释旨有何异。次付后释。唐梵名号。俱呼一物。如何可相配劣乎。
  答。经既别举。若非胜劣者。是何故。一向别珠者。乖诸处释。于同类。各别表自相当胜劣之义。其中初释云摩尼云如意。其名言聊许差别不烦释。故知。同最胜疏欤。后释于体胜劣。虽同前释。于名言不论差别。只以当品别举。探译者意为胜劣。知。此释末尼梵语。如意汉语。俱限如意珠。如意中犹分胜劣。不同前释如意为胜。非如意为劣。抑此释意者。印度人。呼末尼虽知有胜劣。唐土未见其珠。又不解其词。故翻译三藏。以梵语呼劣。以汉语呼胜。例第六第七二识梵语同末那毗若底也。此翻云意识。其中。第七意即识。持业释也。第六意之识。依主释也。为显其差别。百法论云六意识。七末那识。此义亦同欤。
  经文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云云)。
  问。○尔者摩尼者。为如意梵语。将何。何如意梵语者。经各别列之。若梵汉不同者。何再举之乎。是以淄洲大师余处中。梵云震多。此云如意。梵云摩尼。此云宝珠(云云)。以知。摩尼者非如意梵语也。若由之尔者。余卷玄赞。云摩尼珠者如意神珠。理趣分疏梵云摩尼。此云如意(云云)如何。
  会云。见理趣分最胜两疏。俱明梵汉翻译。最胜疏。犹委细也。上震多如意相对毕。下別云梵云摩尼。此云宝珠故。随又今品文别举之。知。摩尼是宝珠总名也。其中胜名如意。若尔。理趣分疏。是可义翻。无强过欤。如次上。经云。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云云)。
  玄赞曰。末尼珠虽适心而未胜如意最胜。摄释云。疏摩尼珠至最胜等者。胜劣有殊。分为二种。或经说言。末尼如意。唐梵双说由此珠有品类不同。唐梵双言。为彰胜劣(云云)。
  镜水抄云。言末尼珠等者。胜劣不同故开两种。或末尼是梵语。如意是唐言。唐梵双存。分成二珠也。亦有译摩尼此云增长。谓此宝珠。增长威德(云云)。
  最胜疏五云。梵云震多。此云如意。本音但目意心思量义。如者义加。摩尼者此云宝珠(云云)。
  理趣分疏云。
  问。经云。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乃至)。所得功德。无有限量尔者可校量般若波罗蜜功德耶。经唯校量前五波罗蜜(云云)不校量般若也。付之久远成道法华胜事。其德其益。独秀一代。功德校量。何限前五波罗蜜耶。何况见胜鬘经。举恒沙劫六度行。说不如有人手执经卷。今一乘德。何不及彼乎。
  问。当品中。说闻久远成道。信解随喜人功德。唯校量前五波罗蜜。尔者除般若波罗蜜。有何故耶。玄赞云。一乘体即是慧。故除般若(云云)付之智体虽同。因果位异。以佛果智一乘望因位般若。何无胜劣。况今经中非唯说智一乘。亦说理一乘。若尔者。既同胜鬘一乘。何不比六度行耶。
  会云。于六波罗蜜。前五福也。第六般若智也。福智校量八十万亿那由他劫之五波罗蜜行。不及今经一念信解说也。意此经说佛慧。寿量品。即说佛寿命长远。是般若功德故。显胜五波罗蜜。若般若与般若挍量。其体一法可无胜劣。故除般若云也。不云此经不及般若。次胜鬘经。唯说无为一乘。对智为胜。今经通有为无为。其有为边智故不说胜智也。故玄赞此校量胜劣。其一乘体。即有为慧及无为智。所以除般若。以最胜故(乃至)。胜鬘一乘虽通摄入。唯无为慧以为一乘故等(云云)。
  问。设此经通说理智。胜鬘唯说真理者。此经既广。其德可胜。何不校量般若乎。答。宽狭相待。实宽通理智。虽胜狭限理。般若与智一乘有一体义为显佛智德。珠除般若。令人信敬智智德欤。
  经云。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量有量。若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云云)。
  玄赞云。经若善男子至所不能知。赞曰。此校量胜劣。其一乘体。即有为慧及无为智。所以除般若。以最胜故(乃至)。此经虽说出生一乘。体性完备。胜鬘一乘。虽通摄入。唯无为慧以为一乘故。彼恒河沙劫。行六波罗蜜。不如有人手执经卷。不说除般若。故知。此经通取理智以为一乘。二乘理智。会归一故。若唯取真理。同胜鬘经。唯无为惠以为一乘。亦应总以六度校量。通出生义。何故除惠(云云)。
  摄释云。疏此经说出生等。释伏难也。难云。法华胜鬘。俱说出生一乘之义。何故彼经总对六度。此除般若。故有斯答。如文可解。疏多云。此经唯说出生。唯字误也。合为虽字(云云)。
  诸乘章云。又法华一乘。唯依摄入。体用狭故为方便说。胜鬘一乘。出生摄入。二皆开备。故是真实(云云)。
  又云。法华分明以智慧为一乘隐说真如。虽说化城。亦非真灭。说大涅槃俱为宝所。而未分明说真实涅槃。由二乘者。所得涅槃俱名为化菩提。同不得故。显以智慧为一乘。令彼欣求。胜鬘乃以真理为一乘。不说智慧。故摄入出生。二种俱尽(云云)。
  玄赞四云。此通理智。彼唯佛性。此唯摄入。彼通出生。此唯有性。彼通无性此唯不定性。彼通定性等(云云)。
  问。经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云云)。说何事耶。进云。闻佛寿命长远者。于无上菩提不退云也。付之舍利弗等。昔于大通智胜佛所。已闻今经。然彼等既退菩提心。何云不退耶。
  会云。义决有二释。一云。究竟退者。终无是所(云云)意云。今释迦所化中。后时设虽退。终必可至不退故。二云。据利胜者意者。渐悟利根人先证自乘圣果。次发菩提心故。永无退转。或凡位回心有不退人。义决又云。或据顿者说(云云)意云。经说顿悟大乘(为言)。三义皆依一类说不退也。不指一切矣。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菩提退者。无有是处(云云)。或本无善女人三字。
  玄赞云。经善男子至无有是处。赞曰。此显无退。信位证行。随应无退(云云)。
  义决云。问。准分别功德云。若闻寿量一品功德。于无上菩提退者。无有是处。舍利弗等。过去曾闻妙法华经。如大通智会等。何故并退。答。二解。一云。究竟退者。终无是处。设退还发故。二云。据利胜者。或据顿者说(云云)。
  问。今品文。我等来世。一切所尊敬。坐于道场时。说寿亦如是。显何事耶。答。
  问。经云。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菩萨功德。法施欤。进云。无畏施也(云云)。付之可法施。何云无畏施耶。
  会云。水抄列牟义云。若向他二乘人。云汝等去道甚远。此名恼他。令他怖畏。今既赞叹。故名无众施指安乐行品文也。易知。
  玄赞云。造塔僧坊供养者财施。赞三乘者无畏施。说此法华者法施(云云)。

  随喜功德品

  问。玄赞云。此品明傍修正修行之福(云云)。何云傍修行乎。
  问。经云。如是展转至第五十(云云)。显何事乎。答。明随喜功德中。初闻人为他人说。如是展转至第五十人云也。付之展转随喜功德。随宜不定。何唯说五十不增减乎。设四十。设六十。亦有何失。若有所表乎。彼妙光如来。末法中闻五十三佛名之人。展转至三千人。是何不及彼乎。
  会云。他师释中。以十地四十心相配五十。栖覆难之。今疏中意。只是从第一闻法人至第五十人。最初第一闻法人功德多。不得校量余四十九人(云云)。故无别所以欤。或五十心。此人遂所可经故。拟宜为数欤。
  镜水抄云。古人能五十人取地前四十心。并十地菩萨为五十人。第十地菩萨。他受用佛边为第一闻法人。十信初心为第五十人(云云)。今疏中意。只是从第一闻法人至第五十人。最初第一闻法功德多。校量不得。校量余四十九人。就四十九人。前四十一人。能说能听。校量不得。唯校量最后第五十人。
  兴疏云。有说。最初闻法即十地终心。第五十人那十信初心故。后不及初。此解不然。弥勒问云。佛灭后众生。随喜所得福德佛。若答十地终心菩萨随喜。必违问答义故。今即初人亲闻解深故胜。传闻最后劣也(云云)。
  上文云。随喜修行。虽复多劫。不过十信乃至十地故。经言五十意。在此也。
  惠净。行贺。翼赞等有释。可勘见。
  问。经文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唯说上三无色欤。两方。若唯说上三无色者。有想等三类。摄三界尽。何限三无色不取欲色界。是以无想天。全无想数故名无想。有顶地无粗想有细想故。名非有想非无想。自余诸地。皆有粗想。可名有想。依之人师如此释。若由之尔者。玄赞云如别章说不配释。然勘余处。释同今经之文云。上三无色如次名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准知。此文但说识无边以上三天云事。
  会云。般若会释。广通诸处。论五位无心名无想。有顶地名非有想非无想。自余诸地皆摄有想句。同经赞述。旦于下三无色作三句。二处各述一义。不可和会。其中曾释意。似尽理。如别章者。指其解释欤。
  金刚若疏上云。无著论云。有想无想等境界所摄别故者。谓观此三为境界故。有想者。谓七有想。无想者。谓五无想。非想非无想者。谓除前二。此作有宗释。大乘解者。谓识处名有想。无所有处名无想。第三非想者。非前识处故。非非想者。非前无少所有处故也(云云)。
  同会释上云。境界别者。无所有处已下乃至欲界中。唯住无想天。二无心定。无心睡眠。无心闻绝。此五有情外。余皆有粗境有名利想。名为有想。显五位中。无六识故。不境界皆名无想。在有顶地极闇劣故。即以无少所有地法。而为境界。不如于前有想境界粗显。心想分明。名非有想。亦不同前五无心位全无心想。名非无想。有少细想无粗明想。是故双非(云云)。
  问。经文与满阎浮提(云云)。尔者阎浮提者。金宝名言欤。七宝所在欤。若七宝所在者。玄赞阎浮提金者。瞻部树名(云云)兴法师释同之。明知。阎浮提者。属金宝云事。若由之尔者。凡今经习。州名用提字。如云此经则为阎浮提人云于阎浮提无令断绝。金名用檀字。如云阎浮担金以界八道云阎浮檀金为叶也。而今文既云满阎浮提。知。州名也。况若阎浮提属金者。与满字难消。依之正法华经。供养之具满阎浮利为一一人弘大布施(云云)。准之。阎浮提言。明金银等所在处也。
  会云。经文势者。满阎浮者州之金等也。但其金中。殊胜者名阎浮金。新译所言瞻部金也。玄赞欲显亦为金名之义故。唐士人师释之。或疏主意。阎浮提言。两度言之。与满阎浮提州阎浮提金银琉璃等。故作此释(云云)。是以授记品号曰阎浮那提金光(云云)。此经既于金名有用提字。何定分二类乎。
  或松室云。与谓施与。满谓满足(云云)。若不尔者。所施众生多。施物可少。知。经显金宝名也。
  依先义会后返难者。一一众生。皆可施满南州之七宝。不以一州宝施尔许众生欤。
  经言。或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砾玛瑙○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云云)。
  玄赞云。经若四百万亿至八十年已。赞曰。阎浮提金者。瞻部树名。此州之北岸。近树水下有紫金。光映蔽日月故此为名(云云)。
  镜水抄云。经言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者。此意有二。一者阎浮提者。着金世界。世界名阎浮金。从世界得名。名阎浮金。金不必是阎浮。金第二解。满世界。尽是阎浮金也○(云云)。
  正法华第八云。○或有一人。归求功德。随众生所欲乐喜。己所爱重。极上微妙供养之具。满阎浮利。为一一人广大布施。随其所欲。屋宅金银水精琉璃珊瑚琥珀砗□玛瑙象马车牛众宝合成。无央数年恣所求索。应意备足。供养饮食。无所乏少(云云)。
  会古通今新抄云。阎浮提金等者。经意满阎浮提七宝以施众生。今疏能至金字却解七宝中。金是阎浮提金无异也。或疏主阎浮提言。两度言之。谓与满阎浮提州阎浮提金银琉璃等。故作此释(云云)。
  问。如来三十二相功德可有胜劣乎。摄释有胜劣付之三十二相能感因。既无胜劣。功德何有胜劣乎。是以华严经云一一诸相皆从慈门生。唯识论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云云)。
  会云。三十二相校量。既出佛说。仰而可信。摄释云。除梵音相。余三十相。不及无见顶相一种。无见顶相。不及梵音相。能感善因。各虽无量。无量中非无胜劣。但以实论之。平等无差别欤。今所明一往校量也。
  问。就如来三十二相。梵音声。无见顶相对如何判胜劣。耶。摄释云。梵音声胜(云云)付之大乘经无见顶相最胜(云云)。瑜伽论等同之。
  会云。胜劣之义。随宜可论。身分之中。顶相在最上。彼无边身菩萨。犹不见佛顶。以此义为胜。梵音声从口出。又下位得闻故为劣欤。若依声说法。施甚深益。遥超色身形相。故为殊胜。义各依一边。
  摄释云。疏如校量佛音声相者。除梵音相余三十二相。不及无见顶相一种。无见顶相。不及一梵音。何以故。梵音中。能出无量百千梵音。百千法义。利益有情。证意可悉。故智度论云。二千草树。不及 一如意树。亦犹十方萤光不及一日。大千野干不如一师子(云云)。
  金刚般若会释下云。八十种好。如大品。涅槃诸经中说无见顶相。大品在八十种好初。涅槃在三十二相半。若依大论。校量诸相功德。无见顶相最大(云云)。
  六波罗蜜多经七云。
  瑜伽论四十九云。又于此中以要言之。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乃至一切有毛孔。随入福聚。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种相好。乃至一切所有。随好随入福聚。增至百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相中一相。乃至一切所有。诸相好随人福聚。除白毫相。乌瑟贰沙。增至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眉间白毫。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百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其顶上现乌瑟贰沙无见顶相。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俱胝百千位数。尔时福聚。能应如来诸相随好所不摄余大法螺相。由此法螺。随如来欲发大音声。普能遍告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所化有情。如是无量福德资粮。修证圆满。能感如来不可思议无上无作遍一切种最极圆满所摄自体(云云)。
  问。就随喜功德。且可有一字随喜者得益之义乎。两方。若有此义者。当品经文。或云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或述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未出一字随喜者。余品亦同之。若依之尔者。妙经威力甚深也。何无一字得益之人乎。况般若经中。若有得闻。乃至极少至于一字。应知。是人过去已曾供养诸佛般若犹如此。况于法华乎。
  会云。今经说随喜功德。般若经。凡说闻法功德。随喜者。闻法知说其事其义之故也。一字未诠差别。难生随喜。闻法结缘之利益。不必及闻者随喜。故虽一字显有功德欤(未见人师先德释)。
  法华三昧经云。佛语阿难。属累汝法华三昧事。千劫尚不能尽。粗取要读受书持奉行。勿减一字。正书句逗(云云)。
  任同本经有一字益欤。
  实相般若经云。若有得闻乃至极少至于一字。应知是人过去已供养诸佛。诸佛所种诸善根。何况有人具足听闻读诵之者。当知是人决定已曾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八千亿那由多恒河沙等诸佛(云云)。
  理趣分云
  问。经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等(云云)。说何事乎。答。展转随喜功德尚无量。况初闻随喜功德胜彼云也。付之功德胜劣。不必依闻法前后。设转展虽闻。随喜心若强者。功德何不胜初闻。就中经说闻随喜人云。感象马车乘。得珍宝辇舆。明展转随喜功德。举四果支佛果校量。所得果漏无漏既异也。若尔者。展转功德。可有胜初闻之义乎。
  会云。兴法师云。初人亲闻。解深故胜传闻。而最后劣也(云云)。嘉祥同之。天台云。最后一人。是自解无教化德故。于下以显上耳。不依前后虽有随喜心。若胜望于胜劣对于劣。皆前胜后劣也。
  经云。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云云)。
  玄赞云。阿逸多至不可得比。赞曰。○初总明初人随喜功德。胜前无比(云云)。
  问。当品经文。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云云)。说劝人经益等说受教听闻果欤。进云。玄赞受教。往听随喜果(云云)。付之陀罗尼菩萨共生处者。是得好友益也。尤可劝他闻法之果。是以经下文。举劣况胜。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云云)。上文若非劝人益。指何云功德如此。依之玄赞余卷。引令文劝人听经益。释他师消经。亦以尔也。今解释难思。
  会云。见经文。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若近属即受其教者。受教往听益也。若远属语余人。言劝人听经益也。文相左右故。玄赞上下。各述一释也。其中今品疏。牒此文云。下第四受教往听随喜果有三。此品专明随喜。随喜所化相显也。就中上文设虽举由来不违。不正说受教往听人。云是人功德。何不违此释。得好友果者。受教人先生随善友故。后世又得好友也。次下文劝于一人令往听法者。并举能所二人。料简同上。天台同玄赞上卷欤。
  经云。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云云)。
  玄赞云。经阿逸多至共生一处。赞曰。下第四受教往听随喜果有三。初得好友。次福惠庄严。后见佛闻法。此初也。得解法伴为善友也(云云)。
  镜水抄云。经言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者。有说。是所受劝人功德非也。但是能劝人所得功德。若是受劝人功德。不可说尽也。若见有持经之人。傍生轻毁。得妄失句逗果若劝人听经。得与陀罗尼菩萨为善友也。第三地菩萨○(云云)。
  玄赞一云。若复劝人往听法华。生生常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终不喑哑。乃至当来见佛闻法信受教诵(云云)。

  以写本一交了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一
  (成身院坊务)料纸圆禅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三年正月十七日执笔清胤
  (朱书云)宽政七二月十四日夜以写本一交之了
  玉手国枝
  法华经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二

 

  法师功德品

  1 六根所得功德齐等欤
  2 六根净功德限地前欤
  3 小化身可化三千界耶
  4 四善根菩萨不修行今经可有耶
  5 六根净即诸根互用欤
  6 诸根互用在位
  7 释提桓因地胜殿上
  8 父母所生清净肉眼
  9 菩萨地说胜解行位
  10 资粮位得六根净耶
  11 坏根不坏境
  12 法威力故鼻根照三千界
  13 假似香体
  14 上至有顶诸天身香
  15 初生退没香
  16 舌根应亦得尝三千界味
  17 皆变成上味
  18 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
  19 摩诃弥楼山

  已上十九帖

  法华经第六卷开示抄(法师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问。就十法行。且今品中唯说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五种法师行。不出余五行。有何故耶。玄赞云。初三易而不论。后二难而不论。举中五种。例难易故。初三者供养。施他。听闻。后二者思惟。修习。付之与余处释相违如何。
  法师品抄毕
  问。当品中明六根清净功德。尔者六根所得功德。为同千二百为当如何。答。经文眼鼻身三根八百。耳舌意三根千二百也(云云)。付之依五师之妙行得六根之胜德。眼鼻身三根何减八百功德耶。况说境量六根俱取三千界境。所得功德。何省不同。是以正法华经各得千二百功德。加之庄严论中如是五根转变化。得增上诸义。遍所作功德千二百如何。
  会云。玄赞释此事有四释。一者于此经中修十法行○一一相资转成百行。百行各四。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合成四百。各有三品○三根胜故。具千二百。三根劣故。而无上品。各唯八百(云云)第二释。于十法行一一皆以十善资助成百。自余同前(第三四释略之)次三根胜三根劣者。栖覆释云。自利行中闻法为先故说耳胜。次闻法已。利他行中说法为先故舌胜。通自他利通十行中。意即为胜等。于境量例难者。玄赞会云。修因胜劣果德不同。识用不差大千咸等。又功德是内成由因增减。境是一化。外取量同(云云)。次正法华经前后颇不同。若影略互显欤。次庄严论者。玄赞云。不得将庄严论例同此经(云云)。
  经云。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云云)。
  论云。一法门常精进菩萨品示现者。谓读诵解说书写等得六根清净故。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故。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眼用(云云)。
  大庄严论三云。如是五根转变化是增上诸义遍所作功德千二百。释云。此偈显示转五根变化。此变化得二种增上。一者得诸义遍所作。谓一一根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谓一一根各得千二百功德故(云云)。
  玄赞云○今正解者。本论之中唯说三根。各千二百。余三各八百。不得将庄严论例同此经。又示勘彼二文。今且为四释。于此经中修十法行。一书写○十修习。于此十中一一相资转成百行。百行各四。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合成四百。各有三品而修习之。成千二百。三根胜故具千二百。三根劣故而无上品。各唯八百。二者因于此经。十法行中一一皆以十善资助。如是十十具足成百。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合成四百。三品修习成千二百。三根胜劣增减同前○又依此经。六根皆唯说五法师非十种者。今有二解。一云。此五法师一一兼修十善。即成五十。自作教他赞励庆慰。五十各四。即成二百。一一根门虽皆二百。眼鼻身劣。并有耳舌意三助之。自类不相助故。并本八百。耳舌意胜故能引三助。耳舌意成千二百。二云。未见文说。不可虚分(云云)。镜水抄云(文广可见之)。
  正法华云。尔时世尊告常应时菩萨大士。若族性子族姓女。受持是经典。持读书写。当得千眼功德之本八百名称。千二百耳根千二百鼻根。千二百舌根。千二百身行。千二百意净。是为无数百千品德。则能严净六根功德(云云)。
  大佛顶经四云。六根之中各各功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耳根圆一千二百功德○鼻唯八百功德○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身唯八百功德○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云云)。
  问。经文明六根清净功德。尔者唯说地前所得功德欤。为当兼说地上六根净欤若限地前者。经说耳根清净功德。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云云)既云常耳根。岂非地上变易身耶。例如彼不轻菩萨得常六根净故。为地上六根净。加之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云云)。若非地上何闻十方世界声耶。加之论中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乃至)诸根互用六根净若不通地上。何云即是互用功德乎。若由之尔者。玄赞解六根清净次位。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云云)况经云。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云云。耳根净同之)云父母所生肉眼。云见三千界。限凡位之旨明也。是以摄释或云父母所生明非地上。或功德境量既属凡夫(云云)两方不明。
  会云。六根清净通凡圣二位。凡位中唯在四善意根。圣位广可通十地释论有二段。具解经意故。论云。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正位玄赞云今解唯在四善根位者是也。论引经文证云。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云云)父母所生者。分段欲界身。未至初地变易。三千界者。加行位所见佛土量也。故以此文论主为证也。又论云。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云云)今文说地上六根净。是诸根互用也。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得自在位故非地前。论立理引证云。应知。眼所见者闻香能知。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智境以鼻根知故(云云)意云。说法文义。是第六相应智境也。鼻根鼻识不能取名等。今自在位诸根互用故。鼻识能取法处境(为言)。赞释十方世界有二释。初释云。依一三千界中十方回天下世界等(云云)。后释云。此是十地乃至佛位故得十方(云云)。十方世界文通不通凡位。虽及异义。经所说六根净通凡圣云事。论主解释分明也。仍常耳者说地上胜根欤。或所闻犹三千世界声也。知。此文云常耳者非地上。若是渐悟变易身菩萨。加行位闻大千声之类欤。或异凡夫生死故。云常欤。地前有分得互用云释论二段文。皆属地前。然而非正释欤。如下。
  玄赞云。论云。诸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位。如经以父母所生肉眼见于三千大世界。如是等故。有解。在于十住十行十回中。非于十信。力犹弱故。今解唯在四善根位。以其肉眼见大千故。解脱分位未能如是。解脱分位见一州之化佛。决择分位见大千之化佛(云云)。
  摄释云○(如次下书)经既但云见百佛界。故知。据得善根人见佛境说也(云云)。
  问。小化身为化三千界。为当但化一四天下耶。两方。若但化一四天下者。麟喻独觉小圣尚得自在于三千界。转轮圣王凡夫亦施化用于四天下。无上觉者化宜。岂等凡夫不及二乘耶。依之宝性长者赞叹释尊。三转法轮于大千(云云)心地观经云。转妙法轮于大千瑜伽论三千界俱时成俱时坏。是为一佛国土(云云)若非小化身土者。何有成坏耶。若由之化三千界者。玄赞并摄释唯化一四天下。最胜疏云。若二乘等所见但化一四天下非大千故(云云)。
  会云。二乘同见小化身者。一四天下之能化也。三千大千有百亿四天下。通为一佛国土。是大化身加行能化也。莲华台者。舍那报土也。叶上叶中如次加行资粮所居也。所缘分齐宽狭遥异也。宗家处处依梵网经等说述旨无异端。但麟喻独觉化三千界者。才通力所及之分齐也。全无亡百亿山海成一墎净土之义。岂云大千界化主乎。如来化身设虽出一四天下。神通动恒沙世界。众生从十方世界来。宁以麟喻独觉足校量乎。轮王以十善虽化。不及三乘济度。但转妙法轮于大千者。百亿化佛一时出故也。或一一四天下身。互通化三千界。各所化前隐他方佛令不见。设时而虽显之。今谓此此方实身也。他方为其所示现化佛。小乘教说此义故。云领大千旁无相违。
  玄赞云○解脱分位见一州之化佛。决择分位见大千之化佛。即如经云三千大千一化佛境。故知。决择分方见大千界。不尔一化佛境说谁所见耶(云云)。
  摄释云。疏即如经云三千大千一化佛境等者。其教非一。又华严经言。初地得百法明门见百佛世界。即是百个大千世界。一界一佛名百佛界。此据四善根人所见佛境界故名百界。若据凡夫二乘资粮菩萨所见说者。即合说见百个百亿佛之世界。一四天下一化佛故。故梵网经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又大悲分陀利经第四卷云。一切四天下示成佛故。并是凡夫二乘资粮菩萨所见佛也。百亿四天下为大千故(云云)。
  问。加行位菩萨不具六根净之类可有之耶。
  问。四善根菩萨不修行今经之类可有耶。进云。有云。付之已穷一大僧祇行。历仕五恒河沙诸佛。何乍值若干佛。徒不闻今经耶。就中今经一乘者。因果理智功德。直至道场之教门也。若不修行此经者。何得至四善根位。是以见法师品。若于此经未闻未解之人。去阿耨菩提远(云云)如何。
  私云。玄赞云。释六根清净云。此经胜妙独成此德。余经不然故无此德。此释不分明。持法华事虽必然。彼此法功力不同故。余经不如此经。故不得六根净欤。或有不持今经之类欤。摄释有三释之中。初释似必持。后二释许此类。水抄引纂三释。同摄释意。朴扬若引他释欤。
  摄释云。问。至四善根自能见于三千界等。何关经力。答。由持法华得至四善根故。见境等亦名经力。又不持经至善根位者。虽见三千而不明利。若持经者见乃明矣。又不持经虽见界等。而无八百等功德也。今持经者。得见大千功德(云云)。
  牟三释全同之。
  问。当品中说六根清净功德。尔者六根净者。即诸根互用欤。进云。玄赞有二释。一云。六根净非诸极互用。二云。即互用也。问。先付初释见法华论。又六根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乃至)。诸根互用(云云)以知。六根净即诸根互用云事。付后释六根净者。唯于自尘具胜用。诸根互用通自他共。缘用既有通局。彼此何同耶。况见经说六根净。云唯取三千界境。显四善根位论说诸根互用。述若得自在限入地已去。依之唯识本疏。此能唯在成所作中故。唯佛地。或即初地。或入八地(云云)其位既异。知。各别功德云事。
  会云。六根净有二类。一唯取自尘。二诸根互用。今经多分说前类。而论主加后类引经为证于彼诸根互用。玄赞释地位有二释。初释在十地。后释说地前分得互用。二释俱许六根净中有互用。只诤自在分得之二说也。其二义中限地上可为正。故玄赞述二释毕前凡夫位得前功德。初地上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云云)。若依此释。唯识疏等同之。
  此义似违摄释议曰。若枉会摄释者。议曰是疏外少加自意也。会疏云。然疏断意。若论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即全不许凡得互用。虽会疏文。犹恐不本意。有别义如次下。
  问。法华论中。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等(云云)。尔者今此诸根互用者。为地前所得。将十地位诸根互用欤。两方。若地前所得者。见唯识论。或云若得自在诸根互用。或述若自在位如诸佛等。唯于入地已去自在位。异根互用功德。若尔者。法华论诸根互用。何忽在地前耶。是以玄赞作二释毕。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若由之如此者。论本明持经之人所得功德。其中功德境量既属地前。互用何在地上耶。是以摄释论说地前分得互用(云云)。
  会云。玄赞有二释。初释以释论于一一根中以下文为地上互用。互用唯在地上故。后释地前少分有互用义。论说其分得互用。疏述二释毕。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者。摄释又有二重释。初疏主结断取初释也者。其意易知。议曰以下其趣不详。既异上义知。议曰以疏文属第二分得释也。故。非地前之非字下可加云训。是会唯识论也。或属疏初释。以何知者。摄释云然疏断意。同议曰已前犹称断。知。疏文似取初释也。其中实取初释。嫌彼分得义者初意也。议曰以后乍云地上。然又许地前分得意者。任诸教常相可云地上。今法华论谈少分。不及以此一文判为互用位。
  今谓。诸根互用者。不通地前也。唯识论等于自在位论互用义。自在位者入地以去也。妙观察智现起之后。引五识依五根令取他尘。地前无漏意识未起。既无能引胜能。五识争滥不共境自在取他尘乎。故枢要依佛地论说成互用云。得后得智引生五识。于净土中。现神变等事。何妨五识一一通缘一切异境界。不思义力所引生故(云云)诸根互用地位以之可知。玄赞总结文。今初地上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者。即此意也。但于摄释议曰者。四善根持经者。得六根清净之后依五根分有取他尘。法华论诸根互用者。此地前分得胜能也。摄释成其意云。功德境量既属凡夫。诸根互用何即菩萨(云云)以法华论得经意。还会玄赞也。言功德者。六根所得六千功德也。其六根净功德之中。有取他尘之能。境量者三千界之量也。加行位所见之分齐也。释论谓凡夫人者。即以彼功德境量皆属地前凡位也。若尔经及论文。既于凡位持经者。许分得互用。玄赞岂偏嫌地上耶。故摄释云。然疏断意。若论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非全不许凡得互用(云云)。但虽有朴扬释。玄赞结断之文。独似不许分得。然而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之文。尤可怪之。得功德者。叹凡位持者显有互用等胜德也。若偏嫌地前互用意趣者。今结断最初词。何殊云得功德乎。今文即论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之文意也。论既明彼胜用之中。有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等文。知。论上下同明凡位相也。朴扬云。功德境量既属凡夫者。料简论文令连属也。玄赞文相既同论意。知。今结断文许分得。然又互用位不合通地前也。重意云。地前设虽有五根取地尘之义。是意识之能也。非五识互用故。以彼摄六根净。不立诸根互用也。而玄赞初二释。于常途五识互用论其地位故。义道未尽。至总结文。付先二义各有取舍。初义判互用位者。虽□教文全失地前能者不尽理。后释许分得者。虽似尽理。会教文事犹不足。彼分得是为意识能。不五识互用犹属常互用。烦寄自在未自在会教文故也。爰至总结词虽许功能是摄六根净判互用地位。偏限地上故能□文理。摄释议曰始此意也。大旨虽似玄赞后释。实又异彼。披摄释即终寂可按玄赞意也。
  略意云。地前菩萨依五根虽有取他尘。以之不名诸根互用。互用须论五识五根自在德。地前无无漏引力故。五识缘境不通他尘法华论意识依五根。一一取诸境。以为胜能是六根清净分齐也。虽有互用词。非常途互用类。玄赞初二释付常互用相许其地位。至结断文不偏取一释。又不偏舍一释。有同异有取舍。委曲微细也。若如显文偏取后释者。发端词何云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乎。文相大指法华论。论意地前许互用之旨无异义。摄释议曰深得此旨。疏主结断依功能许分得。依地位限地上。彼分得者。互用而不互用故也。
  法华论云。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正位应知。如经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应知。眼所见者。闻香能知。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智境。以鼻根知故(云云)。
  玄赞云。论云。又六根清净者。于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知香味触等。诸根互用故。眼见者闻香能知。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在胜殿上座色应眼见鼻能知故。乃至说法闻香者。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说法应智知。以鼻根知故。此义有二。一云。诸根互用唯在十地。唯识等云。得自在位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故。非地前可名自在诸根互用。其前所说见闻大千通地前位。初地已上见百世界。非唯三千故。又初地上实见一百三千大千。据一化佛境旦言见大千。于理无爽。二者诸根互用得大自在。唯在十地。唯识等是。若加行力分亦得者。地前亦得故。此本论说地前得在凡夫。言许通于下互用中故。前凡夫位得前功德。今初地上诸根互用故。非地前有互用也(云云)。
  摄释云。疏一云至于理无爽者。此解之中文意有二。初云诸根互用至非唯三千故者。此释意云。言得功德乃见境量。属于地前。诸根互用乃属地上。圣凡别也。二又初地至理无爽者。此意释云。见于三千界亦通地上。会意可知(云云)。
  又云。疏前凡夫位至有互用者。疏主结断取初释也。地前功德见境。地上互用两位别也。实非地前得有互用。议曰。论意本明持经之人所得功德。六根境量诸根互用。功德境量既属凡夫诸根互用何即菩萨。本不欲明地上菩萨故。又论引经证互用云。眼见者闻香知故。如经释提桓因乃至鼻根知故。经中结云。父母所生明非地上。准此之理论明凡夫诸根互用。然疏断意。若论加行少分得者不障地前自在即非。非全不许凡得互用。论据少分故不相违。更思(云云)。
  问。法华论引经云。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云云)。尔者说诸根互用欤。两方。若说互用者。经虽说闻胜殿上娱乐嬉戏香及说法时香。未云取座胜殿色乃至说法名等何为诸根互用义乎。
  若由之尔者。论云诸根互用应知毕。引今经文证互用义也。依之玄赞在胜殿上坐色应眼见鼻能知故○说法应智知以鼻根知故(云云)。以色境法境为鼻所取。说互用之旨分明也。
  会云。依玄赞案经论意。鼻根净人以闻香缘。通知色处法处等也。若不尔者论何释六根净出诸根互用。随又引经为证。是以玄赞说法应智知以鼻根故者。能□经文论意(但鼻根鼻议取不取有二料简。望上可知之)。
  玄赞云。
  问。非定通力眼耳识。以欲界身可缘色界境耶。两方。若缘者。非定通力五识。必以自身第八所变为本质。而业果第八不缘他界境故。五识阙疏所缘缘。何缘远境乎。若依之不缘者。今经中非定通力父母所生肉眼。取三千界境。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云云)如何(湛秀已讲论议也)。
  会云。六根净者。虽依法力非无定通。如云定智遥知也。何以业果五识为难乎。设在散位之时。犹有五识胜用。是第六定通引力也。与余常时境不同故。可名定通果。何不缘非分境。梵王谈论语言之时。虽出散心。欲界有情所反似梵身之相。无有间断。是能引定通灭位业果心所变非无之证也。抑五识或时杖第六所变。如云或第六所变外质方起也。仍此题旁不审。若生学生研心欤。
  经云。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所。悉见悉知(云云)。
  玄赞云。初眼长行有三。一肉眼非通。下皆准知等(云云)。镜水抄云。问。何故前眼耳二根则言父母所生眼父母所生耳。后鼻舌身意四根不说父母所生耶。答。缘天眼通天耳通。于眼耳二根上立。为不言父母所生。资滥持经功德。将是天眼天耳通也。余四根不立通故不说也○问。诸天子不从父母所生。如何经言父母所生。答。六欲天从天男天女膝上化生。依所化所亦名父母生也(云云)。
  问。初地菩萨肉眼可见百三千界乎。
  问。二乘宿命智。唯知八万劫事欤。
  问。六根净功德在四善根位云事。引何文证之乎。
  进云。引菩萨地云胜解行地菩萨无验咒术用皆验故之文为证也。付之本论明初发心菩萨发心胜利中有此文也。若以此文为证者。不限四善根。广可通三十心。何唯为限四善根之证乎。况此文不明六根清净义。何为证文乎。
  会云。本论虽广说发心以去。赞主取其胜位相。为加行位证欤。其故者。无验咒术用皆验故者。以定力令有其神验。散位中此德难有故。大论余处说咒总持云。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云云)。今所引文。其意大同也。陀罗尼品玄赞云。神力加持威灵莫匹(云云)。其能加持体者。定相应念惠也。而资粮位多住外门。加行以去唯入定位。用皆验故之中论上胜谈多分者。专当四善根。故大师于三十心中。且取决定处为此证欤。
  玄赞云。菩萨地说。胜解行位久修菩萨无验。咒术用皆验故。六根清净必在地前。凡夫上位非于下中(云云)。
  瑜伽论三十五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发心胜利。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菩萨用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云云)。
  问。资粮位菩萨可得六根清净功德乎。若得者。玄赞今解在四善根位。又云。六根清净必在地前。凡夫上位非于下中。上位者加行位也。中下者十住十行等也。若不得者。资粮位菩萨定可修行此经。何不得八百千二百功德。况既依定力示现八相作佛。何依法力不得六根清净乎。其位设虽不及四善根。何于一四天下分齐。不备胜用乎。
  会云。六根清净威德广大也。虽是凡位可在其满心。顿伏二取恒在定心之人。依持经力所具相也。是以功德六千。境量遍大千。经云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论云未入初地。见道近加行近可受变易身之位也。资粮三十心皆非经论所明之分齐。判今解唯在四善根位。文理俱存。八相作佛者。犹暂时所现机前所示也。长进内德可在明得定以去。抑于一四天下。可施见闻等胜用之难者。许否难定。于诸根互用。地前分得有无及二释。准彼六根净。又资粮分得可有二义欤。然而玄赞等未述此义。末学辄难许之欤。
  问。就六根功德。且鼻根若取三千界远香者。根境坏失俱可有乎。玄赞坏根不坏境。付之鼻根备至用。香尘又合境也。鼻根若取远香者。根境相俱可坏。何云不坏境乎。是以玄赞下文。释鼻根取假似香。许离取体坏境性故(云云)鼻根远取大千界香。可坏境性前后似相违如何。
  会云。鼻根设取三千界香者。若根用欤。若境用欤。若境虽不至。偏以根力取者。可坏根不坏境。若虽根不施离中知用。境能与遥远根施用所取者。坏境性以何知者。枢要云。恐眼耳根得三尘时。若至能取。坏根不坏境。若不至能取。坏境不坏根。今两方征之意者。若根施至用者根失也。若境为不至根所取者境失也。准彼思之。根境随一之中。施非分用者。有可坏其性云也。显幽抄分三类。鼻根取远香唯坏根。身根取香等取本分故不坏根。引他根故可坏境。眼根取香等根境俱坏(云云)。此释虽巧。鼻取远香何不坏境。若引自根故不坏境者。又取自境故可不坏根。若离取故坏根者。又离被取故可坏境。又身取香等时。于境又本分也。若引他为失者。又取他故可失如何。镜水抄有释。
  玄赞云(云云)。
  显幽抄四本云。缘说根境坏者。有四句分别。一坏根不坏境者。如欲界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香是合中境。牵鼻根时境不坏鼻根。鼻根是合中根。便远取无色界境时。即是鼻根是远离中取他香境也。名根坏也。二坏境不坏根者。如身根受合中香味境。即身根本分取合中境。根不坏也。此香味境本分合牵鼻舌根。如何牵他身根。即境坏也。三根境俱坏者。如眼识取香味触三境时。眼根是离中根。便取他合中境者。是根坏也。此三境本分牵鼻舌身三根。却牵他离中眼根时。即是境坏也(云云)。
  问。第六相应定智。依鼻根缘大千界香境时。鼻根同可取三千界境乎。若取者。玄赞云。定智遥知。依鼻根取故名闻香。非鼻实能离中取境既云非鼻实能离中取境。知。意识独取远境。鼻根不取之云事。若由之尔者。鼻根若不照大千界香者。岂与意识为门乎。况经文然于鼻根不坏不错。鼻根不取者。何论坏不坏义乎。依之淄洲大师释云。法威力故。鼻根照三千界(云云)如何。
  会云。鼻根不正取远境。至根取不至者。可坏根性故。是以玄赞云。非鼻实能离中取境(云云)又云。若根遥知。不至取故。坏根不坏境(云云)但其根清净具胜用故。引发意识令取远境。五根五识照第六所变相。相犹在近处。无取离境之失。经文义决释者。付名鼻根净。显胜能也。今正谈法相。以实可知。
  今云。遥远香境者。非鼻根正所取。凡根境至不至。法尔而定。有漏根境。其用无改。设至地上自在虽互用。犹无坏离合相。况凡位鼻根。何取大千界远香。是以玄赞引此是境智鼻根知故论文。非实能离中取境(云云)经云不坏不错者。总叹种种德之中。好恶强胜异香。须损坏鼻根。持经力故虽取不坏(为言)。不是叹笑遥远香也。界处章举根显境。有何相违。
  问。见玄赞。于远香不取实境。可取假境。设虽假似不废遥远。若尔全不取远境云事。背释意。以例案之。诸根互用虽不取他尘实境。许取假境。鼻根净于自尘随假实论取不取又同欤。若不取假远境者。得假似香非得实体故离取体坏境性故文。云何可消。以故离取体文见者。得假似香者。非离中得假香云也。答。摄释云。假似香。引瑜伽论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唯有假合(云云)。释其假合义云。风中无有根本之香。如风过树。树花等香遂风而来。由因花等风方有香故名假合等。意云。且于瞻部树等。树处根本香云俱生香。风中随遂香云假合香。寻其香体皆实境也。而设说鼻根闻瞻部树香者。不取根本香。离中故可取风中香。至根处故(为言)。
  问。三千界诸香。岂皆来持经者处乎。摄释以空行风香解玄赞者。甚难信故。先德难而不许。答。经文所说种种义难定。玄赞又随应显其意也。其中实知远境。是定相应智能也。定智知时变其相分。令鼻根鼻识取之。设虽定心所变。若其根不清净者离取之。随智虽取犹是根胜用也。不同欲界异生见梵王身。彼近境故。依他定通得见也。
  杖第六所变义可有之。然而以其义名假似香者。背摄释。
  又案云。取大千远香时。唯第六定智也。五识五根不取之。以何知者。玄赞意。许舌根取三千界味。若定中舌识。依舌根取第六所变味尘者。既是受用段食也。彼既不实受用。只知味相也。准知。取远香意识能也。不五根五识境也。
  问。若尔何定智遥知云毕。更云依鼻根取乎。答赞文云。定智遥知依鼻根取故名闻香意者。付定心缘会鼻根净义也。定相应智犹依根清净。自在取其境也。
  问。定心自有胜用。何假根力乎。答。天眼耳通虽定心。犹依根用。能取远境。自身五根清净故。能依智可胜余人。泛尔定通虽缘远境。明了委细任境知其相事难有欤。准定心缘不缘五根之二门可案之。有色界习。身心相依犹如欲界。然者设虽色界天众。不动业所感殊胜依身中所起眼耳等识。若定心缘色声等无得自在。一分者心自能也。一分者依身力也。欲界持经者。设得上定何不依五根清净力乎。玄赞云。上下既远。云何能知。若根遥知。不至取故坏根不坏境。若至能取岂一切香皆就根乎。论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定智遥知。依鼻根取故名闻香。非鼻实能中取境。又诸根互用鼻尚见色。况依眼耳之智。不取大千香耶。得假似香非得实体。许离取体坏境性故(云云)。
  摄释云。疏此是智境鼻根得。第六意识相应之智。依于鼻根而能知。彼亦鼻根知故(云云)。
  镜水抄云○此是第六意识相应心所。别境中智。智与六心王向鼻根门中依鼻根缘上界香。问。既是意识与智知故。即是智。何故经言鼻根取香境乎。答。智依鼻根方取香境。就所依说名鼻根闻也。其实鼻根只缘得合中知境不能取上界香。上界香亦不就鼻根来。但是意识相应之智遥闻也。所以疏云。非鼻实能离中取境○(云云。文广可见之)。
  界处章云。问。若尔何故欲界鼻等闻无色界等香乎。答。彼互用故。是智境故。法威力故(云云)。
  十五卷私记第九云。问。疏次下云帝释说法闻香知等者。得假似香不得实香者。何云假似香。答。摄释第四引瑜伽文云。空行风香为假似香(云云)然恐违枢要及本疏(勘可和会。摄释文如下引之)。然案疏文云。上下既远○离中取境。此说意云。菩萨第六识定相应智为鼻识。成明了根。寻依鼻根知天上香。寻此依鼻取故名闻香。非鼻根实取远处香云也。疏亦云。又诸根互用○坏境性故(云云)。此说意云。菩萨互用自在力故。鼻根通取五境。眼耳等余根互亦尔。此中理尽可云鼻根得近处香。是实香。若取天上不至香。彼似香非得实香。具可云见帝释色。假似之色知说法之法义。假似之法。闻说法之声。假似之声。知轻耎等触。假似之触。知天上之味。假似之味。鼻根取。如是多境。然疏取随举一境云得假似香耳。或可。皆以鼻知故。随根云假似香(云云)。问。何故云假似香。答。就初意。天上本质香不来此间。虽不来向以自在力能知之故。非天上本质故云假。然似其质故云似色。亦非知上本质故云假。然似其质故云似。余声等亦尔。后意云。鼻根知天境。闻耳境声。见眼境色等。此等鼻根所为故假云香。余根互准可知。亦理趣所知境。此依鼻根知故。假香依耳根知故。云假似声。余准可知。摄经第四云。疏坏根不坏境者。离坏乱之义。下皆准知。互用之义。如唯识疏抄。此是智境鼻根故者○香之自体。从摄释有云。今假似香者。离本质而随风来香故云假。今谓不尔。空行风香。不来此故。违俱舍论文。其论云。三十三天。帝释善法堂丑寅角。有婆利陀罗树二香。此树香。顺风四十里。逆风二里(云云)。然从三十三天大名山坠来此界一年故。空行风香者。似违论文。(至论文后可勘文云云)问。鼻根清净人。取三千界香者。假似香也假似香体。朴扬大师云何释之乎。进云。空行风中。假似合香云假似香也。付之见玄赞。引论此是智境鼻根知故文。定智遥知(乃至)得假似香非得实体(云云)。第六定智。遥知远香。变假似境云也。设虽好恶等香。第六所变故名假似也。何云空行风香。就中六欲四禅香。岂随风来此界乎。是以观理等古德。不许摄释意。如何。
  会云。如疑难趣。以第六定智所变。名假似香也云非鼻实能离中取境者。于鼻识本质有两种之中。本来所杖本识所变名实境。胜位新所托第六所变云假似。能□法相。其根清净。普取三千大千无量香尘。岂皆托空中风。来法师住处乎。但摄释付香境。显有假似种类。未必限之欤。
  寻云。摄释结文。云假合故假。疏言得假。即瑜伽论。空行风香。不得根本香之实体解释。首尾甚似难会。
  有别义。可准上义。
  摄释云。疏得假似香等者。问。诸教不见说香有假。云何言得假似之香。答。准瑜伽论好恶香等。名之为实。和合等香。而是假也。故五十四云。空行风中。无俱生香。唯有假合者。既言假合。故知。是假。问。空行风中假合香者。其相云何。答。风中无有根本之香。如风过树。树花等香。逐风而来。由因花等。风方有香。故名假合。假合故假。疏言得似即瑜伽空行风香不得实者。不得根本香之自体(云云)。

  十五卷私记云(如上)。

  问。经文诸根互用位五尘。可取他尘乎。
  如寻思抄第五卷抄之。
  问。经文乃至梵天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云云)。尔者业果香欤。玄赞云。此通果香非业果也(云云)。付之瑜伽论说定果色。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何违此文。云有通果香。况偈颂云。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云云)。初生退没。必住散心。何云有定通所变香耶。
  定果香味如唯识论第二卷抄。
  会云。死生之位。宽狭不定也。若论极位。唯有第八识。若以邻次相从。又通有心。生死则第六识十五种不共业中列之。依之生般涅槃人。生有起道。三性生心死。又于六识论之。若尔。初生退没。何无定果色境。必住散心。明极位也。本论当知唯有显色等相者。宗家处处有释定果变境通五尘。可为正义。若依其意者。论且依色异生。无色界波罗蜜多声闻说之。不说一切。
  问。光音及遍净。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云云)。尔者初生退没香者。菩萨所变欤。为当彼诸天所变欤。若彼诸天所变者。退没受生位意识。必住散心云事。大小二乘所定也。彼二位。不起定通意识。岂变通果香境乎。若菩萨自变香。知初生退没者。是以自所变香。云知彼事乎。是以玄赞。此据依形通力所变(云云)既云依形香。知。彼天所变云事。又摄释解此文。此约依于色界实身。而起通力变起香等(云云)。
  可见唯识抄三本。
  会云。无色界宫殿香者。依身在欲色界之菩萨。游戏, 神通之中。为无色天众变作宫殿。其宫殿中。令有妙香。持经者鼻根所发之识。能取其香欤。无色界若生人。设虽广惠声闻。不可发香味。不假色界定。不起下定通故。无色界定。不变香味故。知。是他人所变也。又持经者。不自变无色界宫殿香等。凡位菩萨难成此事故也。
  此事甚不审。可寻习之。
  玄赞云。色界云何有香。此通果香。非业果也。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宫殿之香。此据依形神通力所变。彼据似形定力所变故不相违(云云)。
  又云。然瑜伽云。胜定果色。当知。唯有显色等相。以彼香等生因阙故。又无用故。依托色界。为定本质。变定境者。即无香味。依欲境有。又加行心劣。生因阙无。因强则有。菩萨有二乘无。圣人有凡夫无。佛弟子有外道等无。以劣弱故。然瑜伽云。胜定果色。于一切色皆得自在。故知。定通果通一切(云云)。
  兴疏全同之。
  镜水抄云。言以彼香等生因闻故者下。有两重。因会无色界无实色用。无实香有假似香。生因有二。一者无香味种子。名生因缺也。二者无加行心。作香味触。此心既无。名生因阙。言又无用故者。问。何名无用。答。无色界人。不吃段食。若吃段食。事须得香味触三资益。○问。若二乘无。应非圣人。答。二乘中。广惠声闻有。余人无也。言二乘无。非广惠者无也。○圣中菩萨广惠声闻有。余者无也。佛菩萨有者菩萨依无色界。亦变得香味也(云云)。
  问。付六根清净功德。且清净舌根。为远取三千界味尘。将何。若取者。味尘合中知境也。设虽清净舌根。何离质取大千远境乎。是以经虽说。从不受恶等胜用。不云取大千味。若由之取者。舌根既备千二百功德。何不取大千味尘乎。余五根。皆取远境。舌根何独不尔乎。是以玄赞。取三千味尘见。如何耶。
  会云。舌根净人。可取三千界味。玄赞会经有二意。但以偈颂文说舌具用声遍大千等者。以声影显。次香离质而可有味离质而便无者。依离质用有无会之。二义俱略。而不说云也。
  依镜水抄赞有三意。依兴法师不为别义欤。
  寻云。舌根取远方味尘样云何。答。以定智遥知。依鼻根取释可知之。持经者。虽住南州。能知天上地中一切草木等味。何不云尝味。若不知者。可不舌根清净(有别义)。
  玄赞云。此无境量。何故不同鼻根。能知三千。既不能知。云何功德成千二百。舌根应亦得尝三千界味。但以颂文说舌具用。声遍大千。故不说尝味。舌离质而可有。味难质而便无故。不说得三千界味。经中亦说佛有鼻舌通过于眼耳(云云)。
  镜水抄云。疏言舌根应亦得等。疏中有三意。一云。亦得许尝三界味。也由此舌根。正以说法为功德。不以尝味为功用。长行及颂。含说说法功能。恐文烦多。略却尝味功德不说也。言香离质而等者。第二意。色香离质而有。味质质则无。既离质味故。不说尝三千界味也。言经中亦说等者。第三意。佛则有。余人则无也。问。大乘意。以鼻舌身可立通乎。
  摄释。五根章。水抄等可见之。
  问。付六根清净功德。舌根可知味尘好恶等乎。若不取者。经若丑若美若不美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云云)。故知。故舌根净者。但知好味也。若由之尔者。鼻根身根等。既取好恶。此何不尔。
  私云。若自受用时。皆变成上味。若欲辨知其一一味者。如实可知好恶。尝味知药毒。与他令有服不服也。持经人。岂无其德哉。
  兴疏云。有说。佛咽喉中。有甘露泉。和一切食。皆成甘露。持经之分有故。上皆成味。此恐未尽。饿鬼咽喉。应有不净泉故。今如彼饿鬼好食至舌变成不净。持经之人。反此可知。不应难言舌根别别味皆成甘。耳闻诸声。声必成好者。诸根德用。未必同故○此亦不然。香触二尘。亦有资益。皆须变故。今诸根德类。胜用差别故。不可齐难。不尔。如来亦应有变成妙香。辄触相故。彼既无咎。此有何失(云云)。
  问。经说舌根清净相。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云云)。大师如何释之乎。进云。此明贤圣护。付之经说外护贤圣护异也。梵王魔王等一颂。明外护。诸佛及弟子等一颂。说贤圣护也。何总以二颂判贤圣护乎。依之兴法师。如此释之耶。
  水抄会云。梵天王等。亦不妨贤圣化作。化作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化也。亦名贤圣(云云)。
  问。经弥楼山摩诃弥楼山。说何山乎。答。无指释。说须弥山欤。付之。须弥山其量八万由旬也。大小二乘。皆同之。何云有大小不同耶。

  宝塔品抄之
  以写本一交了
  料纸圆禅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二
  永禄三年正月十日执笔清胤
  (朱书云)宽政七年二月十六日以写本一交毕
  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三

 

  不轻品

  1 获大罪报如前所说
  2 不轻行久远实成后行欤
  3 威音王佛秽土化身欤
  4 最初威音王如来
  5 不轻礼拜记行佛性欤
  6 不轻记别限有性者欤
  7 皆悉礼拜赞叹
  8 但行礼拜
  9 更增寿命
  10 皆信伏随从
  11 千劫于阿鼻地狱
  12 狮子月等五百比丘尼
  13 当品可示现胜妙力无上耶

  神力品

  1 神力品可安经末耶
  2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
  3 神力品中现几神力耶
  4 出广长舌上至梵世
  5 皆悉遍照十方世界
  6 多宝如来现神力欤
  7 现神力时满百千岁
  8 故摄舌相
  9 说偈令闻故
  10 地皆六种振动
  11 余经有五非胜不释

  已上二品合二十四帖

  法华经第七卷开示抄( 不轻品神力品)

  不轻品

  问。不轻行为同四安乐行。为当如何。
  如安乐行品抄
  玄赞云。来意有四。一者能学行人虽有六品。分为四段。此为第四。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乐行。修忍辱等。流通此经。当得安乐。今说此经。劝励时会故此品来○三者欲显下行安乐行。威势无比。我为不轻行安乐行。众生于时行损害我。初虽受苦。还由我力。并得佛道(云云)。
  妙乐难玄赞录安乐不轻十异。私记载之。可见。
  问。经文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前所说者指何品乎。进云。譬喻品付之譬喻品。虽说谤法业不明谤持经者之罪。何指彼品乎。见法师品。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如前所说者。可指此文。依之天台等。指法师品如何。
  会云。依疑难勘譬喻品偈。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增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断佛种故。受此罪报等(云云)。于读诵书持四种法师。致经贱憎嫉者。无数劫间。经历三途。设生人间受诸楚毒。广说谤持经者罪报之事。譬喻品文分明也。法师品虽表罪深重。未明罪报相。今品所指。尤当譬喻品。他宗释。校量可知。
  经云。若比丘比丘尼。优波塞优波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云云)。
  玄赞云。罪如前譬喻品(云云)。
  譬喻品经云。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此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他狱生。当堕畜生(云云)。
  文广可见之。
  问。当品中。不轻菩萨。威音王佛。像法中行不轻行。尔者不轻行者。为寿量品久远成道后行。将如何。两方。若后行者。寿量品时。既显久远成道毕。何又还说修因行乎。依之古德。不轻行久远成道前事也(云云)。若由之尔者。智胜如来出世劫数。久远成道后也。而今品云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同智胜如来成道以来所经劫数。以知。不轻行者。寿量品所说。尘点劫后行云事。依之天台。嘉祥。憬兴等自他宗人师。皆久远成道以后行也(云云)。
  会云。不轻行者。五百尘点劫之后行事也。自他宗诸师所判多同也。凡尘点劫数。显数量之中。最极譬喻也。佛对弥勒等。问知其数不。若干菩萨白佛。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云云)余教中。此类未闻欤。而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者。是常说也。法华一经之中。犹多有此说。况诸教乎。但不轻因位行。设虽远成后。骂詈四众要报。皆以不虚。佛所作经威力。实有胜利者。何不说之。以权实不可为难者欤。
  重寻云。寿量品。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多劫(云云)。不轻品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云云)阿僧祇者。无数也。百千万亿那由多者。有数之中少分也。不及阿僧祇。若尔。寿量品。无量无边那由他也。不轻品不可思议之无数也。多少既分明也。何以不轻为后事乎。
  答。圣教显数量种类多重也。一者算分。二者喻分也。那由多等者是算分也。设虽无数那由多。寄算数云其无量者。算分之分齐也。若恒河沙或世界微尘数者喻分也。设虽说无数微尘数。犹是微尘数之分齐也。而说尘点喻者。以彼尘数为初重量。点若干世界。以彼诸世界皆抹为尘。何况过若干世界。初下一点。合点与不点。总知尘数者。超过前算分喻分几许。凡寿量品所说。最初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世界微尘数。犹过不轻品说。何说后后倍倍哉。
  问。设不轻是久远成道后行者。一会众。皆信远成真实讫。闻不轻品。劫数既少故。知成道以后事讫既是化现而非实。虽堪忍上慢轻毁何为希奇乎。
  答。于佛所作。生随喜事。其类不同也。今品果位以后大方便故。可生欢喜也。即是寿量品所云。或说己身之类欤。
  兴疏云。问。此不轻为实为权。答。有说。既寿量之迹。即知权也。今观经文。可言实行。从资粮行转入初地必非权故。而过去劫短于寿量者。盖是平等意趣故。有此过也(云云)。
  私记云。问。不经菩萨即是释迦四十心位行不轻行。而今见彼寿量品文。释尊成佛。过尘点劫。岂成佛后。更行不轻。答。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犹过寿量尘点劫数。所以者何。见彼品云。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云云)。出尘点喻量。为显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以不轻品对寿量品。后寿量阙不可思议阿僧祇之句。由此故知。行不轻时。超成佛劫。问。释尊昔为大通智胜佛第十六王子。其智胜佛出世以来。亦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今因此品。而为重显彼所经劫数。彼品所引尘点之喻。犹劣寿量尘点之喻。由此故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言。非必超越寿量品说尘点劫数。答。经劫数多有难思。寻之可知(云云)。
  文句九云。问。近成是方便远成是真实者。华严寂灭道场大经。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尔。法华开远竟。常不轻非更近。当知。法华已后方便(云云)。
  答中不定不轻近远事也。
  问。威音王佛。为秽土化身。将如何。若秽土身者。经说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洹河沙劫。正法如一阎浮提微尘劫。像法如四天下微尘数劫(云云)。秽土佛。岂经若干尘数乎。是以人师或云。他受用身。或大化身(云云)。若依之尔者。既说三乘法。定可三乘同见身。况不轻大士。在解脱分位。闻威音王佛二十千万亿偈。既资粮位能化也。定可小化身乎。加之净土中。岂有杖木瓦石等恐怖乎。
  会云。彼佛者秽土化身欤。上慢四众。既在其像法。骂詈打捶事。全不应净土相。佛寿命者。实超秽土分。可云是秽土化身处。兼说净土佛寿命也。其例非一也。
  寻云。经所说既通净秽二边。何先定置秽土身。会寿命为一边乎。彼如智胜如来者。报化二土边。俱虽有玄赞判为他受用身。知。如此之事。以胜为本云事。答。此难不然。但由经题目。可知其本义也。而不轻菩萨。初在资粮满心。知。能化佛非大化身及报身。于少化土又非净土。不轻将命终。后虽延寿。初既至命终之期。不应净土相。又增上慢四部。作阿鼻业。以此等本缘。总定土相也。
  问。智胜佛世。舍利弗等退位人。为王子根本所化。又王子出家时诸母涕泣。是皆可应化身秽土。何判报土乎。答。彼以十六王子为所化本。王子地位地上也。又花如须弥山。面百由旬。以此等事。大旨为报土也。依实言之。不可定判。今示一往耳。
  私记云。问。威音王佛。应化身中是何身。答。大化身也。普为天人何修罗等。说三乘法故。问。经云。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数(云云)。像法住世劫数。如天下微尘数。化佛世界同一成坏。若尔。不过寿八万秽。而何过彼。答。玄赞不释。兴法师云。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者。泛显佛寿总量。即同毗婆尸佛寿八万劫也。正像法住世。亦通成坏故劫数虽多于理无违。即同卢支佛法。尽半贤劫也。水抄云○安国云。此菩萨加行位中命自长故。况闻法力。问。如何行位中有四众。答。安国云。此菩萨。是资粮位末。所以有四众。欲入加行两盈中间。有四众也。问。命长即指加行位。及说四众。便云资粮位末心。此解不当。路云。威音王佛。是他受用佛。所居报土。菩萨处中。寿命长也。言有四众。即是化土一处见异也。此亦不然。一处见异。约佛说。菩萨无此功能也。今有解云。受持千万亿偈增寿。尽是加行位。问。云何有四众。答。是加行位菩萨。不妨四众得见。只如西国天亲无著。是加行已去。及初地圣人。何妨四众得见也(云云)。
  问。不轻菩萨。于威音王佛像法中修不轻行尔者。值最初威音王佛欤。将最后威音王佛欤。若最初佛者。经云不轻菩萨。值二千亿日月灯明佛。并二千亿云自在灯王佛。未云值二万亿威音王佛。若最初威音王佛者。不值后后佛乎。是以见正法华。二十亿千寂趣音王佛。展转次第灭度。已有常被轻慢菩萨(云云)。若依之尔者。见经文。最初威音王如来如何。
  会云。不轻菩萨者。二万亿威音王佛之中。于最初佛像法。被四众轻毁。于后后佛。遇不遇虽难知。今经所说。第一灭后事也。故经云。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乃至)有一比丘。名常不轻(云云)但于后后佛者。经不说值遇事。推不可测若是值一佛。已生他方佛土故。不遇本土后佛欤。或日月灯明云自在灯王者。别类佛故。别举其名。后后威音王者。同类故略之欤。正法华者。若先说后后佛展转出世事毕。还说最初像法不轻事欤。若又实值后后佛云义者。不及会释。以正法华明文。可知妙法隐义。故未后佛世。有跋陀婆罗等本缘云事。全不可许。罗什译分明故也。
  经云。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云云)。
  正法华云。
  问。不轻菩萨于二万亿威音王佛。悉可值遇乎。若值遇者。经唯值最初威音佛。若依之尔者。既值归初威音王佛。闻今经二十千万亿偈。得六根净化四众。何以彼因又不值后后佛乎。况或经中。跋陀婆罗。值二万亿威音王佛。轻毁众尚值彼佛。况于不轻大士乎。

  会释可准上题

  问。不轻大士。当作佛礼拜者。为记行佛性。将如何。答。有二释。一云。行佛性。二云。理佛性(云云)俱不明。先付初释。法华论不轻大士记别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若行佛性者。岂云诸众生皆有佛性乎。依之兴法师。难此释违论具因记。加之大师余处。具因记通定性二乘(云云)。知。理佛性也。后释亦不明。既云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云云)。知。非理佛性云事。
  会云。汝等皆行菩萨道文者。顺行佛性故作初释。不简机根。总授者似广。故设后释。佛地论。会涅槃经有二义。初云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次云成就少分一切有性也。今玄赞者。逆次配彼二释。付初释。法华论文。依少分说诸皆之言也。大师余处释者。后释意也。兴法师难。似不许弘经论文。后释又理性虽广。兼具行佛性。可行菩萨道之类。授此记故无过。故玄赞。若行菩萨道发起修习。报身如来藏者。当得作佛(云云)。似无过。
  问。不轻菩萨。当得作佛记别。为限有种性人。将如何。
  两方。若不通者。见经文。凡有所见。乃至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等(云云)。既不简胜劣。普授其记。设虽无性。若有见者。定可记别。何况不轻者。凡位菩萨也。未详知他人佛性。何辨有性无性差别。有记不记不同耶。若依之通者。既虚妄授记也。岂无过失乎。况所记四众。皆到不退转。全非无性类。如何。
  会云。此事虽难测。限有性欤。以何知有。玄赞释具因记。虽举菩萨及趣寂人。不云记无性。菩萨发心。趣寂信解。成不愚法。不轻大士与记者。为此二事也。但所礼无简。可通无性云难。实以可然。但见经文。若比丘比丘尼。(乃至)皆悉礼拜赞叹(云云)比丘等四众者。皆此佛弟子。设虽相似归佛受戒之人也。若尔。唯礼佛弟子。不礼余外道婆罗门及泛尔男女等。何况于鬼畜等哉。爰知。非礼一切。既入佛道。遂可出生死人也。若如他宗。一切有情。实皆成佛故。礼之者。何限四部弟子哉。又可礼禽兽等。无性有情。发心修行。宗家虽及异释。威音王佛。像法四部弟子。正值四善根菩萨。恭预礼拜。正闻记别。虽为逆缘。皆解脱。知。不轻授记。不通无性欤。
  问。唐三藏。犹于自身作有性无性之疑。何况轻毁不轻之增上慢四众。何必不无性哉。
  答。三藏大师。常啼菩萨化身也。付示现相。犹五百生间难女色。支那国内自九生以来。福智第一也。于戒贤论师所受菩萨戒授菩萨戒之时。师问云。汝菩萨不。答菩萨毕。后授之。其菩萨者。信身有佛性之义也。岂初生毕竟无性疑乎。爰知。榤迦国决疑。只除末巨慢心欤。
  问。若如此理者。三藏全不可疑自心佛性。爰知。于世界众生中。疑一分无性类有无也。是他宗聊简也。为我宗。岂无世害哉。
  经云。
  玄赞云。我深敬汝等不轻慢者。有佛本性住种性故。此敬报身如来藏也。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者。有种性者。若起习性发心修行。必得佛故。又依法身如来藏故。一切皆有我深敬汝。若行菩萨道。发起修习报身如来藏者。当得作佛。
  今云。二释虽异。正所记者。皆具报身佛性。发心修行人。可成佛之义也。其中初释。以行佛性为所敬。后释以理佛性为所敬。依初释者所向四部众广故。不轻菩萨。虽难知其性。若具行佛性。皆行菩萨道。当成佛依后释。理性遍故。所见四众。皆可具之。所敬虽无疑。于实成佛难定故。此人若兼具行佛性。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云云)。
  问。若如自宗释者。不轻暗记。岂无虚妄哉。爰知。彼菩萨决定信一切众生皆成佛之旨故。总为一切人。授此记云事。若尔他宗意。能契此授记。付涅槃经等文。作理性行性之二释者。犹强不违佛总说。佛总说不指人体故。于不轻。每向一人。正记皆当作佛。若可有不成佛类者。虚妄授记。宁不罪业哉。
  答。不轻所唱。只是前佛所说法华经意也。佛说既无嫌事。说皆成佛道。如法师品总记者。对佛现前。不对佛现前二类法师。闻一句一偈。生一念信解者。悉与作佛记别。不轻具因记。何异彼哉。虽知五性各别。若菩萨种性人者。实可成佛。若趣寂类者。可有不共法益。或又平等慈悲深重故。不愿性有无。欲悉令成佛。成又常住无相心故。不分别种性差别。心常恭敬佛性。不顾假者不同。悬心于佛性。授记别也。仍无过欤。
  摄释一云。又菩萨有二。一者初业。二者久修。久修达器。随性与记。如胜鬘经。菩萨堪能荷四重。求菩萨者。授菩萨乘等。初业者。识根器但发愿令得作佛。即般若经。我皆令入无余涅槃。不轻同此(云云)。
  又云。疏菩萨与记具理性因者。问。案瑜伽论。理智双有方名具因。今但有理。何得名具。答。此经论云。示现众生皆有佛性。若非理者。云何皆有。疏主依此约理名具。具犹总也。众生齐有故立具名。更有余释。如下当悉。
  兴疏八云。有说。○即敬报身如来藏是也。此恐不尔。违论云具因记故。谓若准显报佛种性者既不辨法佛性。必不可言具因记故。又报佛性未必皆有。常不轻何得自方皆行菩萨道。以未能知有报佛性故。今解。深敬汝者。即敬法身如来藏。一切皆有故。若行菩萨道者。即敬报身如来藏。发心修习。不遍一切。既未定知故云若也(云云)。
  私记云。问。憬兴法师难慈恩云。有说○问。此难可然。云何释通。答。法佛种性一切有故更不举。彼唯谈报性。云不违论说具因记名又菩萨意乐广大无遮。总与佛记。然而其实唯有本性及习种性。必得成佛。是故此言皆行菩萨道也。问。若尔二释有何差别。答。初释隐说理性。显说行性。后释显说理行二性也(云云)。
  同次上文云。○此二释意。初释唯明礼行佛性。后释兼明礼理行性。不释无性。问。不轻菩萨。位居地前。不辨众生有性无性。凡有所见。皆悉礼拜。与成佛记。而一类众生。虽得授记。无种性故。应不成佛。一类众生。如彼授记。必应成佛。何为一类无性众生。与虚妄说。答。是谈菩萨广大意乐。及发大愿云总礼。总言当得作佛。梵网经云。若佛子。复作是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若不发是顾者。犯轻垢罪(云云)然而众生有性无性器别故。有性成佛。无性不成。非菩萨过(云云)。
  一乘要决上云。问。玄赞第十云。我深敬汝等不轻慢者○如来藏者当得作佛此义云何。答。此之二释。文义不安。既言凡有所见。何唯取有性者。此是别义。应非今意。又汝等皆行者。述礼拜意。何云上礼一切。下唯有性。若尔。应削所以者何。亦不可言汝若行道当得作佛。既言皆行。何恣言若。设展转救。终不顺经。枯木粪土不可雕垢凤兮。何德之衰(云云)。
  问。经文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显何事耶。答。付之若礼比丘及近事众者。岂不犯戒乎。次何唯礼四众。不礼八部乎。
  会云。见玄赞意。菩萨比丘。可有礼俗众。何违戒律者。玄赞有多重释。先性罪遮罪相对菩萨于性罪。必虽不犯。于遮罪者。时而可有犯。利益广大劝化之时。不顾之也。次遮罪犹不定也。总礼别礼相对。总礼四众。不犯戒故。次于别礼。若敬佛性。虽礼若尼若女之一人。犹无过。不礼凡身故。故玄赞菩萨于性罪必持。遮罪有犯。劝利大故。若但比丘非菩萨者。礼即有犯。不礼无犯。又礼四众而不犯。独礼一而便亏。又敬佛性非礼身故。
  玄赞云。问。此初四众。凡逢皆礼。礼比丘尼及与白衣。岂不犯乎。答。菩萨比丘。不作是礼。礼即有犯。今作是礼。所以不犯。菩萨于性罪必持。遮罪有犯。劝利大故。若但比丘非菩萨者礼即有犯不礼无犯。外又礼四众而不犯。独礼一而便亏。又敬佛性非礼身故。镜水抄云。
  新抄云。疏答菩萨比丘者。乍观此文有似须礼四众。不礼即犯故。然意菩萨即以利他为务。若见礼拜必成大利。而不礼者。即便有犯失利乐故。礼即不犯。言于性罪必持等者。体性是罪。如杀盗等名为性罪。佛末遮之作亦罪故。如跳行掉臂非时食等。本性非罪。如来遮之。若有违犯。违佛所遮。违遮得罪。故名遮罪。言有犯者。谓或有犯。谓菩萨比丘遮戒皆持。若为大益因有所犯故。又此言有犯。又此言犯事上有违。名之为犯。非谓犯戒以就大益。本非违戒。不犯戒故。私记云。○于三释中。初释为胜。纵虽唯比丘。为大法故。不拘少节。性遮俱犯不恐报。况犯遮罪有何难乎(云云)。
  问。不轻菩萨。但行礼拜欤。为当兼可有读诵经典义乎。玄赞云。二事兼故(云云)。付之。常者恒义不轻者恭敬称也。如名言者。礼拜外无余行。是以见经文。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云云)但者唯义。宁非简余行耶。加之正法华云。不肯读诵(云云)。
  会云。不轻大士者。一阿僧祇满心。四善根菩萨也。先佛遗法修安乐行。岂只限礼拜一事。不修自余诸行耶。依之于虚空中。闻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若先不读诵经典。争暂时闻持若干偈颂。依之玄赞若常不轻不先披读。岂于临终。闻即能持。先不修因。果如何起。但于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文者。还兼行证据也。既云不专读诵。即显非无读诵。不尔者。何置专言。依之玄赞破他师但为礼拜之义。若尔。应言不专读诵经。何用专字。故知。不专读诵。亦不但行礼拜。是此中意不字长被下两句。并遮专读诵但礼也若尔。二事兼故。解释能得经旨。次正法华文者。云不受所化。不肯读诵。四众不随教化之相也。非是不自行云也。今云。经意者。实以不专词虽显兼行。付今文章。只上下句。各别可读之。非以一个不字通被二处。不轻菩萨。以礼拜为本行。不专读诵经典。玄赞。亦不但行礼拜者。遂探实义时事也。以专字影显之。故云尔。文显所说不无但义。但此义。人不受欤。
  玄赞云。既不专读诵。亦不专礼拜。二事兼故。○然有解言。其此比丘。亦不行读诵。但为礼拜。若尔应言不读诵经。何用专字。故知。不专读诵。亦不但行礼拜。是此中意(云云)。
  经云。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云云)。
  玄赞云。经是比丘至是法华经。赞曰。第六胜果遂生有三。一闻法能持。二六根清净。三增寿说法。若常不轻。不先披读像法之中法华经者。岂于临终。闻即能持。先不修因。果如何起。已前礼拜。是四十心位。闻法根净四善根位。增寿命故。得大善寂。渐为理观观真理故(云云)。
  私记云。问。有专字故。弥显一行。况有但字。何兼二行。答。专者纯义。不纯一读经。但者唯义。不唯行礼拜故。知。不专定兼二事。不之一字。义通上下。长读文势。问。披见经文。初行拜终得六根清净。于其中间。不说菩萨读诵经典故。有师释。能顺经文。慈恩所见。其理未明。答。十法行者得六根净。非终读诵等。何得六根净。以果知因。定兼二行。问。若尔安乐行品云。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此文。唯嫌少与大。准此思彼。应言。兼二文相同故。答。为通此难。应作三释。一云。应许彼此皆同下。偈颂云。若有难问。随义而答。以此准知。非唯大乘。若尔何云随义。而答二云。彼此不齐。此无专字。慈恩难云。若尔。应言不读诵经。何用专字三云。此不齐。彼品经云。善修○种智玄赞释云。此修善有三。一顺意为说二答以大乘。三令得种智。故知。彼文不顺小乘。以大乘答。二品义意。何令齐同之(云云)。
  问。经文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说何事耶。答。不轻菩萨。闻空中所告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百万亿偈。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云也。付之秽土住劫寿量。缘有分限。以八万岁为其至极。设虽法力。何增若干寿命耶。若经尔许那由他岁者。至无佛世。遇三灾等难耶。
  会云。不轻菩萨。增寿命事者。大神通力。法威德力也。何同泛尔人类起疑耶。修四神足者。其寿命及一劫或一劫余。况此年岁欤。但可至坏劫云事不可尔。彼佛像法。如四天下微尘数(云云)。像法既久。不可及坏劫欤。
  经云。
  水抄云。言增寿说法者。经言更增寿命二百等者。问。当时人数寿多少。今寿二百亿那由他。何太多耶。答。一者是法威力加被。二者或是禅定力不折寿。如一人合更经七日。身死忽然入定。三十年出定来。更经七日。便死(云云)决择记一云。问。初增之时只有八万。今何乃多。答。淄洲云。四善根人。所受用土。所见佛身。生一四天下。故寿不同。如海龙王经云。时有轮王。王十六四天下。由此菩萨。于前二位所感王化。国土胜劣不同。寿命亦异(云云)。
  问。经云。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云云)尔者信伏随从类者。为即轻贱骂詈四众。将如何。两方若同人者。菩萨得神通力更增寿命。四众不尔。如何始终值大士。初谤后信耶。若受别生信伏者。依诽谤业。顺次既受无间报经千劫。何时信大士耶。依之先德各别人也(云云)。若由之尔者。见经文。于时增上慢四众。○见其得大神通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云云)正法华。亦尔也。况玄赞。牒此文。恶人从化(云云)。
  会云。轻毁信伏。前后同人也。经文分明也。玄赞亦同也。但菩萨增寿命之初。依彼神通辩才。改诽心生信伏欤。不必及长时随从者。不可有相违。
  经云。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才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云云)。
  问。经文得是常眼根清净等尔者何位所得耶。玄赞云。初地(云云)付之。
  如第六卷抄之。
  问。于不轻大士。作骂詈诽谤人。以此因缘不值三宝。受阿鼻地狱大苦。尔者。何果先受耶。两方。若先受地狱苦者。经既云二百亿劫。常不值佛法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明知。先受不值三宝之果云事。正法华文。亦以同之。若依之尔者。不值三宝等。是等流残果也。何先受之乎。是以今经譬喻品并般若经等。先受三途苦。后受增上残果(云云)。
  会云。先德释此事云。此人虽初谤。后信伏随从故。顺生受不值三宝。顺后之生。受地狱苦。顺生必受无间报者。据不信伏及不忏悔(云云)。顺经文通疑难。可依用之欤。
  经云。
  私记云。问。就此四众二百亿劫。不值三宝。诸无间业。必顺生受。不摄他生。何故此人。先有不值三宝之报。后堕地狱。答。此人虽初谤。后信伏随从故。顺生受不值三宝。顺后之生。受地狱苦。顺生必受无间报者。据不信伏及不忏悔。问。若信伏故。先受轻报。亦信伏故。不受重报。答。信伏浅故。尚受重报。虽受重报。而受千劫。非无数劫。后遇不轻得所教化。由初得闻。菩萨与记故(云云)。文广。
  问。就经中结会今古。且师子月等五百人。为是比丘众。将如何。两方。若比丘众者既云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知。尼众云事。况余经中思佛等优婆塞。准之尼字可属上也。若依之如此者。举在家众。出五百优婆塞。准之出家众。可举比丘。俱举胜可摄劣故。而何列尼众乎。
  会云。唐土人师。以尼字或为上句终。或为下句始。其中。栖覆师存后义。成经意云。举比丘摄尼众。举胜摄劣。举优婆塞摄优婆夷。举男摄女。此四众具足也(云云)。此义□正法华。但余经思佛等优婆塞者。译者梵音中。且略尼字也。尼者女声也。虽男子。若从母氏等加尼音。或时又虽除不违。即梅怛利耶之名。尼字有无经说不定也。尔者。此经且置尼字。然而其体同优婆塞也。或彼千人同类也。此五百人也。若别类者。不足为难。
  经云。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水抄云。经言师子月等五百比丘为一句。此举比丘摄尼众。举胜摄劣。经言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举优婆塞摄优婆夷。举男摄女人。此四众具足也(云云)。
  新抄云。经师子月等者。此中举三类。谓菩萨。比丘尼。优婆塞。皆先名后体。尼字属上句。然准正法华经云。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今在佛前。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等。验知。此经文略。即比丘二字。两度言之。以师子月是比丘名故。言优婆塞优婆夷也。至下颂中皆具(云云)。
  法华略音训云(常州建元寺长讲经论经论沙门玄寂集。后迁金陵右街僧录)。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其尼字者。相国云。自上句庆义云。自下句。尼思佛等。此经又于出家二众中。俱举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影取比丘尼。于在家二众中。俱举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影取优婆夷。若将尼字。连上句读者。便无比丘。唯有尼众故。知。尼字自下句也。所言尼思佛者。即是梵语。如言尼□律陀长者。尼萨嗜尼连河。今依后解故。仁王经末云。弥勒师子月等。百亿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故。知。师子月等比丘尼也(云云)。千佛因缘经云。
  问。当品中。可示现胜妙力无上耶。若不示现者。胜妙力无上者。一乘难思力用也。而不轻菩萨。依一乘之妙行。得六根清净功德。何以之不云胜妙力无上乎。若依之尔者。论不云今品示现胜妙力无上。如何。
  会云。此事实有疑。尔而释论并玄赞。皆胜妙力无上。虽指十四品。不举不轻品。未学争可加之乎。略案其意。于胜妙力无上。论为三种。法力。持力。修行力也。玄赞为二类。以持力摄修行力。其中法力有五门。证信供养。闻法。读诵。持说也。又修行力七种。各见其相。皆于十法行中。随应所修也。而不轻大士者。虽行礼拜与记别。于受持读诵等十行者。分明无所说故。望修行力等。其相不相配。故不取之欤。退可思之。
  或人难此义云。不轻得六根净。岂无十法行耶。闻虚空则可闻法等之如此疑者。品品中。多有听经得益。如观音陀罗尼等。岂无胜妙力无上乎。如分别功德品。证信类。可出之。仍别会可云。凡为一品大意。所明云。示现如来意中所出事等也。而不轻得六根净。是非二品大意。修安乐行行忍辱。流通此经等。所为此品大意也。因明此事。虽说六根净。非专欲示现云事也。

  神力品

  问。自宗意。以属累品安经终。尔者。今品可在经末乎。答。不然。付之神力属累两品者。正付今经属累若在终者。神力何居中间。是以见经文。现无量神力。属累是经故。若尔。神通摩顶二付属。同可在经末。两品若不连续者。文义岂不违越乎。
  会云。神力品在经中事四个本皆同也。释论修行力五门之中。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云云)法门次第非经末。于属累者。在经末云事。释论文分明。三本亦同也。若在经中者。在八难十不可。何自宗不许之。神力品。经中义者。无诤又无妨。不可相例。神力属累。两品俱虽付属。论胜者有经末。以品名可知之。神力品中属累。设虽有经中有何过。及两重故。彼四童子三昧经。大般若等有两重付属故。不唯经末。兼通经中。此经亦可尔。他宗者。以根本付属安经中。亦违护法力次第。故有失。不可为例也。
  玄赞一云。傍人随喜。当获福多。正能宣阐。功德弥众故。有法师功德品。法师持经。必当作佛。毁法师者。获罪无量。引己为证。故有常不轻品。如来劝说福事俱多。恐众生疑谓佛虚唱。显己言不谬。何得诳汝众生。纵神力以示之故。有如来神力品。药王昔者殉命持经。说彼本缘。劝励时会。故有药王菩萨本事品○虽此土地土皆有弘经。未有此方他方俱为劝励故。有普贤菩萨劝发品。赞励既周。化缘既毕。勤殷付授。远使流通故。有嘱累品。此依正法华及论嘱累品居后。释其次第。若神力品后。即说嘱累。人情曲解。未契通途也(云云)。
  诸文可准经品废立文集。
  问。经文说千界尘数菩萨请灭后弘经。尔者。请何世界之弘经耶。经云。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云云)付之地涌千界菩萨者。娑婆下方大士也。何忘流布于此界。请弘经于他土。设又偏请他方弘经。何狭限分身国土乎。彼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广请自界他土弘经。又说周旋往返十方世界。不定其分限。地涌菩萨弘经。何狭限分身土乎。
  会云。千界地涌菩萨之弘经者。娑婆世界为本。兼通分身国土。涌出由来。专为此界弘经也。不可云限他土。是以见涌出品文。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请于此界弘经之时。佛告彼众云。止善男子。不须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既待自界涌出。止八恒弘经。知。上行等菩萨者。释尊根本所化故。此土弘经。专彼土大士所作也。尔者。神力品。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者。通请自界他方之弘经也。但于文相不分明者。自界无异议故。不举之欤。或上于佛灭后者此界也。下灭度之处者他方也。上下文。各别显弘经处。不尔者。何再指时节乎。
  经云。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广说此经(云云)。
  正法华经九云。(如来神足品)如来灭后布露经典。遍诸佛国及世界土。灭度之处。于彼所在。讲说此经。多所益利(云云)。
  私记云○涌出菩萨常在此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故兼自他。言于佛灭后者。自显时分。兼表此界。不尔。何故涌出菩萨。于此世界不流通耶。问。此经既为五浊恶世难化众生。方便说二乘。真实说一乘。是故一切于恶世中。令诸众生亦得闻知。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纯是净土。于净土中。一切菩萨。皆悟一乘。于后流通。何有利益。答。兼自行故。
  问。当品中。说如来现神力。尔者现几神力耶。
  古德为七神力(玄赞载之)
  一出舌。二放光。三謦咳。四弹指。五地动。六合盖。七变土。
  赞主为八种。
  玄赞云。今加为八。谓示现即令他方遥见于此(云云)。
  天台为十神力。
  一出舌相。二遍身毛孔遍体放光。三謦咳。四弹指。五地动。六普见大会。七空中唱声。八南无归命。九遥散诸物。十十方通同。
  寻云。此释似尽。赞主为八。岂非不足耶。又法华说时。五个年也。现神力时。满百千岁(云云)。时节延促。岂非一神力乎。诸师何不加之乎。
  会云。玄赞意者。于佛自所为神力。举其数故为八种。天台所加。空中唱声。南无归命者。他所作也。非教主示现。仍除之欤。次不出时节事者。见经文。现神力时。满百千岁(云云)。如文相。是现神力之时分也。不时分即神力故。自他宗俱不取之欤。
  问。付十八变。流布变。放大光明变。可有差别耶。
  如序品抄。
  问。经文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云云)。显何事耶。答。释尊为付嘱今经。舒广长舌相。上至梵世云也。付之如来转法轮声。上至净居天。付属舌相。何不限梵世。是以最胜王经。称赞净土经等中。说广长舌相。覆三千界。今经舌相神力。何至有顶乎。
  会云。玄赞云。至梵世者。有语表故。上无语故。更不至上(云云)。因位语言。必借寻伺。寻伺限初禅故。二禅已上。无语表业。舌相者示说法听故。此品神力所现舌相。至梵世也。法轮音声者。若以转妙法轮。于大千文为难欤。彼虽显所化广事。别不云至净居天。初转法轮时。陈如唱解之声者。展转至梵天。即同今舌相所出难。未详说处。次余经舌相者。覆三千界。显利益广事欤。不必同一切者也。
  问。经云。出广长舌。上至梵世。唯限梵世不至二禅以上。有何故耶。赞云。至梵世者。有语表故。上无语故付之。
  如唯识论抄之。
  玄赞云。至梵世者。有语表故。上无语故更不至上。
  水抄云。问。何故放光直至色究竟天。乃至出舌。何故只到梵世。答。出舌上至梵世。初禅有语表故。向上无也。放光照色究竟天者。放光惊觉有缘。破痴暗故(云云)。
  私记云。问。若方至梵世。有语表故者。何故上品云。其诸梵天上。光音及遍净。乃至于有顶。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故知。四禅皆有语表。非唯梵世。何云梵世有语表故。答。唯至梵世有语表者。二定以上。无寻伺故。寻伺即是语言加行。无加行故。亦无语表。今言。二定以上诸禅。有语言者。水抄释云。安国云。二禅已下。离寻伺染。亦名无寻伺。非无种子现行我无寻伺。寻伺既有语表。何妨(云云)。
  问。若言彼定有寻伺种。发语何妨。虽有种子。若不现行。无加行故。云何发语。若更现行为加行故。得发语者。何言彼定名无寻伺。
  答。今谓。彼经云。光音及遍净。言语之音声者。通果所变非业果变。语言音声也(云云)。
  问。经文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显何事乎。答(如文)。付之先德。就经文致四征问。序分放光。重放何故。前二品中。唯放眉间白毫二光。何故今言一切毛孔。前品光明。唯一白色。何故言放于无量无数色光。序发放光。唯照东方万八千土。何故今言遍十方以玄赞四故。对遮四征问。具可被出之。
  会云。先德出玄赞释会云。放光者。惊觉有缘。破痴暗故(通初征)。一一毛孔者。表此经慈悲一乘平等。显皆备故(通第二征)无量无数色光者。具万德故。(通第三征)遍照十方者。覆一切故(通第四征云云)玄赞云。
  基操私记。广释可勘之。
  问。多宝如来。可现神力乎。进云。不现付之如来现神力者。为引众会信心。付属今经也。证明多宝。岂不现乎。释尊在同塔。既现神力。分身住树下。亦现神通。多宝独不现通者。众会岂不经证明乎。依之人师现神力(云云)。
  会云。释迦者说教主故。出广长舌相。显所说真实。分身又与教主同体也。其由可同。于多宝者。出证明言。众会生希奇想。除疑生信。虽不现别通。本意既足。故玄赞云。由多宝佛已证经讫。更不现通。便化佛示现(云云)。
  玄赞云。由多宝佛。已证经讫。更不现通。但化示现(云云)。
  水抄云。言宝佛等者。初塔为证。后以身证。证教证理。二种别故。经文唯有释迦分身示现。不说多宝示现。由已证经了更不说也(云云)。
  私记云。
  问。经文现神力时。满百千岁。显何事乎。答。付之释尊寿量。仅八十年。三十五成道后。经四十余年。始说今经。若尔。说经时节五个年也。神力一品间。岂满百千岁乎。
  会云。玄赞云。愚者心迷。谓是少时。智者情解。满百千岁。转换其心令彼不觉(云云)。意云。佛现神力时节。满百千岁。智者有解。如实虽知长时。愚者其心迷乱难信故。佛以神力。转换其心。令不知长时五年说者。愚夫所知也。不相违。
  重寻云。玄赞有四重释。何今出一义乎。付彼四释。第一释三无差别。同令众生不解。第二第四似同如何。答。乍见文相。虽似四释。依实案其心。只是付一释。三重通伏难也。所谓初分愚者智者。配短时长时。付之有伏难。难云。一会同坐俱见佛。如何愚人不觉百千岁乎。通云。若一化土中有长短者。实可为疑。短时是化土相也。凡夫见之。百千岁是报土事也。圣者见之。故无过。又有难云。若尔。于佛寿命。或八十也。或无量岁也。何圣教唯说佛寿八十年乎。通云。报佛实虽百千岁。付化土众生不解。佛命说八十。有伏难云。若尔。报土长寿。佛说何法。通云。二土凡圣。同虽闻法华。经时证道。全不同。化土渐悟(为言)。
  镜水抄释。后二重。虽似通伏难。初二重。非分明。今加愚推。犹未落居。
  玄赞云。经释迦至还摄舌相。赞曰。此明时节。愚者心迷。谓是少时。智者情解。满百千岁。转换其心。令彼不觉。又报化之利有殊。圣凡之见有别。又佛现神力。实百千岁。佛神力令众生不觉。然从不延时为论。但说世尊八十入灭。又圣凡众类。所闻虽同。经时证道。渐悟全别。亦不相违(云云)。
  摄释云。疏从不延时等者。若取舒舌延劫之时。佛年无量。今除彼时。但言八十(云云)。
  新抄云。疏愚者心迷者。此中约愚智。报化。延促。凡圣四义。会释可解。然延促中。但促非延时实长。故优因会。余经但约促时为论。故言世尊八十入灭(云云)。
  水抄云。
  私记云。问。经云。释迦牟佛○还摄舌相(云云)。释尊寿命是八十年。何故今云满百千岁。答。玄赞释云。愚者心迷○令彼不觉(一释)又报化之利○有别(二释)○又佛现神力○八十入灭又圣凡○全别亦不相违总结。问。初释意云。实虽多时。愚者迷之。而谓少时。智者解之。而为多时。由此故知。唯说八十年释尊入灭。对愚者之心。满百千岁。还摄舌相者。对智者之前。且付后释。设疑难云。释尊寿命实八十年。是知。八十年非是惠乎。更解。百千岁非是智者。答。说寿量品。显说释尊故来寿命。准此故知。知短愚者。知长智者。问。寿量品说是报身寿。与第二释有何差别。答。虽似无差别。彼初释。约能迷边。第二释。约所迷边。问。此释末文云。转换其心令彼不觉者。为转愚者心为转智者心。若言转愚者心者。应还觉知多时。若言转智者心者。应还觉知小时。何故总言令不觉知。答。水抄释云。愚者心迷。实经百千岁。望众生自心迷悟不同。长短有别。由佛神力。转换其心。总令不觉。总交作短时解(云云)。问。若言总交作短时解者。应不转换愚者之心。作短解故言问。第二释意云。报身寿长。说经广长。所被唯圣。圣彼圣机言百千岁。化身寿短。说经时促。所被凡夫及二乘者。对彼凡等说八十年。故水抄云。一处见异。只如灵山释迦佛文殊普贤见报身实舒舌经百千岁。二乘凡夫。见化身出舌。只是暂时(云云)。问。今此所言。满百千岁。还摄舌相。非佛所说。是经家词。阿难尊者。不见报身。何致此言。答。应作二释。阿难尊者已得诸佛觉集三昧。能知三世十方诸佛。大法会中。所作事业。况被佛知。自得见知。又诸大乘教经。文殊结集故。彼能见报佛所现瑞相。问。上释现通想。彼不信。玄赞难云。涌出佛曾所化。何假现通。即通释云。涌出久住不假神通。劝发初机须现神通。故知。亦有初机菩萨。初机岂得见报身。答。言初机者。非必地前初发者。观待二地初地初机。后后亦尔。地上初机尽见报身(四释中此释也云云)。文广可见之。
  问。经中释尊放无量光明。照十方世界(云云)还可摄光明乎。
  经云。不摄光明也。付之说经事讫。既及流通。何不收光明乎。况既摄舌相。放光何不尔乎。彼涅槃经大般若等。皆云摄光明。此经何异彼等乎。
  会云。玄赞中。虽不释其故。摄释引有义云。表说法竟。故摄舌相。欲令十方通彻彼此相见故不收光(云云)。有义者。嘉祥释欤。兴法师大旨同也。重加一故云。付法未竟故不摄光(云云)。
  先德述此意云。法未了者。是正像末。其法未了。故不摄光。涅槃经者。表所作已辨。一代终故。
  摄释云。问。何故摄舌而不收光。答。有义表说法。故摄舌相。欲令十方通彻彼此相见。故不收光(云云)。
  水抄引嘉祥义。同摄释也。
  问。今品时现謦咳相。有何故耶。玄赞引法华论。说偈令闻故(云云)。付之謦咳非说法声。何云说偈令闻乎。设虽说法。何又限偈颂非长行乎。若夫将论偈颂。现謦咳相者。前后诸品。虽说偈颂。未有謦咳。今何分之乎。
  会云。论文甚幽疑惑难除欤。但吉藏师释云。罗什。经直明謦咳。此论意。謦咳出声。声说偈推此师意。天亲所览经本。謦咳声中。即说偈颂之由见欤。不然者。何对罗什译。直明謦咳之文。云论意謦咳说声说偈乎。凡如来神力。不可思议也。光明等中。犹有响有说法(此事心地观经时有之)况謦咳者是声也。其声何不说偈颂乎。若尔。论所云偈者。不必所说偈颂欤设又偈文虽同。别本云謦咳声。说其偈者不及疑难欤。法华论云。二謦咳声者。说偈令闻故。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云云)。
  同注云。藏法师云。罗什。经直明謦咳。此论意。謦咳出声说偈。令十方闻修行放逸故(云云)。
  新抄云。疏说偈令闻故者。即謦咳。警众令闻说。次文中。付嘱偈故(云云)。
  问。经文地皆六种振动。尔者。动地者。唯限此界欤。玄赞云。警策十方未发心者。令发心故(云云)付之释尊付属瑞相。唯可限此土。何远及十方乎。以一大千界。为一佛土化境故。况序品。而此世界六种振动(云云)。此何通十方乎。
  会云。经云。一时謦咳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经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云云)。既属上文。云地皆震动。知。同二音声周遍十方世界云事。大师所释。任经现文。设虽寻其故。不可疑其事。序品动地文云而此世界。不似今文。不可为例。况彼处○玄赞。通不通他土。及二释。何偏依一义为例难乎。次可限一佛世界云事不必然。况放光遍照十方。音声亦不现一界。何于动地。及此疑乎。
  经云。诸佛謦咳及弹指之声。周闻十方国。地皆六种动(云云)。
  玄赞云。地动者。警策十方未发心者。令发心故(云云)。
  同二云。经普佛世界六种振动。赞曰。释迦所王三千大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动故。言普佛世界皆动。此动处也。下颂中。言而此世界六种振动故。知。唯是动释迦界。非十方界故。或此普动与光照同。不尔。放光何故乃宽。动界乃狭。下文标近显化此界。舍权就实故。若依初解。唯此界动。明舍权就实故。振动也(云云)。
  问。今品中现八种神力。尔者。法华论。唯解舌相謦咳义。不释余五种有何故耶。玄赞云。余经有五。非胜不释○付之放光动地殊胜神力。合盖变土难思化用也。舌相謦咳等三。何总胜余五乎。次弹指舌相等神力。余经说之。最胜王经。称赞净土经等是也。如何云无余经乎。
  会云。今殊胜者。希奇不常之义也。而放光动地等瑞。诸经中。多分有之。弹指謦咳者。甚以希也。舌相者。佛扶根也。高至梵世事。对余可惊。玄赞所述。尤有其理。余经中。非全无。
  玄赞云。上表神力八种不同。一论唯解三。出舌弹指謦咳之义。余经有五。非胜不释。三多余经无。从胜释之。又此三种。正付嘱用。所以偏释。余通非正。故不说之(云云)。
  水抄云。言论唯解三者。八种神变中。余经通有五种。非胜故不释也。又此三种余经皆无。论家偏解。又此三种。正是付嘱所以偏释也。后义为胜也。又云。言余通非正者。余五种余经有。光如上生。涅槃。动地如般若。合盖如维摩。变土亦如维摩。非此经中付嘱处正要。故不说之(云云)。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三
  (成身院)料纸圆禅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三年(庚申)二月二十四日于松屋笔终
  清胤
  宽政七年二月二十一日以写本一交之毕
  执笔玉手国枝(谨交之)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四

 

  嘱累品

  1 经论相违难
  2 现大神力
  3 摩顶一手欤
  4 以今经付嘱声闻欤
  5 佛三智慧如来智慧
  6 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7 自此已后更无还处
  8 众本相违难
  9 众喜乖情难

  药王品

  1 行苦行力可开二种耶
  2 本事言
  3 不言声闻
  4 八十亿菩萨
  5 佛寿四万二千劫
  6 现一切色身三昧
  7 以神通力愿
  8 是名真法供养
  9 甄迦罗频婆罗
  10 我以佛法嘱累于汝
  11 此他受用
  12 燃百福庄严臂
  13 十宝山中
  14 缘觉圣者说法耶
  15 如暗得灯如炬除暗
  16 若有女人
  17 病即消灭
  18 不言佛赞证不可

  二品合二十七帖

  法华经第七卷开示抄(属累品)

  属累品

  问。玄赞中。依本论者。此品在普贤品后尔者依论何文证此义乎。
  玄赞引论护法力者。谓普贤及后品示现之文也。付之论文非无误。如云经是论错。谁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顺正法华。知加后品词。况以论列定品前后者。云法师。安乐行。劝持品。示现持力。岂以劝持置安乐行前乎。是以湛然。会后品文。或云未渡品。或指普贤经。下尔者。何直不合属累。劳云后品乎。此释尤可尔。如何。
  会云。普贤及后品文。既对劝发品指后品。若非属累者。更何品乎。况无量菩萨。预摩顶付属毕。合掌发声。如世尊敕当具奉行(云云)。
  护法力相。所说分明也。论主所指。实以无疑。辄处谬。是何所以乎。但经是论错者。二释中。义势之所至。剩储一释也。况彼付经一文。见行本与论牒本。或云诸佛。或云菩萨其语既相违。须付一本故。依道理胜劣。以论为错。此释论文也。望何为错。又同经众本。旁可依用。全非错。次于持力中安乐劝持次第者。文无显前后之词。护法力。正言及后品。彼轻此重。彼暗此明也。不可以彼乱此。次妙乐会释。旁未得其旨。二十八品文义圆满。有何所阙。辄知有未渡品乎。况天台一家。以什公所译为其规模。存经中义。即冯彼一本故也。而若虽有未渡本。什公不知不翻者。彼宗依凭。还既唐捐(云云)。次指普贤经者。以别部经。称此经品。不只无其理。未闻其例。若如此者。以无量义经。可名前品欤。况属累一品者。于六十四节。阙无所摄。我宗如文如理。为后品为护法力。而彼宗让未渡。让他经。舍见行一品。校量彼此。德失如何。
  论云。
  问。经文尔时释迦牟尼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大神力者。指前品所现神力欤。两方。若指前品者。见经具文。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神力摩顶其事相续。而自宗意属累品在经末。知。不指神力品云事。若由之尔者。今品无别现神力。非前品神力者。指何云现大神力乎。是以玄赞释此品来意。上已神力令信付属。此品摩顶。令行付属(云云)。明知。神力者。前品神力也。依之人师如此释耶。
  会云。神力属累两品中间遥隔。何指舌相等神力。为今品摩顶付属之由。况见文相。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等。以一手。摩无量菩萨顶故。以其摩顶。即名神力也。况神力品中。云在宝塔中坐师子座。二世尊。俱坐宝座上之时。释尊现大神力。而今品起宝座已现神力。知。此品所言现大神力者。非指神力品说。设虽会上品文。此品中。尤可有现神力已后作摩顶事云文。既无其言。旁不及诤。但玄赞文者。付现行品次第且所解也。故玄赞云。依今持品次第者等(云云)是以第一句彰品次第中。以属累品。置末后显其次第。今品第二来意。又依论为末后品。于自宗者。实义必然也。
  问。经中释尊舒右手摩无量菩萨顶(云云)。尔者以一手摩若干菩萨顶欤。为当持两手摩顶欤。两方。若一手者。如来神力。设虽难思。何以一手一时摩无量菩萨顶乎。依之玄赞各一手摩妙用周故。若由之尔者。经文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舒右一手摩顶。依之唐土人师释云。一手一时遍摩千世界微尘数菩萨顶(云云)。
  会云。玄赞储两端问。自初答一手一时神力大故者。以一手摩诸顶云也。次各一手摩妙用周故者。现众多手。各各摩云也。前故云神力大故。大者是广大义也。次故妙用周故周者亦名别普应意欤。
  玄赞云。解妨者。为以一手摩诸菩萨顶。为诸菩萨各一手摩乎。答。一手一时神力大故。各一手摩妙用周故。然诸菩萨。各见独摩。由此深心依言领受(云云)。
  水抄云。言为以一手摩等者。意问。涌出菩萨数如河沙。为以一手一时摩。为以各一手摩。答。一手一时摩。不前不后。表佛神力故。二云。然诸菩萨各一手摩。表佛妙用周遍故。然诸菩萨。各见独摩者。各见世尊摩当身。不见摩诸菩萨也。又一手者手如教。令知唯一乘教故。又云。言此初以右手等者。嘉祥云。一手一时遍摩千世界微尘数菩萨顶。名现大神力也(云云)。
  问。以今经可付嘱声闻乎。答。进云。不付嘱声闻众。付之以二乘作佛为今经正宗。何不付嘱舍利弗等声闻乎。况般若经。尚付嘱阿难等。例是可尔耶。
  会云。世尊以今经付属无量菩萨。无付嘱声闻之文。故今品云。尔时释加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玄赞释其故云。龙树解云。余经非秘密。唯法华秘密说二乘作佛。唯大菩萨能用行之。如大良医方能用毒。智度论者。般若释论也。而彼论犹对法华。余经非秘密(云云)。故知。不可例难。
  寻云。唯法华秘密者何义哉。若以不了义名秘密欤。若尔者。可非叹德之义。设虽然。法华者第三时之中隐密也。般若第二时隐密也。般若既秘密相重。何用此故乎。若又秘密者至极甚深义者。余经中。岂无最极了义教乎。龙树何独叹法华乎。况彼论者以般若为至极。岂望法华为浅近乎。
  答。寿量品玄赞。释如来秘密神通力之文。云。秘密者。法报二身深妙体故。(乃至)佛所藏护名秘。义深难解名密。又对法等说有四秘密等(云云)。若是二释欤。初佛所藏护故云秘密。三身妙体果究极埋也。髻中明珠不妄授与。此秘密藏护义也。后释者。四秘密者不了故。以隐蜜名秘密。即对治秘密平等意趣等义也。以一乘名秘密。又可有此二门。龙树解释者。大旨可配初义欤。彼论多赞法华故也。若依此门者。诸经都无超法华。或又后问也。四依论师。实意皆同。以庄严论等可知其意。但了不了义。又有多重。今且对不定性二乘。说皆成佛之旨。是摄入义也。非深位菩萨者。不可知其密意。故偏付嘱菩萨。声闻为一乘正机。还不知密意故。不能付嘱欤。
  玄赞云。龙树解释云。余经非秘密。唯法华秘密说二乘作佛。唯大菩萨能用行之。如大良医方能用毒(云云)。
  智度论一百云。
  问。经文佛之智惠如来智惠自然智惠尔者。大师云何释之乎。答。疏有二释。一云。佛智惠者种智也。如来智惠者一切智也。此二不依师友。任运得故名自然智也。二云。前二有为智也。后一无为智也。故名自然。先付初释。各别列三智。何云第三自然智即前二智乎。次佛果智惠者。依万行修因所得也。何云任运得之。又四依同值二十六恒诸佛。岂云不依师友乎。就次释既云智惠。可有为智品。以何知其体无为云事。是以天台余师。今此三智。如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种智也(云云)。如何。
  会云。初释云。佛智种智也。如来智一切智也。此二任运无师而得名自然智。意智者决断称。是有为功德也。有为智不过二种。如来名者从如而来义也。尤当根本智。此外佛智惠者。即可后得智。佛是觉义。觉者分别名故配后得。二智外无智故。自然智惠亦不有别体。重显前二智德也。佛果圆满之位。前后诸佛无胜劣故。如来智惠不依他起故。云自然智。佛名自然得戒等也。因位皆从师。菩萨及声闻下位故。现前有师。以佛对彼云自然智也。后释云。或前二有为智。后一无为智。名自然得。智及智处俱名为智。智相智性同称为智。是今经大纲也。诸佛智惠甚深无量者。论名证甚深。五种甚深分有为无为二智。多重明之。四佛知见为总别单重。说理智二种。宝所涅槃皆是佛智也。前二种既说有为。更名自然智。定可真理。有为法从缘生故。无自然义。无为常住自性凝然。自然智名义。尤当无为智欤。
  理趣分疏中云。经曰。一切智乃至是菩萨句义。赞曰。此即第六了有空。悟观空性智名一切智。即正体智。观有智中。分之为二。一观无漏道。二观所余法相。相者相状差别之相。即后得智。此智观无漏道名道相智。观所余法名一切相智。一切种智分为二故。
  问。经文如来智惠自然智惠(云云。一乘院三十讲高光同之)。如来智惠者。道相等三智中何乎。赞云。一切智(云云)付之一切智者。三乘能得智也。何云如来智惠乎。三智中可摄一切相智。立不共佛法故。何云尔乎。
  会云。一切智者名言诸教不同也。随所对名言可知其义。今玄赞以经佛智为种智。是如来后得智也。以如来智为一切智。是根本智也。根本智。能证一切诸法实性。是三智中一切智也。设虽共三乘。今取佛根本智。何不云如来智惠。次可一切相智云难不可然。初佛智。既是后得智也。此岂非一切相智乎。
  玄赞曰。能与佛智种智也。如来智一切智也。此二智。任运无师而得名自然智。或前二有为智。后一无为智名自然得(云云)。
  水抄云。言能舆佛者。解经中与众生佛之智惠。智惠者即后得智也。言如来智等者。根本智也。言此二任运等者。此二无师而得。名自然智慧也。未得时要修。及至得时任运而得。名自然惠。非是端坐不修名为任运。言或前二等者。第二解也。前二是有为佛之智惠。如来智惠也。后一是无为名曰自然也。此三即是开示悟三也。
  玄赞八云。
  同五云。一切智者。观空智也。三乘同有佛智者。观有事智唯佛独成。由自觉生此二智故名自然智。不待他缘名无师智。或智性名自然智。智相名无师智。求此知见眷属力无畏等。以为内德。外能利生愍念。与乐利益拔苦。前慈后悲。解行弘广。名为大乘(云云)。
  摄释三云。疏一切智至三乘同有者。问。三智同有。理即无违。言观空者。有舒圣教故。大般若三百六十三云。佛言。善现一切智者。是声闻及独觉智。何以故。一切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亦能了知。准此三科名为一切。能知之智名一切智。岂缘三科名观空乎。答。此一切智诸教不同。疏举一边。亦不违也(云云)。
  问。经文多宝佛塔还可如故(云云)。尔者说多宝如来还本土义欤。答。尔也。付之多宝如来。为证明来。分身诸佛。为开塔集。宝塔闭户已。分身皆归本土。说经未终故。多宝闭户犹住者也。若尔还可如故者。显塔婆闭户之义。未说还本土之旨。若说还归相者。何不同分身云可还本土乎。他宗聊简。专顺经文。如何。
  会云。还可如故文。两宗有诤。一往似隐。永还本土之旨。其理非一。先分身还归大众退散者。经明说之于多宝还本土事。若劝发品为一经终者。彼品尤可明其事。佛设虽不劝。结集家争不载其事。爰知。嘱累品还可如故文者。正当彼事。若不尔者。塔婆何时归哉。故玄赞云。自此已后。更无还处。故知。此品应在经终(云云)。是以正法华经云。多宝世尊。七宝讲堂佛之塔庙。即复故处(云云)以法护明本知罗什隐文。但自宗意。付经会难者。此译家润色也。同作礼而去文。以何知此者。得杂乱本安嘱累于经中时。若如梵本。分身多宝。各还本土者。以下诸品正有宝塔。末代之疑难遁故。粗省重难有所润色欤。设如见行者。经何举轻略重哉。所谓宝塔闭户者少事也。彼犹释尊有劝。永还本土者。重事也教主盍告。爰知。梵本文章犹分明欤。又付见行文犹在委曲。彼佛从东方来时。不直来至。从大地涌出。遥升虚空。是示现生死涅槃平等也。此故还时又如本。可入大地。生死大地。涅槃虚空不即不离故也。分身诸佛。随来会前后就近远座。还时亦须随其便宜故。正法华十方世界诸来世尊。各随便宜随其所安(云云)。多宝归路。准彼可知。还可如故者。显此义也。云闭塔不归者。旁乖文理。
  玄赞云。经尔时至还可如故。赞曰。第三大段令塔等还。自此已后。更无还处故。知。此品应在经终(云云)。
  同一云。
  问。自宗意。今品在经末以何事证之乎。赞曰。自此已后。更无还处故。知。此品应在经终(云云。塔无还处难用之)。付之。此品已后。虽塔婆闭户。至经末宝塔犹在说经事。塔婆自还。何求其还归处乎。劝发品作礼而去者。有通局。作礼虽不通多宝。而去遍经一切。此岂非还归处乎。况土无复秽文。其土既复秽。又无人天来文殊入海文。皆许其事。至宝塔还归。何责其文乎。
  已上依妙乐转救记之。
  又有救云。分身放光召之故命去。多宝为证明自来。何告归。又救云。化佛我分身也。所以命来命去。多宝客佛也。岂劝还乎。主客之礼。其义不然故也。
  此事大旨如前题。彼宗会释遂以不立。但会终自还者何又说去余众乎。此品何劝分身不告多宝乎。次含。而言云事。亦以无谓。上全不说宝塔事故。他方客佛来归。与此界众会退归。何事重乎。但不说土相例难。为两宗其疑问也。况他方客佛。礼遇不轻。来去二时。主必可慰诱。器界无心。亦自所变也。何劝可还秽土乎。设经全无诤。不及征难。而还可如故文所指。既当此事。拄失本意。实可恐之。文殊入海等文者。自本非此类无论故。
  次二救又同前失。舍分明还归文。徒储会释故也。况若不召多宝者。何劝闭塔婆乎。又客佛异自身者。还可如故之告无由。
  八难(玄赞第一卷经品配立)
  一众本相违难。
  赞云。晋时竺法护所译正法华。及隋时崛多笈多二人所译添品法华中。此嘱累品。并安在经末。
  二论经相违难。
  赞云。法华论中。○既言护法力普贤及后品示现。明知。嘱累令居经末。
  三诸教不同难。
  赞云。余经嘱累并在经终。何故此经独在前说。
  四二事乖角鸡。
  赞云。若以令分身佛还。此土便秽。妙音来日。故被诫者嘱累品中。亦令多宝塔还。何故观音奉珠犹为二分。
  五两命不齐难。
  赞云。若分身多宝并各遣还。何故分身即还多宝佛塔犹在。若言令多宝塔还可如故。但是闭塔者。若尔。何故正法华云可还本土。
  六塔无还处难。
  赞云。又分身诸佛释迦去。初即言归。多宝佛塔迄至经终更无还处。
  七净秽有殊难。
  赞云。又以妙音被诚。便非净土。故知。分身久已还国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待者手捧莲华。并诣灵山○又文殊海会将至此间。预在灵山忽有花现。
  八众喜乖情难。
  赞云。又嘱累品令分身佛还。塔时不去。若非经未方嘱累者。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何太早生○(云云)。
  十不可(古德以十证嘱累在经中。义决破之为十不可)。
  一令还如故证不可。
  义决云。但云化佛使还本土。多宝佛塔未遣还故(以上古德证)。
  非言如故。但令塔闭不遣还国。正法华云。○还复故处亦不可言。经本有别。唯一佛说又不同。少见闻异故(以上不可)。
  二不言佛赞证不可。
  药王品中但云塔赞(以上证)○今言多宝在宝塔中。赞言善意哉不可塔。赞云。非佛赞(已上不可)。
  三妙音阙教证不可。
  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但礼二佛○亦应文殊不礼分身已去。提婆达多品亦云。至二世尊所修敬已毕。往智积所不言遍礼。岂化佛去。
  四秽土非净证不可。
  化佛未去。此犹令净。妙音来日。何为被诃○亦应化佛使往灵山。土应非净。若云虽云诣山。据本相说谈土。实净妙音见秽亦如是(犹有难已上不可)。
  五问佛来不证不可。
  云。多宝如来来听法不。既不见多宝。明塔已闭○文殊请见妙音○。
  六欲见多宝证不可。
  若未闭塔。二佛同坐自应睹见。何须请见。
  ○若未加被即不得见。希望佛加故请欲见○。
  七请见唯闻证不可。
  既唯闻声。不言见佛。明知。已闭○亦文殊请见妙音。显不说妙音来至。文殊得见。文殊亦应真不睹妙音○(可见不可)。
  八敬塔非佛证不可。
  二佛同坐应礼二尊。何故但言礼多宝塔。
  普贤来日不言敬塔。塔亦应无。
  九二分不齐证不可。
  化佛若是未还。何以不齐奉施。
  ○亦应龙女但奉释迦多宝亦应以去(轻难不可)。
  十无别分身证不可。
  若药王品下。犹有化佛。何无文说○设下经文不说化佛。何废犹在如药王品下。不言声闻。岂即非有○。
  问。大师破嘱累经中义。付八难。尔者。云何众本相违难耶。答。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及隋代崛多笈多添品法华。此嘱累品安在经末(云云)。付之正法华添品两本。其误非一。何以彼所译为定量。难什公妙经乎。付中后秦三藏乍见先所翻安经中。明知。改炖煌之误本。任龟兹之梵文云事。加之勘修南山内典录。崛多擅移嘱累置经末。准之法护笈多等三藏恐改品次。以嘱累安劝发后也。赞主以两本为指南。他师嘲难遁者耶。
  会云。一师所译相违众本。若是得欤。将又失欤。前后贤圣惠解既同也。犹违而不顺。岂不过失乎。既是过也。为难事得理。彼三本设有多误者。依理依文别可纠之。于彼此同。何不为证据。次若改前本故。什公必守正本者。既改秦本。隋朝二人岂无依据哉。此难还可成自害。次于内典录者。正勘现文全无擅字。妙乐加私词以为自证。只移嘱累者。全不足惊欤。
  私记中卷云。
  问。云何众喜乖情难耶。答。今品末文。四众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嘱累品若在经中者。欢喜何早生云也。付之如来嘱累设虽经中。大众何不欢喜乎。彼见声闻得作佛记。云心大欢喜踊跃无量。闻说久远成道。一切皆欢喜(云云)若尔者。闻如来付嘱。大众生欢喜有何过乎。依欢喜词定嘱累前后。未得其意。如何。
  会云。见经文。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以下一段之文。并大会卷席诸众悉散之仪式也。可知。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之文者。一部总结也。若以彼作礼而去之词。读今皆大欢喜之文者。文势能连续首尾可相应。是以今品欢喜者。末后欢喜也。而译家置一品于经中。他宗执之生异解。赞主众喜乖情难者。窃探其实。难破指掌。付中今品中虽述付嘱无别所说。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次第不相什。不只无其说。亦无欢喜所由。若见分身还本土。有其思者。犹可惜慕。何还欢喜乎。故玄赞若非经末方嘱累者。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何太早生。既非闻法宝。以喜生。乃是见客佛去。以欢喜慰深成可怪(云云)。众喜乖情者。深旨有之。不总遮自余欢喜。返难恐似猛浪矣。
  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云云)。
  玄赞云。经说是语时至大欢喜。赞曰。第四大段众皆欢喜。闻赞法胜。付授叮咛。所以欢喜。非见遣化佛等还所以欢喜。准此故应席便散也。天亲菩萨。释伽耶山顶经欢喜奉行有三义。一说者清净。以于诸法得自在故。二所说法清净。以如实证知清净法体。三所依说法得果清净。以得净妙境界故。如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云云)。
  同第一云。众喜乖情难。又嘱累品令分身佛还。塔时不去。若非经末方嘱累者。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何太早生。既非闻法宝以喜生。乃是见客佛去。以欢喜慰。深成可怪。但是先放神力故现净土。由此土本秽。恐妙音兼见本土秽相而生讥毁。所以破诫。非妙音至分身已还而土唯秽。如虽净土还见灵山。反不唯净兼见秽故。上见下故。何因不许。二佛同坐妙音致礼。观音奉珠礼。赠此二化主别意。不通余佛。只如天授品中。文殊龙宫而出。独礼塔中二世尊。是时分身未还本土。文殊于时率不礼分身。故知。归奉意别。何得例使通归。故知。嘱累合在经终。欢喜奉行。并居彼故(云云)。

  药王品。

  问。法华论中。明法力等三种力。尔者。修行力中。行苦行力可开二种力耶。进云。玄赞为二种力。付之见法华论。修行力有五门(云云)。若行力为二种者。何不言六种力乎。况开行苦行力为二者。救护众生诸难力又可为二种。未发心已发心二种异故。如何。
  会云。于行苦行力。药王菩萨。自行苦行。妙音大士。教化众生。令行苦行。自化既异也。何不分二种。故玄赞云。药王自行苦行力以流通。妙音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云云)。但于论文者。实似不开二种。○而见行论。于胜妙力无上表三种。法力持力修行力。如次列之。修行力有五门。以行苦行力为一。指药王妙音二品。玄赞先胜妙力唯有二种。不举持力。于修行力分七种。以持力入其中。又行苦行力分自他。自余三种。同论常说也。玄赞引论不只一处。上下皆同也。如见行论者。疑难实可然。若任玄赞所引者。苦行自他。无诤别数也。不尔者。修行力唯六种。可非七。仍非难。次救护众生诸难力者。所化未发心已发心虽不同。能化相同只救护众生难。于行苦行力者。妙音说法劝人故。所化众生虽苦行。妙音未示苦行相。于药王大士者。烧身烧臂难行苦行既异妙音。何不为别类。仍非例难。
  玄赞云。来意者。上之二品既明付授。下之六品受命流通。准本论文分之为五。药王自行苦行力以流通。妙音教化众生。行苦行力流通。观音陀罗尼护众诸难力以流通。妙庄严王功德胜力以流通。普贤嘱累护法力以流通(云云)。
  论云。
  问。付今品题目。本事言大师如何释之耶。
  玄赞云。本者因由。事者体业。付之本者宿世之义。事者因缘也。明此菩萨宿世因缘故。为品名也(云云)。何云本者因由耶。彼释妙庄严王本事品题目。宿世因缘名为本事。此何不尔耶。
  会云。玄赞解释道理分明也。何及疑难。但严王品玄赞者。宿世因缘者。即同今因由义。因缘自有体业。即同今事之义。下疏总释。今疏具释本事二字。其意全不违。
  玄赞云。药者能去疾之神功。王者有自在之威力。本者因由。事者体业。今此菩萨愿为药树。疗八尘之痼疾。除七漏之深痾。势力无双威神牢匹。故名药王菩萨本事品。
  同下(严王品处)云。释名者。在俗皇贵妙珍绮以饰容回邪入真胜法宝而莹体故。名妙庄严王。宿世因缘故名本事(云云)。
  问。药王以下诸品中。可有说声闻众之文耶。若有者。义决无别分身证付不可云设下经文不说化佛。何废犹在。如药王品下不言声闻声闻岂即非有以知。此品已下无说声闻文云事。若由之尔者。今品云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劝发品舍利弗诸闻闻(云云)如何。
  会云。淄州御难云。虽不说文。义若可许者许之。即以声闻为例难也。然者。设虽一二品有其体文不言可举例难故。今疑不负解释欤。况药王以下者。除药王之以下品也。付此事劝闻发品声闻等众者。恐是译者。以嘱累品说移彼品也。嘱累品亦他宗谓经中。故两宗共许声闻言者。妙音等品无之。仍无过欤。
  义决云。十无别身证不可云。设下经文不说化佛。何废犹在。如药王品下不言声闻。声闻岂即非有。若以普贤品中说有。即证现有声闻。准正法华。嘱累既有经末。明知。化佛亦有。文义须说可即说之。文义不须。何为强说故为不可(云云)。
  问。日月净明德佛国土。以菩萨声闻为所化耶。进云。经以八十亿菩萨。七十二恒沙声闻为所化(云云)付之国土纯净众生易化。菩萨声闻。其数可无边。况佛寿四万二千劫也。得益类。岂只尔许哉。又释尊出秽土寿量八十岁。一代得益几许乎。彼华严经。说百千佛刹尘数菩萨得一生补处益。一切刹微尘众生发菩提心等也。况法华一会无数得益等不可称计。秽土八十年尚尔。净土四万二千劫。何不及之耶。
  会云。菩萨数不几。实以为疑。但如此事。皆逗当座宜闻。未必尽理。或別云举大菩萨。若且举等觉究竟菩萨欤。
  经云。
  问。今品说日月净明德佛寿量。四万二千劫(云云)尔者。为昼夜岁数劫将何。两方。若尽夜岁劫者。见一品上下。佛寿云四万二千劫。喜见苦行时万二千岁(云云)。既分劫岁各别说之知。非昼夜岁数劫云事。依之人事非日夜岁数劫(云云)。若由之尔者。法华论释今经所说劫。日夜月时年也(云云)。况正法华寿命四万二千岁(云云)。如何耶。
  会云。佛语甚深也。凡智难测故。若且任经文可云实劫数。国土相又以殊胜也。如来寿命定超过年岁分齐欤。下文处处皆云年岁。知。佛寿四万二千劫者不年岁。若又月日等者弥短促也。岂非大疑乎。法华论者旁未定文也。摄释有多释。准彼等可会。次正法华经者。法护罗什意解多异也。仍无过。
  问。经文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云云)尔者。于何地得此三昧耶。进云。初地或八地。付之十住菩萨。依有漏定现种种色身。如云清净妙法身应现种种形。若尔者。现一切色身三昧者。岂非地前所得耶。是以见经下文。求声闻人及初发大心菩萨。住此三昧(云云)。以知。今经论分得可说地前所得。
  会云。玄赞云。初地即得八地自在。十平等中。以随众生所乐示现。初地得故。准之以十平等随一。知初地以上所得也。但有漏相似三昧者。或通地前欤。经文无过。
  问○(如上)付之见经文。依此定力所起神通光明。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云云)。若初地所得定者。可云照百世界。况文殊请问妙音所得三昧。修何功德行何三昧(云云)。释尊指其三昧名现一切色身三昧。文殊既不知此三昧。知。又非初地所得定云事。
  会云。药王即极位菩萨也。现在所成就设虽照无边世界可自在。初地已上得者。玄赞既为初地。全不及问。
  玄赞云。经是一切众生至色身三昧。赞云。下第三修行有三○得此定已。能随乐现身初地即得八地自在。十平等中。能随众生所乐示现。初地得故(云云)经云。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菩提心。皆使得住一切色身三昧(云云)。
  问。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供养者。为业果身将何。
  若业果身者。经下文以神通力愿而自燃身若由之尔者。燃定通所变化身者。是岂难思行哉。依之经云。我难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业累实身。
  会云。可有二义。一者业果身也。苦行真实也。得益广大故。若定通果身者。实全不可焚烧故。但以神通力愿而自烧身之文者。其意未定也。设虽业果身。烧身事犹可借通力。猛火烧身不命终而及千二百岁事。业力中不可得故。或定能果身也。玄赞云以彼佛为报身故。报土中必此定通力○感身故。烧身义虽似化现。内心真实故可堪苦行。
  若依前义者。佛虽报身实必兼化身。喜见菩萨在化土烧身欤。苦行已后初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彼初得初地以上也。知。烧身时在时前欤。
  摄释云。疏得此定已能随乐示现身者。所起色身即是定果也。或得定已而能发通现诸色身。身即通果所摄色之三昧依主为称。余皆类知。或有财释(云云)。
  水抄云。糅云。此是化现之身。神通愿力满千二百岁。长亦何疑。此亦不定。后生于净德王家化生故(云云)。
  问。喜见菩萨烧身供养。财施法施中何两方。若财施者。经或云是名真法供养。或说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以知。法施也云事。若法施者。以内外财宝与皆是财施。既舍所爱身供养佛。岂非财施耶。
  会云。兴法师意。药王烧身设财供养为报恩初(云云)。彼师未会真法供养文其心难知。今何可言设。虽财施如法所作有名法施。如无尽意璎珞云受此法施也。何况药王烧全身乎。经既云是名真法供养。或云以法供养。定可超财供养分。非佛法云难者。经云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者。虽非常途法供养。以之亦名法供养云也。会释先立显经文。仍无过。
  兴疏云。妙音品云。初来意有二。一者显法供养故。药王烧身设财施供养为报因之初。既彰妙音奉行为法供养。可成弘经之旨故(云云)。
  私记云。问。喜见菩萨燃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时。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云云)。就此有人征言。烧身内财。何法供养(云云)如何通释。答。献云。烧身是内财今为法故。名以法供养(云云)。
  问。经文甄迦罗。频婆罗。阿□婆等偈大师如何释耶。答。俱舍六十数中。第十六第十八并第二十。如次名甄迦罗频婆罗阿□婆等也。付之俱舍六十数者。从一至十为一十。次第十倍遂至六十。以十十为其数。全无以八为数。而今经八百千万亿乃至阿□婆等(云云)既以八为数。知。不依俱舍六十数云事。况依六十数者。付至极数唯可举阿□婆。何必出那由他甄迦罗等数耶。是以人师释云。四言五言七言偈颂。如次名甄迦罗。频婆罗。阿□婆偈耶。若尔。八百千万亿者。举数甄迦罗等者。出三类偈也。如何。
  会云。俱舍论出数有六十。其中第十六名矜羯罗。同今经甄迦罗第十八名频跋罗。同今频婆罗。第二十名阿刍婆。即此阿□婆也。故玄赞云。此总三种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数也(云云)。言音既同。何不相配。但十十倍倍数量常习也。设虽然何不云八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娑等。意者以甄迦罗为一数。至八百千万亿欤。以八为量非倍倍。彼说阿弥陀身量。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云云)万亿那由他等皆十十虽倍。然有六数。此亦可尔。此例不可称计。次可举一极数云事。亦以非难即其例不可求外。今文千万亿那由他云是也。何于阿□婆等三。强至难耶。次人师释者。未见证据。不如俱舍论现文。玄赞解释尤○可依用。
  玄赞云。甄迦罗等者。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有六十。忘失余八。以十渐积至第十六名衿羯罗。第十七名大衿羯罗。第十八名频婆罗。第十九名大频婆罗。第二十名阿刍婆。第二十一名大刍婆。此总三种。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数也。
  兴疏云。有说。甄迦罗者。四言颂。频婆罗者。五言颂。阿□婆者。七言颂。此恐非也。虽有言得。无可据准故。今准藏论六十数。以十渐积至第十六名衿羯罗。即此言甄迦罗。十八名频跋罗。即此云频婆罗。第二十名阿刍婆。此云阿□婆。唯有可返梵音之别(云云)。
  问。经云。我以佛法嘱累于汝(云云)佛法者。为一乘法。为当如何。若一乘法者。见经初以佛法付嘱。后以阿耨菩提法付嘱。佛法者。三乘法。阿耨菩提法者。一乘法也。不尔者。岂非重言哉。况彼佛土有百七十二恒河沙声闻。何为彼不说二乘法耶。依之镜水抄等。以三乘法。云佛法也(云云)。若由之尔者。日月净明德佛是他受用佛也。岂以三乘法嘱累补处菩萨耶。是以唯识论。说他受用身。令彼受用大乘法乐(云云)。
  会云。佛法及阿耨菩提法两重付嘱。实如所难。如次三乘一乘法欤。嘱累品等以今经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菩萨故。或又如次小乘大乘之法欤。虽说三乘。大乘即一乘也。无浅深故。付二义。净土之中说小乘等事。旁可推之。先华光如来。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日月净明德佛。又以可尔。或于一佛并有净秽二土有何过。或为大菩萨兼说权教。为令彼度二乘机也。仍旁无相违。
  水抄云。问。初文早言付佛法。又言付阿耨菩提何别。答。初佛法通贯三乘。后付阿耨菩提。唯一乘法故别也(云云)。私记云。问。未说法华时分别三乘。既说法华后。即是一乘法故。何故分别三乘一乘。答。彼佛土中既有七十二恒河沙声闻众。所被机中有三乘法故。于能被教有三乘法也。问。彼声闻众。若是实行闻法华经即回心故。彼等所行是菩萨道。若是权化皆悟一乘法。何用二乘法哉。彼佛土应无二乘法。答四谛十二缘六波罗蜜等。是三乘法。教理行果是一乘法。以此等乘法付嘱菩萨故。初言三乘法。后言一乘法也(云云)。
  问。日月净明德佛。为他受用身将何。玄赞他受用也(云云)。付之。
  问。今品中明日月净明德事。尔者。他受用佛欤。玄赞他受用身(云云)付之见一品前后。上列眷属云有七十二恒沙声闻。下出得益。求声闻者及初发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云云)。若他受用佛者。何云有声闻众。出异生等得益乎。加之彼佛以三千世界付嘱喜见菩萨。以知。一三千界能化也。况灭后起塔收舍利。尤可变化身事。是以兴法师他受用佛也(云云)。如何。
  会云。彼佛报身也。故玄赞三起塔。此他受用故量极高(云云)塔量者。高三世界之文也。其量实不应化身土。但一边多难有。实皆计化土边故无相违。准智胜如来可知之。或又声闻者。借彼名说。实是菩萨。三千界者。百千万三千界也。拟花台叶叶。且举其分欤。
  寻云。报身实有舍利哉。若有者秽土天众犹化生故无遗骨。诸佛受胎生者。为留舍利也。而他受用身者超过三界。犹难云化生。况有遗骸乎。若又无舍利者。玄赞何以舍利塔量为报佛证耶。
  答。变易身能化实报身难留舍利。今品所说若是为七地已前分段身菩萨。虽报身佛。傍现父母王国之时。示舍利欤。可寻之。
  经曰。日月净明德佛○于夜后分入于涅槃。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既灭之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千世界。表刹庄严垂诸佛幡盖。悬众宝塔(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一切至悬众宝铃。赞曰。七起塔有三。一悲恋。二烧身。三起塔。此他受用故。量极高(云云)。
  水抄云。问。云何下经言尔明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爱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何云无恶。答。今约实无。下文约眷属庄严变化现言有。若非化现者。云何报土得有七十二恒沙声闻众。问。宁知报土。答。若非报土者。云何佛寿四万二千劫。又非成坏之劫。何以之知。准下。喜见菩萨。烧臂燃身。供养七万二千岁。已供养净明德佛。若约岁数劫。即寿命时短。供养时长。知。报土若是报土。何有父母。若八地已前。悲增有故。问。若是悲增菩萨。父母岂在净土中乎。答。应云一处见异也(云云)。
  分段身菩萨。不生净土之义。在此抄也。
  问。经文喜见菩萨。于八万四千塔前。烧百福庄严臂(云云)尔者。经几年岁耶。答。经云。七万二千岁(云云)付之既燃一支。设虽定力。何及几许年岁耶。燃全身。犹千二百岁也。况于烧臂哉。
  会云。披经文。案药王本事。烧身在先生。烧臂是后身也。前后既有次第。知。前行是浅。后行可胜。是以苦行时节。初短后长欤。此则愿力行力。从劣至胜也。故唐土人师释云。前生舍身。神通愿力小。只延得一千二百岁。今生神通愿力太故。延得七万二千岁(云云)。依之烧身之时。诸佛同时。虽赞是真精进。无明得益。烧臂之时。无量阿僧祇人。发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明知。依先生精进。其德胜进故。后时照臂。神通愿力。超过以前云事。
  水抄云。问云。何故前生舍身。千二百岁烧尽。何故今生烧臂。七万二千岁乎。 答。前生舍身。神通力小。只延得一千二百岁。今生神通力大故。延得七万二千岁。留臂经尔许时益人。寿亦过八万岁时也。化度表居因位。其法未圆故。定七万二千岁也(云云)。
  问。经文十宝山中。须弥山为第一。尔者。十宝山中。可取须弥山耶。两方。若取者。十山中。既取须弥者。何对十山。须弥山为第一耶。彼川流江河中。海为第一。众生中。月天子为第一。所对之外举胜。诸小王中。转轮王为第一。凡夫中。四果支佛为第一。岂以轮王四果等属小王凡夫耶。例是可尔。若由之尔者。华严经中。列宝山中列须弥山如何。
  会云。显事胜劣。或对他类。或比自类。不必一准。须弥山。设有十宝山中。何有相违。况以月天子。或有摄星宿。若依其门者。岂非同类之中胜劣耶。或华严经十宝山。虽摄须弥。若此经意。存别义欤。或十宝者。本举总数。摄须弥等别类。无宝山而不摄之。自余譬喻。无总表数故。若依此义。比自他类事。不同欤。
  兴疏云。经曰。又如土山至最为其上者。述云。此以高显胜也。十宝山者。则华严云。何等为十。一雪山。二香山。三毗那陀伽山。四仙圣山。五由乾陀罗山。六耳马山。七尼民陀罗山。八斫伽婆罗山。九众相山。十须弥山。世亲论云。如若次第说十地因。今则别以妙音山。况经高显也(云云)。
  水抄云。十宝山者。??云。引华严经有十山王。谓雪山王。高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羯罗山王。都计末底山王。须弥虑山王○初二是(云云)。
  新抄云。经云。十宝山者。准佛本行经。须弥。七金。小铁围山。大铁围山。为十。若依此说。即今经中。及字无用。前大既列铁围山故。今疑。抄写之差。应是七字故添品法花云。及七宝山。依此为正。七宝山者。即七金山也(云云)。
  问。缘觉圣者可说法耶。若说法者。见经文。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若有缘觉所说者。何不出之耶。若由之尔者。声闻劣。尚说法度人。缘觉何无此德耶。妙音观音。现缘觉身说法(云云)。权引实故。支佛可说法。由之朴扬大师。缘觉说法。如何。
  会云独觉圣者。少分可有说法华。如彼梵德王。依辟支佛说法。生欢喜也。故智度论云。诸声闻辟支佛。亦如是。未曾大菩萨。明能师子吼说法教化(云云)。今经妙音观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之文。亦以权可知实。但今品依多分说略之欤。摄释云。若有所言不说法者而有二意。一不多说故。故名不说。二说法不能。令他得圣。亦名不说(云云)。独觉深欣寂静。无师自悟。言说事少。其所化人亦多似师。故不待他说。稀虽闻之。不能得圣。设所化中。虽有声闻机。植解脱分善。不及得果。仍不说法欤。
  摄释三云。疏独觉至暖等法者。问。有经亦说。独觉化生而亦得圣。一何乖返。答。若现神通。令他得果。理则可然。说法不尔故。大法炬陀罗尼经第二云。彼辟支佛具足智慧。然复不能说法度人间。为总无说。为亦少说。答。且少说故。佛本行经云。尔时梵德王。到辟支佛边时。辟支佛。少说诸法。令王欢意踊跃无量。显示善事。若有处言不说法者。而有二意。一不多说故。故名不说。二说法不能令他得圣。亦名不说。问。观佛三昧经第四云。诸辟支佛。一足下掷钵虚空作十八反。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文字。具说十二因缘。答。诸经不言一切辟支皆不说也。容有即得(云云)。
  智度论三十五云。诸声闻辟支佛。亦如是。未曾大菩萨时。能师子吼说法教化(云云)。
  问。经文如暗得灯。如炬除暗(云云)。二喻可有差别耶。若有差别者。云灯云炬。其相不异。同破黑闇。何有差别。若由之尔者。十二譬譬中。并举此二喻。岂无别义乎。
  会云。玄赞释第八如暗灯。云得智慧。释第十二如炬除暗。云破痴闇。法喻意。非无差别。重见经文相。初先举暗时。云得灯。是愚暗中。得智慧体故也。后只举炬之体。云除闇。知。显智慧除迷用也。体用表遮。其意实异也。
  玄赞云。经如清凉池至如炬除闇。赞曰。此喻说有十二。一充满愿。二道成。三具惭愧。四得导师。五得归趣。六越生死。七除烦恼。八得智慧。九获圣财。十有承禀。十一智宝所。十二破痴闇(云云)。
  水抄云。问。除烦恼与破痴暗何别。答。除烦恼。是总除烦恼也。破痴暗。是别破无明。问。灯炬何别。答。得智慧名灯。破痴闇名炬。二义别(云云)。兴疏云○除惑叹。则病得医也。八难智叹。即闇得灯也○十二破愚叹。即炬除闇也。
  问。经文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即往安乐世界(云云)。显何事耶。答(如文可训)。付之安乐世界者。大乘善根之境也。都无讥嫌名。何以垢秽身。辄生彼土耶。彼释梵轮王。为秽土报。尚嫌五障之身。净佛国土。出过三界。岂女人住所乎。是以天亲论藏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龙树赞颂之。忽无女人恶道怖。经文一往有疑何。
  会云。安乐世界。报化二土之义。大师作二释。若依唯报土义者。今经文或权化女人也。或别时意趣也。实类女人。顺次不生。若通化土释意者。今世虽女人。改生改身。何不生净土。韦提希夫人。五百侍女。生极乐。闻经生净土。即其证也。一乘法华。如说修行。力往生利益不难。净土论等。谈报土边也。
  问。闻今经。如说修行。女人生安乐世界。尔者女人者。指修因位欤。将生彼界受女身欤。两方。若如先者。大师对法抄。破有人云修因通女。生彼皆男之义。以女身生。不尔。殊胜妙颜事。如何通耶(云云)。若由之尔者。西方要决中。女人生彼皆转女成男。通赞疏。观经净晾疏等。皆以同之。加之平等觉经。双观经等。生极乐皆成男子(云云)如何。
  会云。诸经说彼世界。皆无女人及恶趣。尚不闻其名况有其体哉。西方要决等。皆无异义。但对法抄等者。依鼓音王经说。破他师偏执也。彼经。又说一机所见欤。难为净土本相矣。
  此事又有义。如别抄。
  有人云。此品既有尽。是女人后不复受。文如说修行女人。即往安乐世界者。至后生改女身云也。
  经云。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等(云云)。
  问。释尊灭后。正法几年岁耶。两方。
  问。经文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显何事耶。答。以摄释多释可会之。
  摄释云。问。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者。问。夫有漏者。皆有病老死。云何凡夫闻今经。离病老死。答。古有多释。一云。由闻经已。要至老方死。无中夭者。云不老不死。又云。百八烦恼。名之为病。得闻彼经已。能断烦恼故云病消。不起六十二见。名为不老。不失慧命。名为不死(云云)。由闻此经。知老病死。本来寂静故云不老病死。又云。由持经故得好颜色故不老。得延命故云不老。不病可知(云云)。
  问。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花菩萨言等说何事耶。答付之二佛同坐初。众会皆致瞻仰。何不云多宝如来赞宿王花。烦云于宝塔中耶(恐似他宗义势。如何)。
  会云。多宝如来。本居塔婆中。出声赞菩萨。不云于宝塔中赞言善哉。初多宝如来者。正举能赞主。何依塔婆开闭决文言顺违。但疑难范法师不言佛赞证意欤。淄州大师。述其不可云。虽开宝塔。佛无在中。今言。多宝在宝塔中。赞言善哉。不言塔赞(云云)若夫药王以下品。塔婆闭户故。不直举佛名者。妙音品时。多宝佛。告妙音言文。如何会之。爰知。他师所证。不□经现文。
  义决云。二不言佛赞证不可。药王菩萨本事品云。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赞言。善哉善哉。虽开宝塔。佛无在中。今言。多宝在宝塔中。赞言善哉。不言塔赞。云非佛赞证不可言。
  义疏云。多宝如来下。第四多宝称叹。前虽闭塔。而犹称叹。则不灭义彰(云云)。
  正法华云。于时众宝如来。赞言。善哉善哉(等文)。

  以写本一交毕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四
  料纸圆禅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以笔功之微善生极乐见佛闻法而证菩提利无边群生临修正念魔障远离矣于松屋书之
  永禄三年十二月三日
  笔主清胤
  宽政七年仲春下浣以写本一交毕
  笔者玉手国枝
  法示华经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五

  入输者 

  妙音品

  1 今品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力欤
  2 以白毫相名大人相欤
  3 十六种三昧何地益耶
  4 汝莫轻彼国(二方)
  5 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
  6 问佛来不证不可
  7 唯愿世尊示我令见
  8 妙音大士见多宝欤
  9 妙音现几种类身耶
  10 妙音现凡圣身可说今经耶
  11 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三昧
  12 妙音大士来此界礼分身诸佛欤

  已上十二帖

  法华经第七卷开示抄(妙音品)

  妙音品

  问。今品中。可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力耶。玄赞引法华论。示现行苦行力付之见一品上下。明妙音来至相。说现身说法事。全无示现行苦行力之文。论主由何云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力耶。
  会云。教化众生行苦行力者。劝众生令修苦行故。玄赞或云劝他苦行。或云教行苦行。而妙音现十八类身。为诸众生流通一乘。其所化众生。若行苦行。是可妙音之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但经实虽无令修苦行之文。论主既云行苦行力药王品妙音品示现。经文虽隐。弘经智慧。深探实义。强不可疑之。智证大师云。今为教化。入诸难处。以为苦行(云云)嘉祥亦似之。此等师意者。妙音同药王。自修苦行云欤。而玄赞。开自他二种。其旨如前前。论云。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故。又行苦行力者。妙音品。示现教化众生故(云云)。
  玄赞云。来意者。论云。教化众生行苦行力者。妙音品。示现妙音。现在东土密在此方。本传法华教行苦行。今放光招集以示众人。劝发胜心。弘通经法。故此品来(云云)。
  又云。解妨者。何故须召妙音以为此品。答。药王此方苦行。自劝众生。未有他土上人他方劝说。故召妙音。远方行法。劝他苦行故。须召之(云云)。
  义疏下云。释行苦行力。凡有二品。问。药王可是苦行。妙音品。如何是苦行。答。妙音分形四生六道。为物弘经及救济诸难。亦是苦行(云云)。
  论记第十云(智证大师)论教化众生行苦行力者。妙音示现○教化众生。以为苦行。经云。诸有地狱饿鬼及众难处。皆于救济出苦难。不言说经者。一是苦重。二是障深故。但明救济。前品烧身以为苦行。今为教化。入诸难所。以为其别(云云)。
  问。经文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等尔者。以白毫相。可名大人相耶。两方。若名大人相者。见经文。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云云)明知。唯以肉髻光明。名大人相云事。加之大论中。以肉髻无间顶相。立大人相毕。离此更无别可得故(云云)。若由之尔者。大人相者。大人所具之相也。何不互白毫相耶。是以正法华云。即从眉间大人相。演百千光(云云)如何。
  会云。大人相名。可通白毫相也。故上生经云。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依文案之。大士面上。有此胜相。光明昭耀表尊贵德。尤可云大人相。但于经文者。肉髻白毫。俱虽大人相。肉髻有最上。超余相故。且以通为别欤。佛放此光。召他土大人。故殊指一相欤。或大人相名。通令被下二相。意者。大人相之中。肉髻及眉间相也。次瑜伽论文者。三十二相中。以乌瑟腻沙。合无见顶为一种。不立别所以释。故云离此更无别可得故。不云大人相无无见顶相外。况上文。既表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宁限肉髻一相哉。凡或云大人相。或云大丈夫相。是同名也。而大丈夫相名。通三十二相云事。本论文分明也。其中论胜。肉髻白毫之二相也。二相中。犹无见顶相最胜也。余人全不见。故随应可会诸文。准天台释。可知之欤。
  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云云)。
  私记云。问。释尊为召妙音。放大人相肉髻光明。何故此无名大人相耶。答。玄赞不释。有师释云(文句)。大人相者。大相海也。遍体善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众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诸相功德。从下向上。展转相胜。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云云)。
  瑜伽论四十九云。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能感得○当知。此中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离此更无别可得故(云云)。
  问。经文放大人相肉髻光明(云云)。尔者。大师如何释之耶。释云。放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付之见经文。放白毫光。召妙音见。况为集分身诸佛。放白毫光。召妙音之时。何用肉髻光明耶。是以人师释云。一乘妙理逾空有顶。故放肉髻光明(云云)。此释可尔。准上题可会之。就中肉髻相者。大人相中最上故。以彼光明。召他方大人。眉间相者。表一乘中道故。此德可知。嘉祥释。虽无别疑。恐犹不如之欤。或又二相俱召妙音无过。
  经云。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云云)。
  玄赞云。经尔时释迦至白毫相光。赞曰。品文分四。一神光往召。二妙音来至。三事记还国。四时众得道。初文有二。初放光。后所至。此初也。放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放眉间之光表为此经故命(云云)。
  私记云。○问。经文既云白毫光明遍照其国。下文唯云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不言肉髻。云何得言白毫照国肉髻照身耶。又召分身佛。唯放白毫光。不放肉髻光。分身诸佛。岂非大人答。佛放二光。非无所表。故下经文。不言肉髻。能得义意。慈恩释云。肉髻之光。彰召大人之相。水抄亦云。肉髻光明照菩萨身。岂非圣身(遮初难)又分身果位。见一毫光。应知。二趣故放一光。菩萨因位。若非二光。不知召我。亦复不知为一乘召。故放二光也。(遮后难云云)
  义疏云。○所以放二光者。一乘妙理。逾空有之顶故。放肉髻光明。极知不偏。能简中道之照故。又放眉间光也。又顶光表一乘为尊。众圣所重眉间。明一乘不偏中道圆正。欲以此法。付属其人故。放此二光。以召之也。又上品云。法华第一持经之人。亦复第一。今表其人行高故。佛放顶光。表其人解称正故。放眉间光(云云)。
  问。今品中。列妙幢相等十六种三昧。尔者。此第三昧。何位菩萨所得耶。玄赞第十地菩萨所得也(云云)。付之无缘三昧者。灭尽定也。身证不还及渐悟菩萨。地前得之。集一切功德庄严三昧者。集福王定也。地地皆修之。若尔者。十六种三昧。皆第十地所得云事。不可尔。
  会云。妙音第十地菩萨也。所得三昧。定可胜前九地。但出难二三昧者。自本不可遮下位初得欤。次以前地地可得云难。恐不当。成就功德有初中后。初得设虽在前地。得自在。至圆满事在后地。佛地论。于无生忍。如出初地八地二位也。是以。玄赞摄释。处处以今经文。多有其例。可勘之。
  经云。
  玄赞云。经得妙幢相至诸大三昧。赞曰。四等持已满有二。初列十六等持。后结无量。一妙幢相者。如幢高显。众得庄严。二法华者。达一乘理。三净德者。断彰染得胜德。四宿王戏者。宿谓星像。王谓自在。戏谓游。乐谓得自在。能现众像。犹如星宿。常入游戏。以利众生。五无像者。谓灭尽定。无缘定离攀缘故。六智印者。谓真如空理为智印故。或以智为印。刊定是非真妄故。七解众生语言者。发词无碍解定。八集一切功德者。谓集福王定。九清净有。能生七净九净四净等故。四净者。所依净所故。净心净智净。十神通戏者。能起大神通故。十一惠炬者。照明真俗诸境界故。十二庄严王者。能具内外二庄严故。十三净光明者。放神光故。十四净藏者。含众德故。十五不共三昧者。不共二乘得故。十六日旋者。如日明朗。巡照四生故。此皆第十地菩萨之所游履。多第四定以殊胜故(云云)。
  灯七云。
  问。经文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说何事耶。答。东土妙音。来此界时。净华宿王智佛。呵彼菩萨。于娑婆世界莫生下劣想云此文意。付之妙音深位大士。久离称量之慢。设虽不蒙如来呵。何生下劣想哉。恐宝塔涌现。分身来会以降。隐土石诸山。变纯净土终。妙音对何生下劣想乎。
  会云。娑婆世界。秽恶充满。设虽三变土田。以净覆秽。本土无去。妙音深位菩萨也。上见下故可知秽土本相。是故彼佛诫。莫生下劣想也。故玄赞由此本秽。恐妙音兼本土秽相。而生议毁(乃至)上见下故(云云)。妙音来诣之时。非此土不净。彼分身命侍者。文殊自海中出。有诣灵鹫山之词皆是虽净土。依本名山。云土石诸山秽恶充满。指本土相亦如此。
  问。他宗意。引当品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文。证属累经中义。自宗可许之耶。答。不许也。付之余师意。属累品时。分身归本土。多宝闭塔婆。三变土田。净土忽复秽土毕。是故妙音来此界时。本土佛。呵彼菩萨也。若犹纯净土者。本土佛设不加呵啧之语。妙音何生下劣想耶。玄范师秽土非净证。尤似有其理。自宗如何可难之耶。(准上可会之)。
  经云。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小。诸菩萨众。其形亦小(云云)。
  玄赞一云。七净秽有殊难。又以妙音被诫。便非净土。故知。分身已还国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侍者。手捧莲华并诣灵山。持散佛上变净土时。诸山皆无通为佛国五道亦尽。何有灵山诣佛持散。又文殊海会。将至此间。预在灵山。忽 有花现。八众喜乖情难。○但先放神力。故现净土。由此土本秽。恐妙音灵见本土秽相。而生讥毁。所以被诫。非妙音至。分身已还而土唯秽。如虽净土还见灵山。变不唯净。兼见秽故。上见下故(云云)。
  摄释一云。疏文殊海会至华现者。此引文误。误引妙音来此之文。文殊又云。尔时文殊师利至诣灵鹫山。意取诣山以为证也。设取妙音。何非为证。答。他说妙音来此之时。此已成秽土。合有山何得为证。故不取也。疏上见下故等者。问下根不知上根之力。变土既佛妙音何见。岂可佛下妙音为上。答。秽土为下。本为二乘及凡夫等。隐劣为净。所以妙音得兼见本。若尔。何故言。为分身及为净土。答。为警二乘。令其忻慕。若不尔者。何恒居净。何须变乎(云云)。
  义决云。四秽土非净证不可。若以妙音被诫。土还秽者。亦应化佛使往灵山。土应非净。若云虽云诣山。据本相说谈土实净妙音见秽类亦如是。若云虽变净土。灵山尚存。故不为例者。灵山非秽变净犹存。既土石山。如何得在。故言在者。据初时说。如文殊从海涌出。犹言诣耆阇崛山。时会并以升空。诣山欲何为故。虽诣空宝塔。据本尚言诣山处地。遣使持华诣山。故知。据本非净土内可有耆山。下文云。时我及众僧。俱出鹫山。亦据本处说。若云。经云。唯留此会众。亦留人山者。不尔。众令闻法。本为可留山。不闻经留之。何益。故云秽土非净证不可(云云)。
  义疏云。问。前云初分经。在秽土中说。后分经。在净土中说。妙音来时。正游净土。何故诫之。答。此经始末土有三异。一者初分经。在秽土中说。二者后分经。在净土中说。三从药王品来还。在秽土中说。所以知。尔者。为集分身。是故变净土。分身已散故。土还复秽。妙音来时。正游五浊故。佛诫之(云云)。
  问。经文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云云)。说何事耶。答。说净华宿王智佛身量也。付之所化菩萨身量。多能化佛身半也。妙音身量。既四万二千由旬也。能化佛身定可八万四千由旬。不尔者。能化所化身量。岂称可哉。依之正法华所化身量四万二千由旬。能化身八万四千由旬。会云。净土中。能化所化之身量。不必半减。彼阿弥陀佛身量者。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观音身量者。八十亿那由他由旬也者。观无量寿经说也。佛身超过菩萨几许。何况诸本多分身量。有恒河沙字。若依此本。亦以不定校量。然者妙音身量。虽不及半分有何过。如此事。随时示之。未必如本土说会座机意。可欣乐之分欤。弥陀身量。皆其类欤。
  嘱累义私记下云。问。第二十二妙音身量。经俱云四万二千由旬。净华宿王智佛身量。妙经云八十万由旬。正经云八万四千由旬。以何为正耶。答。上来序品正宗二经相。悉云正经之误。此一事。同以正经可为误也。
  问。正经云。菩萨身四万二千。佛身八万四千。菩萨半减于佛。顺世间义。妙经云。六百八十万由旬。从人之见。客尘犹微少。亦不世间相违之失耶。答。师子之身量净土秽土。其义可殊。何者观无量寿经云。弥陀身量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观音身量八十亿那由他由旬。净华宿王智佛土。既净土。与阿弥陀佛国。其义等同也。
  问。彼观无量寿经疏。恒河沙。是译者误。既云眼如四大海之量。二万由旬。都合八万由旬。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眼甚深。何为准释耶。答。此疏师未见正法念处经也。彼经云。四别外海其味咸过此。有山人民住。其外有海以醍醐为水。如是至于日光不照之界(云云)。岂亦八万由旬乎。故正经。准娑婆秽土。所译犹为误也。问。何故秽土之佛菩萨。其身相准。净土之佛菩萨。不相准耶。答。世界之形量。不可计度。华严经。说种种世界之中。或以一切世界语言音声为体。或世界众生。横住名倒世界。或世界仰住名覆世界。如倒悬。如是等世界。出于度量之外者也。以音声为体之世界。思量难及也。又覆世界众生之卧住。亦不可思议也。想像彼世界以落可思升之。今者秽土佛菩萨之身量。不可相准。然为难者。此是习于秽土佛菩萨之身量。不知彼世界风俗也(云云)。
  问。他宗意。引当品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文。证属累经中义。宗家可许之耶。答。不尔。付之妙音大士。来此界。既问多宝世尊来不。宝塔开户。二佛同坐者。妙音问讯似无用。若尔。他宗问佛来不证。能□经文。
  会云。今疑者。范化问佛来不证也。义决会云。问者为传佛言(乃至)非妙音自问。故为不可(云云)意者。他方佛命侍者致问之时。不现前事。故问灵山仪式。妙音传其词。不言见佛身。而谓非妙音自问。故取为证。不经本意欤。
  义决云。五问佛来不证不可。何者文殊请见妙音。释迦如来云。多宝如来。可为汝等而现其事。多宝佛。告妙音言。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欲得相见。来承佛召。如何假问。问者为传佛言故。经云。净华智佛。问讯世尊。又问多宝如来听法不。非妙音自问。故为不可。
  问。经文唯愿世尊示我令见。意何。答。妙音来至此土时。令我见多宝如来云也。付之妙音来此土。依多宝召命。自可见彼佛。何请释尊加被耶。加之如此文者。嘱累品云还可如故。可宝塔闭户之义。若尔。他宗储欲见多宝证。似有所据。
  会云。今难他师欲见多宝证意也。义决述其不可云。菩萨下人。如来上果。加被令见可得睹尊。若未加被若不得见。希望佛加故请欲见。且妙音将至。文殊尚请佛加。妙音既现处。因得见。要须佛力故。虽同坐。请已方见。非是请见即证塔闭故为不可意云。分上下位。胜劣遥异。在下知上。必待上圣加被。妙音欲见多宝。尤可请其加。文殊欲见妙音。求释尊威力。俱在因位。犹以如此。况于妙音多宝哉。凡大圣有隐显神通。随时宜。或隐或显。而多宝初隐其身。令妙音不见故。请示我令见也。故玄赞云。多宝释迦。虽同塔坐。神力映蔽令其不见故。请见之(云云)若如他宗者。塔婆闭户故。妙音请见嘱累品已后。永闭不开。妙音请空而可止。故知。经塔婆自本开。暂时隐多宝身。故依请遂显。令见妙音者也。但妙音来此界事者。后虽有多宝命。始依释迦放光。妙音何不请释迦加被耶。
  重寻云。若下位见上。必依加被者。妙音何辄见释尊。不待其加哉。答。释迦教主也。本在此土。诸众同亲近供养。又现在佛故。其身不隐。多宝他方客。佛久灭佛也。令他见不辄。故妙音来时。于二佛不见不闻也。问。以文殊请见妙音为例。不契文字。故经云。唯愿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萨来令我得见(云云)文殊只请令来妙音也。若来必可见故请来至。因示可相见也。文殊位居等觉。宁不堪见妙音哉。
  答云。彼菩萨来。云令我得见。两事俱所请也。不然何置令得二字哉。但依实。以自力虽可见。如来施为难测。故乞佛加也。此设虽示现相准彼。思见多宝。实必可依佛力(为言)。
  问。妙音大士。来此界时。可见多宝世尊耶。两方。若见者。见经文释尊语多宝。云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多宝仅赞善哉善哉。不言为现其身。或说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或述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以知。释尊直瞻仰佛身。多宝只见宝塔云事。若依之如此者。他师敬塔非佛证。请见唯闻证。自宗不许之。如何。
  会云。义决释请见唯闻证不可云。文殊请见妙音。经不赞妙音来至。文殊得见。文殊亦应真不睹妙音。若已请见。来即得见。何须说者。妙音请见。当即见。何要文中说得见。故为不可(云云)。还案此意。大圣三业。皆离非有益。十地已去。渐具其德。况于等觉哉。妙音既出言。启佛乞见多宝。岂虽欣乐。遂无听许乎。或以文不说。定不见者。无文殊见妙音之文。岂觉母虽请。妙音遂隐哉。此事既不然。彼亦可同。
  重寻云。智积菩萨。启多宝虽请当还本土。多宝不还至经终。大圣所言。必可尔者。多宝何不速去哉。
  答。正宗既毕。故智积请还。非无所表。然而释尊既告且待须臾。文殊引海会。显经威力速疾。彼彼诸品。次第生起。多宝多有作证明。然者智积虽假请。多宝犹留。皆有所由。又有诚文。于妙音请见多宝者。全无不见之由故。不可为相例。
  问。妙音还本土。但云见塔。于此难全未遮如何。答。释迦现在佛。故不居塔婆。多宝已灭度后。遗身舍利。住塔婆涌出故。此事异常也。还本土。尤可启其事。居云但见多宝佛。不见塔者。恐似不尽事。付中妙音来此土。传本土佛问讯词。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云云)还本土之时。尤可启宝塔有无。凡嘱累经中。家国土再还秽。多宝空闭塔婆。而住如此。种种安立。皆文外加义。故劳生分别。自宗难契文义。故。泛尔云多宝塔。或又称佛号。皆无相违欤。
  玄赞云。经世尊我今至示我令见。赞曰○。多宝释迦虽同塔坐。神力映蔽。令其不见故。请见之(云云)。
  决择记云。疏多宝释迦至见之者。此释请见所由也。又刘云。妙音求见多宝者。文殊求见妙音。资多宝而获遂。妙音请观多宝由释迦而得通。将明非寂不能彰动。非动不能显寂也(云云)。
  水抄云。问。二佛同坐一塔。何故妙音见释迦。不见多宝佛耶。答。因果有殊。佛神力故不令见也(云云)。
  义决云。六欲见多宝证不可。若云二佛同坐。即令俱见。何须请佛。我今欲见多宝佛者。菩萨下人如来上果。加被令见可得睹尊。若未加被。即不得见。希望佛力。故请欲见。且妙音将来。文殊尚请佛加。妙音既现。处因得见。要须佛力。故虽同坐。请已方见。非是请见即证塔闭。故为不可。七请见唯闻证不可。若以请见。经但称云赞。不说见身。即明正不见多宝。且文殊请见妙音。经不说妙音来至。文殊得见。文殊亦应真不睹妙音。若已请见。来即得见。何须说者。妙音请见当即见。何要文中说得见。故为不可(云云)。
  问。经文妙音菩萨。现种种身说法。尔者。现几种类身耶。释云。现十八类身。付之见经始终。总有二十类身。所谓天身六种。人身十一类。八部三恶趣及王宫女身也。何云十八类耶。
  会云。见经文。现种种身。处处为众生说是经典。或现梵王身乃至人非人等身。而说是经者。明现十八类身云事。诸有地狱。乃至变为女身而说是经者。为别段明三途及王宫。说此经云事也。上诸类。皆有或现言。后段无其文。知。三途等能化。即前所举身所摄也。况述变为女身。不离上类。仍无过欤。
  经云。
  玄赞云。经华德汝但至无所损减。赞曰。下第四广行利行有二。初在此方后在十方。此初有四。一标现身说法。二别显现身说法。三结成化者。四智慧无损。别显现身说法中有二。一随宜现十八类身说法。二为拔苦难。现身说法(云云)。
  水抄云。言十八类者。初六类天身○次十一类人身○次八非人。然合为一非天摄故。然十八类但依身字而数也(云云)。
  问。付妙音大士现身说法相。且此界及他方。俱现凡圣身。可说今经耶。两方。若俱通凡圣身说法者见经文。此界现凡身说此经。他方现圣身说三乘法。若由之如此者。自界他方根机亘不定。菩萨化宜。何异凡圣。一乘三乘。可依所化极熟。大士说法。宁随处定哉。
  会云。自界他方化仪俱广。知。随应皆可现凡圣身也。经文者。影略互显也。故嘉祥会此文云。此欲明凡圣广略互显也(云云)。
  经云。
  义疏云。上一土化中广现凡夫。十方化中略现圣身。此欲明凡圣广略互显也。又前凡身中亦有五类。今圣身中亦有五身。问。前凡中五类。何故云说法华。今但称说法。答。说法语通。欲以通别互显故也。又上正明弘通法华故。明说一乘。若有众生不信一乘。别说五乘之法。同上嘱累品中。佛令菩萨知大小二机也。
  兴疏云。前利此土中广现凡身。此化他方略示圣身者。即凡圣广略更显也。又前遂嘱累品中。信有众生为说一乘故。利此土中。别方说是经。受佛付嘱中。有不信者。为说余法故。化他言中。总云说法。总而言之。显智信狭以至广。身自劣至胜。法以深而至浅。皆适时而已(云云)。
  问。经文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云云)。可为今经现证利耶。若不为现证利者。此界菩萨。得三昧总持事。既由经力。何不取现证利。彼妙音所从八万四千菩萨。得此三昧。此土四万二千天子。预无生法忍益。既为现证利。例此可尔。若由之尔者。余卷玄赞。出今经现证利不举之。如何。
  会云。经有现文。虽须取现证利。疏主不举之。岂无所以耶。末学自无知。不如守祖师付玄赞案经文。妙音还本土语娑婆事。虽举见二佛及文殊等。并八万四千人得三昧之二事。不云三昧陀罗尼得益。是一奇也。又说此品时。此品得益下举二类。何先立上别出二类耶。以之推之。上二类。若非现座益欤。又依妙音教化得此益。不释尊教化之益故。不出之欤。例如文殊海中所化不为现胜利矣。
  经云。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云云)玄赞云。经说是妙音至及陀罗尼。赞曰。明化行中。第五时众获益。由闻化行。曲获胜利(云云)。
  经云。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玄赞云。经说是妙音至法华三昧。赞曰。品第四段时众得道。都闻一品。遂获胜益(云云)。
  同一云。
  问。妙音大士来此界时。可礼分身诸佛耶。进云。经不说礼分身。付之自宗意者。至说经终。宝塔开枢。二佛同坐国土纯净。分身未归。妙音何唯礼二佛。不礼分身。况涌出菩萨。既礼分身诸佛。东土妙音。何不尔耶。抑不许妙音礼分身者。他宗妙音阙敬证也。如何可会之耶。
  会云。妙音来诣之时。礼分身诸佛云事。经文不说之。知。不礼也。菩萨意乐不定。何责而令齐等。但他师以此事证分身已去者。例难在傍。彼文殊自海中出。虽礼释迦多宝。不礼分身。其时分身未还云事。两宗共许。彼既不礼。妙音亦尔。故义决云。
  义决云。三妙音阙敬证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不礼。即证已去。亦应文殊不礼分身已去。提婆品亦云。至二世尊所修敬已毕。往智积所不言遍礼。岂化佛去。故为不可(云云)。
  寻云。今论初师。
  问。付十地能化他受用身。且一地中入住出三。能化佛身可有大小不同耶。若有者。初地能化百叶台上佛身。二地三地千叶万叶之事。处处有其文。未见于一地中。三□□大小云事。若由之尔者。三时道各别。断障异也。为彼所说身。何无大小□□□□□□。
  答。可有大小也。但初地见百叶台上身。于其身入住出三心。见之有大小。非是叶数有多少也。诸教依大意分十身舍那。不云十地中有差别也。故佛地论明他受用土。述十地菩萨所见有大小胜劣。于地地中。初中后等亦复如是。文准上思。身亦可有大小。资粮三十身。能化可准之。

  以写本一交之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五
  料纸圆禅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永禄三年三月五日于松屋东向书
  清胤
  (朱书云)宽政七年仲春二十七日夜以写本一交之
  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六

 

  普门品

  1 以今品可为此经流通分耶
  2 观音大士可利不念众生耶
  3 绍继无量寿
  4 有性者有尽时欤
  5 无尽意菩萨大悲阐提欤
  6 决定应受业
  7 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
  8 未入僧祇位转定业欤
  9 经是论错
  10 观音成道实成道欤
  11 观音可现菩萨身耶
  12 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13 无尽意出家菩萨欤
  14 敬塔非佛证不可
  15 二分不齐证不可
  16 示现生死涅槃平等
  17 今品偈颂可有梵本耶
  18 添品法华中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无尽意答欤皆是普贤
  19 自在之业

  已上十九帖

  法华经第八卷示抄(普门品)

  普门品

  问。以今品可为此经流通分耶。尔也。付之流通有三。赞重。学行。付受是也。是皆说法华胜德。或叹人法可尊可重。或学弘此经正行助行。或示相付嘱。禀命流通。而今品中说观音大士名因化行功德。全无法华名字。何为流通耶。
  会云。玄赞释今品来意云。观音救未发心众生难。令离众苦。发心持经(云云)即引论证云。救护众生诸难力者。谓观音陀罗尼品示现(云云)。若遇苦难无暇持经。若不发心无望修习。依大士方便未离苦之者。助令离其苦。未发心之人教令发菩提心。弘通之道。职而由兹。赞又云。又观音念人救难。陀罗尼诵法救难若不加以易救之力。恐难修持经之业故。以易功助成难业(云云)。
  栖覆云。夫念观音。一则免苦。二者观音名字在法华经中。念着观音。便是持经之行等(云云)大旨同玄赞。密宗意。观音即法华经也(云云)付我宗。窃有此趣。勘而可知。
  玄赞云。来意者。论云。救护众生诸难力者。谓观世音陀罗尼品示现。观音救未发心众生难。令离众苦发心持经。陀罗尼救已发心持经者难。令离苦行经。又观音以天眼天耳他心三通。护持经者难。陀罗尼二圣二天十神。以明咒护持经者难。又观音念人救难。陀罗尼诵法救难。持经之力。已离众难。若不加以易救之方。恐难修持经之业故。以易功助成难业。以劝持经。故此品来(云云)。
  镜水抄三十五云○又此品来意最难。一部经中。只有此品。不说法华经字也。缘世尊说经时。众生未发心。有苦逼身交念观音。一则免苦。二者观音名字在此法华经中。念着观音。便是成得持经之行故。以易功助成难业故。论云。护未发心众生难。意言。若能持经者。必能离苦。良以持经之业难可修习。未成之间。若不助之。令功行不成。由是加助方法。助成难之业(云云)。
  玄赞云(神力品)来意有三。一者三流通中。此下八品付受流通。示相付嘱。禀命行故。神力嘱累付嘱令行。余之六品。受命流通○二者依第二科中。上来初一品是序分。次十九品为正宗讫。自下八品是流通分。神力嘱累劝信付受。后之六品。禀命流通。势与前同。下更不述。
  问观音大士可利不念众生耶。进云。玄赞不利不念众生。付之平等慈悲周遍法界。何简不念众生耶。若待归念施利益者。宁普门示现德哉。是以赞主自释观音大士名。作不请友。此乃依无量义经。故彼经中举观音等。是诸众生不请之友(云云)加之见经文。百千众生值罗刹难之时。一人称观音名。诸人皆得解脱(云云)。是岂非不念人乎。
  会云。因果道理以因感果。众生招福免苦。皆是自业之力也。若不念观音。以何为因蒙其利益。三宝利众生。皆是助缘也。寻其正因。有情于三宝归依称念。供养精勤之三业修行也。不念众生。已无自业因。争蒙引摄助缘。就中凡夫与圣者。有漏与无漏。互隔不通。渐近遂融。耳闻口念。即其初门也。不及归念。利益难有故。玄赞云。生无心而佛救大圣之所不通。自发意而怖缘。群生之所同范。先因自业后方藉缘。自既不修缘何所作。故待归念方始救之(云云)但普门示现者。平等慈悲不择。自在威德无滞之义也。能化力虽堪。所度因缘不备。自本所不遮也。不待生功。如愿施益。一人大圣。早可利一切众生。谁漏其益。于今留生死。次作不请友者。谈菩萨意乐也。或虽修称念等行。愚痴未解其可免苦之方便。菩萨依念即成善友。能示免脱方便。非未念前作师友。故玄赞。设虽自修。未解方便。要假良友示苦方灭(云云)。
  玄赞云。问。菩萨大悲观苦即救。何故待念后方垂愍。答。生无心。而佛救大圣之所不通。自发意而怖缘群生之所同范。先因自业。后方藉缘。自既不修缘。何所作。故待归念方始救之。设虽自修。未解方便。要假良友示告方灭(云云)。
  经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又云。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玄赞下文云。经若有持是至是观世音。赞曰。下第二。别显有厄称名皆脱。有七段分二。初三火水风三灾。后四杂灾。此初也。○风中有四。一求宝遇风。二善人教念。三免灾难。四结名因(云云)。
  水抄云。经言。其中若有乃至一人。一船有百人二百人。于中有一人。称观世音名者。此人亦是先曾有人教念。所以解念。所以疏言善人教念也(云云)。
  玄赞次上云。正义应云观自在。诸三业归依。必六通垂化。无暇厄苦飞轮摧拔。作不请友。为应病药。摄利难思。亦名观自在。
  水抄云。言作不请之友者。众生不解诸佛说法。菩萨与诸名作不请友也。
  无量义经云。
  同经疏上(玄测)云。三不请之师德。不待求请而利他故(云云)。
  无垢称经一云。为诸众生不请善友。绍三宝种。能使不绝(云云)。
  同疏云○不见身外有定众生。众生即己故。行慈悲为不请友。譬之父母捡救于子。不待请故。已前诸位。或待他请方救济之。未能任运为不请友。此皆任运慈悲深故(云云)。
  问。以观音大士名观自在有何故耶。进云。绍继无量寿佛。当作宝光功德山王佛故。付之设绍继无量寿佛。何得观自在称耶。彼弥勒补处于释尊。势至绍继观音等。未立此号。至观音大士名号。何独用此故乎。
  会云。玄赞有二段文。本愿不同。利事别故者。先释独得此名之故。绍继无量寿佛。当作宝光功德山王佛故偏举之者。重释别举此菩萨由也。故见幽赞。释心经观自在菩萨句。有具悲智。偏行慈悲。绍隆净刹。俯救秽方。机感相应故唯标此。玄赞云故偏举之。幽赞云故唯标此。其意全同。若尔。绍继无量寿等者。多菩萨中。偏劝观音之本缘也。赞问云。一切菩萨。皆有此能。何观音独苞彼号(云云)所谓一切菩萨。皆有此界。何故世尊独举彼体哉(为言)。今玄赞所解。则通此伏难也。
  修南院法印依悲华经得玄赞意。逐可记之。
  玄赞云。问。一切菩萨皆有此能。何故观音独苞彼号。答。本愿不同利事别故。绍继无量寿佛。当作宝光功德山王佛。故偏举之(云云)。
  幽赞上云。有具悲智。偏行慈悲。绍隆净刹。俯救秽方。机感相应故唯标此(云云)。或处上位。诸具大心妙惠成就。皆观自在(云云, )。
  问。经文尔时无尽意菩萨。尔者无尽意名。大师何释给耶。赞云。众生未尽。菩萨之意无尽故名无尽意(云云)付之。
  问。玄赞中释无尽意菩萨名。众生界未尽。菩萨意未尽。故名无尽意(云云)。
  尔者具三乘种性人。为有尽时。为当如何。两方。若无尽期者。三乘种性内催。诸佛化缘外助。众生设虽无尽。何无其尽期耶。若乍备种性。无灭度期者。与无性人有何差别耶。是以佛地论云。前四种性虽无时限。然有果竟得灭度期。诸佛慈悲巧方便故。若由之尔者。大师枢要中。以众生界无尽时故。无性有情不成佛故。是以有性不尽。无性不成佛为二故也。就中有性人皆悉得度者。最后成道佛。为谁现。利他佛身。为谁说三乘圣法耶。
  会云。有性众生不可穷尽。所以者何。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世界海中。各有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众生。一一众生烦恼业苦无有尽期。宁皆发心修行。悉归寂灭耶。圣教中多不许此事。如华严普贤行愿品等说。若夫以有种性。遂可尽者。无始以来。既经无边劫以前。何不灭尽。但以理所责。实虽难遁。尽与不尽俱是道理也。二理中不尽为实。诸法功能。自本虽具。若有违缘不必显现。谈能指实。多以如此。彼如来智惠。遍缘诸法。须横尽十方竖穷三世。若许尔者。何处为世界极。何时为众生始。不知其至极者。何称正遍知。然而无始无边佛亦所许也。如此疑难。凡智未决。就中凡夫本来迷故。设虽无始。诸佛各有发心师。前后相继。何无彼最初佛。彼既无始。此何有终。一一有性虽须得果。无缘无愿自然流转。是又法尔道理也。次佛地论文。且付有性假许尽期解。殊举无性欲显无穷。与夺之意。多以如此。枢要以二故成大悲阐提不成佛义。准彼可知。毕竟无性于佛出世不闻不见。若尔。最后佛化身犹无所化。况于报身耶。无数佛土。悉皆灭尽。世界空虚者。指何时耶。
  玄赞云。无尽意者。阿差末经说。行六度四摄等种种行。誓度众生。众生界尽。菩萨之意乃尽众生未尽。菩萨之意无尽。故名无尽意。十地经中。以十界尽句成诸大愿。一一切众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界尽。四法界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世界尽。七如来智界尽。八心所缘界尽。九佛境界智入界尽。十世界转法轮智转界尽。且如众生界尽我愿乃尽。如是众生界不尽。我愿亦不尽。乃至第九佛智证入一切境界都尽。第十转法轮。智转诸法尽。我愿亦不尽。无垢称经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名菩萨行。故此菩萨名无尽意。虽诸菩萨愿行皆同。诸号有殊。愿各别故(云云)。
  佛地论二云。受用变化二身功德虽性无常无断尽故。故无尽究竟。一切如来。本发弘愿为有情故求大菩提。若诸有情。尽得灭度。尔时诸佛有为功德。何不断灭。诸有情界。无有一切尽灭度时。故佛功德无有断灭。所以者何。由法尔故。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性。一声闻种性。二独觉种性。三如来种性。四不定种性。五无有出世功德种性。如余经论。广说其相分别建立。前四种性。虽无时限。然有毕竟得灭度期。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诸佛但可为彼方便示现神通。说离恶趣生善趣法。彼虽依教劝修善因。得生人趣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必还退下堕诸恶趣。诸佛方便。复为现通说法教化。彼复修善得生善趣。彼还退堕受诸苦恼。诸佛方便复更拔济。如是展转。穷未来际。不能令其毕竟灭度。虽余诸经中演说一切有情之类。皆有佛性。皆当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说。为令不定种性有情。决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故。由此道理。诸佛利乐有情功德。无有断尽。此利他德等(云云)。
  同论三云。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续中平等有故。说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来藏。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为引不定种性有情。令心决定趣大乘故。就有如来种性有情。说如是言。一切有情皆当作佛。如有说言。一切无常。一切皆苦。如是皆说少分一切。非全一切。若不尔者。便违所说五种种性。诸佛功德。应当有尽。无所度故。则违所说。如来功德。常无断尽。不应无益常住世界。本期度生求佛果故(云云)。
  问。无尽意菩萨为大悲阐提。为当如何。若阐提菩萨者。见有经说。此菩萨是东方不眴世界普贤如来一生补处大士也。既是补处菩萨。定可有当作佛义。况玄赞释此菩萨名。引无垢称经难得佛道转于法轮文。而玄赞下文。虽得佛道者。果位成道。准之非大悲阐提菩萨也。若由之如此者○经说此菩萨愿云。众生未尽。菩萨愿未尽(云云)岂非阐提愿哉。
  会云无尽意者。阐提菩萨也。赞引阿差末经。述无尽意名云。众生界尽。菩萨之○意乃尽。众生未尽。菩萨之意无尽(云云)。十地经中。以十无尽句。成诸大愿。是皆阐间提相也。普贤文殊观音净名等。皆虽有阐提愿。过去未来成正觉。何独疑不眴世界补处乎。
  随大悲阐提成不成佛二义。以权实可会之。
  玄赞云(如次上)。
  问。称念观音者。可转决定应受业耶。玄赞有二释。以转云释为正。付之既言决定应受业。设虽观音称念之力。何辄转之耶。若强许转定业者。与不定业有何差别。是以十一面经中。唯除决定恶业应熟。准之观音威力犹不转定业。何况鸯堀摩罗之至无学。犹感猛火。五百释种之得初果。不免琉璃王害。定业难转。以之可知。如何。
  会云。定业转否。玄赞有二释。判初说为善。取转云释。瑜伽论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涅槃经说未入佛法名决定业。若入佛法名不定业。阿阇世王作逆罪。虽无间定业。闻大乘法得忏除。剩得柔顺忍。有文有证不可异求。就中伏道断道。能消灭惑障。若于定业都无转义者。流转之众生。可无得圣果期。但鸯堀摩罗者。依玄赞意者。受业果时。犹住凡位。或有初二果。今身决定可得罗汉故。随当立其名也。或无学圣者。化现业果。非实恶果。迦毗罗城释种。初果圣者也。受实果无过。是则别报业初果未除。又不闻大乘。无深心悔愧故。犹受业果也。十一面经者。举心微者。若至诚受持。可一切不受。玄赞会释大般若述此旨。准彼可知。
  重寻云。会十一面经犹有疑。诸经之习。赞叹胜利令人信受。殆带密意虽显希持。于实有益全不可秘。而说唯除定业决定应受。法力不及故也。何辄会之。云说心微者哉。十地对法等大乘论藏决判性相。述作业决定受果。决定诸佛威神所不能转。明知。大乘实义不转定业云事。何况伽毗罗城尔许释种。既证圣果尽三界见惑。为世尊之亲族引摄超他。目连尊者。以大神通欲施三种救济方便。佛问目连曰。汝能转定业哉。尊者顾实三反有退。方知。定业既熟不依圣果不拘佛力。般若威力神咒功能。皆无转之。诸位性相证果贤圣。其道不夺。但阿阇世王是可权人。其证非一。若为菩萨示现。不足为证。
  答。依惑作业。依业感果。威力尤大在分别惑。而小乘初果。犹断三界一切见惑。见惑相应恶趣业永断无残。五百释种等皆断之。若定业力不及治道。岂可永断乎。自余诸业。准之可知。又资行加行菩萨。名损力益能转位。是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故也。渐顿伏二障种有何定业。必招苦果乎。二乘忍位已上。犹不堕恶趣。况菩萨哉。设虽未入僧祇。渐可有忏悔力欤。阇王设虽权者。付示现分犹皆称性相。诸经除定业力者。为励勇猛心。或除憍慢想欤。对法论论者。谈业势力。是未忏悔之相也。释种被害。虽佛在世。犹住小果。未入大乘故也。自余诸难。准之可知。
  玄赞云。瑜伽第九说业有二。一定异熟业。谓故思业。若作若增长业。二不定异熟业。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或先增长业。由追悔等名不增长业。如未生怨未追悔前名增长业。追悔已后名不增长业。第六十说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故○即同涅槃经未入佛法决定业。若入佛法名不定业○故念观音良缘滋润。自心悔愧苦恼皆脱。亦有释言。其不增长及不定业可得转灭。其三时决定业及报定时不定者。但能令轻非全令灭尽。金刚般若云。先生罪业应堕恶道。由持经力故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菩提。不云全灭。又贤愚经鸯掘摩罗经。虽得阿罗汉。为现业有果故。为火所焚。又说。迦毗罗城除一童子。自余男女。尽是初果圣人。不应为彼琉璃所杀。其决定造业。佛尚未排。况受果乎。在解脱人名不定者。依不定业说。此亦不然。或得阿罗汉。一切不善尽。何业受果耶。在初二果不善未尽。不障彼果。何妨亦受。般若经中不说灭尽。举心微者。至诚恳切受持彼经。一切不受。若不尔者。五无间罪皆决定业。未生怨王如何悔。已一切不受。十地论云。一感报定。二作业定。诸佛威神所不能转者。说自不发悔愧之心。不入圣道者。业果决定非悔愧已可名定业。法句经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岩穴间。无有他方所脱之不受难。亦据不逢佛菩萨等起悔愧心而入道者决定业报。由此业报差别经说。若业增上心。作无惭无愧。作已更作无心改悔。是业决定。若业非增上心作。虽作恶业常怀惭愧。是业不定。但知诸业非悔非道之处损伏。可有受果被损。便无受果之义。然经说指鬘及阿罗汉犹受业果者。时犹住凡。或初二果。今身必定得阿罗汉。从当为名。非受果时名阿罗汉。又遇良缘。要自发心悔愧入圣道。罪业方排。虽遇良缘。无心悔愧。亦不入圣。诸佛亦不能转。迦毗罗城释种被杀。虽得初果。别报业在初果不排。又非听闻大乘悔愧恳切深心故。受先业。若闻大乘。励恳深悔亦不被杀。得阿罗汉。一切不受。设有被杀非业果故。不尔指鬘杀人满千。唯少于一。云何得圣。又无悔愧及伏断灭诸罪业者。有情便无得受圣期。由此故知。初说为善。应同涅槃瑜伽为正(云云)。
  十一面经云。我亦不见。以此神咒随所住处。若远若近结作界已。有能越之来相娆害。唯除决定恶业应熟(云云)。
  又云。世尊我此神咒有大威力。若诵一遍。即能除灭四根本罪及五无间。令无有余。况能如说而修行者(云云)。
  问。玄赞中引瑜伽论。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尔者指何位名解脱耶。玄赞云。言解脱者。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成无学等。付之有漏世道对治力尤劣。何转决定应受业耶。瑜伽说已解脱。定可圣位断道。是以大师略纂释彼文作二释。或云。得有余涅槃已去。名已解脱。或得无余涅槃已去名已解脱。准之以资粮加行等有漏道。属未解脱。
  会云。瑜伽论未解脱已解脱相对论定业有无。可有多重。初全不发道。名未解脱。发世出世对治道云已解脱。次世出世二道相对。次有学无学相对。故玄赞云。言解脱者。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成无学等文。其中取世道者。三业资粮加行渐顿伏二障故也。既名损力益能转。何无转定业力。若不尔者。地前菩萨可不生净土。知。本论意。已解脱义通凡位也。瑜伽抄二释者。俱依极位论。玄赞成无学等意也。强不相违。玄赞云。第六十说。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故。言解脱者。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成无学等(云云)。
  镜水抄云。言第六十说等者。三依人辨异。依未解脱。建立定业。依已解脱。建立不定业。解脱者即是若世道无漏道。若断若伏皆名解脱(云云)得圣。圣有学无学即罗汉等也。乃至两字中间摄惭愧忏悔也。暮云。依未解脱者。且据显相说。据定未解脱者。亦不定业(云云)。
  问。付转决定应受业之义。且未入僧祇位。可有转定业之义耶。两方。若有此义者。未入僧祇位。未起世出世道。由何转定业耶。初二果圣者。已得圣道。犹不免宿恶。况乎于未发心异生耶。是以涅槃经中。若入佛法名不定业已入佛法之位。当已发心耶。依之释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文。世道伏道已去名已解脱。枢要中释损力益能转。有转定业之义(云云)。知。已前无此义云事。若由之尔者。大乘忏悔。威力难思。设虽未发心人。至诚忏悔者。何不转决定业耶。就中观音救未发心众生难。令解脱众苦。而玄赞释若有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皆得解脱文。转决定应受业云释为正。知许未发心众生转定业云事如何。
  私云。未入僧祇转不转辄难定。瑜伽嫌未解脱。涅槃经除未入佛法。论举胜兼劣。经表初许后。付经文入位又有诤。大旨当内凡。内凡又及二释。但为位相转者。可僧祇以去。正名损力益能转。若论少分以前何无之。则今品玄赞解释之趣。诚如难中推知。若全嫌之。恨于末代难资大乘妙力欤。
  玄赞云(如意)。
  问。转重轻受事。唯识寻思抄十卷记之。
  问。就诸业配立有多论议。依为傍论略之。
  问。经文说称观音名号功德。校量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尔者法华论所牒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佛经文。大师如何释之耶。答。玄赞作二释。一云。经是论错。二云。依论亦无爽(云云)问。先付初释。见余经说。以观音称念功德。校量百千俱胝诸佛。准之论说不错。加之。或大乘论引今经文。同天亲优婆提舍。等六十二亿诸佛功德。付中宗家难掘多笈多翻译。破嘱累经中之谬。皆以论为定量。自许有错者。他师之嘲难遁。付次释。因果二位。其德如云泥。谁举若干果德。等一菩萨功德哉。是以正法华。添品法华亦同妙经校量菩萨。二释中以何为正。
  会云。见行经校量菩萨。论牒经校量诸佛。一经本遂不可相违。欲取一舍一之中。以菩萨校量诸佛。其理有疑。不如以因位比因位故。云经是论错也。于嘱累前后者。众本与一本于有相违。自宗意。付众生一本舍一本之时。量以释论普贤及后品文○助难经中品也。只相对论经。非取经舍论。四本违三难亦准之。次释意者。观音既久成佛也。设虽校量诸佛。亦应无过。此释意。忽不及取舍。道理难知云也。二释意如此。但付初释亦不嫌一切。仍以余经不可为难。付后释论。以信力毕竟知故。自会疑难有多难。皆不重疑。
  玄赞云。本论校量六十二恒河沙佛。此经复云六十二恒河沙菩萨。此有二解。一云。经是论错。菩萨菩萨而为比校。何得以佛比量菩萨。只如十轮经中。但以地藏比量弥勒文殊观音。亦不比量诸佛。若不尔者。应佛功德少于菩萨。二云。依论亦无爽。观音久已成佛。不舍菩萨行故。示为菩萨。何得不比如来。只如观音成佛功德国土。胜无量寿。一切佛身岂胜劣乎。故知。但是劝信之语。难经比校菩萨。论解经佛亦无过咎。二俱无失(云云)。
  私云。又说解。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及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佛名号。彼功德平等者。有二种义。一一者信力故。二毕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种。一者求我身如观世音。自在无异。毕竟信力故。二者谓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如是。毕竟得故。毕竟知者。谓能决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为法性。彼法性者。名为一切诸佛菩萨平等法身故。平等法身者。谓真如法身。初地菩萨乃能证入是故。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受持观世音名字。所得功德无差别(云云)。
  玄赞次文云。论解成中有二释。一信力。二毕竟知。信力有二。一求我身如观世音。毕竟信故。谓求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身。与观世音信心无异。所求圣教。多少虽殊。功德无别。因心等故。二者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谓如彼观音久已成佛故智惠功德。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亦毕竟得此诸佛功德。信佛菩萨功德不异故。此二是信力。初不观境多少胜劣。但信心以等。后观境多少虽殊功德无别。恭敬信心亦无有二。故福无别。第二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此由观音已得毕竟知法界故。与佛无异。能证法界平等无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一切佛菩萨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身。况十地满。是故受持观世音名。与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功德无别。不尔菩萨岂胜佛耶。且将尔许赞励发心。十轮第一卷说。假使于弥勒妙音吉祥观音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念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又复如是。末代众生。于诸有缘所宜闻故。所以偏赞。不尔。菩萨亦应胜佛等位。菩萨应有胜劣(云云)。
  兴疏八云。问。经云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如何论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答。有说。经是论非。不可将佛校量菩萨故。有说。论亦无爽。观音久已成佛。学菩萨行故。对佛校量。复何咎。若不尔者。观音成佛。功德国土胜无量寿佛。佛有胜劣故。佛有胜劣故。经论各就一门皆无违也。虽有二解。胜者前也。观音虽已成佛。经既云菩萨。六十二亿恒河沙佛菩萨。论如何解辨。言菩萨而言佛耶。如十轮经云。假使于弥勒妙吉祥观音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河沙等诸大菩萨。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速得满。言虽复经言发心。究竟发心为难。将佛与菩萨校量胜劣未之有也。论之佛者。不亦违耶(云云)十一面无云。若有称念百千俱胝耶由他诸佛名号。复有暂时于我名号至心称念彼二功德平等(云云)。
  同经疏云。经世尊○平等者。第三授量功德也。佛与菩萨既因果殊。如何称名其功平等。解云。有二义。一云。他方诸佛是他方有缘。此土无机。观音菩萨此有缘故二功德平等无异。一云。以不二之者。诸佛于他方有缘故功德多。观音菩萨。此土有缘故福多也。以不二者。诸佛是法身体一。是菩萨亦为法身体一故。平等平等也(云云)。
  件疏自东塔院传得而淄州疏在东塔院之由。载东塔传灯录。若淄州御作欤。
  问玄赞中。观音久已成佛(云云)。尔者观音成道。实成道欤。两方。若实成道者。智度论。云为众生故久往生死不取阿耨菩提毕。重出其体举观音文殊等。以知。过去成道。非实成道。况三世唱觉。知。化现事也。若非实成道者。见玄赞具文。观音久已成佛。不舍菩萨行故。示为菩萨成佛为实。菩萨为示现之旨分明也。况第二释。以观音校量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之义也。成此义久成佛故。等若干诸佛云也。若非实成道者。所成难立。两方不分明如何。
  会云。见玄赞意。实成佛故。为会论之由也。故又云。观音久已成佛。不舍菩萨行故。何得不比如来(云云)。若化现者。不足为证。况既云示为菩萨。知。成佛为真实。菩萨为示现也。但智度论。谈大悲门。述阐提愿也。过现中。以先可为实成道。后后化现也。
  若依大悲阐提不成佛义。会玄赞。可云余注既有说观音久已成。准又今经。校量佛德无失(为言)若论实者。二经带密意。不违大悲不成义欤。
  玄赞(如次上)。
  问。就观音大士现身说法义。且可现菩萨身耶。两方。若现者。经文虽列三十三类身。不说菩萨身。通玄赞十九种身。合为八类之中。圣身有三(云云)若现菩萨身者。何不方圣身有四耶。若不现者。普现三昧力。随机现身。若有见菩萨身可得度者。何不现之乎。况妙音大士。既现菩萨身。观音宁不尔耶。依之正法华中。或现菩萨形像色貌。说经开化(云云)。
  会云。应圣有三者。三乘之料身也。若于大乘分因果二类。现菩萨身有何妨。正法华及妙音品。即开因位意也。今品以因合果欤。或观音自菩萨故。本身外不云别化现欤。旁无过。
  义疏云。今欲辩三乘之义。菩萨身摄入佛乘故。不说也(云云)。
  正法华十云。观世音菩萨所游世界。或现佛身。而斑宣法。或现菩萨形像色貌。说经开化。或现缘觉○(云云)。
  妙经妙音品云○应以菩萨形得度者。现菩萨形。而为说法。应以佛形得度者。即现佛形。而为说法。问。经文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云云)。说何事耶。答。付之权必引实。是常相也。而缘觉全不说法。何现彼身说法耶。
  药王品抄毕。
  问。无尽意菩萨。所献璎珞。财施法施中何。进云。经云。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云云)。付之对机说法。是名法施。如云法施谓如实无染辨经等也。而璎珞是依力庄严。何为法施耶。
  会云。玄赞述法施故云。施顺道理故。真正行故。求菩提故。名为法施(云云)。依此释虽施财。如法所作。亦有名法施之义欤。故决择记。此如法施。名为法施。非说法也(云云)。
  镜水抄云。问。何故珠是财施。而名法施耶。答。疏言。施顺道理故。问。何名顺道理。答。疏言真正行故。问。名真正行故。答。疏言。求菩提故。名为法施。于此展转解善。诸抄(云云)不相当也(云云)。
  经云。
  玄赞云。施顺道理故。真正行故。求菩提故。名为法施(云云)。
  决择记云。疏施顺理至法施者。如有问言。璎珞是财。如何名法施。故此答之云。顺理真正行。求菩提故。此如法施。名为法施。非说法也(云云)。
  问。无尽意菩萨。在家出家中何耶。若在家众者。在家菩萨。必为供养事。而涅槃经中。无尽意菩萨。不列供养众中。以知。非在家菩萨云事。若由之尔者。既以璎珞奉观音。定可在家菩萨。出家菩萨。无璎珞等庄严具故也。
  会云。崇俊师有二释。一者是出家菩萨也。奉献璎珞。虽出家不拘少节。二者在家也。涅槃经入无供养众。非娑婆旧住故。不将来供具(云云。引嘉详释欤)。
  决择记云。藏问。无尽意。是出家菩萨。云何有璎珞。答。虽是出家。不拘小节。又云。是在家菩萨。涅槃云。入无供众列者。此是他方在家。本非娑婆旧住故。不将供来也。
  涅槃经一云。
  问。经文一分奉多宝佛塔(云云)。显何事耶。进云。观音受无尽意所献璎珞。分作二分。其中一分。奉多宝佛塔云此文意也。付之分身来会。宝塔开户以来。二佛同坐。众会瞻仰。
  何于二世尊。释迦指佛体。多宝云佛塔乎。若尔。他宗存嘱累经中之义。云宝塔闭户。专顺当品经文。自宗立经末义。如何会敬塔非佛之疑耶。
  会云。宝塔涌现。多宝住中。或处指能居佛。或处举所居塔。何必以之知塔婆开闭。况他宗意。药王以下诸品。唯云塔不举佛故。今品则云说多宝佛塔者。何妙音品中。云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尚为汝等而现其相乎。爰知。虽呼塔名。其佛皆现云事。
  义决云。八敬塔非佛证不可者。若以妙音敬塔。不云敬佛。即证塔闭亦应。普贤来日。不言敬塔。塔亦应无。不得言塔此时已去。文无遣塔之处。虽不敬塔。不妨塔有。不言敬佛妨见佛。又如塔开之后。一切总在虚空。文殊海会。云诣灵山。岂可不知佛在宝塔。以本山故言诣山。以本在塔故云敬塔。非不指空及亲礼佛。又如塔云谨书之下。未必安于脚膝下。但是敬辞。此亦应尔。又准正法华。观音奉璎珞。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如来。不言奉塔。明塔未闭。妙有得见。今言唯闭故为不可(云云)。
  问。观音大士。以无尽意菩萨所献璎珞。可奉分身诸佛耶。经文不献。付之分身既在树下。观音何不分璎珞。是以他宗意。存嘱累经中义。分身还归之后故。唯献释迦多宝(云云)。此义能顺经大意。自宗如何可会之耶。
  会云。供养等义。随时宜。何必责之。况分身无数也。以少分璎珞。如何供养尔许诸佛。若又以不供养证分身去者。龙女以珠偏献释尊。岂多宝佛塔。不在会乎。
  义决云。九二分不齐证不可。若以多宝但为二分。不奉化佛。明无化佛。亦应龙女但奉释迦多宝。亦应以去。又文殊不礼多宝。多宝不无。观音不奉分身。何得即云以去。礼敬齐故。为不可(云云)。
  问。观音以无尽意所献璎珞。分为二分。奉释迦多宝。表何义耶。摄释示现生死涅槃平等(云云)付之二分殊合为一者。尤可表生死涅槃平等之义。既一璎珞分作二分。何显平等义耶。况宝塔品时。二佛同坐。已显生死涅槃平等毕。此品时。何重示现此义耶。
  会云。释迦者生身也。假示生死。多宝者已灭也。能显涅槃。于彼二佛。一念同时供璎珞故。示现生死涅槃平等欤。不以分为平等。虽一个平等。再示有何过。彼乘平等。八品示现。况于两度乎。
  摄释云。经观音受珠。分作二分。奉多宝等者。有义云。更有二意。一上顺佛旨。二下愍群生。欲展转生于至福故分为二分。示现生死涅槃平等。但奉二尊。又释迦生而为智德。多宝灭入即是断德。为显智断为福因故。又显二佛俱受。明二如来不灭也(云云)。
  问。今品偈颂。可有梵本耶。两方。若有者。法护所译正法华中。普门品无偈颂。知。无梵本云事。是以余卷玄赞。设无亦何违理。加之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之颂者。如来答欤。若夫云尔者。文势甚不顺。又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之颂。恐异余圣教。若由之尔者。赞主昔问慈意妙大云义。于三藏大师。大师勘梵本。正云梅坦赖耶未那。应说意准之可有梵本。会云。此品重颂。在梵本故。上卷玄赞云。曾问先师慈意妙大云义。大师勘梵本。既具此颂。正云梅坦赖末那。应言慈意。非慈音。故定有之。三藏大师在世之时。亲勘夹竺。云既具此颂。云故定有此。何及疑问。但余处。设无亦何违理者。有人依还著于本人文。疑佛说有无故。疏主会之。取喻成义。初虽有损后必为益云毕。颂既不乖宗设无亦何违理。以假说一往之词。何乱分明解释乎。次具足妙相尊等文者。疏云。此乃经家结集为偈。引胜鬘经为例。
  玄赞一云。又云。观音普门品。本皆无颂。或有安者。后人添足。俗每疑云。若佛说者。云何颂言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此乃经家结集为偈。如胜鬘经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等。从前偈后乘便为偈。以生后偈。中间文短。长行不便。理亦应通。又有疑云。若佛说者。何故。偈云咒咀诸毒药还著于本人。岂佛世尊返害生命。昔亦致惑。曾问先师慈音妙大云义。大师勘梵本。既具此颂。正云梅怛赖耶末那。应言慈意。非慈音也。故定有之○。
  法华疏记十(天台湛然)云。文后偈颂。付什公不译。近代皆云。梵本中有。此亦未测。什公深意续僧传中云。偈是周那堀多所译。今从旧本故无所释。还著于本人者。具如止观第八记(云云)。
  问。添品法华中。庄严幢菩萨。对无尽意。问观音名因尔者。无尽意菩萨。以偈颂可答之耶。
  问。添品法华中。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等(云云)尔者。今偈颂。无尽意菩萨答。欤。将如来答欤。两方。若无尽意答者。正见彼经。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等明知。世尊答云事。若由之尔者。大师余处引彼经。无尽意。遍观观音过去愿海。告庄严幢。而说于偈(云云)。
  玄赞一云。又隋时所添经。庄严幢菩萨。问无尽意观音名因所由。无尽意菩萨。遍观观音过去愿海。告庄严幢。而说于偈。若尔。云何偈言世尊妙相尊。我今重问。彼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文既相违。故知差舛(云云)。
  镜水抄六云。长行经云。尔时庄严幢菩萨。白无尽意。以何因缘名观世音。是时无尽意菩萨。遍观观音过去愿海。告庄严幢菩萨偈答云。即合道具足无尽意偈答庄严幢。乃至偈中。却是世尊答无尽意云。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能问人不同。能答人不同。文既相违。故知。无殊意道。文既相违。庄严幢文。不合有也。更有人解云。庄严幢菩萨。问无尽意。无尽意菩萨。传闻世尊。世尊便告无尽意。亦不妨有此道理也(云云)。
  添品法华或本事。
  一本云。尔时庄严幢菩萨。问。无尽意言。佛说观世音名号所由及威力。其义云何。无尽意遍观观世音过去愿海。及随所问。告庄严幢。而说偈言。世尊妙相具○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云云)。
  答。余处玄赞见此本。难先后相违。初标云无尽意答。偈中云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如来答见。
  一本无世尊妙相具乃至偈答无尽一行半偈。汝听观音行为颂始也。
  一本。(全同妙经无尽意问世尊答也)。
  问。经文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云云)。十自在中。说何等自在耶答进云。神力自在也(云云)。付之自在之业。当第四业自在。神通力者。可第八神力自在。何偏云神力自在耶。
  会云。经既云普门示现神通力者。何不神力自在。第四业自在者。随进受报故(云云)业报相望论其义。全不当今说耶。
  玄赞云。言自在者。摄论华严皆说十种○四业自在随时受报故○八神力自在示现一切神变故○今此即是神力自在。普示诸门故(云云)。

  以写本一交了
  [奥书云]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全部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六
  (于时别会常如院坊务)
  纸者源乘房五师沙汰之
  永禄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松屋丑寅角房参笼书之
  春信
  [朱书云]宽政七年二月二十九日以写本一交之愿以此功灭罪生善心中所愿决定圆满
  玉手国技(谨白)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七

 

  陀罗尼品

  1 咒总持体
  2 陀罗尼通心不相应欤
  3 陀罗尼有所诠义欤
  4 为得法义辩才词无碍解
  5 法义二种总持配经何文欤
  6 今品说无生忍总持欤
  7 今百由旬内
  8 四十二亿诸佛所说
  9 四天俱说神咒欤

  严王品

  1 余品中亦说功德胜力欤
  2 当品题目不云诤藏净眼有何故耶
  3 净眼是药王
  4 今在七宝菩提树下
  5 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他受用身欤
  6 法眼净益
  7 今品示现乘平等欤

  两品已上十六帖

  法华第八卷开示抄(陀罗尼品严王品)

  陀罗尼品

  问。当品说陀罗尼功德。尔者。以定心所可为体乎。
  答。玄赞念惠为体(云云)。
  付之依自在定力。令神咒威验。总持体。何不取定心所乎。是以瑜伽论中。明咒总持。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乃至)。令彼章句悉皆神验随大师咒总持。以定为体(云云)。
  会云。四种总持之中。法义二种。唯以念惠为体。咒忍以念惠定三法为体。瑜伽论即此意也。若无定力。以何加持诸咒章句。令有神验。是以略纂云。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失。以神咒为境也(云云)。但玄赞等。依通四总持举念惠。瑜伽抄以异法义。举定两处各略。依实言之。或二或三。法数不同欤。
  或可云。四总持皆同以念惠二法为体。咒持以定力。虽令有神验。正总持功德者念惠也。瑜伽论。即令彼章句。悉皆神验之能。以定为体故。举等持自在也。不标正体。或子岛训云。获得如是等持自在不等持是忆持自在也。故见上文。获得如是念惠力持。以下指彼力持云。持自在。法义二持。种类有异。法随一也。又有种种故云等也。重意云。于法义总持得自在人。加行诸咒章句。全有神验上未说等持。指何云如是欤。末学于子岛训。谓不顺文章。岂又恐不顾文相首尾也。
  玄赞云。梵云陀罗尼。此云总持。念惠为体。以小略密无义文字。神力加持。威灵莫匹。摧邪法恶。树正扬善故。名陀罗尼(云云)。
  理趣分疏中云。陀罗尼者。此云总持。以念惠为性。此有四种法义及明咒。能得事忍(云云)。
  瑜伽四十五云。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惠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综。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云何菩萨义陀罗尼。谓如前说。此差别者。即出彼法无量义趣○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持。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得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云何菩萨。能得菩萨无生法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回因行。具足妙惠○(云云)。
  抄十二云。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者。如下解中。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惠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趣等。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时咒。令不妄故。以咒为境也。能得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体。即证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功德。能得真如故(云云)可见他本。
  弥勒经兴疏一云。广释可见之。
  最胜疏五云。广释可见之。
  问。陀罗尼者。唯心所相应欤。将通心不相应欤。若通心不相应者。陀罗尼者梵语。此云总持。若其体念惠二法也。何通心不相应乎。若由之尔者。龙树智论。通心不相应(云云)如何。
  会云。智度论云。陀罗尼亦是心相应法。亦是心不相应法。重成不相应义云。如人得闻持陀罗尼。虽心瞋恚。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云云)。净影释云。虽起瞋恚等。不忘所持。名不相应。相应据体言不相应。辨其势力。如留他通心虽灭尽。而有化用(云云)。
  智度论二十八云。三昧但是心相法。陀罗尼亦是心相应法。亦是心不相应法。问云。何知陀罗尼是心不相应。答曰。如人得闻持陀罗尼。虽心瞋恚。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云云)。
  问。论第五云。是陀罗尼。或心相应。或心不相应。或有漏或无漏○阿毗昙陀罗尼义如是(云云)。
  抄云。此言心不相应者。谓不作心。任运能持。名不相应。非内离心十四不相应也。言虽心瞋恚亦不失者。陀罗尼若心瞋时。善心虽谢过去。犹自彼能提持故。名不失(云云)。
  惠影疏云。或心相应者。修得此陀罗尼已。若恒心俱起故言心相应○不作念时。亦能有用。或不作意不与心俱起故。言或不相应也(文)。
  僧侃疏云。或心不相应等者。若初学。作意名为相应。若任运常有。名不相应(云云)。
  大乘义章第十一陀罗尼义云(惠远)陀罗尼者。中国语翻名持。今此法不失。故名为持。持别不同有四。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术陀罗尼○约心辩异。如龙树说。一切三昧。唯心相应诸陀罗尼。或心相应。或心不相应。作意念持。名心相应。虽起瞋等。不忘所持。名不相应。相应据体。言不相应。辨其势力。如留化通心虽灭尽。而有化用(云云)。
  问。经文说陀罗尼功德。尔者。陀罗尼者。可有所诠义乎。进云。玄赞无义文字。付之如来所说。皆有其义。如云皆如其义咸转法轮。如何以神咒章句。为无义文字乎。况见朴扬及余师释。或说因位万行极果胜位。或宣大力鬼神三宝名字(云云)。若尔。何等外道吠陀教。为无义文字乎。
  会云。以少略密无义文字者。不疏主私词。瑜伽论正文也。摄释能以少略而含多义。复是秘密。观其文句。而似无义名无义言。非实无义(云云)剩含无量义。谁无所诠妙义哉。
  寻云。瑜伽论云。如是咒章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云云)。归无相空理云无义。或无所取境义。故云无义。何摄释云而含多义。复得秘密。而似无义乎。
  玄赞云(如上)。
  摄释云。疏以少略密无义文字者。能以少略而含多义。复是秘密。观其文句。而以无义。名无义言。非实无义。问。以何明之。以少苞广。复何以少含多乎。答。案大法炬陀罗尼经第二云。此一法句。出无量句。是大总持。通说诸义。何以故。欲令一切众生易受解故。又云。问。神咒所诠。诠于何法。答。有义。不出三义。一者说于极果胜德。或因中万行。二说三宝名字。或大力鬼神之名。三说于诸法深理无相。使闻者悟道。问。此方何乃不译从此音乎。答。有义。咒语含多。此间无物拟之也。若译之者。于义不尽。又恐失其势用。传有译者。未可依之(云云)。
  问。玄赞中。为得法义辩才词无碍解。朴扬大师。如何释之乎。答。作二释。一云。疏错辩才及词非总持故。二云。不错。词无碍解法总持摄。辩才无碍通于法义。总持中收(云云)。
  问。二释俱不明。先付初释。四无碍解中。既以法义立总持。辩词二种。何不立之。准此道理。疏文非错。又付次释。以辩词二无碍解。摄法义二种总持者。可云总持有二。何云总持有四。云如次说四乎。
  会云。见摄释。牒说文。总持有四。谓法义等者(云云)所牒本。以四种即为总持体。无为得字。仍初释为交错。后释意者。虽摄法义中。立名既有四。故疏云总持有何失。
  别寻云。付初释见疏。为得法义词辩四无碍解。如次说四总持(云云)。举四无碍解者。依陀罗尼所得之果德也。不云无碍即是总持。何云辩词非总持体。疏文为错耶。
  会云。摄释牒文。异于见行如上。设付为得本。犹不可然。咒总持不当辩无碍解。因无生忍总持又不当辩无碍解故。仍为误欤。
  摄释云。疏总持有四谓法义等者。然四总持。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菩萨无生忍。疏中所言辩才词者。而有两义。一者疏错。辩才及词非总持故。二者不错。词无碍解法总持摄。辩才无碍通于法义。总持中收。故举之也(云云)。
  决择记云。疏总持有四至何者问。然总持有四。谓法义咒忍。此与无碍解相摄云何。答。法词无碍解。是陀罗尼。义无碍解是义陀罗尼。辩才无碍。通法义咒三陀罗尼。又词无碍解法陀罗尼。又词无碍解。法陀罗尼收。辩才通法义二收(云云)。
  镜水抄云。言问总持有四等者。一法。二义。三辩才无碍解。四词无碍解。此是所持四法也。若论疏中引者。初法义两个。是陀罗尼所持四法中收。后引两个辩才词。不是陀罗尼中收。但与陀罗尼持四不同也。此有二解。一云。两总持中。辩才无碍解。通法义。是陀罗尼中收。词无碍解。即法陀罗尼中收。二云。疏主笔误诸妙虽作前解俱是错也(云云)。
  最胜疏五云问。四辩才中。为是何乎。答。具足有四。何以得知。下云。具足庄严言。说之辩词无碍辩。于此经中。文字句义。即此法义。二辩经体有二。一能诠文。二所诠义。俱名经也。俱是开悟即乐说无碍辩故。总结云复与陀罗尼。总持无碍陀罗尼即四能持。无碍即所持四无碍辩。问。四无碍解与四无碍辩有何差别。答了四无滞名解。说四无碍名辩。辩依解起。解藉辩显。体是惠故。诸经中。或互相从。但合四持四不忘名总持。即兼念惠。
  问。玄赞中。今经说法义及咒总持(云云)。尔者。法义二种总持。相配何文乎。玄赞云。上来长行名法义持。
  付之长行偈颂。俱有能诠所诠法义。何唯限长行。嫌偈颂乎。次此品以下严王劝发两品所说。岂非法义二种总持乎。
  会云。以法义。对咒释差别。故云上来长行者。举长行摄偈颂。法义分齐。无殊故也。不为简偈颂云长行也。次严王劝发两品。亦可摄法义。但上说法义至神咒。是包含前法义。未说之法。稍不顺次第。故亦略之欤。心经幽赞云。上来长行说法义。二持下说咒持(云云)同今赞。可准知。
  玄赞云(如次下)。
  摄释云。疏上来长行名法义持者。有二义。当此品初长行在咒上故。名为上来。二通前诸品诸长行也。复正问何除偈耶。答。亦不除为对后咒。总名长行更思(云云)。
  问。今品中。可说无生忍总持乎。玄赞不说付之见经文。六万八千人。闻陀罗尼得无生忍(云云)。会座既有此益。知。说无生忍总持云事。依之朴扬大师。说无生忍总持。师资解释似致相违。
  会云。今经说无生忍总持也。今品并寿量妙音三品有无生忍益。若不说此总持。既无能持总持。岂有所得法忍乎。故摄释云。兼取于前所得忍。并名总持(云云)。但于玄赞者。朴扬大师会云。经不明得无生法忍法用位。次差别之义名无。无生忍不障闻经。有得益者也(云云)法用者。独处空闲。无言无说。乃至于佛所说。得菩萨忍。有诸咒章句。能谛思惟等也。又别有菩萨忍神咒。如瑜伽论出之。此经无如此别相说。故云无也。
  寻云。议曰。云兼取前所得之忍者。殊以前义。更述别意也。所谓虽名无生忍持。不云说能得咒乎。
  答。摄释上述自义。次引有义。有义取此品神咒。为无生忍总持体。议曰。兼取于前所得之忍。并名总持者。不限此品咒。通以前品法义。皆名此总持(云云)是议曰。旨趣也。非实自义也。
  别寻云。第四得无生忍总持者。具体何物乎。与前三无别体欤。
  答。瑜伽抄云。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咒之功能。能相真如故(云云)。意云。所得忍者无漏根本智也。能得忍者。加行无分别智也。彼能得忍之所缘境者。咒云章句也。实亦通法义二种。咒中含法义。开合随宜。加行智能持神咒。当获得无分别智。其能得菩萨。无生忍总持也。
  玄赞云。问。总持有四种。为得法义辩才词无碍解。如次说四。此说何者。答。上来长行。名法义持。今此咒。持为护前二。所以明之。无得无生忍总持也。
  摄释云。疏无得无生忍持者。此经不说得无生忍之总持也。问。分别功德品中。因闻如来寿量长远。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妙音菩萨品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忍。此品中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何得言无。答。经不明得无生法忍。法用位次。差别之义。名无无生。不障闻经有得者也。有义。不闻神咒。悟无生法忍。岂非一乘。即亦有无生忍总持也。议曰。兼取于前所得之忍。并名总持。斯亦何过。更思(云云)。
  镜水抄三十五云。言无得无生忍等者。四明能得菩萨忍。即无生法忍也。遂因菩萨四加行位中。持咒功力得入初地。获无生法忍也。据此间能护。既是陀罗尼所获。是法义无生忍。疏主意。见一部经中。前后得无生法忍处。尽是持经获得。尽不因陀罗尼得也。所以疏料简云。无得无生忍所以。一者所获持。唯法义。二能获持。即咒也。总持四义中。既阙无生法忍。能所合说。只有三法也。问。云何唤无生法忍作陀罗尼。答。约能持念惠。名陀罗尼。所说之法。随能持以立名故。言无得无生法忍总持(云云)。
  上文云。若论菩萨四加行位中持者。不是此间咒。名句与寻常陀罗尼别。瑜伽中(云云)。

  伽论三十五云

  法华述赞八云。问。持有四种。所说法义咒忍。此中说何者。答。有说。前说前之所说。即法义持。今有咒持。为获彼二故。无忍持。此义不尔。法义持者。即念惠。云何可云前说名法义。又闻此咒者。亦得无生忍。何故无生忍持故。今即亦有忍持也。
  问。经文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说何事乎。答。多闻天拥护持经者。百由旬内。无诸衰患云也。付之拥护誓尤大。除衰患何狭乎。
  会云。如此之事。法尔功力也。不可推难。就中四天王初地菩萨也。于多百门得自在故。以百为数欤。任运决定。所加护者。虽百由旬内。若加功用者。及无量由旬欤。
  问。经云。四十二亿诸佛所说(云云)说何事乎。答。持国天说神咒了。四十二亿诸佛诸说云也。付之四天王初地菩萨。是第二依。何唯遇四十二亿诸佛。闻此咒乎。若夫四十二亿者。未必自所值之佛者。过去诸佛。无数无边也。何定分量。举尔许数乎。
  会云。见诸经说。于神咒多举能说佛数。各可有其所表。彼最胜王经。最净地陀罗尼。有十个咒。如次一恒河沙(乃至)十恒河沙佛所说也(云云)最净地是十地故。以一二(乃至)十为数欤。十一面经。十一俱胝诸佛所说也(云云)。各以拟宜然者。实虽无数。以有尔许数欤。或至后后佛。次第除前前佛欤。
  问。四天王俱可说神咒乎。两方。若四天俱说者。见经文。多闻持国二天所说。经虽举之不云余二天说神咒。若由之尔者。四天俱可起一乘拥护誓。余二天何不说神咒乎。是以余经中。最胜寿命。四天俱说之。此何不尔乎。
  会云。今经中。二天说咒。二天不说。经文无诤。诸译皆同也。凡依如来加被。说护持神咒。所护之法。能护之人。往昔因缘。当来利益。皆观顺违。有说不说。何暗疑之。如最胜王经。二品中。四天俱说一品。唯多闻说之。一部中。犹以不定。况于诸教不同乎。
  玄赞云。下明神咒之方有五。合为三类。初二圣。次二天。后十神(云云)义疏十二。同此意也。
  成就妙法莲华经仪轨云(不空释)。
  归命陀罗尼妙品二菩萨及二天王。
  并罗刹女说真言 为护持经法师故(云云)

  最胜疏五云。前说咒。但说多闻。今赞叹即通四王。欲令专心祈请易成故。咒但一说。闻法得益通故。所以四王俱赞(云云)四天王护国品之处也。
  最胜王经中如意宝珠品。长者子流水品。四天俱说陀罗尼。四天王护国品中唯多闻天王说神咒余三天不说之也(可见)。

  严王品

  问。法华论中。功德胜力。妙庄严王品示现(云云)尔者余品中。亦可说功德胜力耶。答。余品中说者。法华论及玄赞中。只云今品示现。不云余品说之。若限此品者。以明今经殊胜功力。名功德胜力。诸品所说法华胜用。皆可功德胜力。彼龙女成道。调达记别。药王行苦行力。观音救护众生等。皆是今经胜功力也。何云限此品乎。
  会云。论以修行力七种。配属诸品之中。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云云)。赞释来意回邪见之父王。得当来之佛记。皆由法华功德之力。功德非一。威力虽多。证主既名功德胜力。则是法力善友力。翻邪见预佛记。超过余事故也(云云)。
  法华论云。修行力者。五门示现○四者功德胜力○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云云)。
  玄赞云。一者论云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此明净藏净眼持法华经。因圆道者功德胜力。回邪见之父王。得当来之佛记。皆由法华功德之力。说彼本缘利益时会。故此品来(云云)。
  问。就当品题目云妙庄严王品。不云净藏净眼等之故。大师如何释之乎。玄赞云有三故。一者由功德胜力舍邪入正。妙庄严身非二子故。二者前所说华德菩萨。即今所说妙庄严王。欲会彼身故以为品号。三者净藏净眼。今药王药上。前已说药王。恐成相滥故不为名也。付第二故。为显华德即妙庄严王。以严王为名者。前所说药王。即今净眼也。为会药王即昔净眼。亦可为品名。何会华德不欲显药王事乎。付第三故。净藏净眼往昔名。药王药上现在称也。药王现在行苦行力。净藏净眼往昔本缘。为别品名何有相滥乎。会云。第二所以道理分明也。今例难似无用。设举药王。还又以华德要为例故。况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此会有得益。会古今令知众会。殊有由欤。第三所以者。以药王再为品号。相滥过重。设所说事。前后虽异题目既同。不如妙庄严王全无相滥故。若以净眼可为名者。虽无名滥。犹可有体滥。严王名体俱无滥。尤为胜矣。
  玄赞云。问。此品正明净藏净眼为善知识。何故不以为品名乎。答。由功德胜回邪入正。妙庄严身非二子故。虽为善友。父藉功德。身入正故。又前华德即妙庄严。欲会彼身故以为品。又净藏净眼。今药王药上。前已明药王。恐题名滥故不说之(云云)。
  摄释云。疏又净眼至故不说者。问。妙庄严王即前华德。今更明之。何不重滥。严王虽即华德。华德于前不题为品。今立名题故无重滥。净眼即是前者药王。药王前者以标品号。今者更言。是无重滥故不取也(云云)。
  问。经文净藏净眼二菩萨今药王药上也。尔者以昔净藏名今药王菩萨欤。答。摄释云。净眼是药王付之见经文始终。上说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毕。今药王药上菩萨是(云云)。加之玄赞净藏净眼药王药(云云)上任经文并玄赞者。净藏净眼。如次今药王药上。朴扬有何证据如此释给。
  会云。摄释意。净眼即是前药王者。依观药王药上经欤。彼经药王菩萨当得作佛。号净眼如来。药上菩萨次药王。后当作佛号净藏如来(云云)。以未来佛号押过去本名。净眼即今药王。净藏亦今药上也。但于经文者。昔有兄弟次第故。先举净藏。现药上胜故先列欤。不必次第相配欤。疏文亦可准经。或摄释牒疏云。又净眼等(云云)。既先牒净眼。知。疏主不如经次第。以净眼欲配药王欤。
  经云。(上下文可见之)玄赞摄释(次上书之)。
  观药王药上经云。佛告弥勒阿逸多。是药王菩萨○当得作佛号净眼如来○尔时世尊复告弥勒。是药上菩萨次药王。后当得作佛号净藏如来○(云云)。
  下文云○时虚空中。雨七宝盖覆药王上。盖光明中而说偈言。大士妙善愿。施药济一切。未来当成佛。号名曰净眼○尔时大众闻是语已。各脱璎珞。共散药上菩萨○未来当成佛。号名曰净藏(云云)。
  问。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于何处说今经乎。经云。今在七宝菩提树下(云云)。付之三世诸佛。说今经轨则大同也。而鹫峰王舍殊胜山城。必在此处可说一乘。宿王华智佛。何独在菩提树下说此经乎。次菩提树下者。始成正觉之处欤。若云然者。何不说方便三乘。速说一乘实教乎。
  会云。任现文。于菩萨树下说法华经欤。诸佛化仪自在难思也。法华说处不必一准欤。鹫峰山王舍城。胜余山余城者。于今佛世所论也。过去七佛之生处。少有不同。自余亦准可知。况云雷音王佛不云何界佛。若他方岂定有灵山等乎。或七宝菩提树者净土相也。仍异秽土仪式欤。或在菩提树下者。成道始事也。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者。后时事也。略中间不具说之间。似于菩提树说法华。以实论。是别时别处也。大通佛在世事。可为此例。
  经云。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广说法华经(云云)。
  心地观经云。如是十佛成上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佛经劫现(云云)。
  问。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为他受用佛将何。若他受用佛者。彼土既有净德夫人后营辨女等。岂非化土乎。况深着外道婆罗门法。报佛净土岂有外道邪师乎。若依之尔者。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既云七宝菩提树下。知。他受用土也。是以有经中说他受用身。坐七宝菩提树(云云)。彼此既同。定可他受用身。云何。
  会云。今经所说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身者。可化身如一边难。但七宝菩提树。何必限报土。化身净土。又以七宝为庄严。七宝行列菩提树王。万可七宝乎。或可云。此佛相者含报化二身也。智胜如来。依玄赞释者。虽报身。退大声闻。共在其会。不遮化身边。今佛又可尔欤。
  问。今品中可示现乘平等耶。答。不尔。付之说授记品。必示现乘平等。此品既说妙庄严王授记。明劫国名号等。此岂不示现乘平等乎。若夫非释尊授记故者。不轻品中。说昔授记。岂可为乘平等耶。
  会云。乘平等者。小乘大乘平等义也。为声闻授记别故。示现彼此乘平等无二之义也。妙庄严王才诣佛所。即闻法华经发菩提心。是可顿悟故。设虽授记何名乘平等。仍八品示现不举此品也。
  问。经文远尘离苦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云云)。尔者法眼净者。大乘得益欤。玄赞云。小乘初果益(云云)。付之夫今经者破二会二。归入一乘。何在二乘开会席。更得小乘初果益乎。就中法眼净德。未必限小乘。庄严论以菩萨见道名法眼净。有经志求大乘得法眼净。此益若通大乘者。今品所明何不尔乎。
  会云。今经远尘离苦得法眼净者。小乘初果益也。以何知者。瑜伽论明远尘离苦十种胜利。二者随获一种沙门果。故说名得法。三者于己所证能自了知(乃至)。我证预流等。既云沙门果云预流知。声闻初果也。依之淄洲大师。释最胜王经远尘离苦益。或准庄严论云初地。或准瑜伽论云预流果。判二解后胜存预流果之义。法华最胜。俱是第三时普为乘教故。傍令得小乘益故。摄释然法华经是第三时普发之教。分别品等有发大心故。远尘言明得小果(云云)。若尔者以明一乘可不小果难者。先立所会也。次庄严论者。于初地立眼净名。非所诤故。摄释举彼论为难。会之不言远尘。不通大有(云云)设远尘离苦。虽有通大乘之义。今经以初地益或名无生法忍。或说阿耨菩提。既异其名。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可知。是小乘初果也。是以无垢经疏难有义初地云说。此违论文。远尘难垢说小果故。今正义无生法忍。得在初地(云云)。仍无过。
  寻云。宝塔以下诸品。在净土说之。定性二乘不见净土。岂在此会说小乘果乎。彼三周得记声闻正宗之间。未回心故不见净土。宝塔品时已回心故。始见净土。一性人住净土乎。无垢称经足指按地净土。复秽之后得小乘果。今品果犹在净土。二乘人不可得小果哉。
  会云。不定性未回心。犹不见净土。况于定性愚法哉。证果初可愚法。故流通后不闻一乘。不可成不愚法故。但一时之中净秽二土相并。机见不同欤。以报化二边可为例也。
  玄赞云。对法第九等云。无间道能远尘解脱道能离垢。由二满故得法眼净。证初果也(云云)。
  同一云。此经又言。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为求缘觉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法。此经下文妙庄严王品。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亦可言被声闻。傍利益故(云云)。
  又云。若以一乘为宗。唯被有菩萨性。不被唯声闻性。一雨所润三草。各别可被声闻。瑜伽等云。无间道能远尘。解脱道能难垢。证此胜智名法眼净。即是见谛预流果等。故知非说一乘之处亦被声闻。经会既有故作此通。为被机宜说是经也(云云)。
  又云。妙庄严王本事品中。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即初果等(云云)。
  摄释一云。问。按庄严论。即是大乘见道位收。彼第七云。离垢者见道所断烦恼灭故。菩萨尔时名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大论八十六中所说。即是声闻。彼说远尘得十胜利。二者随获一沙门果。三者了知我证预流。准斯二论通于大小。何故判是定性声闻。答。然法华经是第三时普发之教。分别品等有发大心故。远尘言明得小果。由此义须发一切乘。亦复不违远尘之说。疏依斯义判是声闻。不言远尘。不通大有。设尔何知是定性耶。答。案善勇猛般若说云。若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发正觉心。今既不言发正觉心。故知定性。除妨准思(云云)。
  义疏十二云。法眼净有二。一者小乘是初果。二者大乘是初地。此难知也。但众经多明法眼净是小乘。而闻大乘悟小果者。人钝根虽闻大法无巧便故。证小果但证小果。凡有二种。者本是大乘人。闻说大乘退证小果。如大品六十菩萨。二者本学小乘闻说大乘证于小果也(云云)。
  最胜王经五(依空满愿品)云。说是品时○八千万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云云)。
  同经疏第四云。经八千至眼净。赞曰。得见道益。天通欲色。显扬论云极感非恶趣。极欣非上二者。依顿悟说。不障色界回心入见。又约二乘说。非据大乘。瑜伽八十三释远尘离垢云○谓随证得沙门果故。此随得言显得不定。一趣次不定。二通三乘。有不得果故说随言○大庄严论第七文。虽少别意同瑜伽。
  同第一云。明所利机略有二解。一云。唯被大乘根性○而下得利云远尘离垢等者。准大庄严论。得入初地亦云得法眼净。不唯声闻故。一云。既第三时教通被五乘。会列声闻复有远尘离垢。准瑜伽论得预流果文无定说。故可通被。然正宗内但为菩萨四天王品已下可通被余。以皆令得人天果故。二解后胜。许第三时法轮所摄故。
  无垢称疏第三云。二万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预流果。如论具释○法眼净者。有言。初地。此违论文。远尘离垢说小果故。今正义。无生法忍得在初地(云云)。
  庄严论第七云。说暖等诸位已。次见道位偈曰。远离彼二执。出世间无上。无分别离垢。此智此时得。释曰。远离彼二执者。能所执不和合故。出世间无上者。得无上乘故。无分别者。即彼二执分别无故。离垢者见道所断烦恼灭故。菩萨尔时名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偈曰。此即是转依。以得初地故。后经无量劫。依净方圆满。释曰。此离垢即是菩萨转依位。何以故得初地(云云)。
  同论十二云。已说菩萨五种无量。次说菩萨说法有八果。偈曰。发心及得忍净眼与尽漏。法住学亦断。受用为八果。释曰。菩萨若劝说法。能得八果。一诸听法者。或发菩提心。二或得无生忍。三或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谓下乘所摄。四或得诸漏尽。五令正法久住等(云云)。
  瑜伽论八十三云。复次远尘离垢者。尘者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垢谓彼品及见断所有令永无故。名远尘离垢。又复尘者世间我慢及见所断一切烦恼垢。谓二品所有粗重。于诸法中者。谓于自相其相。所住法中言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惠。言见法者。谓于苦等如实见故。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言知法者。谓证已于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预流。我已证得。无退堕法故(云云)。

  以写本一交之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七
  (成身院)
  料纸圆禅房权大僧都沙汰之
  以笔功结缘依慈悲万行尊神智值遇生必安乐国证大觉平等利益于御社松屋东向房书之。

  永禄三年卯月朔日
  (朱书云)宽政七年三月五日以写本一交之毕
  玉手国枝
  法华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八

 

  劝发品

  1 普贤菩萨所证理与一切有情理其体一欤
  2 普贤菩萨当品时始来今经会座欤
  3 普贤来此界时可礼多宝如来耶
  4 普贤来此界蒙本土佛呵欤
  5 四法成就人次位
  6 初见劣身可一七日(二方)
  7 未见六师文
  8 不见佛故文略无果
  9 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文三品修中说何
  10 施他等易行受持等难行
  11 作礼而去文有梵本欤

  已上十一帖

  法华经第八卷开示抄(劝发品)

  劝发品

  问。玄赞明当品来意云。护法力普贤品及后品示现(云云)尔者后品者何品耶。

  嘱累品抄之

  问。玄赞中释普贤菩萨名。由证普遍贤善之理。尔者普贤菩萨所证真理。与一切有情所具真理。其体为一将为各别乎。两方。若体一者。凡一一有情自他本异。各各根心取蕴互隔。以相用推理性。彼此有情真理其体定可各别。就中若法性中不许假我差别者。三界五趣差降由何定。三乘五性种类由何殊乎。可知。假我实性非无差別云事。若依之尔者。玄赞引般或经。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遍自体故。自他有情真理各异者。何云自体遍故乎。况若不寄他人苦集杂染性者。入无余位真俗相依义难有哉。
  私云。且可云有不一不异之二门。圣教所说我法者。虽假非无。云我云法其相不混。预流一来等其我也。彼假者之中。破此互殊。无始以来乃至佛果漏无漏。报身法尔差别也。若尔者真俗相依事必待理。有情实性者诸教所说生空真如也。寄彼此人谈其性。岂废别异门哉。依之今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众生世间法尔常住者。尘数众生各所具之理也。次言不异者。依他缘生如幻如化。有为之中犹无定相。况于无相理空寂性乎。体用因果尚非定异。况于法上假我乎。于我中名相哉。于其假者。空理定有本来差别者。无我之观门由何成就。是以庄严摄论以法无我解脱同为一乘义。法华论释示佛知见。诸佛法身本来平等(云云)。理趣分普贤菩萨自他遍故。又此门也。但多重既未定也。疑问甚似越矣。有别义如余抄。
  玄赞云。仁慈惠悟曰贤。德利周偏名普。此由内证一真。外成万德。所以德利周备仁慈惠悟故名普贤。般若理趣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遍自体故。由证普遍贤善之理。能证之道名为普贤。故华严云。普贤身相依于如如不依佛国。或内证此普遍贤理。外彰三业无所不贤。故名普贤(云云)。
  镜水抄云。言般若理趣等者。依二本圣教依真如立普贤名。举所证取能证也。般若理趣至遍自体故标也。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普贤菩萨遍自性故。普贤所依自法身真理即是一切众生身中如来性。一切众生身身中如来藏性。即是菩萨遍证所依自体。普贤菩萨身。既遍所依自体。将知。普贤身无处不有也(云云)。
  问。普贤菩萨为当品时始来今经会座将何。两方。若当品时始来者。普贤大士来此界者。为助释尊化仪也。何三周正说之时不来。及流通终。始示来至乎。况见萨昙芬陀利经。三漫陀□陀文殊师利菩萨等八万四千人。此经是宝塔提婆两品异译也。准知。已前来列会座云事。依之义决中。虚空会时。普贤在会座。若依之尔者。当品经文尔时普贤菩萨(乃至)从东方来等(云云)。随又序品不列其名。依之玄赞释今经同闻众。初后两众中以普贤为后来众。摄释意。亦同之如何。
  会云。普贤菩萨之来诣。可有此品时。为护法来。不听经志故。是以经云。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云云)。三周正说在本土遥闻。何云序品众列之。摄释水抄俱嫌前来义。萨昙芬陀利经者。译家舍后众安前经也。如不思议境界经五百声闻。义决者。虚空会既及经末。有何相违。
  经云。尔时普贤菩萨以自在神力威德名闻○从东方来○至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中。头面礼释迦牟尼佛。右绕七匝。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云云)。
  摄释四云。经他方国土诸来菩萨等者。问。此土菩萨何时而至。经之上下无文辨故。答有义塔品命持经人故。诸菩萨应命欲持至此方矣。又释即无量义经会中菩萨经家举胜。是以经首而不列难。或是妙音普贤二士所化之众○议曰。初释省非。后二不如思之(云云)。
  镜水抄云。问。此菩萨为听经来。为护法来。若是听经来。说经已了。答。此菩萨发初听经来。只是经集家排批安在经末。问。若是听经来。何故列名中不说。准此道理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经了。更不合来。来意者。但是护法来。疏会皆为护法也(云云)。
  问。普贤菩萨来此界时。可受本土佛呵乎。答。经文不说。付之妙音大士身量四万二千由旬。恐于此界生下劣想。本土佛加呵。况普贤菩萨身量无边。色像无边。何不呵耶。
  会云。妙音普贤来到之义不必同。妙音预现华座。普贤无其瑞相。净华宿王智佛。虽问讯释尊。宝威德上王佛无其词。大圣施为。随时有殊。何必责齐等。或又妙音欲来加呵既毕故。让彼不再示欤。
  问。普贤菩萨来此界时。可礼多宝如来乎。进云经不礼。付之自宗意。二佛同坐俱在塔中。何礼释尊不礼多宝。此故他宗难云。若多宝未闭塔户者。普贤何不礼多宝。以知。嘱累品在经中(云云)自宗云何可通乎。
  会云。普贤来诣之时。虽礼释尊不礼多宝。经文不说故。大圣所作非下凡所测。何必责之。况释迦者教主也。多宝者客佛也。重主除客。非无其故。他宗以闭塔婆为故。未必重难。龙女诣时二佛虽同坐。献宝珠于释尊不代多宝。妙音来至时。他宗许闭户。何礼二佛。若妙音虽礼多宝佛塔。不说礼佛故为证者。普贤又虽不礼佛身。不礼塔婆。若如是证者。还可招彼违欤。
  问。今品中四法成就人得此经(云云)。尔者今此四法于资粮等五位。云何配释之耶。玄赞四法如次资粮加行见道修道(云云)付之第一为诸佛护念。第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广可通诸法。何云初法限资粮一位。第四在修道十地乎。次第二植诸德本双修福惠二因。尤当资粮位。何云在加行位乎。第三入正定聚。又不可限入见以去。般若经初发心名正定聚。瑜伽论广取学无学。故善法欲以去。岂非学位乎。
  会云。经说四法。因有四位。其数相邻。何不配属。况正定聚者。在圣位云事。大论既明。今相配入见初。救一切众生其转胜可在十地。后二法既当见修二道。前二法岂非资加两位乎。难势恐迂回也。会释不及劬劳。但般若经正定聚通初发心者。朴扬大师有二释。一论通三乘。经唯大运。二乘发心多有退故者。初释也。经言发心即是初地证发心时也者。后释也。各有其理。次本论所说正定聚。虽不限见道。今经取其初。如上已成。次对法论通凡取学位。自本与瑜伽论别废立也。
  玄赞云。一为诸佛护念者○二 植众德本者○三入正定聚者。正见决定。四发大悲心救济众生。初是资粮道能闻能思。次是加行道能修定观。次是见道能证深理。复是修道能习能证。依此四位各增上故。又外过佛护。内修善本。决定不谤慈悲广大。并在地前方能于经教理双得。然依瑜伽。正定聚者要入初地。此说不尔(云云)。
  摄释云。疏然瑜伽正定聚要入初地等者。按瑜伽第一百云。邪性定法聚者。谓无间业及断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谓学无学所有诸法。不定法聚者。谓余非学无学法。问。按大般若三百九十四云。若初发心。若不退位。若最后身菩萨。皆住正性定聚。如何论中言学无学方名正定。答。略为二释。一论通三乘。经唯大运。二乘发心多有退故。二经论相似。经言发心即是初地证发心也。故彼经云。住正定菩萨。不复堕于三途八难。三途八难得永不生。由入见故更思(云云)。
  镜水抄云。言然瑜伽正定等者。疏主引证。自正义。正定聚者。要入初地言此说不尔者。破古师。将四位总配地前故。言此说不尔(云云)。
  问。付普贤行者忏悔罪障见普贤大士之义。且可有依一七日修行见普贤之类乎。两方。若无此类者。行者根机不同忏悔胜劣区分。何无依一七日修因见大之人乎。依之有经中。依七日修行见观音。例此可尔。是以玄赞云初见劣身可一七日。淄州如来普贤或一三七日(云云)。若依之尔者。普贤经中出五品不同。其中以三七日见普贤。为极速类。加之当品中满三七日已我当乘六牙白象(乃至)现其人前(云云)是则出速见普贤之一类也。
  会云。依五品修行见普贤色身。不只此经。亦出普贤经说。二经俱满三七日说见普贤。是则上品速疾人也。其外何有别一品乎。但玄赞初见劣身可一七日者。彼三七日前且见劣身也。五品同见胜身。胜身者。普贤经所说驾四百五十由旬之大象之身也。劣身者。未及彼身量形相。前方便中渐现行者前也。于行者位又可有胜劣。法华经。普贤经以四善根为持经者。其方便即可资粮位。是以玄赞所破有说意者。上品精进人一七日见已超三七日类为上上精进。早见菩萨。知。三七日等类迟可见之胜身此人早见云也。玄赞于此义有纵夺二边。虽许一七日见类。夺之为劣身。仍云初见劣身可一七日。见观音事者。于例不例俱不重难欤。
  重寻云。守朝已讲云。五品如次资粮等五位也(云云)。准彼意者。五位所见次第可胜。何见同品身有五品行者耶。答。马道大德配五位之义。虽似巧妙恐犹难信。佛果所见犹名普贤菩萨。以果地如来名行者不似常教。况见普贤经。说三七日见菩萨之类毕。有重障者七七日得见。复有重障者一生得见等(云云)或人三七日所见之身。或人依得障不得见。至七七日等始见之(为言)。
  玄赞云。于三七日一心精进者。普贤观经明行法有五。一三七日即见。二七七日得见。三一生得见。四二生得见。五三生得见。此中古说上品精进。一七日见。乃至第五品修三生方得见。又此不定初见劣身。可一七日。乃至三生得见胜身。修异长时方见胜故(云云)。
  水抄云。古说者。即是嘉祥于普贤行法之中分五品。与经文少别○言又此不定者。疏主义(云云)。
  最胜疏四云(金胜陀罗尼尼品之处)能令下愿遂有三。初福多者二七日愿遂。二若不遂下恶业重者。更邀期还如前作。此分二品准余修行。多分三品。或得根性利钝或障有三品。或三品修如求普贤。或一七二三七日。或复经生业轻重别。此亦如是(云云。或本二字正之)。
  问。玄赞中明普贤行者见普贤。出七日乃至三生等不同。尔者所见身胜劣。如何释之乎。玄赞一七日见劣身。三生见胜身。付之依行者根熟迟速。大士现身可有胜劣。罪垢轻者见身速也。尤可现胜身。或障重者。遥及三生。所见身。定可劣身。玄赞诸释难思哉。如何。
  会云。三七日见胜身之人者。一七日等先见劣身三生见胜身之人者。二生等可见劣身也。所明五品者。同见胜身。赞主因破有人明前方便见劣身之义也(如次上)若依先德意者。五重所见。初劣后胜也。资粮等五位为五品故也。
  玄赞云(如次上)。
  问。玄赞中修忏悔者。启请六师可受三聚戒等(云云)。尔者显教中可有六师启请文乎。玄赞云。未见六师文(云云)付之依大师解释见普贤观经。示罪障忏悔方轨说法师启请之旨。所谓释加牟尼佛为戒和上。乃至普贤菩萨为忏悔主。既有明说。何云未见其文乎。依之玄赞上文。依彼经说明普贤行法。四者启请六师(云云)。
  会云。见玄赞意。虽无余教文。且普贤行者。受菩萨戒可启请六师云也。于普贤经不云不见其文。凡菩萨戒奉请五师。唐三藏于戒贤所受菩萨重禁作法也(慈恩记其作法。三藏戒本是也)。设付普贤经若分明请六师者。不及此表释之处。彼经唯愿释迦牟尼正遍知世尊。为我戒和上(云云)大德诸菩萨。愿为我伴者。正请师段也。唯有和上。阿阇梨。教授。证者。伴侣五师。次三归六重毕后。普贤菩萨助发行故(云云)不五师列。又无愿请词。大师得旨示轨则。不正诚文故云今且释者。然者设未见六师之文中。虽加普贤经。强不相违。何况玄赞自本指余教也。
  心地观经虽请六众。梵释四王金刚天为外护非师。又不普贤。况彼经者大师入灭后所译也。旁别事也。
  玄赞云。精进者彼说六法。一庄严道场。二洗身净洁。三六时礼拜。四启请六师。五昼夜读诵大乘经典。六思惟甚深空法道理。作是观时即见普贤。能灭百万亿阿僧祇生死重罪。未见六师文。今具释者。释迦佛为和上。文殊师利为阿阇梨。弥勒菩萨为教授师。十方佛为证者。十方菩萨摩诃萨为同法侣。普贤为忏悔戒主。方可忏悔。受三聚戒等。如此启请方见普贤(云云)。
  普贤经云。尔时行者若欲具足菩萨戒者。应当合掌在空闲处。遍礼十方佛忏悔诸罪○而作是言○唯愿。释迦牟尼佛正遍知世尊为我和上。文殊师利具大悲者。愿以智惠授清净诸菩萨法。弥勒菩萨○亦应听我授菩萨法。十方诸佛现为我证。诸大菩萨○助护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经典。乃至失命。设堕地狱受无量苦。终不毁谤诸佛正法。以是因缘功德力故。今释迦牟尼佛为我和上。文殊师利为我阿阇梨。当来弥勒愿授戒法。十方诸佛。愿证知我。大德诸菩萨愿为我伴。今依大乘经典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归依三宝已。次当自誓受六重法○普贤助发行故(云云)。
  心地观经三云。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请我释迦牟尼佛。当为菩萨戒和上。龙种净智尊王佛。当为净戒阿阇梨。未来道师弥勒佛。当为清净教授师。现在十方两足尊。当为清净证戒师。十方一切诸菩萨。当为修学戒伴侣。梵释四王金刚天。当为学戒外护众。奉请如是佛菩萨及以现前传戒师。普为报于四恩故发起清净菩提心。应受菩萨三聚戒。饶益一切有情戒。修摄一切善法戒。修摄一切律仪戒(云云)。
  决择记云。疏精进至空法道理者。此引文略。今更广陈。依彼经云明其六法○(引文甚广可见之)然六师名。经有明文。疏主云何言未见文(云云)。
  问。当品中付说十法行果。且中品修文不说所感天处。有何故乎。玄赞云。不见佛故文略无果(云云)。付之依十法行修因。受六欲天果报分之为三品。以第四天。为上品果。以余五天为中下报。若以非佛所住为经不说之故者。何明下品果云当生忉利天上耶。
  会云。摄释云。或不见佛言。释上二天为中品所以。文略无果。释经不言意云。以都率天为上品。修果之时。上二天须属上品。而今为中品通伏难云不见佛故也。次文略无果者。正会经不说三天之所以也。若尔。不见佛故文。不释不说故。仍无失。经云。若但书写。上人命终当生利天上○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卒天上弥勒菩萨所○而于中生(云云)。
  玄赞云。经若但书写至娱乐快乐。赞曰。下第三与后益为三。下品修生忉利等天。中品修受持等生夜摩等天。上品修千佛授手等。此初○生下四天亦下品生。略而不举。经何况受持至如说修行。赞曰。此中品修受持。等生夜摩天及上二天。不见佛故。文略无果。经若有人至而于中生。赞曰。此上品修(云云)。
  摄释云。疏生夜摩天上至文略无果者。兜卒陀天有弥勒佛。诸天得见。经文明举。其夜摩天及上二天中无佛。天无所见。由此经中略不说之。为中品修所感之果。议曰。忉利天中亦无其佛。经何故言但是举彼上下品修所感之果。影显中果。非要约彼见不见佛方言不言。或不见佛言。释上二天为中品。所以文略无果。释经不言。若准斯理。疏言无失。文约义含。寻彼方悟(云云)。
  问。付当品中于十法行。分三品修因。且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文。三品中何。答。玄赞云。此上品修(云云)付之上明中品。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今说上品不过彼中品。若尔上中二品似无差别。若云行数虽同修有胜劣故分为中上者。经无其意。又于十法行非定三品。亦约修行胜劣可分之。设虽修四五等行。修因若劣者。可为下品。何明下品云若但书写。偏出一行耶。
  会云。十法行中与后益段。分文为三。若但书写当生忉利天上等者。下品修果也。何况受持读诵等者中品也。若复有人以下上品修得果也。于上品有四。一千佛授手。二令无怖畏。三往生处生兜率也。四见菩萨也。上品相都无相滥。但于员数例难者。何况受持读诵等文。略不说得果。与前后文决定别段也。故不顾所行多少。为之中品也。何况以多少分品。是一相说也。同虽修其行。一一皆有三品故也。依之玄赞云。前来所说三品修行。且举一相。非尽实理实理十法行一一中。皆有三品。且如中品有受持乃至解义。上亦有随自修习。有下上故。如说而行。各有上下等以之可知大纲。
  经云(如次上)。
  玄赞云○前来所说三品修生。且举一相。非尽实理。实理十地行一一之中。皆有三品。只如中品已有受持解义。上品亦有随自修习。有上下故。如说而行。各有下上。今但于中品说有。上品便无。据一相说。上十法行。辨中边说。前八是闻慧为下品。第九是思慧为中品。第十是修慧为上品。于闻慧中。书写供养施他为下易故。听闻披读讽诵为中。受持开演为上难故(云云)。
  问。玄赞中。付于十法行分别三品不同。且以施他等为下品。以受持开演为上品。有何故乎。答。释云。施他等易故为下。受持开演难故为上(云云)付之见上玄赞。施他行难。受持解说易(云云)(解说者开演也)前后相违。如何可会耶。
  会云。所行难易。随人可不定。若约愚智者。受持开演为难。广文难持。深理难演故。施他等浅。机亦修故为易。若约贫富者。施他不辄。二处校量。各述一类欤。
  玄赞云(如次上)。
  玄赞十(法师功德品处)云。据实。法师总有十种。此略说○例余供养施他听闻思惟修习。亦皆法师。初三易而不说。后二难而不说。举中五种。例难易故(云云)。
  同八云。六法师者。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六供养○且说六种。其余四种。施化。听闻。思惟。修习。皆应行之难故不说(云云)。
  最胜疏四云。经若有人至不能及。赞曰。余二文法师有十。且举书写读诵三行。据中处说。供养施他劣。思惟修习等胜故。略不举(云云)。
  问。经文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作礼而去(云云)。尔者。当品梵本可有此文耶。若有者。自宗意。依普贤及后品论文。劝发品后。安嘱累品。若尔者。说经未终。何有作礼而去文乎。若依之无此文者。什公设得脱错梵本虽乱嘱累一品之次。何以作礼而去之文。恣安当品终乎。定知。梵本必可有此言云事。是以玄赞中。科判当品文段。以说是普贤劝发品时(乃至)。作礼而去文。为第六时众获益段耶。
  会云。自宗意。以嘱累品。为一部终。普贤品。须在其前。论即许有后品。众会何去。故知。作礼而去之词。可有嘱累品终。译者润色安此品也。故唐土栖覆法师释云。此是翻译家。持嘱累品。安在神力品后故。于此品最末结敬一部经文。故言作礼而去。既非佛言。何劳致惑哉。是以嘱累品。佛说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之时。分身多宝上行等菩萨。舍利弗等声闻四众。一切世间佛所说。皆大欢喜文相无诤。一会卷席之期也。受持佛语。作礼而去。宁不此文之下乎。自他两宗。互虽会一品相违。轻重顺违。对而易知。
  一卷不空罥索经。于三十卷本。大旨当序品。然而其终有信奉行。如此例。译家常法也。什公得错乱本。置劝发于经末之日。争不顾末世疑哉。
  经云。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云云)。
  玄赞云。经说是普贤至作礼而去。赞曰。品第六段。时众获益有二。初获益。后奉行(云云)。
  镜水抄云。问。经言作礼而去。三根四众八部。总起而下。嘱累品时付属与谁人。答。此是翻译家。将嘱累品。安在神力品后故。此品最末结敬一部经文故。言作礼而去。既非佛言。何劳致惑哉(云云)。

  以写本一交毕
  (写本云)
  法华结缘人皆有志当山住侣殊以勇进而古贤抄出流布不几初学之辈恐有退屈欤今涉品聊新记问答本末之书拾要抄之其失错邪僻深怖宜显唯愿生生世世值遇大圣自他同共悟入一乘矣。

  承元二年三月十六日沙门贞庆
  (写本云)
  同年十月十三日以此草本(二十八卷)
  被送遣之被清书毕于草本者可被授之由令所望之故也以可秘之
  法印信宪
  (同本云)此御抄论议样者愚僧之所记进也答者上人御草也于草本者可赐愚僧之旨有御约束而宝积院御房御所望之间横被召毕仍以彼草本誂同法等写之毕
  于时建历元年十月六日记之
  沙门良算
  春日社新造屋开示抄二十八帖之内第二十八
  料纸源乘房五师沙汰之
  开示抄全部(二十八帖并)最胜论义为奉
  神恩奉谢令法久住虽恶笔其惮千万书写者也依。尊神大悲御誓妙典两部结缘令灭罪生善至不退宝刹证佛果菩提度无边群生
  供养仪式讲问一座题(如我昔所愿约理说一)讲师长实房问者春音房客春觉房拟讲独经之僧三人在之
  永禄三年卯月二十八日记之
  春信
  以新造屋之本二十八帖开结一帖书写讫
  宽政六年八月
  大圣院尧庆
  (笔者)藤井修理(玉手)国枝
  同织部
  (朱书云)宽政七年三月五日以写本一交毕
  玉手国枝
  五大院专庆
  庆安四年(辛亥)卯月七日书终之
  游悟(满七十岁)
  永德三年三月五日储之于此本者尚笠置寺福城院殊秘藏之本也虽有所望之仁自当院家外更不可出他所他界者也
  沙门僧盛实
  于时文政三年(庚辰)春三月望于于越之中州水见中街田子亭之东窗拜写功了
  负笈头陀

  令法久住 朗性伦
  愿言
  利药有情 昭岳麟
  法华开示抄(开结)

 

  无量义经

  1 轮王众
  2 大小轮王金银等之外欤
  3 忍善根益
  4 不经僧祇
  5 经文所说华严即华严经欤
  6 我先道场等

  普贤经

  1 若见普贤
  2 然后方得
  3 宝树高妙五千由旬
  4 即见东方
  5 但见宝地宝座
  6 诸大菩萨以为眷属

  法华经开示抄(无量义经普贤经)

  无量义经

  问。今经会座可有轮王众耶。进云。经文有。付之诸佛出世减劫之时。轮王出世增劫之时也。既出世劫时遥隔。何今经会座说有轮王众耶。如何。
  答。自界并出者。疑难可然。他三千界轮王众可来。例彼观法华时。如说他方万亿转轮王来闻一乘。所谓经云。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心合党。以敬心欲闻具足道。仍无失。
  问。经文大转轮王小转轮王。尔者。金银等四种轮王外欤。如何。两方。若四种之内者。见经文。说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金轮银轮诸轮之王。四种轮王外见。依之披余经说。以领大千界名大转轮王。以领小千界名小转轮王若依之尔者。智度论中。轮王不过金银等四种判给。两方如何。
  会云。索怛览带意趣。阿毗达摩决性相。智论文。既分明也。仰可信之。但至经文者。见圆测疏释。大小相待。四种相待。二废立也。大转轮王者金轮王也。小转轮王者。余三轮王也。故非四种之外。次金轮银轮诸轮之王者。大小二转轮王。别金银等相待立也。故不可云别轮王但至大乘经说者。自本经论废立异也。此一废立也。以大千小千界王。假且称轮王也。虽然。此非转轮王也。
  问。今经。得益可有忍善根益耶。两方。若无者。既论暖顶世第一法益。何无忍善根益乎。依之惠日论中。引今经得益。四善根俱举之。若依之尔者。见经文无说忍善根益乎。如何。
  会云。见经文处处举三善根。不说忍善根。依经文思之。今经会座。无忍善根益欤。集会得益。不可必调何必有忍善根益乎。例如彼涅槃经中。说会座得益。不举忍善根益。但至惠日论者。或本不同也。即如经文但举三善根。不列忍善根本有。若依此本者。疑难不可来。若依有忍法本。是乘语势故。仍一义存分。如此无相违欤。
  问。今经时。可有忍善根益耶。两方。若有者。列三法四果益。举一地乃至十地益。未见有忍善根益乎。若依之尔者。既说余三善根益。有何别因不说忍善根益乎。淄洲大师。引今经文。列忍善根乎。加之今经疏。有四善根益见如何。
  答。物略人意乐不同。故翻译者。只举三善根。略忍善根无过。付中忍位至三品不同。其位广故。且略之欤。
  问。今经如说修行人。可超无数大劫耶。答。宗家意。不许超无数大劫之义也。付之今经。名疾得菩提法门。何无超无数大劫乎。依之见经文。生死烦恼一时断坏。升于菩萨第七之地(云云)加之大师述般若修行得益。不经僧祇。经十六劫。便入初地(云云)今经何不尔乎。如何。
  答。大果以难感必经三祇修行。如云大果难感。故经五位。依之瑜伽论。决定无转无数大劫。但以今经名疾得菩提法门者。此经行者。久不流转生死故也。次于经文者。或谈经胜妙力欤。或别时意趣欤。或第六地菩萨。断分段生死烦恼无久留。疾升第七地云欤。次大师解释者。谈佛法胜妙力欤。实非云超僧祇劫。况云十六劫。时量不审。可寻之。
  问。经文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般若华严海空(云云)。尔者所言华严者。则华严经欤。答。尔也。付之。华严经。如来成道第二七日说。在鹿苑四谛教之前。而既云般若经后说。知。非彼经云事如何。
  答。依说教前后。华严经虽四谛教前说。今依义类相从论之。是第三时中道教故。为般若经后说也。故淄州大师释云。华严乃至说四谛前云何无量义经。判为第三时说。若云据义类说不据前后。深密亦尔。何独不信(云云)故无相违。
  问。经文我先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云云)说何事耶。
  答。见经文始终。我先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云)。付之惊经文寻释尊因行。六年苦行先。坐道树下后也。如何。
  答。依业不依文。定谈也。随义道可训文。我先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失。

  普贤经

  问。经文若见普贤。及不见者。除却罪数显何事耶。答。见普贤色身。或不见人。俱除罪障云也。付之见普贤人。除罪障事可尔。不见人。如何除罪障乎。例如彼不念观音者。不蒙利益。如何。
  答。除灭罪障事。不限见佛一行。或读诵大乘经。或唱诸佛名号等也。若尔者。虽不见普贤色身。修此等行。深重忏悔之类。除罪苦故。及不见者除却罪数云也。
  问。经文然后方得旋陀罗尼(云云)。显何事耶。答。普贤行者。得旋陀罗尼云也。付之普贤行者。四善根菩萨旋陀罗尼第七地所得也如何。
  答。于旋陀罗尼。若论实得者。第七地也。云分得通地前也。或于地前由修普贤持法力。遂至第七地得此功德云欤。
  问。经文宝树高妙五千由旬(云云)。显何事耶。答。普贤行者所见佛土。宝树高妙五千由旬也云。此文所显也付之普贤行者。四善根菩萨所见。岂可及五千由旬。是以妙经宝塔品中。十方诸佛土。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如何。
  答。先德释此事作三释。一随所宜不同也。二彼约化佛土。此约报土。三彼为回心而变净土。此为直往以现净土故不同也。虽有多释。且可依第二释意。普贤行者亦通入地菩萨。故说报土相也。尤可存此释也。论文有所释也。
  问。经文即见东方一切无量世界(云云)。显何事耶。答。普贤行见东方无量世界云也。付之普贤行者。四善根菩萨也。唯可见一大千界。何云无量世界耶。
  答。诚自力所见之分齐者。可如所难。今见无量世界者。依普贤菩萨加被力也。故经云。普贤菩萨。神通力故。令持经者皆悉得见。
  问。经文但见宝地宝座及与宝树。不见诸佛(云云)说谁人事耶。答。普贤行者不见诸佛云事说也。付之寻普贤行者。位居四善根。德备六清净。于大千界能化。何隔知见乎。况既见宝座宝树。何不见诸佛乎如何。
  答。诸佛不见事者。重修忏悔。令除罪障。后见佛也。故今经文。以佛方便不见事说也。经下文。忏悔见说。
  问。经文百亿无量诸大菩萨以为眷属(云云)。显何事耶。答。分身诸佛以无量菩萨为眷属。此文意也。付之见法华经文。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何背彼文。以无量大菩萨为眷属乎。
  答。法华经时。无量分身来集。虽各将一大菩萨为侍者。分身无量故云无量菩萨也。一分身佛以无量菩萨。为眷属来非云也。

  (写本云)春日社新造屋之本也
  永禄二年六月十三日于室生寺夏坊书之
  第六番结番灭罪生善(云云)执笔清胤一校了

地址: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325604
备案序号: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