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佛学网首页 图书馆 乐清佛协 人间彩莲 青莲图书馆 走进佛门 青莲社区
  佛教藏经
  藏外佛典
  佛教各宗
  佛教诗词
  图像法典
  声乐法典
  每日一偈
  佛学典故

 

14、律疏部·论疏部(lushu) [第40-44卷] (T1804-T1850) 乐清佛学网  >  青莲图书馆  >  14、律疏部·论疏部(lushu) [第40-44卷] (T1804-T1850)
(2259) 瑜伽论问答 (7卷)〖 多武峰增境贺圣 造 〗瑜伽论问答卷第二
编辑:eastwin    来源:乐清佛学网   时间:2012-02-29 23:28:53   浏览:0

  瑜伽论问答卷第二(论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

 

  伽第三十五。遁遁伦记第八。第百四十六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六月十二日)。
  问。有大乘论文列说五种乐。谓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受断乐·无恼害乐·此中何名受断乐乎。答问。进云。即如此云论文云。灭想受定名受断乐今附此所疑。灭受想定中无心心所法。有谁觉乐名受断乐乎。答问。进云。此论下文云。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记文释云。住灭定时。胜义行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实无意识觉受断乐意云。第四禅已上乃至非想地不苦不乐受。名胜义行苦。以彼行暂时灭故。名受断乐。非谓彼有心心所法觉受断乐今附此所疑。入灭尽定。必灭非想游观无漏。从此无间入灭定。彼所灭无漏非行苦所摄。何云住灭定时灭胜义苦乎。答问。进云。记文云。住灭定时。近灭无漏心及心所。远灭非想有漏舍受。今据远灭名灭行苦今附此所疑。何故偏据远灭名行苦。不据近灭名受断乐。答。言近灭者。游观无漏。游观无漏体非是受。故不灭彼名受断乐。问。五种乐中。第二受乐有漏无漏二种乐。其中无漏是学无学所受之乐。故论文云无漏乐者学无学乐虽无漏乐。不出受乐。游观无漏岂非受乐。若许受乐。即随受数。若许受数。应据近游观无漏亦然建立受断乐名。何故偏据远灭立名乎。答。虽灭定中实无乐体。依胜义苦暂寂静边。以苦无故。名受断乐。游观无漏若无漏乐彼乐灭处应立苦名。受断乐称乐简谁立耶。问。简胜义苦不可名乐。其胜苦即有漏乐。说受乐中。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三界系乐摄胜义苦。故胜义苦言虽似有苦。收有漏乐亦应是乐。若许乐有。何乐灭处还立乐名。故据远灭不可名乐。答。约妄情执。舍受名乐。若望胜义。犹可是苦。此苦灭处立受断乐。不可准彼妄情为例。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四十七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六月十五日)。
  问。以六波罗密相配福知二分样何。答问。进云。瑜伽论文云。施戒忍三福分。般若一种准是智分。精进静虑通福智二今附此所疑。诸论皆说。五度如盲资故是福。般若如路道故是智故知前五波罗皆应是福分。而何此论云精进静虑通二分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理实应言前五为福。第六为智。然今此论约遍策论。故通二分意云。精进静虑遍策福智。依能策边故通二分若依依此义。持戒忍辱亦应通二。若无戒忍。何得福智。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四十八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六月十五日)。
  问。说以六波罗密相摄福智二门云。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于其福智有六种样何。答问。进云。劳释文云。福三智三合说为六合如此文。于六波罗密分出福三智三样何。答问。进云。即次下文云。福三者。前三度为一。禅定为二。精进为三。智三者。第六为一。禅定精进各一。故有六今附此所疑。何故此中禅定精进。被取福三。被取智三。答问。进云。论文相分福智二分云。施戒忍三唯是福分。般若一种唯是智分。精进静虑通福智二精进静虑通二分故。被取智方。今附此所疑。诸经论中普皆所说。前五如足。是故为福。第六如目。是故为智然则精进静虑顾前五中可唯福分。何独此论云通二分。答问。进云。劳释文云。理实应言前五为福。第六为智。然今此论约遍策说。故通二分。意云。精进静虑遍策福智。依能策边说通二分。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四十九条。第四遍造(天无五年六月十八日)。
  问。有大乘论文列说四种真实。一世间极成真实。二道理极成真实。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此中且何名世间极成真实乎。答问。进云。即说文云。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惠所见同性。意云。诸佛菩萨于世俗事。深知根本起灭因缘。今但随顺世间有情假立世俗串习之事。与具同见故。名世间极成真实今附此所说疑。世间有情缘一切法皆执实有。若佛菩萨与其同见其执实有。便成颠例。应非真实。若菩萨不共执实。所立既异。应非极成。何称世间极成真实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不据同执名为极成。据所缘境假说名字。不违于彼。故名极成。故经说言。世间说有。我亦说有。世间说无。我亦说无。不与物诤。我说有无今此经文违所言义。世间极成真实意云。佛所说诸法名字。不违世间共立假想名字非谓法上有无道理不违世间。而今建立能住名字不违世间。何引有无道理不违世间之文。然则非但假立名字不违世间。有无道理亦顺世间。若尔。何云据所缘境假说名字不违于彼故。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六月十九日) 。   
  问。说声闻独觉入谛现观观四圣谛。云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此说观何谛如此云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者。此据灭道二谛观也今附此所疑。灭道二谛无我人等见。为断何物习补特伽罗无性之见乎。答问。进云。劳释次下文云。以大乘说灭道谛下皆有我见故作是言意云。小乘之中。灭道谛下无我人见。今大乘说灭道谛下有人见。故为断彼。数习我人无性之见今附此所疑。若灭道谛下有我人等见。凡破我见等。用空无我行。灭道二谛下无空无我行。何物为能破。破彼我人见。答问。进云。劳释次下云。十六行外。别以漏无我行相观于灭道。以为无我今附此所疑。圣谛现观中应无有漏行。何故此中云以有漏行相等乎。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一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六月十九日)。
  问。说声闻独觉入谛现观观四圣谛云。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故。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如此云意何。答问。进云。劳释文云。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故者。此集谛观。数习异蕴补伽罗无性见故者。此据灭道二谛观也今附此所疑。谛现贤者是见道位。此见道中无数习义。前数习已。今但证理。不可复云今更数习。而何此文云数习数习。答问。进云。记释如此。不消论文。今私诚案。论上文云。此谛现观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转释此文。今次下云。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故。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意云。于见道前。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故。又见道前。数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今见道中。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今附此所疑。若尔。何似倒。须先举说置见道前作法。然后显见道正观之行相。何先举显见道行相。后还显说见道前行。答问。进云。此文先显见道正宗。后说所以。意云。有何所以。于见道中。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以见道前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故。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故。故无倒失。今附此所疑。于见道前有二所作。谓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之所作。数习异蕴补特伽罗无性见之所作也。由此二所作入见道位。应有二所作果。何故但云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答。附此文见。有二所作果。谓能观唯有诸蕴可得。是数习缘生诸行生灭相应惠之氛和果。除诸蕴外我不可得。是数习异蕴蕴补特伽罗无性见之所作果。所以然者。缘生诸行生灭相应而有诸蕴。以习生灭相应惠故。能观唯有诸蕴可得。离蕴我人终不可得。以习我我无性见故。能观除蕴我不可得。问。何故此中唯观除蕴我不可得。不观诸蕴亦不可得。答。我不可得。是生空观。蕴不可得。是法空观。二乘但观我人生空。不能观蕴法空。今此文说二乘行故。唯空我不空诸蕴。问。今此观行。四谛观中当观何谛。答。蕴是有为。当苦集道有为三谛。不摄无为。非灭谛观。若据无我通一切法。我不可得言必应摄灭谛。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二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六月二十日)。
  问于无分别智判见相有无。虽有多宗释。然护法正义云见有相无。以何证据云见有相无乎。答问。进云。瑜伽论说无分别智云。无相取不取相故。而观所缘此文为证。云无分别智见有相无也。今此中且附无相方。论文既云而观所缘。既观所缘。岂无相分。答问。进云。虽观所缘。非取相分。不取相分故。云无相分。今犹所疑。若不取相。非观所缘。若观所缘。可带彼相。何处见分乍观所缘不带彼相。答问。进云。劳释文遮此疑云。说带相有二义。一带影像相故名为带相。狭带体相故名为带相。无分别智虽无所带影像相分。然即狭带其如相起。带真如相故。云而观所缘今附此所疑。狭带真如相。即带影像相。何以遮遣云非带影像相。答问。进云。次下文云。所以者何。能缘见分不离真如。是内证故意云。无分别智若离真如有体者。即于真如应变影像。尔时应名带影相。然此智体不离真如。即真如内有此智起。是内证故不带影像今附所疑。设无分别智虽不离真如。变真如影相。有何等过人。答问。进云。若缘有相法。彼能缘见分必变影像相。若缘无相法。不可变影像。真如是无相。不可变影像。何无分别智忽变影像相。故无分别智有见分无相。今附此所疑。真如无相理本来常住法。阿赖耶识中含藏来尚矣。今第六意识发无分别智。缘彼本来常住无相真如理。于本有真如。应变影像缘。何不变影像。答。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三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三日) 。 
  问。有经文云。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何故如此云乎。答问。进云。论文述彼经意云。起我见者。唯于所知境界迷惑。不谤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随诸恶趣。恶趣空者。亦于所知境界迷惑。亦谤一切所知境界。
  (此间写本八九十十一十二纸迄落丁四条五条六条右之三条不见申重而御寻可有者也。)
  所执无实体故。正证智时已遮遣了。后得智时无处可缘。故后得智不遍计。问。正智观真如。不思依他。后智缘事时。适知有依他。何云正智时不遣依他事但遣遍计性。答。正智观如时。虽不知依他。是因果道理。任运有依他。以有此依他。同时后得智缘。其遍计所执是颠倒境故。正证智永遣。后得智不缘。问难不空依他此论所建立。案法门道理。犹可有大疑。凡依他起性是遍计性外一切真实法。菩萨法空观空一切实法。岂不空依依。又遍计所执多是人执类。人执依我见。我见迷苦谛。是苦谛所断。何正证智观四谛真如时。不观彼我见。若许观我见。即遍计所执为正智所观。何云正证智遣遍计不观。答。不空依他疑。可案论深旨。言遣遍计执。可有大所以。
  伽第三十六。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七条。第四遍造(天元年五年七月十四日)。
  问。就世俗谛胜义谛。说遍计等三有色无色义云。由胜义谛故非有色。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何物胜义谛故非有色。何物由世俗谛故非无色。答。记文释云。遍计所执色空故。就胜义谛明非有色。依他起性色有故。就世俗谛说非无色。文意可见。问。法相宗意云。遍计所执色。就胜义谛。就世俗谛。俱无实体。依他起性色。就世俗谛。就胜义谛。但有实体然则二色俱就二谛可论有无。何遍计色偏就胜义明非有色。依他起色偏就世俗说非无色乎。答。记文释云。遍计所执色。就世俗谛亦无有体。今作绮互。故胜义中方说非有。依他起色。在胜义谛亦不除遣。以绮互。但就世谛以明非无如文可知。问。凡世谛是世俗人妄情所见。望彼妄情。世谛亦有。遍计所执亦是妄执。望彼妄情。亦应是有。何云就世俗亦无有实体。又胜义谛出世人圣心所观。望彼圣心。胜义尚空。况依他性既是事法。何云就胜义变不除遣。答。此瑜伽论法相宗意。立依他性在胜义中亦不除遣。以胜义谛正证智时事理二行不相妨碍故。在胜义亦不除遣。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八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十七日)。
  问。诸佛所起转变自在神境智通。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实转不虚。若变草木欲成人等。随意胜解成实人乎。答。此义不尔。记文释云。诸佛虽有自在神通。不可转变外五尘等令成内根。似彼五根。非实五根问。地水风等体虽各别。以神通力令互转变。土石金银其性亦异。神通自在能令改变既神通。力皆能转变。何不变木令成人等乎。答。记文释了。地水石等皆是非情。非情非情互得相变。内有情根是所变。不得外物变成实根。问。诸佛神通。设变草木成内五根。有何妨难。答记文释云。若变草木成实根者。则众生界有增过失。故不可转问。若尔。二乘亦起神通变土成金。但假非实应无金用。而何世间皆受用彼。答。记文释云。境界生识疏。假实俱为境。根生识则亲。实根方发识意云。二乘变金假。诸佛变金实。外境生识疏。假实俱受用。依实根发识。不依土石等所变似假根。不变土石成实内有情。答。彼但可成扶根四尘根所依处。不成实根。实根是赖耶所变。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五十九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十八日)
  问。诸佛所起神境通中。有云卷舒神境通物。舒一极微令如须弥。卷须弥山令如极微。抑一极微小。须弥山大。大小各异。何互相成。答。劳释文云。有为诸法离言说道。非定大小。更互相望。非一非异。由此道理。互相涉入问。极微与须弥现见有大小。何非定大小。互相转变耶。答。劳文云。今大乘中有三不相离色。且约同处不相离色释之。如一眼根有十极微。谓四大·四尘·身根·眼根也。此十极微更互涉入同在一处。故依神变能令极微纳须弥问。内五根等具十极微互相涉入。道理可然。外世间法不可必然。一极微中无须弥山。须弥山中一极微。不如彼五根各具十极微。何以例成极微须弥互涉入义。答。此例叵思。今私会释。极微中具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八种事法。各不相离更互涉入。须弥山中亦有八事。以极微八事望须弥八事。其体不异。故相涉入。舒极微八事如须弥八事。卷须弥八事如极微八事。问。有微如须弥。即极微相没须弥相存。卷须弥如极微。即须弥相没极微相存。何不如维摩经云。以芥子能纳须弥。而不舍芥子小相。入于芥子。而不舍须弥大相乎。答。此论说卷舒自在神境通故。大小二相更互存没。彼经说不可思议神变故。大小二相更互相不失。问。此论解深密经。解深密经与维摩经。若约法相宗。同是第三时非有非空教。若就天台宗。俱是第三方等教。何释解深密经之瑜伽论说卷舒神通。大小二相互相存没。维摩经说不思议神变。大小二相不互舍乎。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六十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十九日) 。  
  问。于诸佛所起能化神通。有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身或不相离。如此所化自身他身形类具实诸根。为当云何。答问。进云。说文云。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而非实根今附此所疑。如释迦如来。于十方法界。分与己相似同类诸佛形。彼所分身佛唯有根相似根所依之处。无实诸根耶。若无者。何以各彼彼世界。说法度众生。若有。违此文。何可通释乎。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六十一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二十日)。
  问。说诸佛随缘随缘化现种种形云。或有诸佛虽灭度后。由住持力而故随转说现如何形。如此云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如须扇多佛。虽已入灭度。而更留一化身。一劫度众生今附此所疑。说如此诸佛化现种种形云。又所化身唯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而非实根以此见。诸佛所化身可无实诸根。彼须扇多佛所留之化身。何而说法度众生乎。佛现在世时所现之化身。尚说无诸根。况灭度后所留化身。岂有诸根。何以说法度众生耶。多宝所留之在此疑内。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六十二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问。说天耳智通作业差別云。若不作意。能闻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其中诸有情一切种种声。若作意时。过是已上诸世界声皆亦能闻此约何人作此作意不作意别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此据七地已还有功用位作此分判。若入八地已去及佛。于一切时。不待作意。明知多界所有音声今附此所疑。说此之论次上文云。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谓佛菩萨以天耳能闻一切种种音声。即次下云。若不作意若作意等以如此云见。并于佛菩萨作此作意不作差别。当知诸佛天耳智通可有此差别。而何记文云。七地已还作此分别。八地已去及佛不待作意明知多界所有音声乎。答。记文叵思。若准大般若说佛光明文云。若作意时。能照十方无数世界。若不作意。在任运常照此三千界引彼知此。佛天耳通应有作意不作意别。然记文释七地已还作此分判。八地已去于一切时不待作意知多界声。有别意趣。于此作意不作意义。可有二意。若七地已还。从此四天下。上欲界六天。乃至色究竟所有诸音声。不作意能闻。从傍四天下。上欲界六天。乃至色究竟所有音声。必作意得闻。若八地已去及读佛如来。从此大千界。乃至色究竟。不作意能闻。他方大千界。乃至色究竟。必作意得闻。论含此二意。记探此二意。两端作分别。但七地已还必作意所闻。从傍四天下。上欲界六天。乃至色下究竟。八地乃至佛。不待作意力。一切时能闻。故记文云。若入八地已去及佛。于一切时。不待作意。明知多界所有音声。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六十三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问。说二乘者起神通时所缘境界宽狭不同云。由彼唯为调伏一身而修正行。是故最极唯以一界为神通境此说何乘神通境界。如此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此说独觉神通境界今附此所疑。通途道理。声闻他心智知二千世界。独觉他心智知三千世界。若是独觉神境界。可三千界为神通境。而何文云唯以一境为神通境乎。答问。进云。劳释文云。独觉但以三千世界神通境。非有情界为神通境。是故说言唯以一界为神通境意云。有器世界及有情二种世界。独觉入于中唯缘器界。不有情界。是故文云唯缘一界此释不应论文。论上文列说。声闻以二千世界为神通境。独觉以三千世界为神通境。次下即缘释其所以云。何以故。由彼唯为调伏一身而修正行。是故最极唯以一界为神通境故见此文双结二乘。何记文但举独缘觉器界不缘有情界。释唯以一界为神通境文。二乘凡为调伏自身修正行也。唯为调伏一身之文。岂无声闻。答问。进云。记文云。声闻菩萨有利他行故。以器界及众生界为神通境故应独觉唯缘一界。
  伽第三十七。遁伦记第九。第百六十四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问。说胜解行地菩萨下品成熟相。云犹往恶趣如此云意何。答。凡于菩萨地。有三品成熟。地前三十心。名下品成熟。初地乃至七地。名中品成熟。八地已上。名上品成熟。说下品成熟。云犹往恶趣。说上中二品。云不往恶趣今说其地前胜解行地故。云犹往恶趣也。问。记文释下品成熟相云。菩萨下品。其实当知。已离恶趣业。不受恶趣生故下品成熟胜解行地位。不可往恶趣。何云往恶趣。答记次下文云。然为利益有情等故。即起染系受恶趣报故为利生生恶趣也。问。若为利生故往恶趣。不可起染。何云起染。地上菩萨亦为利生可往恶趣。何说地上中上二品成熟相。云不往恶趣。答。释地前位。有二宗说。若天台宗释。十住位断见思惑。十行等位断尘沙惑。准天台意。虽断见思。为化众生。誓愿扶习。往恶趣等。若法相宗释。地前位全未断惑。初欢喜地始断见惑。准彼宗意。胜解行地未断惑故。为利有情。起染受生。今记文云。然为利益有情等故。即起染系受恶趣报。是法相义。又地上位二宗异说。若天台释。初地已上皆是应生。非愿生等。湛然应一切。普现色身化。不可往恶趣。但现随类形。若法相释。七地已前共二乘行。或为利生。以神通力受随类身。非业所感。依此二宗释地上义。但非受生。故云不往。问。且就法相。若地前位全未断惑。为利有情即起染者。何前记文云。已离恶趣业。不受趣生。答。虽未断惑。然不造业。非业所感受愿生等。故与前记无相违失。
  伽第三十八。遁伦记第十。第百六十五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七月晦日) 。 
  问。说无上菩提体云。二行二智是名菩提菩提翻觉。智应菩提。断非觉义。何名菩提。答。记文释云。摄大乘论云。具足三身智。此亦如是。智断二种皆为智意云。三身中。化身非智唯是事业。应身是智。亦通业用。法身理智。三身虽非皆唯智体。然从胜边称三身智。今亦如此。断虽非觉。总名菩提问。如三身智。皆有智义。名智可然。断是无为。无为非智。何以加断并名菩提。答。记文释云。以真如中具足一切功德性故。随顺能生智等功德。故名觉也。非缘照故名之为觉意云。真如理中具一切德。若智若断无非真如。从如生觉。如是无为。无为名断。断是涅槃。涅槃断德。应有觉义。故加断德名菩提。非如报身明了缘照故名为觉。便是真如理内智性顺觉义故。总名菩提问。真谛三藏释云。有本觉智能缘平等理。即是金光明。唯有如中·如如智。名为法身此释意何。答。此释意云之本。觉智。平等理。俱名法身如金光明。如如。如如智。名为法身。。既彼如如并名法身。如如是断。断名菩提。若令如如非菩提者。何金光明得名法身问。玄奘三藏彼此释云。此说不然。人法二空所显真如。非是识体。云何能照此破意何。答。此破意云。真如非识。故亦非智。应无照义。若无照义。何名菩提问。真如无照非菩提者。金光明那云如如名法身。答。三藏述经云。言如如·如如智名法身者。举智显真如。名为法身。非即智真如名为法身意云。案金光明意。智现显真如。名为法身佛。即智即真如。非名法身佛。智即真如。若名法身者。应一切凡夫皆名法身佛。彼各具真如及智种性故。既即智真如未得名法身。何真如名断。俱为菩提问。真谛三藏云有本觉智缘平等理。同唐三藏智现真如名法身意。何破不然。答。真谛缘义非现真如。缘义通因。现唯在果。今但取果现真如边。名法身佛。不用缘义亦通因位。
  伽第三十八。遁伦记第十。第百六十六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八月一日) 。
  问。说如来七种最胜中住最胜云。若住无愿。则厌依他。若住无相。则忻真实。今住空定。即除厌忻如此云意何。答。此释三空门中佛多住空解脱门。不住无相无愿门。如之云也。问。从住无愿门。可厌依他。从住无相门。可忻真实。意何。答。言依他者。因缘所生有为诸法。若住无愿门。可厌此有为诸法违菩萨心。故不住无愿门。言真实者。是圆成实性。若住无相门。可忻此圆成实性菩萨心。故不住无相门问。若厌依他忻圆成实名为过者。即与凡夫忻乐生死厌舍涅槃。有差别。答。凡夫外道但乐生死永厌涅槃。菩萨不然。于生死涅槃。俱不厌不忻。双离二边。唯住中道。是故不同外道凡夫。问。今此文中。但举厌依他忻真实过。不厌依他不忻真实。文中不举。故与外道偏忻生死偏厌涅槃。应无差别。何如此耶。答。理实无应言生死涅槃俱无忻厌。今且消论不住无愿一条文故。但举一边。不论其除。问。且除余义。附忻真实言。真者是圆成实。忻圆成实有何等过不住无相。答。圆成实中。无相涅槃及真如理。诸佛功德一切具有。今但恐忻无相涅槃违菩萨行不舍众生。非谓忻乐其真如等诸妙功德以为恐畏。
  伽第三十八。遁伦记第十。第百六十七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八月二日)。  
  问。说如来十号中初如来号云。言无虚妄故名如来尔如来实言无虚妄。答。决定可尔。问。佛昔因位发大誓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若诸众生不得菩提。我亦不证。难发此愿。而诸众生未入涅槃。未得菩提。佛舍众生。自取涅槃。自证菩提。云何得名无虚妄。答。记文释云。根本发心虽有此愿。后时观知。菩萨利益而不及佛。若不成佛。利他广。故成佛问。菩萨利他不及佛。此释义不然。如普贤·文珠·观音等诸大菩萨。皆乍菩萨利益众生广大无边。此等菩萨无期可成佛。皆誓言。众生界尽。然彼成佛。而众生界无可尽期。此等菩萨亦无可成佛期。是楞伽经所说大悲阐提也。彼皆菩萨。利益众生既不异佛。何释迦如来观菩萨利他不及于佛。众生未成佛。自独进成佛。问。释迦牟尼成佛。普贤·文珠不成佛者。但此一世界一时仪式也。释迦牟尼或佛方世界现菩萨身。普贤·文珠或他方世界亦现佛身。释迦牟尼或他地现菩萨身。普贤·文珠或时现佛身。唯此娑婆世界现在贤劫第九减劫人寿百岁。释迦牟尼独现佛身故。余现菩萨助显佛法。他方他时普贤·文珠若现佛身。释迦牟尼亦现菩萨助其佛法。盖一世界无二佛并。故互相异。故应释迦为以佛身应得度者即现佛身。非无为以菩萨身等应得度者现菩萨等。问。若尔。何故彼楞伽经名普贤等毕竟不成佛大悲阐提耶。答。其约一段释迦御代。逗物机缘显此一端。非如法花开权显实究竟说法。何以彼经为一定义。寿量品中。久远成后。或示己身。或示他身。于他身中。岂无菩萨。问。彼是释迦显久远本。至普贤等未必如此。何引例同。答。初住已上乃至妙觉普现色身。作法皆同。设非久远实成佛等。只应随分现种种身。种种身中岂无身。况普贤等谁知非佛。楞伽一说机说可。
  伽第三十八。遁伦记第十。第百六十八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八月三日) 。 
  问。于天眼耳通。有凡夫天眼耳通·梵王天眼耳通·声闻天眼耳通·辟支佛天眼耳通。此四类天眼耳通。各见闻几世界色声乎。答。记文云。凡夫见闻一四天下。梵王见闻小千世界。声闻见闻二千世界。辟支佛见闻三千世界问。说宿命通。云凡夫二乘同知八万劫。何故天眼耳通如此不同乎。答。记文释云。天眼耳通是五识惠。作意劣故。随人气力见闻远近。宿命通等意识惠。同知八万问。五识所作皆是色法。随人气力不据功德。凡夫圣者。强者见远。弱不见近。何随功德凡圣别见。意识所依是无色法。随人智力亦据功德可有胜劣。故应凡夫知少劫数圣知多劫。而何不简凡夫圣人。同知八万乎。答。散地五识。依果报根。天眼耳通不依报根。修得静虑地微细四大利所造天耳。随所依根别。天眼耳通用凡圣有差别。宿命通等者但知过去已灭落谢无质碍境。无质碍故一念能知。故虽凡夫圣人有异。俱知八万。无有妨难。问。若云过去已灭落谢无质碍故俱知八万无妨难者。何遍常论或二十劫。或四十劫。或八十劫。忆念非一。岂非忆念已灭过去有其差别。答。彼俱凡夫分别前际。随其胜劣忆念远近。非是相对凡夫圣人论其远近。故不为妨。问。凡夫一类尚有差际。况对凡夫圣人。岂无胜劣。何总凡圣俱知八万。答。此据一类善根殊胜凡夫外道知八万劫。且作是说。非诸凡夫皆知万。问。谁等外道善根殊胜知八万。答。记文释云。唯有菩萨种性异生知八万劫。如数论等。非余凡夫问。菩萨种性生数论知八万劫。二乘种姓知几劫数。答。声闻种姓忆二万劫。独觉种姓忆四万劫。
  伽第三十八。遁伦记第十。第百六十九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八月五日)。  
  问。说于十二分教声闻藏菩萨相分。云一字参差理趣胡越意何。答。地持论云。余十一部唯声闻藏。瑜伽论云。所余诸分有声闻藏。判此二文。如此云也。问。尔判其二文如此云意何。答。地持论云唯声闻藏之唯一字。瑜伽论云有声闻藏之有一字。其意参差理趣相乖。犹如胡越问。地持唯字。瑜伽有字。何善何恶乎。答。地持唯字不应道理。瑜伽有字尤应道理问。唯字何恶。有字何善乎。答地持论云余十一部唯声闻藏。即十一部声闻藏。不具大乘。是乖道理。瑜伽论云所余诸分有声闻藏。不言唯故。不舍大乘。即大乘藏有十二部。是应道理问。何故大乘必具十二。如花严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故九部法应是小乘。其余三部见是大乘。故应大乘唯有三部。何故此中以大乘具十二为应道理乎。答。以法花经望瑜伽论。其宗甚隔。不可责齐。其各意趣彼当决释。然地持论与瑜伽论是新旧别。其旨应同而地持云唯。甚违论主意。是译者失错。不可以为指南。

  瑜伽论问答卷第二

地址:浙江省 乐清市 邮编 :325604
备案序号: 闽ICP备11007391号 Copyright 2011 乐清佛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s QingLianChansi